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名著导读观课记录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课堂实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

《西游记》31-50回导读课堂实录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西游记》第31回到第50回(板书:《西游记》 31-50回导读)。

请把书打开,翻到目录,把这20回的目录自由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回顾它们的主要内容。

好,读起来。

(生自由阅读,时间两分钟)师:读完了吗?现在把书合上,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在这31到50回中,唐僧师徒遭遇了哪些妖怪?降妖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孙悟空和国师在车迟国斗法,孙悟空先跟他们比坐禅,然后求雨,再是下油锅,最后隔着柜子猜人。

孙悟空运用自己的智慧把三个国师都打败了,让他们现出原形,最后拯救了车迟国国君。

师:大体是正确的。

三个国师分别叫什么?生:羊力大仙、虎力大仙、鹿力大仙。

师:按顺序说。

生: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

(师板书:虎力、鹿力、羊力)师:经过比试、斗法,最后这三个大仙都被——生:打败了!师:哦,被打败了。

被斗死了,被杀死了,都可以。

除了在车迟国遇到妖怪,还有吗?好,请你来说。

生:还遇到了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

他们总共有五样宝贝,都被孙悟空智取夺得了,最后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被收为小童,回到了天界。

师:说得不够完整,是被收为小童还是被收回天界?生:收回天界。

师:他们本来是谁的小童?还是你自己来说吧。

生:后来太上老君把他们收回了天界。

他们原来就是太白金星的小童,是私自逃下人间的。

师:逃下人间,成妖作恶。

好,还有呢?生:还有红孩儿,就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

师:妖怪叫什么?生:圣婴大王,也叫红孩儿(师板书:圣婴大王:红孩儿)。

红孩儿先是变成一个孩子吊在树上,假装让唐僧把他救下来,再使一阵狂风把唐僧掠走,然后孙悟空到他的洞前去讨债。

然后红孩儿就出来吐出三昧真火,悟空是比较怕火的,他的火眼金睛就被烧红,就掉到了河里。

掉到河里之后被沙僧救起来,躺了一天,这才有些好。

后来悟空去请龙王下雨,可是这火是三昧真火,雨越下越大,火也越来越大。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1)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1)

《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1)《西游记》导读课教学案例及反思⼴附东江中学王慧琳《西游记》是⼀部⽂⾔长篇⼩说,对于我们⼭区学⽣来说难度较⼤,因此让学⽣阅读《西游记》的要求不能太⾼,学⽣读完《西游记》之后,能够了解⼤致情节,能够对书中主要⼈物进⾏⼈物形象分析便可。

⽽《西游记》导读课的⽬的是吸引学⽣的阅读兴趣,让学⽣掌握基本的阅读⽅法。

围绕以上⽬的,我的导读课课堂操作流程如下:⼀、导⼊师:在唐代,有这样的⼀个⼈,为了求解经义,只⾝远赴天竺,出游⼗七年,⾏程数万⾥,九死⼀⽣,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回佛经657部。

同学们,这个⼈是谁呀?⽣:唐僧(唐⽞奘、唐三藏)师:可能说法不⼀样,但是都是同⼀个⼈。

这个⼈就是《西游记》⾥唐僧的⼈物原型。

(多媒体出⽰⽞奘画像和“西⾏路线图”。

)同学们可以看⼀下经历了多少个国家?最后到达了印度。

从这幅图便可以看出,西⾏取经路途之遥远、历程之艰难。

⽞奘的这种艰苦卓绝的奋⽃精神可见⼀斑。

后来,⽞奘回国后,奉诏⼝述沿途见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唐西域记》。

后来,门徒慧⽴、彦琮⼜写了⼀本《⼤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穿插了⼀些神话传说。

吴承恩正是在上述⽂学遗产的基础上,写出了这部不朽的著作。

今天,就让我们⼀起⾛进这⼀部千古奇书《西游记》。

⼆、明确学习⽬标由学⽣齐读学习⽬标:1.运⽤跳读的⽅法阅读第⼀回,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圈画“⽯猴出世”、“美猴王”称号由来和“孙悟空”姓名由来的关键信息。

2.能够根据圈画的关键信息制作故事卡,并根据故事卡讲述相关故事。

师:可能读⼀遍还记不住,⽼师再强调⼀遍我们本堂课的学习⽬标。

将⽬标分解为三点:跳读圈画关键信息、根据关键信息制作故事卡、根据故事卡讲述相关故事。

⽬标明确了吗?⽣:明确了。

三、跳读⽂本,圈画信息师: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标⾛进《西游记》第⼀回“灵根育孕源流出⼼性修持⼤道⽣”。

请同学们翻开第⼀回,运⽤跳读的⽅法阅读第⼀回。

可能同学们还不知道跳读的⽅法是什么,请看旁边的“温馨提⽰”,请同学们齐读“跳读法”。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整本导读课堂实录及点评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整本导读课堂实录及点评
生:二弟子!
师:对,如来佛的二弟子金蝉子投胎转世的。然后他的父亲叫什么名字啊?是个什么人啊?
(生无法回答,大为尴尬。)
师(笑):我知道你们读《西游记》的时候都把注意力放在谁的身上啊?
生(齐笑):孙悟空!
师:嗯,都不关心唐僧。所以我就要考考你们,是否了解唐僧。
(生纷纷摇头,笑)
师:一个都不知道啊?那我就直接告诉你们吧!他的童年,是经受了磨难的。刚出生就被母亲不得不放在一块木板上顺江水漂流而去。他的父亲是一个状元郞,名叫陈光蕊,他娶了一个丞相的女儿,在赴任的途中,被强盗所害,尸首被推入水中,还好被龙王用“定颜珠”保存尸身,他的母亲也被强盗霸占,强盗以陈光蕊的身份去赴任为官,唐僧是遗腹子,在他父亲被强盗害死之前,他母亲就已经怀上他了。后来强盗要害死他,所以他的母亲把他放在一块木板上顺着江水漂流而去,所以,他的小名叫——
补充板书:
师:好,那么我们来看看,起初那个肉身的唐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点击幻灯片)请大家填空。
师:他本是?
生:金蝉子。
师:金蝉子是谁啊?
生:如来佛的弟子。
师:第几个弟子啊?
生:大弟子。
师:大弟子?
生:二弟子。
师:二弟子?
生(齐笑):三弟子!
师(亦笑):如果我再问一句“三弟子?”,然后你是不是就会说“四弟子”?对自己确信的事情,不要因为别人的怀疑而否定。
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师:孙悟空之前是干什么的?什么来头?
生:花果山的美猴王。
师:嗯,一个自由的猴王。他是怎么出生的?
生:石头里蹦出来的。
师:嗯,是天地之灵气化育而成的。那么,官方来的是哪两个呢?
生:猪八戒、沙僧。
师:猪八戒原来是干什么的?
生:天蓬元帅。

人教部编版七上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课堂实录

人教部编版七上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课堂实录

人教部编版七上《西游记》教学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 运用批注式阅读法精读文段,感知石猴形象。

2. 根据石猴性格预测取经路上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学会想象,为接下来的阅读搭好台阶。

3. 从悟空的经历中获得启迪,汲取成长的养料。

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谈话导入播放歌曲《猴哥》,大屏幕显示歌词。

师:在歌曲中,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猴哥?请用四字词语形容一下。

生:本领高强的猴哥生:惩恶扬善的猴哥生:斩妖除魔的猴哥、不惧艰险的猴哥……师:好,这是我们在歌曲中认识的猴哥,今天咱们到原著1-7回中去,更加细致具体地认识一下猴哥。

二、梳理情节,重拟标题任务:仿照示例补全情节:猴王出世—()……身压五行生1:猴王出世→刻苦学艺→龙宫寻宝→官封弼马→勇斗众仙→名注齐天→身压五行生2:猴王出世→寻得仙洞→成为猴王→龙宫借宝→冥界施威→官封弼马→名注齐天→偷桃吃丹→大闹天宫→身压五行生3:老师我觉得还可以在偷桃吃丹之后加上勇斗众仙。

师:好,我们梳理了猴哥的成长经历,现在咱们试着把猴哥自出生以来精彩的经历放在歌词里面去,比如: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刻苦学艺终有成,龙宫寻宝得神针。

生1: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冥界逞威得长寿,官封弼马不满足。

生2: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勇斗天兵不退缩,不幸被擒也英勇。

生3: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大闹天宫敢反抗,逃出丹炉炼金睛。

生4: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众神降猴意未成,身压五行心难锁。

生5: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官封弼马心何足,八卦炉中炼金睛。

三、精读文段,感知形象任务一:阅读1-7回,仿照示例,用批注式阅读法认识猴哥形象。

示例: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

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

批注:这是一只一出生就与别的猴子不一样的猴哥。

生1: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西游记》导读课(共5则)

《西游记》导读课(共5则)

《西游记》导读课(共5则)第一篇:《西游记》导读课:教学目标、通过“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法”的阅读,培养学1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通过评书式阅读汇报,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教学生运用“粗读感知法”和“批注精读法”的方法重点阅读名著。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名著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难点欲望。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兴特别是不爱阅读名著,学生不爱阅读,设计本环节目的: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本环节意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艺术魅力。

,)《敢问路在何方》西游记主题曲(背景音乐:出示幻灯文字学生齐读:它描述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神话故事,它在奇幻的故事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态人情和世俗情怀,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古典章回小说,它不仅是中国文学中的一部杰作,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它就是妇孺皆知的《西游记》。

读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教师指导学生随机了解什么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共一百回。

第二篇:西游记导读[模版]走进《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以课文《猴王出世》导入。

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习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

)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

名著导读 《西游记》 精读和跳读教案

名著导读 《西游记》 精读和跳读教案

名著导读《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整体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概况、故事情节、篇章结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2.运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阅读原著,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具体材料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感受师徒四人尤其是孙悟空不畏艰险、为实现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对学生的人生态度产生影响。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整体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概况、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等。

2.学习精读,用以精读为主的方法阅读经典片段,进行专题阅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名著,初步了解《西游记》播放央视电视剧《西游记》插曲,导入课题。

(板书:《西游记》)师: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制成了动画片、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但看这些形式的艺术作品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同学们前段时间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初步阅读,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这部神魔小说,去感悟,去欣赏。

下面我们来检验一下同学们对《西游记》的了解。

课件出示:活动一:《西游记》知识知多少1.《西游记》的作者是谁?简要介绍其生平。

2.简要介绍一下《西游记》的成书经过。

3.《西游记》一共有多少回?可以分为几个部分?4.用一句话把《西游记》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

5.根据《西游记》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有哪些?简要介绍其中一个。

(学生抢答,鼓励其他同学补充)预设 1.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江苏涟水,生于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中国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后败落为小商人的家庭,他自幼敏慧,又好学习,博览群书,然而屡试不中,中年后才补为贡生,担任长兴县丞,后又担任荆府纪善。

晚年归居乡里,贫老以终。

吴承恩一生诗、文、词创作甚多,死后大部分亡佚,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4卷,包括诗1卷,散文3卷,卷四末附小诗38首。

2.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

人教部编版七上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课堂实录

人教部编版七上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教学课堂实录

人教部编版七上《西游记》教学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 运用批注式阅读法精读文段,感知石猴形象。

2. 根据石猴性格预测取经路上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学会想象,为接下来的阅读搭好台阶。

3. 从悟空的经历中获得启迪,汲取成长的养料。

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谈话导入播放歌曲《猴哥》,大屏幕显示歌词。

师:在歌曲中,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猴哥?请用四字词语形容一下。

生:本领高强的猴哥生:惩恶扬善的猴哥生:斩妖除魔的猴哥、不惧艰险的猴哥……师:好,这是我们在歌曲中认识的猴哥,今天咱们到原著1-7回中去,更加细致具体地认识一下猴哥。

二、梳理情节,重拟标题任务:仿照示例补全情节:猴王出世—()……身压五行生1:猴王出世→刻苦学艺→龙宫寻宝→官封弼马→勇斗众仙→名注齐天→身压五行生2:猴王出世→寻得仙洞→成为猴王→龙宫借宝→冥界施威→官封弼马→名注齐天→偷桃吃丹→大闹天宫→身压五行生3:老师我觉得还可以在偷桃吃丹之后加上勇斗众仙。

师:好,我们梳理了猴哥的成长经历,现在咱们试着把猴哥自出生以来精彩的经历放在歌词里面去,比如: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刻苦学艺终有成,龙宫寻宝得神针。

生1: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冥界逞威得长寿,官封弼马不满足。

生2: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勇斗天兵不退缩,不幸被擒也英勇。

生3: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大闹天宫敢反抗,逃出丹炉炼金睛。

生4: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众神降猴意未成,身压五行心难锁。

生5: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官封弼马心何足,八卦炉中炼金睛。

三、精读文段,感知形象任务一:阅读1-7回,仿照示例,用批注式阅读法认识猴哥形象。

示例: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

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

批注:这是一只一出生就与别的猴子不一样的猴哥。

生1: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

西游记读书活动记录8篇

西游记读书活动记录8篇

西游记读书活动记录8篇西游记读书活动记录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1. 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阅读内容:《西游记》第一回阅读心得:第一次读《西游记》,感觉非常有趣。

孙悟空的形象非常鲜明,他聪明、机智、勇敢,而且非常有个性。

故事情节也非常吸引人,充满了奇幻和冒险的元素。

通过这次阅读,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西游记》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2. 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阅读内容:《西游记》第二回阅读心得:在阅读第二回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孙悟空的成长历程。

他从一个顽皮的小猴子,通过不断地修炼和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位强大的神仙。

这个过程非常励志,也让我认识到了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同时,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丰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3. 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阅读内容:《西游记》第三回阅读心得:在第三回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之间的关系。

他们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矛盾,但是最终他们都能够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这个故事让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同时,故事中的情节也非常扣人心弦,让我一直保持着高度的阅读兴趣。

4. 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阅读内容:《西游记》第四回阅读心得:第四回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西游记》中的神话元素。

故事中出现了很多神仙和妖怪,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

这些神话元素让整个故事更加神秘和奇幻,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同时,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生动有趣,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5. 记录时间:XXXX年XX月XX日阅读内容:《西游记》第五回阅读心得:在第五回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西游记》中的道教思想。

故事中出现了很多道教的元素和思想,比如炼丹、道术等等。

这些元素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道教的文化和思想,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名著导读·观课记录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快速、准确地了解小说内容,赏析精彩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回目”,创设阅读情景,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快速阅读,通过运用精读和跳读等快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小说的速度。

2.通过赏析小说精彩片段,把握人物形象,在情景活动中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品读小说生动的细节描写,创设阅读情景,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跳读法、精读法和活动法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阅读情景,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快速阅读练习。

1.学生了解小说主要内容,赏析精彩片段,把握人物形象是运用跳读和精读来实现的。

2.通过创设阅读情景,学生在特定场景中开展阅读活动,在目标引领下进行自主阅读、品悟赏析,小组合作探究释疑,共同完成阅读任务。

教师在活动中适时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3.在小说导读过程中,选择适宜切入点,利用跳读,由点连线,在多条线索交织碰撞中,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精细研读的兴趣。

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漫话“西游”
导语:说起电影《大话西游》,同学们应该比较熟悉了,尤其是影片中的至尊宝形象,深受世人的喜爱。

不仅是电影,作为一部经典名著,《西游记》在世界范围内被多次改编、演绎。

说到故事的源头,同学们是否熟知《西游记》原著呢?由西去取经的“罪人”到“五圣成真”,唐僧师徒经历了哪些波折和劫难?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吴承恩营造的神魔世界。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识“五圣”
教师创设情景并提出以下问题。

话说唐僧师徒,“连马五口”,在八大金刚的引领之下,又一次来到了灵山,参加了由如来主持召开的“取经总结表彰大会”。

1.审定颁奖词。

请帮助唐僧师徒概括“封圣颁奖词”中的关键信息,不要超过3个词语。

(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跳读法,快速定位小说第100回唐僧师徒封圣部分。

(2)教师指导学生细读文本、圈画出如来对唐僧师徒的评语,从中提炼出关键词。

2.审核人物事迹。

请选择“五圣”中你最喜欢的一位,借助目录,快速找到一个与其颁奖词相吻合的故事,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限时10分钟)
(1)教师简介回目及其作用:回目是指小说中概括每一回内容的标题。

借助回目,可以快速了解章节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目”抓住主要人物,然后快速浏览小说内容,从而了解相关章节的主要故事情节。

示例:如果要找描写猪八戒的回目,可以从目录中找到直接出现猪八戒名字的回目,如
“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光”。

学生依据回目标题,描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语言要简洁明了。

【设计意图】营造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跳读和精读快速抓住小说的重要内容和精彩情节。

(三)推荐“西游之星”
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创造性读书活动。

同学们介绍的唐僧师徒事迹,让我们对“五圣”的光辉形象又有了新的认识。

那么,在取经途中,“五圣”中谁的贡献最大呢?近日,“西天取经组委会”要组织评选一名“西游之星”,用来表彰在这次取经活动中表现最为突出者。

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来完成。

(限时20分钟)
1.请各组按照“西游之星”评选活动的具体要求,运用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小说具体情节推选出本组的候选人。

2.请各组认真填写“西游之星”候选人推荐表。

要求:(1)推荐理由50字左右;
(2)事迹材料300字左右;
(3)限时20分钟。

附1:“西游之星”推选办法
(1)推荐候选人范围:唐僧师徒;
(2)各组推选出一名候选人,写明推荐理由,简要介绍其事迹。

推荐理由示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节选)──屠呦呦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3)全班根据各组的推选情况,经公众投票和最终评议,确定“西游之星”人选。

附2:“西游之星”候选人推荐表
教师明确活动任务,引导各小组开展探究、研读和交流;适时对各个小组进行解疑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练习运用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更为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运用简要的语言缩写故事,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思维的能力。

(四)旧事新题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1.仿照《西游记》的回目命名形式,小组合作,围绕本组“西游之星”推荐候选人的事迹特点,给事迹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2.拟写的标题要能够概括出本组推荐候选人的主要事迹,并且要用对仗的形式表现,字数介于四言到七言之间。

【设计意图】通过拟写标题,加深对小说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赏析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教师设计作业内容,并课件展示。

1.读写练习:漫话_________
阅读《西游记》相关章节,为本组的“西游之星”候选人写一篇自传。

要求:(1)概括介绍候选人的身世;
(2)要有事例印证,并有具体的细节描写;
(3)内容要有自我评价部分。

2.制作书签:漫画__________
以《西游记》故事为背景,制作一张人物主题书签。

要求:(1)必须手工绘画,不能选用网络上图片;
(2)独立完成;
(3)图文结合。

【设计意图】1.能力迁移。

2.用趣味作业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