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电磁波答案

合集下载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全)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全)

第一章习题解答【习题1.1解】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cos cos cos cos cos cos 1xx x y z yx y z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矢径r 与轴正向的夹角为,则同理,矢径r 与y 轴正向的夹角为,则矢径r 与z 轴正向的夹角为,则可得从而得证a a b b g g a b g =++=++=++++=++++++++++==++ 【习题1.2解】924331329(243)54(9)(243)236335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A B e e e e e e e e e A B e e e e e e e e e A B e e e e e e A B +=--+-+=-+=----+=---∙=--∙-+=+-=⨯()()-()(9)(243)19124331514x y z x y z x y z x y ze e e e e e e e e e e e =--⨯-+=---=--+【习题1.3解】已知,38,x y z x y z A e be ce B e e e =++=-++ (1)要使A B ⊥,则须散度 0A B =所以从 1380A B b c =-++=可得:381b c +=即只要满足3b+8c=1就可以使向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向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垂直。

(2)要使A B ,则须旋度 0A B ⨯= 所以从1(83)(8)(3)0138xy zx y z e e e A B b c b c e c e b e ⨯==--+++=-可得 b=-3,c=-8 【习题1.4解】已知129x y z A e e e =++,x y B ae be =+,因为B A ⊥,所以应有0A B ∙= 即()()1291290xy z x y ee e ae be a b ++∙+=+= ⑴又因为 1B =; 所以221=; ⑵由⑴,⑵ 解得 34,55a b =±=【习题1.5解】由矢量积运算规则123233112()()()x y zx y z x x y y z ze e e A Ca a a a z a y e a x a z e a y a x e xyzB e B e B e B =?=-+-+-=++取一线元:x y z dl e dx e dy e dz =++则有xy z xyz e e e dlB B B dx dy dzB ?=则矢量线所满足的微分方程为 x y zd x d y d z B B B == 或写成233112()dx dy dzk a z a y a x a z a y a x==---=常数 求解上面三个微分方程:可以直接求解方程,也可以采用下列方法k xa a y a a z a d z a a x a a y a d y a a z a a x a d =-=-=-323132132231211)()()( (1)k x a y a z zdzz a x a y ydy y a z a x xdx =-=-=-)()()(211332 (2)由(1)(2)式可得)()(31211y a a x a a k x a d -=)()(21322z a a x a a k y a d -= (3))()(32313x a a y a a k z a d -= )(32xy a xz a k xdx -=)(13yz a xy a k ydy -= (4))(21xz a yz a k zdz -=对(3)(4)分别求和0)()()(321=++z a d y a d x a d 0)(321=++z a y a x a d0=++zdz ydy xdx 0)(222=++z y x d所以矢量线方程为1321k z a y a x a =++ 2222k z y x =++【习题1.6解】已知矢量场222()()(2)x y z A axz x e by xy e z z cxz xyz e =++++-+- 若 A 是一个无源场 ,则应有 div A =0即: div A =0y x zA A A A x y z∂∂∂∇⋅=++=∂∂∂ 因为 2x A axz x =+ 2y A by xy =+ 22z A z z cxz xyz =-+- 所以有div A =az+2x+b+2xy+1-2z+cx-2xy =x(2+c)+z(a-2)+b+1=0 得 a=2, b= -1, c= - 2 【习题1.7解】设矢径 r的方向与柱面垂直,并且矢径 r到柱面的距离相等(r =a ) 所以,2sssr ds rds a ds a ah πΦ===⎰⎰⎰=22a h π=【习题1.8解】已知23x y φ=,223y z A x yze xy e =+而 A A A A rot⨯∇+⨯∇=⨯∇=φφφφ)()(2222(6)3203xy zx y ze e e A xy x y e y e xyze x y z x yz xy ∂∂∂∇⨯==--+∂∂∂ 2223[(6)32]x y z A x y xy x y e y e xyze φ∴∇⨯=--+又y x z y x e x e xy ze y e x e 236+=∂∂+∂∂+∂∂=∇φφφφ 232233222630918603xy z x y z e e e A xyx x y e x y e x y ze x yz xy φ∇⨯==-+所以222()3[(6)32]x y z rot A A A x y xy x y e y e xyze φφφ=∇⨯+∇⨯=--+ +z y x e z y x e y x e y x 2332236189+-=]49)9[(3222z y x e xz e y e x x y x+--【习题1.9解】已知 222(2)(2)(22)x y zA y x z e x y z e x z y z e =++-+-+ 所以()()1144(22)0xyzyy x x z z x y z x yzx y z A A A A A A rot A A x y z y z z x x y A A A xz xz y y e e ee e e e e e ∂∂⎛⎫⎛⎫∂∂∂∂∂∂∂⎛⎫=∇⨯==-+-+- ⎪ ⎪ ⎪∂∂∂∂∂∂∂∂∂⎝⎭⎝⎭⎝⎭-++-+-=由于场A 的旋度处处等于0,所以矢量场A 为无旋场。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二版课后答案 (2)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二版课后答案 (2)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电荷和电场1.1 选择题1.电场可以向量形式来表示。

2.使得电体带有不同种类电荷的原子或分子是离子化。

3.在法拉弹规定空气是电介质。

4.电荷量的基本单位是库仑。

5.元电荷是正负电荷的最小电荷量。

6.在电场中电荷所受力的方向完全取决于电荷性质和场的性质和方向。

7.电势能是标量。

8.空间中一点产生的电场是该点电荷所受电场的矢量和。

9.电场E的国际单位是NC−1。

10.电场强度受逼迫电荷的正负种类影响,但与电荷的量无关。

1.2 填空题1.空间中一点产生的电场是该点电荷所受电场的矢量和。

2.计算质点电荷q在某点产生的电场的公式是$\\vec{E}=\\frac{1}{4\\pi\\epsilon_0}\\frac{q}{r^2}\\vec{r}$。

3.计算正半球壳在某点产生的电场的公式是$\\vec{E}=\\frac{1}{4\\pi\\epsilon_0}\\frac{Q}{r^2}\\vec{r}$。

4.位置在球心,能量源是正半球壳带点,正半球在转轴一侧电势能是0。

5.半径为R的均匀带点球壳,带电量为Q,求通过球心的电束强度的公式是$\\frac{Q}{4\\pi\\epsilon_0R^2}$。

1.3 计算题1.两个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干扰力公式是$\\vec{F}=\\frac{q_1q_2}{4\\pi\\epsilon_0r^2}\\vec{r}$。

2.一个电荷为q的质点,和一个均匀带有电量Q的半球壳之间的相互干扰力公式是$\\vec{F}=\\frac{1}{4\\pi\\epsilon_0}\\frac{qQ}{r^2}\\vec{r}$。

第二章:电磁感应和电磁波2.1 选择题1.电磁感应是由磁通变化产生的。

2.电磁感应一定要在导电体内才能产生电流是错误的。

√3.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即使磁通量不变时导体电流也会产生改变。

4.电磁感应现象是反过来实现的。

电磁场与电磁波试题答案

电磁场与电磁波试题答案

《电磁场与电磁波》试题1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均匀各向同性线性媒质中,设媒质的导磁率为μ,则磁感应强度B 和磁场H满足的方程为: 。

2.设线性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中,02=∇φ称为 方程。

3.时变电磁场中,数学表达式H E S⨯=称为 。

4.在理想导体的表面, 的切向分量等于零。

5.矢量场)(r A穿过闭合曲面S 的通量的表达式为: 。

6.电磁波从一种媒质入射到理想 表面时,电磁波将发生全反射。

7.静电场是无旋场,故电场强度沿任一条闭合路径的积分等于 。

8.如果两个不等于零的矢量的 等于零,则此两个矢量必然相互垂直。

9.对平面电磁波而言,其电场、磁场和波的传播方向三者符合 关系。

10.由恒定电流产生的磁场称为恒定磁场,恒定磁场是无散场,因此,它可用 函数的旋度来表示。

二、简述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11.已知麦克斯韦第二方程为t B E ∂∂-=⨯∇ ,试说明其物理意义,并写出方程的积分形式。

12.试简述唯一性定理,并说明其意义。

13.什么是群速?试写出群速与相速之间的关系式。

14.写出位移电流的表达式,它的提出有何意义?三、计算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15.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判断矢量函数y x e xz ey B ˆˆ2+-=是否是某区域的磁通量密度?(2)如果是,求相应的电流分布。

16.矢量z y x e e eA ˆ3ˆˆ2-+=,z y x e e e B ˆˆ3ˆ5--=,求 (1)B A+ (2)B A⋅17.在无源的自由空间中,电场强度复矢量的表达式为()jkz y x e E e E eE --=004ˆ3ˆ(1) 试写出其时间表达式; (2) 说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四、应用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18.均匀带电导体球,半径为a ,带电量为Q 。

试求 (1) 球内任一点的电场强度(2) 球外任一点的电位移矢量。

19.设无限长直导线与矩形回路共面,(如图1所示), (1)判断通过矩形回路中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在图中标出); (2)设矩形回路的法向为穿出纸面,求通过矩形回路中的磁通量。

电磁场与电磁波 答案

电磁场与电磁波  答案

23 谐振腔和波导管内的电磁场只能存在或者传播一定的频率的电磁波是由谐振腔和波
导管的边界决定的。
24 写出采用洛伦兹规范和在此规范下的电磁场方程: v v v 1 ∂2Α v 1 ∂ϕ 1 ∂ 2ϕ ρ 2 2 J , = − µ ∇⋅Α+ 2 = 0,∇ Α − 2 ∇ ϕ − =− 。 0 2 2 2 ε0 c ∂t c ∂t c ∂t 25 推迟势的本质是电磁作用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
i 1 1 1v v 41 电磁场张量 Fµν按下列方式构成不变量。 Fµν Fµν = B 2 − 2 E 2 , ε µνλτ Fµν Fλτ = B ⋅ E c 2 8 c 42 静止µ子的寿命只有 2.197×10-6 秒,以接近光速运动时只能穿过 660 米。但实际上很
大部分µ子都能穿过大气层到达底部。在地面上的参考系把这种现象描述为运动µ子 寿命延长的效应。 但在固定于µ子上的参考系把这种现象描述为运动大气层厚度缩小 的效应。
二、填空题
1 电动力学的研究对象是电磁场的基本属性和运动规律,研究电磁场与带电粒子之间
的相互作用。
2 位移电流是由麦克斯韦首先引入的,其实质是电场的变化率。 3 麦克斯韦首先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指出光波就是一种电磁波。 4 麦克斯韦方程和洛伦兹力公式正确描述了电磁场的运动规律以及它和带电物质的相
互作用规律。 v v v v 5 各向同性线性介质的极化强度 P 和外加电场 E 之间的关系是 P = χ e ε 0 E ,其中 χ e 是 介质的极化率, ε 0 是真空电容率。 v v ∂B 。 6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的微分方程为 ∇ × E = − ∂t
时空坐标相互变换。相应地,电磁场的三维矢势和一维标势构成一个统一体,不可 分割,当参考系改变时,矢势和标势相互变换。 (√) (×) 28 时间和空间是两个独立的物理量,不能统一为一个物理量。

电磁场与电磁波试题及答案

电磁场与电磁波试题及答案

1. 写出非限定情况下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并简要说明其物理意义。

2.答非限定情况下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为,,0,D BH J E B D t tρ∂∂∇⨯=+∇⨯=-∇⋅=∇⋅=∂∂,(3分)(表明了电磁场和它们的源之间的全部关系除了真实电流外,变化的电场(位移电流)也是磁场的源;除电荷外,变化的磁场也是电场的源。

1. 写出时变电磁场在1为理想导体与2为理想介质分界面时的边界条件。

2. 时变场的一般边界条件 2n D σ=、20t E =、2t s H J =、20n B =。

(或矢量式2n D σ=、20n E ⨯=、2s n H J ⨯=、20n B =)1. 写出矢量位、动态矢量位与动态标量位的表达式,并简要说明库仑规范与洛仑兹规范的意义。

2. 答矢量位,0B A A =∇⨯∇⋅=;动态矢量位A E t ϕ∂=-∇-∂或AE tϕ∂+=-∇∂。

库仑规范与洛仑兹规范的作用都是限制A 的散度,从而使A 的取值具有唯一性;库仑规范用在静态场,洛仑兹规范用在时变场。

1. 简述穿过闭合曲面的通量及其物理定义 2.sA ds φ=⋅⎰⎰ 是矢量A 穿过闭合曲面S 的通量或发散量。

若Ф> 0,流出S 面的通量大于流入的通量,即通量由S 面内向外扩散,说明S 面内有正源若Ф< 0,则流入S 面的通量大于流出的通量,即通量向S 面内汇集,说明S 面内有负源。

若Ф=0,则流入S 面的通量等于流出的通量,说明S 面内无源。

1. 证明位置矢量x y z r e x e y e z =++ 的散度,并由此说明矢量场的散度与坐标的选择无关。

2. 证明在直角坐标系里计算 ,则有()()xy z x y z r r e e e e x e y e z x y z ⎛⎫∂∂∂∇⋅=++⋅++ ⎪∂∂∂⎝⎭3x y z x y z∂∂∂=++=∂∂∂ 若在球坐标系里计算,则 232211()()()3r r r r r r r r r∂∂∇⋅===∂∂由此说明了矢量场的散度与坐标的选择无关。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课后答案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课后答案

答案:① aA =
1 14
(ax
+
2ay

3az
)
;②
A−B =
53 ;③ A • B = −11;

θ AB = 135.48 ; ⑤
A× C = −(4ax +13ay +10az ) ; ⑥
A •(B × C)=(A • B)× C = −42 ; ⑦
(A× B)× C = 2ax − 40ay + 5az 和
托克斯定理求解此线积分。
∫ ∫ 答案:① A •dl = π a4 ;② (∇ × A) dS = π a4 。
l
4
l
4
1-18 试在直角坐标系下证明: − 1 ∇2 (1 R)=δ(r − r′)。 4π
∫ 1-19 若矢量 A = a(R cos2 ϕ
R3 ),1 ≤ R ≤ 2 ,求
∇• AdV 。
⎡ 2 sinhξ cosη
⎢ ⎢
cosh 2ξ − cos 2η

答案:[M ] = ⎢−
2 coshξ sinη
⎢ cosh 2ξ − cos 2η


0
⎢⎢⎣
2 coshξ sinη cosh 2ξ − cos 2η
2 sinhξ cosη cosh 2ξ − cos 2η
0
⎤ 0⎥
⎥ ⎥ 0⎥ 。 ⎥ ⎥ 1⎥ ⎥⎥⎦
+ ay
y − 2x x2 + y2

1-22 已知 A = a a x + b a y + c a z ,写出圆柱坐标系和圆球坐标系下 A 的表达式。
答案: A = (a cosϕ + b sinϕ )ar + (b cosϕ − a sin ϕ )aϕ + caz ;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课后答案_谢处方_第二章习题 2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课后答案_谢处方_第二章习题 2

2.10 一个半圆环上均匀分布线电荷 ,求垂直于圆 平面的轴线z=a处的电场强度,设半圆环的半径也为a。
解:
dq ldl ', dl ' a d ',
dE
R eza era a(ez ex cos ' ey sin '),
E r
l 4 0
c
R R3
dl
'
a
l
40
(ez ex cos ' ey sin ')a2 d '
的磁感应强度,并证明空腔内的磁场是均匀的。
解:将题中问题看做两个对称电流的叠加:
一个是密度为 J 均匀分布在半径为 b
的圆柱内,另一个是密度为 J 均匀
b
分布在半径为 a 的圆柱内。 a
由安培环路定律在 b 和 a 中分布的
d
磁场分别为
0 2
J
b
b b
Bb
0b2 J b 2 b2
b b
0
q(ex x ey y (x a)2
ez z exa)
y2
z2
3/ 2
2q(ex x ey y ez z exa)
(x
a)2
y2
z2
3/ 2
0
由此可得个分量为零的方程组:
q(x
a)
(x
a)2
y2
z2
3/ 2
2q(x
a)
(x
a)2
y2
z2
3/ 2
0
qy
(
x
2
a)2
y2
z2
3/ 2
2qy
解:(1)
d
q (r ) d 0 (r ) s dx

电磁场与电磁波 课后答案(冯恩信 著)

电磁场与电磁波 课后答案(冯恩信 著)

第一章 矢量场 1.1 z y x C z y x B z y x A ˆˆˆ3;ˆ2ˆˆ;ˆˆ3ˆ2+-=-+=-+= 求:(a) A ; (b) b ; (c) A B ⋅ ; (d) B C ⨯ ; (e) () A B C ⨯⨯ (f) () A B C ⨯⋅ 解:(a) 14132222222=++=++=z y x A A A A ; (b) )ˆ2ˆˆ(61ˆz y x BB b -+== ( c) 7=⋅B A ; (d) z y xC B ˆ4ˆ7ˆ---=⨯ (e) z y x C B A ˆ4ˆ2ˆ2)(-+=⨯⨯ (f) 19)(-=⋅⨯C B A 1.2 A z =++2 ρπϕ; B z =-+- ρϕ32 求:(a) A ; (b) b ; (c) A B ⋅ ; (d) B A ⨯ ; (e) B A + 解:(a) 25π+=A ;(b) )ˆ2ˆ3ˆ(141ˆz b -+-=ϕρ;(c) 43-=⋅πB A (d) z A B ˆ)6(ˆ3ˆ)23(+--+=⨯πϕρπ (e) z B A ˆˆ)3(ˆ-++=+ϕπρ 1.3 A r =+-22 πθπϕ; B r =- πθ 求:(a) A ; (b) b ; (c) A B ⋅ ; (d) B A ⨯ ; (e) A B + 解:(a) 254π+=A ; (b) )ˆˆ(11ˆ2θππ-+=r b ; (c) 22π-=⋅B A ;(d) ϕπθππˆ3ˆ2ˆ22++=⨯r A B ; (e) ϕπˆ2ˆ3-=+r B A 1.4 A x y z =+- 2; B x y z =+-α 3 当 A B ⊥时,求α。

解:当 A B ⊥时, A B ⋅=0, 由此得 5-=α 1.5 将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场 F x y z x F x y z y 12(,,) ,(,,) ==分别用圆柱和圆球坐标系中的坐标分量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 导行电磁波1、 求内外导体直径分别为0.25cm 和 0.75cm 空气同轴线的特性阻抗; 在此同轴线内外导体之间填充聚四氟乙烯( 2.1r ε=),求其特性阻抗与300MHz 时的波长。

解:空气同轴线的特性阻抗00.7560ln60ln =65.9170.25b Z a ==Ω 聚四氟乙烯同轴线:00.75=41.404ln345.487 0.25b Z a ===Ω80.69v m f λ==== 2、在设计均匀传输线时,用聚乙烯(εr =2.25)作电介质,忽略损耗⑴ 对于300Ω的双线传输线,若导线的半径为0.6mm ,线间距应选取为多少?⑵ 对于75Ω的同轴线,若内导体的半径为0.6mm ,外导体的内半径应选取为多少?解:⑴ 双线传输线,令d 为导线半径,D 为线间距,则0110 ln , ln1 300 ln3.75, 25.5D L C D d dDZ dDD mm dμπεππ=====∴== ⑵ 同轴线,令a 为内导体半径,b 为外导体内半径,则0112 ln , 2lnb L C b a aμπεπ==01 ln 752 ln1.875, 3.91b Z abb mm aπ===∴==3、设无耗线的特性阻抗为100Ω, 负载阻抗为5050j -Ω, 试求:终端反射系数L Γ驻波比VSWR 及距负载0.15λ处的输入阻抗in Z 。

解:005050100112505010035L L L Z Z j j j Z Z j j---++Γ===-=-+-+-1 2.6181L LS +Γ===-Γ()()000250501000.15100210050500.15L in L j j tan Z jZ tan d Z d Z Z jZ tan d j j tan πλβλπβλλ⎛⎫-+⨯ ⎪+⎝⎭==⨯+⎛⎫+-⨯ ⎪⎝⎭43.55 +34.16j =4、一特性阻抗为50Ω、长2m 的无耗线工作于频率200MHz ,终端阻抗为4030j +Ω,求其输入阻抗in Z 。

解:输入阻抗:000tan tan L in L Z jZ zZ Z Z jZ zββ+=+288 1.5, 2, tan 1.7323326.329.87 in c z f Z j πππλβλ===⨯==-∴=-Ω5、在特性阻抗为200Ω的无耗双导线上 , 测得负载处为电压驻波最小点,min V 为 8V, 距负载4λ处为电压驻波最大点 , max V 为 10V, 试求负载阻抗L Z 及负载吸收的功率L P 。

解:传输线上任一点的输入阻抗和反射系数的关系为1(d)(d)1(d)in Z Z +Γ=-Γ在电压最小点处()L d Γ=-Γ,将其代入上式可得min 01(d)1LLZ Z -Γ=+Γ再由驻波比表达式1||1||L L S +Γ=-Γ所以min 01(d)1L L Z Z Z S-Γ==+Γ 由题中给出的条件可得max min101.25 8V S V=== 则 0min 2001601.25L Z Z Z S ====Ω 2min min 11640.222160L V P W Z ==⋅=6、长度为3λ/4,特性阻抗为600Ω的双导线,端接负载阻抗300Ω;其输入端电压为600V 。

试画出沿线电压、电流和阻抗的振幅分布图,并求其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设d =0为负载端。

003006001130060033j L L L Z Z e Z Z π--Γ===-=++(2)32(3)()[1]14(34)160033450l j d j dL L j j L L L U d U e e U U e e U U Vϕββπππλ-++-++=+Γ⎛⎫⎛⎫=+=-= ⎪ ⎪⎝⎭⎝⎭=-()()()21122121()[12(2)]102245093()[12(2)]10220.7593L L L L L L L L in U d U COS d d COS I d U COS d d COS U d Z d I d ϕβππλϕβππλ++=+Γ+Γ-⎛⎫⎛⎫=+- ⎪ ⎪⎝⎭⎝⎭=+Γ-Γ-⎛⎫⎛⎫=-- ⎪ ⎪⎝⎭⎝⎭==振幅()()()in U d I d Z d 、、 随d 的变化如图题7-6所示。

max max 0()[1]600()[1]1L L LL U d U VU I d AZ ++=+Γ==+Γ=min min 0()[1]300()[1]0.5L L LL U d U VU I d AZ ++=-Γ==-Γ=()()()()()()max max min min min max1200300in in U d Z d I d U d Z d I d ====图题7-67、无耗双导线的特性阻抗为500Ω,端接一未知负载L Z ,当负载端短路时在线上测得一短路参考点位置0d ,当端接L Z 时测得VSWR 为2.4,电压驻波最小点位于0d 电源端0.208λ处,试求该未知负载阻抗L Z 。

解:因为接L Z 时, 2.4S =,2πβλ=,因0d 处为等效负载点,故min 0.208d λ=。

()()()0min 000min 1 2.420.2081()500() 2.420.208 906.32452.75L in L L j tan Z jZ tan d j tan d Z d Z Z Z Z jZ tan d jtan d jtan jπβρββρβπ-⨯+-=⇒==+--⨯=- 8、无耗线的特性阻抗为125Ω,第一个电流驻波最大点距负载15cm ,VSWR 为5, 工作波长为 80cm, 求负载阻抗。

解:2πβλ=, ()max 0Z =Z Z 1255625in d S ==⨯=Ω ,15d cm =()()0002625125tan 15tan 1252tan 125625tan 15 29.0897 +49.3668jin L in j Z d jZ d Z Z Z jZ d d j πβλπβλ⎛⎫-⨯ ⎪-⎝⎭==⨯-⎛⎫-⨯ ⎪⎝⎭=9、求图题7-9各电路'A A -处的输入阻抗、反射系数模及线B的电压驻波比。

Z(a)(b)Z (c)(d)Z 线B线B图题7-9解:(a) '0004111342AA Z Z Z Z ==+, '''00000043147AA AA AA Z Z Z Z Z Z Z Z --Γ===++,''1||1174 1.3331||1173AA AA S +Γ+====-Γ-(b) '002AA Z Z jZ =+, '''0000000021212AA AA AA Z Z Z jZ Z j jZ Z Z jZ Z j -+-+Γ====++++, ''111||2 5.8311||12AA AA jS j +++Γ===+-Γ-(c) ()'220000244AA LZ Z Z Z Z Z ===, '''0000000AA AA AA Z Z Z Z Z Z Z Z --Γ===++, ''1||11||AA AA S +Γ==-Γ或()'220000244AA LZ Z Z Z Z Z === 说明'A A -处匹配,故'0AA Γ=,1ρ= (d) '04L AA Z Z Z ==, '''00000024212423AA AA AA Z Z Z Z Z Z Z Z --Γ===++''111||3211||13AA AA S ++Γ===-Γ- 10、考虑一根无损耗线:⑴ 当负载阻抗(4030)L Z j =-Ω,欲使线上驻波比最小,则线的特性阻抗应为多少?⑵ 求出该最小的驻波比及相应的电压反射系数; ⑶ 确定距负载最近的电压最小点位置。

解:⑴ 11ρρ-Γ=+,11S +Γ=-Γ驻波比S 要小,就要求反射系数Γ小,需求其极值。

12202220()[]()L LL LR Z X R Z X -+Γ=++ 令 220220()()L LL LR Z X y R Z X -+=++,求00dy dZ = 即 2200022222000()2()(2)()0[()]()L L L L L L L LR Z X R Z dyR Z dZ R Z X R Z X -+-=-+-=++++ 22000220()2()2()()L L L L L LR Z X R Z R Z R Z X -+-⋅+=-++ 故 050Z =Ω⑵ 将050Z =Ω代入反射系数公式,得1122220222222min0()(4050)301[][]()(4050)303L L L L R Z X R Z X -+-+Γ===++++ 最小驻波比为min min111321113S ++Γ===-Γ-⑶ 终端反射系数j 020()(4050)3010 + j= 0.3333j=0.3333e ()(4050)303L L L L L R Z jX j R Z jX j π-+-+Γ===++++2L πϕ=当min 2144L n d λϕλπ+=m (0,1,2,3...)n =时,电压最小即()()1L L U d U +=-Γmin ,第一个电压波节点(取0n =)min1134248d λπλλπ=+= 11、有一无耗传输线特性阻抗075Z =Ω,终端接负载阻抗(10050)L Z j =-Ω,求:⑴ 传输线上的反射系数()d Γ; ⑵ 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表示式;⑶ 距负载第一个电压波节和电压波腹的距离min l 和max l 。

解:⑴ 终端反射系数ooo63.447.5015.90255055.9e 0.31e 17550182e j j L L j L Z Z j Z Z j Γ-----====+- 故反射系数为 o2(47.52)L ()e 0.31e j d j d d ββΓΓ--+==⑵ o(247.5)()(1)e 2cos e [1e ]j d j d j d L L L U d A A d A βββΓΓβΓ-+=-+=+ o (247.5)000()(1)e 2sin e [1e ]j d j dj d L L L A A A I d j d Z Z Z βββΓΓβΓ-+=-+=- 其中02L L U I Z A +=是终端入射波的电压。

L U 、L I 分别为终端电压和终端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