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湖泊,湿地等专题汇总
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河流和湖泊

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河流和湖泊1.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夏季容易形成汛期。
2.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属于外流湖,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属于内流湖,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
3.京杭运河全长1800千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
4.流入北冰洋的是额尔齐斯河,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5. 比较黄河和长江:黄河长江发源地源头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约古宗列曲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峰沱沱河流入海洋渤海东海长度形状5500千米“几”字形6300千米流经省区(简称)青、川、宁、内蒙古、甘、陕、晋、豫、鲁(9个)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中、下游分界城市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的孟津湖北的宜昌江西的湖口主要支流和湖泊汾河渭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洞庭湖、鄱阳湖6.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黄河在内蒙古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南孟津以下为下游。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高。
长江在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
8 .黄河泥沙含量很高的原因是:⑴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 ; (2)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旦遇到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9 .黄河下游变成地上河的原因是:⑴ 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 ;⑵ 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淀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10 .根治黄河的方法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11.长江从湖北枝城到湖南的城陵机一段称荆江被誉为“九曲回肠”,12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
长江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13. 中国水量最大的河流长江;中国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河流与湖泊专题(16页)

扇形水系(盆地地形)放射状水系(山地地形)平行状水系(平行山脉)河流和湖泊专题(一)、 河流与湖泊的基本知识 一、河流的分类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内流河: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在沙漠中的河流 二、河流的特征及影响1、 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⑴水位: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区,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⑵流量:受降水量、流域面积、干流长度、支流多少决定。
⑶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地表植被覆盖状况。
⑷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C ,则有结冰期。
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内陆地区河流的水文特点:东北河流:流量较丰富、汛期较长,有春夏两个汛期,结冰期长、 含沙量小。
华北河流:流量不大、汛期短(夏汛—7、8两月),结冰期短、含沙量大。
南方河流:流量丰富、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横断山区河流:流量丰富、汛期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落差大、水流急、峡谷多、水力丰富。
西北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内流河),以高山冰川融水为补给,流量极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夏汛明显,冬季1、2月常断流,流量极小。
2、水系特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系数)。
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面积、水系排列形式)。
水力资源等。
⑴水系形态⑵流程、流向 ⑶流域面积大小 ⑷河道特征2、 流向:受地势特点决定,由高处流向低处。
河流在山谷发育,与山谷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3、 水能蕴藏量:受地形、气候影响⑴地形:地势起伏大,落差大 水流急 ⑵气候:降水丰沛 流量大流域内经济发达 人口众多 运输量大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 地形: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气候:降水多且均匀,河流水 量大,季节变化小三、河流的补给四、 河流与人类的关系㈠河流对人类的有利影响(即河流的价值)1、航运价值 (河流中下游)2、发电(河流上游段)3、灌溉(如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灌溉农业)4、为工业发展,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水源,影响工业和城市区位5、成为旅游资源,如钱塘潮、长江三峡等。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河流、湿地、湖泊等专题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河流、湿地、湖泊等专题高考地理考点归纳:河流、湿地、湖泊等专题第四章:河流、湿地、湖泊等专题河流水文特征:①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②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③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④凌汛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⑤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⑥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⑦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⑧是不是时令性河流。
河流水系特征:一、源头及流向;二、流程(地形、地势);三、支流(数量、来向);四、流域面积;五、河道(弯曲、宽窄、深浅)。
描述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1)分季(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2)径流季节变化大小²分析荆江段的特点级形成的原因?特点:1)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2)部分河段形成地上河;原因:长江在流域该地区时,落差减小,因江面变宽,水域变缓,流速降低,泥沙淤积(流水沉积)而成;措施:①三峡水利工程(或葛洲坝水利枢纽);②荆江分洪工程;③河段裁弯取直工程;④加固荆江防洪大堤;⑤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²珠江上游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原因: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峡谷多,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影响:①能有效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可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③水能开发的大量投资,将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能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中国地理专题五——中国的河流湖泊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汾河、渭河等支流, 水量增加,河水含沙量大增
下游: “地上河”、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
3、母亲河的奉献:
• 冲积平原: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塞外江南” 华北平原 ---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3、母亲河的奉献:
• 水能资源:
青铜峡 龙羊峡 李家峡
项目
水 位
内流河 低
水 量
汛期
流程
注入 (海湖)
小 短 短 内陆湖, 中途消失
代表河流 塔里木河
外流河 高 大 长 长 海洋 长江、黄河
3、外流河水文特征:
(1)外流河共同水文特征: ① 深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形成__汛__期__,冬季为_枯__水__期__。 ② __秦__岭__—__—__淮__河___一线以北河流冬季有结冰期。
集中在黄河的上游兰州以上河段,原因是位于地势第 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大。
2、黄河--- 中国的母亲河:
(2)黄河各段特征:
• 上游河段: 青海省境内(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 龙羊峡---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 在宁夏,内蒙古境内:水流平缓、水量有所减少
2、黄河--- 中国的母亲河:
4、黄河的水患:
• “地上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 黄土土质疏松
② 夏季多暴雨 ③ 植被稀疏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耕作制度,开矿等
思考:黄河的“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根治黄河?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地上
下游水患
河”
加强中游黄土高原水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
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自然资源

专题复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自然资源一、重要知识点梳理(一)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河流湖泊概况(1)内流河(区)和外流河(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河流向东流入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向南流入洋,唯一向北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河)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内、外流区比较区域范围占全国总面积占全国总水量内流区内流河的流域1/3 不到5%外流区外流河的流域2/3 95%以上(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时间水量水位结冰期夏季风盛行时大上涨、形成汛期无冬季风盛行时小下降、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成因地区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地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和夏汛)小(森林茂密)长(纬度高,位于中温带、寒温带)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区)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好)无(流经亚热带,冬温在0℃以上)分布地区:西北内陆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3)内流河主要特征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它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塔里木河: 7~9月为汛期(天山、昆仑山等冰雪融水)(4)珠江——南方最大的河流,在我国各大河中,汛期最长,水量仅次于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水运发达。
长度:1800千米概况流经六个省市:京、津、冀、鲁、苏、浙(5)京杭运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作用历史上:沟通南北交通现在:苏、浙境内航运发达(6)湖泊内流湖→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多咸水湖外流湖→东部平原湖区(如鄱阳湖、洞庭湖等)→属淡水湖2.主要河流——长江、黄河长江黄河源头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正源沱沱河)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渠)注入海洋东海渤海流经省区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11个)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度6300千米180万平方千米中国第一大河10000亿立方米5500千米75万平方千米我国第二长河48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年径流量主要支流和湖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汾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线宜昌、湖口河口、旧孟津开发水利水能蕴藏量全国1/3,可开发占全国一半,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河流、湿地、湖泊等专题-文档资料

高考地理考点归纳:河流、湿地、湖泊等专题第四章:河流、湿地、湖泊等专题河流水文特征:① 径流总量取决于流域集水面积大小、流经气候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② 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③ 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④ 凌汛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⑤ 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⑥ 航运价值一般在河流下游较高,特别水位高、水量大,水流平缓,河道深且宽阔,无急流瀑布险滩地区通航价值大,当然水运的市场需求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⑦ 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⑧ 是不是时令性河流。
河流水系特征:一、源头及流向;二、流程(地形、地势);三、支流(数量、来向);四、流域面积;五、河道(弯曲、宽窄、深浅)。
描述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1)分季(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2)径流季节变化大小分析荆江段的特点级形成的原因?特点:1)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 2)部分河段形成地上河;原因:长江在流域该地区时,落差减小,因江面变宽,水域变缓,流速降低,泥沙淤积(流水沉积)而成;措施:①三峡水利工程(或葛洲坝水利枢纽);②荆江分洪工程;③河段裁弯取直工程;④加固荆江防洪大堤;⑤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珠江上游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原因: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峡谷多,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影响:①能有效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可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③水能开发的大量投资,将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能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区域地理专题复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自然资源

3、我国水资源不仅时空分布不均,且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欠佳。 一是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二是水和煤、石油、铁等资源的配合欠佳。
河口以上:上游,分为源头段、峡谷段、平原段 河口—孟津: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区、泥沙主要来源地 孟津以下: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⑵贡献:灌溉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区;
水力资源丰富: 4000万千瓦 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 ⑶面临的问题:
中游水土流失,下游形成地上河,决口危险严重
(4)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少;我国农业发展历 史悠久,能开发利用的资源基本上都已得到了开发,后备 的土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的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土地 沙漠化、草原退化、森林减少等),这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我国土地的国情。
(5)基于上述两大国情,我国必须实施的土地基本国策为: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所在省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安徽 湖北 海南 四川
主要铁 矿
迁安
白云鄂 鞍山
博
本溪
马鞍 山
大冶
石碌
攀枝 花
有色金属矿:我国有色金属矿品种多,储量大,且集中分布 在南方地区。
在省 湖南 江西 甘肃 内蒙古 云南 山东 广西 贵州
矿产 锑、铅锌 铜、 镍 稀土 锡 金
名
钨
铝土 汞
产地 锡矿山锑 德兴 金昌 白云鄂 个旧 招远 平果 铜仁
历史上沟通南北交通,现在浙江、江苏境内 仍是重要运输线。 ⑵北起北京、南到杭州,依次经过北京、天津、 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自北向南沟 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中国地理复习课件系列:中国的河流、湖泊(共49张)

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海
长江水系图
沱沱河
上海
金 沙 江
岷 江
重庆 洞庭湖 宜宾 湘 江 鄱阳湖 宜昌 武汉 湖口
二滩 虎跳峡
长江三峡位置示意图
四川盆地
宜昌 巫峡 湖口 西陵峡
瞿塘峡
瞿塘峡
最 短 、 最 险 峻 的 峡 谷
巫峡
曲 折 、 幽 深 、 秀 丽
西陵峡
滩 多 水 急
五、黄
河
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渤海
壶 口 瀑 布
黄河源头之——约古宗列曲
黄河流经的省区
甘 青 海
宁 夏
山 西
陕 西 河南
渤海
山东
肃
四 川
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内 蒙 古 高 原
华 北 平 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黄河水系图
河口
湟水
洮河
孟津
渭河
长江源头和注入的海洋
唐古拉山
东 海
长江入海口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青 唐古拉山 四 川 海
安 江 苏
西藏自治区
重庆
湖
北
徽
上海
江 西
湖 南 云 南
东 海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横 断 山 区
长江水系图
上海
上
游
重庆 宜昌 武汉 湖口
下游
中游
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庆
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汉
一、河流湖泊概况
①我国河流众多 ②水量丰富 ③水能蕴藏量极大
1.内流区和外流区
了解几个概念: 外流河、外流区、内流河、内流区、水系、分水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水文特征:①水位:水位高低,水位变化的大小。
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①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②分布在干旱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②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水量变化,主要还是要分析流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然有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的河流流量较稳定,径流变化较小;③汛期④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的高低,一般气温低于0℃;⑤凌汛:一般多发于春秋季节,有结冰期且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⑥含沙量:取决于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和植被覆盖状况及降水集中程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⑦水能资源:一般在河流的中上游,流量大、落差大的水能丰富,峡谷地区适于筑坝;⑧流速河流水系特征:一、河流源头、流向及长度;二、流域面积大小;三、水系状况与流域范围;四、支流数量及形态;五、河道(弯曲、宽窄、深浅)。
湖泊水文特征:例:新疆内陆河流(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多为内流河,河流短,支流少;流量小,多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断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描述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1)分季(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2)径流季节变化大小✧特点:1)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2)部分河段形成地上河;原因:河道弯曲,流速降低,泥沙淤积(流水沉积)而成;措施:①河段裁弯取直;②修建荆江分洪工程;③三峡水利工程(或葛洲坝水利枢纽)④加固荆江防洪大堤;⑤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自然原因: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峡谷多,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影响:①能有效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可以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③水能开发的大量投资,将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能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合理:1)死海地处断裂地带,湖面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具有发展水电站的落差条件;2)将运河之水引入死海,具有发展水电站的水量条件。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型”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坝址要建在峡谷处。
利: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生态等综合效益。
特殊例子:(小浪底水电站还具有防凌汛、减淤冲沙、防断流的功能)弊:移民、淹没土地、生态危机、文物破坏、水库淤积、诱发地震、水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
典例一:三峡水利工程建设的利弊?利:1)提高中下游地区防洪能力;2)减轻中下游河湖的泥沙淤积,减轻洞庭湖的萎缩;3)防止中下游的吸血虫病;4)增加中下游枯水期的径流量,改善水质;5)调节小气候;6)减轻环境污染和酸雨危害;弊:1)淹没库区土地、耕地和文物古迹;2)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导致移民和城市迁移3)诱发地质灾害;4)库区泥沙淤积加剧;5)影响三峡自然景观;6)影响某些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7)水库蓄水增加蚊虫的滋生影响人体健康。
典例二: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大坝的利弊分析?1)扩大农田灌溉面积;1)下游河道水位降低,原有水利设施作用减弱;2)为工农业提供电力资源;2)地下水位抬升,次生烟碱化日趋严重;利:3)防止旱涝灾害;弊:3)尼罗河的泥沙被拦,下游土壤失去肥源4)改善尼罗河的航运条件;4)下游生态环境恶化,污染加剧。
5)发展湖水养殖业。
注:三峡不利处主要是影响上游,阿斯旺水坝不利处主要是影响下游1)横断山区是由一组南北走向的平行山岭组成的,沟壑相间,地势北高南低;.1)横断山区受夏季风影响 ,降水丰富..补充:(1)沟壑相间形成的原因:由于亚欧板快与印度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2) 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分析思路:1)地形平坦,水流平稳;2)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水量大;3)河道深而宽;4)流域内经济发达,货运量大。
典例剖析:丹江口水库的建设对汉江航运条件具有哪些作用?1)库区航道变深变宽;2)水流变缓、变平;3)库区以下河段枯水期水量增加。
1)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2)流量的,支流多,流域面积广;3)水量丰富无枯水期,中下游江阔水深,沿途经过的城市人口多且经济发达,客货运量大;4)自西向东联结了西、中、东三个不同发展地区,在协调区域发展方向有着重要作用。
自然原因:1)流域内多为平原地形,地形平坦,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稳,含沙量小;2)大部分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较丰富,径流量较大,且河流水位季节变化较小;3)无冰期,全年可通航;4)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
经济原因:流经地区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莱茵河河口处为世界著名港口鹿特丹,河流之间多有运河相通,航运便利.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流域内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运输量小,且物流方向与河流流向不一致.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 2)长江流域的水利建设..不利:长江口滩涂.原因:过度捕捞;长江污染严重,水质变坏;围湖造田等破坏了刀鱼的繁殖场所;长江航运及大型工程的建设加大。
措施:发展科技,进行人工增育、养殖;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等。
▲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变式:三峡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黄河凌汛:河流在水文特征上有冰坝阻塞水流的现象,叫凌汛。
分布:凌汛在上游河套一段和下游山东境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时间:每当冬春季节,纬度较高的下游地区封冻在前、解冻在后,低纬度处的水流,挟带冰块不断涌来,以至冰坝阻塞水流,造成河水泛滥。
由此可见,发生条件:一河流有结冰期,二河流由低纬地区流向高纬地区。
▲黄河断流现象的成因和对策A、黄河断流的成因:自然原因:①(气候)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风力作用强烈,蒸发旺盛;②(土壤)流经地区,土质疏松、土地沙化,河水下渗严重;人为原因:①黄河上游地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量过大以及水资源的浪费性使用;②上、下游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水利工程众多,拦截了大量水源。
B、黄河断流的对策:自然缺陷对策:①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季节调控能力;②跨流域调水,协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矛盾;③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人为协调对策:④加大科技投入,改革灌溉和生产技术,节约水资源;⑤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机制,协调流域内干、支流,上、下游地区水资源分配。
▲荆江水患:原因:①亚热带季风显著,夏季暴雨集中;②上游水系庞大、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汛期相同而且水土流失严重;③本段河道弯曲,水流速度缓慢,泥沙淤积严重,河床抬升,排水不畅。
治理措施:①在上游地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②兴修水利工程,提高流域的径流调蓄功能;③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水系形态与自然灾害A.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B.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①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②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C.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D. 东西不对称水系(淮河):北部支流众多,南部支流较少,易成洪涝。
▲塔里木河、黑河生态问题:生态环境问题: 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原因:①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剧增加;②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长江、黄河洪水治理措施长江:①加固江防大堤;②兴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③重点治理荆江河段;④退田还湖;⑤中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黄河:①维修黄河大堤;②修建分洪蓄洪工程;③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之本。
(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水库)▲运河问题:A. 有专家建议我国应积极参与克拉地峡运河建设,理由是什么?①缩短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的运输距离;②拓展石油进口通道,确保我国石油安全。
B. 简要分析为什么要扩建巴拿马(苏伊士)运河?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贸易活动日趋繁荣,货运量的大幅增加导致巨型船舶投入使用,而巴拿马运河船闸通过能力有限。
C. 苏伊士运河有何作用?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沟通了大西洋与印度洋,从而缩短了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8000----10000千米,减少了运输费用和时间,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1.降水较多;. 2.地势低洼/低平,排水不畅;.3.纬度高/海拔高,蒸发量少;. 4.河流流经地水源充沛;.5.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6.河流自南向北流,多凌讯,洪水常漫滋。
.1)蓄水池和水源地; 1)气候变迁(变干)2)调节气候,保护环境; 2)盐债化土地面积扩大;▲沼泽地的作用: 3)丹顶鹤,天鹅的天然栖息地;破坏环境: 3)河川径流量减少;4)沼泽植物资源; 4)地下水位降低;5)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分解; 5)动植物资源减少;1)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2)缓解城市“热带效应”,调节城市气候;3)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1)禁止对湿地围湖造田、排水育林、随意开发温地作芦苇生产基地或草场、放牧场等。
加强对湿地的管理; 2)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3)要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垦田; 4)对已经退化的湿地要采取措施恢复。
1)对湖泊下游的环境影响;. 2)湖泊淤积,湖面减小;.3)生物多样性减少;. 4)蓄洪调节能力减弱;.5)加大下游洪涝灾害威胁;.1)增加空气湿度(热容量增大,温差减少)减少沙尘暴;2)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3)防止荒漠化。
1)河流上游建水电站,使汇入水量减少;2)人们大量采伐芦苇,使湿地退化严重,干旱加剧;3)扎龙湿地毗邻的大庆油田,因连年采油形成地下漏斗区,使湿地入渗水量加大。
自然原因:该地区天然降水偏少,造成入湖水量减少,同时由于“温室效应”不断加剧,蒸发量增加,造成入湖水少于蒸发量,使湖面缩小。
(3分)人为原因:湖泊流域内人类活动加剧,截流了大量入青海湖的径流量,致使流入湖泊的水量减少;灌溉用水增加。
原因:自然:(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深处内陆的环境,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下渗多;.人为: 1)(阿姆河,锡尔河沿岸居民大量引水灌溉,棉田面积大)/(工农业引用约旦河水)致使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2)全球变暖,加剧蒸发(水量减少/湖面萎缩)。
.1)平原河湖网(水系),水系封闭,水体流动缓慢,自净能力弱;2)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工业)经济发达,大量废弃物(废水)排入湖泊;2007年太湖蓝藻的原因:1)2007年5月太湖流域降水减少,湖面水位下降;2)2006—2007年冬春季节气温偏高,使湖内蓝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