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系统模型及管理技术..
网络管理系统

4.1.2 管理模式结构
3. 主/从管理模式
➢由执行管理任务的主管理机(MMG)和通过主管理机取 得管理信息并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从管理机(SMG)构成。
➢在从管理机(SMG)上进行的管理操作都是在主管理机 得到执行的。
➢主/从结构可以是多台SMG对应一台MMG;也可以实现 一台SMG与多台MMG之间的任意切换。
Services
Routing
Postmaster
Event Services
CMIP
SNMP 通信结构
TCP/IP
Managed Objects
Open View平台结构
Network
HP OpenView分布管理平台
4.2.2 HP公司的Open View
1. Open View的平台结构是一个开放式、模块化、分布式的并 具有能管理通信网络的面向对象的设计。
4.2.5 华信亿码公司的NetWin2000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eManage NetWin2000是针对中国网络管理 的实际需要而开发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NetWin2000遵循SNMP协议,采用分布式管理 技术,可用来管理任何规模的网络以及各种 网上资源。
浏浏览览器器
Web NMS
配配 故故 性性 日日 调调 消消 安安 置置 障障 能能 志志 度度 息息 全全 管管 管管 管管 管管 管管 管管 管管 理理 理理 理理 理理 理理 理理 理理
4.1.2 管理模式结构
客户机
客户机
客户机
管理机
客户机
被管理网络 客户机管理模式
4.1.2 管理模式结构
5. 浏览器管理模式
浏览器管理模式是通过WEB浏览器对网络实施 管理的方式。
第6章网络管理模型

分布式对象技术-- COM、Java和 COBRA之间特性比较
CORBA技术是最早出现的,1991年OMG颁布了COBRA 1.0标准,在当时来说做得非常漂亮;再有就是Microsoft 的COM系列,从最初的COM发展成现在的DCOM,形成 了Microsoft一套分布式对象的计算平台;而Sun公司的 Java平台,在其最早推出的时候,只提供了远程的方法调 用,在当时并不能被称为分布式对象计算,只是属于网络 计算里的一种,接着推出的JavaBean,也还不足以和上 述两大流派抗衡,而其目前的版本叫J2EE,推出了EJB, 除了语言外还有组件的标准以及组件之间协同工作通讯的 框架。于是,也就形成了目前的三大流派。
一、WBM技术的出现背景 技术的出现背景
(2)Intranet用户可以在任何一个网络节点 或是网络平台上使用友好的、易操作的 Web浏览器与服务器通信。
一、WBM技术的出现背景 技术的出现背景
(3)Web浏览器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很低, 因而管理员可以把很多的计算和存储任务 转移到Web服务器上去完成,而允许用户依 靠简单、廉价的计算平台去访问它们。这 种"瘦客户机 /胖服务器"模式降低了硬件要 求并且提供给用户更大的灵活性。
JMX体系结构:四个层次(2)
2、代理层 代理层(Agent Level):主要定义了各种服务以 及通信模型。该层的核心是一个MBean服务器, 所有的管理构件都需要向它注册,才能被管理。 注册在MBean服务器上管理构件并不直接和远程 应用程序进行通信,它们通过协议适配器和连接 器进行通信。而协议适配器和连接器也以管理构 件的形式向MBean服务器注册才能提供相应的服 务。
WBEM和JMX总结
尽管WBEM和JMX都具有各自的体系结构, 总体上讲,二者都改变了传统的ManagerAgent两层体系结构,采用Web浏览器+应 用层+被管资源的三层体系结构。
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网络管理也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一项工作。
网络管理不仅包括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还涉及到网络安全、网络资源的分配和管理等各个方面。
而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也成为了解决网络管理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网络管理系统的定义网络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监控网络设备和用户的软件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监控和管理,网络资源的分配和计量统计,网络安全和用户访问控制,以及网络故障的诊断和调试等。
网络管理系统使得网络管理员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和维护网络,提升网络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二、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设计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应该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
比如,对于企业来说,网络管理系统应该包括设备管理、流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而对于学校来说,则需要包括网络资源管理、访问控制、用户行为监控等功能。
2.数据模型设计网络管理系统需要对网络设备和用户进行管理,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数据模型。
在数据模型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存储方式、数据的更新方式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等因素。
3.系统架构设计网络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网络管理系统的架构应该是分布式的,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4.界面设计网络管理系统的界面设计应该简洁、易于使用和直观。
用户应该能够通过网络管理系统的界面快速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完成相应的操作。
5.安全设计网络管理系统对于网络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该重点考虑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在安全设计方面,需要注意数据加密、身份验证、权限控制等方面。
三、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技术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涉及到多种技术,包括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Web前端开发技术、操作系统技术等方面。
1.网络通信技术网络管理系统需要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因此需要掌握TCP/IP协议、Socket编程、SNMP协议等网络常用技术。
网络管理系列专题之二网络管理模型

COMP4690, by Dr Xiaowen Chu, HKBU
What is network management?
In the early days, network was small and local Network manager’s job includes
Installation: attach PCs, printers, etc. to LAN Configuration: NICs, protocol stack, user app’s shared printers, etc. Testing: Ping was sufficient to “manage” network More devices: bridge, router
COMP4690, by Dr Xiaowen Chu, HKBU
Evolu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In 1977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 (ISO) began work on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reference model
For efficiency, multiple values can be constructed in a single Get-Response packet Can traverse MIB in logical order Mgmt agent can send unsolicited mssages
Network management vocabulary
COMP4690, by Dr Xiaowen Chu, HKBU
Network management vocabulary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型及实现技术研究

四、基于 We b的 网络管理技术
( 一) w B M 优势 企业 网络和普通网络之间存在 巨大的差异 ,企业 网络更加复杂 ,自 身 的结构也呈现 出分布性 ,导致 网络管理更的难度更大 。网络管理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必需具有 良好的灵活性 ,在 We b 技术 中融入 WB M技术能 够轻松实现灵活性 ,因为 We b网络 自 身 的组成部分较多 , 在 WB M 融人
其 中之后 ,We b所需呀偶的图形都能从 WB M 处获得 ,对多用户网络非
二、W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的网络 管理 技术 的特点 以及运 用现状
( 一 )W e b的 网络 管 理 技 术 特 点
以超现实文本形式链接并 以此方式获取信息便是 we b 。超文本 、超 媒体 、 超文本传输协议便是 We b 表现的主要形式 ,随着现今科学技术和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we b网络技术也加快了 自 身的发展速度 ,在实践 中的使用也显示出了 自身的成熟性 ,其 自身拥有灵活 、操作简单 、费用 低等特点 ,对网络的发展起到 了良 好 的促进作用。本文 We b 技术的特点
【 关键词 】网络管理 W e b 实现途径 研究意义 中 图 分 类 号 :T P 3 9 3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4 0 6 7 ( 2 0 1 4 ) 0 1 . 2 8 一 O 1
一
、
引 言
三、研 究基 于 We b的 网络管理技术的必要性
户要 和代理进行通讯只需要通过超文本协议便能实现 , 此时代理和端设
备进行通信的过程 中也会使用到简单的网络管理协议。
( 2 ) 通过 WB M嵌入 实现 ,此方式是在网络 中嵌入 we b 。结合 网站
面向管控一体化网络的网管系统模型与关键技术研究

议 的 MR G 软件 中相 应 的工 具 进 行 采 集 的 。本 节 简 单 介 绍 管 控 T
一
体化 网管 系 统 的关 键 技 术 ,并且 通 过 实 例 说 明 该 系 统 在 实 际
网 络 中 的应 用 实 现 。
21管 控 一 体 化 网 管 系统 模 型 的关 键 技术 .
t a e t r ie nor to n tu t , s pap p t or r a m o l f ewo k i l n e pr if ma in co s r ci t on s on hi er u f wa d de o n t r man emen y t ag ts sem appl abe t man i l o c — a a on r n e atd n t kTh o i s o t e ch r c e it o m plx,i r -t ge nd c tolit gr e ewor. e m del s u ed t h a a t rsi cs fco e hgh eal i s rng sabi y n e — me,to t l i n t i t wor it gr e k n e atd o m an ge nd f a a co tolhrugh h u e f nr , o t t e s o co puer ec oo , t o k e hn o an auoma i co tol m t t hn lgyne w r t c olgy d t t c nr t ch lgyn wor a age e t n co tol e or l e ls y n e aed t ge h ,ole t e e noo ,et k m n m n a d n r n t w k wi b co el it gr t o t er v h pr e s f e wor n de l s oblm o n t k o
网络管理答案(第3版)之欧阳理创编

第一章 ao 导论思考题11 什么是网络管理?简述它的重要性。
答: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可靠、安全、经济地提供服务。
(P4)网络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网络设备的复杂化使网络管理变得复杂。
2、网络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依赖网络的有效管理。
3、先进可靠的网络管理也是用户所要求的。
(P4)12 网络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答:网络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满足运营者及用户对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P5)13 网络管理主要涉及哪些基础理论与技术?答:网络管理是一门高度综合和复杂的技术,除其自身包含丰富的内容之外,还涉及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性能分析理论、网络的可靠性理论、网络优化理论、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等。
(P6P13)14 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与面向过程的分析技术相比有哪些主要区别?面向对象分析技术的优点是什么?答: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与面向过程技术相比的区别在于:面向过程技术是将处理问题的方案看成一个过程,然后把过程逐步分解为更小的过程,直至小过程的复杂程度易于处理为止;面向对象技术是将问题看成是事物(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定义有关对象的属性、可产生的或被施加的操作以及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处理问题。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面向过程技术是以动词为中心,而面向对象技术是以名词为中心。
面向对象分析技术的优点包括:1、面向对象分析技术更符合人们以名词为中心的思维习惯,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面向对象分析技术特有的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以及同质异构性在克服复杂性方面具有优势。
a. 抽象性提供了对于复杂对象的单纯接口。
b. 封装性对复杂的个体实现了细节的隐藏。
c. 继承性可以非常方便地表达事物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层次关系。
d. 同质异构性在保证了对象的外部接口不变的前提下,解决了网络设备升级改造后管理上的向后兼容等问题。
一个新型网络管理系统模型设计与实现

Ke wo d :we — ae n t r n a e n y l m . it b t d y Ⅲ ,e ] me mo i rn d c n r l n y rs b b s d, ewo k ma g me t s se dsr u e s e r a t nt l g a o t l g i i e n o i
维普资讯
一
个新型 网络 管理 系统模型设计与实现
邢东山 沈钧 毅 刘 晖 原 野 王 磊 (i: s i g 6 .e ma l d xn @2 3 n t
摘
要
文章 分折 了现 代 网络 发 展 的 趋 势 , 设计 了一 个 基 于 we b的 实时监 控 、 布 处理 、 能 北理 的新 型 网络 管理 系统 分 智
理 模 式 可 以 实现 这 个 目标 。
发 展 的 需要 。
网 络 系 统 ^ 员 断 增 长 的 负担 , 必 须 对 那 种反 应 式 的 、 中 就 集 式 的 、单 体 的 网络 管 理模 式 进 行 一个 根 本 的转 变 。 分 布式 管
理 过 在整 个 网络 上 向 多 个 控 制 台将 数 据 采 集 、 据 管 理 以 通 数 及 数 据 处 理 分 散 开来 而实 现 综 合 分析 。
1 引 言
随着 计 算 机 及通 信 技 术 的飞 速发 展 , 算 机 网络 已经 渗 透 计 到 社会 经 济 的 各 个领 域 . 社 会 经 济 的 发展 起 着 越 来 越 重 要 的 对 作 用 传统 的 网络 管 理模 式 是 由管 理 者 M ngr代 理 A e t a ae 、 gn 和 网络 管 理 协 议 三个 要 素 组 成 。它 是 一 种 高 度集 中 的 管理 模 式 = 由 于 网 络 管 理 者 不 仪 要 与 代 理 A et 行 大 量 的 数 据 信 息 交 gn 进 换 , 要 进 行 获 取 相 关 信 息 的处 理 , 行 复 杂 界 面 的绘 制 和 显 还 进 示 。这 样很 容易 造 成 网 管 主机 系 统 的 超 负 荷 工 作 、 低 网 络 管 降 理 的运 行 效 率形 成 信 息 通 道 的瓶 颈 。 且 网 管 系 统依 赖 操 作 系 而 统 和 硬 件平 台 , 因此 这 种 同管 体 系 已 经越 来 越 不 适 应 现代 网 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集中式体系结构
全网所有需要管理的数据,均存储在一个集中的数据 库中;
设置单一的管理节点,负责收集和控制整个网络的信 息。
1、传统集中式体系结构: 2、基于平台的集中式体系结构:
6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传统集中式体系结构
▪ 优点: 简单、高效,提供了统一管理和统一
的决策支持。非常适合于简单的网 络环境。 ▪ 缺点: 随着网络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单一 的网络管理者的工作强度将明显增 加,网络管理能力和效力将明显降 低。
▪ 代理正是通过对管理信息数据库MIB的读和写来完成对 网络设备信息的搜集以及配置的。
19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网络管理系统组成部分
4、管理协议: 规定了管理进程与管理代理之间交互会话时所
必须遵循的相关规则与协定。 当前主流网络管理协议: ▪ SNMP(Internet标准) ▪ CMIP(ISO标准) 其不同之处在于各自定义被管对象和对被管对
((((((123456))))))SSS基与简NNN于协单MMM无议,PPP是有可连无易开许用接关于放多于的:实的详控通现免细制信:费的各方产文种式品档设::资备料::代 用 太 •开 产 用S费 以 •明 授 •是S关 以 上 T对 私S放 主 , , 料 。 S以理 太 强 发 品 。Na基 采 简 不N的 免 确 权 得除 络 传 S电 设 需 都NN, 运 。Ml于 自k性 流 发 相 也 人 很组 多 的 出 或MN于 用 单 高MM。 费 的 , 不.了 设 统 话 备 要 支P不行例.S更PM与厂展关是们轻件的处来升.PP可U无 、.任使规才偿N常备的系、控持.协受在如改P.协协免商十的非要松D在内理,级.M以连高能.何用定失协规而设统可制S议网具当,PS议议费都分文常想地P运存能很的N在接效协更厂,。SN议意外备、接的被协络体前I的,MP性支迅档丰学得行空力容老NM目通。议改家必。义,也环入设设、议传协各PM开可,持速资富习到P时间。易产标信但实S、须例协上一支境网备计IP的协输议种P,,在品N系方可协现组经如议的些持控络等X成更议协的网M不也市中统、式靠议,织过,。网非制且。与P改,议影络需不面得中A,性协。都I协,往之E响协p要需的到快议T可p议有往上议。F占要新应l速e。无。之可
29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轮询方式
3、轮询方式缺点: ▪ 实时性比较差: ▪ 轮询机制效率低: 只适合于中小型网络,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设备的增
加,轮询机制将造成严重的网络负担,大量消耗网络资源。 ▪ 轮询的顺序不好确定: ▪ 轮询的时间间隔不好确定: 间隔过长,将使搜集到的数据比较粗放,不能很好地反映出
21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SNNP网络管理技术
1、SNMP简介: ▪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即简
单网络管理协议。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定义 的一套基于Internet管理的网络管理协议。 ▪ 该协议最初是由IETF为解决Internet上的路由器管理 而提出来的,现在已经用于远程管理所有支持这种 协议的网络设备。 ▪ 是典型的应用层协议作为TCP/IP协议族的一部分。 ▪ 简单、成本低廉、高效,是当前计算机网络管理的 事实标准。
7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基于平台的集中式体系结构
▪ 管理者分为管理平台和管理应用程 序
▪ 管理平台负责管理数据处理的第一 阶段,完成简单任务的处理。包括 信息搜集、提供。如监控、控制、 吞吐量计算等服务,屏蔽下层协议, 提供给应用程序抽象的表述。
▪ 管理应用程序管理应用程序负责在 数据的第二阶段实施操作,即复杂 任务的处理例如,处理决定支持和 计算等其它高级功能。
象进行分类的原则与标准不同。
20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网络管理基本技术
▪ 基于TMN面向电信网的网络管理技术: ▪ 基于CORBA面向网管系统互连的网络管理
技术: ▪ 基于SNMP面向数据网和计算机网的网络管
理技术: ▪ 基于OSI七层网络模型的公共管理信息协议
的网络管理技术(CMIP): ▪ 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 ▪ 基于XML的网络管理技术: ▪ 基于ASON的网络管理技术:
管理系统的结构及系统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套规 则。 具体的网络管理技术和网络管理系统,必须在相关的 系统结构的框架之下来设计和定义。 ▪ 三者关系: 网络管理系统结构-----网络管理技术-----具体的网络管 理系统
3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网络管理系统结构
2、网络管理系统意义: 良好的网络管理系统结构,应该能够满足网络管理技
31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SNMP搜集数据的方式
SNMP中断和轮询机制同时使用 (1)轮询方式的使用: 对于普通的,非紧急的数据搜集,采用轮询方式。 (2)中断方式的使用: 对于紧急的数据搜集,例如,网络设备的故障、网络
设备的错误……使用中断方式来进行搜集。
32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SNMP实现原理
•很这好些地资迎料合。了早期硬件性能比
较低的要求
24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SNNP网络管理技术
4、SNMP实现原理: (1)SNMP实现概述:
SNMP应用示意图
25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SNMP实现原理
SNMP实现原理
26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SNMP实现原理
2、SNMP搜集数据的方式: 对于网络管理来讲,要进行网络管理,最基本
12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分层式体系结构
1、优点: 有效地解决了因网络跨地域给管理带来的困难,使得
每一层的网络管理只需要负责有限的网络对象的管 理,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的负担。 2、缺点: 分层式体系结构只有一个总的管理者,所有的管理都 需要由总的管理者来负责统一协调,工作强度比较 大。
13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术的不断变化的需要。具体的技术发生变化,体系 结构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 无论网络的设备、网络技术和网络拓扑结构如何变化, 最基本网络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型是应该不变的,不 应当在网络技术发生新的变化时,就把原有的网络 管理体系结构推倒重来。
4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网络管理系统结构
3、网络管理系统结构分类: 国际上通用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模式可以分为: (1)集中式体系结构: (2)分布式体系结构: (3)分层式体系结构: (4)分层分布式体系结构:
3、SNMP协议体系组成: (1)管理信息数据库MIB: 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协议进行访问的管理对象及对象属性的集
合。即用于存储当前网络中相关网络设备的运行信息的数 据。 (2)管理信息结构SMI: 定义和说明了MIB的总体框架、数据类型的表示方法和命名 方法。 SMI 的宗旨是保持MIB的简单性和可扩展性。保证 不同厂商开发的MIB能相互兼容。 (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定义了管理进程与代理软件之间相互通信,相互交换信息时, 所必须要遵守的相关规定、规则与约定。
网络管理系统组成部分
1、管理进程(管理者Manager): 管理进程是对网络设备和设施进行全面管理和
控制的软件。 管理进程一般位于网络系统的主干或主干位置,
运行于网络管理中心站上,负责发出所有的 控制与管理操作指令,实现对管 理代理的操作与控制,并接收来自管理代理的 信息。
17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一有效的管理,管理者之间无法协调和保持 一致性。
11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分层式体系结构
▪ 分层式网络管理模式是 由一个网络管理系统 (NMS)的管理者 (manager)作为另外 几个网络管理系统管理 者(managers)的总管 理者,该总的管理者称 为“总管理者”,也称 为MOM(Manager of Manager)。由各管理 者管理各自所管辖的域, 而由总管理者总得管辖 对其他管理者所应管辖 的部分。
22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SNNP网络管理技术
2、SNMP协议栈:
23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SNNP网络管理技术
3、SNMP特点:
SNMP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许多网络设备、软件和系统
都采用SNMP协议。主要是由SNMP协议的相关特点决
定的。
•S•SNNMMPP结协构议非是常完简全单开,放S和NM免P
的是要掌握当前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即必 须从被管网络设备中获取到相关运行的数据 信息。 (1)轮询方式(Polling-only) : (2)中断方式:
27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轮询方式
管理者按照既定的顺序和时间间隔,周期性查询并搜 集被管理设备的相关数据。
1、SNMP轮询实现: SNMP使用嵌入到网络设备中的代理软件来搜集网络
3 、管理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 每个管理代理都有自己的本地MIB,存储与本地设备或 设施有关的管理对象。MIB中的变量对应着相应的管理 对象。例如,生产厂家、CPU型号、带宽、内存…….
▪ 每一个网络管理系统中,也有一个MIB,用于存储该网 络管理系统所管理的网络设备对象的相关具体参数信息。
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模型
1、网络管理系统组成部分: 网络管理系统逻辑上的4个组成要素: ▪ 管理进程(管理者Manager) ▪ 管理代理(Agent) ▪ 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 ▪ 管理协议(Management Protocol)
16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监测
计算计机算网机络网技络术技基术础基础
网络管理与监测(王亮)
第二章 网络管理系统模型及管理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 网络管理系统模型及管理Fra bibliotek术▪网络管理系统结构 ▪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模型 ▪网络管理基本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