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仪表、管道、阀门等化工工艺流程图的设计及画法

设备的画法与标注设备的画法与方案流程图基本相同。
与方案流程图不同的是: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设备一般应全部画出。
每个工艺设备都应编写设备位号并注写设备名称。
与方案流程图中的设备位号应该保持一致。
当一个系统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完全相同的局部系统时,可以只画出一个系统的流程,其他系统用双点画线的方框表示,在框内注明系统名称及其编号。
管道流程线的画法及标注管道流程线上应用箭头表示物料的流向。
图中的管道与其他图纸有关时,应将其端点绘制在图的左方或右方,并用空心箭头标出物料的流向(进或出),在空心箭头内注明与其相关图纸的图号或序号,在其上方注明来或去的设备位号或管道号或仪表位号。
每条管道都要标注管道代号。
横向管道的管道代号注写在管道线的上方;竖向管道则注写在管道线左侧,字头向左。
物料代号管道等级管道材质类别管道公称压力等级隔热及隔声代号阀门等管件的画法与标注管道上的管道附件有阀门、管接头、异径管接头、弯头、三通、四通、法兰、盲板等。
这些管件可以使管道改换方向、变化口径,可以连通和分流以及调节和切换管道中的流体。
管道附件用细实线按规定的符号在相应处画出。
阀门图形符号尺寸一般为长为6mm,宽为3mm或长为8mm,宽为4mm。
化工工艺图图层和线型为了安装和检修等目的所加的法兰、螺纹连接件等也应画出。
管道上的阀门、管件要按需要进行标注。
当它们的公称直径同所在管道通径不同时,要注出它们的尺寸。
当阀门两端的管道等级不同时,应标出管道等级的分界线,阀门的等级应满足高等级管的要求。
对于异径管标注大端公称通径乘以小端公称通径。
仪表控制点的画法与标注画出所有与工艺有关的检测仪表、调节控制系统、分析取样点和取样阀(组)。
仪表控制点用符号表示,并从其安装位置引出。
符号包括图形符号和字母代号,它们组合起来表达仪表功能、被测变量、测量方法。
检测、显示、控制等仪表的图形符号是一个细实线圆圈,其直径约为10mm。
圈外用一条细实线指向工艺管线或设备轮廓线上的检测点。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精

介质名称 原水、新鲜水 锅炉给水 循环冷却水上水 循环冷却水上水 热水上水 热水回水 自来水、生活用水 脱盐水 软水 消防水 化学污水 生产废水 氢气 氮气 氧气 燃料气
代号 RW BW CWS CWR HWS HWR DW DNW SW FW CSW WW H N O FG
介质名称 燃料气 液体燃料 液化石油气 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 冷冻盐水上水 冷冻盐水回水 真空排放气 放空 废气 废渣 废油 烟道气 惰性气 催化剂 添加剂
仪表位号的表示方法
常用的参量代号
序号 1 2 3 4 5
参量 温度 压力 液位 流量 质量
代号 T P L F W
T I — 2 02
仪表序号 工段或工序序号 仪表功能代号 被测变量代号
常用的仪表功能代号
序号 1 2 3 4 5 6 7
参量 指示 记录 控制 报警 积分 联锁 变送
代号 I R C A Q S T
4、管路标注
管路标注: FL – 1421 – 25 – P2E5 – H2
介质代号 管道号 公称直径 管道等级 隔热隔声代号
有一输送液体燃料的横 向管道,管道号为1421 (主项代号+管段序号) ,其公称通径为25mm ,压力等级为4.0MPa( 分项号2),材质为不锈钢 (分项号5),要求保温 (分项号2)。
常用阀门图例
3、仪表控制点
仪表自控情况在相应的管道设备上用符号画出,符号包括图形符号和字 母代号。
仪表及控制点的图示和标注
❖ 测量点图形符号以细实线在相应的管道设备上用符号画出; ❖ 检测、显示、控制等仪表图形符号用直径约10mm的细实线圆圈表示。
仪表安装位置的图形符号(摘自HGJ/T7一l987)
介质名称 工艺空气 工艺气体 工艺液体 工艺固体 工艺水 气液两相流工艺物料 气固两相流工艺物料 液固两相流工艺物料 空气 压缩空气 仪表空气 高压蒸汽 中压蒸汽 低压蒸汽 蒸汽冷凝水 伴热蒸汽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课件(精)

知识点: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图)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石油化工技术
脱硫系统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图)又称带有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是在工艺方案流程图和物料流程图基础上绘制的,是内容更为详
细的工艺流程图。
作用:它是设备布置、管道布置的原始依据,是施工的参考资
I
R C A Q S T
4、管路标注
有一输送液体燃料的横
管路标注: FL – 1421 – 25 – P2E5 – H2
介质代号 管道号 公称直径 管道等级 隔热隔声代号
向管道,管道号为1421 (主项代号+管段序号) ,其公称通径为25mm ,压力等级为4.0MPa( 分项号2),材质为不锈钢 (分项号5),要求保温 (分项号2)。
介质代号
介质名称 工艺空气 工艺气体 工艺液体 工艺固体 工艺水 气液两相流工艺物料 气固两相流工艺物料 液固两相流工艺物料 空气 压缩空气 仪表空气 高压蒸汽 中压蒸汽 低压蒸汽 蒸汽冷凝水 伴热蒸汽 代号 PA PG PL PS PW PGL PGS PLS AR CA IA HS MS LS SC TS 介质名称 原水、新鲜水 锅炉给水 循环冷却水上水 循环冷却水上水 热水上水 热水回水 自来水、生活用水 脱盐水 软水 消防水 化学污水 生产废水 氢气 氮气 氧气 燃料气 代号 RW BW CWS CWR HWS HWR DW DNW SW FW CSW WW H N O FG 燃料气 液体燃料 液化石油气 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 冷冻盐水上水 冷冻盐水回水 真空排放气 放空 废气 废渣 废油 烟道气 惰性气 催化剂 添加剂 介质名称 代号 FG FL LPG NG LNG RWS RWR VE VT WG WS WO FLG IG CAT AD
第一章 管道仪表流程图12-13-1

MPa 2.0 5.0 6.8 11.0 15.0 26.0 42.0
分别标记为CL150, CL300…和PN2.0, PN5.0… 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管道及管道元件的连接: 管道通过标准法兰连接要求 公称直径、公称压力相同。
2、标注
�设备位号及名称; �管道组合号;标明管道号、规格、管道压力等级等条件 �仪表及控制点位号、取样点代号; �有位差要求者,应标注限位尺寸;
例如高位槽、液封等。
3、图例或首页图
图例:用表格的形式对各种图形、符号、代号及其它标注说明等,
如果图例很多,则另绘制PID首页图将图例集中统一说明。
首页图:一套图纸的第一张图样用来对图样中的图例、代号等作出
a)管道上阀门不必一一标注:公称直径和公称压力等级与所在的管 道一致,具体型号见管道材料表;
b)同一管段号的管道等级不同时,应表示出等级的分界线。
A1E A2B PN2.5 PN1.6
(a)
(b)
在管道等级与材料选用未实施之前,可按 (b)标注。
c)异径管标注时大端公称直径写在前面。
100×50 或 100/50
例 TIRC:测量温度的仪表,具有指示、记录和调节功能。
d)要求:阀门的位置尽量体现实际安装情况;
截止阀
截止阀图例: 安装在管道中:
球阀
平衡角式截止、节流阀
球阀图例: 安装在管道中:
蝶阀
化 工 设 备 和 管 道 施 工 安 装 现 场
(2)控制阀组
控制阀组:控制阀、前阀、后阀、旁路阀、异径管。
后阀 异径管
PIC 405
异径管 前阀
管道仪表流程图(P

装置内工艺管道仪表流程 图 装置间工艺管道仪表流程 图
装置内辅助物料、公用物 料管道仪表流程图 (简称 装置内公用物料发生图) 装置内辅助物料、公用物 料管道仪表分配图( 简称 装置内公用物料分配图) 装置间辅助物料、公用物 料管道仪表流程图( 简称 装置间公用物料系统流程 图)
第一部分 概述
P&ID图的版次
11. 特殊要求 12. 成套设备接管 13. 扩建管道及原有管道 14. 装置内、外管道 15. 特殊阀件 16. 清焦管道 17. 吹扫、冲洗管线 18.泄压系统 19.必要的设计说明
第二部分 P&ID图的基本内容
仪表与仪表配管内容
1. 在线仪表 2. 调节阀 3. 安全阀(目前是工艺负责) 4. 设备附带仪表 5. 仪表编号 6. 联锁及讯号(ESD,SIS,DCS等系统) 7. 冲洗、吹扫(仪表管线) 8. 成套设备 9. F&G检测仪表(可燃、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10. 必要的设计说明
管道仪表流程图(P&ID)设计内 容及深度规定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概述 P&ID图的基本内容 P&ID图的通用设计规定 P&ID图设计所需资料 P&ID图的设计深度要求
第一部分 概述
什么是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图)
管道仪表流程图(P&ID)是借助统一规定的图形符 号和文字代号,用图示的方法把建设化工工艺装 置所需的全部设备、仪表、管道、阀门及主要管 件,按其各自的功能,为满足工艺要求和安全要 求而组合起来的技术文件,以起到描述工艺装置 的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第二部分 P&ID图的基本内容
设备内容 1. 设备的名称和位号 2. 成套设备 3. 设备规格 4. 接管与联接方式。 5. 零部件 6. 标高 7. 驱动装置 8. 泄放条件 9. 必要的设计说明
PID图(工艺仪表流程图)基础知识培训

化工行业
03
02
01
PID图用于描述药物制备的详细流程,包括原料的加入、反应条件和产物的分离。
药物制备流程
通过PID图选择合适的制药设备,并确定其位置和连接方式。
制药设备
PID图考虑制药过程中的清洁和安全要求,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清洁与安全
制药行业
食品加工流程
PID图用于描述食品加工的流程,包括原料的准备、加工过程和成品的包装。
工艺流程描述
PID图能够清晰地展示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包括原料的输入、物料的输送、反应过程、产品的输出等,有助于操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工艺流程。
安全管理
PID图可以用于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通过图纸上的信息,可以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pid图的作用
AutoCAD
确定工艺流程
了解工艺流程的起点和终点,明确工艺流程中各个阶段的顺序和相互关系。
确定物料和能源
明确工艺流程中涉及的原料、中间产物、最终产品以及所需能源的种类和数量。
确定工艺参数
了解工艺流程中关键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备
根据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确定所需的设备种类和数量。
PID图通常采用特定的符号和标记来表示各种设备和管道,以清晰地呈现工艺流程的布局和连接关系。
成本控制
PID图中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在施工前进行预算和成本估算,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
指导施工
PID图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它详细列出了管道、阀门、仪表、设备等部件的规格、型号、材料等信息,为施工提供明确的指导。
添加控制装置
根据工艺控制需要,在适当的位置添加控制装置,如调节阀、开关阀等。
添加仪表和控制装置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校审提纲1总则1.1 编制目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是工艺系统专业人员最重要的设计成品,是工厂和装置安装设计的依据。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应能清楚地表示出设备、管道、阀门、管件及仪表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保证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编制的完整,确保设计质量,特编制本提纲。
本提纲提出了PID的校核要点和审核要点,指导校核人或审核人进行校核、审核工作,但不约束校核人、审核人注意的范围。
PID的校审由工艺系统专业校审人员、安全专业校审人员及仪表专业校审人员共同完成1.2 适用范围本提纲适用于PID设计成品图的校核、审核。
中间版PID的校核、审核可以参考。
1.3 相关文件《工艺系统专业基础工程设计阶段文件内容规定》《工艺系统专业详细工程设计阶段文件内容规定》《工艺系统专业设计质量控制程序》《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版次及内容规定》《道及仪表流程图图例、符号规定》《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绘制规定》《公用系统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绘制规定》《管道标志编制规定》《设计文件校审及签署规定》(QW-0407-95)《质量职责规定》(QW-0101)2 PID的校核要点2.1 设备校核2.1.1 设备是否齐全(包括备用设备),并标有正确位号、名称。
2.1.2 成套供货的机组有否清楚表示出制造厂供货内容、范围及界面条件。
2.1.3 塔、容器的安装标高及设备之间的相对标高该注的有否遗漏,已注的是否正确、合理。
2.1.4 设备管口是否表示齐全,其法兰的压力等级、口径与其连接管道的法兰等级、口径是否相一致,法兰体系是否相匹配。
2.1.5 与设备连接的公用系统管道及管径,对于有不同参数或等级的公用系统,有否标注其参数或等级2.1.6 某些表示设备特征的内件,如塔板形式等有否表示。
2.2 工艺管道、阀门、管道的校核2.2.1 检查工艺管道的设计是否满足各种情况下的操作要求(如开车、仃车、切换、不正常情况的处理、事故情况下的紧急处置等)。
管道和仪表流程图(PID)图设计规范及入门指南

P&ID图设计规范及入门指南管道和仪表流程图又称为P&ID,是PIPING AND INSTRUMENTATION DIAGRAM的缩写。
P&ID的设计是在PFD的基础上完成的。
它是化工厂的工程设计中从工艺流程到工程施工设计的重要工序,是工厂安装设计的依据。
化工工程的设计,从工艺包、基础设计到详细设计中的大部分阶段,P&ID 都是化工工艺及工艺系统专业的设计中心,其他专业(设备、机泵、仪表、电气、管道、土建、安全等)都在为实现P&ID里的设计要求而工作。
广义的P&ID可分为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即通常意义的P&ID)和公用工程管道和仪表流程图(即UID)两大类。
由于P&ID的设计千变万化,对同一工艺流程的装置,也可以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用户要求、地理环境的差异、以及操作人员的经验不同等),需要在设计P&ID时作出相应对策,再加上设计者不同的处理方法,因而同一工艺流程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中,其P&ID不可能完全相同,但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P&ID通常有6~8版,视工程需要而定。
一套完整的P&ID及UID清楚地标出工艺流程对工厂安装设计中的所有要求,包括所有的设备、配管、仪表等方面的内容和数据。
下面,对P&ID及UID的设计进行简单介绍。
1.P&ID的设计内容P&ID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1设备(1)设备的名称和位号。
每台设备包括备用设备,都必须标示出来。
对于扩建、改建项目,已有设备要用细实线表示,并用文字注明。
(2)成套设备对成套供应的设备(如快装锅炉、冷冻机组、压缩机组等),要用点划线画出成套供应范围的框线,并加标注。
通常在此范围内的所有附属设备位号后都要带后缀“X”以示这部分设备随主机供应,不需另外订货。
(3)设备位号和设备规格P&ID上应注明设备位号和设备的主要规格和设计参数,如泵应注明流量Q和扬程H;容器应注明直径D和长度L;换热器要注出换热面积及设计数据;储罐要注出容积及有关的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校审提纲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是工艺系统专业人员最重要的设计成品,是工厂和装置安装设计的依据。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应能清楚地表示出设备、管道、阀门、管件及仪表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保证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编制的完整,确保设计质量,特编制本提纲。
本提纲提出了PID的校核要点和审核要点,指导校核人或审核人进行校核、
审核工作,但不约束校核人、审核人注意的范围。
PID的校审由工艺系统专业校审人员、安全专业校审人员及仪表专业校审人员共同完成
1.2 适用范围
本提纲适用于PID设计成品图的校核、审核。
中间版PID的校核、审核可以参考。
1.3 相关文件
《工艺系统专业基础工程设计阶段文件内容规定》
《工艺系统专业详细工程设计阶段文件内容规定》
《工艺系统专业设计质量控制程序》
《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版次及内容规定》
《道及仪表流程图图例、符号规定》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绘制规定》
《公用系统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绘制规定》
《管道标志编制规定》
《设计文件校审及签署规定》(QW-0407-95)
《质量职责规定》(QW-0101)
2 PID的校核要点
2.1 设备校核
2.1.1 设备是否齐全(包括备用设备),并标有正确位号、名称。
2.1.2 成套供货的机组有否清楚表示出制造厂供货内容、范围及界面条件。
2.1.3 塔、容器的安装标高及设备之间的相对标高该注的有否遗漏,已注的是否
正确、合理。
2.1.4 设备管口是否表示齐全,其法兰的压力等级、口径与其连接管道的法兰等
级、口径是否相一致,法兰体系是否相匹配。
2.1.5 与设备连接的公用系统管道及管径,对于有不同参数或等级的公用系统,
有否标注其参数或等级
2.1.6 某些表示设备特征的内件,如塔板形式等有否表示。
2.2 工艺管道、阀门、管道的校核
2.2.1 检查工艺管道的设计是否满足各种情况下的操作要求(如开车、仃车、切
换、不正常情况的处理、事故情况下的紧急处置等)。
2.2.2 检查阀门的设置数量有无多余或不足,所选类型是否恰当,所有阀门及其
类型是否表示清楚、齐全。
2.2.3 所设计的法兰数量是否满足需要,且为最少,全部的法兰连接包括设备与
管道、管件与管道及管道与管道之间的法兰与法兰的连接,管道与法兰连接,
其法兰体系与管道体系是否匹配,是否符合本工程管道等级规定。
2.2.4 两向流及重力流管道,有时会发生不稳定的流动,在此管线上或备注中有
否注明两向流、重力流、易振动等有关说明。
2.2.5 检查换热设备特别是加热炉、空冷器并联使用时,其管道布置是否注明对
称布置。
2.2.6 检查开仃车或试运转需要的放空、放净、吹扫及冲洗接头等的阀门、管线
是否设置。
2.2.7 检查蒸汽、热水、电或其他型式的伴热管,夹套管以及隔热要求是否表达
清楚。
2.2.8 公用系统管道(蒸汽、氮气、压缩空气等)与工艺管道或直接与工艺设备
物料连接处,有否设置止逆阀或双阀,阀间设放空(净)管,以防止物料漏入公
用物料系统,也防止空气、氮气等进入工艺物料系统。
2.2.9 检查工艺要求的埋地管道有否标注清楚,
2.2.10 检查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介质管道的相互连接是否正确无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
2.2.11 检查各种管道附件,例如补偿器、挠性软管、各种类型的管道过滤器、视镜、疏水器、限流孔板、盲板、可拆短管以及其他非标准管件等有无遗漏,是否
需要注出必要的尺寸和提供样图。
2.2.12 检查取样点是否齐全,取样方式是否合适。
2.2.13 对管道及其附件的特殊要求有否交待清楚,例如管道的坡度和坡向,对称配置要求,不允许袋形配置,某些阀门或仪表的特殊位置要求和环路封闭的尺寸等。
2.2.14 对需要加热的设备,有否适当的控制措施,以避免产生过热或高压。
2.2.15 检查有否水进入热油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并研究采取什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2.2.16 检查汽轮机壳体,是否已采取有效的疏水措施。
2.2.17 当压缩机有可能在低流量下工作时,有否设循环管,注意检查是否需要设置冷却器,以免造成吸入口气体温度过高。
2.2.18 检查换热器的流道、流向安排是否合适,有否考虑换热器和管线放净。
2.2.19 当循环水温过高时,易造成设备、管道结垢,检查用循环水冷却器的换热器,水侧出口有否设温度计,循环水出口管高点有否设取样阀,以检查有否烃类等物料泄漏至循环水系统,冷却水侧有无受热膨胀的可能,是否设置安全泄压阀。
2.2.20 冬季气温低的地区要细致考虑防冻问题,有无放净管,隔热、伴热措施是否齐全。
2.2.21 需要温度调节、易漏、介质有腐蚀性的换热设备有否设置旁路线,主管及旁路有无切断阀和放净阀。
2.2.22 需经常拆卸的管道,应设置可拆卸短管,并在图上注明其可拆性。
2.2.23 偶尔使用的管道,如反应器再生管可安装回转弯头,使用时临时与反应器连接。
2.2.24 检查进出装置管线在界区处有否设置切断阀,其中输送易燃、易爆、有腐蚀性和有毒介质的管线除设置切断阀外,还需在装置侧加设盲板。
2.2.25 开仃车及事故处理时,使用氮气管线是否配置,其连接方式是否合适。
2.2.26 设备、管道应设置的放空、放净管是否齐全,是否接到合适的位置和系统。
2.2.27 检查液封的尺寸是否标注清楚,高度是否足够。
2.2.28 检查需要加锁或加铅封的阀门是否都已注明,处置是否得当。
2.2.29 检查是否考虑了防止凝固措施,例如苯管道、渣油管道等,应结合当地条件采取隔热或伴热措施。
2.2.30 对有可能产生超压的系统,是否都有安全保护措施。
安全阀、爆破片的尺寸、定压、编号是否标注清楚。
排往火炬系统的物料,有否分清干气和湿气。
对破真空(负压)如呼吸阀、破虹吸措施等也应检查。
2.2.31 检查直接放空或就地排放的管线是否允许直接排放。
介质有着火危险的排气管道是否已设置阻火器。
2.2.32 含少量轻烃的气体直接放空,可能会造成着火危险,是否已设置了阻火器及蒸汽灭火等设施。
2.2.33 装置突然仃水、仃电、仃汽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或其他保护措施是否齐全、有效。
2.2.34 对于误操作会导致事故的阀门在图上有否注明,并采取相应措施。
对火灾时处理事故的阀门应注明建议设置在安全地带。
2.2.35 PID设计能否满足开仃车要求,是否需设置事故紧急仃车系统。
2.2.36 泄压和火灾系统能否满足开仃车事故处理的要求。
2.2.37 开仃车物料会否发生相变,工艺能否允许相变,采取什么措施。
2.2.38 正常生产时要求常闭的阀门,在图中是否正确表示。
2.2.39 检查离心压缩机、离心机、往复式压缩机、往复泵的配管及其辅助系统是否符合制造厂提出的要求,其中包括止回阀、底阀、放净阀、切断阀、安全阀、过滤器等管路附件、回流管线、暖泵管线、气液封管线、密封冲洗管线、冷却管线、保温管线、最小流量管线及压力表旁路管线等。
2.2.40 易堵塞管路是否考虑了疏通清理措施。
2.3 图面检查
2.3.1 图幅和图面绘制是否符合有关绘制规定。
2.3.2 设备、管线、阀门、管件的表示方法是否符合图例符号的统一规定。
采用非标准图例符号时是否有说明。
2.3.3 务种管线,如实线、虚线、点划线是否按规定正确、清楚表示。
2.3.4 图纸的管线在分界地是否标注了来去符号。
2.3.5 名称是否恰当。
2.3.6 图号是否正确。
2.3.7 图年、月、日是否已正确填写。
2.3.8 版次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3.9 设计者是否已签署完毕。
3 PID的审核要点
3.1 设计原则是否正确,设计方案是否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符合合同规定或经批准的前阶段设计文件的要求。
有关中间评审或审核的结论意见是否已认真贯彻。
3.2 设计依据,重要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以及选用的电算程序是否正确。
3.3 设备位号、选型、规格、数量和性能是否与数据表、厂商资料一致。
3.4 设计内容是否完整齐全,是否充分考虑了生产的安全性。
3.5 能否满足正常生产、开车、仃车及事故情况下紧急处理的各种操作要求。
3.6 是否符合有关的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
4 仪表校审
见《仪表专业设计文件校审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