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历史文献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合集下载

2020中国政法大学历史学考研分数线汇总

2020中国政法大学历史学考研分数线汇总

2020中国政法大学历史学考研分数线汇总2020中国政法大学历史学考研分数线已经公布,今年的分数线是升是降呢?博仁考研的老师为各位历史学考研人,汇总了近3年分数线,一起来看看吧!中国政法大学历史学考研专业正在招生。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学专业隶属于人文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目前设有哲学系(含哲学研究所、逻辑研究所)、中文系(中文教研室)、历史研究所、艺术教育发展中心(艺术
2021历史学考研序幕拉开,很多同学已经利用这段空余时间,开始复习了,你还在观望么?了解分数线后,确定了报考院校,只是第一步,随着考研时间的推进,考试有哪些科目?参考书有哪些?复习重点是什么?……
不要让这些问题成为你复习的阻碍,博仁考研老师将根据你的问题给予帮助,让考研复习事半功倍!
1。

政法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政法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政法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考研不是想象的那么难,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机遇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其实考研只是一种考验。

在此过程中,你必须拥有三样东西:复习资料、复习方法和坚持不懈。

为此,勤=思为大家整理了历年历史学考研成功学员的经验分享和参考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学校简介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清华大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上合并组建的北京政法学院,1983年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

学校以“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为校训,以“推动中国社会政治进步和法制昌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理想,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法学领域具有突出的整体优势,先后为社会各界输送优秀毕业生20余万名,全国具有高等学历的司法工作者中,约有十二、历史学考研方向全面解析历史学作为社会学领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尤为接近。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历史学主要设有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8个二级学科专业。

其中,每一个专业都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长时间的专业知识的积累。

二、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历史学考研分为统考和自命题,大部分院校在以考研为主的方式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不指定任何参考书目,这就给广大考生的考研复习备考带来很多不便。

为此,勤思教研室的老师们为大家整理了历史学考研参考书,从而方便大家的复习备考。

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历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非法学)(中欧法学院)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招生简章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非法学)(中欧法学院)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中欧法学院法律(非法学)招生目录中欧法学院法律(非法学)介绍迄今为止,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以下简称:中欧法学院)是唯一获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学院。

在中欧法学院成立之前,温家宝总理就对之寄予厚望,期待“中欧法学院能培养出大批学贯中西的法律人才”。

2008年10月23日,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莅临庆典并致辞。

自2008年10月23日成立以来,中欧法学院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合伙人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政府协议、资助合同和中外合作办学协议所规划的各项任务已顺利开展。

1. 管理中欧法学院的决策机构为“联合管理委员会”,由10名委员组成, 司法部前部长张福森先生为中方主席,汉堡大学代表尤汉林教授为欧方主席。

中欧法学院的日常工作由院长负责,中国政法大学、汉堡大学分别推举一名联席院长,其中:中方院长方流芳教授为学院的主要行政负责人,欧方院长布哈(Thomas Bruha)教授负责财务和培训。

高效、透明和国际化是中欧法学院的管理特色。

中欧法学院管理团队包括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和编制外人员、中国人和外国人,团队成员精诚合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

中欧法学院最大限度公开行政管理、财务和教务信息,目前,凡是与学院有关的一切重要信息,都可以从学院网站 获取。

根据政府间财务协议,中欧法学院设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为监管和咨询机构。

2009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前任院长肖扬先生、最高人民检察院前任检察长贾春旺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资深教授、著名民法学家王家福先生受聘为中欧法学院中方顾问。

外方顾问分别为:欧盟驻华代表团大使Serge Abou先生、前欧洲法院主席Gil Carlos Rodríguez Iglesias先生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Rolf D. Cremer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教材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教材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教材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学研究生初试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或242西班牙语③742中国史综合。

招收中国史专业历史学侧重法律文献和法律史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自2014年开始退出统考改为自主命题,即专业课由法大自主命题,但公共课仍然是教育部统一命题。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籍:
742中国史综合,中国通史200分、中国古代史100分(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专门史01、03、04、05方向选作)、中国近代史100分(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专门史专业02中外关系史方向选做)。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招生简章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招生目录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介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05年6月,其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中国政法大学马列主义理论部,以及2002年成立的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学院有博士生导师6人(含兼职),硕士生导师23人。

学院设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研究所、伦理学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等五个教学科研机构。

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方面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为我校人才培养起思想导航和信念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培养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开放的视野和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意识,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本、硕、博多层次人才。

学院现有1个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7个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中共党史;1个博士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院有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我院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抗美教授兼任院长,并兼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高校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才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研究,承担过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北京市教育工委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等课题,在青少年创造力国际比较、大学生成长的法制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有较高成就。

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卫灵教授,兼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系北京市“两课”学术带头人,主持过司法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教工委学科带头人项目、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重大课题等项目,在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思想、国际关系特别是中印关系、大国关系等领域有专长。

法大考研复试班-中国政法大学历史文献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法大考研复试班-中国政法大学历史文献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法大考研复试班-中国政法大学历史文献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

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

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

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生院三院办学格局。

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

进修生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又合并于中国政法大学。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历史文献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历史文献学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历史文献学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外国语(七选一,详见目录说明)③731 中国史综合④-无复试时间地点除以下说明外,其他学院(专业)复试时间为3月23日-26日:1、商学院各专业、外国语学院各专业复试时间另行通知(预计3月27日之后)。

2、人文学院法治文化、法学理论、逻辑学复试时间为3月23日-26日,其他专业复试时间另行通知(预计3月27日之后)。

法大考研复试班-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研究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法大考研复试班-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研究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法大考研复试班-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

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

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

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生院三院办学格局。

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

进修生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又合并于中国政法大学。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下设的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主要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是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学科。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外国语(七选一,详见目录说明)③761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一④861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二复试时间地点除以下说明外,其他学院(专业)复试时间为3月23日-26日:1、商学院各专业、外国语学院各专业复试时间另行通知(预计3月27日之后)。

2015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5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复习经验指导一、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考研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考试科目 备注 007人文学院54 1.人文学院各专业均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2.中国哲学专业招生计划中,含“国际儒学院”招生计划8名。

3.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专业为“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招生专业。

4.专门史专业01、02方向为人文学院招生方向,招生2人;03、04、05方向为“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招生方向,招生2人。

030101法学理论 1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或242西班牙语③701法学综合一④801法学综合二 06法治文化07法律逻辑 08法律语言学 09法治与文学二、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考试科目政治外语专业一专业一总分法学理论50 50 90 90 340三、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考研参考书科目名称书名作者出版社701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导论》(初试必读)第二版舒国滢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法理学》(初试选读)舒国滢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宪法学》(第四版)焦洪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国际法》周忠海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8年《国际私法》第三版赵相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11年第三版《国际经济法》(第四版)王传丽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精品教材2012年第四版版《行政诉讼法学》第三版马怀德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三版版《行政法学》(第二版)张树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801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必读)第二版江平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民法学》王卫国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宋朝武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宋朝武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三版《刑事诉讼法学》(第四版)陈光中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刑事诉讼法学》刘玫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二版《刑法学》(第四版)曲新久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刑法学》(第五版)曲新久、陈兴良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四、2009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考研真题法学综合一(法理学、宪法学、国际法学各占40分,行政法学3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的无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
人文学院历史文献学招生目录
人文学院历史文献学介绍
人文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设有哲学、中文和艺术3个教研室,历史和逻辑2个研究所,涵括文、史、哲、艺四个一级学科门类。

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2个本科专业分别于2002年、2003年开始招生。

现有哲学、中国史两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宗教学、美学和中国近现代史7个硕士点;另在法学理论专业下设有法治文化、法律语言、法律逻辑、法治文学等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学院以“法大人文、人文法大”为办学理念,除加强专业教学,努力做到与其他著名高校的专业教学看齐,还重视在全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承担了大量全校性的通识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识教育逐步成为学院发展特色。

由我院教师为主体组建的“中国政法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咨询中心”,成为我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和阵地。

在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上,重视人文学科与法学学科的深度结合,法治文化、法律逻辑、法律语言、法律与宗教等新兴交叉学科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近年来,学院相继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文化研究中心、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中心、艺术与法律研究中心、艺术经纪研究中心等5个非在编教研机构,进一步搭建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学院专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15人(含终身教授1人),副教授22人,有7名教师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资格。

学院不仅有一批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师,在诸多全国性学术研究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还有一批在艺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的教师,在中国书画的创作与研究方面成绩斐然。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和法治精神、扎实专业知识和法学知识、较强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式与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为社会输送了优秀毕业生。

学院积极争取社会捐资助学,专门设置了一些奖助学金,针对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分别进行资助和奖励。

历史文献学专业初试科目命题范围
科目考试科目命题范围
代码
111 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40 德语大学德语教学大纲
241 法语大学法语教学大纲
251 二外英语《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四级要求
252 二外俄语大学俄语教学大纲
253 二外日语大学日语教学大纲
254 二外德语大学德语教学大纲
255 二外法语大学法语教学大纲
261 单独考试英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
701 法学综合一法理学(40分):法理学导论。

宪法学(40分):中国宪法。

国际法学(40分):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含WTO)、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私法(国际私法理论与制度、法律适用、国际民事诉讼、国际商事仲裁);国际公法(国际公法基本理论)。

行政法学(30分):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702 哲学综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00分,选作50分(逻辑学专业选作逻辑学50分、其他专业选作现实问题的哲学分析50分)。

703 物证技术综合一物证技术学总论50分、痕迹检验技术50分、文件物证技术50分。

704 政治学综合一政治学原理100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50分。

705 社会学综合一社会学理论75分、分支社会学75分。

706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60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60分、科学
社会主义30分。

707 英语语言文学综合一含语法、阅读、翻译技能与写作。

708 新闻传播学综合一传播学60分、新闻理论60分、现代媒介概论(含新媒体)30分。

709 公共管理综合一管理学原理75分、公共行政原理75分。

710 法医学综合一法医学概论75分、法医病理学75分。

711 侦查学综合侦查学总论、司法鉴定总论各75分。

717 法语语言文学综合一语法30分、阅读40分、翻译技能40分、写作40分。

718 德语语言文学综合一语法30分、阅读40分、翻译技能40分、写作40分。

719 基础俄语语法40分、阅读40分、翻译40分、写作30分。

790 基础课(西藏单考)法理学(75分):法理学导论;宪法学(75分):中国宪法。

801 法学综合二民法学(50分):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总论、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继承法;
刑法学(50分):刑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25分):刑事诉讼法学(含刑事证据);
民事诉讼法学(25分):中国民事诉讼法。

802 哲学综合二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各75分。

803 理论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各50分。

804 应用经济学综合西方经济学宏观、西方经济学微观、统计学各50分。

805 物证技术综合二光学75分、振动与波动75分。

806 政治学综合二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部分)75分、西方政治思想史75分。

807 社会学综合二社会统计学75分、社会学研究方法75分。

808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60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60分、
思想政治教育30分。

809 英语语言文学综合二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各50分。

810 新闻传播学综合二新闻采访学25分、新闻写作学35分、新闻编辑学35分、新闻评论学25分、公共关系学和广告学30分。

811 工商管理综合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经济统计各50分。

812 公共管理综合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学原理各占50分。

813 法医学综合二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司法精神病学各占50分。

814 政治学综合三国际关系史(1945年之前)50分、国际关系理论50分、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50分。

815 政治学综合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0分,中共历史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80分,中共历史研究理论与方法30分。

816 哲学综合三美学原理150分
817 法语语言文学综合二翻译理论与实践75分、法国文学75分。

818 德语语言文学综合二翻译理论与实践75分、语言学75分。

819 俄语综合翻译理论与实践75分、俄罗斯文学75分。

890 专业基础课(西藏单
考)
民法学(50分):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总论、合同法、
侵权责任法、继承法;
刑法学(50分):刑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25分):刑事诉讼法学(含刑事证据);
民事诉讼法学(25分):中国民事诉讼法。

历史文献学专业复试科目命题范围
学院专业或研究方向复试科目命题范围
007人文学院法学理论专业
—法律逻辑方向
法律逻辑
包括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判决推理与法律
论证理论三个部分。

法学理论专业
—法律语言学方

法律语言学法律语言学相关问题
法学理论专业
—法治文化方向
法治文化文化学、价值哲学、法理学。

法学理论专业
—法治与文学方

法治与文学法治文化、法治与文学、文学概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
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发展线索(马克
思、恩格斯阶段为主)。

逻辑学专业逻辑原理演绎逻辑和非演绎逻辑两个部分。

中国哲学专业
中国近现代哲

从1840年至新中国建立。

外国哲学专业现代西方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后
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专业外语、中
国近代史
专业外语,外译汉,主要考察阅读翻译能力;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世界史专业世界史(包括
专业外语)
美洲史、俄罗斯史、日本史、法治进程比较
宗教学专业宗教学原理宗教学的产生和发展、宗教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含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概况、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主要内容等。

美学专业中国文学史与
西方文学史
(文艺美学方
向)、中西美术
史(书画美学
方向)
美的本质,美与真善,美与丑,社会美,艺
术美,自然美,形式美,美感,优美与崇高,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与喜剧。

历史文献学专业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文献40分、古代法律文献30分、古代汉语30分。

中国古代史专业
—秦汉史方向
中国古代史秦汉史50分、古代汉语50分
中国古代史专业
—明清史方向
中国古代史明清史50分、古代汉语50分
专门史专门史(社会
史)
中国通史40分、社会史概论30分,历史人
类学30分
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复试分数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