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统计之效率方法.pptx
生产效率课件PPT课件

一、生产效率的九大误区 •生产效率是实际产量除以标准产量; •生产效率是做的越多效率越高; •生产效率是人越少效率越高; •生产效率是做的越快效率越高; •生产效率是生产部门干部的事情; •生产效率是生产部门员工的事情; •生产效率是统计人员的数字游戏; •生产效率是一个单纯的生产指标 二、生产效率的概念 1、生产效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实际与标准比较的结果,而标准也 会随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2、生产效率也是投入与产出相对比较的结果
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一、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 1、效率=产出/投入; 2、生产效率=产出工时/直接出勤工时; 3、工作效率=产出工时/总出勤工时; 4、产出工时=产出数量*标准工时; 5、直接出勤工时=直接作业人员的投入工时; 6、总出勤工时=(直接+间接)人员的投入工时; 二、设备稼动率的计算公式 1、设备稼动率=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一次良品率; 2、时间稼动率=实际开机时间/计划开机时间; 3、性能稼动率=实际产能/标准产能; 4、一次良品率=实际良品率/实际产能;
现场的改善
等待的浪费 人或设备没有作业而闲置的时间 弊端 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本增大 交货时间延长 员工士气低落
现场的改善
企业中常推广的改善活动 •5S •TPM •QCC •合理化建议 •改善项目
THE END
THANKS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
木桶定律——一个木桶盛水多少, 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 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 板,这一规律我们称之为“木桶定 律”。 木桶定律的三个推论 •只有桶壁上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 桶才能盛满水 •所有木板高出最低木板的部分是没 有意义的,而且高出越多,浪费就 越大。 •提高木桶容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设 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同时也引申出了多种含义。
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等。
效率与做功的快慢没有直接关系。
工厂效率的含义太广泛了,不好用统一的公式表示。
而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计算: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数控机床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低”。
用户缺少高级编程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用户若选购一台较复杂、功能齐全、较为先进的数控机床,如果没有适当人去操作使用和编程,没有熟练的维修工去维护修理,再好的机床也不可能用好。
编程“效率低”。
据国外统计,手工编程时,一个零件的编程时间与机床实际加工时间之比约为30:1,而数控机床不能开动的原因中有20%~30%是由于加工程序一时编制不出而耽搁的。
维修“时间长”,维修工作跟不上。
目前国内除少数大厂配有专业维修队伍以外,大部分使用单位很难配备技术水平高的维修人员。
1.1 标准工时: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时与间接工时。
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
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
备注:直接工时:指直接作业的人员作业工时;间接工时:指对现场直接作业工人进行必需的管理和辅助作业的人员,根据现车间管理组织的特点,车间除主任和直接作业人员外产生的工时;1.2 标准人力:指在设定的产量目标前提下,根据标准工时和实际生产状况,生产单位所配置的合理的人力数量。
《OEE统计方法》课件

OEE的三个因素
设备利用率
衡量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利用程度,包括设备运行时间、计划停机时间和非计划停机时间等 因素。
生产效率
衡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产过程中的实际产量和预期产量之间的差异,包括停机时间、调整时间和速度损失等 因素。
产品质量
衡量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规定标准的比例,包括次品率、报废率和质量问题的处理等因素。
OEE的计算方法
《OEE统计方法》PPT课 件
OEE统计方法是一种用于衡量生产效率的工具,通过计算设备利用率、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来评估生产线的综合表现。
简介
OEE的定义与意义 OEE(Overall Eq uip m ent Effectiveness )是衡量生产线综合效率的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设备利用情况、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生产线的运营效率。 OEE的计算公式 OEE = (设备利用率 × 生产效率 × 产品质量) / 100%
OEE统计方法需要大量数据
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的使用寿命,不适用于评估
来计算,主要适用于规模较
设备的长期运营状况。
大的生产线。
总结
OEE统计方法的优缺点
OEE统计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生产线综合效率,但也存在考虑不全面、适用范围受限等缺 点。
应用场景及其局限性
OEE统计方法适用于工厂生产统计分析和生产效率优化,但需要注意其局限性。
1. 计算设备利用率 2. 计算生产效率 3. 计算产品质量 4. 计算OEE
OEE统计方法的应用
• 工厂生产统计分析 • 优化生产效率和品质管理
OEE统计方法的局限性
1 没有考虑人的因素
OEE统计方法主要关注设备
2 没有考虑设备的使用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同时也引申出了多种含义。
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等。
效率与做功的快慢没有直接关系。
工厂效率的含义太广泛了,不好用统一的公式表示。
而设备的利用率可以用以下公计算:公式一:设备利用率=每小时实际产量/ 每小时理论产量×100%公式二:设备利用率=每班次(天)实际开机时数/ 每班次(天)应开机时数×100% 公式三:设备利用率=某抽样时刻的开机台数/ 设备总台数×100%数控机床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低”。
用户缺少高级编程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用户若选购一台较复杂、功能齐全、较为先进的数控机床,如果没有适当人去操作使用和编程,没有熟练的维修工去维护修理,再好的机床也不可能用好。
编程“效率低”。
据国外统计,手工编程时,一个零件的编程时间与机床实际加工时间之比约为30:1,而数控机床不能开动的原因中有20%~30%是由于加工程序一时编制不出而耽搁的。
维修“时间长”,维修工作跟不上。
目前国内除少数大厂配有专业维修队伍以外,大部分使用单位很难配备技术水平高的维修人员。
1.1 标准工时: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时与间接工时。
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
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
备注:直接工时:指直接作业的人员作业工时;间接工时:指对现场直接作业工人进行必需的管理和辅助作业的人员,根据现车间管理组织的特点,车间除主任和直接作业人员外产生的工时;1.2 标准人力:指在设定的产量目标前提下,根据标准工时和实际生产状况,生产单位所配置的合理的人力数量。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

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生产率和生产效率的计算方法生产率(Productivity)和生产效率(Efficiency )在生产管理的实际运用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生产效率:操作者按规定的作业方法工作时,他的能力或努力程度叫效率。
主要用来考核纯生产能力,不包括由技术、材料等其它问题所引起的能力损耗。
2、生产效率的计算公式:100%-?+??=加班时间损失时间实际人数工作时间标准工时产出数量生产效率产出数量:生产部、财务部在计算生产效率÷生产力时以实际入库量计算。
61%100%4125100%21-580.5/h 50≈?=?+??=生产效率(1)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时间+辅助时间指在正常情况下,从零件到成品直接影响成品完成的有效动作时间,其包含直接工时与间接工时。
即加工每件(套)产品的所有工位有效作业时间的总和。
a\标准工时:标准工时=生产一个良品的作业时间。
b\标准工时=正常工时+宽放时间=正常工时×(1+宽放率)c\工厂使用的宽放率一般在10%~20%,对一些特殊的工种,如体力消耗较大的工种,宽放率可适当放宽一些d\正常工时是人工操作单元工时+机器自动作业工时的总和。
(2)制定方法:对现有各个工位(熟练工人)所有的有效工作时间进行测定,把所有组成产品的加工工位的工时,考虑车间生产的均衡程度、环境对工人的影响、以及工人的疲劳生产信息等因素后,计算得到标准工时。
(3)实际产量:以实际入库量计算;PCS损失工时:因外部门或受客观条件影响造成停线或返工工时;H 加班工时:为增加产量而延长的工作时间;H3、计算时的注意事项1、损失工时的计算2、补助工时的计算3、生产效率按订单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每一个订单只计算一次生产效率;生产半成品时只需如实统计总投入工时、损失工时、补助工时。
4、生产线生产好半成品后将半成品转至其它生产线包装时,生产效率由生产半成品的生产线进行计算,负责包装的生产线提供包装时所用的总投入工时、损失工时、补助工时。
生产效率管理和人员计算ppt课件

06年目标
日产柴BM
5
商用车 零部件
准直/直接比例
68% 58.5%
68.7% 55.5%
準間人員
日産BM 40% → 30% → 49% → 40% → 44% → 东风03年 65% 75.5% 84% 78.2% 69%
日产柴准直人员BM
600 500 400 300
发动机 变速箱 铸造 锻造 车桥十
11
2019年3月2日1时58分
总工作时间 总加工时间
0
04年 10000 6000
总实际工作时间
总实际工作时间是生产现场每名员工工作时间的合计 在工作时间当中,设备故障、品质不合格、发生异常等现 象所浪费的时间全部包含在内。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就要改善这些异常,使实际工作时间 降低。
为了掌握准确的总实际工作时间,我们现在要导入《时间 记录表》
生产效率管理和人员计算
QCD总部 2004年2月1日
2019年3月2日1时58分
1
前
言
公司目前在积极推行日产生产方式,全公司 各单位都在围绕公司事业计划来开展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等工作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呢?首先我们就要知道如何对 生产效率和人员进行计算,找出生产效率科学的 管理方法和人员合理编排途径,才能达到提高生 产效率的目的
标准时间是相对固定的,通过改善尽管标准时间会发生变 化,但是新的标准时间尽可能在下一年度用来计算总加工 时间。
产品编号 EQ1111-1200 标准时间(分) A 10.86 生产量 B 1000 加工时间(H) A*B/60 181 234
总加工时间
2019年3月2日1时58分
---------
生产线平衡方法.pptx

传统效率衡量方 式只计算了部分
时间损失
总时间损失
六种重大OEE损失类型 OEE时间损失分为6大类
质量缺陷
计划外停 机
机器故障
速度下降
换线
损坏
OEE计算 – 模型
六种重大损失降低机器效能说明
设备时间
设备损失
设备最大可用工时
可使用总工时
时间稼动
SD损失
性能稼动 速度损失 价值稼动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 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Station 2: G:11.3-11.3=0 Total time=11.3
Station 5: N:11.3-10.7=0.6 Total time=10.7
Station 3: C:11.3-2.1=9.2 D:9.2-2.5=6.7 E:6.7-1.8=4.9 F:4.9-1.8=3.1 H:3.1-2.1=1 Total time=10.3
6. 设定产能 标准产能
实际产能
1:TT & CT
1.Tact time=Cycle time的计算:
B
①A
认识效率.pptx

三, 不良品的浪费: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任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良品都浪费,不良品的浪费
引起:
* 材料的损失;
* 设备\人员工时的损失; * 额外修理\挑选\追加检查的损失; * 额外的检查预防措施损失; * 出货延误\取消定单; * 降价; * 信誉下降.
外殼 花啦!
不良品主要有: * 来料合格\错误造成产品不良; * 制造过程中设备故障产生不良; * 因为工艺水平造成不良; * 人为操作产生不良; * 设计不当\失误产生不良.
六, 库存的浪费:
库存的浪费包括:
* 零部件,材料的库存; * 半成品的库存; * 成品的库存;
现代生产技术把库存当作是“万
恶之根”,库存会造成许多连锁反应, 引起其它浪费.几乎所有的改善行动 都直接或间接的跟“消除库存”有关:
* 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
防护,寻找等浪费; * 使先进先出作业产生困难; * 占用资金(损失利息)和额外的
1、计算改善后效率提升了多少? 2、假如没有改善之前,该产品的利润是20%,计算改善后实 际的利润。
讨论:
1、为什么效率提高了,利润降低了?
我们公司标准时间的计算公式: 标准时间 =
(装配线纯标准时间MOD*(1+宽放)+主板线时间50.604 +空板正常转1周的时间34*0.82 ) / 0.9*1.1+高压标准时间*(1+宽放)-5
个体效率与整体效率
例:
生产线终检工序和包装工序连在一起如下图,终检人员9个,
包装15个,两个工序的标准产出都是200台/小时。起先,两工序每 个小时均可以生产180台机。
1、计算终检和包装的效率? 2、现在有1000台机的生产任务,计算完成任务需要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收 率
收 率=
生產量 原材料
收率是投入原材料對生產量的比率。如
果要提高生產效率,唯有減少原材料的消 耗。又在同樣的生產過程上,如果原材料 的消耗減少時,則產出的效率即可提高。 因此,收率是愈高愈好的。
參、提高生產 效率的方法
提高效率的方法
A
B
C
D
機械持 利用機械設 提高生產金 作業員
效率化= 有數量 × 備以增加生 × 額對附加價 × 能力的
1.生產線統計的重要性 2.生產效率指標統計 3. 提高生產效率的方法 4.作業效率管理 5. 標準工時之建立 6. 品質效率管理
壹、生產線統計 的重要性
生產線統計的重要性
◆建立責任共識與成果共享的權責 ◆達成工廠技術與公司營運的效益 ◆主要最終目的在提高勞動生產力
提高勞動生產力 提高工作意願 工作方法的改善
6.改變組織編制 7.加強業績評價制度
8.實施提高成本意識、工作意願的辦法
肆、作業 效率管理
1.有效性與效率的差異
8.其他,投下生產資本
1.充分利用閒置的機械設備
2.檢討增加每人之操機臺數
B
3.瓶頸制程的改善 5.作業員的有效配置
4.設備的重點投資
6.利用作業員的教育訓練達到少數精銳主義
7.抑制非生產設備的投資 8.提高機械使用率
提高效率的方法
方法 項目
提高效率方法
1.把重點放在附加價值率或邊際利益率高的產
品上(產品選擇)
2.檢查原材料、消耗品的收率
C
3.利用價值分析來開發價格低廉的替代材料
4.重新檢討利用外包工廠,以降低單價
5.開發市場價格較高的產品
6.徹底實施降低成本 7.加強加工不良的修整
1.利用教育訓練發現工作能力強的人及培養多能工
2.把間接人員轉用為直接工
D
3.適當的輪調 4.為直線作業而編訂生產線 5.加強人員編制管理
7.機械設備使用率
機械設備使用率 =
實際使用時間 標準使用時間
機械的使用率即為實際使用時間對標 準使用時間的比率。此時,也有把分母的 標準使用時間作為最大使用可能時間,不 管哪一種情形,使用率當然愈高愈好。
8.每個作業員的生產金額
生產金額 每個作業員的生產金額=
作業員人數
此比率也是愈高愈好 。
9.每個作業員的附加價值或加工金額
每個作業員的附加 附加價值(或加工金額)
價值或加工金額 =
作業員人數
此比率愈高表示效率愈好,這是觀察
生產效率的重要指標。
10.人工費用對附加價值率
附加價值 人工費用對附加價值率=
人工費用
這是對人工費用而言的附加價值比率,
或對每單位工次而言的附加價值比率,而此 比率也是觀察生產效率或薪資效率的重要指 標。此比率愈大表示效率愈佳。
提高物的生產力
提高物的生產力
提高 周轉率
材料 節減
減
縮產
防
少 庫
短期
止 浪
VE
存
生間
費
提高工作意願
待人措施 的改善
體系化 的鼓勵 目 標 以目標 目標設定
自動發 激勵
(晉升與獎賞) 以刺激的鼓勵
的改善 關係 人際
之培養 團隊精神
之提高 個人士氣
育訓練 徹底教
(含技術與管理)
勞務措施 的改善
資制度 改善薪
直接作業的改善 提高生產有效作業率
排除無效動作
縮短動作時間 動作改善
改善制工具
改善搬運工具
C.短縮TCCAA&DM 自 動 化
改善 技術
件改善 加工條 備改善 機械設
機臺數 增加
動化 半自 斷更新 設備不
M不 M良 管率 理
工作方法的改善
作業率 人員 提高
效率化 現場管理
改善布置
減少等待 作業
減少無效
合格數量 產品合格率=
生產數量
這是檢驗合格數量對生產完成數量的比 率,所以愈高愈好。與此相反的比率是產品 不良率,即不良品對製造完成數量的比率, 以 不合格數量 表示。
生產數量
4.每小時的生產金額或附加價值
生產金額(或附加價值)
每小時的生產金額或附加價值 =
1小時的工作
此種情形有作業員工作1小時的生產金額, 與機械1小時的生產金額,以及兩者工作1小時的 生產金額。分子的數值不用生產金額,而有時也 使用附加價值或邊際利益(銷貨收入減去變動費 用后即為邊際利益)。通常,附加價值比生產金 額更能正確地判斷。不論如何,每小時生產金額 或每小時的附加價值愈高,其生產效率也就愈高。
講師 :鄭 瀚 根
1.您为什么要上生产绩效评估课程?
(1) (2) (3)
目的:
2.生产绩效评估有什么好处
(一)公司而言: (1) (2) (3)……
(二)个人而言: (1) (2) (3)……
3.生产绩效评估产生的效益案例 说明:
(1)设备而言: (2)方法而言: (3)人员而言:
略‥‥
課程大綱
的增加
產金額
值的比率 增加
(設備投資) 資本周轉率 (勞動裝備率) 的提高
附加價值 (效率的提高) 率的提高
提高效率的方法
方法 項目
提高效率方法
1.推動自動化作業 2.實施二班制、三班制
3.設定作業標準
4.改良工作場所的佈置
A
5.改良治具、搬運器具 6.安裝、拆卸、計測等之自動化
7.不經濟的設計與生產設計上的改良
1.平均薪資基準
人工費用
平均薪資基準=
÷12Βιβλιοθήκη 作業員人數利用平均薪資基準來觀察薪資效率
2.產品周轉率
純銷貨收入 產品周轉率=
產品庫存
產品周轉率系以次數來表示,是觀察製 造與銷售之關係的指標,亦即,即使生產很 順利,而銷售卻無法對應成長時,則庫存將 增加。此產品周轉率是愈高愈佳。
3.產品檢驗合格率
之使用率 提高設備
提高時間稼動率 減少裝備時間
的效率化 間接作業
組織簡化
擴大業務內容 授權
管理系統改善|系統簡化
貳、生產效率 指標統計
生產效率指標統計
1.平均薪資基準 2.產品周轉率 3. 產品檢驗合格率 4.每小時的生產金額或附加價值 5. 每臺機械的生產金額或附加價值
生產效率指標統計
6.每臺機械的生產費用 7.機械設備使用率 8. 每個作業員的生產金額 9.每個作業員的附加價值或加工金額 10. 人工費用對附加價值率 11. 收率
5.每臺機械的生產金額或附加價值
生產金額(或附加價值)
每臺機械的生產金額或附加價值 =
1臺機械的使用時間
此指標與前述之每小時生產金額的意義相同
6.每臺機械的生產費用
機械價格+附帶發生的費用
每臺機械的單位時間生產費 =
每臺機械的使用時間
這是一臺機械的成本比率,隨使用該 機械所附帶發生的費用,譬如操作機械所 需的作業員人工費用,動力費用等。此比 率當然愈低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