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作品图片.doc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庭(23张PPT)

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 出来的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 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
设计
建筑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
油画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罂 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 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作画时 使用的稀释剂为挥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 麻仁油等。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 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凭借颜料 的遮盖力和透明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 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油画是西画主要画 种之一。
主讲:
美术的含义
美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木头等, 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思想观念和 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平面
立体
美术的门类
绘画类型:水墨画、油画、版画等
水墨画是由水和墨经过调配水和墨的浓度所画出的画, 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水墨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称国 画、中国画。
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 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凡尔赛宫主楼
神秘的庙堂建筑
帕特农神庙
天坛祈年殿
版画(print) 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 门类。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 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 图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 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 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 值与地位。
版画艺术在技术上是一 直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 与发展的。
第三单元第2课+神奇瑞兽+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十个走兽中的第五个是天马,天马意为神马,是汉 朗对西域良马的统称。状如马,能日行千里,追风逐 日,凌空照地。天马又是尊贵的象征,"天马行空, 独往独来",将其形象用于殿脊之上,有种傲视群雄, 开拓疆士的气势。
十个走兽中的第四个是海马,海马是各种海兽的 通称,也称为“落龙子”,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也是 吉祥的化身。海马是下海能手,象征忠勇吉祥。无 论入海入渊,均可逢凶化吉,畅达四方。明清吋期 九品武官官服补子的图案也使用了海马。
十个走兽中的第二个是风,凤 是传说中百马之王。头似鸡,身 似鸟,人眼鳄鱼耳,鹤足老鹰爪。 凤是一种“仁鸟”,象征祥瑞, 预兆天下太平,人们生活美满。 凤排在龙之后,代表着皇家的尊 贵,是祥瑞的象征,也代表皇后。
中 国
十个走兽中的第三个是狮,狮子 作吼,群兽慑服,乃镇山之王。中 国吉代的狮子多是头大尾长,铜头 铁额,钩爪巨牙,双耳贴垂,鼻孔 向天,目光如电,给人一种声吼如 雷,百兽跪拜的感觉,寓意勇猛威 严。通常被当作护法神兽,守护家 宅的安宁。
象鼻凤凰 云南西双版纳
立于天安门前的华表用 汉白玉制成,顶端的蹲兽名 为“望天犼”。犼,是传 说中一种凶猛的神兽。
望天犼 天安门华表 明 北京
四合院门墩 北京
趴狮 鼓身
鼓座 基座
门墩是中国传统住宅四合院中用来支撑正门或中门 的门框、门槛和门扇的石构件。门墩上多有瑞兽造 型,其中又以狮子造型居多。
十个走兽中的第十个是行什,又名双 翼猴,是脊兽上的压尾兽。行什源于藏 教中的迦楼罗雷公。它手持金刚杵,鹰 足猴身,鸟喙鸟翅。金刚杵有降魔功效, 又网其形状像传说中的雷公,放在屋顶, 借此祈求建筑能躲避雷火,永保太平。
最后面的
以上这些小兽的形象,被称之为“瑞兽”。 在古建筑中有许多小兽的形象,有的“蹲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2课 精美的报刊 PPT(22张)优质课件

它是报刊的标志,由图案或画面和刊名组成。文 字上由报头名称、日期和编辑单位等组成。刊名 起着开门见山的作用,必须与主题紧密相连,生 动形象的反映报刊的主题思想。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2课 精美的报刊 PPT(22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2课 精美的报刊 PPT(22张)优质课件
报刊的要素——栏目
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不同类型的稳定形式,保持物体 外观量感均衡,达到视觉上的稳定。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2课 精美的报刊 PPT(22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2课 精美的报刊 PPT(22张)优质课件
变异与秩序:
变异是规律的突破,是一种在整体效果 中的局部突变。秩序美是排版设计的灵 魂:它是一种组织美的编排,能体现版 面的科学性和条理性。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2课 精美的报刊 PPT(22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2课 精美的报刊 PPT(22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2课 精美的报刊 PPT(22张)优质课件
作业:
一、选择题
1、字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A、字体均匀,大小统一
B、上松下紧,上小下大
插图是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进行设 计,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一个画面; 还可以采用与文章内容毫无联系的图案, 这是纯粹为了美化而作的。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2课 精美的报刊 PPT(22张)优质课件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2课 精美的报刊 PPT(22张)优质课件
报刊的要素——信息文章
正文的字体要清楚、美观大方, 字行间要整齐,字体不宜太小, 忌潦草、错字。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 第2课 精美的报刊 PPT(22张)优质课件
第2课 表现形式 课件 (共26张PPT)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自评得分:
拓展延伸
课后学习建议: 1. 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 2. 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进一步理解美术作品的表现 形式。
板书设计
美术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革命文化的重要方式。
表现形式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点
线
面
空 间
色 彩
肌 理
构 图
对 称
均 衡
对 比
统 一
油 画
版 画
雕 塑
中 国 画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 作品是如何运用色调来突出 主题的?
初踏黄金路(版画) 1963 年 李焕民 中国美术馆藏
画面中的人物、动物形 象形成了视觉上连续的点, S 形的构图在使画面产生纵 深感的同时,又具有一种独 特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初踏黄金路(版画) 1963 年 李焕民 中国美术馆藏
艺术家在创作时,会根据题材内容的需要,综合运用 艺术语言,使作品更好地表达主题。
初踏黄金路(版画) 1963年 李焕民 中国美术馆藏
鲁迅像(版画) 1961 年 赵延年 中国美术馆藏
赏析交流
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选择哪一种艺术 形式来表现革命者崇高的革命精神?
作业要求
就本课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写一篇 300 字左级:
小组成员:
鲁迅像(版画) 1961 年 赵延年 中国美术馆藏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幅作品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觉 感受?
艰苦岁月(雕塑) 1957 年 潘鹤 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作品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艺术语言来展现其主题的?
太行铁壁(中国画) 1984 年 王迎春 杨力舟 中国美术馆藏
这两幅作品分别给你什么样的视觉感受?
备注:在相应的空格内打“√”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绘画的构图》课件

稳定感
描绘的是一位端庄、典雅的普 通女性的形象。
作品赏析
狼牙山五壮士---詹建俊
芭蕾舞女---德加
分析两幅作品分别使用了哪种三角形构图形式? 这种表现手法给你感受如何?
三角形构图形式
立三角形 最稳定
倒三角形 最不稳定
斜三角形 介于之间
三角形构图在绘画作品中比较常见。不同的形态 又会造成完全不同的形式与美感。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构图形式的作品吗?
《舞蹈》---油画---马蒂斯
圆形构图形式
瓶花与香蕉--袁运圃
梯形构图形式
构图的形式?
知识回顾
三角形构图、圆形构图、梯形构图 思考:这三幅作品分别使用了哪种构图形式?
《带金丝雀的圣母》 《静物》
拉斐尔---油画
塞尚
《出水芙蓉图》 宋代 佚名
构图的原则
构图的原则
1、3---5个物品 2、三角形构图形式 3、按多样统一的原则
练一练
选取你喜欢的物品,运用三角形构图组织画面
实践要求
1、确定纸张横式与竖式 2、定出上少下多,左右适中。 3、 整体定位,具体画出每个物体
的位置和前后关系
4、按照“多样统一”的原则组织画面,用线条 形式表现形体。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
构图的原则
构图的原则
整齐 统一 缺少变化
方向 位置 变化 分散缺乏联系性
多样统一
多样---形象差异、位置、距离的不同, 聚散、主次、大小、错落
统一----符合一定规范和秩序
构图原则
《最后的晚餐》
多样统一:画面中人物的聚散、主次、大小、错落、节奏 等要素的运用合理。
试一试:
分组体验 :静物 构图
第二单元第2课《设计日常之美》课件++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湖南美术出版社 《艺术·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创意点亮生活》 第2课《设计日常之美》
学习任务3
(学习活动):
选择生活中的一件家用产品,从形态、材料、色彩、图案等角 度完成 3—4 个不同形式的设计草图,小组内互评并选择最优方案 进行班级分享。
湖南美术出版社 《艺术·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创意点亮生活》 第2课《设计日常之美》
学习任务1
(思考·交流): 思考如何改变常见生活用品的形态,使之
在实现其功能的基础上更加符合你的审美需求 。请分享你的想法。
湖湖南南美美术术出版出社版七社年级美《术艺下术册·美第术二》单七元《年美级好上生活册设计第》 二第单2课元《创意点亮生活》 第2课《设计日常之美》
问题二:
不同色彩搭配的产品分别给人 以什么样的感受?
平静 柔和
冰冷 暗黑
如果采用这种材料,
会有(
)的触感
柔软的
尖锐的 冰冷的
湖南美术出版社 《艺术·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创意点亮生活》 第2课《设计日常之美》
2.设计产品形态, 设计3-4个草图
湖南美术出版社 《艺术·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创意点亮生活》 第2课《设计日常之美》
3.产品配色 4.适当进行产品说明
黄花梨木雕螭纹圈椅 清代 故宫博物院
湖南美术出版社 《艺术·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创意点亮生活》 第2课《设计日常之美》
产品的形态:
设计师运用置换、雕刻、添加、简化、变形等手法对创 意元素进行设计,确保产品形态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展现 出独特的美感。
湖南美术出版社 《艺术·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创意点亮生活》 第2课《设计日常之美》
湖南美术出版社 《艺术·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创意点亮生活》 第2课《设计日常之美》
新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心灵的色彩》精品课件

遥远
新知讲解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寒冷
新知讲解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温暖
新知讲解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作品欣赏
《呐喊》爱德华·蒙克(挪威) 表现主义艺术先驱
《静》东山魁夷(日)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作品欣赏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动动手
根据所学色彩知识结合自己对色彩的感受, 尝试创作一幅色彩作品,表现自己心中感受的“魅 力色彩世界” 。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新知讲解
中国民间美术 作品,用红色 主色调加之鲜 艳的对比色, 表现出活泼喜 庆的气氛。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新知讲解
《热气球》 色彩斑烟的热 气球翱翔于蓝 天,强烈的色 彩对比绚丽夺 目。表达了艺 术家对自由及
欢乐的追求。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新知讲解
色彩的象征意义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人们赋予颜色以象征。
作业要求: 具象或者抽象的方法进行创作 色彩搭配合理
温馨提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创作步骤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水彩绘画静谧的雪景:
创作步骤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作品欣赏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作品欣赏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作品欣赏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课堂总结
同学们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吧!
通过今天的欣赏、讨论,我们了解到美术色彩给人的 感受,同时认识到色彩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到色彩在绘 画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情感。下节课让我们亲自尝试,通 过绘画作业表现某种情感或心境,老师期待着同学们的 作品。
心灵的色彩
人美版七年级(上) 第二单元第2课
第二课 心灵的色彩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我的故事》课件

我 的 故 事
什么是卡通?学习卡通的好处?
卡通综合了漫画、 连环画的一些特点, 形成了特有的表现手 法,已成为青少年特 别喜欢的一种艺术形 式。学习画卡通,能 够帮助我们提高观察 生活的能力,增添幽 默和智慧,丰富我们 的精神生活。
卡通的特点
1造型简单,夸张幽默。
2.颜色鲜艳、丰富。 3.语言简洁,风趣生动。 4.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幽游白书〉
思考与练习
1.卡通画中表现事物的各种形态有哪 些特殊的手法? 2.用卡通形式表现自己生活中一个有 趣的故事。 3.收集一些卡通画中表现速度、力量 和声音的不同图例。 4.设计一个生动的卡通形象!
参考图片
再
见!
DD工作 创意无限
夸张往往能突出人物的神情和动作
伤 心
惊 讶
开 心
生 气
国内优秀卡通作品
《大闹天空》
《花木兰》
〈黑猫警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哪吒闹海〉
《 葫 芦 兄 弟 》
国外优秀卡通作品
〈 灌 篮 高 手 〉
〈米老鼠〉
〈 七 龙 珠 〉
〈圣斗士〉
海 底 总 动 员
• <<
>>
狮 子 王
<<
>>
〈 史 努 比 〉
〈 蜡 笔 小 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作品图片
合作探究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其优势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突出,以期实现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
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作品。
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作品
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作品1
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作品2
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作品3
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作品4
七年级上册美术第二课作品5
美术合作探究学习的好处
精心设计探讨问题,提高合作探究效果
质疑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阶梯,教师要通过提出问题强化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再通过解决问题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小组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空间。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都过于简单,更是以事实性问题的比重最大,这种流于形式的提问方式可操作性并不是很强,大多数学生连想都不用想,脱口即出;也有的问题难度过大,远远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自然呈现出一种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甚至还有的问题不明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
因此,我们要精心设计思考问题,让小组带着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所以,在设计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把握问题的目标和重点在哪,然后根据难点、重点进行定点设计,尽可能地联系实际生活,设计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问题,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同时让学生发散思维的求异思维得到培养。
课内外紧密结合,拓宽合作探究空间和时间
美术课并不是小学课程的主课,因此,课时安排较少,再加上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学生们很难形成问题的团队精神和探究意识,因此,我们要将课内课外紧密结合,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体验,拓宽合作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探究中实现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到阳光底下做动物的手势,现场进行创作,一边做手势一边思考影子的变化规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琢磨小狗、小鸟、孔雀等各种动物的动作,有能力的同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组合动作的创作。
在此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创作灵感,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勇敢地进行艺术创作,内容自主设计,给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和自由的创作空间,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地发挥和拓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再如在课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美术知识大赛、手抄报等比赛,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意识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