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历史联考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4希罗文明欧美代议(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6年河南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近代西方文明) 含答案

2016年河南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近代西方文明) 含答案

2016年河南省名校高三历史模拟试题重组测试(近代西方文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6·河南开封一模)到1870年为止,英国社会问题堆积如山,自由党人主张渐进的改革,并且提出以下改革纲领:(1)保护穷人,使其免除疾病、过分劳累、贫困及意外工伤的折磨。

(2)发展教育及工会,作为工人自助的手段。

(3)向“膨胀的"、不劳而获的财产征收重税,以便缓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这表明( )A.“严重社会问题”使英国丧失世界经济中心地位B.英国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以解决“严重社会问题”C.“严重社会问题"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造成的D.自由党人认识到“严重社会问题"不利于资本主义社会长治久安【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英国丧失世界经济中心地位,故A项错误;题干中自由党人主张渐进的改革,并不是全面干预,故B项错误;英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二战之后,故C项错误;题干中“英国社会问题堆积如山,自由党人主张渐进的改革”说明自由党人认识到了“严重社会问题"不利于资本主义社会长治久安,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6·河南郑州一模)“任何联邦法院的法官或最高法院的法官,年届七十,而不利用退休的机会享受养老金,当时在任的总统,应按宪法要求征得参议院的同意,任命一名新的法官。

”关于罗斯福总统这一呼吁改革法院的演说,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A.这将有利于美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B.实质上反映了美国行政与司法两大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C.这将有利于增强政府应对危机和处理重大事件的能力D.仍不能突破三权分立的游戏规则【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判断对错型选择题(精选)【解析】“联邦法院的法官或最高法院的法官"人数太少,不具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代表性,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符合材料“总统这一呼吁改革法院”,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年届七十”“任命一名新的法官",改革法院有利于提高法院的效率,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任的总统,应按宪法要求征得参议院的同意,任命一名新的法官",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4 希罗文明欧美代议(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04 希罗文明欧美代议(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04希罗文明欧美代议(解析版)考点一:雅典民主政治01.(2022年福建文综18)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打算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02.(2 022年山东文综2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掩埋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全部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

这旨在强调A.城邦公民的公正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03.(2022年高考新课标1文综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假如公民试图自杀,必需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

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敬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04.(2 022年重庆文综10)“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

”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期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

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D.既照看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05.(2022年上海单科01)“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

”这一规定最有可能毁灭在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代中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公民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最早的具有制度性的民主政治,毁灭在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

在这个奴隶制时期,在民主政治的雏形的基础上,毁灭了“公民”的称呼,也叫“市民”,C项正确;古埃及突出为神权社会、古印度突出为种姓社会、古代中国突出为王权社会,排解AB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06.(2022年安徽文综36(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图14),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天津市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4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含答案

天津市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4 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含答案

专题4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一、选择题1.(2015四川德阳二模)“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

"这一观点说明古希腊城邦()A。

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B.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C。

治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D。

形成了多元政治格局2.柏拉图在谈到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这主要表明()A。

雅典公民崇尚自由精神B。

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弊端C。

雅典公民没有法律意识D.雅典的法律还不够完善3。

(2015河南郑州高三质检)《路吉阿诺斯对话集》中写道:“这种学问(指演说)在雅典民主时代特别发达,因为它在那时政治上很有实用,最重要的两点是在法廷(庭)里,两造曲直所由分,全得需要辩论,其次是在议会里,一场演说苟能抓得人心,立即大见成功。

”下列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智者学派的崛起得益于雅典民主制度的推动②演说功用在于蛊惑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判决③全体城邦居民具备表决权以彰显“人民主权”④演说术的兴盛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环境的内在需求A。

①③B。

①④C。

②③ D.②④4.(2015山东菏泽一模)《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十一条规定:“伤害被保护人的保护者应交给地下神即予以诅咒。

”第二十四条规定:“如手掷的标枪落得比目的地还远,则应献公羊为祭品."这说明该法()A.包含神权迷信色彩B.保护私有财产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所定刑罚具有残酷性5.“他们的公民可以在聚会时提出驱逐某一位影响其制度的官员,也可以罢免当时的政府,立刻更换执政团队。

”下面的描述与此相符合的是( )A.罗马的法律制度保障了公民的权利B。

真正的民主是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C.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制度的特色D.欧美代议制度确保了公民广泛的权利6。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历史(二 ) 41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历史(二 ) 41
Your 缩趋势,海路上的中国商船逐渐减少,而此时欧洲商船则日益活跃。 text 1.上述材料能够反映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变化的
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Cl开ick辟he了re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 汉代商人的to 海add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 西亚乃至欧yo洲ur 。tex唐t. 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唐代中叶以后, 海上丝路取Ctoli代acdkd陆he上re 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两宋政府对海上贸易 采取支持、yo鼓ur 励tex的t. 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 以上,中国Cli出ck口he到re 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 品中跃居到tyoo第uard一dtex、t. 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Cl开ick辟he了re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 汉西代亚商乃人至的欧tyCooli海洲uacrdkd。上theex贸唐rte. 易朝已政包府括在广了州全设部立南海市诸舶国司和管整理个海印外度贸洋易区,域唐代,中并叶远以伸后到, 海上丝路取to 代add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两宋政府对海上贸易 采取支持、yo鼓ur 励tex的t. 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 以上,中国Ctoli出acdkd口he到re 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 品中跃居到yo第ur 一tex、t. 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
Your 缩趋势,海路上的中国商船逐渐减少,而此时欧洲商船则日益活跃。 text 趋势:路线:从陆上为主转变为海上为主;(4分) 1. 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造船技术提高,指南针应用于航

广东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广东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广东省2016届高三第二次学科质量监测考试文科综合试卷2015.10.23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

春秋时,。

相礼,,演变为。

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

这反映出八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25.北宋真宗在位期间,宰相王旦曾言,都城开封“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南宋高宗在位时,临安府有“珠子行人姓任者”,“其珠铺珠子,约十余万缗”。

这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A商业环境相对宽松B.已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商业经济成为主流D-政府重商政策已初见成效26.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

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

”材料认为四大发明A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B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C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D.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27.明朝张居正实施考成法以后,内阁开始全面侵夺六部职权,尤其是人事权和兵权,百官进退亦基本由内阁操控,当时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

这反映出A设置内阁不利于政局稳定B阁部争权造成了社会动荡C当时的权力运作比较混乱.D.皇权日渐受到内阁的威胁28.有学者针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一个条款指出,“他们只要交纳5%的关税,就能通过条约口岸中的任何一个口岸,运进洋货或输出土产;他们只要再交纳进口税额的一半,作为子口税,就能把洋货运至内地和由内地运出土货”。

2016年湖北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1(西方古代文明)

2016年湖北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1(西方古代文明)

2016年湖北省名校高三历史试题重组测试01(西方古代文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6·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3月联考·31)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

”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 ) A.精英政治 B.代议制民主C.直接民主 D.贵族政治2.(2016·湖北孝感高三六校联盟期末·24)《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这一规定旨在( )A.保护私有财产 B.保障平民利益C.促进社会公平 D.维护法律尊严3.(2016·湖北荆门高一上学期期末·17)“一人把洗衣人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自己被老鼠咬破的衣服的损失。

原告说:‘按照约定,衣服洗好后你应该妥善保管,事先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你应使用鼠夹和鼠药来预防鼠害,可是在你的店里甚至连一只猫都没有’。

最后法官判定洗衣人要承担责任。

”这一案例直接体现了罗马法的原则是( )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公平和公正C.谨慎履行契约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2016·湖北江汉平原部分重点高中教研协作体高三1月联考·17)下图漫画所蕴含的法理起源于古代罗马法。

这一法理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获取证据的合法性 B.否定了大量的习惯旧俗C.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 D.否定了贵族的阶级压迫5.(2016·湖北武昌高三元月调研·31)20世纪30年代日本某法学家在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后说:“耶林说过,‘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用武力,第二次是用宗教,第三次是用法律。

四川省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四川省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四川省2016届高三二轮复习试题分类汇编(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本资料主要汇编四川省成都市、宜宾市、内江市、乐山市、眉山市、南充市、广安市、遂宁市、资阳市、德阳市、绵阳市、巴中市等地级市以及重点名校2015-2016学年高中阶段模拟考试、期末考试、诊断性考试、联考等历史试题,根据2016年最新高考考纲分类整理而成,是二轮复习难得的资料。

一、选择题1.(2016·四川内江高一上学期期末·18)自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共和制,循环多变,轮番实行。

第三共和国时期,以非武力的争斗成为主要形式,合法斗争成为各阶级、阶层的首选方式。

法国从此稳固了民主共和制。

这主要说明( )A.政治制度的选择过程中必然充斥着暴力斗争B.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C.和平方式取代暴力才能推进政治制度建设D.政治制度的确定与完善有时要经过各种尝试2.(2016·四川内江高一上学期期末·17)“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1701年《王位继承法》B.1781年《邦联条例》C.1787年宪法D.1871年宪法3.(2016·四川宜宾一模·34)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德意志帝国议会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案,如银行法、专利权法、统一货币法、统一关税法等。

这些法案的颁布和实施( ) A.为德意志实现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B.促进了德意志经济的迅速发展C.大大推动了德意志政治民主化进程D.削弱了联邦议会在议会中的权力4.(2016·四川德阳高一上学期期末·22)读图6,图中著作的部分目录及内容研究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5.(2016·四川德阳高一上学期期末·21)读表2,表中内容说明这次议会改革( ) 表2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选区调整和各选区议员名额重新分配简表A.有利于扩大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势力B.导致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地位超过了旧贵族C.最终使英国工人阶级获得了充分的选举权D.使英国的政治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地区6.(2016·四川德阳高一上学期期末·20)民主派领袖杰斐逊称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

2016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前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6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前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山西省2016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前质量检测文科综合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 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

这一演变反映了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25.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

这说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

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26. 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A.‘反映了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地位B.加快了英国资本输出的步伐C.体现了中国开始接受近代贸易规则D.使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27.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B.旨在化解西方入侵带来的危机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发生于近代中国文明转型初期28.下表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

据此推断洋纱的输入A.瓦解了传统小农家庭生产结构B.便利了洋布对华大量倾销C.加速了家庭纺织业的纺织分离D.满足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29. 1849年,思想家徐继畲针对美国政治制度曾说:“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创立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骏骏乎三代之遗意焉.”这说明徐继畲A.主张中国实行美国的共和制B.推崇夏商周的社会制度C.力主汲取民众意愿推进改革D.反思中国的政治体制30.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试题精编版之分项(历史)04希罗文明欧美代议考点一:雅典民主政治01.(2016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4)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

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

由此可见()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答案】A【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特点【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是高考必考章节,去年考查罗马法,今年一定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尤其要从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角度掌握。

本单元复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1)形成一个观点,古希腊的民主制、古罗马的法律制度,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但也有其不足,都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

(2)理清两条线索,一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

(3)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的民主制,三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02.(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 公大会形同虚设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 参政丧失民众信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材料介绍的是雅典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种情况。

根据叙述,雅典民主已经成为一种强制的行为,人民必须要去参政议政,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就说明民主参政成为雅典人民的一种义务了,因此选择C选项。

A选项说法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决策的主要途径;B选项说法错误,材料知识反映有民众不去参政议政,并不能反映出所有的民众态度;D选项说法有问题,与B项问题一致,都不能从材料中分析出来。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特点【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注重的就是雅典民主的实质与弊端,看到材料写到雅典民主政治存在问题的时候就会联想到它的弊端。

但是雅典民主其实也有很多进步性的,本题中介绍的一种强制性的参政议政并不是反映出雅典民主的弊端,而是强调雅典民主的广泛性。

这种广泛性都上升到义务的层次,更加直接体现出这种民主制度的民主性。

03.(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10)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

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

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司法权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 D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答案】B【考点定位】古代希腊和罗马•古代希腊•古代雅典民主【名师点睛】本题以“阿基纽西海战胜利悲剧”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雅典民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的能力。

材料体现的是雅典公民大会的权利至高无上,又体现出雅典民主的弊端——毫无限制的直接民主。

古代雅典民主制度是教材主干知识,也是全国以及各地高考试卷的高频考点,我们复习备考时理应要重视。

04.(2016届山西太原高三下期模拟试题(一)文科综合历史卷)伯利克里改革将国家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但一贫如洗的平民,即便幸运的被选上了,也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公务。

这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徒有其表 B.公民群体政治素养有限C.民主运行机制脱离实际 D.贵族阶层操纵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表明,雅典民主还是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真实性,故A项错误;一贫如洗的平民并不能代表整个公民群体的政治素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一贫如洗的平民,即便幸运的被选上了,也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公务”说明,雅典政治设计与现实有一定的偏差,故C项正确;贵族阶层操纵民主政治与材料“国家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相左,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05.(2016届四川成都高三第三次诊断文综历史试卷)在雅典城邦,任何公民都要在一年内为自己的提案负责,即使提案经过了公民大会的批准。

如果实施成功,荣誉归于公民大会;反之,公民大会将追究提案人或执行人的责任。

这反映出古代雅典城邦政治A.纵容政治领袖操纵民意 B.公民大会徒具形式C.缺乏对公民大会的约束 D.各个环节权责分明【答案】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公民大会06.(2016届宁夏银川普通高中高三4月质检文综历史试卷)公元前5世纪,面对波斯大军的入侵,雅典组建军事联盟的努力带来了希腊走向统一的希望,但由于“不能上升到一个巨大的、非城邦的、联合在一种共同公民权的国家”而没有实现。

这反映了古希腊城邦A.压制公民个人自由 B.抵制区域经济合作C.珍视独立自治传统 D.缺乏集体团结精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压制公民个人自由,故A项错误;据材料“雅典组建军事联盟的努力带来了希腊走向统一的希望,但由于‘不能上升到一个巨大的、非城邦的、联合在一种共同公民权的国家’而没有实现”可知雅典珍视独立自治传统,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抵制区域经济合作,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缺乏集体团结精神,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抵制区域经济合作考点二:罗马法01.(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答案】A【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罗马法的影响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罗马法形成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包括习惯法和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成文法在内的罗马法律统称为公民法。

在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适应新的社会变化,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万民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这些内容适应了后来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和需要,成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但罗马法的内容主要是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其具体条文和内容对今天来讲没有实际意义。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认识到,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要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不能用今天的情况和标准进行判断。

02.(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3)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

”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 B.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C.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 D.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答案】D【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名师点睛】孟德斯鸠曾分析罗马灭亡的原因。

在他看来,为了增强对外征服的力量,罗马把自己的公民权给了它的同盟者,后来又逐步把这种权利给了帝国境内所有的人,帝国境内除奴隶以外的几乎所有人都因之成了罗马公民。

这样一来,原来环绕着罗马的那圈神圣光环不见了,罗马城就再也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出发理解作者的观点,而不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

03.(2016届江西赣州市十三县(市)高三下期中联考文综历史卷)下图漫画所蕴含的法理起源于古代罗马法。

这一法理主要说明罗马法()A.重视获取证据的合法性 B.否定了大量的习惯旧俗C.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 D.否定了贵族的阶级压迫【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罗马法的相关特征。

由材料关键信息“刑讯逼供”、“不能作为定案证据”及图片寓意,材料主旨即在强调罗马法比较注重证据,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材料信息无从体现“否定了大量的习惯旧俗”,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古代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D项与图片主旨不相符,直接排除。

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律·罗马法的相关特征04.(2016届安徽安庆市重点中学高三下期模拟文综历史试卷)“罗马法规定有能力的罗马人要承担更重要的国家公职,做这样的事都是无偿的,所以这些职位被称为“荣誉”,而且任职者要拿出自己的钱来应付公共的开支。

最后,罗马法中还有公益许诺(Pollcitatio)制度,即已担任或将担任公职的人允诺以自己的费用为自己的城市完成某项公共工程。

”这说明罗马法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C.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B.关注执政者的经济实力 D.重视团体主义精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罗马法规定有能力的罗马人要承担更重的国家公职”,担任或将担任公职的人不一定就是奴隶主,故A项错误;材料重点是在讲述公职人员用自己的费用建设城市,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看不出来,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所以这些职位被称为‘荣誉’”可知,这样做的目的是重视整个国家,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罗马法•特点05.(2016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某西方学者这样评论罗马法:“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下列对“理性”的最准确理解是()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以前的习惯法 B.罗马法能及时适应新的发展要求C.罗马法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主要保护了统治阶级利益【答案】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06.(2016年上海高考单科卷历史36)罗马法(12分)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摊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