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时序图
使用UML时序图进行多线程系统建模

使用UML时序图进行多线程系统建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多线程系统的建模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多线程系统,我们可以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时序图进行建模。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UML时序图进行多线程系统建模,并探讨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UML时序图UML时序图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交互的图形化工具。
它可以展示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和时间顺序,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特别适合用于建模多线程系统。
二、时序图的基本元素在时序图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种基本元素来描述多线程系统的建模:1. 对象:时序图中的对象代表系统中的实体,可以是线程、类、模块等。
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可以用来表示对象之间的交互。
2. 生命周期:时序图中的生命周期表示对象的创建和销毁过程。
通过生命周期,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对象的创建和销毁时机,从而更好地进行系统设计。
3. 消息:时序图中的消息表示对象之间的交互。
消息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
同步消息表示发送消息的对象需要等待接收消息的对象的响应,而异步消息则表示发送消息的对象无需等待响应。
4. 激活:时序图中的激活表示对象正在执行某个操作。
通过激活,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对象的执行顺序和时间。
三、如何使用UML时序图进行多线程系统建模在使用UML时序图进行多线程系统建模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系统中的线程: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系统中的线程数量和功能。
每个线程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对象,并在时序图中进行建模。
2. 确定线程之间的交互:在多线程系统中,线程之间的交互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确定线程之间的消息传递和时间顺序,并在时序图中进行建模。
3. 描述线程的生命周期:每个线程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包括创建、运行和销毁。
我们可以使用时序图中的生命周期来描述线程的创建和销毁过程。
4. 描述线程的执行顺序:多线程系统中,线程的执行顺序往往影响系统的正确性和性能。
我们可以使用时序图中的激活来描述线程的执行顺序和时间。
UML中的时序图详解

UML中的时序图详解时序图是UML(统一建模语言)中的一种重要图形工具,用于描述系统中对象之间的交互行为。
它以时间为轴,展示了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和交互顺序,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运行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时序图的概念、元素和使用方法。
一、时序图的概念和作用时序图是一种静态图,主要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行为和消息传递顺序。
它展示了对象在特定时间段内的状态变化和交互过程,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中对象之间的关系和通信方式。
时序图可以用于系统设计、软件开发和系统测试等阶段,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二、时序图的元素和表示方法1. 对象(Object):时序图中的对象表示系统中的实体,可以是具体的类、接口或模块等。
对象通常用矩形框表示,框内写上对象的名称。
2. 生命周期(Lifeline):时序图中的生命周期表示对象的存在时间,用一条垂直的虚线表示。
生命周期从对象的创建开始,到对象的销毁结束。
3. 消息(Message):时序图中的消息表示对象之间的交互行为,包括方法调用、信号发送等。
消息可以是同步的(Synchronous)或异步的(Asynchronous),同步消息需要等待接收方的响应,而异步消息则不需要等待。
4. 激活(Activation):时序图中的激活表示对象在某个时间段内正在执行的过程,用一条垂直的虚线和一个小矩形框表示。
激活可以嵌套,表示方法的调用和返回过程。
5. 约束(Constraint):时序图中的约束表示对象之间的一些限制条件或约束,如时间限制、数据格式等。
约束通常用方括号括起来,并写在相应的消息上方。
三、时序图的使用方法1. 确定参与对象:首先要确定参与时序图的对象,包括系统的各个模块、类或接口等。
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功能,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建模。
2. 绘制生命周期:根据对象的创建和销毁过程,绘制对象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用一条垂直的虚线表示,标记对象的创建和销毁时间点。
3. 描述交互过程:根据系统的交互需求,描述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和交互顺序。
UML时序图的绘制指南与实例解析

UML时序图的绘制指南与实例解析UML(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用于软件开发的标准化建模语言,它提供了一种图形化的方式来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在UML中,时序图(Sequence Diagram)是一种常用的建模工具,用于展示系统中各个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份UML时序图的绘制指南,并通过实例解析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序图。
一、时序图的基本概念时序图是一种描述对象之间交互行为的图形化工具,它展示了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和时间顺序。
在时序图中,每个对象都表示为一个矩形框,框内写上对象的名称。
对象之间的交互通过箭头表示,箭头上标注的是消息的名称和参数。
时序图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表示时间的流逝,从而展示了系统中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
二、时序图的绘制步骤1. 确定参与者:首先,需要确定在时序图中需要包含哪些对象或者参与者。
参与者可以是系统的各个模块、用户、外部接口等。
将每个参与者表示为一个矩形框,并在框内写上其名称。
2. 确定消息:接下来,需要确定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并将其表示为消息。
消息可以是方法调用、事件触发等。
在时序图中,消息通常用箭头表示,箭头上标注的是消息的名称和参数。
3. 确定时间顺序:在时序图中,对象之间的交互是按照时间顺序展示的,因此需要确定每个消息发生的时间顺序。
可以通过在时序图中添加垂直虚线来表示时间的流逝,从而更清晰地展示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
4. 添加约束条件:有时候,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可能会受到一些约束条件的限制,比如并发执行、条件判断等。
在时序图中,可以使用条件框来表示这些约束条件,从而更准确地描述系统的行为。
三、时序图的实例解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序图,我们以一个简单的购物系统为例进行实例解析。
在这个购物系统中,主要包含三个参与者:用户、购物车和商品。
用户可以将商品添加到购物车,并进行结算。
首先,我们将用户、购物车和商品分别表示为三个矩形框,并在框内写上其名称。
接下来,我们确定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
时序图、活动图、状态图、协作图的区别

时序图、活动图、状态图、协作图的区别时序图时序图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传递消息的时间顺序, 即用例中的行为顺序.当执行一个用例时, 时序图中的每条消息对应了一个类操作或者引起转换的触发事件.在 UML 中, 时序图表示为一个二维的关系图, 其中, 纵轴是时间轴, 时间延竖线向下延伸. 横轴代表在协作中各个独立的对象. 当对象存在时, 生命线用一条虚线表示, 消息用从一个对象的生命线到另一个对象的生命线的箭头表示. 箭头以时间的顺序在图中上下排列.ATM 用户成功登陆的时序图时序图中的基本概念对象: 时序图中对象使用矩形表示, 并且对象名称下有下划线. 将对象置于时序图的顶部说明在交互开始时对象就已经存在了. 如果对象的位置不在顶部, 表示对象是在交互的过程中被创建的.生命线: 生命线是一条垂直的虚线. 表示时序图中的对象在一段生命周期内存在. 每个对象底部中心的位置都带有生命线.消息: 两个对象之间的单路通信. 从发送方指向接收方. 在时序图中很少使用返回消息.激活: 时序图可以描述对象的激活和钝化. 激活表示该对象被占用以完成某个任务. 钝化指对象处于空闲状态, 等待消息. 在 UML 中, 对象激活时将对象的生命线拓宽为矩形来表示的. 矩形称为计划条或控制期. 对象就是在激活条的顶部被激活的. 对象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后被钝化.对象的创建和销毁: 在时序图中, 对象的默认位置是在图的顶部. 这说明对象在交互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如果对象是在交互过程中创建的, 那么就应该将对象放到中间部分. 如果要撤销一个对象, 在其生命线终止点处放置 “ X” 符号.练习:孙中山的……活动图在 UML 中, 活动图本质上就是流程图. 它用于描述系统的活动, 判定点和分支等.活动图中的基本概念动作状态: 原子的, 不可中断的动作, 并在此动作完成之后向另一个动作转变. 在 UML 中动作状态用圆角矩形 表示, 动作状态所表示的动作写在圆角矩形内部.分支与合并: 分支在软件系统中很常见. 一般用于表示对象类所具有的条件行为. 用一个布尔型表达式的真假来判定动作的流向. 条件行为用分支和合并表达.在活动图中, 分支用空心小菱形 表示. 分支包括一个入转换和两个带条件的出转换, 出转换的条件应该是互斥的, 须保证只有一条出转换能够被触发. 合并包含两个带条件的入转换和一个出转换.状态图状态图: 通过建立对象的生存周期模型来描述对象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行为.状态图中的基本概念状态: 用圆角矩形表示. 状态名称表示状态的名字, 通常用字符串表示. 一个状态的名称在状态图所在的上下文中应该是唯一的.转换: 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 一端连着源状态, 一端连着目标状态.初始状态: 每个状态图都有一个初始状态. 此状态代表状态图的起始位置. 初始状态只能作为转换的源, 不能作为转换的目标, 并且在状态图中只能有一个. 初始状态用一个实心圆表示.终止状态: 模型元素的最后状态, 是一个状态图的终止点. 终止状态在一个状态图中可以有多个.协作图协作图(也叫合作图)是一种交互图.时序图主要侧重于对象间消息传递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而协作图表达对象间的交互过程及对象间的关联关系。
时序图

时序图百科名片时序图时序图(Sequence Diagram),亦称为序列图或循序图,是一种UML行为图。
它通过描述对象之间发送消息的时间顺序显示多个对象之间的动态协作。
它可以表示用例的行为顺序,当执行一个用例行为时,时序图中的每条消息对应了一个类操作或状态机中引起转换的触发事件。
目录[隐藏]时序图元素时序图结构时序图创建步骤举例说明[编辑本段]时序图元素时序图中包括如下元素:类角色,生命线,激活期和消息1,类角色(Class R ole)类角色代表时序图中的对象在交互中所扮演的角色,位于时序图顶部和对象代表类角色。
类角色一般代表实际的对象2,生命线(Lif eline)生命线代表时序图中的对象在一段时期内的存在。
时序图中每个对象和底部中心都有一条垂直的虚线,这就是对象的生命线,对象间的消息存在于两条虚线间。
3,激活期(Activ ation)激活期代表时序图中的对象执行一项操作的时期,在时序图中每条生命线上的窄的矩形代表活动期。
它可以被理解成C语言语义中一对花括号“{}”中的内容4,消息(Message)消息是定义交互和协作中交换信息的类,用于对实体间的通信内容建模,信息用于在实体间传递信息。
允许实体请求其他的服务,类角色通过发送和接受信息进行通信[编辑本段]时序图结构时序图描述对象是如何交互的,并且将重点放在消息序列上。
也就是说,描述消息是如何在对象间发送和接收的。
时序图有两个坐标轴:纵坐标轴显示时间,横坐标轴显示对象。
每一个对象的表示方法是:矩形框中写有对象和/ 或类名,且名字下面有下划线;同时有一条纵向的虚线表示对象在序列中的执行情况( 即发送和接收的消息对象的活动) ,这条虚线称为对象的生命线。
对象间的通信用对象的生命线之间的水平的消息线来表示,消息线的箭头说明消息的类型,如同步,异步或简单。
浏览时序图的方法是,从上到下查看对象间交换的消息,分析那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的消息交换。
时序图中的消息可以是信号、操作调用或类似于C++ 中的R PC (Rem ote Proc edure C all,远程过程调用)或Jav a 中的R MI(R emot e Method Inv ocat ion ,远程方法调用)。
UML--时序图

• 所以,要我请你吃饭就用同步的方法, 所以,要我请你吃饭就用同步的方法, 要请我吃饭就用异步的方法,这样你可 要请我吃饭就用异步的方法, 以省钱。 以省钱。^_^!
3. 消息 消息:对象之间传输的信息。 消息有以下类型: 消息:对象之间传输的信息。UML消息有以下类型: 消息有以下类型 调用消息( ① 调用消息 Procedure Call ) 调用消息(也称为同步消息 的发送者把控制传递给 调用消息 也称为同步消息)的发送者把控制传递给 也称为同步消息 接收者,然后停止活动, 接收者,然后停止活动,直到消息接收者放弃或返回控 制。
Hale Waihona Puke 1.1 交互图的概念1. 交互图的概念 交互图(interaction): 用来描述对象之间、对象与参与 用来描述对象之间、 交互图 者之间的动态协作关系, 者之间的动态协作关系,以及协作过程中行为次序的图 形。 2.交互图的类型 2.交互图的类型 • • 顺序图( 顺序图( Sequence diagram )又称为时序图 协作图( 协作图( Collaboration diagram )
匿名对象
2. 顺序图样式和组成 ② 生命线
●
表示对象存在的时间,对象下面一条虚线表示。 表示对象存在的时间,对象下面一条虚线表示。 生命线从对象创建开始到对象销毁时终止。 生命线从对象创建开始到对象销毁时终止。 对象在生命线上的两 种状态: 种状态: 休眠状态 激活状态 ×
表示对象 的撤销
对象生命线
1.1 交互图的概念
1. 交互图的概念 交互图( 交互图 Interaction diagram ): 是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 以及对象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图。 以及对象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图。 2.交互图的类型 2.交互图的类型 • • 顺序图( 顺序图( Sequence diagram ) 协作图( 协作图( Collaboration diagram ) 3. 交互图的作用 通常用来描述一个用例的行为,实现一个用例, 通常用来描述一个用例的行为,实现一个用例,完成对 系统行为的建模。 系统行为的建模。
UML中的时序图绘制方法与技巧

UML中的时序图绘制方法与技巧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用于软件系统建模的标准化语言,其中的时序图是一种常用的建模工具,用于描述系统中对象之间的交互和消息传递。
时序图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行为和交互过程,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UML中的时序图绘制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时序图进行系统建模。
1. 选择合适的参与者和对象在绘制时序图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参与者和对象的身份和角色。
参与者是指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外部实体,可以是人、其他系统或者硬件设备等。
对象则是系统中的实体,可以是类、组件或者模块等。
明确参与者和对象的身份和角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交互过程,并将其准确地反映在时序图中。
2. 使用生命线和消息时序图中的生命线表示对象的存在和活动过程,可以理解为对象的生命周期。
通过绘制生命线,我们可以清晰地展示对象在系统中的活动过程。
消息则是对象之间的交互和消息传递,可以是同步的或者异步的。
在绘制时序图时,我们可以使用箭头表示消息的发送和接收,以及消息的顺序和时间顺序。
3. 使用约束和条件时序图中的约束和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系统的行为和交互过程。
约束可以是对象的属性或者状态,条件则是对象之间的约束和限制。
在绘制时序图时,我们可以使用约束和条件来描述系统的特定行为和交互规则,从而更好地反映系统的实际情况。
4. 使用片段和循环时序图中的片段和循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系统的交互过程和行为。
片段可以是对象的活动过程或者交互过程的一部分,循环则是对象的重复活动或者交互过程。
在绘制时序图时,我们可以使用片段和循环来描述系统的复杂交互过程和行为,从而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行为和交互规则。
5. 使用注释和说明时序图中的注释和说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系统的行为和交互过程。
注释可以是对对象、消息或者约束的解释和补充,说明则是对系统行为和交互规则的解释和说明。
UML时序图与顺序图的建模场景比较

UML时序图与顺序图的建模场景比较UML(统一建模语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的标准建模语言,它提供了多种图形化工具,其中时序图和顺序图是常用的两种建模方式。
虽然时序图和顺序图都用于描述系统中对象之间的交互,但它们在建模场景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时序图是一种以时间为轴的图形化表示方式,它主要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顺序和时序关系。
时序图通过垂直的生命线表示对象,通过水平的消息线表示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
时序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特别适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例如,在一个在线购物系统中,时序图可以用来展示用户选择商品、下单、支付等过程中各个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和时序关系。
顺序图是一种以对象为中心的图形化表示方式,它主要用于描述对象之间的交互流程和调用关系。
顺序图通过垂直的生命线表示对象,通过水平的消息线和虚线箭头表示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和调用关系。
顺序图更加强调对象之间的交互流程和调用顺序,特别适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
例如,在一个电子邮件系统中,顺序图可以用来展示用户发送邮件的流程,包括验证用户身份、编辑邮件内容、选择收件人等步骤。
时序图和顺序图在建模场景上有所不同,时序图更加注重对象之间的时序关系,适合于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而顺序图更加注重对象之间的交互流程和调用关系,适合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
在实际建模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图形化表示方式。
除了建模场景的不同,时序图和顺序图在表达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时序图通过时间轴和垂直生命线的排列来表示对象之间的时序关系,可以直观地展示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
顺序图则通过垂直生命线和水平消息线的排列来表示对象之间的交互流程和调用关系,可以清晰地展示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和调用顺序。
在实际建模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图形化表示方式。
如果需要强调对象之间的时序关系和交互过程,可以选择时序图;如果需要强调对象之间的交互流程和调用顺序,可以选择顺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