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

9
当代中国各级人大中,除了中国共产党在 人大常委会中设有“党组”的组织之外,所有 各党派都没有建立党团机构。来自党派的人大 代表,与来自其他方面的人大代表一样,不以 党派的身份出现,而是在地区性人大代表团这 个组织形式中参加人大的活动。
党组:
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委员会在非党组织中的派出
机关。它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使自己的路线、方 针、政策在非党组织中得到贯彻落实而设立的 工作机关,是党团结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是 和非党领导人一道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的机关。
多党合作的舞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
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 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 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这 是中国人民根据革命历史和现实国情在政治生 活中的创造。 政治协商与协商民主?
17
(二)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途径
7
西方国家:政党通过进入议会对国家政治 生活发挥影响。政党在代议机构中是多数党与 少数党、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政党进人议会并争取多数党地位的方式:
选举
8
2. 政党在代议机构中的组织和活动方式
西方国家各个政党对议会的影响,主要就 是通过党团活动来实施和体现的。 议会党团是指议会中同一政党或政党联盟 的议员所组成的党派组织。它是各政党或政党 联盟在议会中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各政党执政、 参政,执行自己纲领、路线的重要工具。
政党政治 狭义: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通过政党来行 使。 广义:是指政党掌握或参与国家政权,并 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和国家事务及其体制的运 行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现象。
3
政党制度:政党从政的固定化了的模式。其内涵 主要的是指一国政治体制中政党执政、参政的形式; 同时,如果有多个政党存在,则包括政党之间关系的 形式在内。
7.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不是一党制,根本区别于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
以上为笔记内容,请同学们记好笔记
看左面这个图表(教材70页)。
在我国除中国共产党外, 还存在着八个民主党派。
这些民主党是各自所联系 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 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 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我方面的人士。
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他们 发挥着非常独特的作用。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西方选举需要大量金钱,政策往往偏向金钱提供者,不会照顾底层人民 西方各政党相互争斗,无所不用其极
西方表面有序民主,实则充满谎言、欺骗、混乱,为选举 往往只考虑眼前,缺乏长远规划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我国的民主党派 (1)性质:政治联盟 (2)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公、九三学社、台盟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内容:
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就是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领导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的制度性规定。
一部分实行一党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因为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或反法西斯战争中是唯一的领导人民斗争的政党,建国后,其他政党逐渐消失。
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合作,并作为执政党对国家实施领导的制度。
5.2.3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就是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领导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的制度性规定。
1.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无产阶级作为成熟、独立的政治力量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
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诞生之初,只是作为“自由的阶级”而存在,尚未意识到有组织的集体行为的重要性。
后来,长期的经济斗争使工人阶级认识到政治斗争的必要性,只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才可能获得彻底的解放。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要使工人摆脱旧政党的这种支配,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每一个国家里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
”[17]恩格斯在晚年又概括性地指出:“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
”[18]马克思、恩格斯从1845年开始着手建党活动,先后和各国工人团体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最后,将德国的“正义者同盟”改组成“共产主义同盟”,并为同盟起草了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7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诞生了。
2.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如下:(1)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无产阶级政党是在工人运动中产生的,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纲领,以解放全人类为自己的崇高目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二者在组织上相互独立无隶属关系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注意
中共与民主党派的领导是互相监督 而不是监督与被监督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注意 中共与民主党派的 在法律上地位平等
归纳一下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的关系
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人民政协的主题 团结和民主
④人民政协的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注意:①人民政协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
②人民政协不是我国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 ③人民政协不是各民主党派政治联盟。 4.人民政协不能直接对国家事务进行决策。
补个小课
政协的三大职能
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针方针、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 题,以及政协内部各方面的关系等问题进 行的协商。主要形式:座谈会,恳谈会等
答案在 这哦!
(2)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内容
(1)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①它们的地位不同: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注意:
它们的关系: 通力合作、亲密友党
①不能说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共同执政、联合 执政或参加执政。
②民主党派既非反对党,也非在野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我国的民主党派:
1.民革 2.民盟 3.民建 4.民进 5.农工党 6.中国致公党 7.九三学社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1.我国的民主党派 (1)性质
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爱国者联盟”
(2)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 (4)它有利于推进____________________。
• 自主提升
• (1)民主党派的参政权是法律赋予的,参与但 不决策。
•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都接受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都保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但是其地位、性质不同,职能不同,特别是 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与政协的民主监督,二 者的约束力不同。
探究提示
• 1.教材P68“探究问题” • 提示:(1)我国有八个民主党派,它们是:民
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中国致公 党、九三学社、台盟。
•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
•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 党,他们之间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 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 [点拨1]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 (1)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 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执政和参政的关系。
•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我们国家政权 的政党。这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也 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各民主党派 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 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 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中国共产党与各民 主党派之间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而不 是在朝党与在野党、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 (4)①特点: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 党领导、多党派合作。②优势;概括为四个 “有利于”,学生可参见教材P 。
• 2.教材P69“探究问题” • 提示: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明确各民主党派承认并 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经过长期实践作出 的选择,具有必然性。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5.政协委员列席人大会议,人大在决策前要 同人民政协协商,但是这并不说明人大与政协共 同决定国家大事。政协只是进行参政议政、政治 协商和民主监督。
6.人民政协不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 关,中共中央才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机关。
7.民主党派的参政权是法律赋予的,参与但 不决策。
8.人大的监督,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的监督, 具有法律约束力;政协的监督是一种民主监督, 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2.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要分清楚,在政 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 系,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关系,在事业上是亲密友党的 关系,在监督上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3.人大代表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而政协委员是经 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的。
4.不能认为政协是由各民主党派组成的政治联盟。 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创立的。
党
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由人民选举产生,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 和要求,对人民负责
可以履行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 职能
2.政治主体在政治体制中的关系
【易错警示】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 不是在野党,二者是亲密友党,不是执政党与在野党的 关系。
⑶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 相照、荣辱与共。
⑷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⑸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简称“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是协商民 主的的重要渠道。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①人民政协的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 要形式。 ②主题:团结和民主。 ③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一、对我国政党制度理解:(1)我国政党制度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党制,也不应叫多党制,它是我国一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是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而不能把民主党派称作是在野党或反对党。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在组织上,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各自独立的,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在法律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地位是平等的,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我国政党制度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由此,人民政协非国家机关,行使的职能当然也不是国家职能。
二、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与西方多党制中的多党联合执政的不同点:在我国的多党合作中,执政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掌握国家政权,全面负责组织政府,并对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提出重大决策;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提出政府人选名单等等,同民主党派协商,再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的法律、政策、决策等。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国家政权和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民主党派成员被选举为人大代表,在人大、政府等担当领导职务,直接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但他们不是通过名额分配代表民主党派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不能把民主党派参政视为执政。
在多党制国家中,联合获得选举多数的几个政党都是执政党,各自代表本政党利益,因而,执政的各党,政见不一,政策也难以统一,使内阁更迭频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
2.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内容
探究:前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曾说:“协商不
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 戏,戏台上为方必以矩,为圆必以规,戏台上为 方必以矩,为圆必以规”。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原则
遵守宪法和法律
.
2.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内容
探究:前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曾说:“协商不
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 戏,戏台上为方必以矩,为圆必以规,戏台上为 方必以矩,为圆必以规”。
(5)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同唱一台戏”的 舞台(组织形式)是什么?
(5)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
.
第六课 第三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其地位如何? (1)我国的政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地位: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2.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内容
探究:前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曾说:“协商不
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
注戏,:戏中台共上为与方各必以民矩主,党为圆派必不以是规,执戏政台上党为
方必以矩,为圆必以规”。
与(反1)对在党这个、“在戏朝台”党上与他们在是野什党么关的系关?系共
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
2.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内容
探究:前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曾说:“协商不
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 戏,戏台上为方必以矩,为圆必以规,戏台上为 方必以矩,为圆必以规”。
(3)“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说明了什 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一、对我国政党制度理解:(1)我国政党制度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党制,也不应叫多党制,它是我国一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2)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是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在要求。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而不能把民主党派称作是在野党或反对党。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在组织上,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各自独立的,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在法律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地位是平等的,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我国政党制度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由此,人民政协非国家机关,行使的职能当然也不是国家职能。
二、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与西方多党制中的多党联合执政的不同点:在我国的多党合作中,执政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掌握国家政权,全面负责组织政府,并对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提出重大决策;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干部、提出政府人选名单等等,同民主党派协商,再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的法律、政策、决策等。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国家政权和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民主党派成员被选举为人大代表,在人大、政府等担当领导职务,直接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但他们不是通过名额分配代表民主党派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不能把民主党派参政视为执政。
在多党制国家中,联合获得选举多数的几个政党都是执政党,各自代表本政党利益,因而,执政的各党,政见不一,政策也难以统一,使内阁更迭频繁。
可见,我国的多党合作制与西方多党制中的多党联合执政是根本不同的。
三、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区别于其他国家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是:(1)共产党在我国各政党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既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这种领导主要是靠正确的政治主张和自身的模范行动来实现的。
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2)各政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的行动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共同的奋斗目标。
(3)在国家政权中,共产党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4)共产党同民主党派之间实行政治协商、互相监督。
政治协商是我国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不论政党大小都有平等的发言权,既尊重多数人的共同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
互相监督,即双向监督。
而首要的是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
(5)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是合法的政党,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各政党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护宪法实施的职责。
四、我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明显的优越性:(1)我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立在消灭剥削阶级、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各个政党的活动都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体现,民主具有极大的广泛性。
而西方实行多党制的国家,各个政党无论怎样标榜自己“代表民意”,实际上都是在资产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其本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谁也不代表劳动人民。
(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反映在政党制度上,各个政党能够建立起共同的奋斗目标,政党之间是通力合作的关系。
而西方多党制则是不同的垄断资本集团利益矛盾的产物,各个政党相互倾轧,争权夺利。
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国家的某些政党之间也可能建立起短暂的合作,但只是一时的利害结合,而没有牢固的基础。
(3)我国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能够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意志,协调劳动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广泛民主和集中领导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从而能够保持国家政治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而西方国家不同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由于私利的冲突,只能用政党轮流执政的方式维持其利益的平衡,各个政党彼此牵制,力量抵消,甚至互相拆台,常常出现政局不稳。
总之,这一制度是立足于中国土壤上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它的形成和发展,生动地表明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不照搬别国的政党制度,而是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创造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是具有重大深远意义的。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符合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客观要求:(1)实行多党合作是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需要邓小平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的、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大国。
在这样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动员组织全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共同奋斗。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形成的强大的社会整合力,是实现安定团结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根本保证。
如果违反这一国情,照抄西方多党制,必然会导致社会混乱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失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符合我国这一特定国情的政党制度,它既是以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又通过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广泛集中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智慧,强化并完善共产党的领导,这是这一制度具有生命力和优越性的根本原因之一,这是这一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定性之一。
实行多党合作,有利于加强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多党合作中,民主党派的主要政治功能是:一方面反映所联系的阶层和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代表他们参政议政;另一方面协助共产党和政府向他们做工作,帮助他们进步。
通过民主党派组织把广大成员纳入我国政治体系之内,走参政党的道路,充分调动他们和所联系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有组织的自我思想教育,使其成员不断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这样就增强了共产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把民主党派及其所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共同奋斗。
实行多党合作,有利于实行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使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更正确、更符合实际。
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在我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多民族、多党派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广泛听取各党派、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进行充分的政治协商,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进行决策,由人民政府执行实施。
这样一种体制,体现了我国广泛的人民民主,它对于我们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避免和减少失误,保证各项方针的贯彻执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行多党合作,有利于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
毛泽东指出:在我们国内是民主党派林立,这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很有利。
打倒一切,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共产党的办法,使同志们中很少不同意见,弄得大家无所顾忌,这样做很不好。
邓小平也指出:“党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就要受监督,就要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
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
”任何权力都不能离开有效的监督,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后,也不能例外。
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民主党派从自身特有的角度反映一部分社会群众的意见,能够对共产党提供一种单靠党员所不容易提供的监督,能够发现工作中的一些所没有发现的错误和缺点,从而对共产党和政府的工作作出有益的贡献。
(2)实行多党合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然,民主化和现代化一样,也要一步一步地前进。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
”邓小平从我国国情出发,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的普遍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为之长期奋斗的目标。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国际敌对势力以“人权”、“民主”为幌子,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战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日渐增强。
在抵制西方“民主”的同时,如果不建立有效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形式,就难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也难以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
同时也要看到,一定的民主与一定的时代相联系,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相适应。
我国经历2000年的封建社会,缺乏民主传统。
目前,我国经济文化水平还比较落后,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在团结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必须有利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适应我国的这一国情,有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好形式。
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定性之一。
这一制度已经和正在开辟各种有效的民主形式,使民主渠道畅通,满足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愿望和民主的要求,也发挥宣泄、引导的功能。
同时,通过这一制度,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要求出发,循序渐进地进行。
把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纳入到我国政治体系之内,通过正常的民主渠道得以表达,既充分发扬发主,又实行有效的集中,形成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这样,民主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经济建设的发展又推动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通过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3)实行多党合作,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需要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并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