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进行方向及化学平衡计算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

第二章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限度

2.2.2 熵变与变化方向 那么仅用标准熵变能否判断恒 温恒压条件下变化的方向呢?
判据 ΔrS>0时,变化应该可以自发进行; 而ΔrS<0时,变化应该不能自发进行。
例(2) 例计算反应 2NO(g)=N2(g)+O2(g)的 标准熵变。查表可知 SΘm/J· -1· -1 210.7 mol K 191.5 205.0 则 ΔrSΘm=-24.9 J· -1· -1 <0 mol K 这一反应的标准熵变虽然小于零,但仍可 以自发进行。这是因为前面已经计算该反 应的标准焓变也小于零,即是放热反应, 从能量角度来看该反应应该可以自发进行。 由这一个例子可以看出,在等温、等压条 件下,应该从能量和混乱度两方面综合考 虑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
2.以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稀溶液)
c c Kc (2.5) c c
g G a A d D f F
式(2.5)就是以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 的表达式,Kc称为浓度平衡常数。 可见,化学平衡状态最重要的特点是存在一 个平衡常数。它是反应限度的一种表示,Kc 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其值大小与个物质 起始浓度无关,只与反应的本质和温度有关.
2. 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 (1)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在一定温度、标准状态下,由最稳定单质 生成单位物质的量(1mol)的纯物质时 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 (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用符号ΔfGmΘ表 示,常用单位为kJ· -1。稳定单质的 mol ΔfGmΘ=0。
(2)反应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 反应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ΔrGmΘ,可以用物质 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ΔfGmΘ)来计算。对 于反应 aA+fF=gG+dD 而言,也有
化学反应的标准熵变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平衡与反应方向

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平衡与反应方向

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平衡与反应方向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涉及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反应方向。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平衡及其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一、化学平衡的概念及条件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度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实现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恒温、封闭系统、反应物浓度恒定。

在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被转化为产物时,产物也会以相同速度反应生成反应物。

这是因为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键并没有断裂,而是不断地被形成和断裂。

当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虽然反应仍在进行,但是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二、化学平衡的符号表示化学平衡通常使用平衡方程式来表示。

以一般的反应物A和生成物B为例,化学平衡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A +B ↔C + D其中,反应物A和B转化为产物C和D的反方向被表示为箭头“↔”。

箭头的左侧为反应的“左侧”,右侧为反应的“右侧”。

三、平衡常数及反应方向在化学平衡中,平衡常数(Kc)用来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关系。

对于一般的反应:aA + bB ↔ cC + dD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c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来计算。

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为:Kc = ([C]^c * [D]^d) / ([A]^a * [B]^b)其中,[A]、[B]、[C]和[D]分别代表反应物A、B以及生成物C、D的浓度。

根据平衡常数的数值,可以判断反应的方向。

当Kc大于1时,表示产物的浓度较大,反应朝向产物的方向进行;当Kc小于1时,表示反应物的浓度较大,反应朝向反应物的方向进行;当Kc等于1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相等,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四、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在化学平衡中,反应方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温度:改变温度可以改变平衡常数的数值,进而改变反应的方向。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化学平衡常数【考纲要求】1了解熵的基本涵义,了解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对反应进行方向的影响。

2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3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考点一化学反应的方向1、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2、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1)焓变与反应方向(2)熵变与反应方向a.熵是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用符号S表示。

一般来讲,同种物质S(g)>S(l)>S(s)。

b.熵变是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用△S表示(3)复合判据△G=∆H-T△S【直击高考1】[2013高考∙重庆卷∙7]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 2G(g)。

该反应的△S 0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击高考2】(2013天津卷)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击高考3】 (2012浙江∙27)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2(t-BuNO) 。

实验测得该反应的ΔH= +50.5 kJ·mol-1,该反应的ΔS 0(填“>”、“<”或“=”)。

在 (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考点二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表示。2、表达式:如对于达到平衡的一般可逆反应:aA(g) + bB (g) pC (g)+ qD(g)反应物和生成物平衡浓度表示为C(A)、C (B)、C(C)、C(D)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3、平衡常数的注意事项(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2)平衡常数只与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压强等无关。(3)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通常看作常数“1”,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方向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方向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反应方向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反应物的消耗和产物的生成。

在化学反应中,平衡常数和反应方向是两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反应的进行和达到平衡的状态。

一、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各种物质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平衡常数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表征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平衡状态。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根据化学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平衡常数的数值大小可以告诉我们反应的倾向性和平衡位置。

以一般的反应为例,假设有一个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aA + bB ↔ cC + dD其中,A和B是反应物,C和D是生成物,a、b、c、d分别表示各个物质的摩尔系数。

在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 = [C]^c[D]^d / [A]^a[B]^b在上述公式中,[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摩尔浓度。

当K大于1时,说明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生成物浓度较高;当K小于1时,说明反应向反应物方向进行,反应物浓度较高;当K等于1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反应正在达到平衡。

二、反应方向反应方向指的是化学反应从反应物转向生成物或从生成物转向反应物的过程。

根据反应方向来确定反应的进行和平衡的状态。

在化学反应中,平衡状态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这意味着在一个封闭的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同时进行,但速率是相等的,而且它们的浓度保持不变。

反应的方向取决于平衡常数的数值大小。

如上文所述,当K大于1时,反应倾向于生成物的方向进行;当K小于1时,反应倾向于反应物的方向进行;当K等于1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

要改变一个反应体系的平衡状态,可以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温度、压力等条件。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平衡体系受到外界条件的改变时,体系会通过改变反应方向来恢复平衡。

化学平衡中的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方向

化学平衡中的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方向

化学平衡中的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方向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其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反应速率相等,而平衡常数则是描述化学平衡的一个重要参数。

平衡常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进行的方向以及反应的强弱程度。

一、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平衡常数(K)是指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的乘积的稳定值。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C]^c[D]^d / [A]^a[B]^b,其中方括号表示浓度。

平衡常数的数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也可以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来计算。

对于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的情况,可以通过平衡常数的定义式来计算。

而对于未知摩尔比的情况,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然后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来计算。

二、平衡常数与反应进行方向平衡常数可以告诉我们反应进行的方向,即反应是向前进行还是向后进行。

当平衡常数大于1时,表示生成物的浓度较高,反应主要向右进行;而当平衡常数小于1时,表示反应物的浓度较高,反应主要向左进行。

当平衡常数等于1时,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常数的数值还可以告诉我们反应的强弱程度。

当平衡常数的数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彻底,生成物的浓度越高;而当平衡常数的数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越不完全,反应物的浓度越高。

平衡常数的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越接近。

三、改变平衡常数的方法平衡常数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浓度和压力来调节。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从而改变平衡常数的数值。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使平衡常数增大,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进行;而温度降低会使平衡常数减小,反应向反应物的方向进行。

改变浓度和压力也会对平衡常数产生影响。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压力会使平衡常数减小,反应向反应物的方向进行;而增加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会使平衡常数增大,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进行。

化学平衡常数、反应进行方向

化学平衡常数、反应进行方向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K 表示。

2.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m A (g)+n B(g) p C(g)+q D(g),在一定温度下:n m q P B A D C K ][][][][••= 3.注意: ①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②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做“1”而不代入公式。

③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4.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①K 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反之亦然。

②若用任意状态的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用Q c 表示),与K 比较,可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和反应进行的方向。

Q c < K ,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 c = K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Q c > K ,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③利用K 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 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 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④计算转化率依据起始浓度(或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浓度(或起始浓度),从而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1、已知反应①:CO(g)+CuO(s) CO 2(g)+Cu(s)和反应②:H 2(g)+CuO(s)Cu(s)+H 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和K 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 2O(g)CO 2(g)+H 2(g)的平衡常数为K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 1=c CO 2·c Cuc CO ·c CuOB .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K 1K 2C .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D .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答案 B解析 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纯固体不能表示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A 错误;由于反应③=反应①-反应②,因此平衡常数K =K 1K 2,B 正确;反应③中,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则平衡左移,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ΔH <0,C 错误;对于反应③,在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如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不移动,H 2的浓度不变,D 错误。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一. 化学平衡计算公式对于可逆反应:1、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方程式中相应系数比2、反应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增加量表示为(设反应正向进行):起始量(mol) a b c d变化量(mol)x(耗)(耗)(增)(增)平衡量(mol)3、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A(或B)的平衡转化率(%)说明:计算式中反应物各个量的单位可以是mol/L、mol,对于气体来说还可以是L或mL,但必须注意保持分子、分母中单位的一致性。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个重要推论。

①恒温、恒容时:,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②恒温、恒压时:,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与其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③恒温、恒容时:,即任何时刻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与其反应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5、混合气体的密度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①其中M(A)、M(B)……分别是气体A、B……的相对分子质量;a%、b%……分别是气体A、B……的体积(或摩尔)分数。

②7、化学平衡计算的技巧性较强,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解题方法的训练,力争一题多解。

解题中常用的方法有:①差量法②极端假设法③守恒法④估算法等。

练习1 0.02molCO与0.02mol水蒸气在2L密闭容器里加热至1200℃经2min达平衡,生成CO2和H2,已知V(CO)=0.003mol/(L·min),求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及CO的转化率。

2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将N2和H2以体积比为1∶3混合,当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中氨占25%(体积比),若混合前有100mol N2,求平衡后N2、H2、NH3的物质的量及N2的转化率。

3. X 、Y 、Z 为三种气体。

把a molX 和b mol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X +2Y 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 +n (Y)=n (Z),则Y 的转化率为 ( )A.%1005⨯+b aB.%1005)(2⨯+bb a C.%1005)(2⨯+b a D. %1005⨯+aba 4.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 2和O 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 SO 2+O 2 2 SO 3,并达到平衡。

化学平衡常数、反应进行方向

化学平衡常数、反应进行方向

化学平衡常数、反应进行方向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一、化学平衡常数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K 表示。

2.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m A (g)+n B(g)p C(g)+q D(g),在一定温度下:n m qP B A D C K ][][][][••=3.注意: ①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②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由于其浓度可看做“1”而不代入公式。

③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4.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①K 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比例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反之亦然。

②若用任意状态的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用Q c 表示),与K 比较,可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和反应进行的方向。

Q c < K ,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Q c = K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Q c > K ,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③利用K 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④计算转化率依据起始浓度(或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可以计算平衡浓度(或起始浓度),从而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1、已知反应①:CO(g)+CuO(s) 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c CO2·c Cuc CO·c CuO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K1K2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答案 B解析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纯固体不能表示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A错误;由于反应③=反应①-反应②,因此平衡常数K=K1K2,B正确;反应③中,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平衡左移,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ΔH<0,C错误;对于反应③,在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如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不移动,H2的浓度不变,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考点高考题——化学平衡计算1.一般化学平衡问题的计算1.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 气体的体积占有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1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 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A. ②③B. ②④C. ①③D. ①④2.在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达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则A的转化率为A 67%B 50%C 25%D 5%99广东3.在一密闭溶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 )A. 40%B. 50%C. 60%D. 70%4.在373K时,把05 mol N2O4气通入体积为5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

反应进行至2 s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 / L。

在60 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2 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 / L·sB 在2 s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C 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5 molD 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90MCE5.m mol C2H2跟n mol H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 mol C2H4,将平衡混和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A. 3m+n molB. m+n-3p molC. 3m+n+2p molD. m+n mol6.X、Y、Z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与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A. ×100%B. ×100%C. ×100%D. ×100%7.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和,发生如下反应:a A+b Bc C(s)+d D当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nmol,C增加了n mol,D增加了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1) 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a=、b=、c=、d=。

(2) 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度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 B C D(3) 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等效平衡计算1.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3C(g)+D(g) 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 / L。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 / L的是 ( )A. 3 mol C+1 mol DB. 4 mol A+2 mol BC. 2 mol A+1 molB+3 mol C+1 mol DD. 3 molC+1 mol D+1 mol B3.确定化学方程式1.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 mol / 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达平衡后[X2]为0.4 mol / L,[Y2]为0.8 mol / L,生成的[Z]为0.4 mol / L,则该反应式(Z用X、Y表示)是(三南91.23) ( )A. X2+2Y22XY2 B. 2X2+Y22X2YC. 3X2+Y22X3Y D. X2+3Y22XY3连续平衡的计算1.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NH3(g)+HI(g) 2HI(g)H2(g)+I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 H2=0.5 mol / L,c HI=4 mol / L,则NH3的浓度为 ( )A. 3.5 mol / LB. 4 mol / LC. 4.5 mol / LD. 5 mol / L确定n值1.在一个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4X(g)+3Y(g)2Q(g)+n R(g)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A. 3B. 4C. 5D. 6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气体R和5 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 =4X(g)+n Y(g) 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A. 2B. 3C. 4D. 52.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案一、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你知道这些反应能自发进行的主要原因吗?C3H8(g) + 5O2(g) = 3CO2(g) + 4H2O(l) △H = -2217.5 kJ·mol-12Na(s) + Cl2(g) = 2NaCl(s) △H = -822 kJ·mol-14Fe(s) + 3O2(g) = Fe2O3(s) △H = -1648.4 kJ·mol-1H2(g) + F2(g) = 2HF(g) △H = -546.6 kJ·mol-1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能量判据(焓判据)焓判据∶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这时体系会对外做功或者释放热量即△H﹤0)。

思考:是不是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的?结论:△H ____ O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自发反应不一定要△H <O,焓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

2、混乱度判据(熵判据)火柴散落过程混乱度如何变化?从混乱度角度分析它们为什么可以自发?结论:自发过程的体系趋向于由有序转变为无序,导致体系的熵增大,这一经验规律叫做熵增原理,也就是反应方向判断的熵判据。

混乱度越______越稳定,△S ____ 0 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导致混乱度增加的因素1、同一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较小,固态时最小。

2、固体的溶解过程、墨水扩散过程和气体扩散过程。

3、产生气体的反应和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吗?试举例说明。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要正确判断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必须综合考虑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焓_______有利于反应自发,熵________有利于反应自发。

注意:1.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和过程发生的速率。

例如涂有防锈漆和未涂防锈漆的钢制器件,起其发生腐蚀过程的自发性是相同的,但只有后者可以实现。

2.在讨论过程的方向时,指的是没有外界干扰时体系的性质。

如果允许外界对体系施加某种作用,就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

例如水泵可以把水从低水位升至高水位;高温高压下可以是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实现的先决条件是要向体系中输入能量,该过程的本质仍然是非自发性的。

1、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天然气的燃烧;C、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D、室温下水结成冰。

2、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A、其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其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其分解是吸热反应,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4、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熵增加反应D、熵增加或者放热反应。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的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 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

C. 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该反应放热还是吸热D. 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6、以下自发反应可用能量判据来解释的是( )A、硝酸铵自发地溶于水B、2N2O5(g)===4NO2(g)+O2(g);△H=+56.7kJ/molC、(NH4 )2CO3(s)=NH4HCO3(s)+NH3(g) △H=+74.9 kJ/molD、2H2(g)+O2(g)=2H2O(l) △H=-571.6 kJ/mo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