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练习卷3附答案(共八套)

合集下载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答案完整版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答案完整版

心理学解答心理学考研第一章1.名词概念(1)随机变量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总体答: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表示。

(6)频率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答:概率(probability),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

其描述性定义。

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

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

要提高对客观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

统计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

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略)第二章统计图表(略)第三章集中量数4、平均数约为36.14;中位数约为36.635、总平均数为91.726、平均联想速度为5.27、平均增加率约为11%;10年后的毕业人数约有3180人8、次数分布表的平均数约为177.6;中位数约为177.5;原始数据的平均数约为176.7第四章差异量数5、标准差约为1.37;平均数约为1.196、标准差为26.3;四分位差为16.037、5cm组的差异比10cm组的离散程度大8、各班成绩的总标准差是6.039、次数分布表的标准差约为11.82;第一四分位为42.89;第三四分位为58.41;四分位差为7.76第五章相关关系5、应该用肯德尔W系数。

6、r=0.8;r R=0.79;这份资料只有10对数据,积差相关的适用条件是有30对以上数据,因此这份资料适用等级相关更合适。

7、这两列变量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97。

8、上表中成绩与性别有很强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83。

9、r b=0.069小于0.2.成绩A与成绩B的相关很小,成绩A与成绩B的变化几乎没有关系。

10、测验成绩与教师评定之间有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87。

11、9名被试的等级评定具有中等强度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48。

12、肯德尔一致性叙述为0.31。

第六章概率分布4、抽得男生的概率是0.355、出现相同点数的概率是0.1676、抽一黑球与一白球的概率是0.24;两次皆是白球与黑球的概率分别是0.36和0.167、抽一张K的概率是4/54=0.074;抽一张梅花的概率是13/54=0.241;抽一张红桃的概率是13/54=0.241;抽一张黑桃的概率是13/54=0.241;抽不是J、Q、K的黑桃的概率是10/54=0.1858、两个正面,两个反面的概率p=6/16=0.375;四个正面的概率p=1/16=0.0625;三个反面的概率p=4/16=0.25;四个正面或三个反面的概率p=0.3125;连续掷两次无一正面的概率p=0.18759、二项分布的平均数是5,标准差是210、(1)Z≥1.5,P=0.5-0.43=0.07(2)Z≤1.5,P=0.5-0.43=0.07(3)-1.5≤Z≤1.5,p=0.43+0.43=0.86(4)p=0.78,Z=0.77,Y=0.30(5)p=0.23,Z=0.61,Y=0.33(6)1.85≤Z≤2.10,p=0.482—0.467=0.01511、(1)P=0.35,Z=1.04(2)P=0.05,Z=0.13(3)P=0.15,Z=-0.39(4)P=0.077,Z=-0.19(5)P=0.406,Z=-1.3212、(1)P=0.36,Z=-1.08(2)P=0.12,Z=0.31(3)P=0.125,Z=-0.32(4)P=0.082,Z=-0.21(5)P=0.229,Z=0.6113、各等级人数为23,136,341,341,136,2314、T分数为:73.3、68.5、64.8、60.8、57、53.3、48.5、46.4、38.2、29.515、三次6点向上的概率为0.054,三次以上6点向上的概率为0.06316、回答对33道题才能说是真会不是猜测17、答对5至10到题的概率是0.002,无法确定答对题数的平均数18、说对了5个才能说看清了而不是猜对的19、答对5题的概率是0.015;至少答对8题的概率为0.1220、至少10人被录取的概率为0.1821、(1)t0.05=2.060,t0.01=2.784(2)t0.05=2.021,t0.01=2.704(3)t0.05=2.048,t0.01=2.76322、(1)χ20.05=43.8,χ20.0,1=50.9(2)χ20.05=7.43,χ20.0,1=10.923、(1)F0.05=2.31,F0.01=3.03(2)F0.05=6.18,F0.01=12.5324、Z值为3,大于Z的概率是0.0013525、大于该平均数以上的概率为0.0826、χ2以上的概率为0.1;χ2以下的概率为0.927、χ2是20.16,小于该χ2值以下概率是0.8628、χ2值是12.32,大于这个χ2值的概率是0.2129、χ2值是15.92,大于这个χ2值的概率是0.0730、两方差之比比小于F0.05第七章参数估计5、该科测验的真实分数在78.55—83.45之间,估计正确的概率为95%,错误概率为5%。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03章习题解答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03章习题解答

1应用算术平均数表示集中趋势要注意什么问题?(1) 数据必须同质同质指使用同一观测手段,采用相同的观测标准,能反映某一问题同一方面特质的数据。

因为不同质的数据观测手段、测量标准不一致。

(2) 平均数与个体数据相结合在作出结论时,把总体的平均水平与个体数据结合起来会能更加说明问题。

(3) 将平均数与标准差和方差结合平均数只是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而标准差和方差能够反映数据差异趋势,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总体数据的分布特征。

(4)当出现极端数据或模糊数据时,用中数或众数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会更好。

2.中数、众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各适合哪些资料?中数适用于:一组观测数据中出现极端数据时;一组数据的两端有模糊数据出现;需要快速估计一组数据的代表值时。

众数适用于:当一组数据出现不同质的情况或分布中出现极端数据时;数据分布中出现双众数时。

几何平均数主要适用于:一组数据中有少量数据偏大或偏小,数据分布呈偏态分布;数据按一定的比例关系变化。

调和平均数主要用于描述学习速度方面的问题。

3对于下列数据,使用何种集中量数表示集中趋势更好?并计算其值(1)4 5 6 6 7 29中数或众数(2)3 4 5 5 7 5平均数,其值为5(3)2 3 5 6 7 8 9平均数40/74.求下列次数分布的平均数、中数127.36157654*626*578*5216*4715724*4234*3721*3216*2711*229*177*12=+++++++++++=∑n fx X c =5.求下列四个年级的总平均成绩6.求平均联想速度平均联想速度为3.9个 7平均增加率是多少?估计10年后毕业人数有多少1120×1.1110=3180平均增长率为11%,10后毕业人数为3180人• 四• 1.度量离中趋势的差异量数有哪些?为什么要度量离中趋势?• (1)有全距、四分位差、百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和方差等。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1名词概念(1)随机变量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总体答: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表示。

(6)频率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答:概率(probability),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

其描述性定义。

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

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

要提高对客观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

统计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

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第一章1 名词概念(1)随机变量)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总体)答:总体(population)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 f 表示。

(6)频率)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答:概率(probability),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

其描述性定义。

随机事件 A 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 A 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 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

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

(完整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完整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心理统计学第一章概述描述统计定义:研究如何把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科学的科学的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作用:使杂乱无章的数字更好的显示出事物的某些特征,有助于说明问题的实质。

具体内容:1数据分组:采用图与表的形式。

2计算数据的特征值:集中量数(平均数中数)离散量数(方差)3计算量事物间的相关关系:积差相关(2列3列多列)推断统计定义: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局部数据(样本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依据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和方法,推论总体情形。

作用:用样本推论总体。

具体内容:1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

2如何对总体参数特征值进行估计。

3各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

心理与教育统计基础概念数据类型一从数据来源来划分1计数数据:计算个数或次数而获得的数据。

(都是离散数据)2测量数据:借助一定测量工具或测量标准而获得的数据。

(连续数据)二根据数据所反映的测量水平1称名数据(分类)定义:指用数字代表事物或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数据。

特点:数字只是事物的符号,而没有任何数量意义。

统计方法:百分数次数众数列联相关卡方检验等。

(非参检验)2顺序数据(分类排序)定义:指代事物类别,能够表明不同食物的大小等级或事物具有的某种特征的程度的数据。

(年级)特点:没有相等单位没有绝对零点。

不表示事物特征的真正数量。

统计方法: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以及常规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3等距数据(分类排序加减(相等单位))(真正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定义:不仅能够指代物体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的数据。

(成绩温度)特点:真正的数量,能进行加减运算,没有绝对零点,不能进行乘除计算。

统计方法: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Z检验t检验F检验等。

4比率数据(分类排序加减法乘除法(绝对零点))定义:表明量的大小,也具有相等单位,同时具有绝对零点。

(身高反应时)特点:真正的数字,有绝对零点,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在统计中处理的数据大多是顺序数据和等距数据。

三按照数据是否具有连续性离散数据连续数据变量观测值随机变量变量:指心理与教育实验观察调查种想要获得的数据。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第八章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第八章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第八章1.对某河流污染状况进行统计调查,需采用( ) [单选题] *A.重点调查(正确答案)B.普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3.下列指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是( ) [单选题] *A.产品质量等级(正确答案)B.人口平均寿命C.手机普及率D.产品合格率2.下列指标中必须以整数形式进行统计的是( ) [单选题] *A.工资总额(正确答案)B.股价指数C.恩格尔系数D.设备台数5.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

[单选题] *A.频数(正确答案)B.累积频数D.累积频率7.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单选题] *A. 股票购买量(正确答案)B. 商品销售额C. 股票收盘价格D. 股票成交金额8.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单选题] *A、职工人数(正确答案)B、设备台数C、职工工资总额D、生猪存栏头数9.若某组数据呈现出右偏分布,则该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 )。

[单选题] *A.众数>中位数>均值(正确答案)B.均值>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众数>均值D.中位数>均值>众数4.某银行5年期间利率(复利)变动情况为:第1年—第3年7%;第4年—第5年8.2%。

则该银行5年期间平均年利率为( ) [单选题] *A.108%(正确答案)C.107.5%D.7.5%6一般情况下,计算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采用( )方法。

[单选题] *A.拉式数量指数(正确答案)B.拉式质量指数C.帕式数量指数D.帕式质量指数10.增长一个百分点对应增加的绝对量称为( )。

[单选题] *A.平均增长率(正确答案)B.环比增长率C.增长1%的绝对值D.定基增长率12某公司12月份与11月份相比产品销售价格平均下降6%,产品销售量平均增长6%,则12月份与11月份相比产品零售额( )。

[单选题] *A.保持不变(正确答案)B.平均下降0.36%C.平均下降36%D.平均下降0.9964%13.各变量值与其算数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称为( )。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7章~第10章 【圣才出品】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7章~第10章 【圣才出品】
A.3 B.5 C.7 D.9 【答案】B
9.已知两样本,其中 n1=10,方差为 8,n2=1 5,方差为 9,问该两样本的方差是否
3 / 56
圣才电子书

相等?( )。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
B.
C.
D.无法确定
【答案】A
10.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 )。 A.充分性、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 B.充分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C.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D.必要性、充分性、无偏性、有效性 【答案】B
D.充分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ABCD
2.有一个 64 名学生的班级,语文历年考试成绩的σ=5,又知今年期中考试语文平均 成绩是 80 分,如果按 99%的概率推测,那么该班语文学习的真实成绩可能为( )。
A.78 B.79 C.80 D.81 【答案】BCD
3.已知某次物理考试非正态分布分布,σ=8,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 n=64 的样本, 并计算得其平均分为 71,那么下列成绩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μ的 0.95 的置信区 间之内的有( )。
11.从某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其中 n=10,S=6,其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 差为( )。
A.1.7 B.1.9 C.2.1 D.2.0 【答案】D
4 / 5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2.用从总体抽取的一个样本统计量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称为( )。 A.样本估计 B.点估计 C.区间估计 D.总体估计 【答案】B
三、概念题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无偏估计(中科院 2004 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3
1.按照数据的获得方式,找出下列数据中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

( ) A.72克 B.65分 C.10米 D.3台
2.测量数据10.000的下实限是:( )
A.10.999
B.9.999
C.9.9995
D.10.0005 3.欲从某重点中学720名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120名调查其视力情况。

首先按原有视力记录,将他们的视力情况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人数分别为108人、360人、252人。

若用分层按比例抽样法,则中等视力水平的学生中应抽取:( )
A.18人
B.60人
C.42人
D. 72人
4.某班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82分,标准差为6.5分;数学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5.9分;外语平均成绩为66分,标准差为8分,问哪一科成绩的离散程度大?( )
A.语文
B.数学
C.外语
D.无法比较5.假如某班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在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学生成绩时,良等成绩z分数应取值在哪个区间?( )
A.-0.6--0.6
B.-1--1
C.0.6--1.8
D.0.5--2.5 6.在正态分布中,标准差反映了:( )
A.随机变量的波动性
B.正态曲线的对称位置
C.随机变量的平均水平
D.正态曲线的陡峭程度
7.下列数据1,26,11,9,14,13,7,17,22,2的中位数是:( )
A.14
B.13
C.17
D.12
8. 某校1970年的教育经费是10万元,2002年的教育经费是121万元,问该校2010
年的教育经费是多少?( )
A.225.63万元
B.278.32万元
C.321.56万元
D.210.00万元
9. 有研究者调查了358名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某项教育措施的评价态度,结果如下:
男性拥护66人,反对106人;女性拥护28人,反对158人,那么性别与评价态度的相关系数为( )
A.0.7088
B.0.3042
C.1
D.-0.978 10.直条图主要适用的数据资料类型为:( )
A.离散型数据
B.定比数据
C.连续型数据
D.定距数据
11.正态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

( )
12.根据次数分布表求平均数亦属加权平均的性质。

( )
13.当样本容量足够小时,样本分布与总体分布相同。

( )
14.在相同的a 水平下单尾检验比双尾检验拒绝原假设的机会少。

( )
15.线形图可用来表示总体中的单位构成。

( )
16.置信界限
二、 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
在题下空处进行改正。

17.标准分数
18.整群抽样
19.小概率事件
20.推断统计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21. 参数的假设检验与非参数的假设检验的区别?
22.质与量相关的性质与类型是什么?
23. 统计推断的可靠性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24. 简述统计假设检验的两种方式。

25. 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五、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6. 某市高二学生外语统考平均成绩为78分,某校有50名学生参加考试,平均成绩为
81分,标准差8分,问试该校50名学生的外语成绩是否与全市平均水平一致?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 B
4. C
5.C
6. D
7. A
8. B
9. B 10. D
五、计算题
26.解:(1) 选择检验方式并建立假设:据题意,采用双尾检验,建立的假设是:
H0:µ=µ0 ;H1:µ≠μ0(2分)
(2)确定检验类型并计算相应统计量:因学生成绩服从正态分布,n﹥30,故可用z检验。

已知µ0=78,µ的代表值为81,S n=8,n=50,因此,Z=(81-78)
/1.13=2.65(2分)
(3) 选取显著性水平、确定а是否平分并寻取临界值:当а为0.05和0.0
时,双侧临界Z值分别为正负1.96 和正负2.58。

(3分) (4)据决断规则判断并作出检验结论:因Z=2.65>Zа/2=2.58,P<0.01,故样本平均数与已知总体平均数差异非常显著,拒绝H0:µ=µ0 ,表明该校50
名学生的外语成绩全市平均水平不一致,差异非常显著。

(3分)
27. 解:该总体为正态分布,总体δ2未知,n=10,
则平均数抽样分布为t分布(2分)
根据样本数据求得:平均数为77.6,标准差S n=12.2, 标准误 (2分)
当a=0.01时,查表得:Z=2.58。

(3分)
于是对总体平均数µ在置信度0.95的置信区间的估计如下:68.17<µ
<75.83(3分)
这表明,该市初三英语测验成绩在68.17_75.83之间的概率为99% 。

(3分)
28. 解:该总体为正态分布,总体δ2未知,n=10,
则平均数抽样分布为t分布(2分)
根据样本数据求得:平均数为77.6,标准差S n=12.2, 标准误为4.06(2分)
当df=10-1=9,a=0.05时,查t值表得:t0.05/2=2.262。

(2分)
于是对总体平均数µ在置信度0.95的置信区间的估计如下: 77.6-4.06
×2.262<µ<77.6+4.06×2.26即68.43<µ<86.78(2分)
这表明,该校初三英语测验成绩在68.43~86.78之间的概率为95% 。

(2分)
27. 从某市初三英语测验中随机抽取60份试卷,平均分为72分,标准差为11.5分,
试估计该市初三英语测验成绩置信度在99%的置信区间。

28. 从某初三英语测验中随机抽取10份试卷,成绩为90,87,63,91,54,88,79,
68,71,85,以此估计该校初三英语测验成绩置信度在0.95的置信区间。

(表中t值为::t0.05/2=2.2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