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教案-用样本估计总体001 精品

合集下载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样本估计总体教案2.2.1⽤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教学⽬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标(1)通过实例体会分布的意义和作⽤。

(2)在表⽰样本数据的过程中,学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图。

(3)通过实例体会频率分布直⽅图的特征,能准确地做出总体估计。

2、过程与⽅法⽬标:通过对现实⽣活的探究,感知应⽤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通过对样本分析和总体估计的过程,感受数学对实际⽣活的需要,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活并指导⽣活的事实,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图。

难点:能通过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1、教法:遵循观察、探究、发现、总结式的教学模式。

重点以引导学⽣为主,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进⾏探索,获取知识。

由于内容较繁琐,所以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根据本节知识的特点,由于学⽣已具备⼀定的基础知识,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情境引⼊1.随机抽样有哪⼏种基本的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2.随机抽样是收集数据的⽅法,如何通过样本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估计总体的基本特征,即⽤样本估计总体,是我们需要进⼀步学习的内容.3.⾼⼆某班有50名学⽣,在数学必修②结业考试后随机抽取10名,其考试成绩如下:82,75,61,93,62,55,70,68,85,78.如果要求我们根据上述抽样数据,估计该班对数学模块②的总体学习⽔平,就需要有相应的数学⽅法作为理论指导,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新课讲解知识探究(⼀):频率分布表【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的国家之⼀,城市缺⽔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活⽤⽔,计划在本市试⾏居民⽣活⽤⽔定额管理,即确定⼀个居民⽉⽤⽔量标准a,⽤⽔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通过抽样调查,获得100位居民2007年的⽉均⽤⽔量如下表(单位:t):3.1 2.5 2.0 2.0 1.5 1.0 1.6 1.8 1.9 1.6 3.4 2.6 2.2 2.2 1.5 1.2 0.20.4 0.3 0.4 3.2 2.7 2.3 2.1 1.6 1.2 3.7 1.5 0.5 3.8 3.3 2.8 2.3 2.21.7 1.3 3.6 1.7 0.6 4.1 3.22.9 2.4 2.3 1.8 1.43.5 1.9 0.84.3 3.02.9 2.4 2.4 1.9 1.3 1.4 1.8 0.7 2.0 2.5 2.8 2.3 2.3 1.8 1.3 1.3 1.60.9 2.3 2.6 2.7 2.4 2.1 1.7 1.4 1.2 1.5 0.5 2.4 2.5 2.6 2.3 2.1 1.61.0 1.0 1.7 0.82.4 2.8 2.5 2.2 2.0 1.5 1.0 1.2 1.8 0.6 2.2思考1:上述100个数据中的最⼤值和最⼩值分别是什么?由此说明样本数据的变化范围是什么?0.2~4.3思考2:样本数据中的最⼤值和最⼩值的差称为极差.如果将上述100个数据按组距为0.5进⾏分组,那么这些数据共分为多少组?(4.3-0.2)÷0.5=8.2思考3:以组距为0.5进⾏分组,上述100个数据共分为9组,各组数据的取值范围可以如何设定?[0,0.5),[0.5,1),[1,1.5),…,[4,4.5].思考4:如何统计上述100个数据在各组中的频数?如何计算样本数据在各组中的频率?你能将这些数据⽤表格反映出来吗?分组频数累计频数频率[0,0.5) 4 0.04[0.5,1)8 0.08[1,1.5)正正正15 0.15[1.5,2)正正正正22 0.22[2,2.5)正正正正正25 0.25[2.5,3)正正14 0.14[3,3.5)正⼀ 6 0.06[3.5,4) 4 0.04[4,4.5] 2 0.02合计100 1.00思考5:上表称为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表,由此可以推测该市全体居民⽉均⽤⽔量分布的⼤致情况,给市政府确定居民⽉⽤⽔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这⾥体现了⼀种什么统计思想?⽤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思考6:如果市政府希望85%左右的居民每⽉的⽤⽔量不超过标准,根据上述频率分布表,你对制定居民⽉⽤⽔量标准(即a 的取值)有何建议?88%的居民⽉⽤⽔量在3t以下,可建议取a=3思考7:在实际中,取a=3t⼀定能保证85%以上的居民⽤⽔不超标吗?哪些环节可能会导致结论出现偏差?分组时,组距的⼤⼩可能会导致结论出现偏差,实践中,对统计结论是需要进⾏评价的.思考8:对样本数据进⾏分组,其组数是由哪些因素确定的?思考9:对样本数据进⾏分组,组距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组数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数据分组的组数与样本容量有关,⼀般样本容量越⼤,所分组数越多.按统计原理,若样本的容量为n,分组数⼀般在(1+3.3lg n)附近选取.当样本容量不超过100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若以0.1或1.5为组距对上述100个样本数据分组合适吗?思考10:⼀般地,列出⼀组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表可以分哪⼏个步骤进⾏?第⼀步,求极差.(极差=样本数据中最⼤值与最⼩值的差)第⼆步,决定组距与组数.(设k=极差÷组距,若k为整数,则组数=k,否则,组数=k+1)第三步,确定分点,将数据分组.第四步,统计频数,计算频率,制成表格.(频数=样本数据落在各⼩组内的个数,频率=频数÷样本容量)知识探究(⼆):频率分布直⽅图思考1:为了直观反映样本数据在各组中的分布情况,我们将上述频率分布表中的有关信息⽤下⾯的图形表⽰:上图称为频率分布直⽅图,其中横轴表⽰⽉均⽤⽔量,纵轴表⽰频率/组距. 频率分布直⽅图中各⼩长⽅形的和⾼度在数量上有何特点?思考2:频率分布直⽅图中各⼩长⽅形的⾯积表⽰什么?各⼩长⽅形的⾯积之和为多少?各⼩长⽅形的⾯积=频率各⼩长⽅形的⾯积之和=1思考3:频率分布直⽅图⾮常直观地表明了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使我们能够看到频率分布表中看不太清楚的数据模式,但原始数据不能在图中表⽰出来.你能根据上述频率分布直⽅图指出居民⽉均⽤⽔量的⼀些数据特点吗?(1)居民⽉均⽤⽔量的分布是“⼭峰”状的,⽽且是“单峰”的;(2)⼤部分居民⽉均⽤⽔量集中在⼀个中间值附近,只有少数居民⽉均⽤⽔量很多或很少;(3)居民⽉均⽤⽔量的分布有⼀定的对称性等.思考4: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图是根据频率分布表画出来的,⼀般地,频率分布直⽅图的作图步骤如何?第⼀步,画平⾯直⾓坐标系.第⼆步,在横轴上均匀标出各组分点,在纵轴上标出单位长度.第三步,以组距为宽,各组的频率与组距的商为⾼,分别画出各组对应的⼩长⽅形.思考5:对⼀组给定的样本数据,频率分布直⽅图的外观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居民⽉均⽤⽔量样本中,你能以1为组距画频率分布直⽅图吗?(三)例题讲解例1、某地区为了了解知识分⼦的年龄结构,随机抽样50名,其年龄分别如下:42,38,29,36,41,43,54,43,34,44,40,59,39,42,44,50,37,44,45,29,48,45,53,48,37,28,46,50,37,44,42,39,51,52,62,47,59,46,45,67,53,49,65,47,54,63,57,43,46,58.(1)列出样本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图;(3)估计年龄在32~52岁的知识分⼦所占的⽐例约是多少.(1)极差为67-28=39,取组距为5,分为8组.样本频率分布表:分组频数频率[27,32) 3 0.06[32,37) 3 0.06[37,42) 9 0.18[42,47) 16 0.32[47,52) 7 0.14[52,57) 5 0.10[57,62) 4 0.08[62,67) 3 0.06合计 50 1.00(2)样本频率分布直⽅图:频率(3)因为0.06+0.18+0.32+0.14=0.7,故年龄在32例 2、为了了解⼩学⽣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学同年级部分学⽣进⾏跳绳测试,将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前三个⼩组的频率分别是0.1,0.3,0.4。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

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样本和总体的区别及样本统计量的意义。

2. 掌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样本估计方法来进行总体参数的估计。

二、教学内容1. 样本与总体2. 点估计3. 区间估计4. 样本估计方法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样本与总体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研究者往往无法直接获得总体数据,因此需要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研究来了解总体的性质。

样本统计量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测量和统计得到的,它可以用来估计总体参数。

常见的样本统计量包括样本均值、样本标准差、样本比例等。

2. 点估计点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参数的一种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

点估计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样本均值作为总体均值的估计值。

我们想要估计某个地区居民的平均年龄,可以随机抽取一部分居民作为样本,计算出样本的平均年龄,然后将样本平均年龄作为总体平均年龄的估计值。

点估计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直观,但它忽略了估计误差的大小,因此在应用中需要注意。

如果样本容量较大,点估计的精度会更高。

3. 区间估计区间估计是根据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参数的一种方法,它相比于点估计更为准确和可靠。

区间估计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样本统计量来对总体参数建立一个置信区间,从而给出总体参数的估计范围。

我们想要估计某个地区居民的平均年龄,可以随机抽取一部分居民作为样本,计算出样本平均年龄和样本标准差,根据置信水平和样本量计算出置信区间,从而得出总体平均年龄的估计范围。

区间估计的优点是考虑了估计误差的大小,能够给出总体参数的估计范围。

但它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考虑置信水平、样本量、样本标准差等因素。

4. 样本估计方法的应用样本估计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它可以用来估计总体平均值、标准差、比例、方差等参数。

在实际研究中,我们需要对样本的选取、样本量的确定、置信水平的选择等进行合理的设计,并结合对总体特征的了解来进行合理的样本估计。

九年级数学下册用样本估计总体(1)教案

九年级数学下册用样本估计总体(1)教案

28.2用样本估计总体(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解简单的随机抽样的操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理解简单的随机抽样的含义,能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简单的随机抽样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科学的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

课前准备无教学过程环节1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要想使样本具有代表性,不偏向总体中的某些个体,有一个对每个个体都公平的方法,那就是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哪些个体进入样本.统计学家称这种理想的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2.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步骤:①先将每个个体编号;②再将写有编号的纸条或乒乓球放入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搅拌均匀;③用抽签的方法,从盒子中随意抽取一个编号,这个编号表示的个体被选入样本(也可以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模拟实验,但要注意当产生的随机数重复时,只算一次);④继续抽样,直到数量达到样本容量.3.抽样之前,不能预测到哪些个体会被抽中,因此抽样结果具有随机性.4.关于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C )A.要求总体的个体数有限B.从总体中逐个抽取C.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不一样D.这是一种不放回抽样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下列抽取样本的方式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有( )①从无限多个个体中抽取50个个体作为样本;②箱子里有100支铅笔,今从中选取10支进行检测.在抽样操作时,从中任意拿出一支检测后再放回箱子里,直至抽满10支;③从50个个体中一次性抽取5个个体作为样本.A.0个B.1个C.2个D.3个【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因为从无限多个个体中抽取50个个体作为样本,被抽取的样本的总体的个体数是无限的而不是有限的,故①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任意地拿出一支铅笔进行检测后再把它放回箱子里,它是有放回抽样,故②不是简单随机抽样;从50个个体中一次性抽取5个个体作为样本,它不是“逐个”抽取,故③不是简单随机抽样.【答案】A【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属于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某班级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从中抽取10人作为样本,恰好抽到了4个男生、6个女生,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A .该抽样可能是简单随机抽样B .该抽样一定不是系统抽样C .该抽样中女生被抽到的概率大于男生被抽到的概率D .该抽样中女生被抽到的概率小于男生被抽到的概率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现有30个零件,需从中抽取10个进行检查,问如何采用简单抽样得到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互动探索】根据简单随机抽样的步骤解答.【解答】①先将每个零件依次编号;②再将写有编号的纸条或乒乓球放入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搅拌均匀;③用抽签的方法,从盒子中随意抽取一个编号,这个编号对应的零件被选入样本;④继续抽样,直到抽出10个零件为止,这时就得到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随机抽样的步骤,主要考虑抽样的随机性.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简单随机抽样⎩⎪⎨⎪⎧ 定义步骤。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用样本估计总体》教案、教学设计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根据调查样本数据估计整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成绩分布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取以下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
1.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出总体和样本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与分享中理解统计量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模拟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据分析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4.探究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如何从样本数据中得出总体的估计值,并讨论不同样本容量和抽样方法对估计结果的影响。
-设计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抽样调查,如测量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
具体作业如下:
1.完成课后练习题第1-10题,重点关注统计量的计算和应用。
2.调查本班同学的阅读时间,计算平均阅读时间、中位数和众数,并尝试用样本数据估计全年级同学的阅读时间分布。
3.探讨样本容量对估计结果的影响,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
4.小组合作项目: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如全年级学生的运动时间、消费习惯等),进行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最后撰写一份关于样本估计总体的调查报告。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用样本估计总体”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题:布置一些关于样本估计总体的基础知识题目,如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总体、样本、统计量等基本概念。
2.实践应用题:设计一些实际情境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让学生调查本班同学的身高、体重数据,计算相关统计量,并据此估计全年级的身高、体重分布情况。

初中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优秀教案

年全年的相应数据的统计图进行比较,想一想用你所抽取
的样本估计总体是否合理?
显然,由于**位同学所抽取的样本的不同,样本的污染指数不同。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已经看到的,随着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个数)的增加,由样本得出的平均数往往会更接近总体的平均数,数学家已经证明随机抽样方法是科学而可靠的。

对于估计总体特性这类问题,数学上的一般做法是给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一个估计值的范围,将来同学们会学习到有关的数学知识。

3、加权平均数的求法
问题1:在计算20个学平均身高时,小华先将所有数据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下表所示:
然后,他这样计算这20个学生的平均身高:
小华这样计算平均数可以吗?为什么?
问题2:假设你们年级共有四个班级,**班的学人数**均身高如下表所示。

小强这样计算全年级学的平均身高:
小强这样计算平均数可以吗?为什么?
练习:在一个班的40学生中,14岁的有5人,15岁的有30人,16岁的有4人,17岁的有1人,求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

三、小结
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

相应地,搜集、整理、计算数据的工作量也就越大,随机抽样是经过数学证明了的
可靠的方法,它对于估计总体特征是很有帮助的。

四、作业
习题4。

21。

《用样本推断总体》教案

《用样本推断总体》教案

第5章 用样本推断总体【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系统地回顾本章所学的知识,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深刻理解每一部分的内容,从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以问题的形式回顾知识)1、为什么说用简单的随机抽样很公平?你是否会进行简单的随机抽样?由于是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哪一个个体进入样本,这使得每个个体都有均等的机会被选入样本,因此随机抽样是公平的。

2、样本的选取应注意什么问题?其一是要留意样本在总体中是否具有代表性,其二是样本容量必须足够大,其三是注意样本避免遗漏某一群体。

3、是否会根据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4、概率的定义是什么?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是否可作为事件发生的概率?你能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吗?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叫做该事件的概率,用“P”来表示,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的概率。

5、如何进行概率预测?列出所有机会均等均等的结果以及其中所关注的结果,求出后者与前者的个数之比。

加权平均数。

对于一组数据12,,n x x x ,如果1x 出现1f ,2x 出现2f 次,…,n x 出现n f 次,那么1122n n x f x f x f x n++= (其中12n f f f n ++= ) 二、例题例1、判断下面这几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1)小黄同学想了解其所在地区初中学生在家复习功课的时间,调查了他所在学校初三年级的60位同学;(2)某位同欲了解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调查了10位老年人健康情况;(3)某电视台需要在本市了解某节目的收视率,对一所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例2、以下是某位同学的实习作业(了解当地中学初三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他从其中的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共有134名男生)随机选取60位同学的身高作为样本,具体的数据如下:158、163、160、175、167、165、172、155、158、164、170、166、148164、171、166、165、162、159、179、170、163、164、157、155、163、166169、163、169、171、161、166、165、164、167、169、172、173、154、149169、161、161、163、166、164、177、163、150、162、163、154、166、170166、159、161、166、158请你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估计当地中学初三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

九年级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九年级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让我们将北京这30天不同空气质量级别所占天数及百分比与其2023年整 年旳相应数据作一比较
下面两幅图是随机选用旳30天旳情况和2023年整年365天旳总体情况.
经比较能够发觉,虽然从样 本取得旳数据与总体旳不完 全一致,但这么旳误差还是 能够接受旳,是一种很好旳 估计.
说明
1、若用简朴随机抽样措施再选用30天,则可能会得出该城市2023年平均空气污染指数 旳另一种估计值. 所以,基于不同旳样本,可能会对总体给出不同旳估计值. 但是,正如 我们前面已经看到旳,伴随样本容量(样本中包括旳个体旳个数)旳增长,由样本得出旳 平均数往往会更接近总体旳平均数。
2.数学家已经证明随机抽样措施是
科学而可靠旳. 对于估计总体特征 此类问题,数学上旳一般做法是 给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旳一种估 计值旳范围,将来同学们会学习 到有关旳数学知识.
做一做 1.有旳同学以为,要了解我们学校
500名学生中患有龋齿旳百分比, 能够采用简朴旳随机抽样,但是 ,调查250名学生反而不及调查 100名学生好,因为人太多了后来 ,样本中患龋齿学生旳百分比反 而说不准.你同意吗?为何?假如 你不同意,你想怎样说服持有这 种看法旳同学?
用样本估计总体
(二)
初三数学组
知识点回忆: 1、抽样调查可靠吗?
2、样本容量旳大小与总体 旳真实情况有何关系?
复习上节课旳内容
在上节课中,我们懂得在选 用样本时应注意旳问题,其一 是所选用旳样本必须具有代表 性,其二是所选用旳样本旳容 量应该足够大,这么旳样本才 干反应总体旳特征,所选用旳 样本才比较可靠.
解:用简朴随机抽样措施 选 定 了 表 中 这 30 天 , 查 中 国环境保护网()得知北 京 在 这 30 天 旳 空 气 污 染 指 数及质量级别如表所示.

九年级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

九年级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

先生的嘴角上扬得夸张,他用力拍着小伙子的肩膀,不住地拍着,有点哽咽0000分能提现金 “怎么样,四个碟,没辜负您吧!” 小伙子朝着服务员点了点头,服务员立即把其余的大菜尽数端了上来。 没等先生抱怨,小伙子就说:“老师,四个碟是还您的教诲,后面的,仅仅是一次答谢,连报恩都算不得!” 小伙子话音刚落,他父母随着司机一块走进了包厢。 “哎呦,先生啊!俺老两口子当初真就是瞎了眼啊!得亏了您老人家啊!”一见到先生,老两口就声泪俱下。 小伙子的父母想要跪下,被起身的先生制止了。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是他自己的造化,我受不起的,受不起!” “老师!”小伙子扑通一下跪在了先生面前,“这一跪,应该我来。”先生赶紧过去把他扶起来。 “我都知道。如果不是您劝我父母,我应该早就不上学了。”小伙子从桌子上的包里掏出来一张存折,“还有这个。我先声明,老师您不要推辞,我计算过了,连本带利,就是这些。”递给了先生。 “你,你怎么知道?”小伙子的父母一脸惊讶,也带着一脸的尴尬。 小伙子笑了笑,没说什么,这顿饭,大家吃得很轻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5.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使学生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能够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推测,能与同学进行交流,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根据有关问题查找资料或调查,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能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从而对总体有个体有个合理的估计和推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问题:2002年北京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何?请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该年的30天,记录并统计这30天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求出这30天的平均空气污染指数,据此估计北京2002年全年的平均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状况。

请同学们查询中国环境保护网,网址是。

二、新课
师生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定如下表中的30天,通过上网得知北京在这30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及质量级别,如下表所示:
这30个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数为107,据此估计该城市2002年的平均空气污染指数为107,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微污染。

讨论: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算一算自己选取的样本的污染指数为多少?根据样本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平均数,估计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2、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
下面是老师抽取的样本的空气质量级别、所占天数及比例的统计图和该城市2002年全年的相应数据的统计图,同学们可以通过比较两张统计图,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

经比较可以发现,虽然从样本获得的数据与总体的不完全一致,但这样的误差还是可以接受的,是一个较好的估计。

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抽取的样本绘制统计图,并和2002年全年的相应数据的统计图进行比较,想一想用你所抽取的样本估计总体是否合理?
显然,由于各位同学所抽取的样本的不同,样本的污染指数不同。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已经看到的,随着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个数)的增加,由样本得出的平均数往往会更接近总体的平均数,数学家已经证明随机抽样方法是科学而可靠的. 对于估计总体特性这类问题,数学上的一般做法是给出具有一定可靠程度的一个估计值的范围,将来同学们会学习到有关的数学知识。

3、加权平均数的求法
问题1:在计算20个男同学平均身高时,小华先将所有数据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下表所示:
然后,他这样计算这20个学生的平均身高:
小华这样计算平均数可以吗?为什么?
问题2:假设你们年级共有四个班级,各班的男同学人数和平均身高如表25.2.4所示.
表25.2.4
小强这样计算全年级男同学的平均身高:
4
7.
160
8.
160
3.
162
2.
161+


小强这样计算平均数可以吗?为什么?
练习:在一个班的40学生中,14岁的有5人,15岁的有30人,16岁的有4人,17岁的有1人,求这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

三、小结
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

相应地,搜集、整理、计算数据的工作量也就越大,随机抽样是经过数学证明了的可靠的方法,它对于估计总体特征是很有帮助的。

四、作业
P1236 习题25.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