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文案

合集下载

煤矿预测塌陷情况汇报范文

煤矿预测塌陷情况汇报范文

煤矿预测塌陷情况汇报范文煤矿预测塌陷情况汇报。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煤矿预测塌陷情况,我对煤矿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在此,我将对煤矿预测塌陷情况进行汇报,以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首先,我对煤矿的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地质勘探和地质雷达探测,我发现煤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着多处地质断裂带和隐蔽的地质构造。

这些地质条件为煤矿的塌陷提供了隐患,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其次,我对煤矿的工作面进行了实地勘察。

在勘察过程中,我发现煤矿工作面存在着一些地质变形迹象,如岩层变形、煤层开裂等。

这些地质变形迹象表明煤矿工作面存在一定的塌陷风险,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另外,我还对煤矿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

监测数据显示,煤矿地表沉降速度逐渐加快,地下水位上升,地下岩层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

这些数据表明煤矿存在着明显的塌陷迹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综合以上调查和分析结果,我认为煤矿存在着一定的塌陷风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首先,加强地质监测和预警。

对煤矿地质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质变形迹象,提前预警,减少塌陷风险。

其次,加强工作面支护和加固。

对存在地质变形迹象的工作面进行加固,确保矿井的稳定和安全。

最后,加强煤矿管理和安全生产。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的监管,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通过对煤矿预测塌陷情况的汇报,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煤矿的安全稳定。

同时,我也将继续对煤矿的预测塌陷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煤矿分布预测分析报告范文

煤矿分布预测分析报告范文

煤矿分布预测分析报告范文1.引言1.1 概述煤矿分布预测分析报告是基于现有数据和技术手段对未来煤矿分布进行预测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对于煤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煤矿分布进行预测分析,不仅可以有效地指导煤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可以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通过对煤矿分布的背景和意义、预测方法和技术、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分析,提供一份全面而系统的煤矿分布预测分析报告。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煤矿分布预测的背景和意义,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煤矿分布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具体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展望煤矿分布预测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给出结束语。

整篇文章将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关于煤矿分布预测的相关内容。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煤矿分布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对煤矿分布的背景和意义,煤矿分布预测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煤矿分布预测的案例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通过对煤矿分布的预测分析,可以为煤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也有助于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探索和展望煤矿分布预测领域的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正文2.1 煤矿分布的背景和意义煤矿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国家能源的供给和经济的发展。

煤矿分布的背景和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供给: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在国家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煤矿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地方经济发展:大部分煤矿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煤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煤矿资源的开采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煤矿地质工作情况汇报

煤矿地质工作情况汇报

煤矿地质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是XX煤矿地质工作人员,在此向您汇报我所在煤矿的地质工作情况。

首先,我要向您介绍我们煤矿的地质情况。

我们所在煤矿位于XX省,地质构
造复杂,煤层埋深较深,矿层倾角较大,煤质优良。

在开采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地质问题,比如煤与瓦斯突出、顶板垮落等,但通过我们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次,我要汇报我们的地质工作情况。

我们地质工作者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积
极开展地质勘探工作,不断完善地质资料,提高了对煤层的认识和预测能力。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煤与瓦斯突出、顶板垮落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制定了科学的防治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地质灾害对生产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煤矿地质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确保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最后,我要向您汇报我们今后的工作计划。

我们将继续加强地质勘探工作,完
善地质资料,提高对煤层的认识和预测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治措施,全面提高煤矿地质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就是我对煤矿地质工作情况的汇报,希望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谢谢!。

煤矿地质预报总结报告范文

煤矿地质预报总结报告范文

煤矿地质预报总结报告范文英文回答:Coal Mine Geological Forecast Report.Executive Summary.This geological forecast repor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t the [Name of Coal Mine]. The report is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various sources, including surface mapping, subsurface drilling, and geophysical surveys. The report identifies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s that may impact mining operations and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mitigating these hazards.Geological Setting.The [Name of Coal Mine] is located in the [Name of Coalfield]. The coalfield is underlain by a sequence of sedimentary rocks that range in age from [Age of OldestRocks] to [Age of Youngest Rocks]. The coal seam being mined is the [Name of Coal Seam]. The coal seam is [Thickness of Coal Seam] thick and is located at a depth of [Depth of Coal Seam] below the surface.Geological Hazards.The following geological hazards have been identified at the [Name of Coal Mine]:Faults: There are several faults that intersect the coal seam. These faults can cause displacement of the coal seam and can make mining operations more difficult.Folds: The coal seam is folded in several areas. These folds can make it difficult to mine the coal and can also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methane gas.Groundwater: Groundwater can be encountered during mining operations. This groundwater can be a source of water pollution and can also make mining operations more difficult.Methane gas: Methane gas is a flammable gas that can be found in coal mines. Methane gas can be a hazard to miners and can also lead to explosions.Recommendations.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to mitigate the geological hazards identified at the [Name of Coal Mine]:Fault avoidance: Mining operations should be planned to avoid areas where faults are known to intersect the coal seam.Fold management: Mining operations should be plann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presence of folds.Groundwater control: Groundwater should be controlled during mining operations to prevent water pollution and to make mining operations more difficult.Methane gas management: Methane gas should bemonitored and controlled during mining operations to prevent explosions.Conclusion.This geological forecast repor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t the [Name of Coal Mine]. The report identifies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s that may impact mining operations and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mitigating these hazards. By following these recommendations, the [Name of Coal Mine] can minimize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geological hazards and ensure the saf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the mine.中文回答:煤矿地质预报总结报告。

煤矿地质勘探综合研究报告

煤矿地质勘探综合研究报告

煤矿地质勘探综合研究报告1. 引言本研究报告针对某煤矿的地质勘探工作展开综合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煤矿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勘探方案。

2. 研究方法2.1 野外勘探调查在该煤矿区域范围内,通过野外勘探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大量地质资料。

主要的调查内容包括:地层岩性、矿层赋存形式、矿层分布规律、断裂构造特征等。

通过测量、取样和实地观察的方法,获取了准确可靠的数据。

2.2 地质钻探为了更好地了解地层构造和矿层赋存情况,我们在煤矿附近进行了地质钻探工作。

通过钻孔岩芯分析,我们获取了更为详细的地质信息,并将其与野外勘探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2.3 构造地质分析在野外调查中,我们重点关注了断裂构造特征。

采用地震勘探和地貌地质调查等方法,对煤矿区域的构造地质进行了系统分析。

2.4 数值模拟为了更好地了解煤矿地质情况,在上述数据基础上,我们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了矿层赋存形式、煤层发展规律和可能的矿层走向。

3. 研究结果3.1 地质勘探成果通过野外勘探调查和地质钻探工作,我们获得了丰富的地质勘探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煤层产状、主要地层岩性、断裂带和构造特征,为煤矿设计和开采提供了可靠依据。

3.2 数值模拟结果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和地质钻探结果,我们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了矿层赋存形式和走向。

根据模拟结果,我们得出了煤层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为煤矿开采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3.3 构造地质分析结果通过对煤矿区域的构造地质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一定的断裂带,这对煤层赋存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我们对断裂带的断裂性质、中心线和断裂面进行了分析,为煤矿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参考。

4. 综合分析与结论4.1 综合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野外调查、地质钻探、构造地质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相结合,全面了解了煤矿地质情况。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模拟结果的对比,我们综合分析了煤矿地质特征和矿层赋存情况。

4.2 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煤矿区域存在较为稳定的地层构造,矿层分布规律明确。

33煤矿地质报告

33煤矿地质报告

33煤矿地质报告一、概况该煤矿位于山西省地,是一座大型煤矿,占地面积约3000亩。

煤矿主要采煤层位于下古生界的新太原组,主要产煤种类为无烟煤和洗煤。

二、煤矿地质构造1.区域构造该煤矿位于汾河盆地的朔州-沿河盆地,是该地区的重要煤田之一、该地区构造活动主要以新太古代和古生代为主,断裂、褶皱发育较为明显,断层呈喷出状分布。

其中,朔州断裂带是该煤矿区的一条重要构造线,沿着该断裂带控制了该煤矿的煤层分布和倾角。

2.煤层赋存状态该煤矿的煤层主要以深部为主,赋存形式有均匀赋存、袋状赋存和鳞片状赋存等。

其中,均匀赋存的煤层厚度较大,煤质较好;袋状赋存的煤层厚度较薄,煤质相对较差;鳞片状赋存的煤层面积较大但厚度较小,煤质也较差。

通过对煤层赋存状态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的采煤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煤层矿物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1.矿物组成通过矿物组成分析,该煤矿的煤层中主要包含有机质和非有机质。

有机质主要为煤质,含量较高,有机质主要由纤维素、焦炭和纤屑组成。

非有机质主要包括黄铁矿、方解石等。

2.物理力学性质煤矿的物理力学性质是进行采煤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物理力学试验,得出该煤矿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和抗压破断模量等参数。

其中,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较高,抗剪强度较低,抗压破断模量较大。

四、水文地质情况该煤矿的含水层主要分布在煤层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夹石层中。

水文地质调查结果表明,该煤矿的地下水位较低,主要属于孔隙水,含盐量较低,水质较好。

地下水主要通过煤层裂隙或煤层裂隙与夹石层之间的透水通道流动。

五、地质灾害特征1.煤与瓦斯突出由于煤层中含有较多的瓦斯,矿井内存在一定程度的瓦斯压力,煤与瓦斯突出是该煤矿的常见地质灾害之一、通过瓦斯抽放和通风等措施,可以减少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

2.煤层顶板松散煤层顶板的松散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煤层顶板松散严重时,易塌方,对矿井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加强对煤层顶板的支护和预防性治理是关键。

矿井地质研究报告

矿井地质研究报告

矿井地质研究报告矿井地质研究报告一、引言矿井地质研究是矿山开采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目的是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对某矿井的地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为矿山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提供决策依据。

二、地质概况该矿井位于山西省某地,地处山区,地质构造较复杂。

矿床属于煤炭矿床,主要煤种为烟煤和褐煤,产地较为丰富。

在该地区,煤矿层主要分布在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中,地层倾角较大,形成了较大的煤矿层厚度。

三、地质特征1. 地层情况:矿井所在地区地质构造较复杂,主要由上古地层和新生代地层组成。

上古地层主要为花岗岩、砂岩和泥岩,总厚度约为500米,呈均匀分布。

新生代地层主要是白垩纪地层,主要有白垩纪砂岩、泥岩和煤层等。

矿井所在地的地层倾角较大,平均倾角为25°。

2. 矿床类型:该矿床主要为断层煤矿床,煤层分布不规则,存在断层、褶皱等构造扰动,煤层厚度和煤质存在较大的差异。

3. 矿井陷落:由于地层倾角较大,矿井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地层陷落和冒顶等现象,特别是在断层附近,地表也会出现陷落和沉降。

四、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对矿井地质状况的综合分析,我们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地质构造恶劣程度、地质灾害频发度和人员伤亡风险等因素。

1. 地质构造恶劣程度:根据地层倾角大小和存在的断层褶皱情况,判断该矿井地质构造恶劣程度较高,地层变化大,对矿井开采带来较大的困难和风险。

2. 地质灾害频发度:由于矿井所在地区地质构造较复杂,煤层厚度不均匀,存在断层和褶皱等构造扰动,地质灾害频发度较高,容易导致地层陷落、冒顶、滑坡、塌方等灾害。

3. 人员伤亡风险:根据地质灾害的频发度和矿井的开采条件,判断矿山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存在一定的人员伤亡风险。

五、安全建议针对该矿井地质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安全建议:1. 加强地质勘查和预测,提前发现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2. 加强保护层的支护和延伸,提高矿井结构的稳定性;3. 加强瓦斯的抽采和通风系统的改造,以减少地质灾害对瓦斯爆炸的引发;4.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的发生。

煤矿地质预报总结报告范文

煤矿地质预报总结报告范文

煤矿地质预报总结报告范文英文回答:Coal Mine Geological Prediction Summary Report.1. Geological Overview.1.1 Geological Structure.The coal mine is located within a sedimentary basin. The basin is bounded by faults, which have created a series of horsts and grabens. The coal measures are found within the synclines within the basin.1.2 Stratigraphy.The coal measures are comprised of a sequence of sandstone, shale, and coal beds. The coal beds aretypically lenticular in shape and vary in thickness from a few centimeters to several meters.1.3 Hydrogeology.The groundwater in the area is confined to the aquifers within the sandstone and shale beds. The groundwater flowis controlled by the faults and the topography.2. Coal Resources.2.1 Coal Quality.The coal is of high quality, with a low ash content and a high calorific value. The coal is suitable for power generation and other industrial uses.2.2 Coal Reserves.The total coal reserves in the area are estimated to be 100 million tons. The reserves are distributed in a number of seams, which range in thickness from 1 to 5 meters.3. Mining Conditions.3.1 Mining Methods.The coal will be min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urface mining and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s. The surface mining methods will be used to extract the coal from the shallower seams, while the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s will be used to extract the coal from the deeper seams.3.2 Environmental Impact.The mining operations will have a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cluding:Air pollution from dust and emissions.Water pollution from runoff and wastewater.Land disturbance from mining operations.Noise pollution from machinery.4. Mine Plan.4.1 Mine Design.The mine design will be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coal resources. The mine will be designed to minimiz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to maximiz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ining operations.4.2 Production Schedule.The production schedule will be based on the market demand for coal and the capacity of the mine. The mine is expected to produce 5 million tons of coal per year.4.3 Closure Plan.The closure plan will outline the steps that will be taken to close the mine and to reclaim the land. The closure plan will be submitted to the regulatory authorities for approval.中文回答:煤矿地质预报总结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二〇一八年一月项目名称: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编制单位: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麻黄梁煤矿项目负责:苏臣技术负责:叶吉庆报告主编:张礼军参编人员:王照程侯磊杜佳雄提交时间: 2018年1月目录一、矿井概况....................................................................................................................... - 4 -(一)、井田地质概况........................................................................................................... - 4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 5 -二、采掘工作面概况......................................................................................................... - 7 -三、采掘工作面其它地质情况....................................................................................... - 7 - (一)、瓦斯....................................................................................................................... - 7 -(二)、煤尘....................................................................................................................... - 7 - (三)、煤的自燃.............................................................................................................. - 8 - (四)、地温、地压......................................................................................................... - 8 - (五)、涌水量.................................................................................................................. - 8 - 四、采掘工作面的地质预报基本情况.......................................................................... - 8 - (一)、采掘工作面地理情况....................................................................................... - 9 - (二)、采掘工作面位置................................................................................................ - 9 - (三)、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 - 9 - (四)、采掘工作面煤层顶板的厚度、岩性和发育情况..................................... - 9 -五、推测采掘工作面烧变岩、碎屑岩裂隙水对正常采掘的影响...................... - 10 -六、本次地质预报对采掘工作面的建议及注意事项............................................ - 10 -七、采掘工作面水患威胁程度..................................................................................... - 11 -麻黄梁煤矿2018年采掘工作面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一、矿井概况麻黄梁煤矿隶属于榆林泰发祥矿业有限公司,为地方煤炭企业。

矿井于2008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于 2010年7月9日取得了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600002010071110069989,矿井井田面积7.78平方公里,资源储量1.15亿吨,可采储量为7380万吨,批准开采煤层为延安组3煤、3-1煤,现开采煤层为延安组3煤,核定生产能力为240万吨/年,矿井为瓦斯矿井,容易自燃煤层,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顶板为易冒落顶板,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型,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综采放顶煤工艺开采,中央并列式通风。

(一)、井田地质概况1、地层麻黄梁煤矿地表全部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主要有全新统风积沙、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中更新统离石组等。

钻孔揭露的地层还有:新近系上新统静乐组,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下统富县组。

各基岩地层之间均为整合接触。

2、含煤地层井田内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第三段(J2y3)为区内主要含煤段,以三角洲平原相沉积为主,由2~4个次级沉积旋回构成,各次级旋回顶(上)部均为煤层(3、3-1、4、4-1号煤层)产出部位。

各旋回岩性以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具下粗上细特征。

本段厚72.80~95.45m,平均86.41m。

上覆地层:延安组第四段灰白色块状中粒长石砂岩。

3、构造麻黄梁煤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之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东北部,地质构造简单,区内未发现较大断裂、褶皱及岩浆活动痕迹,局部发育宽缓的波状起伏。

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向北北西缓倾的单斜层,倾角小于1°。

4、岩浆岩井田内未发现岩浆岩活动痕迹。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1、井田地表水麻黄梁煤矿处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带的东南边缘。

地势总体东部、南部及北部较高。

地貌上煤矿东、南部和北部以黄土梁岗地形为主,中部沙漠滩地为主,其上多被现代风积沙覆盖。

井田内无水系发育,无溪流流出区外。

2、井田内主要含水层矿区内及周围的含水层自上而下有: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及孔隙裂隙潜水(1)上更新统冲湖积层孔隙潜水(简称萨拉乌素组潜水)分布于矿区中部,宽1~2Km,长约3Km,在井田东北部亦有小面积分布。

含水层基本上呈面状连续分布于滩地区,地下水赋存条件严格受现代地貌、古地理环境及含水层厚度和岩性的控制。

根据区内钻探成果,结合机民井调查、物探测井资料,该区萨拉乌苏组地层厚度厚10~50m。

(2)第四系更新统黄土孔隙裂隙潜水广布全区,为黄土梁岗地形,除矿区东部、南部及北部均有面积较小的黄土出露外,其余地段均隐伏于萨拉乌苏组及风积沙地层之下。

黄土厚6.59~147.68m,一般为50~80m。

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土质黄土,厚度一般为40~60m。

2、烧变岩区孔洞裂隙水矿区东南部以3号煤层自燃边界线为界。

含水层厚度5.20~19.86m,水位埋深73.52~144.54m,富水性弱。

3、中生界碎屑岩类裂隙孔承压水。

(1)3号煤之上碎屑岩类裂隙承压水主要为延安组第四岩性段,全区分布,厚5.20~41.70m,平均厚26.41m,均隐伏于新近系静乐组红色粘土之下。

基岩顶部的风化裂隙带一般厚20~30m,基本上多为3号煤层的顶板。

含水层主要为第四段底部真武洞砂岩。

(2)3号煤之下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分布于3号煤层至延安组底界之间层段中。

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粉、细砂岩与深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夹煤层,因埋藏深,岩石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含水层较薄。

储水空间小,富水性弱。

3、井田主要隔水层(1)静乐组红土广布全区,厚42.12~114.84m,平均82.84m。

岩性为棕红色粘土及粉砂质粘土,具褐色斑块,白色网纹,夹多层钙质结核层及钙板,较致密,为第四系潜水与基岩裂隙水间良好的隔水层。

(2)泥岩类在基岩中,厚度较大且连续分布的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部分粉砂岩等泥岩类,与含水层相间分布,厚度一般为10~40m,为层间裂隙承压水的隔水层。

二、采掘工作面概况2018年计划掘进30209运顺第二探巷、30209辅运第三探巷、30209边角煤探巷、30209运输顺槽延伸巷、30205-30207边角煤主运巷、回风巷、30111运输顺槽、切眼、30113运输顺槽、切眼、30113辅运顺槽;2018年计划回采工作面为30206、30107;为了确保2018年掘进、回采期间安全生产,做到早预测早预防,做好地质预报是预防采掘工作面受到地质灾害入侵,防止造成事故的发生,及时针对2018年采掘计划,特编制《麻黄梁煤矿2018年采掘地质预测和综合分析报告》。

三、采掘工作面其它地质情况(一)、瓦斯2016年,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2016~2017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的通知》文件要求,麻黄梁煤矿开展了201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8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0.23m3/t;回采最大瓦斯涌出量0.36 m3/min、掘进最大瓦斯涌出量0.07m3/min。

根据麻黄梁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参数计算得到的结果,本矿井同时满足: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0m3/min;矿井各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3m3/min;矿井各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5m3/min的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的标准,麻黄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二)、煤尘根据陕西安技煤矿安全装备检测有限公司检验报告,本井田3-1号煤层煤尘火焰长度﹥40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80%,结论煤尘有爆炸性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