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IR对酒炖熟地黄炮制终点的量化分析

合集下载

不同方法炮制的熟地黄的补血效果对比分析

不同方法炮制的熟地黄的补血效果对比分析

不同方法炮制的熟地黄的补血效果对比分析曹春歌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中药房 山东菏泽 274000【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炮制方式对熟地黄补血效果造成的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为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该时段内对我院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78例需要接受熟地黄补血治疗的患者进行资料分析,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9。

对照组患者地黄采用传统酒制法进行炮制,实验组患者地黄选择产地加工饮片进行炮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红细胞指标。

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数据和红细胞数据在用药后均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两组患者临床检验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对地黄进行处理时,采用地黄选择产地加工饮片炮制一体化处理方案进行地黄处理,所获得的效果更好,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补血状况,对于患者康复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同炮制方式;中药处理;药效;应用效果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用的中医药物,这种药物的常用形式包括鲜地黄、熟地黄和干地黄[1]。

这种药物能够起到补血滋阴的功效,在临床上对于各种阴虚血少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

而在对地黄进行加工时,其炮制方案较多,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包括传统酒制和产地加工饮片炮制一体化处理方式,但炮制方式的不同会导致地黄发挥的药效也存在差异[3]。

临床医师需要做好药物的分析,并积极应用临床药学专业知识,了解不同炮制方式对地黄产生的影响,通过合理的炮制方式选择来发挥地黄的最大化药效。

本次研究探究不同炮制方式对熟地黄补血效果造成的影响,并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实验时段设置为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该时段内对我院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78例需要接受熟地黄补血治疗的患者进行资料分析,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9。

对照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1:18),患者年龄介于49-78(63.4±5.4)岁;实验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9:20),患者年龄介于51-82(64.7±5.9)岁。

熟地黄高压炮制工艺研究

熟地黄高压炮制工艺研究

熟地黄高压炮制工艺研究陈子月;彭小园;解伟松;孙双龙;刘兴超;肖学凤【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22(31)7【摘要】目的探讨熟地黄炮制工艺。

方法采用高压蒸制法对地黄分别进行一次蒸制和二次蒸制,高压一次蒸制后,用水或黄酒焖润4 h后进行二次蒸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熟地黄中梓醇、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和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色谱柱为WondaSil®C_(18)-WR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

结果梓醇、5-HMF、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0888~0.07992 mg/mL、0.00880~0.07920 mg/mL、0.01204~0.10836 mg/mL、0.00698~0.0628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1.0000,1.0000,0.9987,n=5);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 均小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2%,100.33%,100.25%,100.00%,RSD分别为0.71%,1.36%,0.92%,1.13%(n=6)。

熟地黄最佳炮制工艺为120℃条件下第1次蒸制10 min,后用水或黄酒焖润4 h,第2次蒸制20 min。

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熟地黄中地黄中梓醇、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和5-HMF含量;高压2次蒸制法可大大缩短熟地黄炮制时间,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53-56)【作者】陈子月;彭小园;解伟松;孙双龙;刘兴超;肖学凤【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河北中医学院;河北仁心药业有限公司;河北省高校中药组方制剂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2;R283【相关文献】1.FT-IR光谱法对酒炖熟地黄炮制工艺过程的监控研究2.制首乌与熟地黄传统工艺与改进工艺炮制效果的比较研究3.制川乌高压蒸法炮制工艺优化研究4.熟地黄工业化生产炮制工艺研究5.专利设备炮制熟地黄的工艺研究及成品质量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熟地的炮制方法

熟地的炮制方法

熟地的炮制方法
熟地是生地经过炮制后得到的,主要有以下两种炮制方法:
1. 酒熟地黄:取净生地黄,用黄酒拌匀,置炖药罐内,密闭,隔水加热炖透,或置适宜容器内蒸透至表面黑润,至黄酒完全被吸尽,取出,晒至外皮稍干时,切厚片,干燥。

生地黄每100kg,用黄酒30\~50kg。

酒熟地黄用于滋阴补血。

2. 蒸熟地黄:取净生地黄,置木甄、笼屉或其他适当容器内,加热蒸至内外黑润为度,取出,晒至八成干,切厚片,干燥。

蒸熟地黄用于滋阴补血。

另外,古人炮制熟地时,还会加入砂仁、陈皮等药材,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甚至要九蒸九晒,以保证药效。

熟地性味归经:性甘,微温。

熟地黄传统九蒸九制过程中有效成分变化研究

熟地黄传统九蒸九制过程中有效成分变化研究
1.3含量测定方法
先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以九蒸九制过程中清蒸和酒蒸在不同蒸制次数后的取样0.5g置入50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室温下冷浸后超声提取1.5小时,冷却到室温,此时溶液质量也减少,补足后过滤,取滤液25ml蒸干,然后加15%甲醇溶解定容为5ml,用微孔滤膜滤过后作为供试品溶液;对照品的制备:分别取梓醇(批号为150331)、地黄苷A(批号为130506)、地黄苷D(批号为140402)、益母草苷(批号为130911)、毛蕊花糖苷(批号为MST-13122711)、5-HMF(批号为14099)、果糖(批号为MST-13072803)、葡萄糖(批号为111507-201303)以及蔗糖(批号为MST-13122601),精密称量后加甲醇定容至5ml作为空白对照组。
熟地黄传统九蒸九制过程中有效成分变化研究
【摘要】目的:熟地黄在九蒸九制过程中有效成分发生变化,通过成分变化分析对熟地黄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熟地黄各种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首先进行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然后采取合适的色谱条件进行梓醇、地黄苷A和地黄苷D以及益母草苷的含量测定;熟地黄中毛蕊花糖苷和5-HMF以及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首先进行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然后采取合适的色谱条件进行毛蕊花糖苷和5-HMF以及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根据测定的结果分析熟地黄在九蒸九制过程中各种有效成分的变化,为熟地黄在实际应用中炮制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根据对熟地黄九蒸九制过程中各成分的实验显示,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梓醇和益母草苷的含量在逐渐减少,地黄苷A和地黄苷D的含量在逐渐减少;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在逐渐减少,5-HMF的含量在逐渐增加,;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在逐渐增加,蔗糖的含量在逐渐减少,在用药过程中可根据各成分的变化情况选择炮制方法。结论:熟地黄在九蒸九制过程中各种有效成分会随之发生变化,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可根据各种有效成分的变化为熟地黄炮制方法的选择提供有效的参考。

熟地黄炮制的渊源及炮制终点判断依据研究进展-天津中草药杂志社

熟地黄炮制的渊源及炮制终点判断依据研究进展-天津中草药杂志社

熟地黄炮制的渊源及炮制终点判断依据研究进展邱建国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药材科,全军高原环境损伤防治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50摘要:通过总结地黄炮制研究现状,对熟地黄炮制的渊源及判断炮制终点时的成分和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地黄寡糖作为熟地黄炮制终点的指标成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能较好地区别生地黄和熟地黄,以及可作为熟地黄质量控制的检测方法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地黄;熟地黄;炮制;寡糖;梓醇中图分类号:R28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2)08 - 1656 - 05Advances in studies on processing origin and finishing pointof Rehmanniae Radix PreparataQIU Jian-guoKey Laboratory of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for the Plateau Environment Damage, Department of Pharmacy, Lanzhou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Lanzhou 730050, ChinaKey words:Rehmanniae Radix; Rehmanniae Radix Preparata; processing; oligosaccharide; catalpol自古至今,有关地黄炮制的资料相当丰富,同时,在地黄炮制的理论、方法及检测手段上也遗留了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

地黄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加工成熟地黄后,其化学成分、性味、药理作用均发生相应的改变,其性由寒转温,其味由苦转甘,其功效由清转补,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之功,而熟地黄则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为主。

地黄中的药效物质基础地黄寡糖可以改善脑缺血再灌注致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1];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能够减轻H2O2所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3];对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4];并且可以改善糖尿病小鼠的体质量下降,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水平,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5];地黄寡糖中的水苏糖、毛蕊花糖还是优良的双歧因子,可促进短链脂肪酸增加,使肠道酸性化,有抑制腐败产物生成,抑制胆固醇上升等排毒、解毒和提高钙、镁等微量元素吸收的功效[6]。

基于红外光谱的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成分差异分析

基于红外光谱的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成分差异分析

基于红外光谱的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成分差异分析田家屹;马芳;韩玲玉【期刊名称】《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年(卷),期】2022(42)10【摘要】运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对鲜地黄水提物、生地黄水煎液和熟地黄水煎液的整体成分进行差异分析,并运用离子色谱法对差异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鲜地黄与其炮制品的整体成分及变化规律。

ATR-FTIR中,三种地黄在糖区有差异,其中鲜地黄糖区特征峰在1140,1047和1000 cm^(-1),生地黄糖区特征峰为1140和1045 cm^(-1),熟地黄糖区特征峰为1142和1029 cm^(-1),且三种地黄峰形状不同。

二阶导数红外光谱(SDIR)进一步发现,地黄炮制过程中糖类成分在1200~600 cm^(-1)之间的特征峰变化最为显著。

三种地黄提取液的特征峰位置相近,但相对峰强度不同,且随着炮制过程呈规律性变化。

可以推测出在鲜地黄炮制过程中,鲜地黄中多糖发生水解,变成熟地黄中的寡糖或者单糖。

应用离子色谱法对8种单糖和寡糖进行定量分析,所建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

定量结果显示,葡萄糖、蜜二糖、半乳糖、甘露糖、甘露三糖、水苏糖和毛蕊花糖苷在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样品中差异显著(p<0.05)。

水苏糖在鲜地黄中含量最高,其余6种糖类成分均在炮制过程中呈递增趋势,推测水苏糖在地黄的炮制过程中参与多渠道的水解过程。

该研究使用红外光谱分析探究了鲜地黄及其炮制品中整体化学成分的变化,为鲜地黄的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为鲜药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并为中药炮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总页数】7页(P3203-3209)【作者】田家屹;马芳;韩玲玉【作者单位】清华大学药学院中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相关文献】1.UPLC/ESI-Q-TOF MS法分析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的化学成分2.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鉴别不同产地黄柏3.基于谱效相关的生地黄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4.基于HPLC多波长法测定两种熟地黄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指纹图谱分析5.基于红外光谱-小波变换-核独立成分分析的地黄炮制过程终点确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熟地黄的药材炮制与炮制质量检验

熟地黄的药材炮制与炮制质量检验

熟地黄的药材炮制与炮制质量检验熟地黄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味药材,具有补肾益气、滋阴补血的功效。

为了使熟地黄发挥最大的药效,需要通过炮制过程进行提纯和加工。

本文将介绍熟地黄的药材炮制过程及炮制质量的检验方法。

一、熟地黄的药材炮制过程熟地黄的炮制过程主要包括清洗、浸泡、蒸制、干燥等几个关键步骤。

1. 清洗:将采摘得到的熟地黄药材,首先需要进行清洗。

清洗可帮助去除表面的杂质和不洁物,提高炮制后的品质。

清洗时应选用干净的水,并注意避免对药材造成损伤。

2. 浸泡:清洗干净的熟地黄需进行浸泡处理。

浸泡的目的是为了软化熟地黄的纤维组织,方便后续的蒸制和炮制过程。

通常使用的浸泡液为清水或者其他中药辅料的煎煮液。

3. 蒸制:经过浸泡后的熟地黄,需要进行蒸制。

蒸制的目的是将其加热蒸煮,使其内部温度得到均匀提高,并有助于激活熟地黄中的有效成分。

蒸制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充分发挥熟地黄的药效。

4. 干燥:蒸制后的熟地黄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的目的是除去蒸制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使熟地黄达到适宜的干燥程度,方便后续的质量检验和保存。

二、炮制质量检验方法熟地黄的炮制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质地、气味与含量等几个方面。

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可通过对熟地黄外观的观察进行判断。

正常的熟地黄色泽均匀、表面干燥,无异物、霉变等。

若发现颜色不均匀、出现斑点或有其他异常,可能是炮制不当或质量问题。

2. 质地检验:质地检验可通过触摸和感受熟地黄的质地来判断。

正常的熟地黄应具有细腻、柔软的质地。

如果出现硬、粗燥等质地异常,可能是炮制温度或时间不当导致。

3. 气味检验:气味检验可通过嗅闻熟地黄的气味来判断。

正常的熟地黄应具有特有的香气。

若出现异味或有明显的焦燥味,可能是炮制过程中发生烧焦或加热不均匀等问题。

4. 含量检验:含量检验可通过对熟地黄中有效成分的检测来确定。

主要检测指标包括熟地黄皂苷含量、黄酮含量等。

含量检验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并按照相关的分析方法进行操作。

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中7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中7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9-03-05 [修回日期]2019-05-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2899);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8A0983)[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药学院,安徽蚌埠233030[作者简介]李 娴(1979-),女,博士,副教授.[通信作者]刘 浩,博士,教授.E⁃mail:liuhao6886@[文章编号]1000⁃2200(2020)05⁃0634⁃05㊃药 学㊃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中7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李 娴,邢亚东,李姗姗,刘 浩[摘要]目的:通过建立熟地黄中梓醇㊁益母草苷㊁地黄苷A㊁地黄苷D㊁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和5⁃羟甲基糠醛(5⁃HMF)7种化学成分同时分析的方法,测定清蒸熟地黄㊁酒炖熟地黄㊁九蒸九晒熟地黄3种不同炮制品中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中化学成分的影响㊂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处理熟地黄3种不同炮制品,赛默飞C 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0.1%磷酸(A)-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为:0~8min,1%B;8~9min,1%~4%B;9~25min,4%B;25~35min,4%~20%B;35~50min,20%B;50~50.01min,20%~1%B;50.01~55min,1%B㊂柱温:30℃,检测波长:203nm㊁332nm,测定3种样品中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㊂结果:生地黄中未检出5⁃HMF㊂清蒸熟地黄和酒炖熟地黄中,环烯醚萜单糖苷梓醇和益母草苷几乎全部降解;环烯醚萜双糖苷地黄苷A㊁地黄苷D 和苯丙素苷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较生地黄中含量降低;可以检测到5⁃HMF㊂九蒸九晒熟地黄中环烯醚萜单糖苷梓醇和益母草苷㊁环烯醚萜双糖苷地黄苷A㊁地黄苷D 和苯丙素苷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几乎全部降解;可以检测到5⁃HMF㊂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成分的影响较大,该方法可用于熟地黄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㊂[关键词]熟地黄;梓醇;益母草苷;地黄苷A;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5⁃羟甲基糠醛[中图法分类号]R 283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898/ki.issn.1000⁃2200.2020.05.021Effect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contentsof seven chemical components in Rehmanniae Radix PraeparataLI Xian,XING Ya⁃dong,LI Shan⁃shan,LIU Hao(School of Pharmacy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Anhui 2330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catalpol,leonurus glycoside,rehmannin A,rehmannin D,pilose glycoside,isostaminoside and 5⁃HMF in Rehmanniae Radix Praeparata,and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seven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ree different processed products of steamed rehmannia glutinosa;rehmannia rehmannia stewed in wine;nine steam nine sun cooked rehmannia,and explo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Rehmanniae Rodix Praeparata.Methods :Three different processed products of Rehmanniae Rodix Praeparata were extracted by ultrasonic extraction,and Thermo C 18column (250mm ×4.6mm,5μm)was used.The mobile phase was 0.1%phosphoric acid(A)⁃acetonitrile(B),the gradient elution procedure was 0-8min,1%B;8-9min,1%-4%B;9-25min,4%B;25-35min,4%-20%B;35-50min,20%B;50-50.01min,20%-1%B and 50.01-55min,1%B.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203nm and 332nm,and the contents of seven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ree samples were determined.Results :The 5⁃HMF was not detected in radix rehmanniae.In steamed Rehmanniae Rodix Praeparata and stewed Rehmanniae Rodix Praeparata in wine,the cycliterpene monoglycoside catalpol and leonurus glycoside were almost complete degraded,the contents of iridoid diterpenoid glycoside rehmannin A,rehmannin D,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 piloside and isobruchin glycoside were low compared with Rehmanniae Radix,and 5⁃HMF could be detected.The cyclioterpene monoglycoside catalpol,leonurus glycoside,cyclioterpene diglycoside rehmanin A,rehmanin D,phenylpropyl glycoside mullein glycoside and isomullein glycoside were almost degraded,and 5⁃HMF could be detected in nine steamnine sun cooked rehmannia.Conclusions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omponents of decoctian piecesof.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Rehmanniae Radix Praeparata.[Key words ]Rehmanniae Radix Praeparata;catalpol;leonurus glycoside;rehmannin A;rehmannin D;pilose glycoside;isostaminoside; 5⁃hydroxymethyl⁃2⁃furfura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现代被誉为 四大怀药”之一㊂生地黄经不同炮制方法,加工成熟地黄后,其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甘,功效由清转补,具有补血滋阴㊁益精填髓的功效[1]㊂熟地黄临床应用广泛,属于高配方436J Bengbu Med Coll ,May 2020,Vol.45,No.5频度中药之一㊂然而因其味甘而腻,易于助湿生满,有碍脾胃消化吸收,病人服用后,会出现滋腻碍胃的现象,即胃纳欠佳㊁腹胀㊁便溏等反应[2]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首次记载用酒和砂仁炮制地黄,指出因熟地黄质厚味浓,滋腻碍脾,酒制后其性转温,主补阴血,并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药势㊁通血脉的作用,同时借助砂仁香窜之性,合和五脏冲合之气,归宿丹田㊂目前熟地黄常用的炮制方法有2015版‘中国药典“中收录的清蒸法和酒炖法,这两种炮制方法中均未加入辛香类药物㊂2005版‘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收录的九蒸九晒法,加入了砂仁㊂因此,本实验分别选用清蒸法㊁酒炖法和九蒸九晒法3种方法炮制的熟地黄为供试品,通过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熟地黄中梓醇㊁益母草苷㊁地黄苷A㊁地黄苷D㊁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㊁5⁃羟甲基糠醛(5⁃HMF)7种化学成分含量,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为熟地黄临床应用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㊂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 赛默飞UltiMate3000型高相液相色谱仪(美国赛默飞科技公司,配置在线脱气机㊁四元泵㊁自动进样器㊁DAD检测器),赛默飞色谱工作站(美国赛默飞科技公司);KQ⁃600KDE1超声波清洗机(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XS105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AL204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FW100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㊂1.2 试剂与样品 梓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808⁃201711,纯度99.6%),益母草苷(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批号: YA220607,纯度≥98%),地黄苷A(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批号:DR192237,纯度≥98%),地黄苷D(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批号: DR210025,纯度≥98%),毛蕊花糖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1530⁃201713,纯度92.5%),异毛蕊花糖苷(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批号:YI3306019,纯度≥98%),5⁃HMF(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1626⁃201711,纯度99.4%),甲醇㊁乙腈为色谱纯(美国天地有限公司),磷酸为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为娃哈哈纯净水㊂黄酒(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0627,酒精度15%);地黄Rehmanniae Radix(产地河南)㊁砂仁Amomi Fructus(产地广东),均购自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经蚌埠医学院王迪生副教授鉴定,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5]㊂1.3 HPLC色谱条件 色谱柱:赛默飞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1%磷酸(A) -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为:0~8min,1%B;8~ 9min,1%~4%B;9~25min,4%B;25~35min, 4%~20%B;35~50min,20%B;50~50.01min, 20%~1%B;50.01~55min,1%B㊂柱温:30℃;检测波长:203nm㊁332nm,波长切换:0.00~29.00min,波长203nm,29.01~55.00min,332nm;进样量: 1μL㊂1.4 供试品的制备 1.4.1 清蒸熟地黄的制备 取生地黄,蒸制12h,闷12h后,上下翻动1次,如此反复蒸闷2次,70℃干燥至熟地黄饮片的含水量≤15.0%时取出,放凉即得[3]㊂1.4.2 酒炖熟地黄的制备 取生地黄,加入黄酒拌匀,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40kg[3],闷润至酒吸尽,连续炖制48h后(炖制24h时,上下翻动1次),70℃干燥至熟地黄饮片的含水量≤15.0%时取出,放凉即得㊂1.4.3 九蒸九晒熟地黄的制备 取生地黄,加黄酒适量拌匀一段时间后闷润至酒吸尽,以武火加热,用容器收集流出的熟地黄汁,蒸约48h至地黄中央发虚为度,取出,晒1d;再拌入熟地黄汁和黄酒,再蒸24h,取出再晒1d;如此反复,蒸晒8次㊂至第9次,将黄酒与砂仁粉一起拌入,蒸24h,以蒸至内外漆黑,味甜酸无苦味为度,取出即得㊂每100kg生地黄用黄酒50kg㊁砂仁粉0.9kg[4]㊂1.5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分别取梓醇㊁益母草苷㊁地黄苷A㊁地黄苷D㊁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㊁5⁃HMF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入甲醇溶解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2.1892㊁2.1658㊁2.0350㊁3.5574㊁2.2442㊁2.0168㊁2.0626mg/mL的混合对照品储备液㊂1.6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生地黄㊁清蒸熟地黄㊁酒炖熟地黄㊁九蒸九晒熟地黄经粉碎(过4号筛)所得的粉末约2.0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甲醇50mL,精密称重,30℃水温超声处理40min,过滤,放冷,补重,精密量取滤液25mL,水浴蒸干,残渣加10%乙腈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并定容,备用㊂536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年5月第45卷第5期1.7 系统适用性 分别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按 1.3HPLC 色谱条件”进样分析,各色谱峰的拖尾因子均在0.95~1.05之间,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大于1.5,梓醇㊁益母草苷㊁地黄苷A㊁地黄苷D㊁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㊁5⁃HMF 的理论塔板数均大于6800㊂2 结果2.1 HPLC 定量方法学考察 2.1.1 专属性 通过比较空白溶液㊁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考察专属性㊂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中其他成分对待测成分无干扰,分析方法专属性良好,色谱图见图1~3㊂2.1.2 检测限与定量限 取各对照品溶液适量,加入甲醇溶液逐步稀释,以信噪比3时对应待测物浓度为检测限,以信噪比10时对应待测物浓度为定量限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㊂2.1.3 线性与范围 分别精密量取梓醇㊁异毛蕊花糖苷㊁毛蕊花糖苷㊁益母草苷㊁地黄苷A㊁地黄苷D㊁5⁃HMF 对照品储备液适量置5mL 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浓度分别为271.46㊁12.99㊁40.70㊁711.48㊁224.42㊁806.74㊁309.38μg /mL 的混合对照品工作液㊂按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0.4㊁0.8㊁1.2㊁1.6㊁2.0㊁2.5μL,依法测定,记录色谱峰的峰面积,以各对照品浓度X (μg /mL)为横坐标,峰面积Y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回归计算,结果见表2㊂2.1.4 精密度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在色谱条件下进样6次,每次5μL,测得梓醇㊁益母草苷㊁地黄苷A㊁地黄苷D㊁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㊁5⁃HMF 峰面积RSD 分别为0.41㊁0.67㊁1.14㊁1.88㊁0.33㊁636J Bengbu Med Coll ,May 2020,Vol.45,No.51.71㊁0.4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㊂表1 各对照品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对照品检出限/(μg/g)定量限/(μg/g)梓醇7.1823.92异毛蕊花糖苷 2.608.66毛蕊花糖苷 3.3511.15益母草苷59.29197.63地黄苷A10.3634.53地黄苷D13.2644.205⁃HMF 6.7522.50表2 各成分线性关系成分回归方程R2线性范围/μg 梓醇Y=9.1574X-0.06670.99910.1086~0.6787益母草苷Y=6.5049X-0.04560.99920.1423~1.5653地黄苷A Y=9.2546X-0.00350.99940.0449~0.4937地黄苷D Y=6.6463-0.008 0.99960.1613~1.7748毛蕊花糖苷Y=17.233X+0.03350.99940.0081~0.1018异毛蕊花糖苷Y=12.985X+0.01140.99960.0026~0.0390 5⁃HMF Y=17.275X-0.24510.99920.0619~1.23752.1.5 稳定性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在色谱条件下分别于0㊁1㊁3㊁5㊁12㊁24h测定,测得梓醇㊁益母草苷㊁地黄苷A㊁地黄苷D㊁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㊁5⁃HMF峰面积RSD分别为0.38㊁0.94㊁1.19㊁0.94㊁0.70㊁0.90㊁0.45,表明溶液在24h内稳定性良好㊂2.1.6 重复性 取清蒸熟地黄,按1.6方法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在色谱条件下,测得毛梓醇㊁益母草苷㊁地黄苷A㊁地黄苷D㊁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㊁5⁃HMF峰面积RSD分别为0.81㊁0.85㊁1.36㊁1.36㊁0.67㊁1.22㊁0.42,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㊂2.1.7 加样回收率 精密称取清蒸熟地黄粉末9份,每份1g,精密秤定,精密加入对照品适量㊂按 1.6”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在色谱条件下,测得梓醇㊁益母草苷㊁地黄苷A㊁地黄苷D㊁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㊁5⁃HMF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51㊁1.14㊁1.14㊁0.84㊁1.44㊁1.23㊁1.28㊂2.2 样品含量测定 取生地黄㊁清蒸熟地黄㊁酒炖熟地黄㊁九蒸九晒熟地黄各约2g,精密称定,按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操作,制备供试品溶液,按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进样5μL,测定峰面积,采用外标法对梓醇㊁益母草苷㊁地黄苷A㊁地黄苷D㊁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㊁5⁃HMF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㊂表3 样品测定结果(n=3)炮制方法各成分含量/(mg/g)梓醇益母草苷地黄苷A地黄苷D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5⁃HMF 生地黄 6.82 2.14 1.09 2.24 1.008.680清蒸熟地黄000.130.850.110.620.56酒炖熟地黄000.22 1.020.170.950.45九蒸九晒熟地黄000000 2.293 讨论 本实验首次建立了同时测定熟地黄中梓醇㊁益母草苷㊁地黄苷A㊁地黄苷D㊁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㊁5⁃HMF含量的HPLC方法㊂测定了熟地黄3种不同炮制品,即清蒸熟地黄㊁酒炖熟地黄㊁九蒸九晒熟地黄中以梓醇㊁益母草苷㊁地黄苷A㊁地黄苷D 为主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以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为主的苯丙素苷类成分,以及5⁃HMF的含量㊂实验预试中,经查阅文献,5⁃HMF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浴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两种方法[5]㊂考虑到回流提取的加热过程中,可能会使熟地黄中的多糖自身发生水解㊁脱水反应生成5⁃HMF,导致5⁃HMF 含量偏高,实验数据不准确㊂故本实验采用超声提取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㊂本实验结果显示,生地黄中不含5⁃HMF㊂清蒸熟地黄和酒炖熟地黄中,环烯醚萜单糖苷梓醇和益母草苷几乎全部降解;环烯醚萜双糖苷地黄苷A㊁地黄苷D和苯丙素苷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较生地黄中含量降低;可以检测到5⁃HMF㊂九蒸九晒熟地黄中环烯醚萜单糖苷梓醇和益母草苷㊁环烯醚萜双糖苷地黄苷A㊁地黄苷D和苯丙素苷毛蕊花糖苷㊁异毛蕊花糖苷几乎全部降解;可以检测到5⁃HMF㊂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知,由于梓醇和益母草苷都是环烯醚萜单糖苷,热稳定较差,地黄经过清蒸㊁酒炖和九蒸九晒加热过程后,其含量降低至几乎全部降解㊂地黄苷A和地黄苷D是环烯醚萜双糖苷,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属于苯丙素苷,均相对稳定,在清蒸熟地黄和酒炖熟地黄中均可以检测到,但较生地黄含量下降㊂可能因为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为咖啡酸酯,在炮制过程中发生酯键的断裂,从而生成咖啡酸[6]㊂而九蒸九晒熟地黄蒸晒次数较多,上述成分几乎全部降解㊂地黄在清蒸㊁酒炖(下转第643页)736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年5月第45卷第5期2013[J].CA Cancer J Clin,2014,64(1):53.[3] 苏君,石庆平,张变,等.康艾注射液单次给药对大鼠体内多西他赛药动学参数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2):1551.[4] PAWLICKI M,ROLSKI J,ZEMELKA T,et al.Evaluation of efficacyand toxicity of docetaxel(Taxotere)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mammary gland cancer[J].Przegl Lek,2001,58(2):59. [5] 陈泉金,谢小云,宋洪涛.多西紫杉醇个体化用药研究进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5,31(5):439.[6] BEUMER JH,CHU E,SALAMONE SJ,et al.Body⁃surface area⁃based chemotherapy dosing:appropriate in the21st century?[J].J Clin Oncol,2012,30(31):3896.[7] ETTE EI,WILLIAMS PJ.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I:background,concepts,and models[J].Ann Pharmacother,2004,38(10):1702.[8] DUFFULL SB,WRIGHT DF.What do we learn from repeatedpopulation analyses?[J].Br J Clin Pharmacol,2015,79(1):40.[9] OZAWA K,MINAMI H.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andpharmacodynamic analysis for time courses of docetaxel⁃inducedneutropenia in Japanese cancer patients[J].Cancer Sci,2007,98(12):1985.[10] KATHMAN SJ,WILLIAMS DH,HODGE JP.A Bayesianpopulation PK⁃PD model for ispinesib/docetaxel combination⁃induced myelosuppression[J].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2009,63(3):469.[11] 胡咏梅,武晓洛,胡志红,等.关于中国人体表面积公式的研究[J].生理学报,1999,15(1):45.[12] MATSUO M.Age⁃dependent error in creatinine clearanceestimated by Cockcroft⁃Gault equation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in aJapanese hospital:a cross⁃sectional study[J].J Anesth,2019,33(1):155.[13] YOUNG J,BADGERY⁃PARKER T,DOBBINS T,et al.Comparison of ECOG/WHO performance status and ASA score asa measure of functional status[J].J Pain Symptom Manage,2015,49(2):258.[14] ONOUE H,YANO I,TANAKA A,et al.Significant effect of ageon docetaxel pharmacokinetics in Japanese female breast cancerpatients by using the population modeling approach[J].Eur JClin Pharmacol,2016,72(6):703.[15] SLAVIERO KA,CLARKE SJ,MCLACHLAN AJ,et al.Populationpharmacokinetics of weekly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cancer[J].Br J Clin Pharmacol,2004,57(1):44. [16] 张国伟,潘群雄,庄权权,等.通过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建立多西他赛的群体药动学模型[J].世界临床药物,2012,33(12):734.[17] MINAMI H,KAWADA K,SASAKI Y,et al.Populationpharmacokinetics of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dysfunctiontreated in an oncology practice[J].Cancer Sci,2009,100(1):144.[18] BRUNO R,VIVIER N,VERGNIOL JC,et al.A populationpharmacokinetic model for docetaxel(Taxotere):model buildingand validation[J].J Pharmacokinet Biopharm,1996,24(2):153.[19] LAUNAY⁃ILIADIS MC,BRUNO R,COSSON V,et al.Populationpharmacokinetics of docetaxel during phase I studies usingnonlinear mixed⁃effect modeling and nonparametric maximum⁃likelihood estimation[J].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1995,37(1/2):47.[20] 李瑞瑞,盛晓燕,马凌悦,等.儿童癫痫病人奥卡西平群体药动学模型验证[J].中国新药杂志,2016,25(6):668. [21] 高菲菲,陈超阳,盛晓燕,等.老年病人万古霉素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验证[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7,15(4):30. [22] ZHAO W,KAGUELIDOU F,BIRAN V,et al.External evaluation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models of vancomycin in neonates:the transferability of published models to different clinical Settings[J].Br J Clin Pharmacol,2013,75(4):1068.(本文编辑 刘畅)(上接第637页)和九蒸九晒过程中发生了Maillard反应,生成了5⁃HMF㊂5⁃HMF在含糖中药的炮制过程中都有可能生成,与炮制时间和温度密切相关,现已成为中药炮制原理研究的活性成分,具有抗心肌缺血㊁抗氧化㊁降血糖㊁改变血液流变性和神经保护性作用[5]㊂综上,通过测定熟地黄3种不同炮制品中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可知不同炮制方法对熟地黄成分的影响较大,尤其是九蒸九晒熟地黄在反复蒸晒过程中苷类逐渐降解,其生成何种化合物,与九蒸九晒熟地黄增效袪腻药效变化是否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㊂[参考文献][1] 李娴,卫向龙,庄蕴丁,等.比较熟地黄不同炮制品引起大鼠滋腻碍胃现象的实验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4):1336.[2] 王芳,于欢,李风琴,等.砂仁制地黄的炮制工艺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8):5.[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4]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5] 韩笑,匡宇,赵永艳,等.九蒸九晒黄精5⁃HMF含量的变化[J].中药与临床,2018,9(3):4.[6] 田伟,甄亚钦,范帅帅,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车前子配方颗粒中京尼平苷酸㊁咖啡酸㊁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的含量[J].中国药学杂志,2018,53(2):140.(本文编辑 卢玉清)346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年5月第45卷第5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s t r a c t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t h e p r o c e s s i n g e n d — p o i n t o f wi n e s t e we d Re h ma n n i a b y F H R.T h r o u g h t h e wh o l e p r o c e s s o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I R a b s o r p t i o n p e a k s o f R a d i x Re h ma n n i a e a n d R a d i x
p r o p e t r i e s e t c . ,F i n a l l y ,u s e d i n g m u l t i f a c t o r i n d e x o f i n f r a r e d a b s o pt r i o n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 e . g . 1 0 5 8 、 1 0 2 6 、 8 1 7 、 7 9 7 、 7 7 7 、 8 1 9 、 8 0 0 a n d 7 6 9 c m ~e t e . )a n d c o r r e l a t i o n — p e a k — a r e a r a t i o ( A1 / A 2 )o f R a d i x R e h ma n n i a e t o q u a n t i o n a n d b i o l o g i c a l m o ph r o l o g y( c o l o r t a s t e c h a n g e )c h a n g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a n d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Re h ma nn i a By FTI R
F A N K e - f e n g ,T A N G F a - y i n , Z H A O J i a n - p i n g ,S U N S u - q i n , Z HO U Q u a
( 1 . H 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A n i m a l Hu s b a n d r y a n d E c o n o m y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0,C h i n a ;2 . T s i n g h u a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j i i n g 1 0 0 0 8 4 ,C h i n a )
中国兽药杂 志 2 0 1 7年 9月第 5 1 卷第 9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V e t e r i n a r y D r u g
・ 4 9・
do i : 1 0. 1 1 75 1 /I S SN. 1 0 0 2—1 28 0. 2 01 7. 9. 09
Re hma n n i a e c ha n g e s i n t r e nd s a n d c ha n g e s i n t he l a w t o c ha r a c t e r i z e he t p r o c e s s i n g o f Ra d i x Re hma n n i a e a n d i t s
[ 摘 要 ] 利 用红 外光 谱 ( F T I R) 对 酒 炖 熟 地 黄进 行 炮 制 过 程 和 炮 制终 点评 价 分 析 。通 过 对 熟地
黄炮制过程 中其整体红外特征吸收峰 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来表征熟地炮制过程 中其化学成分 、
生物形 态 ( 色 味变化 ) 及 药学性 质 等 的 变化 特 点 , 最 终 利 用 熟地 黄 红 外特 征 吸 收 峰 ( 如 1 0 5 8 、 1 0 2 6 、 8 1 7、 7 9 7 、 7 7 7 、 1 8 1 9 、 8 0 0及 7 7 8 c m 等 ) 和 相 关峰 面积 比( A1 / A 2 ) 等 多因素指标 来 量化 熟 地黄 “ 黑如 漆, 甜 如饴 ” 之传 统炮 制 经验 , 制定 酒炖 熟地 黄 “ 炮 制 终 点” 红 外标 准 , 规 范熟 地 炮制 工 艺 , 保 证 熟地
F T I R对酒 炖 熟 地 黄 炮 制 终 点 的量 化 分 析
樊克锋 , 赵建平 , 汤法银 , 孙素琴 , 周 群
( 1 . 河南牧业经济学 院 , 郑州 4 5 0 0 4 6 ; 2 . 清华大学 , 北京 1 0 0 0 8 4 ) 【 收稿 日期]2 0 1 7 - 0 3 - 1 8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0 0 2 — 1 2 8 0( 2 0 1 7 ) 0 9 — 0 0 4 9 — 0 7 [ 中图分类号 ] ¥ 8 5 3 . 7
质 量 品质 。
[ 关键 词 ] 硎 R; 酒炖 熟地 黄 ; 过 程分析 ; 相 关 峰面积 比( A1 / A 2 ) ; 炮制终点
Qu a n t i t a t i v e An a l y s i s o n t h e P r o c e s s i n g En d — ‘ p o i n t o f Wi n e S t e we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