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名师教案(含反思)语文园地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名师教案(含反思)语文园地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名师教案(含反思)语文园地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将带领学生们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三。

具体内容包括:阅读《秋天的雨》、《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和《古诗二首》四个部分,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秋天的美,认识不同的自然景观,并学习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

2. 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学会相关的词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4. 学会两首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和古诗的韵律。

重点:学会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过程:让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色,引导他们说出秋天的特点。

2. 阅读引导:a. 让学生自主阅读《秋天的雨》,思考:课文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象?b. 分组讨论,每组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c. 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词语。

3. 例题讲解:a. 展示例题: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并解释其意思。

b. 学生尝试回答,教师点评并给出答案。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比喻句,自己创作一个比喻句。

b. 同桌互相交流,选出最佳创作。

5. 学习古诗:a. 让学生跟读《望庐山瀑布》和《黄山奇石》。

b. 教师解释古诗的意思,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语文园地三2. 秋天的特点:金黄、收获、凉爽3. 古诗韵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创作一幅秋天的画,并配上一句自己创作的比喻句。

答案:学生创作的画作及比喻句。

2. 作业题目:背诵《望庐山瀑布》和《黄山奇石》。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分类与整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学会将物体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整理和归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分类与整理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分类与整理的实物教具。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用具、分类与整理的实物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组物品,如:苹果、香蕉、书本、玩具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可以按照什么特征进行分类。

2. 讲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教师简要讲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如:将一组水果进行分类,让学生操作并讲解分类的依据。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分类与整理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解决,如:将教室里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每组学生将自己的分类整理结果进行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将家里的一些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2) 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行分类与整理?答案:(1) 家里物品的分类整理结果。

(2) 生活中的分类与整理实例。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分类与整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同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如: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发现更多的分类与整理的规律。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我将详细解释每个重点细节的原因和重要性。

初三物理 内能(基础) 知识讲解、巩固练习、解析

初三物理  内能(基础) 知识讲解、巩固练习、解析

内能(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知道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4.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并能在实例中判别。

【要点梳理】要点一、内能(高清课堂《分子热运动、内能》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要点诠释:(1)单位:焦耳,符号:J。

(2)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微观表现;物体的机械能则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及相对位置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宏观表现。

物体的内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为零(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总有动能),而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相对为零。

所以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要点二、物体内能的改变通过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要点诠释:(1)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

内能增加(或减少)。

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2)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少,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过程。

(3)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单位为焦耳,符号是J。

(4)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或者说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但势能不一定大。

不能由温度的高低判定内能的大小,也不能由内能的增减判断温度的高低。

例如,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地从外界吸引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

但物体的温度不变,所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加物体内分子的势能。

(5)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效果是相同的,所以说它们是等效的。

人体发育学(考试重点)讲解学习

人体发育学(考试重点)讲解学习

人体发育学(考试重点)讲解学习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二、名词解释2.生长: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3.发育:发育是个体内在的,潜在的功能随时间的变化逐渐表现出其相应的特征,是身体认知,情绪,运动等各种功能有机的统一并伴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是质的改变。

4.成熟: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的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三)简答题生长发育的分期:①胎儿期②新生儿期③婴儿期④幼儿期⑤学龄前期⑥学龄期⑦青春期⑧成人期7.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9.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0.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15.运动发育的主要特点。

①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②原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③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是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④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关键龄”,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的变化;⑤头部运动先发育成熟,上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会走之前手的功能已发育较好;⑥头颈躯干的运动发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⑦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在个体差异;⑧粗大运动主要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等运动;⑨精细运动主要指手的运动。

第二章胎儿期(二)名词解释1.胎儿期:胎儿期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是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内发育的阶段,从受孕到分娩共10个月左右,约280天。

2.胎动: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

(三)简答题胎儿期认知发育:①视觉的发育②听觉的发育③味、嗅、触觉的发育④记忆力⑤言语⑥学习的可能性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二)名词解释1.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知识讲解与练习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知识讲解与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文意概括简答题知识讲解与练习一、考查类型1.概括内容要点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经过分析、概括,整合成新的语句,体现新的思维成果。

对于史传类文言文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主要人物来展开事件叙述,并作简要的观点阐发。

因而能否分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命题者检验考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

2.概括人物特点此类题目一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具体言行概括其行为特征或思想性格。

这些“特点”词有的可以从原文中摘取,更多的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其中对人物的言行的理解不可断章取义、孤立片面,要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在具体的事件情境下理解,只有这样,概括才能准确。

人物形象特点具有多重性,在准确使用“特点”词的前提下多方位概括,力求立体丰满。

3.探寻事件原因这类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和来龙去脉,重点是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它所包含的深层意义,在此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进行回答。

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

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

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

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选文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考生备考时应加以重视。

4.概括观点态度“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最高层次。

在一般的传记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不会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等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还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

在论说文中,要通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5.分析评价内容这类题要求考生能够对文中的某个人物、某件事情、某种做法、某关键句的意义或文章的语言特点等内容进行分析评价。

要答好此类题就必须依据原文,从实际出发,对原文内容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客观的评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答题+案例分析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答题+论述题说明(2019,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理解实践题)张老师组织了幼儿照着镜子画出自己开心表情的环节,小朋友兴奋的边看边谈论,只有多多没有照镜子,一直看自己衣服上的小猫图案。

小朋友都开始画了,多多还是低头没有动笔。

张老师走过来问道:“你怎么不画?”多多怯生生地说:“老师,我不会画自己,我想画衣服上的小猫,行吗?”老师说:“不行,你先画自己,以后再画小猫。

”多多很不开心,一会儿摆弄小镜子,一会儿东张西望,活动结束了,他的画还是一张空白。

(1)请根据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把握的几个方面,分析该教师的教育行为。

(2)请提出合理的建议。

(1)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②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③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④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首先,该教师的这堂课已经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最基本的目的,让幼儿萌发对事物的喜爱之情,并进一步激发其表现创作的欲望。

老师对作画的统一要求就限制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和机会。

案例中,多多作为一个“特例”没有得到老师的“特殊对待”,这没有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该老师还硬性要求一个不愿意按照老师要求去画画的孩子去画,会使孩子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进而可能使孩子对画画产生反感。

(2)建议:①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②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乐于表达、表现③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简答)(2018,山西古交,简答)(2021,江苏省镇江市,简答)(2019,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简答)(2020,江苏省无锡市,简答)简述实施《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应把握的四个方面?简述教师在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过程中应把握哪些原则?(常考)口诀:整个两学(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大学网课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网课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网课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网络课程的主要优势是什么?A. 节省交通时间B. 灵活的学习时间C. 丰富的学习资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在线学习平台通常提供哪些类型的互动?A. 论坛讨论B. 视频会议C. 在线测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在线学习策略?A. 定期复习笔记B. 与同学合作学习C. 同时进行多项任务D. 制定学习计划答案:C4. 网络课程中,哪种类型的作业通常需要提交?A. 文字报告B. 视频演示C. 在线讨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在线课程中,学生如何证明自己的参与度?A. 通过在线测验B. 参与论坛讨论C. 提交作业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网络课程中,哪种类型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A. 文字说明B. 图表和图像C. 视频讲解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在线学习中,学生如何保持动力?A. 设定个人目标B. 与同学建立联系C. 定期自我评估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网络课程中,哪种类型的评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A. 定期的自我评估B. 同伴评价C. 教师反馈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在线学习中,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A. 使用时间管理工具B.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C. 优先处理重要任务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网络课程中,哪种类型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A. 案例研究B. 辩论C. 问题解决任务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在线学习平台通常包括____、____和____等互动工具。

答案:讨论论坛、实时聊天、视频会议2. 为了提高在线学习效率,学生应该____和____。

答案:避免分心、定期休息3. 在线课程的最终成绩通常由____、____和____等因素决定。

答案:作业、测验、参与度4. 有效的在线学习策略包括____、____和____。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练习题(1)讲解学习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练习题(1)讲解学习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一、填空题1.“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12.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专指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

23.学前教育指的是从初生到6岁左右,入小学前这一阶段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包括婴儿教育(0—3岁)和幼儿教育(3—6岁)。

34.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结合。

45.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的新阶段。

8—176.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19世纪中叶中叶开始的。

87.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的主张的教育家是柏拉图,代表作是理想国。

9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公共的学前教育主张的人物是康有为。

15 8.《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他所著的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

119.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尔》;裴斯泰洛奇的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福绿培尔的代表作是《人的教育》。

11 10. 学前教育学是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开始创立的;他致力于学前教育研究,不仅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还设计了一套玩具材料,称为恩物; 1837年,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1211.重视早期教育,认为从小培养儿童“是最容易的形成性格的方法”的教育家是罗伯特·欧文。

1312.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的著名幼儿教育家是蒙台梭利。

她的代表作有《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蒙台梭利基本的教材》、《教育的自发活动》等。

1413. 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的教育家是陈鹤琴,抗战时期,他又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1514.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简答题
三、简答题
1.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简述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特点。

3.简述信息的基本属性。

4.简述系统分析法。

5.简述战略规划的特点。

6.简述信息识别的方法。

7.简述系统集成的策略应当包括什么内容。

8.简述企业系统计划法的主要活动。

9.简述系统调查的原则。

10.简述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1.简述什么是数据流程图。

12.简述什么是BPR。

13.U/C矩阵的正确性由哪些方面检验?14.试比较系统各种切换方式的优缺点。

15.简述一个典型的专家系统应包括哪些部件。

16.简述BSP方法的步骤。

17.简述什么是信息系统。

18.简述什么是系统集成。

19.简述什么是信息系统规划。

20.简述决策支持系统的特征。

21.试简述结构化开发的优缺点。

22.简述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

23.在进行系统评价时,以什么指标来衡量系统的好坏?
24.简述HIPO图的构成及其功能。

25.简述决策支持系统(DSS)的概念。

26.简述什么是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27.从系统的角度看,信息系统具有哪些特点?
28.采用结构化方法需要遵循的哪些主要原则?
29.简述系统详细调查的对象、目的、原则、方法
30.简述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系统分析员的任务.
31.简述系统管理人员的责任及其绩效评价原则
32.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33.简述采用结构化方法开发系统时需要经历的阶段,并说明各阶段需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文档。

34.简述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优点和缺点。

35.简述组织中IS/IT战略规划团队必须具备的能力。

36.简述信息系统项目的特点。

37.简述现代应用系统的发展趋势。

38.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特性?
39.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二者有何关系?
40.用系统生命周期开发MIS时,主要阶段有哪些?各阶段的主要结论性成果是什么?
41.简述系统开发的特点。

42.简述导致早期管理信息系统大量失败的人的障碍因素。

43.简述数据字典的概念。

44.简述DSS的基本结构。

45.试简述原型法开发的优缺点。

46.人类分析事物的认知方法中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47.简述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只有优劣之分,不存在有无的问题。

48.简述应该怎样区分不同发展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

49.简述在BPR中利用信息技术简化业务过程的原则。

50.简述什么是专家系统。

51.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发展并不顺利的原因是什么?
52.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步骤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53.简述信息系统的概念空间中五维的具体内容。

54.信息系统开发中系统详细调查的范围是什么?
55.简述什么是决策支持系统。

56.简述数据流程法。

57.简述什么是企业过程再工程。

58.简述集成策略三个阶段的具体内容。

59.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射。

60.简述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