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
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

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智慧工地是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进行航道建设工程管理和操作的一种新模式。
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建设智慧工地要求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包括工地现场状态、施工进度、材料配送、设备运行等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要求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无线通信和云计算技术,实时获取各项数据,并进行数据存储、传输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视频监控智慧工地要求建立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对工地的各个区域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
要求采用高清摄像头、智能分析算法等技术,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人员活动、设备运行等情况,并能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报警和视频录像。
3.轨迹管理智慧工地要求对各类车辆和施工人员进行轨迹管理,实时监控其位置和行动轨迹,确保工地内的人员和车辆安全。
要求配备定位设备,如GPS定位、RFID技术等,通过无线通信传输数据,实现车辆和人员轨迹的实时监控。
4.协同办公智慧工地要求实现施工现场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
要求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使各个部门能够实时了解工地的情况,并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决策。
5.智能设备智慧工地要求配备智能化设备,如智能机械臂、无人机、无人驾驶等。
要求利用这些智能设备进行施工作业,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要求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运维。
6.安全管理智慧工地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包括人员管理、工地巡查、安全检测等。
要求采用人脸识别、身份验证等技术,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能够进入工地。
要求配备安全监测设备,如气体监测仪、温度传感器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7.环境监测智慧工地要求进行环境监测,包括气象、噪音、震动等环境指标的监测。
要求采用环境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工地周边环境的变化,及时预警和应对环境污染和影响。
总之,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视频监控、轨迹管理、协同办公、智能设备、安全管理和环境监测等功能,提高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
建设智慧工地的方案措施

建设智慧工地的方案措施一、智慧工地的基础建设。
1.1 硬件设施的完善。
要建设智慧工地啊,首先就得把硬件设施给弄好。
这就好比盖房子得先打好地基一样。
像监控设备那是必不可少的,得做到工地无死角覆盖。
摄像头得高清的,不然出了啥事儿,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
还有传感器,像是监测温度、湿度、粉尘啥的,这些数据可重要了,关系到工人的健康和工程的质量。
另外呢,施工设备也得智能化,像塔吊、升降机这些,装上智能控制系统,就像给它们装上了聪明的大脑,操作起来更精准、更安全。
1.2 网络的搭建。
网络就像是智慧工地的神经脉络。
没有好的网络,那些智能设备就成了摆设。
得搭建一个稳定、高速的无线网络,让数据能够快速传输。
这就像给工地的各个设备之间修了一条高速公路,信息能在上面畅通无阻。
可不能在这上面省钱,要是网络不好,关键时刻掉链子,那可就麻烦大了。
二、人员管理方面的智慧化措施。
2.1 工人实名制管理。
现在工人流动性大,对工人进行实名制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这就像给每个工人都发了一张专属的“身份证”。
通过人脸识别或者指纹识别系统,工人上下班打卡,这样就能准确记录工人的出勤情况。
同时呢,还能把工人的基本信息、技能水平等都录入系统,根据工程需求合理安排工作。
这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就像俗话说的“亲兄弟,明算账”,把各项信息都清清楚楚的,大家心里都敞亮。
2.2 人员安全管理。
工人的安全那可是重中之重。
在智慧工地里,可以给工人配备智能安全帽、智能手环等设备。
智能安全帽能检测工人是否进入危险区域,如果有危险就及时发出警报。
智能手环可以监测工人的身体状况,要是哪个工人身体不舒服了,能够及时发现。
这就好比给每个工人身边都安排了一个隐形的小卫士,时刻守护着他们的安全。
三、工程质量管理的智慧手段。
3.1 质量数据实时监控。
工程质量可不能马虎。
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对工程质量相关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
比如说混凝土的浇筑过程,监测温度、湿度等数据,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分包工程施工合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智能化工程施工主要内容有深入设计、工程实行、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完工验收。
(一)产品选择及质量检查1.建筑智能化产品选择主要考虑的要素(1)产品的品牌和生产地,应用实践以及供货渠道和供货周期等信息。
(2)产品支持的系统规模及监控距离。
(3)产品的网络性能及标准化程度。
2.建筑智能化工程中使用的资料,设施、各样接口和软件产品的功能、性能等项目的检测应按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
一、一般施工技术要求1. 依照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的要求,对设施和资料进行进场查收。
设施和资料的质量检查重点应包含安全性、靠谱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
2.智能化设施的安装应在土建和装修工程完工并合格后进行,各样探测器、传感器的安装应与建筑装修和机电施工协调定位。
3.施工单位在安装达成后,应依照合同文件和设计要求,以及规范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数目和检测方法对系统进行自检。
4.建筑设施监控系统的检测应以系统功能及性能检测为主,同时对现场的安装质量、设施性能及工程实行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进行抽查和复核。
二、中央监控设施的安装要求中央监控设施应在控制室装修工程完工后进行安装。
外观检查无损害,设施完好,型号、规格和接口切合设计要求。
设施之间的连结电缆型号和连结正确。
三、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施工重点1. 机房应敷设架空防静电地板,地板高度能知足地下管线的敷设;机房高度有足够的配线空间,知足配线架装设。
工作面水平照度不小于国家规范标准。
2.供电应为两路电源,并在尾端自动切换。
3.弱电系统的接地应采纳等电位联络。
弱电竖井应设有独自接地干线,弱电设施的接地应与接地干线相连结。
三、设施、元件安装重点1、空气质量传感器的安装地点,应选择能正确反应空气质量状况的地方。
检测气体密度小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或房间的上部,检测气体密度大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或房间的下部2.现场控制器的地点应安装在便于调试和保护的地方。
江苏智慧工地建设实施方案

江苏智慧工地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智慧工地建设已成为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工地建设规模庞大,施工活动频繁,如何提升工地建设的智慧化水平,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定位。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江苏地区工地建设的智慧化水平,实现施工效率的提升、安全生产的保障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具体措施。
1. 引入智能监测设备。
在工地建设中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高清摄像头、无人机等,用于实时监测工地施工情况、人员活动以及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工地管理效率。
2. 实施信息化管理。
建立工地信息化管理系统,整合施工进度、材料使用、人员考勤等数据,实现对工地各项活动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 推行智能安全管理。
引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智能感应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工地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监控,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优化施工流程。
通过引入BIM技术、远程指挥等手段,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5. 加强人才培训。
加大对工地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智慧工地建设理念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智慧工地建设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推动实施方案的落地实施。
四、预期效果。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预计可以实现工地建设效率的提升20%以上,安全事故率下降30%以上,资源利用率提高15%以上,为江苏地区工地建设的智慧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总结。
江苏智慧工地建设实施方案的提出,将有力推动工地建设的智慧化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将为全国智慧工地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积极响应,共同推动实施方案的落地实施,为江苏地区的工地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智慧工地标准

智慧工地标准
智慧工地标准是指在建筑工地上应用智能化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工
地安全、效率和环保水平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智慧工地标准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设备标准:智慧工地应配备智能化设备,如智能化
塔吊、智能化升降机、智能化混凝土搅拌站等,这些设备能够自动化、智
能化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数据化管理标准:智慧
工地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化管理系统,包括工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安全管理
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通过数据化管理,实现对工地各项工作的实时监
控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环保标准:智慧工地应遵守环保法规,采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噪音、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工人
的健康。
4.安全标准:智慧工地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培训、安全检查、安全预警等,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5.人性化标准:智
慧工地应注重人性化设计,如设置休息区、饮水区、厕所等,提高工人的
工作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总之,智慧工地标准是建筑行业向智能化、数据化、环保化、安全化、人性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建筑工地管理
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前言嘿,朋友们!如今建筑行业发展得那叫一个快啊,就像坐火箭似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工地这个概念就应运而生啦。
咱们为啥要搞智慧工地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工地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
你想啊,传统工地有时候管理起来特别麻烦,安全隐患也不好发现,效率也不高。
智慧工地就不一样了,它就像给工地装上了一个超级大脑,可以帮我们解决好多问题呢。
这篇技术标准就是为了给智慧工地的建设提供一个规范,让大家都能按照这个标准来,把智慧工地建得好好的。
适用范围这个标准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建筑工程工地哦。
不管是盖高楼大厦的大型建筑工地,还是一些小型的住宅建设工地,都能用得上。
比如说像那种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建筑工地,里面施工人员多、设备复杂,要是按照这个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来,就能很好地管理施工人员的出入、设备的调度,还能实时监控工地的安全状况呢。
再比如一些市政工程的小工地,虽然规模小,但是运用这个标准,也能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术语定义1. 智慧工地- 说白了,智慧工地就是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些高科技技术运用到建筑工地上。
就像是给工地注入了智慧的灵魂,让工地能够自动感知、自动分析、自动决策。
比如说工地上的一些设备能够自己收集数据,像传感器能知道温度、湿度,然后把这些数据传到一个系统里,系统再根据这些数据做出判断,这就是智慧工地的一个小体现啦。
2. 物联网设备- 这就是那些能够连接到网络的设备,在智慧工地里可多了。
像那些可以监测建筑材料重量的地磅秤,如果它能把重量数据通过网络传到管理系统里,那它就是物联网设备。
这些设备就像一个个小侦探,在工地上收集各种有用的信息呢。
正文1. 智慧工地基础硬件设施标准- 1.1监控设备- 监控设备可是智慧工地的眼睛呢。
首先,摄像头的分辨率要足够高,至少得达到1080P吧,这样才能清楚地看到工地上的情况。
摄像头的覆盖范围也要广,要保证能看到工地的各个角落,像出入口、材料堆放区、施工区域等。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20.05.08•【字号】苏建质安〔2020〕78号•【施行日期】2020.05.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苏建质安〔2020〕78号各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南通市市政园林局:智慧工地是基于信息技术,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立支撑现场管理、互联协同、智能决策、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系统。
随着智能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和数字技术加速应用,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已成为加快江苏建造方式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实现施工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法。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智慧工地建设,但还存在着系统集成度低、“信息孤岛”现象较为突出、用户端与监管层数据融通度不高、软硬件集成难等应用技术难点。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17〕151 号),围绕打造“江苏建造”品牌,推行精益建造、数字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助推建筑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经研究,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按照“提升行业监管和企业综合管理能力、驱动建筑企业智能化变革、引领项目全过程升级”的总体要求,将施工现场所应用的各类小而精(杂)的专业化系统集成整合,利用物联网等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实现施工过程相关信息的全面感知、互联互通、智能处理和协同工作。
采集、集成和应用散落在项目、企业、政府等各个层级的建筑施工海量数据,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助力建筑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变革,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形成涵盖现场应用、集成监管、决策分析、数据中心和行业监管等五个方面内容的智慧工地。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1.市城乡建委负责对既有“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进行升级、维护,接收并处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智能考勤设备传送的考勤数据。
2.建筑工程施工总包单位,负责自行选用智能考勤设备,并将人员考勤数据传送到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
3.项目部应利用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项目端,对项目人员考勤进行具体管理;企业应利用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企业端,对承建项目人员考勤进行综合管理;建设主管部门可利用人员实名制管理子系统主管部门端,对辖区内项目人员考勤进行监督管理。
5.当单项工作参数超标时,设备能进行声光报警。
数据存储与传输
要求
1.本地至少存储施工升降机最近1个月内的工作信息,及对应的起止工作时刻信息。
2.运行状态关键数据接入,需满足起重设备安全监控子系统数据通讯协议,能够正确采集通讯协议中需上报的内容。
其他要求
1.在既有施工升降机升级加装安全监控设备时,严禁损害施工升降机受力结构,不得改变原有安全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2.鼓励项目使用视频电子围栏技术,在人员进入禁入区域时预警并抓拍。
3.鼓励项目采用视频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并抓取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带等常见违章行为的图像。
4.还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3.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技术标准
智慧应用名称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
应用简介
扬尘噪声监测“智能化应用”,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设置扬尘噪声监测设备及其配套监控软件,实时采集现场PM2.5、PM10、噪声等相关环境数据并进行现场处置,同时,将现场PM2.5、PM10、噪音数据实时传送至“市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扬尘噪声监测子系统的智能化管控措施。
设备技术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技术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智慧工地架构及功能体系、硬件设施、软件功能、数据库、系统集成、数据接口、信息安全、运行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航道建设工程的智慧工地建设。
本标准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和行业颁布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28264-2017 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GB/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18726-2011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25632-2010 快速成形软件数据接口GB/T 34982-2017 云计算数据中心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5070-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HJ/T 212-2017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GB 4824-2013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7625.1-2012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T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YD∕T 1312.16-2015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符号及代号适用于本标准。
智慧工地smart construction site通过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全面感知工地各环节信息,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工地作业智能生产、科学监管、辅助决策等功能。
4 符号及缩略语IP 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RFID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dBm 分贝毫瓦decibel relative to one milliwattCORS 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DNS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RTSP 实时流传输协议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SOA 面向服务的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BIM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5 智慧工地架构及功能体系5.1 智慧工地总体架构5.1.1 智慧工地架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应由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应用层以及用户层组成,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
行业主管部门从业人员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层通信层感知层应用系统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安全管理生态环保BIM管理质量管理数据交换共享与服务互联网运行与维护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数据分析人员信息安全信息质量数据...无线局域网移动互联网网络通信协议信息服务、移动终端APP建设/施工/监理/检测企业考勤机、环境监测传感、施工质量传感、······图1 智慧工地架构图5.1.2 感知层感知层由信息采集设备对工地现场各类信息进行传感、采集。
5.1.3 通信层通信层应包括无线局域网、移动互联网等,实现现场采集数据的实时传输。
5.1.4 数据层数据层可对信息数据进行存储、分析,提供数据交换、共享与服务。
5.1.5 应用层应用层包括综合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BIM管理,为工程建设人员提供应用服务。
5.1.6 用户层使用系统的各类用户。
5.1.7 运行与维护为智慧工地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5.1.8 信息安全保障为智慧工地数据信息安全、软硬件安全提供保障。
5.2 智慧工地功能体系5.2.1 智慧工地建设体系智慧工地建设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工地建设体系5.2.2 智慧工地功能指标及建设需求智慧工地建设内容包括软件、硬件、安装调试。
软件是指在便携式移动终端、计算机等设备中运行的程序,以及描述程序功能和操作使用程序的文档;硬件是指智慧工地现场信息采集、识别、控制、显示等设备;安装调试是指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软件、硬件的部署与联调,包括软件、硬件正常工作所需的场地、电源、网络等条件。
智慧工地功能指标及建设需求见表1。
表1 智慧工地功能指标及建设需求表6 硬件设施6.1 感知层设备6.1.1 人员管理设施人员管理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考勤机、门禁闸机、人员定位设备、远距离读卡器、RFID等设备: a)考勤机应满足参建单位人员考勤的功能。
b)门禁闸机需具备录入实名制登记功能。
c)人员定位设备需具备对施工人员定位的功能。
d)远距离读卡器需具备确定施工人员进出方向,测量人员经过位置的功能。
e)RFID设备应能设置在现场人员的安全帽上,无障碍通过门禁闸机,配合远距离读卡器对施工人员进行定位。
6.1.2 设备管理设施设备管理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定位、车辆门禁、特种机械安全管控等设备a)设备定位应对施工机械进行定位,记录现场施工机械的分布状况和运动轨迹。
b)车辆门禁应识别车辆信息,自动化控制出入。
c)特种机械安全管控所有硬件指标应符合GB/T 28264的规定。
6.1.3 质量管理设施质量管理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试验管控、疏浚施工管控、水工建筑物施工管控、其他特色管控。
a)试验管控宜包括力学试验、预应力孔道压浆无损检测硬件等;b)疏浚施工管控宜包括船舶定位设备、RFID芯片及感应设备、开挖宽度与深度监测设备、疏浚土泄露监测;c)水工建筑物施工管控宜包括拌和站监控模块、运输车辆识别模块、智能张拉、智能压浆、智能养生机器人、钢筋骨架外轮廓尺寸检测。
d)其他特色管控宜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其他相关管控设备,例如对桩基工程、砌石工程采用相关管控设施。
6.1.4 安全管理设施安全管理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抓拍设备、视频监控设备、通航安全预警。
a)视频抓拍设备应对施工现场未佩戴安全帽、安全绳、救生衣的事件进行抓拍。
b)视频监控设备应能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影像资料。
c)通航安全预警应对驶入施工区域的船舶进行预警。
6.1.5 环境管理设施环境管理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大气监测、声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
a)大气环境监测应能采集PM2.5、PM10、PM100、环境温度、空气湿度、风速、风向等数据。
b)声环境监测应能采集噪声等数据。
c)水环境监测应采能集施工水域pH、悬浮物、石油类污染等数据。
6.2 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必须满足以下规定:a)具备有线网络或无线局域网络设施。
b)无线局域网络信号应覆盖所有信息采集设备装置点。
6.3 控制机房a)应设置信息设备集中放置区域,强弱电分离,防止干扰。
b)设备集中放置区域应设置不间断电源,为区域内所有设备持续供电不低于2小时。
c)服务器、交换机、监控主机、广播主机等信息设备应放置于设备集中区域。
d)云服务器配置不低于4 vCPU、2.5 GHz主频、32 GiB内存、带宽50mb、硬盘2*500G;网络带宽能力(出/入)2Gbit/s、网络收发包能力(出+入)50万PPS。
6.4 信息应用终端a)固定终端设备应具有现场综合信息处理功能。
b)移动终端设备应具有现场识别、监测、管理、控制等信息处理功能。
c)需构建语音广播系统,应提供现场语音报警功能。
d)需设置固定电子屏并构建信息发布系统,应提供信息检索、信息查询、信息推送功能。
7 软件功能7.1 综合管理7.1.1 建设内容综合管理功能模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管理、计量支付、合同管理、进度管理、变更管理、办公管理、文档管理。
7.1.2 功能要求综合管理功能模块应符合表2的规定,且留有扩展接口,满足功能扩展的需求。
表2 综合管理功能要求7.2 人员管理7.2.1 建设内容人员管理功能模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人员信息管理、考勤管理、门禁管理、人员定位、劳务管理、培训教育。
7.2.2 功能要求人员管理功能模块应符合表3的规定,且留有扩展接口,满足功能扩展的需要。
表3 人员管理功能要求7.3 设备管理7.3.1 建设内容设备管理功能模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二维码、设备清单、进出场管理以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7.3.2 功能要求设备管理功能模块应符合表4的规定,且留有扩展接口,满足功能扩展的需要。
表4 设备管理功能要求7.4 物料管理7.4.1 建设内容物料管理功能模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物料统计管理、物料入库管理、物料库存管理。
7.4.2 功能要求物料管理功能模块应符合表5的规定,且留有扩展接口,满足功能扩展的需要。
表5 物料管理功能要求7.5 质量管理7.5.1 建设内容质量管理功能模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序管理、试验室检测、疏浚施工管控、水工建筑物施工管控、其他特色管控。
7.5.2 功能要求质量管理功能模块应符合表6的规定,且留有扩展接口,满足功能扩展的需要。
表6 质量管理功能要求7.6 安全管理7.6.1 建设内容安全管理功能模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本安全管理、危险源管理、危险工程管控、视频管理、通航安全预警。
7.6.2 功能要求安全管理功能模块应符合表7的规定,且留有扩展接口,满足功能扩展的需要。
表7 安全管理功能要求7.7 环境管理7.7.1 建设内容环境管理功能模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地扬尘监测、工地环境噪声监测、水质监测、尾气排放监测。
7.7.2 功能要求环境管理功能模块应符合表8的规定,且留有扩展接口,满足功能扩展的需要。
表8 环境管理功能要求7.8 BIM管理7.8.1 建设内容BIM管理功能模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BIM系统、施工模拟、4D进度管理、安全与质量协同管理7.8.2 功能要求BIM管理功能模块应符合表10的规定,且留有扩展接口,满足功能扩展的需要。
表9 BIM管理功能要求8 数据库规定8.1 数据库要求8.1.1 综合管理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基本信息、计量数据、工程进度数据、日常管理文件、党政建设文件数据。
8.1.2 人员管理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人员组织、人员档案、门禁管理数据、考勤数据、劳务工资发放数据、技术交底记录数据。
8.1.3 设备管理数据库包括但不限于进场设备电子台账,特种设备、关键设备(设施)的实时监控,历史数据,报警预警、设备参数设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