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认识正负数》导学案优秀名师资料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第p1~3页,例1例2,练习一:1~5题。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学生准备:练习纸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问:我们学习过那些数?2、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3、说说你玩游戏的输赢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2 2)4、问:这两个2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一个2表示赢两次,一个2表示输两次,一赢一输正好相反,那么没有参加这个游戏的人能一眼看出这两个2哪个表示赢哪个表示输呢?谈话:我们以前学的数很难表示这样意思相反的量了,那老师请你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请你来设计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来反映输赢的情况,要求简单明了,让人一看就知道。

5、汇报交流。

展示作品:(赢2 输2)(+2 —2)问:这几种方案哪种更具数学特色,更能清楚地反映出输赢这种相反意义的量呢?二、教学正负数1、引导:你们和数学家想到一起去了,赢2次我们可以用+2表示,读作正二,“+”是正号,输2次可以用“—2”表示,读作负二,“—”是负号。

2、快速抢读(教师出示卡片:+7、—100、+3.6、—0.8,20)(1)快速读数(2) 20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3)引导:如果把这些正数前面的“+”号都省略你认识吗?都是些什么数?想一想负数的负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4)小结:我们前面学过的数其实都是正数,那今天我们就重点来认识负数。

三、了解负数的历史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是怎样表示意义相反的量的?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负数去了解负数的历史。

2023最新-初中数学正负数教案【优秀5篇】

2023最新-初中数学正负数教案【优秀5篇】

初中数学正负数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勤劳的编辑帮大伙儿分享的初中数学正负数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数学正负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难点正确理解和表示指定方向变化的量,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

温度计上的-2,0,3分别表示是么意义?二、自主探究(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篇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过程与方法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方法。

2.难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3.关键: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 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我们知道,数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和生活需要中产生,并不断扩充的。

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物体、空位引进了数0, 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例如课本第2 页至第3页中提到的四个问题,这里出现的新数:-3,-2,-2.7%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减少2.7%。

8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正负数

8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正负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导教案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 89—90 页的内容学习目标:1.在熟习的生活情形中,进一步领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平时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重难点:会用负数表示一些平时生活中的问题,理解负数的意义。

学情剖析:学习过程:一、学习准备从前我们学的数只好表示零上温度或许零度,从上一课开始,我们又认识了-2,-5 ,-20 等能够表示零下温度的数。

二、解读教材1、认识生活中的正负数(图赐教材89 页)(1)珠穆朗玛峰超出海平面8844.43 米,记作+ 8844.43 米,那么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 155 米,则记作-155米。

(2)竞赛中,假如答对得 10 分,记作+ 10 分,那么答错了扣 10 分记作分。

(3)从以下图表格中,能够看出:助民商场3 月份盈余16900 元, 4 月份损失 127 元,五月份盈余 15200 元。

此中的“-”表示损失。

(4)右图是存折的交易记录,中间:“-”表示从该账户支出(拿出),“+”表示存入,右表示每次交易后的余。

假如再拿出200 元,中将打印出,而右的余。

2、一步正数。

( 1)像 5,23, 100 ,⋯都是正数,能够在正数的前面添上“+”,如+5 ,+20,+100 ;像- 2,- 5,- 20,⋯⋯都是数。

数的前面都有“ -”号。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5 作正五,- 2 作二。

三、稳固1、2、3、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 米栏的成绩是 13.42 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 -0.4 米。

议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假如风速度是 +0.4米,又是什么意思?四、达标检测1、假如小华家月收入2500 元记作 :+2500元那么她家这个月水 ,电,煤气的支出 200应记作元.2、假如— 3 表示水库水位降落了 3 米,则+ 5 米表示3、以下几个数中,正数有个,负数有个10—1.5+2.4—6+3174、 0 既不是,也不是。

《认识正负数》(导学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正负数》(导学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正负数(导学案)【导言】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正数和负数。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学习了一些正数,比如1、2、3等等。

那么问题来了,除了正数,还有什么数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正负数。

【学习目标】1.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和表示方式;2.了解正数、负数大小的比较方法;3.了解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习内容】1.什么是正负数?正数:表示一般的数,如1,2,3,4,5……负数:表示比0小的数,如-1,-2,-3,-4,-5……正数和负数构成实数集合,用R表示,记为:R={……,-3,-2,-1,0,1,2,3,……}。

2.正负数的表示方法(1)带符号数的表示法(统一表示法):在数的前面添加一个正号“+”或负号“-”,如+3和-5。

(2)编号表示法:用不同的编号表示不同的数。

正数的编号为1、2、3、4、5……,负数的编号为-1、-2、-3、-4、-5……3.正数、负数大小的比较方法(1)同类比较法:同样是正数或者负数,看绝对值的大小。

(2)异号比较法:正数大于负数。

(3)零的比较法: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

4.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1)正数相加,结果为正数。

(2)负数相加,结果为负数。

(3)正数和负数相加,结果的绝对值比两数中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数的绝对值小。

(4)正数减去正数,结果为正数。

(5)负数减去负数,结果为负数。

(6)正数减去负数,结果为正数。

(7)负数减去正数,结果为负数。

【思考题】1.已知a=-7,b=5,求a+b的结果。

2.已知c=9,d=-3,求c-d的结果。

3.某工人上午收入为+80元,下午又花去-60元,求这位工人一天的收支情况。

4.练习比较大小:-7,7,0,-3,3。

【课后作业】1.用编号表示法表示数-5和15。

2.判断以下哪些表述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1)-5比-10大。

(2)-10比-5小。

(3)15比5大,-5比-15大。

(4)-7和7相加,结果为-1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负数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负数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负数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负数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负数,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法,知道正负数和0的关系。

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联想、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归纳概括法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认识。

1、从温度中相反量的表示方法了解正、负数。

(1)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平时看电视吗?请看屏幕(播放新闻联播片头)这熟悉的音乐和画面告诉大家,即将播出的电视节目是?老师从这个节目中收集到了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信息,并用温度计表示出来了(如下)(2)观察汇报:仔细观察这些温度计,你知道了什么?(上海是零上4℃,南京0℃,北京零下4℃)(3)比较,产生冲突。

引导学生任选两个城市的温度做比较。

当有比较上海和北京时,师故作狐疑:北京和上海的温度不一样吗?让学生再次强调,一个是零上4摄氏度,一个是零下4摄氏度。

质疑: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表示和区分这种意义相反的量?(4)认识+4和-4,学习读写法。

(5)练一练,及时巩固。

【说明:零上4℃和零下4℃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和区分呢?这一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义的量时有局限性,从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需求,在这种积极的内驱指引下,主动学习开始了】2、从海拔中相反的量的表示进一步认识正、负数。

(1)介绍吐鲁番和珠穆朗玛峰,引出海拔的认识。

用逐层揭示谜底的方法介绍这两个地方。

珠穆朗玛峰:这是一座山峰,这是一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吐鲁番盆地:这是一个盆地,这是全国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因为海拔的原因,这儿一天当中的温差特别大,所以那儿的哈密瓜特别甜……(一直揭示到学生能猜出答案为止)联系课件中的图,采用闪烁虚线的效果让学生认识海拔。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负数的意义。

(课本123—125也得例1、例2)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读写负数,并能用负数表示相关的量。

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数学思考: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分析能力,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3、问题解决: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从实际问题引入正数、负数,然后通过实例巩固,感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三、重点、难点与关键:1、教学重点: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2、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读写负数,并能用负数表示有关的量。

3、教学关键:使学生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读写负数,并能用负数表示有关的量。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游戏导入,课件展示,生活实例导入。

1.游戏:师生作相反动作游戏,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2.课件展示:搜集的天气预报视频。

根据天气预报中的0下摄氏度的读法和记录方法引入新课。

(二)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的认识导学案第【2】篇〗一、教材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认识负数的意义。

(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板书:相反。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

第2课时 正负数(导学案 )- 2022-2023学年数学 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第2课时 正负数(导学案 )- 2022-2023学年数学 四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第2课时正负数(导学案)- 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学习目标•了解正负数的概念及其现实意义;•能够正确书写正负数;•能够利用正负数计算简单问题。

学习导入请回答以下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正数吗?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来描述;2.你知道什么是负数吗?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来描述;3.你了解正数和负数的关系吗?学习内容1. 正负数的概念正数是大于零的数,如1,2,3,4等;负数是小于零的数,如-1,-2,-3,-4等;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在数轴上可以看作是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分界点。

2. 正负数的现实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正数和负数有着很重要的应用。

比如:•数字温度计中,正数表示高温,负数表示低温;•在美术课中,正数表示向上,负数表示向下;•在物理课中,正数表示向右,负数表示向左;3. 正负数的书写方法正数不需要加符号,如3可以表示为+3;负数需要在数字前面加上负号“-”,如-3表示为负数; 0可以用+0或-0来表示。

4. 正负数的加减法4.1 正数的加减法两个正数相加,答案仍为正数,如3+4=7;两个正数相减,答案也仍为正数,如4-3=1。

4.2 负数的加减法两个负数相加,答案为负数,如-3+(-4)= -7;两个负数相减,答案为正数,如-3-(-4)=1。

4.3 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正数和负数相加,要按照大小关系进行计算,如3+(-4)=-1;正数和负数相减,也要按照大小关系进行计算,如3-(-4)=7。

学习总结在本课中,我们学习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现实意义,掌握了正负数的书写方法和加减法的计算规则。

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正负数,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正负数来解决问题。

作业1.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挑选5个例子,说明它们中存在正数和负数的应用。

2.完成练习册上第2课的练习。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优秀(5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优秀(5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优秀(5篇)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优秀 1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会用正数、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数、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数、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体现正数、负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教学设计: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你知道这节课我们学*什么知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这节课你想知道正负数的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出示本课目标:1、正数、负数怎么读、写?2、怎样用正数、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正数、负数和0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正数、负数的认识(板书课题)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正、负数1、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三组数据老师说几组数据,请你记在记录单上,注意你的记录一定要让别人看明白。

(附:记录单如下)教师叙述:第一组数据:一支球队在比赛中,上半场进了3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第二组数据:本学期,我们班转入2人,转走1人。

第三组数据:王阿姨做生意,一月份赚了4000元,二月份赔了2000元。

2、展示并交流学生可能出现四种情况:(只写数字;数字前面写字;用符号;前面加正负号)。

师选择用文字表示的,用投影展示出来。

问:有没有与他不同的表示方法?学生会出示用符号表示的方法。

问:你为什么这样表示?这两种记录方法否非常详细,你认为那种方法表示更好?为什么?当学生出现认为文字表示方法比较好的时候,我会这样引导:有的时候遇上不会写的字,或者出现错别字,采用这种文字表示,容易让别人错误的理解你的意思,所以,我们就采用不易理解错误的符号记录。

3、认识正负数你们知道像+3这样的数叫什么吗?(正数)观察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数字前面带了一个“+”)你会读吗?生:读加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正负数》导学案
《认识正负数》导学案
老师寄语:笃学善思,挑战自我,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60-62页。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相反意义的量,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负数读法、写法。

2、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

3、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在亲历与合作中,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的认识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学习重点: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法提示:
1、从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感知符号意识。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正负数的意义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交流想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导学
一、情感熏陶,初步感知正负数。

+2000元存入
-500元支出 2层地上-1层地下 1、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
2、说说这些信息的实际意义量有什么共同特征?
3、像+13这样的数,是(),读作:();
像-3、-155这样的数,是(),分别读作:()、()。

4、读出下列各数,并说一说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4 -8 +2.8 + -20 +16 -15.7 9
正数:负数:
5、跟踪小练习
读出下面各数,并按要求填一填。

-7 -2.5 +3.8 -5 9 +14
不带正号的数是不是正数?你认为呢?
二、走进生活,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

1、挑战记忆:用正负数来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①向左走2步记作+2步,向右走5步;记作
②学校四年级共转来25名新同学记作+25名,五年级转走了18名同学;记作③小明的妈妈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记作+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记作。

2、变式练习
①淘气昨天数学作业,若+5道,表示做对5道;那么—3道表示
②若-30米表示电梯下降30米;那么+30米,表示。

③在足球比赛中,如果+3表示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3个球;则 -2表示
课中——探究学习
一、实践操作,深刻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1、用正负数来表示这两个温度:、
2、在温度计上找出零上13度和零下3的位置。

3、思考:温度计上的0与以前学习的0有什么
不同?
4、新疆天池比海平面高1980米,吐鲁番盆地比
海平面低155米。

记作:
1 -18 35 - 6 4
5、思考:0既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那它们之间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0 正数负数
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正负数
1、读出下面各数,并按要求填一填。

-7 -2.5 +3.8 0 -5 9 +14
温馨提示:大家填数的时候,可要认真思考,可别漏数哟!
2、小小数学抢答赛,看谁又快有准确。

(1)、河道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m记作-0.2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0.5m记作()
(2)、如果向东运动4m记作+4m;那么向西运动5m应记作()。

如果-7m表示物体向西运动7m;那么+6m表示物体向()运动。

(3)、如果向南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向西北走100米,记作-100米。

(生举手势表示对错,)为什么错?(意义不相反)
(4)、下面是老师收集的几个城市的昨日最低气温:(出示信息)
海口 14℃上海3℃北京零下3℃哈尔滨零下12℃威海零下2℃
(1)这几个地方,哪个地方温度最高,(海口)哪个地方温度最低?(哈尔滨)
(2)如果老师从哈尔滨到海口是多穿衣服还是少穿衣服?(少)
(3)如果从威海到哈尔滨是多穿衣服还是少穿衣服?(多穿衣服)
(4)、(聪明的你选做)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110米栏比赛中,以12.95秒的成绩夺得冠军,当时的风速是-0.4米
/秒。

风速是-0.4/秒”什么意思?
(逆风)找两个同学表演一下。

猜测一下,如果当时的风速是+0.4
米/秒,刘翔的成绩会是怎样?(会
提高)
1 -18 35 - 6 4
三、课堂检测(大约5分钟)
1、先读一读下面的数,再把它们填到相应的横线上。

+6读作() -208读作() +107读作() -95读作()
2、先读一读,再把正数和负数填在相应的圆圈里
-8 +2.5 0 +26 -3 -10.1 34 -17.8 +132 正数负数
3、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面的温度和海拔高度。

零上6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艾丁硝是中国最低的地方,比海平面低155米,可记作海拔();长白山天地湖面高于海平面2189米,海拔()米。

4、(知识拓展选作题)比较大小
在○里填上>或<
+9○-10 0○-1 -18○3 +9○8
课后——拓展延伸
1、用正数或负数表示下列数量。

(1)赢利10000元,用+10000元表示;那么亏损10000元用( )元表示。

(2)如果向东走10.5米,用+10.5米表示;那么向西走10.5米用( )米表示。

(3)球队胜利4场,用+4场表示;那么失败3场用( )场表示。

(4)零上15度用+15度表示;那么零下15度用( )度表示。

2、下图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

A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米。

B如果小华的位置是+7米,说明他是向()行()米。

C如果小华的位置是-8米,说明他是向()行()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