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计算题

合集下载

土方工程作业参考答案

土方工程作业参考答案
(1)确定轻型井点平面布置;
(2)进行高程布置的设计;
(3)绘出井点系统平面布置图。
3.解:
1)井点布置 ①.平面布置 基坑深(6.0-0.3)=5.7m 宽20m且面积较大, 采用环形布置。 ②.高程(竖向)布置
基坑上口宽为:20+2×5.7×0.67=27.64(m) 井管埋深:HA=5.7+0.5+(27.64/2+1.0)×1/10=7.68 (m) 井管长度:HA+0.2=7.88 m>6m 不满足要求 如图1所示
第一章 土方工程
二、计算题
1.某基坑坑底平面尺寸如图一所示,坑深4.0m,四边 均按1 ︰0.5的坡度放坡,土的可松系数KS =1.25, KS’=1.08,基坑内箱形基础的体积为1200m3。 试求:基坑开挖的土方量和需预留回填土的松散体
积。
10000
20000
5000 10000
图一
1.解
解:(1)H=4m Ks = 1.25 KS’ = 1.08 放坡坡度 1 ︰ 0.5
求空格的检验数IJ
ij= Cij – Ui – Vj ;
11=50-0-50=0(有土);
12=70-0-100=-30
13=100-0-60=40;
21=70-(-60)-50=80; ….
•求检验数表
挖 填 位势数
T1
T2
T3
位势数
Ui
Vj
V1=50
V2=130
V3=60
W1
U1=0
0
50 -60 70 +80 140
i =1/10
10m 14.82m
4.82m
▼-0.30m
HA

土方开挖计算题

土方开挖计算题

【例1.1】: 某建筑场地的地形图和方格网如图1.7所示, 方格边长为20m ×20m, 、 方向上泄水坡度分别为2‰和3‰。

由于土建设计、生产工艺设计和最高洪水位等方面均无特殊要求, 试根据挖填平衡原则(不考虑可松性)确定场地中心设计标高, 并根据 、 方向上泄水坡度推算各角点的设计标高。

Ai y =2‰ix=3‰图1.7 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布置图 【解】①计算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根据地形图上标设的等高线, 用插入法求出各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

由于地形是连续变化的, 可以假定两等高线之间的地面高低是呈直线变化的。

如角点4的地面标高( ), 从图1.7中可看出, 是处于两等高线相交的 直线上。

由图1.8,根据相似三角形特性, 可写出: 则 , 得图1.8 插入法计算标高简图 图1.9 插入法的图解法在地形图上, 只要量出 (角点4至44.0等高线的水平距离)和 (44.0等高线和44.5等高线与 直线相交的水平距离)的长度, 便可算出 的数值。

但是, 这种计算是繁琐的, 所以, 通常是采用图解法来求得各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

如图1.9所示, 用一张透明纸, 上面画出六根等距离的平行线(线条尽量画细些, 以免影响读数的准确), 把该透明纸放到标有方格网的地形图上, 将六根平行线的最外两根分别对准点 与点 , 这时六根等距离的平行线将 之间的0.5m 的高差分成五等分, 于是便可直接读得角点4的地面标高 。

其余各角点的标高均可类此求出。

用图解法求得的各角点标高见图1.7方格网角点左下角。

②计算场地设计标高οHm H 79.17458.4217.4480.4424.431=+++=∑m H 72.698)67.4494.4290.4223.4367.4334.4494.4367.43(222=+++++++⨯=∑m H 12.525)17.4476.4335.43(444=++⨯=∑ mnH H H H 71.438412.52572.69879.174442421=⨯++=++=∑∑ο③按照要求的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以场地中心点即角点8为 (图1.7), 其余各角点的设计标高为: m H H d 71.438==οm i l i l H H y y x x d 63.4304.012.071.43‰220‰34071.431=+-=⨯+⨯-=+-=οm H H d 69.4306.063.43‰32012=+=⨯+= 87.4318.069.43‰36025=+=⨯+=H H d m H H d 59.4312.071.43‰3406=-=⨯-=ο m H H d d 65.4306.059.43‰32067=+=⨯+=m H H d 55.4304.012.071.43‰220‰34011=--=⨯-⨯-=ο m H H d 61.4306.055.43‰3201112=+=⨯+= m H H d d 79.4318.061.43‰3601215=+=⨯+=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均可类此求出, 详见图1.7中方格网角点右下角标示。

土方工程计算题

土方工程计算题

【例1-4】基坑土方量计算示例某基坑底平面尺寸如图1-74所示,坑深5.5m ,四边均按1: 0.4 的坡度放坡,土的可松性系数Ks=1.30, Ks ‘=1.12,坑深范围内箱形基础的体积为2000m 3。

试求:基坑开挖的土方量和需预留回填土的松散体积。

解:(1)基坑开挖土方量由题知,该基坑每侧边坡放坡宽度为:5.5×0.4=2.2m ;坑底面积为:F 1=30×15-10×5=400m 2坑口面积为:F 2=(30+2×2.2)×(15+2×2.2)—(10-2×2.2)×5=639.4m 2 基坑中截面面积为:F 0=(30+2×1.1)×(15+2×1.1)—(10-2.2)×5=514.8m 2 基坑开挖土方量为:28406)4.6398.5144400(2.46)4(201=+⨯+=++=F F F H V m 3(2)需回填夯实土的体积为: V 3=2840-2000=840m 3 (3)需留回填松土体积为: 97512.13.1840'32=⨯==S K Ks V V m 3 【例1-5】轻型井点系统设计示例某工程地下室,基坑底的平面尺寸为40m ×16m ,底面标高-7.0m (地面标高为±0.000)。

已知地下水位面为 -3m ,土层渗透系数K=15m/d ,-15m 以下为不透水层,基坑边坡需为1:0.5。

拟用射流泵轻型井点降水,其井管长度为不锈钢垫片6m ,滤管长度待定,管径为38mm ;总管直径100mm ,每节长4m ,与井点管接口的间距为1m 。

试进行降水设计。

解:1)井点的布置 ①平面布置基坑宽为16m ,且面积较大,采用环形布置。

②高程(竖向)布置基坑上口宽为:16+2×7×0.5=23m ; 井管埋深:H=7+0.5+12.5×1/10=8.75m ;井管长度:H+0.2=8.95(m)>6m ,不满足要求(如图1-75)。

土方计算例题

土方计算例题

1某项目基础挖土方工程有关背景如下。

(30分)挖基础土方清单编码为010*********,项目特征为:挖基础土方,三类土,垫层底宽1.0米,挖土深度2.0米,土方人力外运50米,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72米。

根据该工程施工方案,基槽放坡系数1:0.5(基槽两端不考虑放坡),基础施工工作面每边0.3米。

3人工工资单价按52元/工日计算,企业管理费率32.2%,利润率22%,综合税率3.461%,不考虑安全文明施工增加费与规费。

要求列式计算:1、该基础土方清单工程量2、计算该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

答:清单量:V=1×2×72=144m3(4分)消耗量标准工程量:V=L (a+2c+kH)H=72×(1+2×0.3+2×0.5)×2=374.4 m3(5分)A1-2人工挖基础土方费用:(8分)人工费=40×52=2080元;利润=2080×30÷52×22%=264元;企业管理费=2080×30÷52×32.2%=386.4元;合价=2080+264+386.4=2730.4元人工运土方费用:(8分)人工费=52×(19+5)=1248元;企业管理费=1248×30÷52×32.2%=231.84元利润=1248×30÷52×22%=158.4元合价=1248+231.84+158.4=1638.24元综合单价=374.4÷100×(2730.4+1638.24)÷144=113.46元(5分)。

砌筑工程计价(土方工程计算)测试题

砌筑工程计价(土方工程计算)测试题

景墙工程定额计价(土方、砌筑部分)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一、计算题1、某施工企业结合自身情况确定砌筑“1砖混水砖墙”的人工消耗量,已知该小组由3名工人组成,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经测算完成10c m3砖墙耗时40小时,则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砌筑10c m3“1砖混水砖墙”的劳动定额是多少?2、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柱工程量为500m3,每天有25名工人负责施工,已知劳动定额为75工日/10m3,则该工程计划工期为几天?3、已知槽长45米,求开挖土方工程量4、某工程基槽挖土方5982.4 m3,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的砌体体积为4833.5 m3,求该工程回填土工程量。

5、已知某工程挖土体积为37.92 m3,地槽回填土为13.92 m3,室内地坪回填土为5 m3,灰土垫层用土2.00m3,单轮车余土外运50m,求单轮车余土外运50m的工程量是多少?回填土工程量是多少?6、如下图所示,370砖墙,求基槽挖土方、回填土方工程量以及平整场地面积。

(已知C=0.15m、K=0.33)7、如图所示,墙厚240,为标准砖,墙垛尺寸:120×240,门窗尺寸见门窗表,设圈梁一道(墙垛、内墙、外墙)断面为240×300,屋面板厚100mm。

试计算建筑物平整场地面积、内外墙体砌筑工程量。

8、计算标准砖一砖半墙1m3砖砌体和砂浆的消耗量,砖和砂浆的损耗率均为1%。

二、单项选择题1、一砖半厚的标准砖墙,计算工程量时,墙厚取值为( )mm。

A.370B.360C.365D.3552、铺花岗岩板面层工程量按()计算。

A.主墙间净面积B.墙中线面积C.墙外围面积D.墙净面积×下料系数3、内墙工程量应按( )计算。

A.外边线B.中心线C.内边线D.净长线4、已知某建筑物外边线长20m,宽15m,则其平整场地工程量为( )A.456 m2B.300 m2C.374 m2D.415 m25、计算砌筑基础工程量时,应扣除单个面积在( )以上的孔洞所占面积。

土木工程施工的计算题(3篇)

土木工程施工的计算题(3篇)

第1篇一、题目背景某住宅小区土方工程,需要进行场地平整。

已知该小区场地面积为50000平方米,场地内现有地形为自然地形,自然地形高程范围为20m至30m。

设计要求将场地平整至设计标高25m。

二、计算要求1. 计算场地平整所需的挖方量和填方量。

2. 根据挖方和填方量,计算所需的运输车次。

三、解题步骤1. 计算挖方量(1)计算场地内自然地形高程范围的平均高程自然地形高程范围平均高程 = (20m + 30m) / 2 = 25m(2)计算挖方量挖方量 = 场地面积× (自然地形高程范围平均高程 - 设计标高)挖方量 = 50000平方米× (25m - 25m) = 0立方米2. 计算填方量(1)计算场地内现有地形高程范围的平均高程现有地形高程范围平均高程 = (20m + 30m) / 2 = 25m(2)计算填方量填方量 = 场地面积× (设计标高 - 现有地形高程范围平均高程)填方量 = 50000平方米× (25m - 25m) = 0立方米3. 计算运输车次(1)计算每立方米土方的运输车次假设每辆运输车容量为10立方米,则每立方米土方的运输车次为1 / 10 = 0.1次(2)计算挖方和填方所需的运输车次挖方和填方所需的运输车次 = (挖方量 + 填方量) × 每立方米土方的运输车次挖方和填方所需的运输车次 = (0立方米 + 0立方米) × 0.1次 = 0次四、答案1. 挖方量和填方量均为0立方米。

2. 所需的运输车次为0次。

五、总结本计算题主要考察了土方工程中场地平整的计算方法。

通过计算场地平整所需的挖方量和填方量,可以了解土方工程所需的工作量和运输需求。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土方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进度等因素。

第2篇一、背景某住宅楼工程,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8米,共6层,每层面积为1000平方米。

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条形基础,埋深为 1.5米。

土方工程量计算例题

土方工程量计算例题

1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示例某建筑地地形图和方格网(边长20.0m a =)布置如图1-1所示。

土壤为二类土,场地地面泄水坡度。

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余土加宽边坡),计算各方格挖、填土方工程量。

0.3%,0.2%x y i i ==图1-1 某场地地形图和方格网布置 图1-2 某场地计算土方工程量图1)计算场地设计标高0H 1249.4510.718.659.5238.3322(9.7510.149.1110.278.809.868.919.14)151.9644(9.439.689.169.41)150.72H H H Σ=+++=Σ=×+++++++=Σ=×+++=由式(2.6)得12402438.33151.96150.769.47(m)449H H H H N Σ+Σ+Σ++===× 2)根据泄水坡度计算各方格角点的设计标高以场地中心点(几何中心o)为,由式(2.8)得各角点设计标高为:0H 1021506590300.3%300.2%9.470.090.069.44(m)200.3%9.440.069.50(m)300.3%100.2%9.470.090.029.40(m)200.3%9.400.069.46(m)300.3%100.2%9.470.090.029.36(m)H H H H H H H H H H =−×+×=−+==+×=+==−×+×=−+==+×=+==−×−×=−−=其余各角点设计标高均可求出,详见图2.12。

3)计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由式(2.9)得各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方,“-”为挖方):1239.449.450.01(m)9.509.750.25(m)9.5610.140.58(m)h h h =−=−=−=−=−=−…………………………各角点施工高度见图1-2。

基槽土方量计算例题

基槽土方量计算例题

1、某基槽长50m,宽3m,深2m,若土壤密度为1.6t/m³,则该基槽土方量约为:A. 480m³B. 240tC. 320m³D. 480t (答案)2、一矩形基槽,长60m,宽4m,平均深度2.5m,土壤松散系数为1.3,挖出土方经松散后总体积为:A. 600m³B. 780m³C. 960m³D. 1300m³(答案)3、基槽开挖,长80m,底宽3m,顶宽5m,高3m,采用梯形体积公式计算,其土方量为:A. 720m³B. 840m³C. 960m³(答案)D. 1080m³4、某基槽尺寸为:长100m,上底宽6m,下底宽4m,高4m,其挖掘土方量最接近:A. 1600m³B. 2000m³(答案)C. 2400m³D. 2800m³5、一基槽长30m,底宽2m,顶宽4m,深3m,若考虑土壤自然坡度及实际挖掘中的超挖因素,估算总土方量相比理论计算会增加约:A. 5%B. 10% (答案)C. 15%D. 20%6、基槽开挖工程,长75m,宽(平均)4.5m,深3.5m,不考虑任何附加因素,其纯理论土方量为:A. 1102.5m³B. 1207.5m³C. 1155m³(答案)D. 1323m³7、某基槽长40m,底宽2.5m,顶宽5m,平均深度2.8m,采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其土方量大约为:A. 420m³B. 560m³(答案)C. 630m³D. 700m³8、一基槽长55m,底宽3m,边坡比1:1,深度3m,计算其总土方量(不考虑超挖):A. 660m³B. 795m³C. 924m³(答案,考虑两侧边坡形成的三角形体积)D. 1050m³9、基槽开挖,长90m,底宽4m,顶宽8m,平均深度3m,若土壤有20%的含水量增加导致的体积膨胀,则实际土方量约为:A. 1296m³B. 1440m³C. 1584m³D. 1728m³(答案,考虑膨胀后的体积)10、某基槽长120m,底宽2m,顶宽6m,高度4m,采用梯形体积公式并考虑10%的超挖量,最终土方量约为:A. 2112m³B. 2304m³C. 2592m³(答案,含超挖量)D. 2880m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4】基坑土方量计算示例
某基坑底平面尺寸如图1-74所示,坑深5.5m ,四边均按1: 0.4 的坡度放坡,土的可松性系数Ks=1.30, Ks ‘=1.12,坑深范围内箱形基础的体积为2000m 3。

试求:基坑开挖的土方量和需预留回填土的松散体积。

解:
(1)基坑开挖土方量
由题知,该基坑每侧边坡放坡宽度为:
5.5×0.4=2.2m ;
坑底面积为:F 1
=30×15-10×5=400m 2
坑口面积为:F 2=(30+2×2.2)×(15+2×2.2)—(10-2×2.2)×5=639.4m 2 基坑中截面面积为:F 0=(30+2×1.1)×(15+2×1.1)—(10-2.2)×5=514.8m 2 基坑开挖土方量为:
28406
)
4.6398.5144400(2.46)4(201=+⨯+=++=
F F F H V m 3
(2)需回填夯实土的体积为: V 3=2840-2000=840m 3 (3)需留回填松土体积为: 97512
.13.1840'
32=⨯==
S K Ks V V m 3 【例1-5】轻型井点系统设计示例
某工程地下室,基坑底的平面尺寸为40m ×16m ,底面标高-7.0m (地面标高为±0.000)。

已知地下水位面为 -3m ,土层渗透系数K=15m/d ,-15m 以下为不透水层,基坑边坡需为1:0.5。

拟用射流泵轻型井点降水,其井管长度为不锈钢垫片6m ,滤管长度待定,管径为38mm ;总管直径100mm ,每节长4m ,与井点管接口的间距为1m 。

试进行降水设计。

解:
1)井点的布置 ①平面布置
基坑宽为16m ,且面积较大,采用环形布置。

②高程(竖向)布置
基坑上口宽为:16+2×7×0.5=23m ; 井管埋深:H=7+0.5+12.5×1/10=8.75m ;
井管长度:H+0.2=8.95(m)>6m ,不满足要求(如图1-75)。

若先将基坑开挖至-2.9m ,再埋设井点,如图1-76。

此时需井管长度为:H 1=0.2+0.1+4.5+(8+4.1×0.5+1)×1/10 =5.905(m) ≈ 6m ,满足。

2)涌水量计算 ①判断井型
取滤管长度l =1.4m ,则滤管底可达到的深度为:
2.9+5.8+1.4=10.1(m )<15m ,未达到不透水层,此井为无压非完整井。

②计算抽水有效影响深度 s’=6-0.2-0.1=5.7m ,
图1-74 基坑底面布置图
s’/(s’+l )=5.7/(5.7+1.4)=0.8,
经查表1-11知:H 0=1.85(s’+l )
= 1.85(5.7+1.4)=13.14(m )>含水层厚度H 水=15-3=12m ,
故按实际情况取H 0=H 水=12m 。

③计算井点系统的假想半径
井点管包围的面积F=46.1×22.1=1018.8m 2,且长宽比≯5,所以 X 0=(F/π)1/2=(1018.1/π)1/2=18m 。

④计算抽水影响半径R
R=1.95s(H 0·K) 1/2=1.95×4.5(12×15) 1/2=117.7m 。

⑤计算涌水量Q d m X R s s H K
Q /8.220418
lg 7.117lg 5
.4)5.4122(15366.1lg lg )2(366.1300=-⨯-⨯⨯=--=
3)确定井点管数量及井距 ①单管的极限出水量
井点管的单管的极限出水量为:
q =65πdl (K) 1/3=65×π×0.038×1.4×(15)1/3=26.8m 3/d 。

②需井点管最少数量n min : 3.828
.268
.22041.11.1min =⨯==q Q n 根 ③最大井距D max
井点包围面积的周长L=(46.1+22.1)×2=136.4m ; 井点管最大间距D max =L/n min =136.4÷82.3=1.66 m 。

④确定井距及井点数量
按照井距的要求,并考虑总管接口间距为1m ,则井距确定为1.5m (接2堵1)。

故实际井点数为: n=136.4÷1.5 ≈ 91根。

取长边每侧31根,短边每侧15根;共92根。

4)井点及不锈钢垫片抽水设备的平面布置
图1-75 井点高程布置
图1-76 降低埋设面后的井点高程布置
如图1-77,图中尺寸单位均为米。

【例1-6】北京东方广场深基坑工程锚杆支护案例
1.工程概况
东方广场位于北京东长安街路北,占地面积约11万m 2,基坑开挖范围东西长约480m ,南北宽约190m ,开挖深度在15~23m 不等,土方量176万m 3。

工程业主为东方广场有限公司,设计为香港巴马丹拿公司。

原设计基坑采用φ1800、φ1500mm 人工挖孔桩,3层锚杆支护。

后经北京市双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提出修改为φ800桩,局部φ1000mm 桩,机械施工,锚杆2层(20m )。

并设计全部深基坑工程,由机械施工公司施工。

根据基坑深度、支护要求的不同,按照安全合理、经济的原则,基坑四周划分为6个部位、9个类型,分别用φ800、φ1000、H 型钢为挡土桩,锚杆为拉结的支护工程,锚杆基本为2层,局部为1层或3层。

有的加设土钉支护结合。

共计钢筋混凝土灌注桩927不锈钢无缝管根,H 型钢不锈钢无缝管28根,预应力锚杆1428根。

工程平面图如图1-78所示。

现以广场北面已建工程协和医院附近基坑为例,支护平、剖面见图1-79。

2.设计情况 (1)挡土桩用φ800,局部φ1000mm ,土的参数见表1-24。

土层性能参数 表1-24 土层名称 指 标
杂填土 粉质黏土
细砂 卵石 粉质黏土 土的内摩擦角(°) 15 25 32 42 20 黏聚力(kPa ) 20 20 0 0 40 重度(kN/m 3) 20
20.5
20
20
20.5
抽水 设备1
抽水 设备2
26
20.1
1.5
50 44.1
1.5
15根井点管
16
31根井点管
40
图1-77 井点平面布置图
图1-79 东方广场局部基坑支护示意图
图1-78 东方广场基坑平面示意图
土压力分布按三角形,以等值梁法计算,m法软件计算机核算。

第1层锚杆轴力相似,只差约3%~5%;但第2层锚杆轴力用m法核算时其值约小20%~40%,为此仍用等值梁法数据。

(2)锚杆设计,见图1-80。

第1层锚杆总长25m,倾角22°(4号锚杆);
第2层锚杆总长29.7m,倾角25°(1号锚杆);
图1-80 锚杆所处土层位置图
3.试验与监测
锚杆试验、监测按行业《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进行,施工前进行3组基本试验,施工过程中每根锚杆做拉力位移记录。

并按5%比例作验收试验。

4.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与措施
(1)桩悬空或无埋深的问题
由于挡土桩是在基坑加深4m及2.5m以前施工的,即有的桩悬空或无埋深,采取基坑支护桩边留土台深3~4m,宽1~4m,保留桩深,在土台上50cm增加锚杆一层,即以该锚杆代替挡土桩的被动土压力作用。

(2)位处协和医院的基坑锚杆三面交叉问题
位处协和医院的基坑,为了加强土体的整体性和土的抗剪强度,采用土钉加固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