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A.1914年6月B.1914年7月C.1918年11月D.1919年1月2.战争是血腥与残酷的。
在“一战”中曾有一场异常残酷的战役,双方伤亡70多万人。
战场上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尸体和血肉模糊的伤兵,人称为“绞肉机”、“屠场”,这场战役是()A.索姆河战役B.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高加索战役3.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集团,正是这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争斗酿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两个军事集团”是指()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B.华约、北约组织C.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D.正义集团、非正义集团4.与萨拉热窝事件无直接关系的国家是()A.奥匈帝国B.英国C.塞尔维亚D.德国5.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人类推进了苦难的深渊。
一战的主要性质是()A.民族解放战争B.争夺美洲霸权的侵略战争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帝国主义掠夺战争6.“到1916年,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在战场上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厮杀,欧洲开始奔向毁灭,并且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材料认为欧洲“奔向毁灭”的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巴黎和会C.“慕尼黑阴谋”D.希特勒上台7.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了巨大的灾难,下列那行情景不符合实际情况()A.用汽车运送士兵B.士兵给家人打电话C.飞机空投食物D.德、法两国士兵共进晚餐8.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点燃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A.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B.萨拉热窝事件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D.三国同盟的形成9.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正确的是()(1)这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的战争(2)这场战争后欧洲开始走向衰落(3)这场战争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4)这场战争使国际关系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B.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C.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D.英德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2.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 )A.英法 B.英俄C.德奥 D.德意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D.萨拉热窝事件4.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其主要原因是( ) A.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被打死B.德奥借机发动战争C.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高涨D.英法制止俄国扩张5.一战爆发后,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的原同盟国集团的国家是( ) A.意大利 B.奥匈帝国C.土耳其D.保加利亚6.下列发生在1916年的重大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C.瓦尔密战役 D.索姆河战役7.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 )A.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B.德、奥为了加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C.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二、列举题:9.列举“一战”的战场范围、卷入的国家和死伤人数.10.列举“一战”中的两个同盟国家和六个协约国国名。
三、历史诊断题.·下面是一位同学在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一段话,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五年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争夺最为激烈的是非洲战场。
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国家有三十多个,中国也加入了同盟国方面作战。
1918年11月,日本投降,协约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第21课一、1.B 2.C 3.D 4.B 5.A 6.B 7.A 8.C二、9.答:战场遍及亚、非、欧三洲,波及30多个国家,死伤三千多万人。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右图是来源于1885年某周报的一则漫画。
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最可能是A.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有权B.工业革命后,英国默许德俄在亚非疯狂争夺殖民地C.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动摇了英国的殖民霸权()2.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此,德国挑起了A.布匿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3.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1861~1900AC.欧洲形势紧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下列示意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A B C D()5.以下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皇帝对1914年某个突发事件的看法。
该突发事件指的是奥匈帝国皇帝德国皇帝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6. “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
由于伤亡惨重,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材料中的“此役”是指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7. “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
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
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 .普法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第二次世界大战( )8. “到1916年,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在战场上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厮杀,欧洲开始奔向毁灭,并且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名师专供]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堂学练与课后测评)
![[名师专供]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堂学练与课后测评)](https://img.taocdn.com/s3/m/54595ed8240c844769eaee4d.png)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堂学练班级:姓名:要点梳理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分别是()A.奥匈帝国和英国B.德国和法国C.德国和英国D.意大利和俄国2.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为得到“阳光下的地盘”,20世纪初,德国采取了()A.同英法结盟 B.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C.建立法西斯政权 D.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3.“l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比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是南斯拉夫某城一块碑文上的一句话,它记述的史实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萨拉热窝事件 B.光荣革命 C.珍珠港事件 D.巴黎公社运动4.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
其中“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中的“一国”是指()A.英国 B.奥匈帝国 C.德国 D.意大利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参加了同盟国集团,战争开始后又参加到协约国方面作战的国家是()A.德国B.英国C.意大利 D.法国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A.协约国进行的侵略战争B.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C.同盟国进行的侵略战争D.塞尔维亚为民族独立而战7.2011年11月11日,位于法国莫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博物馆将正式开馆,届时在馆内你可能看到的展品是()A.美国对英宣战书副本 B.油画《炮轰后的凡尔登》C.意大利军队与法国军队的战斗场景模拟 D.协约国签署投降书的照片8.1914~1918年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②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③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一战的爆发④1918年德国投降宣告了一战的结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9.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九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单元测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形成了三对主要矛盾,即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和俄奥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
英德矛盾围绕的焦点问题是A.争夺殖民地冲突B.扩张军备C.缔结军事同盟D.巴尔干半岛问题2、英国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的原因是A、英与法、俄在争夺世界霸权的问题上没有利害冲突B、英德矛盾上升,主动调整与法、俄的关系C、法德矛盾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D、德、奥、意三国结成同盟,英国插不进去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实质上说明了A、法德矛盾是当时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B、帝国主义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而结盟C、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斗市场互相勾结D、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斗争4、1914年,德皇威廉二世兴奋地高呼:“现在是C千载难逢的机会!”随即准备参加战争,向塞尔维亚宣战。
这个机会是指A、三国同盟成立B、三国协约成立C、萨拉热窝事件D、波斯尼亚危机5.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巴尔干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火药桶,关于其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居民多为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长期处于土耳其人统治之下,民族关系复杂B.巴尔干地区位置十分重要,巴尔干同盟投向协约国的怀抱,引起德、奥匈的不满C.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该地区制造了新的矛盾,也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机会D.俄国奥匈帝国的介入,塞尔维亚建立南部斯拉夫人统一国家的要求,使该地区矛盾重重6、(2008重庆文综)下列对图7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四国工业总量之和在当时世界上占绝对优势B.各国工业比重的变化与其资本输出量成正比C.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7、下列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4两大军事集团形成A.○1○2○3○4 B. ○2○1○3○4 C. ○1○3○2○4D.○3○1○2○48.(2009年绍兴模拟)“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一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题分合计29分)1.一战的导火线是:A.萨拉热窝事件B.曹里曹拉事件C.密拉特事件D.波士顿倾茶事件2.一战最关键的一年是:A.1914年B.1915年C.1916年D.1917年3.一战结束于:A.1914年B.1915年C.1917年D.1918年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A.1912—1916B.1914—1918C.1915—1918D.1913—19175.一战中和同盟国结盟但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的是:A.奥匈帝国B.塞尔维亚C.意大利D.德国6.西线主要的交战双方是:A.法,德B.德,俄C.塞尔维亚,奥匈帝国D.俄,奥匈帝国7.一战期间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场是:A.东线B.西线C.南线D.索姆河战役8.在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马祖尔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索姆河战役9.英军首次使用坦克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马祖尔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索姆河战役10.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的新式武器是:A.坦克B.飞机C.大炮D.毒气11.美国参战的时间是:A.1917年B.1918年C.1919年D.1920年12.一战的开始时间是:A.1914年B.1915年C.1916年D.1917年13.一战中爆发在同一年的两大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马恩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D.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河战役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之间的争夺B.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巴尔干危机D.英德竞争15.关于一战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次帝国主义间的争霸战争B.大战给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C.大战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
D.许多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造成重大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16.下列关于一战意义叙述正确的是:①这是一次帝国主义间的争霸战争②大战给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③大战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④许多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造成重大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二、多项选择题(共1题,题分合计1分)1.关于一战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这是一次帝国主义间的争霸战争B.大战给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C.大战是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D.许多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造成重大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三、填空题(共19题,题分合计19分)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 阶段。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训练测评】1.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家分别是A. 奥匈帝国和英国B. 德国和法国C. 意大利和俄国D. 德国和英国2.下列简笔画能够形象反映一战爆发前世界形势的是A B C D3.下图是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的实力对比示意图。
它主要说明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A.美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B.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C.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D.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4.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亊集团争夺的热点,并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的是A.诺曼底半岛B.亚平宁半岛C.克里米亚半岛D.巴尔干半岛5.在历史上,突发事件往往对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将人类引向战争灾难。
其中,将人类引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突发事件是A.莱克星顿的枪声B.攻占巴士底监狱C.国会纵火案D.萨拉热窝事件6.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些同学则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
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B.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C.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8.表1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变化情况表》(单位:百万吨),导致1917表1A. 德国投降B.俄国参战C. 意大利参战D.美国参战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B.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C.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10.“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历史小测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何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原因是什么?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突飞猛进,出现垄断组织。
2.在西方殖民侵略过程中,抢占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因此它被称为什么?
英国“日不落帝国”
3.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两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
4.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要重新瓜分殖民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发展超过传统的英国、法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5.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是谁?
两个军事集团:一方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三国同盟;另一方以英法俄为首三国协约。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双方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双方战争的目的是争夺殖民地与霸权。
7.大战前什么地方被称作“欧洲火药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事件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1914年-1918年
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新式武器有哪些?转折点是哪个战役?
坦克、飞机凡尔登战役
1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什么?
历时4年,30多个国家参战,死伤约3000万人,是人类的一场空前浩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测试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
A.英德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矛盾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C.德奥结成军事同盟
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
C.欧洲列强为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
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3.一战前夕,围绕殖民地的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A.英、美
B.英、德
C.法、德
D.英、法
4.下列各项中,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火药库”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理位置②民族关系
③资源丰富④大国干预
A.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下面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
B.开始于1914年7月底,结束于1917年11月
C.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加快了战争结束的步伐
D.是一场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战争
6.下列有关美国参战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争夺世界霸权
C.援助协约国集团
D.时机已到,坐收渔人之利
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B.长期战争导致国家的崩溃
C.协约国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
D.同盟国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二、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面材料
德国和奥匈为了加强同俄国和法国的对抗,1879年缔结军事同盟条约。
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矛盾加剧,参加了这一军事集团,20世纪初,英德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英国协调了它同俄、法之间的关系,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
回答:
①德国结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他们分别以哪国为主?
③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大搞什么活动?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三、问答题
9.试从战争的起因、作战目标、酝酿的过程,分析一战的性质。
10.
根据上表,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②谈一谈你有何感想?
答案:1.B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德国的工业产量位次居世界第一、二位,而他们的海外殖民地面积分别是第五、四位,这种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成为改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
2.D 因为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3.B 见课本德国外交大臣的那句话以及下面的阅读材料。
4.C 参
见本资料学科综合题4 5.B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18年11月 6.A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可否定选择能力。
题干的题眼是“原因”,经分析可知“维护世界和平”是不正确是原因。
7.C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战争,总体上双方都是非正义的,因此C项的叙述不是导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8.①德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②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德国、英国。
③军备竞赛。
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9.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引起的,大战是在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之间进行的,因此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10. ①规模大、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十分残酷②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类似的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