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氯代烃废水的生物毒性与处理方法探讨
城市污水中多氯联苯的存在现状及对比分析

第17卷第7期2017年3月1671 — 1815(2017)07-0123-05科学技术与工程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Vol. 17 No.7 Mar.2017©2017 Sci.Tech.Engrg.环境科学、安全科学城市污水中多氯联苯的存在现状及对比分析曹秀芹程琳吕小凡(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摘要以E P A推荐的7种多氯联苯(?匸828、?匸852、?匸8101夕匸8118、?匸8138、?匸8153夕匸8180)为标准,采用固相萃取前处 理技术(SPE)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法(GC-MS)对某市5座污水处理厂进水中的典型持久性污染物(POPs)多氯联苯(PCBs)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在该市城市污水中共检出7种PCBs,浓度在0.48 ~ 17. 29 ng/L之间。
5座污水厂进水中的PCB28 和PCB52浓度均较低,甚至未检出;PCB138、PCB153和PCB180的浓度普遍较高。
在实验测试基础上,比较国内外相关研究中 关于城市污水中P CB s的含量,以进一步分析该市城市污水中P C B s的污染水平。
5座污水厂进水中7种目标P C B s的总量平 均值为39.83 ng/L,在参与比较的区域中,此城市污水中P C B s的污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多氯联苯 城市污水 固相萃取 GC-MS中图法分类号X502; 文献标志码B多氣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 B s)是 一组氯代芳烃化合物,具有难降解性、生物毒性、生 物蓄积性、远距离迁移性等性质,是斯德哥尔摩公约 中首批优先控制的12种POPs之一[1]。
PCBs是一 类UP-POPs,即非故意产生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作为副产物随烟气、废渣或工业 产品进入生态环境,如废弃物焚烧、金属冶炼、电力 生产和供热及其他工业过程。
技术:石化二级出水处理工艺

技术 | 石化二级出水处理工艺石化废水主要是指在石油炼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该类废水具有水量大、水质复杂、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难生物降解等特点,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
中国目前每年的工业废水排放量超过2.1×1010t,石化废水排放量大约占3%-4%。
石化废水的二级处理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处理工艺,处理后的出水COD一般在100mg·L-1左右。
石化工业园区内有些装置出水含磷较高,如丁苯橡胶废水,造成最终二级出水中TP浓度偏高。
随着世界各国对水体水生态和饮用水安全标准的提高,中国政府于2015年7月实施《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二级出水中COD、TP等主要有机污染物浓度达标压力较大,我国大部分石化综合污水厂面临着深度处理的技术需求。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一种膜法生物处理工艺,可以用于SS去除,有机物去除,硝化除氮、反硝化脱氮和除磷等,具有比表面积大、有机负荷高、工艺简单、过滤作用好及易于反冲洗等特点,在国内外污水深度处理中已广泛应用。
臭氧由于其强氧化性(氧化还原电位为2.07V,在水中仅比氟原子、氧原子和羟基自由基低),能够显著地改变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提高废水的生化性,在污水处理方面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臭氧和BAF组合工艺既发挥了化学氧化的有效性,又兼顾了生物处理的经济型,在石化废水深度处理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臭氧和BAF组合工艺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发现BAF-臭氧组合工艺更适合于石化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
但是目前研究多集中于COD处理效果,对TP处理效果研究很少。
由于BAF的结构导致生物除磷的效果非常有限,需要投加铁盐等除磷药剂来强化除磷。
为了同时降低COD与TP浓度,以达到最新排放标准要求,本研究探究了投加FeSO4·7H2O的BAF-臭氧强化组合工艺对石化二级出水的处理效果,同时在机制上对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种类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以期为BAF-臭氧组合工艺原位投加FeSO4·7H2O强化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GC-MS解析炼化污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和变化

2018年第37卷第10期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4053·化 工 进展GC-MS 解析炼化污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和变化栗则1,2,季远玲1,2,3,张宇曦1,2,3,张晓飞1,2,李雪凝1,2,吴百春1,2,李兴春1,2(1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2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6;3大庆油田水务公司,黑龙江 大庆 163454)摘要:对西北某大型炼化企业炼油、化工两条污水处理流程的关键工艺环节进行水样采集,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及吹扫捕集-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解析了污水水样中挥发性有机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的变化。
共鉴定出有机物19类76种,化工污水当中的有机物(43种)相对炼油污水(32种)更加复杂。
研究表明,炼油污水含较多的含硫化合物(硫醚、噻吩),是恶臭气体的主要来源;化工污水含较多的含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腈类、氰类),是氨氮及总氮的主要贡献者;芳香化合物种类多达数十种,对VOCs 贡献较大。
指出化工污水水解环节可产生部分醇、酮类化合物,提高后续污水可生化性。
生化处理环节能去除污水中的绝大部分烷烃、烯烃、炔烃和少部分醇、酮;而芳香烃、多环芳烃、氯代烃生物降解性相对较差,生化后依旧具有残留,是污水处理COD 残留的重要原因,可作为炼化特征有机污染物。
提出分子水平的精细解析,能够为污水处理工艺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进而对工艺开发和工艺改进提供帮助。
关键词:化学分析;色谱;排水;挥发性有机物;污水处理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8)10–4053–07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8-0031Application of GC-M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 in refinery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LI Ze 1,2, JI Yuanling 1,2,3, ZHANG Yuxi 1,2,3, ZHANG Xiaofei 1,2, LI Xuening 1,2, WU Baichun 1,2,LI Xingchun 1,2(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Pollution Control, Beijing 102206, China; 2CNPC Research Institute of Safety and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Beijing 102206, China; 3Daqing Oilfield Water Service Company, Daqing 163454,Heilongjiang, China)Abstract: 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key steps of two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es in alarge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in Northwest China. The removal law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the whol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were analyzed by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and purge-trap-GC-MS. 76 kinds of organic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in total, while the chemical wastewaters (43) were more complex than the oil refinery wastewaters(32). The oil refining wastewater contains more sulfur compounds (sulfides and thiophene), which is the main source of fetor. Chemical sewage contains more nitrogenous compounds (nitro compounds, nitriles and cyanides), which are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ammonia and total nitrogen. There are ten kinds of aromatic compounds, which contribute much to VOCs. The hydrolysis of chemical wastewater can produce some alcohols and ketones, which can improve the subsequent biodegradability. The biochemical treatment can remove the majority of alkanes, alkenes, alkynes and some alcohols, ketones, while aromatic hydrocarbons,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栗则(1989—),女,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石油炼化环境保护领域仪器分析测试。
氯离子和pH对高级氧化工艺去除含盐废水中有机物的影响及机理

氯离子和pH对高级氧化工艺去除含盐废水中有机物的影响及机理高级氧化技术(AOPs)在削减(或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氯离子(Cl−)是含盐工业废水中最主要的阴离子,会影响AOPs处理有机污染物过程中的氧化去除效率、卤代有机副产物的生成。
然而,实践中Cl⁻的影响常被忽视。
针对基于羟基自由基(OH)、硫酸根自由基(SO4−)和非自由基途径3种不同类型的AOPs,从Cl−与不同自由基(OH、SO4−)的反应及正逆反应速率常数、Cl−浓度与pH的复合影响两方面,探讨了Cl−对3类AOPs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影响和机理。
比较了3类AOPs工艺处理含盐废水适用的Cl−理论浓度的高低差异,提出通过调控pH改变主要活性氧化物质、选择不同的氧化方式等途径减弱Cl−对有机物去除效率的抑制、减少卤代有机副产物的生成,以期为AOPs工艺处理含盐废水的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主要内容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
其中,电力、炼油、油气开采、焦炭、皮革、冶金、造纸、农药等行业产生的难处理高含盐废水,除了常规的水质指标如悬浮物、COD、BOD、pH、重金属离子等之外,还应将可溶性盐(含量常大于1%)和有毒有害有机物质作为重点去除对象。
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s)通过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活性氧化物(reactive oxidant species,ROS),可快速氧化降解大多数有机物,是深度处理含盐废水的主要手段。
其中,应用较多的AOPs有Fenton氧化技术、臭氧催化氧化技术、“臭氧+双氧水”氧化技术、活化过硫酸盐技术等,起主要作用的ROS为羟基自由基(OH)或硫酸根自由基(SO4−)。
后文将基于OH的AOPs称为HR-AOPs(hydroxyl radical based AOPs),将基于SO4−的AOPs称为SR-AOPs(sulfate radical based AOPs),基于非自由基的AOPs 称为NR-AOPs(non-radical based AOPs)。
C10-13 氯代烃-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

C10-13 氯代烃Alkanes, C10-13, chloro
浓度或浓度范围:
C10-13 氯代烃:100%
危险!
怀疑会致癌。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
—— P201 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 P202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 P308+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请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供应商:电话:
地址:邮编: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电催化氧化处理市政污水的实验研究

电催化氧化处理市政污水的实验研究发布时间:2022-07-06T09:01:14.810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3月第5期作者:王丹丹[导读]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众多市政污水处理厂要求从国家一级A标准提高至地表水准IV类标准,即要求化学需氧量ρ(COD)≤30mg/L,氨氮ρ(NH+4-N)≤1.5mg/L。
王丹丹天津市绿通环保工程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384摘要: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众多市政污水处理厂要求从国家一级A标准提高至地表水准IV类标准,即要求化学需氧量ρ(COD)≤30mg/L,氨氮ρ(NH+4-N)≤1.5mg/L。
目前,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为准IV类标准,常用工艺为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但近几年臭氧污染备受关注,该工艺应用逐渐受限。
电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工艺,能够通过极板的直接氧化作用及羟基自由基(·OH)的间接氧化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具有反应迅速、效果明显、无副产物等优点。
基于此,对电催化氧化处理市政污水的实验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污水处理;电催化氧化装置;化学需氧量引言水体污染问题近年来得到了改善,但仍旧是我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中工业废水的处理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工业废水种类繁多、产量大、污染负荷高、成分复杂,尤其水中有机物大多具有生物毒性及难降解性,未经有效处理排入自然水体后,会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1阳极催化氧化基本原理阳极氧化又分为两种路径,即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
阳极表面物理吸附的活性氧,以高活性的·OH形式出现,而化学吸附的氧,以金属过渡态氧化物MOx+1形式出现,污染物通过与·OH或者MOx+1结合,并被氧化,最终被降解为低生物毒性或者易生物降解的物质,甚至直接矿化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处理污染物的目的,该过程中氧的传递通过羟基自由基来实现。
Comninel-lis等采用不用的阳极材料对苯酚的电催化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Ti/RuO2为阳极材料时,电流效率较低,反应倾向于电化学转化,其最终产物为可生物降解的脂肪酸。
有机氯污染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进展ppt

艾氏剂 狄氏剂 异狄氏剂
灭蚁灵 氯丹
毒杀芬 七氯
六六六
未形成生产规模
未工业化生产 1977-1978年累计生产3000余吨原粉,用于灭白蚁80年停产。 1967-1969年累计生产17吨原粉,用于灭白蚁和地下害虫,以后停产。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累计生产81595吨[7],杀虫普广,广泛使用。在大多数土壤底泥、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 接衡庐 。襟三 江而带 五湖, 控蛮荆 而引瓯 越。物 华天宝 ,龙光 射牛斗 之墟; 人杰地 灵,徐 孺下陈 蕃之榻 。雄州 雾列, 俊采星 驰。台 隍枕夷 夏之交 ,宾主 尽东南 之美。 都督阎 公之雅 望,棨 戟遥 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 旬休假 ,胜友 如云; 千里逢 迎,高 朋满座 。腾蛟 起凤, 孟学士 之词宗 ;紫电 青霜, 王将军 之武库 。家君 作宰, 路出名 区;童 子何知 ,躬逢 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 清,烟 光凝而 暮山紫 。俨骖 騑于上 路,访 风景于 崇阿; 临帝子 之长洲 ,得天 人之旧 馆。层 峦耸翠 ,上出 重霄; 飞阁流 丹,下 临无地 。鹤汀 凫渚, 穷岛屿 之萦回 ;桂殿 兰宫, 即冈峦 之体势 。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 泽纡其 骇瞩。 闾阎扑 地,钟 鸣鼎食 之家; 舸舰迷 津,青 雀黄龙 之舳。 云销雨 霁,彩 彻区明 。落霞 与孤鹜 齐飞, 秋水共 长天一 色。渔 舟唱晚 ,响穷 彭蠡之 滨;雁 阵惊寒 ,声断 衡阳之 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 生,纤 歌凝而 白云遏 。睢园 绿竹, 气凌彭 泽之樽 ;邺水 朱华, 光照临 川之笔 。四美 具,二 难并。 穷睇眄 于中天 ,极娱 游于暇 日。天 高地迥 ,觉宇 宙之无 穷;兴 尽悲来 ,识盈 虚之有 数。望 长安 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 溟深, 天柱高 而北辰 远。关 山难越 ,谁悲 失路之 人?萍 水相逢 ,尽是 他乡之 客。怀 帝阍而 不见, 奉宣室 以何年 ?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 老,李 广难封 。屈贾 谊于长 沙,非 无圣主 ;窜梁 鸿于海 曲,岂 乏明时 ?所赖 君子见 机,达 人知命 。老当 益壮, 宁移白 首之心 ?穷且 益坚, 不坠青 云之志 。酌贪 泉而觉 爽,处 涸辙以 犹欢。 北海 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 晚。孟 尝高洁 ,空余 报国之 情;阮 籍猖狂 ,岂效 穷途之 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 ,等终 军之弱 冠;有 怀投笔 ,慕宗 悫之长 风。舍 簪笏于 百龄, 奉晨昏 于万里 。非谢 家之宝 树,接 孟氏之 芳邻。 他日趋 庭,叨 陪鲤对 ;今兹 捧袂, 喜托龙 门。杨 意不逢 ,抚凌 云而自 惜;钟 期既 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 矣,梓 泽丘墟 。临别 赠言, 幸承恩 于伟饯 ;登高 作赋, 是所望 于群公 。敢竭 鄙怀, 恭疏短 引;一 言均赋 ,四韵 俱成。 请洒潘 江,各 倾陆海 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外来物质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及其机制

外来物质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及其机制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水体受到的外来物质污染尤为严重,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外来物质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及其机制。
一、外来物质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1.毒性作用外来物质污染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是指物质对生物的有害作用,通常可以表现为生长抑制、繁殖障碍、行为异常、免疫功能损伤、脏器病变等。
其中,有机污染物是水生生物中常见的污染源之一。
如环境激素、多环芳烃、氯代烷烃等有机污染物的毒性作用非常显著。
这些物质进入生物体后,会对细胞内外的多个代谢过程产生干扰,引起蛋白质合成的异常、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酶活性的抑制等多种生物学反应,从而导致毒性效应的发生。
2.暴露路径外来物质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还与暴露路径有关。
水生生物可以通过进食受到外来物质污染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呼吸和皮肤吸收途径等渠道受到影响。
在水体中,水生生物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污染物中,如重金属、有机氯化合物、杀虫剂、化学废料等,这些物质的长期暴露会对水生生物造成相应的毒素蓄积和损伤。
3.生态系统作用毒性效应还会对水生生物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有些污染物质会引发产卵和繁殖能力下降,导致生物物种的减少和水生生物群落的平衡失调。
而这些生态系统的平衡调整需消耗一定的时间,甚至会影响水体的自身调节能力。
二、外来物质污染的机制1.氧化损伤外来物质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力作用与氧化损伤机制有关。
当水生生物体内的自由基产生过多或体内抗氧化防御能力不足以处理这些自由基时,就会引起氧化损伤。
氧化损伤对水生生物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生理和生化效应,如DNA伤害、蛋白质降解、细胞膜脂质氧化、免疫功能失调等。
一些典型的污染物质如多环芳烃、重金属等物质就会引起细胞内的氧化损伤,从而对生物体产生毒性效应。
2.兴奋性物质除了氧化损伤外,兴奋性物质如氯化苯甲酸钠(硝基甲烷)、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CBs)、多环芳烃等也是影响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的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氯代烃废水的生物毒性与处理方法探讨贺启环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94摘要:卤代烃是在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上用卤素基团取代出氢的卤化产物,这个变化使有机物的生物毒性增大,是卤素有机态毒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卤代烃在生物水解或降解过程中又会重新释放出带正电荷的卤素,与水结合后成为次卤酸而具有无机态卤素的生物毒性。
作者在提出这种卤代烃生物毒性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在含卤代烃废水预处理与生物处理中的解毒、降毒、抗毒和减荷及提高可生化性的措施,以提高含卤代烃废水的综合处理效率。
关键词:卤代烃;氯代有机物;废水处理;生物毒性Discussion on the Bio-toxicit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withChlorinated HydrocarbonHE Qi-huan(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 & T., 210094 )Abstract:When the H ydrogen in the organic molecule’s carbon group is substituted by halogen, the compound is called halohydrocarbon. This substitution enhances the bio-toxicity of the organic compound (the toxicity of organic halogen). On the other side, halohydrocarbon can release electropositive halogen again in the process of bio-hydrolysis or bio-degradation. The released electropositive halogen can combine with water and show inorganic halogen bio-toxicity. Based on the his “halohydrocarbon’s bio-toxicity” theory, author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ethods on detoxification, decreasing toxicity, anti-toxifi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biochemistri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pretreatment and bio-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with halohydrocarbon. Thus, we can advance the efficiency of all-around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with halohydrocarbonKey words:halohydrocarbon; chlorinated organic compounds; wastewater treatment; bio-toxicity1. 氯代烃的生物毒性机制解释1-1 有机物的卤化卤代烃(脂肪烃或芳烃)类被我国和许多其它国家列入水中污染物黑名单,许多情况下它是卤化反应的产物。
卤化反应主要是在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一个卤素基团(用Cl+1代替与碳连接的H+1),生成卤代烃(简称卤烃),它们可用RX表示,其中R表示脂肪烃或芳烃,X代表氟、氯、溴和碘等。
在精细化工中以氯化最为普遍,常用的卤化剂是氯或溴。
另外,还可通过加成或取代反应成为卤化物,其常用的卤化剂有三氯化磷、氧氯化磷、五氯化磷、氯化亚砜、盐酸(氯化氢)或氢溴酸加催化剂(如氧化锌、三氯化铁等)。
最简单的卤化反应如:CH3-H++Cl O-Cl O→CH3-Cl++H+-Cl-┏→Cl+1氯化原理:歧化(自氧化还原)--------- Cl O-Cl O(0阶)┫┗→Cl-1氯代烃中与碳原子相连的氯基都带正电荷。
1-2 氯代烃的生物降解与无机中间产物(HClO)⑴生物降解历程废水的生物处理中一般都比较关注微生物,而对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与产物注意不夠,尤其对于像氯代烃(脂肪烃与芳香烃)这类物质(有机氯代化合物),其降解产物或中间产物对生物处理过程有重要影响。
┏→C→CO2CH3-Cl +微生物+O2→━╋→H+→H2O┗→Cl++H2O→HClO+H+CH3-Cl +微生物+H2O(生物水解)→CH3-H +HClO微生物将化合物生物降解的起始途径是多样的,但有些关键性的中间过程是完全一致的,例如氯代芳烃好氧生物降解中,在过氧化酶和加氧酶的作用下苯环上发生羟基化,转化成双酚类化合物,进一步氧化后苯环断裂开环,并且大多会从其连接的基团上开环脱氯,形成低分子脂肪酸和Cl+(HClO)。
在厌氧生物降解中,在还原脱氢酶的作用下,脱去取代基氯(例如,氯酚的降解是从羟基的邻位脱氯成为苯酚开始的),脱氯出来的Cl+(HClO)在厌氧还原的环境中被还原成Cl-。
由此可见,厌氧的还原水解条件有利于氯代烃的脱氯解毒和降解,在有硫酸盐还原的条件下,更有利于氯代烃的脱氯降解;通常情况下,进一步的降解和最终的矿化还得由好氧生物处理来完成,在这“厌氧-好氧”过程中,厌氧脱氯是关键。
HClO氧化还原的产物是HCl,从而使废水的pH不断下降,这也会抑制生化反应的深入进行。
⑵共基质代谢氯代烃难以生物直接降解,但可以通过共基质代谢作用来使其间接得到降解。
所谓“共基质代谢”就是微生物通过其它可利用基质(称为生长基质或第一碳源)的代谢生长,在氯代烃的诱导下产生一种可以降解氯代化合物(称为非生长基质)的酶,使氯代化合物发生结构改变,性质也因此变得温和:毒性变小、抗性降低;然后利用其它共存微生物(混合培养)将其进一步降解。
生长基质大多是一些与氯代烃结构相似,但易于降解的有机物(如甲苯、脂肪酸酯类、乙醇等),或易于获取营养的有机化合物(如葡萄糖)作为辅基和脱氯作用的电子受体。
具体投加时应通过试验,筛选性价比好,易得易用的生长基质。
1-3 氯代烃的生物毒性和可降解性此处的生物毒性是指废水中的污染物抑制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微生物活性降低,甚至中毒死亡的性质。
一些污染物可能有较高的BOD/COD比值,但当它们超过一定浓度后即显示其生物毒性,因而变得难以为微生物所分解。
例如苯酚(B/C=0.46)、丙烯腈(B/C=0.39)。
有一些污染物毒性并不太大,但对生物氧化有很高的阻抗和持久性,生物降解速度十分缓慢,称为难(生物)降解污染物,例如三乙醇胺(B/C=0.005)。
而氯代化合物常常二者兼而有之,并且通常是其生物毒性抑制了它的可降解性。
作者认为:氯代烃的生物毒性可分为有机态毒性和无机态毒性两部分。
⑴有机态毒性即氯代烃自身的生物毒性,它可能是通过阻断或干扰生物代谢链的方式起毒性作用,它有一个“传质-渗透-反应-中毒”的过程。
⑵无机态毒性是氯代烃在生物降解/水解过程中,释放出次氯酸类(HClO)氧化性消杀剂而起到毒性作用,这一过程甚至在胞外酶的作用下就可发生。
由于微生物直接面对消杀剂,所以毒性更为强烈,但这是伴随在氯代烃转化和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中毒有一个过程;越易降解/水解的载体有机物结构,其无机态毒性释放越快,毒性也就越大。
⑶通常在污水消毒中,有效氯的投加量约20~25mg/L,相当于18mg/L CH3Cl,但由于一氯甲烷自身毒性较小,又难于生物降解,所以其实际生物毒性可高达500mg/L(对好氧降解微生物的抑制浓度)。
而对于氯苯,25mg/L有效氯相当于40mg/L的氯苯,但由于氯苯自身的生物毒性很强,而苯系物的生物降解常从苯环上连接的基团开始,所以一旦开环就很容易释放出HClO,这就导致了氯苯实际的生物毒性低至17mg/L左右。
1-4 氯代有机化合物生物毒性和降解性的一般规律⑴氯代芳烃的降解性能差于苯,远小于苯酚、苯甲酸、甲苯和苯胺,而好于硝基苯;⑵卤素取代基对脂肪族的生物降解也很不利,卤化的链烷、链烯和链炔全都难生物降解;⑶一般而言,多氯取代的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中,随着氯原子取代基数量的增加,或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卤素个数越多,其生物可降解性越差,毒性也越大。
例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就几乎不能降解;⑷溴基取代比氯基取代更难生物降解;⑸一些其它取代基若被卤基置换,则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下降;⑹取代基的位置也影响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①氯代苯酚和氯代苯甲酸中可降解性的大小次序为:邻位>间位>对位,对位氯代苯酚并具有强的抑制作用;②二氯芳烃中邻位取代最难生物降解,而对二氯苯还具有升华性,可直接作为防霉、防蛀剂;③两个氯取代基位于两个苯环上的同一位置也是难于生物降解的;④氯原子取代基在同一苯环上要比在两个苯环上容易生物降解;⑤对于其它一些芳烃,卤素间位取代的苯环,抗生物降解性更明显;⑺对于其它类型的化合物,只要在分子中引入卤素原子,都会增加其毒性和生物可降解的难度,例如二氯苯氧乙酸、三氯乙醛、氯乙醇等。
而有些有机氯化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氯胺T等,溶于水后即迅速水解释放出HClO,所以它们往往是作为一种含氯消杀剂来使用的。
⑻取代基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物降解难度越大。
如果卤代芳烃上还接有-OH(酚),-NO2(硝基)、-CN(腈)等基团,那么这类氯代烃的毒性更大。
⑼废水的pH值可能会影响到氯代烃的形态与分布,一般认为游离态比化合态的毒性更大;⑽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卤化废水中除了卤代烃的产物与副产物外,还常常含有残余的卤化剂和催化剂及其它副产物与盐分等,这更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
另外,卤代烃的生物毒性常会抑制硝化过程的进行,并降低生物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
1-5 生物毒性說明例高效农药:氯氟氰菊酯(功夫菊酯)C23H19ClF3NO3化学名称:3-(2-氯-3,3,3-三氟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α-氰基-3-苯氧苄基酯,别名:三氟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⑴性质:难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好,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
⑵性能:杀虫活性高,属神经毒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并有一定的驱避作用,无内吸和熏蒸作用。
具有速效、持效期长,能耐雨水淋洗,杀虫谱广的特点,主要用于大麦、玉米、棉花、蔬菜、烟草等作物防治。
⑶结构式(用甲醇和异丙胺差向异构化):⑷机理分析:氯氟氰菊酯被生物(虫)体接触后渗透入其体内,通过胞內外代谢分解释放出游离Cl+、F+、CN-,它们极具氧化性和杀伤力(例如氰化物对人体的致死剂量是毫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