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之握手礼仪
握手礼仪的标准方式

握手礼仪的标准方式
1.距离与姿势:行至距握手对象约1米处,保持适当的距离。
双
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以显示尊重和专注。
2.伸出右手:无论你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通常都应使用右手进
行握手。
这是因为右手在许多文化中被视为更洁净或更尊重的手。
3.手部姿态:伸出右手时,确保四指并拢,拇指张开。
手掌应垂
直于地面,避免手心朝下或朝上,因为这些可能会被误解为具有支配性或弱势的信号。
4.眼神接触:在握手的同时,应保持眼神接触,表现出真诚和自
信。
这有助于建立信任和联系。
5.力度适中:握手时的力度要适中,不宜过重或过轻。
一般来
说,男士之间握手,可适当用力,以示热情;男女之间握手的力度不宜过大;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由已婚者先伸手为礼;社交场合的先到者与后到者握手,应由先到者先伸手为礼。
6.微笑与问候:在握手的同时,微笑并说出适当的问候语,如“你好”、“很高兴见到你”等。
7.时间长度:握手的时间一般在3秒左右,过长或过短都不好。
如果握手时间太短,可能会让人感觉不友好或冷淡;如果握手时间太长,可能会让人感觉过于热情或尴尬。
8.顺序与避免交叉:在多人同时握手的场合,应按照一定的顺序
进行,避免交叉握手,即你的手不应越过别人的胳膊去和另一个人握手。
9.特殊情况:如果对方手部负伤、负重、忙于他事或与你距离较
远,应尊重对方的情况,不必强行握手。
10.礼仪适应:在不同的文化和场合中,握手的习俗可能会有所
不同。
因此,了解并适应当地的礼仪习惯是很重要的。
握手的相关礼节

握手的相关礼节
握手是一种普遍的礼节,通常用于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表示问候、祝贺、同意或友好。
以下是握手的一些相关礼节:
1. 自然而坚定:握手应该是自然而坚定的,不要用太过轻飘或太过用力的方式。
保持适当的握手力度,传递出自信和尊重。
2. 眼神交流:在握手的同时,保持眼神交流是很重要的。
这传达出你的真诚和诚意。
3. 适时起立:在正式场合,通常在握手之前应该先起立,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4. 适度的握手时间:握手的时间不应太短也不应太长。
通常在2-3秒之间,不要让握手显得仓促或拖沓。
5. 左右手的选择:在西方文化中,通常用右手握手,但有些国家和文化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左手。
了解当地的文化差异,以避免尴尬。
6. 干燥的手:如果你的手比较湿润,可以事先擦干燥,避免给对方不适的感觉。
同样,如果对方的手湿润,也不要过于挑剔。
7. 避免过于强烈的握手:避免使用太过强烈的握手方式,特别是在正式场合,以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8. 多人握手时的顺序:在多人握手时,通常是按照场上的位置或场合的正式程度来决定握手的顺序。
9. 尊重对方的文化:在国际交往中,尊重对方的文化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文化可能有不同的握手方式,应该事先了解。
10. 不要拖延握手:握手的时机不宜拖延,一般在初次见面或正式场合的开始阶段进行,或在表达感谢和告别时。
握手是一种简单而又重要的社交礼仪,通过注意这些握手的礼节,可以在交往中传递出正面的形象和态度。
中国正确的握手礼仪

中国正确的握手礼仪中国正确的握手礼仪交和商务活动中因人施礼并了解对方的心态及性格特点有着重要意义。
握手是人际交往和商务活动中司空见惯的见面礼,它是社交和商务活动中一个公开而又神秘的使者,可以表示欢迎、友好、祝贺、感谢、敬重、致歉、慰问、惜别等各种感情。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中国正确的握手礼仪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中国正确的握手礼仪1聚散忧喜皆握手,此时无声胜有声。
握手虽然简单,但握手动作的主动与被动、力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身体的俯仰、面部的表情及视线的方向等,往往表现握手人对对方的不同礼遇和态度,也能窥测对方的心里奥秘。
因而握手是大有讲究的。
握手的程序握手的主要原则是尊重别人。
握手的程序应根据握手人双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宾主身份来确定。
一般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
握手的基本礼节在平辈的朋友中,相见时先出手为敬;在长辈与晚辈之间,在上级与下级之间,应是前者先伸手,后者先问候,待前者伸手后,后者才能伸手相握;在男士与女士之间,女方伸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女方无握手之意,男方可点头或鞠躬致意;倘若男方已是祖辈年龄,则男方先伸手也是适宜的。
在主宾之间,主人应先伸手,客人再伸手相握,但客人辞行时,应是客人先伸手表示辞行,主人才能握手告别。
如要同许多人握手,应当先同性后异性,先长辈后晚辈,先职位高者后职位低者,先已婚者后未婚者。
在接待外宾时,主人有向客人先伸手的义务,无论对方是男是女,主人都应先伸手以示欢迎。
在社交和商务场合,当别人不按先后顺序的惯例而已经伸出手时,都应毫不迟疑地立即回握,拒绝他人的握手是不礼貌的。
握手的方法握手的正确方法,是在介绍之后,互致问候的同时,双方各自伸出右手,彼此之间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手掌略向前下方伸直,拇指与手掌分开并前指,其余四指自然并拢并微向内曲,握手时两人伸出的掌心都不约而同地向着左方,然后用手掌和五指与对方相握。
伸手的动作要稳重、大方,态度要亲切、自然。
社交 握手 礼仪

社交、握手礼仪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双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后握手致意。
一、握手的顺序: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二、握手的方法: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
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
年轻者、职务低者被介绍给年长者、职务高者时,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
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4、握手时,年轻者对年长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
有时为表示特别尊敬,可用双手迎握。
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
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5、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6、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握手必须基于双方之自然意愿,不可强求。
原则上女士、长者、大人物应先伸出手表示友善,另一方面此时才可以伸手互握,时间以一秒钟左右为原则。
不可一直握着对方的手不放,握手力量也须适中,过重让人不舒服、太轻则失应付,稍微注意别人怎么握就可以很快明了。
当然也不可以用双手去握对方的单手,他人看起来也会感觉十分怪异。
男士若戴手套须先将要握手的那一只手套取下,待握完手后再戴上方才合礼。
女士则不在此限,仅管戴着手套和他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握手均无妨。
忘记对方姓名时,有时当你向他人介绍朋友,会有突然忘记对方姓名之尴尬,此时你已不能回头,已无法掩饰,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我调侃一下:唉!我最近怎么老是脑筋不清不楚,不过这两位若不介意,能否自我认识一下?自我介绍时若无适当的人当桥梁向他人介绍自己时,你亦不妨自行驱前把自己介绍给他人认识,但要记得的是,不要打断他人的谈话,在介绍时也须愉悦地把自己的姓名以及与主人的关系向他人介绍清楚。
社交礼仪中的握手礼仪有哪些

社交礼仪中的握手礼仪有哪些一个简单的与人握手其实隐含着很多的礼仪,那么大家社交礼仪中的握手礼仪吗?以下是小编辑为您整理的“社交礼仪中的握手礼仪有哪些”,供您参考。
社交礼仪中的握手礼仪握手是现在生活交往中用的最多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礼貌行为,尤其是在商务人员的日常交往中,握手是成为见面时最常用的一种礼仪行为。
握手要注意场合握手是一种礼貌,但如果不看场合握手,就不能说是礼貌之举了。
握手不看场合会引起误会和尴尬,因此,握手之前一定要事先“观察好形势”。
温馨提示与人握手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合。
握手的同时应该看着对方的眼睛,并致以问候。
在餐桌上、厕所里以及别人有事在身时不要与之握手。
不可用左手握手有的人握手时,表情和动作看起来都很标准,其实错了,因为他用了左手。
一些国家认为左手不洁,如印度、俄罗斯等,他们认为左手一般是人们如厕用的,用左手握手是侮辱和不敬的做法。
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类似的看法。
用左手握手不合礼仪。
温馨提示无论何时握手、与谁握手,都应该用右手。
如果不便握手,如手上有伤口,应礼貌说明并道歉。
两人距离1米左右时握手较为合适;如果相距很远,不要急着提前伸手。
避免死鱼式握手握手者伸出的手又凉又湿,像死鱼一样软绵无力,这就是俗称的“死鱼式握手”。
鱼式握手会在引起别人误解的同时,无形中贬低自己的形象和价值。
温馨提示握手之前,最好先擦去手上的汗。
握手时,手上要用力,不要被动握手。
握手时,不要只给对方一个手指尖。
握手不可太用力握手太用力是不合礼仪的。
握手太用力,会让你的热情被误解为敌意或恶意,进而为你的交际之路造成障碍。
温馨提示握手时的力度以不使对方感到紧张为限,可以参考握一个鸡蛋而不至于将其捏碎的力度。
握手时不要紧紧抓住对方的手腕。
握手时轻轻摇晃两三下即可,避免大力摇摆。
握手的时间不可太长不要握着别人的手不放,除非是在私下场合,并且对方乐意这样做。
否则,一般情况下握手要避免时间过长。
温馨提示握手持续3秒钟左右就要及时放下。
与人握手的礼仪知识

与人握手的礼仪知识握手方法一、时机1.必须握手的场合表示喜悦、问候,遇到久违的熟人、欢迎被邀请的客人、他人有喜事之时;表示珍重、祝福,社交场合与他人告别时;表示谢意和荣幸,初次与人相识,或者被人介绍时;表示衷心的感谢,受到他人鼓励和支持时;表示理解和慰问,他人遇到失意、困难时;表示友谊和郑重其事,赠送或接受礼品、颁发或领取奖品时。
2.不必握手的场合在交往对象不便于行握手礼时,为了不造成对方的尴尬,切忌主动使用握手礼。
其一,对方手部有伤、负重。
其二,手中忙于其他事务。
其三,对方在远距离的地方。
其四,对方所处的环境不适合握手。
二、次序具体而论,双方握手时可按如下次序操作: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先伸出手;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先伸出手;老师与学生握手,应由老师先伸出手;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先伸出手;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至者首先伸出手来;职位、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职位、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来。
握手的标准方式,是行礼时行至距握手对象约一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手,四指张开与对方相握。
握手时,应用力适度,上下少许晃动三四下,随后松开手,恢复原状。
三、注意事项1.握手时总是站着而不是坐着,除非你年老体弱或患有残疾。
2.握手一定要用右手(即使对方是右手残疾者,你也应该用右手握住她伸出来的左手)。
如果右手拿着东西,可把东西放下或用左手来拿。
3.握手时通常应脱下手套和帽子。
女士的装饰性手套和帽子可以不脱。
另外,戴军帽或者制服帽的工作人员握手时也不用脱帽,但应先向对方行敬礼后才能握手。
4.握手时间长短适宜。
握手时间通常以三五秒钟为好。
老朋友间为了表示真诚和热烈可以握手时间长一些,甚至可以一边握手一边寒暄,但一般也以不超过20秒钟为好。
5.握手用力轻重适宜。
所谓轻重适宜,是指握手时的力度能传递自己的热情但又不失粗鲁。
握手的禁忌:1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
2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
关于握手的礼仪(3篇)

关于握手的礼仪(3篇)关于握手的礼仪(精选3篇)关于握手的礼仪篇11、了解握手的次序在正式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
在社交、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年纪、性别、婚否。
你应该尊重对方是否愿意与你握手的权利,而不是先伸手强迫对方与你握手,你可以流露出想要握手、想要结识的愿望,却不能莽撞伸手将对方的军。
毕竟有些女士不习惯与男士握手,有些地位高的人不愿意随便与人握手,如果贸然伸手,很可能会给自己制造尴尬——如果对方不回应,这伸出去的手怎么收回来呀?(1)职业、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职位、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来。
(2)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首先伸出手来。
(3)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就由已婚者首先伸出手来。
(4)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首先伸出手来。
(5)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首先伸出手来。
(6)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至者首先伸出手来。
(7)主人应先伸出手来,与到访的客人相握。
(8)客人告辞时,应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
提醒您握手时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应当由谁先伸出手来。
2、注意握手的力度有些女性与人握手,总是轻轻伸出手指,浅浅一握,甚至整个手掌都是直的,这个动作自以为优雅,其实却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有些男士握手又太用力,看似表达深厚的感情,但很可能已经握疼了对方,而对方又有苦说不出。
所以,过重过轻都不好,能够稳妥地握住对方的手就可以了。
3、握手时的姿势(一)乞讨型握手掌心向上,既表明此人被动、劣势、软弱、干不成大事的性格,也表明此人谦和,可以支配。
(二)控制型握手掌心向下,表明此人优势、主动、支配的性格或心态。
如丘吉尔的握手就是控制型握手。
但这种握手一般用于敌我之间,在社交场合是不礼貌的,特别对待上级或长辈,用这种握手方式易引起反感。
而公关人员千万不能用这种握手方式,因为它容易使人对你怀有戒备心理,不利于开展工作。
(三)无力型握手也叫“死鱼式握手” 。
握手的力量很轻,表明此人性格懦弱、优柔寡断,没有气魄,缺乏热情。
握手礼仪的注意事项

握手礼仪的注意事项握手礼仪的注意事项握手也是社交礼仪中常见的一种礼节。
它包含着感谢、慰问、祝贺和相互鼓励的意思。
下面就分享一些关于握手的礼仪。
握手的礼仪常识1、速度与时间伸手的快慢,说明自愿或勉强,握手时间一般3~5秒。
2、主动与被动主动要求与对方握手是表示尊重与友好,但要视具体环境、对象、气氛而定,并非每个人都主动伸手。
男女之间,男方要等女方先伸出手后才握手。
如果女方不伸手,男方就只能点头或鞠躬致意。
如果男性是女性父辈的年龄,男性先伸手是适宜的。
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
离别时,应由客人先伸手,表示再见。
主人先伸手等于催客人离开,不礼貌。
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
平辈相见先伸手者有礼、主动。
3、握手的力度握手要紧,表示诚意或感激之情,但不要握痛对方的.手;也不可抓住对方的手使劲的摇动。
而漫不经心、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力度,不仅对别人是轻蔑、失礼,而且也表现了自己缺乏教养。
4、身体弯度对长者握手时要稍弯腰,对一般人握手时虽不必弯腰,但也不要腰板笔挺,昂首挺胸,给人造成无礼、傲慢的印象。
5、面部表情握手时面部要露出真挚的笑容,以友善的眼光看着对方。
千万不能一面握手,一面斜视他处,东张西望或和他人说话。
6、其他站在离对方有一胳膊远的位置。
握手需用右手,一般伸出左手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
如果正在干活的人,对方主动伸出手,这时可以一面点头致意,一面摊开双手,表示歉意,取得对方谅解。
如果正在干活的人,一时疏忽,伸出脏手与你相握,这时你应以热情相握,切不可当着对方的面擦拭自己的手。
握手礼仪的注意事项1、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与人握手时不要看第三者或心不在焉。
2、握手时不要一句话不说,也不可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分客套。
3、不要用左手,即使你是左撇子,也要用右手;有些国家习俗认为人的左手是脏的,所以这个错误不能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什么情况下不宜握手呢?
• 1.对方手部有伤 • 2.对方手里拿着较重的东西 • 3.对方正忙着别的事情,如打电话、用餐、 主持会议或与他人交谈
情境练习
• 思考一下,在下列哪些情境中需要行握手 礼,如果需要行握手礼,应采用哪种握手 姿势
• • • • • •
1.与久别重逢的老师见面 2.到病房探望生病的同事 3.两个久别重逢的女同学见面了 4.过年回家后见到父母 5.第一次见到心仪已久的姑娘 6.最好的朋友取得优异成绩,赶往祝贺
5.握手的时间
• 不宜太长,也不能太短 • 太长会显得过于殷勤,虚情假意 • 太短像是走过场,好像很不愿意与对方交 好
6.握手的姿态
• 姿态自然、大方 • 一般身体略向前倾, 表示尊敬和友善,落 落大方伸出手去,与 对方相握 • 不可点头哈腰或者昂 首挺胸
与女士握手的礼仪
• 与女士握手,应等对方先伸出手,男士一 般只轻轻地握住对方的手指部分 • 不宜握的太久太紧 • 如果对方不愿意握手,也可以微微欠身致 意,或用点头说客气话等代替握手
• 研究人员指出,“握手得体有力”往往代 表着“善于社交、合群、友善和支配能力 强”。而“握手无力”则会给人留下“性 格内向、害羞和神经质”的不好印象。这 一研究主持人乔治· 斯图尔特说:“我们发 现,第一印象开始于握手的一刹那,之后 的面试基调也就基本上定型了。握手在交 往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人们应该学会握手 时怎样用力。”
任务三 握手礼仪
学习目标
• 1.掌握正确的握手姿势 • 2.掌握正确的握手礼仪规范
预备知识—关于握手
• 握手时人们在交往中最常 见的一种礼节,是在相见、 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 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 节 • 热烈的握手会延伸心灵的 沟通,使双方内心有一种 强烈的融合感 • 握手不仅可以沟通情感, 而且有利于树立自己的社 会形象
(二)握手礼仪的分解
• 1.距离:两个人的距离最好保持在1米左右, 太近会让人感觉局促不安,太远会显得生 分,好像故意冷落对方
• 2.手位
• 常见的两种手位:
• A.单手式握手: • 右手单手与人相握, 最常见的握手方式, 适用范围广 • 右手伸向对方,手掌 略向前下伸直,拇指 与手掌分开,掌心向 左,虎口向上,其余 四指自然并拢并微向 内屈 • 平等式握手,表示尊 重、平等
• B.双手式握手:
• 右手握住对方的同时,再 用左手去加握对方的手臂、 前臂、上臂、直至肩部 • 这种握手表达的是一种更 为诚挚的情感,加握的部 位越高,其热情友好的程 度越高 • 一般适用于亲朋好友之间, 尤其是久别重逢之时。 • 又称“手套式握手”。 • 不适用于初识者和异性
3.握手时的表情
• 你知道握手的 来历吗?
仪海拾贝之—握手的来历
• 史前时期,人类的祖先以 打猎为生,世界对他们来 说充满着危险,在狩猎和 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 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他 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 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 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 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 手中没有藏武器。这种习 惯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 手”礼节
一、握手礼仪的动作要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握手礼仪的基本要领
• 上身微微前倾,两脚立正 • 双方伸出右手,掌心向左,与地面垂直, 虎口张开,四指并拢 • 彼此之间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 • 双方握着对方的手掌,上下晃动两到三下 (大约三秒),并且适当用力,左手贴着 大腿外侧自然下垂 • 握手时要双眼注视对方,含笑致意,并说 “您好”、“很高兴认识您”等寒暄语
• 这项新研究由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美国 爱荷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00名学生进行了模拟求 职面试,在求职前和求职后,这些学生分别与5位 人际关系研究学家握手,专家分别给学生打“握 手分”。 • 结果发现,握手有力的求职者受雇佣的成功率, 远远大于握手无力的求职者。值得注意的是,握 手时正视对方,注意出手体面且握手力度,对于 女性求职者的帮助更大。接下来,研究者询问了 大量的招聘者,多数人都表示,会握手的求职者 在面试时能给他们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
• 面带微笑,态度要和善、亲切、自然、大 方、热情 • 记得说:“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4.握手时的力度
• 力度适中,太重会将对方的手握疼,太轻 显得热情不够 • 与异性握手以及初次见面的人握手时,切 忌不可用力过猛
拓展阅读:握手力度对第一印象 起决定作用
• 与陌生人初次见面,人们大都会重视着装 和微笑,但据《印度时报》近日报道,美 国一项最新调查指出,握手力度能够对人 的第一印象起决定作用,尤其在求职时, 有力的握手可能让你求得一份竞争激烈的 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