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基本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橡胶的工艺流程

橡胶的工艺流程

橡胶的工艺流程(精品)2014—10—22橡胶技术网橡胶工艺流程开始1 综述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生胶、各种配合剂、以及作为骨架材料的纤维和金属材料,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加工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在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是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2 橡胶加工工艺2.1塑炼工艺生胶塑炼是通过机械应力、热、氧或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方法,使生胶由强韧的弹性状态转变为柔软、便于加工的塑性状态的过程.生胶塑炼的目的是降低它的弹性,增加可塑性,并获得适当的流动性,以满足混炼、亚衍、压出、成型、硫化以及胶浆制造、海绵胶制造等各种加工工艺过程的要求.掌握好适当的塑炼可塑度,对橡胶制品的加工和成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在满足加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可塑度。

随着恒粘度橡胶、低粘度橡胶的出现,有的橡胶已经不需要塑炼而直接进行混炼。

在橡胶工业中,最常用的塑炼方法有机械塑炼法和化学塑炼法。

机械塑炼法所用的主要设备是开放式炼胶机、密闭式炼胶机和螺杆塑炼机。

化学塑炼法是在机械塑炼过程中加入化学药品来提高塑炼效果的方法.开炼机塑炼时温度一般在80℃以下,属于低温机械混炼方法.密炼机和螺杆混炼机的排胶温度在120℃以上,甚至高达160-180℃,属于高温机械混炼。

生胶在混炼之前需要预先经过烘胶、切胶、选胶和破胶等处理才能塑炼.几种胶的塑炼特性:天然橡胶用开炼机塑炼时,辊筒温度为30—40℃,时间约为15—20min;采用密炼机塑炼当温度达到120℃以上时,时间约为3-5min。

丁苯橡胶的门尼粘度多在35—60之间,因此,丁苯橡胶也可不用塑炼,但是经过塑炼后可以提高配合机的分散性顺丁橡胶具有冷流性,缺乏塑炼效果。

顺丁胶的门尼粘度较低,可不用塑炼.氯丁橡胶得塑性大,塑炼前可薄通3-5次,薄通温度在30-40℃。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广泛用于制作胶鞋、轮胎、橡胶管等产品。

橡胶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多个步骤,包括橡胶原料的选取、橡胶混炼、硫化加工等。

本文将介绍橡胶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各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1. 橡胶原料的选取橡胶的生产以橡胶树的乳液为主要原料,通常在东南亚地区种植大量橡胶树以供橡胶生产。

橡胶原料的选取是橡胶生产的第一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天然橡胶乳液:天然橡胶乳液是通过采集橡胶树的乳液得到的自然橡胶原料,是橡胶生产中最主要的原料之一。

•合成橡胶:除了天然橡胶外,合成橡胶也是橡胶生产中常用的原料。

合成橡胶通常是通过对石油化工产品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的合成材料,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特性。

橡胶生产中的原料选取将直接影响橡胶制品的质量和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具体产品要求选取合适的原料。

2. 橡胶混炼橡胶混炼是橡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将橡胶原料与各种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并对其进行加热、压缩等处理,以增强橡胶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橡胶混炼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橡胶预处理:将橡胶原料进行初步处理,如去除杂质、破碎、粉碎等。

•混合:将橡胶原料与添加剂进行均匀混合,在橡胶混炼机中进行搅拌、压缩等处理,使橡胶原料与添加剂充分融合。

•加工:对混合后的橡胶进行加热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温度和粘度,以便后续成型。

橡胶混炼的质量和工艺控制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和管理。

3. 硫化加工硫化是橡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工艺步骤,通过硫化可以使橡胶成品具有较好的强度、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

硫化加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硫化剂添加:向经过混炼处理的橡胶中加入硫化剂,如硫化胶、过硫酸盐等,促进橡胶分子间的交联反应。

•硫化处理:将橡胶制品放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处理,通常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使橡胶形成交联结构,提高其强度和耐磨性。

硫化加工是橡胶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橡胶的工艺流程

橡胶的工艺流程

橡胶的工艺流程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建筑、医疗器械等领域。

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经历了多道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混炼、成型、硫化等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橡胶的工艺流程,让读者对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原料处理。

橡胶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中采集的乳液,经过加工制成橡胶块或片状。

合成橡胶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备而成。

在原料处理环节,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料符合生产要求。

然后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干燥等工序,以去除杂质和水分,为后续的混炼工艺做好准备。

二、混炼。

混炼是橡胶制品生产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将橡胶与各种添加剂充分混合,以提高橡胶的加工性能和性能稳定性。

混炼过程中,需要将橡胶与填料、增塑剂、硫化剂、抗老化剂等添加剂按一定配方加入到混炼机中进行混合。

混炼机通过机械作用和热能作用,使各种添加剂均匀分散在橡胶中,形成均匀的橡胶混合料。

三、成型。

混炼后的橡胶混合料需要进行成型,以得到所需的橡胶制品。

成型过程根据不同的制品要求,可以采用压延、挤出、注塑等不同的成型方法。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和成型设备,将橡胶混合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如轮胎、密封圈、橡胶管等。

四、硫化。

硫化是橡胶制品生产中的重要工艺环节,通过硫化可以使橡胶获得良好的物理性能和耐热耐老化性能。

硫化过程是将成型后的橡胶制品放入硫化炉中,加热并加入硫化剂,使橡胶分子间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增强橡胶的强度和弹性。

硫化时间和温度根据不同的橡胶制品和硫化体系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检验与包装。

最后,经过硫化的橡胶制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物理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合格的橡胶制品经过检验后,将进行包装和存储,待出厂销售或使用。

总结,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经历了原料处理、混炼、成型、硫化等多道工艺流程,每道工艺环节都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橡胶加工工艺流程

橡胶加工工艺流程

橡胶加工工艺流程
橡胶加工工艺是指将橡胶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最终制成各种橡胶制品的过程。

下面是橡胶加工工艺的一般流程:
1. 橡胶混炼:首先将橡胶原料放入混炼机中进行混炼,目的是将橡胶与其他添加剂充分混合并使其成为一个均匀的胶料。

2. 压延:将混炼好的橡胶胶料放入压延机中进行压延,使其成为一定厚度的橡胶带.
3. 制模:将橡胶带放入模具中,通过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使其成型并固化。

制模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压热压缩法、注塑法等。

4. 硫化:将制好的橡胶制品放入硫化箱中进行硫化处理。

硫化是橡胶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加热和硫化剂的作用,使橡胶分子互相交联,增强其强度和抗老化性能。

5. 切割和修整:硫化后的橡胶制品经过切割和修整,使其形状更加精确。

6. 检验和测试:对制好的橡胶制品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7. 包装和存储:将合格的橡胶制品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塑料袋或纸盒包装。

然后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中。

以上是橡胶加工工艺的一般流程,不同的橡胶制品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工艺步骤。

橡胶加工的过程中,需注意橡胶原料的质量、混炼工艺参数、硫化条件等。

只有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才能制备出质量稳定、性能优越的橡胶制品。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轮胎、橡胶制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橡胶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混炼、成型、硫化和成品加工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橡胶生产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原料处理。

橡胶的原料主要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是由橡胶树的乳液提取而成,而合成橡胶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而成。

在原料处理环节,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清洗和预处理,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接下来是混炼环节。

在混炼车间,将原料与添加剂进行混合,以提高橡胶的性能和加工性能。

混炼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确保橡胶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并达到所需的性能指标。

然后是成型环节。

在成型车间,将混炼后的橡胶料进行成型,常见的成型方法包括挤出、压延和模压等。

成型过程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成型设备和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成型质量。

接着是硫化环节。

硫化是橡胶生产中的重要工艺环节,通过硫化可以使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硫化过程中需要控制硫化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确保橡胶材料的硫化度和性能达到要求。

最后是成品加工环节。

在成品加工车间,对硫化后的橡胶制品进行修整、检验和包装等工序,最终将成品交付给客户。

成品加工环节需要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

总的来说,橡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混炼、成型、硫化和成品加工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橡胶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对橡胶制品的不断需求。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橡胶生产工艺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橡胶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及硫化罐在橡胶制品生产中的作用

橡胶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及硫化罐在橡胶制品生产中的作用

橡胶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及硫化罐在橡胶制品生产中的作用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橡胶混炼、挤塑或压延成型、硫化和后处理等几个基本工艺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环节的工艺流程以及硫化罐在橡胶制作中的作用。

1.橡胶混炼:橡胶混炼是橡胶制品制造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一个重要的工艺环节。

在此环节中,橡胶会与各种助剂进行混合,以达到改善橡胶性能、提高橡胶的可加工性和终产品的质量的目的。

混炼过程中的主要设备是橡胶混炼机,其主要作用是将橡胶与各种助剂进行均匀混合并使其塑化。

一般混炼时间较长,约为30分钟至1小时左右。

2.挤塑或压延成型:在混炼完成后,将混炼好的橡胶放入挤出机或压延机中,通过挤压或压延的方式使橡胶变成各种形状的产品。

通过不同的成型工艺和模具,可以制造出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橡胶制品。

挤塑或压延成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加压、冷却等。

3.硫化:硫化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通过加热橡胶制品中的橡胶原料和硫化剂,使其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使橡胶得到交联并固化的过程。

通过硫化,橡胶制品能够获得一定的硬度、强度、耐热性和耐化学性等性能。

硫化的过程一般分为两步,即加热和冷却。

加热过程中,通过加热硫化罐中的橡胶制品,使硫化剂能够发挥作用,使橡胶原料发生硫化反应;冷却过程则是将硫化好的橡胶制品冷却到室温,使其固化。

4.后处理:硫化完成后的橡胶制品通常需要进行后处理,以达到最终要求的质量和性能。

后处理包括修整、修边、磨光、清洗、质量检测等环节,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可以采取不同的后处理方法。

硫化罐在橡胶制品生产中的作用:硫化罐是用于进行橡胶制品硫化反应的特殊设备。

它主要起到以下作用:1.提供加热环境:硫化罐可以提供均匀的加热环境,使橡胶制品中的橡胶原料和硫化剂能够充分热化,并发生化学反应。

通过控制加热罐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控制硫化反应的速度和程度,从而控制橡胶制品的硬度和性能。

2.提供压力环境:在硫化过程中,通过增加硫化罐内的压力,可以提高硫化反应的速度,并使橡胶制品具有更好的质量。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温度控制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温度控制

橡胶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温度控制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轮胎、橡胶制品等。

为了保证橡胶的质量和性能,橡胶生产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并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橡胶生产工艺流程的设计以及温度的控制。

一、橡胶生产工艺流程设计1. 原料准备橡胶的生产首先需要准备好原料。

常见的橡胶原料有乳胶、胶乳、合成橡胶等。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按照配方要求进行称量和混合,确保原料的配比准确。

2. 橡胶混炼橡胶混炼是橡胶生产的核心环节。

在混炼过程中,将各种原料进行机械剪切和热塑变形,使橡胶的分散度提高,增加其可塑性和加工性能。

通常采用的混炼设备有开炼机、密炼机等。

3. 橡胶成型橡胶混炼完成后,需要进行成型。

成型可以分为挤出成型、压延成型、注射成型等不同方式。

通过不同的成型方式,可以将橡胶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4. 硫化加工硫化是橡胶生产中重要的一步。

通过硫化,可以使橡胶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

硫化过程中,橡胶与硫进行化学反应,形成交联结构。

硫化的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需要根据橡胶的种类和产品要求进行调控。

5. 后处理橡胶生产的最后一步是后处理。

在后处理中,需要对橡胶制品进行修整、清理、检验等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进行包装和储存,以便后续销售和使用。

二、橡胶生产中的温度控制温度的控制是橡胶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适当的温度可以促进橡胶的加工性能和品质提升。

以下将从混炼、成型和硫化三个环节介绍橡胶生产中的温度控制。

1. 混炼温度控制橡胶混炼的温度控制对橡胶的分散度和加工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较高的混炼温度有利于橡胶添加剂的分散以及橡胶分子链的塑化,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橡胶老化。

具体的温度控制需根据橡胶种类和配方来确定,通常在150℃-180℃之间进行混炼。

2. 成型温度控制成型温度对橡胶制品的成型效果和表面质量具有直接影响。

成型温度过低可能导致橡胶制品的缩短和凝固不完全,而成型温度过高则容易引起气泡、变形等问题。

橡胶加工工艺

橡胶加工工艺

橡胶加工工艺橡胶加工工艺是将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橡胶制品的过程。

由于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耐压、耐酸碱等特性,所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下面就来介绍橡胶加工的工艺流程,以及影响橡胶加工质量的因素。

橡胶加工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橡胶混炼、成型、硫化三个过程。

1. 橡胶混炼橡胶混炼是将原料橡胶与各种填料、助剂、硫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热、搅拌,使其均匀分散,达到预先设定的物理、机械、化学性能要求的过程。

混炼也是影响橡胶加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橡胶混炼一般分为二次混炼和三次混炼,其中二次混炼是为了将原料橡胶与填料、助剂充分混合,三次混炼是为了均匀分散硫化剂,使橡胶具有较好的硫化性能。

2. 成型成型是将混炼好的橡胶料按设计要求加工成各种形状的过程,包括挤出成型、压延成型、模压成型等。

在成型过程中,需要注意橡胶与模具的接触面要光滑,压力均匀,否则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3. 硫化硫化是将加工好的橡胶制品放入硫化炉中,在一定时间内加热硫化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弹性和耐用性。

硫化的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需要根据橡胶种类和要求进行设置。

因此,硫化是影响橡胶制品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除了上述工艺流程外,影响橡胶加工质量的因素还包括原材料质量、工艺控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方面。

橡胶加工使用的原材料包括原料橡胶、填充料、助剂、硫化剂等。

因此,需要选择优质的原材料,控制各种物料和剂量的比例,确保各项物理、机械、化学性能达到预期。

此外,工艺控制也十分关键,需要根据不同的橡胶种类和要求,对加热、搅拌、压力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

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也很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各种加工工艺和设备使用技巧。

总之,橡胶加工工艺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活,在加工中需要注意各种细节问题,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才能制造出性能良好、品质优异的橡胶制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工艺流程
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

以一般固体橡胶一一生
胶为原料的橡胶制品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
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

当然,原材料准备、成品整理、检验包装等基本工序也少不了。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性能这个矛盾的过程。

通过各种工艺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再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使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二、原材料准备
1. 橡胶制品的主要原料是以生胶为基本材料,而生胶就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橡胶树上通过人工割开树皮收集而来。

2. 各种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

3. 纤维材料有(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

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材料进行加工。

生胶要在60--70C烘房内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配合剂有块状的。

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

粉状的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液态的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配合剂要进行干燥不然容易结块、混炼时若不能分散均匀硫化时产生气泡会影响产品质量。

三、塑炼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必需的可塑性性能,因此不便于加工。

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同时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织品内和成型流动性。

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

生胶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

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

热塑炼
是向生胶中通入灼热的压缩空气在热和氧的作用下使长链分子降解变短从而获得可
塑性。

四、混炼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条件、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也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必须在生胶中加入不同的配合剂。

混炼就是将塑炼后的生胶与配合
剂混合、放在炼胶机中通过机械拌合作用使配合剂完全、均匀地分散在生胶中的一
种过程。

混炼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如果混合不均
匀就不能充分发挥橡胶和配合剂的作用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混炼后得到的胶料人们称为混炼胶它是制造各种橡胶制品的半成品材料,俗称胶料通常均作为商品出售购买者可利用胶料直接加工成型、硫化制成所需要的橡胶制品。

根据配方的不同德炼胶有一系列性能各异的不同牌号和品种?提供选择。

五、成型
在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利用压延机或压出机预先制成形状各式各样、尺寸各不相同的工艺过程痢之为成型。

成型的方法有
1. 压延成型
适用于制造简单的片状、板状制品。

它是将混炼胶通过压延机压制成一定形状、一定尺寸的胶片的方法叫压延成型。

有些橡胶制品?如轮胎、胶布、胶管
等所用纺织纤维材料必须涂上一层薄胶在纤维上涂胶也叫贴胶或擦胶?酒胶工
序一般也在压延机上完成。

纤维材料在压延前需要进行烘干和浸胶烘干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纤维材料的含水量以免水分蒸发起泡外日提高纤维材料的温度以保证压延工艺的质量。

浸胶是挂胶前的必要工序目的是为了提高纤维材料与胶料的结合性能。

2. 压出成型
用于较为复杂的橡胶制品?象轮胎胎面、胶管、金属丝表面覆胶需要用压出成型的方法制造。

它是把具有一定塑性的混炼胶放入到挤压机的料斗内在螺杆的挤压下通过各种各样的口型也叫样板进行连续造型的一种方法。

压出之前胶
料必须进行预热使胶料柔软、易于挤出从而得到表面光滑、尺寸准确的橡胶制品。

3. 模压成型
也可以用模压方法来制造某些形状复杂如皮碗、密封圈的橡胶制品?借助成型的阴、阳模具将胶料放置在模具中加热成型。

六、硫化
把塑性橡胶转化为弹性橡胶的过程叫做硫化它是将一定量的硫化剂如硫磺、硫化促进剂等加入到由生胶制成的半成品中在硫化罐中进行在规定的温度下加热、保温使生胶的线性分子间通过生成硫桥”而相互交联成立体的网状结构从而使塑性的胶料变成具有高弹性的硫化胶。

由于交联键主要是由硫磺组成所以称为硫化”。

随着合成橡胶的迅速发展现在硫化剂的品种很多除硫磺外还有有机多硫化物、过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等。

因此凡是能使线状结构的塑性橡胶转化为立体网状结构的弹性橡胶的工艺过程都叫硫化凡能在橡胶材料中起搭桥”作用的物质都称为硫化剂”。

硫化后的弹性橡胶叫硫化橡胶又叫软橡胶俗称橡胶”。

硫化是橡胶加工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工艺过程各种橡胶制品必须经过硫化来获得理想的使用性能。

未经硫化的橡胶在使用上是没有什么使用价值的,但欠硫硫化程度不够?硫化时间不够未能达到最佳状态和过硫硫化时间超过、性能显著下降都使橡胶性能下降。

所以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硫化时间?以保证硫化后的橡胶制品具有最好的使用性能和最长久的使用寿命。

七、辅助措施
为了达到使用性能还应在生产工艺中增加辅助措施
1. 增加强度一一配用硬质碳黑掺用酚醛树脂
2. 增加耐磨性一一配用硬质碳黑
3. 气密性要求高一一少用挥发性高的组分
4. 增加耐热性一一采用新的硫化工艺
5. 增加耐寒性一一通过生胶的解枝镶嵌?降低结晶倾向?使用耐低温的增塑剂
6. 增加耐燃性一一不用易燃助剂、少用软化剂、使用阻燃剂如三氧化镣
7. 增加耐氧性、耐臭氧性——采用对二胺类防护剂
8. 提高电绝缘性一一配用高结构填充剂或金属粉配用抗静电剂
9. ------------------ 提高磁性采用锯铁氧粉铝镣铁粉铁钥粉等作填充剂
10. 提高耐水性一一采用氧化铅或树脂硫化体系配用吸水性较低的填充剂如硫酸钥、陶土
11. 提高耐油性——充分交联、少用增塑剂
12. 提高耐酸碱度一一多用填充剂
13. 提高高真空性一一配用挥发性小的添加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