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病理学技术专业-正高级

合集下载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病理学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病理学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病理学专业(正高级)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病理学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病理学总论的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各系统疾病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以及临床与病理联系的基本理论。

3.掌握诊断病理学(活检、细胞学和尸检)常规技术和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超微病理诊断技术的基本理论要点。

(二)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

二、专业实践水平(一)熟练掌握各系统常见病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熟练掌握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三)掌握主要器官少见病的病理诊断。

(四)具有解决主要器官疑难病例病理诊断的水平。

(五)具有主持临床病理讨论会的水平。

(六)熟练掌握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用指征和对其结果实行分析判断。

(七)熟悉超微病理学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指征及其诊断意义。

(八)在诊断病理学的一个或一个以上专科领域具有一定的造诣。

三、学科新进展(一)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掌握各系统肿瘤的WH最新分类。

(三)熟悉用于病理诊断的新的重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

(四)熟悉与病理诊断相关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指征和诊断意义。

(五)熟悉重要新病种的病理学知识。

(六)对于相关学科的重要新进展有所了解。

附:病理学专业的基本内容1.细胞和组织的适合和损伤2.损伤的修复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4.炎症5.免疫病理学&肿瘤7.发育和生长异常⑴ 先天发育残件⑵ 异位发育组织8.软组织⑴ 纤维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⑵ 脂肪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⑶ 肌肉组织肿瘤⑷ 脉管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⑸ 其他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⑹ 骨骼肌非瘤性病变9.淋巴造血组织⑴ 淋巴结反应性疾病/ 病变⑵ 霍奇金淋巴瘤⑶ 非霍奇金淋巴瘤⑷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疾病⑸ 脾常见疾病⑹ 骨髓疾病① 骨髓增生异常② 常见血液病的骨髓病变10.皮肤⑴ 非感染性水疱和大疱性疾病⑵ 角化病和癣类⑶ 结缔组织病和血管、皮下组织炎症⑷ 感染性皮肤病⑸ 表皮肿瘤和瘤样病变⑹ 黑色素细胞肿瘤和瘤样病变。

2019年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放射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

2019年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放射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

2019年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放射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放射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X线摄影(普通和数字)、CT、MR、DSA的基本成像原理和医学影像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医用胶片、暗室设备、数字图像的存储和胶片打印设备等结构及工作原理。

3.掌握人体解剖学、影像解剖学、辐射防护学等与医学影像成像技术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生理、病理等医学基础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掌握影像诊断学的基本知识。

2.掌握各种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基本结构等医学工程方面的知识。

3.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全面了解医学影像传输、存储(PACS),以及RIS等信息化方面的知识。

4.掌握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专业实践水平1.熟练掌握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特殊检查技术、图像后处理技术、X线摄影图像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技术。

2.熟练掌握各部位、各种DSA检查技术、图像后处理技术、DSA图像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技术。

3.在一般掌握各部位CT和MR的检查技术、图像后处理技术、图像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技术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其中一项(CT或MR)的各种检查技术。

4.熟练掌握以上各种检查技术中对比剂应用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处理技术。

三、学科新进展1.全面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持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如各种影像检查技术和方法的进展、影像设备的进展,并尽可能用于工作实践。

2.了解相关学科近年来的进展。

附:本专业业务范围:头部:X线摄影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胸部:X线摄影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腹部:X线摄影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脊柱:X线摄影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四肢:X线摄影技术CT检查技术MR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质量控制技术。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全科医学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全科医学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全科医学专业(正高级)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全科医学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全科医学(包括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临床预防、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居民健康档案和全科医疗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2.熟练掌握普通内科的基础理论以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和造血系统、风湿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等理论知识。

3.掌握外科、妇产科、儿科、眼耳鼻喉口腔科、皮肤与性传播疾病科、神经、精神科等临床学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

4.熟练掌握社区用药、常用临床检验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社区康复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影像诊断学(包括心电图、X线、超声、CT、MRI 等)原理。

5.熟悉遗传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伦理学、社区营养学、卫生经济学以及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6.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动、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区卫生诊断基本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水平1.熟练掌握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与转诊。

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头晕眩晕和晕厥、昏迷、抽搐、失眠、抑郁、焦虑、咯血和呕血、胸痛、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呕吐、黄疸、便秘、便血、水肿和腹水、血尿、尿失禁、贫血、淋巴结肿大、疲劳、消瘦、瘫痪、腰痛、关节痛、皮疹、紫癜、视力障碍、流涕和鼻塞、鼻出血、停经、月经失调、白带异常、听力下降、耳鸣和耳痛、牙痛、牙龈出血等。

2.熟练掌握社区常见急症和危重病症的现场识别、紧急处理原则与转诊注意事项。

掌握社区常见意外伤害的初期处理和抢救原则。

了解常见重症病人在监护病房的处理要点。

3.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处理要点、转诊指征和健康指导。

熟悉内科较疑难病症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以及导诊。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内科学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内科学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内科学专业(正高级)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内科学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中与普通内科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普通内科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传染病)的基础理论。

3、掌握临床诊断学、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包括X 线、超声、CT MRI等)、内窥镜诊断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与普通内科相关的外科学、神经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肿瘤病学等临床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普通内科密切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临床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等。

二、专业实践水平1、熟练掌握普通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并能即时处理上述疾病引发的并发症。

对本专业的一些少见病和涉及其他学科的一些疾病有较全面的了解,能对其实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熟练掌握普通内科专业的急症、危重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甲亢危象、晕厥、脑卒中、器官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重症肺炎、肺栓塞、中毒性菌痢、流行性出血热、支气管哮喘、气胸、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DIC 等)的救治。

3、掌握普通内科一般疑难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如发热原因待查、淋巴结/ 肝/ 脾肿大原因待查、颅内高压综合征、副癌综合征等。

4、熟练掌握普通内科专业各项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腰椎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腔穿刺术、常用组织活检术、呼吸机、除颤器、临时起搏器的使用等。

5、熟悉普通内科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操作技术,会阅读与分析图片与报告,如:心电图、胸部X线、CT内镜检查、骨髓细胞分析及常用临床检验项目等。

6、对普通内科常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等知识均应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能做到合理用药。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核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核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核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导读:本文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核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核医学技术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核医学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的核物理学、核化学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核医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和质量控制。

3.熟练掌握放射性药物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原理。

4.熟练掌握放射性药物的制备原理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5.熟练掌握体外放射分析和非放射体外分析原理。

6.掌握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和放射防护理论。

7.了解分子影像学的基本理论。

8.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相关专业知识1、掌握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学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

3、了解临床医学中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1、熟练掌握核医学仪器(SPECT或SPECT/CT,PET或PET/CT,功能测定仪,活度计,污染监测仪,体外放射分析仪)的操作常规、适用范围、质量控制和日常维护。

2、熟练掌握放射性药物的制备、质量控制和管理。

了解放射性药物研制的基本方法。

3、熟练掌握心血管系统、骨骼、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呼吸、消化、血液与淋巴系统及肿瘤显像,包括显像前准备、图像采集和处理。

4、熟练掌握非显像脏器功能测定。

5、熟练掌握体外放射分析技术及质量控制,了解非放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6、掌握脏器显像、功能测定、体外放射分析和核素治疗的适应症。

7、掌握放射防护技术及放射性废物的管理、处置。

8、具有一定科室及实验室管理能力。

三、学科新进展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如PET/CT、SPECT/CT及放射性药物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

2、对相关学科近年来的进展应有一定的了解。

附本专业检查和治疗项目1、甲状腺显像2、心肌血流灌注显像3、心肌代谢显像4、心血池显像5、骨显像6、肺灌注/通气显像7、肾脏显像8、脑血流灌注显像9、脑代谢显像10、甲状旁腺显像11、肾上腺髓质显像12、淋巴显像13、骨髓显像14、脾脏显像15、肝脏显像16、异位胃黏膜显像17、肝胆显像18、胃肠道出血显像19、上消化道功能测定和显像20、唾液腺显像21、中枢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18F-FDG肿瘤显像22、201Tl 、99mTc-MIBI亲肿瘤显像23、99mTc(V)-DMSA肿瘤阳性显像24、67Ga肿瘤与炎症显像25、炎症显像26、甲状腺功能测定27、肾图28、甲状腺疾病的131I治疗29、骨转移癌核素治疗30、核素敷贴治疗31、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32、核素组织间质治疗33、体外分析技术。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职业卫生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职业卫生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职业卫生专业(正高级)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职业卫生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1、本专业知识全面掌握职业(劳动)卫生学、人体工效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上,对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工程学、职业病学、环境卫生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动以及分析化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学科新进展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对本专业的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专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本专业的工作实践和研究中。

三、专业实践水平1、能制定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卫生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全面实施;能主持制定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卫生技术工作方案,并能组织方案的实施、结果分析和总结;能针对工作场所存有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治理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能有效地组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中毒事故的现场急救和事故分析及处理;能实行疑难职业病病例的诊断与鉴定。

2、熟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监测点的选择及布点原则,熟悉常用现场监测仪器,如声级计、电测听仪、粉尘或空气采样器等,能指导下级医师展开相对应的职业卫生技术工作;掌握职业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标准、处理原则,以及急性职业中毒的诊断及处理和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现场调查和处理,能指导下级医师展开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和应急救治工作。

3、具有撰写较高专业水平的文献综述和学术论文的水平。

4、具有协助上级实行科室业务管理和对基层实行技术指导的水平。

附:主要的工作内容:1、制定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卫生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并组织全面实施;2、主持制定职业卫生工作技术工作方案,组织方案实施、结果分析和总结;3、对工作场所存有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治理措施,解决实际问题;4、组织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中毒事故的现场处置和事故分析及处理;5、实行疑难职业病病例的诊断与鉴定;6、指导下级医师展开职业卫生技术工作、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和应急救治工作。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正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正高级)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放射肿瘤治疗学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熟练掌握放射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临床剂量学、放射防护及当前研究特点;2.熟悉放射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及当前研究热点;3.熟练掌握各种外照射机理及近距离治疗(包括永久性植入粒子治疗)的特点、适合症及禁忌症。

4. 掌握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规范化治疗)原则。

(二)相关专业知识1、掌握肿瘤外科、肿瘤内科、生物及靶向治疗的相关知识及现状。

2、熟悉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方法的相关理论与知识。

3、熟练掌握系统解剖学知识。

4、熟练掌握常见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技术。

5、熟悉本专业的技术范围、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二、学科新进展1.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方向。

2.掌握最新的放射治疗技术,如三维适形放疗、适形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

3.了解图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

三、专业实践水平1.准确掌握常见肿瘤放射治疗适合症;2.熟练并准确地诊断及处理本科的复杂、疑难病例;3.有效防治放射治疗的近期、晚期并发症;附本专业病种1. 口腔癌2. 鼻腔及副鼻窦肿瘤3. 鼻咽癌4. 口咽/下咽癌5. 喉癌6. 甲状腺癌7. 涎腺肿瘤8.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9. 颅内肿瘤(原发与转移)10. 食管癌11. 肺癌12. 纵隔肿瘤13. 乳腺癌14. 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15. 结肠、直肠及肛管癌16. 胰腺癌17. 原发性肝癌、胆囊癌18. 胃癌19. 肾癌20. 膀胱癌21. 前列腺癌22. 阴茎癌23. 睾丸恶性肿瘤24. 外阴/阴道癌25. 宫颈癌26. 子宫内膜癌27. 卵巢癌28. 骨与软组织肿瘤29.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30. 皮肤癌及恶性黑色素瘤31. 骨转移/脑转移癌的姑息性放射治疗32. 急诊放射治疗33. 某些良性病放疗。

病理高级职称考试

病理高级职称考试

病理高级职称考试1. 引言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对于病理学专业人员而言,高级职称考试是衡量其专业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介绍关于病理高级职称考试的一些基本信息和参考资料,帮助病理学专业人员更好地备考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2. 考试大纲病理高级职称考试的大纲是考试的基本依据,它规定了考试的内容范围和重点。

考生应仔细阅读考试大纲,并根据大纲明确的内容进行复习。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病理高级职称考试中的内容:•疾病的基本病理学概念和原理•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病理学诊断的方法和技巧•疾病的病理学分类和分级标准•病理学报告的撰写和解读3. 参考资料为了更好地备考病理高级职称考试,参考资料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作为备考参考资料的书籍和文章:1.病理学教材:选择一本权威的病理学教材,并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2.学术期刊:定期阅读与病理学相关的学术期刊,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并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

3.相关培训课程:考虑参加病理学相关的培训班或学术讲座,获取更系统和深入的知识。

4. 备考技巧为了提高备考效果和准备参加病理高级职称考试,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备考技巧:•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避免学习过程中的压力和焦虑。

•多做练习题: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提高自己的病理学知识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订正错题:及时订正做错的题目,查漏补缺,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

•组织复习笔记: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整理成复习笔记,方便复习和回顾。

•合理安排休息: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心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精力和注意力。

5. 考试策略在参加病理高级职称考试时,除了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需要掌握一些考试策略,以提高答题效果和应对考试压力。

•充分理解题意:在答题过程中,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充分理解题意,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病理学技术
专业-正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病理学技术专业——正高级)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础理论知识
1、基本掌握病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包括病理学、脱
落细胞学和细针穿刺细胞学、超微病理学基础。

2、熟练掌握病理专业技术的原理、操作及应用,主要包括熟练掌
握常规尸检和组织切片技术、特殊染色及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的原理和
操作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电镜标本制备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和图像分析技术,常用仪器的原理
和结构,以及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

(二)相关理论知识
基本掌握与本专业密切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病原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及相关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等。

二、学科新进展
1、熟悉本专业技术进展的国内外现状及趋势。

如:细胞免疫化学、分子病理学技术、宫颈刮片TBS报告系统、液基薄层技术、图像定量
分析、染色体倍体分析、流式细胞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显微
切割技术等,并用于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

2、对相关学科近年来的新进展有一定的了解。

三、专业实践水平
1、熟练掌握常规组织石蜡制片、染色技术,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
技术,能解决疑难问题。

2、掌握术中快速组织学及细胞学的制片技术(如冰冻、快速石蜡
及印片、涂片等)。

3、熟练掌握细针穿刺细胞学的标本制备技术,重点如:体表肿块、淋巴结、甲状腺、乳腺等的细胞病理学检查。

熟练掌握脱落细胞学标
本的制备。

4、掌握免疫组织化学的原理和应用,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及质量控制。

5、掌握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原理,熟悉原位核酸分子杂交应
用技术。

6、掌握超微病理实验室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如电子显微镜的工作
原理、超薄切片技术及其它相关技术等。

7、了解生物芯片和组织细胞培养技术。

8、了解本专业中动物模型的制作原理及方法。

9、熟练掌握图像分析、显微摄影技术操作。

10、对一些少见病、疑难病诊断相关技术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附:本专业技术
1、常规组织固定技术
2、特殊组织固定技术
3、常规组织包埋技术
4、特殊组织包埋技术
5、石蜡和冰冻切片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