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英汉语言对比(1)分析解析

合集下载

英汉语法对比

英汉语法对比
汉语语法的隐性造成汉语语法单位界限的 模糊不清。
(3)词法与句法之间的对应 英语传统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词法依据形态;
句法依据功能。由于形态是功能的表现形式, 因此,这两者的结果是一致的,表现在词法和 句法可以对称,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较明显 的对应关系。徐通锵将这样的语法称为双轨制 语法结构。
英语语法强调避免语法错误,句子结构紧凑,关 系和层次分明。
语句分析顺序,英语是从结构到语义。而汉语是 从语义到结构。
➢ 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
➢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2)语法单位的清晰与模糊
英语传统语法把语言单位分为词与句子两 级,在此基础上,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 结构主义语法把语言单位分为语素、词、 短语、分句、句子五级。在英语中,由于 有形态帮助,各级语法单位之间的界限是 清晰的。汉语则不然。
事理上的因果律:先因后果、先假设后可能、 先条件后结果。汉语复句基本上都是先从后 主,即表示原因、条件、假设等一律在前, 表示结果等一律在后。当把原因、条件等看 做补充说明时,根据心理上的重轻律,可以 把它们放在主句之后。
And he knew how ashamed he would have been if she had known his mother and the kind of place in which he was born, and the kind of people among whom he was born.
有形式上保证,英语短语和从句作修饰语 可前可后;主谓倒装、宾语前置都不会被 误解;据连词判断主从;据时态可判断时 间先后。形态丰富的语言不很讲究词序。
句中的作用。
汉语的声调对词和短语的语序起重要作用。

第二讲:汉英语音系统对比

第二讲:汉英语音系统对比


音节之尾


辅音连缀阅读问题

中国学生在遇到辅音连缀时,常常会按照自己 的发音习惯在辅音连缀中间加上一个原因。比 较常见的是加[ə]音。如please, clean and clear, washed, apples, school
音节差异 3

汉语均为开音节;英语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 节

She is 'one of my 'best friends. I 'don't like 'such kind of 'food since 'I was a little 'girl.

然而比较之下,句重音在汉语中的功能因限于声调的 巨大影响,远远不如其对于英语的重要性大。


她是我的一个好朋友。 从孩提时代我就不喜欢这种食物
为什么会
汉腔汉调说英语 洋腔洋调说汉语
让我们解开语音之谜

宏观上了解:英汉语音差异 微观上掌握:英语语音知识
汉英语音系统对比
1. 2. 3.
音位差异 音节差异 超音段音位特征的差异
汉语、英语音位(音素)对比

韵母:


6个单韵母:a o e i u v 8个复韵母:ai ei ui ao ou ui ie ve 1一个特殊韵母:er 5个前鼻音韵母:an en in un vn 4个后鼻音韵母:ang eng ing ong bpmfdtnlgkhjqx zh ch sh r z c s y w
声调 vs. 语调

声调和语调的区别最大之处在于其载体单位不 同:

声调以音节或词作为其基本载体单位,而语调以短 语或小句作为其基本载体单位。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差异性对比分析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语音、语法、语义还是语用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

这些差异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时注意到这些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在语音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发音方式显然不同。

英语语音重音明显,音调跳跃大,说话方式较为生动,而汉语则是音调平稳,声调调值不强烈。

这使得在英语中,强调和重要的信息能够通过重音和语调来表达,而在汉语中往往需要通过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排列来表达。

在语音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应该是音调的问题,以免造成语义的混淆和误解。

在语法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语法结构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突出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强调语句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则重视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英语倾向于使用简单句和并列句,汉语则有许多较为复杂的句式,例如长句和嵌套句。

此外,英文使用较为丰富的时态和语态,以表达不同时态和语态下的意思,汉语则采用了六个基本的时态和一个语态,语法相对较简单。

境外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被“主谓宾”和“时间状语位置在前”等语法要点所迷惑,在写作中常常出现字句不通或串行翻译等问题。

在语义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所指对象和词汇含义也有差异。

英语中有许多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使得词汇的选择更为灵活,而汉语中则以单音多义较为突出,同一字或短语有多种词义,含义较为丰富。

此外,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两个语言中词语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需要特别注意译文的意义和意义的区别。

在语用方面,中英两个语言的应用和使用场合也存在很多不同。

英语注重言辞优美、主题鲜明和说理严密,而汉语则更注重文章的整体效果和表达的情感色彩。

英语中常常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反问等,表达言简意赅的文字效果,而汉语则通过语言的细节表现情感。

此外,中英两种语言的正式与非正式、文学性与口语性等语用差异也需要特别注意到。

总之,中英两个语言存在各种差异,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需要注意到这些差异,尽可能避免在翻译、写作等方面产生误解和沟通障碍。

第二、三讲 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二、三讲 英汉语言的对比

第二讲英汉语言的对比教学要求:掌握:英汉语言宏观的差异熟悉:英汉两种语言表达的不同(形合与意合)了解:中西思维差异、英汉词汇对应与不对应的情况、英汉语言差异的主要根源第一节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一、中西思维差异导致语言差异1. 中国文化精髓:天人合一,人类文化与天命自然统一。

在儒家、道家思想中的体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循回式思维方式。

语言中的体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回环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递进式)表达事物时按时间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大到小,由先到后的顺序。

思维模式:具体一般型表达,擅长具象思维2. 西方:人物分立,人能通过斗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I do not believe in fate that falls on us no matter what we do,but,I do believe in fate that will fall on us if wedo nothing (我不相信,无论我们做什么,命运都一样;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的命运是一样的。

)里根英语是理性语言,哲学思辨。

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述,先说理后举例,先整体后细节,由因到果,由小到大。

思维模式:具体型思维,擅长抽象思维3. 思维差异导致语篇的主要差异:1). 英语语言常使用大量的涵义概括、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的概念。

而中国人则习惯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虚的概念。

英语语言偏重抽象思维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大量使用被动语态.2). 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是“直线型”,直截了当地陈述主题,即把要点先表达出来,然后再把各种修饰语和其它次要内容一一补充进来。

所以,句式结构多主句、从句相互交错。

3)而中国人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外围的环境,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即不直接切入主题,先在主题外围“兜圈子”或“旁敲侧击”,最后再进入主题。

所以,汉语的表达方式被称为是“曲线型”或“螺旋型”。

2 英汉语言对比.

2 英汉语言对比.

Unit Two英汉语言的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而汉语是一种表意文字;英语单词没有固定的语调,汉字却有四声的变化;英语主要通过词自身的形态变化(格、时、数等)来表达语法意义,汉语则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表示。

从句子层面来看,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句式呈聚集型,汉语句式则呈流散型;英语偏用物称,汉语则偏用人称;英语多用被动句,汉语则多用主动句。

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比可以不同层面展开,但就与翻译的相关度而言,这里主要介绍词汇、句法和语篇方面的异同。

一、英汉词汇对比1.词义的理解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变的,词的意义就是如此。

以英语的bird为例,它本来的意思是“鸟”,后来,在口头语中又常用来指“人”、“姑娘”等。

近来,随着人类科技事业的发展,bird的意义又进一步扩大,可指飞机、火箭、直升飞机、航天飞机、卫星等任何飞行器。

又如,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作“帆”解。

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sail一词仍然使用,不过,已经不仅仅是“帆”的意思了。

自潜艇出现以后,sail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的含义。

逐渐的,它还被用来表示“变得飘飘然”的意思。

从“鸟”的本义转义为“飞行器”以及从“帆”的本义转义为“变得飘飘然”,这就是词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时刻牢记它们之间的对应情况是随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的。

对英汉词汇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英汉语言中有些词所表示的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可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

这里主要是指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名称。

The Pacific Ocean 太平洋The United Nation 联合国结核病Tuberculosis马克思主义Marxism2)英语中有些词和汉语中有些词在词义上只有部分对应。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专业版)

英汉语言对比一.英汉语音对比英语和汉语是非亲属语言。

从语言形态学分类来说,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差别较大。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具有一切声音所共有的属性,即音色、音高、音强和音长。

音色是各种语言都重视的。

正因为语音有各种不同的音色,而各种语言所选择的具体音位又不同,这才构成各种语言不同的音位系统。

对于其他3种要素,英汉两种语言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它们在两种语言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英语对音强变化非常敏感,它强调重音的作用,因此被列为重音语言。

汉语则对音高变化十分敏感,音高的区别即为声调,因此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对于音长的敏感程度汉语不及英语强烈。

1.英汉元、辅音系统对比英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简单,由12个单元音和8个双元音组成。

汉语(以北京普通话为主)的元音系统较为复杂。

汉语的每个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而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分别由单元音、复元音及元音加鼻辅音n 或ng充当。

英语有辅音24个,汉语有22个(包括作韵尾的ng)。

2.英汉音节结构对比英语和汉语各自有一套区别词义的音位,不仅如此,各个音位在音节中分布的位置和聚合方式,两种语言也各有特点。

比如说,汉语里辅音只有n和ng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尾,如ān安、áng昂,而英国英语的辅音除/h、j、w、r/外,都可出现载词末位置上(美国英语中/r/可以再次为出现)。

汉语构成音节的方法非常简单:前声后韵,声调则附于整个音节之上。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加上声韵配合的受限性,使得汉语音节数目小得很,据一中国学者(1957)统计,除儿化音和轻音外、不分声调的音节只有432个,分声调的有1376个;而1950年美国出版的《普通语音学》(General Phonetics)一书中,则认为汉语若不算声调,共有411个音节,如附上四声,则有1644个音节。

这两组数字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如果拿来与英语近万的音节数相比,无论如何只能算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

翻译技巧:英译汉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译成句尾封闭式;汉译英时, 要把汉语的句尾封闭译为句首封闭。
第二节 英汉语言的不同点
〔例1〕 I am very happy and grateful to receive your message of greetings. 〔译文〕接到你们的贺函,我十分愉快和感谢。 〔分析〕在表示原因的句子中,英语表态在前,叙事在后;汉语则往往相反, 叙事在前,表态在后。
[译文] 声明宣称:国际经济秩序必须改变,否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差距将继续加大。
[分析] 上述译文采用顺译法,语序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用了一个冒号 ,切开原文的长句,使译句层次了然。
第一节
英汉语言的共同点
[例3]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phenomena of our generation. It has revolutionized our way of living—and possibly also our way of dying. You may not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because it is a piecemeal process. But you can feel the increasing convenienctelevision, telephones, and even insect killers. There is hardly anything that we see, hear, feel or eat that hasn’t been chang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译文] 科技的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惊异的现象之一。它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 革命性的巨变,可能还改变了我们的死亡方式。你也许意识不到其中的变化——因为 这一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你能感受到飞机、电视、电话甚至杀虫剂所带来的越来 越多的方便与舒适。我们所看到、听到、感觉到和吃到的,几乎没有一个不是科技变 革的结果。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一)分析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一)分析
1. 怒安. 傅雷谈翻译[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
翻译中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要意义
刘宓庆:“西方各语种在SLT与TLT之间的 实现形式转换的可行性比汉外翻译大得 多。……即既实现意义对应,又实现形式对 应。这在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转换中是根 本办不到的。基本上,汉外互译必须放弃拘 守形式的努力而倾全力于意义。”1
例句
例2 山西省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有 悠久的历史。
1. Shanxi is one of hom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China. It has a long history or Shangxi is one of hom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in China and has a long history
连接词的使用与否不能保证译成的汉语就 是线性序列的,或者译成的英语就是空间 结构的。
重估英汉语言比喻对实践的价值
英语的空间结构,实际上是一种“修饰”结构,也就是 “主从”结构;
汉语的线性序列,实际上是一种“并列”结构,亦即每个 子句都是“主谓”结构(含隐性主谓结构)。
汉译英: Step 1:找出句子的重心,用主谓形式将它表示出来,作
“波浪形”结构:汉语的句子关系往往是并列、并行的,因 此是以时序或逻辑顺序排列的。子句与子句之间的关系须 透过上下文才能决定,所以句子是意合的;而且连词的使 用也不像英语中普遍,结构也较为简练明快。汉语的句式 称之为“流水句”,整个句子像由一个一个独立的子句, 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层层推进。因此,有人把汉语句子 结构比作“波浪形”结构,每个子句犹如波浪,前浪推后 浪,宛如“万顷碧波,层层推进”。
He also quotes from Edmond Cary: “Two languages can both be inflected and belong to the same family yet nevertheless differ considerably in the way they express ideas and convey meanings.”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I sincerely hope that your congratulations will be matched by your collective endeavour to seek a just and practic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which has bedeviled the United Nations for so many years.
英汉翻译
第二讲 英汉语言对比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主讲教师:孙敏
1 返回章重点 退出
第 二 章 重 点
第二章 英汉语言对比
2. 1 英汉语言特征对比
2.1.1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2.1.2 英语重化零为整,汉语重化整为 零 2.1.3 英语爱用静态词,汉语多用动态 词 2.1.4 英语语序变换多,汉语结构较固 定 2.1.5 英语多用被动,汉语常用主动 2.2.1 英语词汇含义多
2. 4 英汉句意表达对比
2.4.1 2.4.2 2.4.3 2.4.4
英汉都有增补与省略 英汉都有词类转换 英汉都有巧妙重复 英汉都受上下文制约选择词义
3 返回章重点 退出
2. 1英汉语言特征对比
Comparis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Features
【译文】他还不至于病得不能上学。
12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2: 翻译句子,注意词义的选择
4.She is at home in English.
【译文】他英语很棒。
5.He and he alone could control the situation.
【译文】他,只有他,才能控制局面。
6.It is raining cats and dogs outside.
【译文】他是学外语的学生。
14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2: 翻译句子,注意词义的选择
10.I came to the university this day 25 years ago.
【译文】二十五年前的今天,我来到这所大学。
11.We’ll be there this time next month.
【译文】下个月的这个时候,我们将到那儿。
12.I’m something of a carpenter.
【译文】我能作些木工活。
15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2: 翻译句子,注意词义的选择
13.Xiao Gao is anything of a gentleman.
【译文】小高有点儿君子的风度。
14.He is nothing of a musician.
返回章重点 退出
3.文化概念替代法。原语中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 语在目的语中没有对等的词语,但可以用一个在目 的语读者中能产生相同效应的词语来替代。如向外 国人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说这是“中国 的罗密欧与朱丽叶”(Chinese Romeo and Juliet ),介绍“七月七夕”,可以说这是“中国的情人 节”(Chinese Valentine''s Day)。 4.直接使用外来词或外来词加注释。在处理 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项、现代概念和行话时可直接 用外来语或外来词加注释。现在我们汉语中也经常 直接使用外来词,如:CD,DVD,CT等
返回章重点 退出
5.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上义词。如汉语中的“酒”, 就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上义词,英语中的wine在多 数情况下是指“葡萄酒”,white wine是指“白葡萄酒 ”,red wine是指“红葡萄酒”,liquor或spirits可用来 指汉语中的“白酒”,beer是“啤酒”,Guinness是 “黑啤酒”,但在英语中就很难找到统称这些酒的词。 中国人讲“喝酒”,这个“酒”就是统称各种酒。 6.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下义词。如英语中上义词 jump 有许多下义词:leap,vault,spring,bounce, dive,clear,plunge,plummet,而在汉语中“跳”就 没有这么多对应的下义词。 7.方位和人际视角不同。如汉语的“借”在英语中就 有两个不同的词,向别人借是borrow,把东西借给别人 是lend。汉语则只用一个“借”字。
【译文】他心中的所谓文化,与人的精神心灵有关,不能用 物质的丰富,甚至艺术文明来衡量。他跟东方人交往很 久,也同情东方人;在东方人心目中,文化也是如此。
9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1: 翻译句子,注意语序、语态特点
5.With Asia’s economic meltdown rattling the Beijing leadership, Zhu and his colleagues now have a powerful argument that China must get its own house in order to prevent meddling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or other outsiders. (China: Zhu is Taking a Broom to the Bureaucrats)
二、 英汉之间词汇不对等的情况,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方面: 1.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 2.原语中的概念在目的语中未词化(lexicalized)的词。 3.原语中词义复杂的词。如在巴西语中arruacao这个词的 意思是:“清理咖啡树下的垃圾并把它堆在树行间,以便于 在收获时把落在树下的咖啡豆收起。”这样复杂的意思在许 多语言中是找不到对等词的。 4.原语和目的语有不同的词义区别。如汉语指人的性别用 “男性、女性”,指动物的性别用“雄性、雌性”。英语没 有这样的区别,都用male,female。
2. 2 英汉词汇表达对比
2.2.2 英语词汇搭配多 2.2.3 英语词汇在句中的位置多
--end 2
返回章重点 退出
2. 3 英汉句A. 英语简单句可转换成汉语复合句 B. 英语并列句、复合句可转换成汉语简单句 2.3.2 英汉句子顺序的调整 A.调整时间顺序 B.调整空间顺序 C.调整逻辑顺序
返回章重点 退出
8.表达意义不同。如汉语中“宣传”并没有不好的 意思,在英语中propaganda就有不好的表达意思。根 据《柯林斯伯明翰大学国际语料库》,propaganda是 “usually used showing disapproval”,即常用“贬 义”。 因此,表达意义的不同,也造成不对等。 9.词形不同。由于原语中特殊的构词形式在目的语 中找不到对应的形式,翻译时只好用解释的办法。如 英语中的后缀-ish——boyish,greenish在汉语里只能 译成“孩子气的”,“呈绿色的”。 10. 原语中使用外来词。原语中使用的外来词,在译入 目的语时会失去原来的内涵,因为大多只能意译。 如 英语中讲dine alfresco译成汉语是“在户外进餐”,跟 dine outdoors没什么区别, 这就失去原文使用意大利 外来语alfresco的特有内涵和异国情调。
【译文】我们诚恳地希望,你们在表示祝贺之后,能作出相应
的共同努力,以便寻求一个公正可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 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联合国的问题。
7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1: 翻译句子,注意语序、语态特点(参考译文)
3.They often do not realize that bribery in various forms is on the increase in many countries and, in some, has been a way of life for centuries.
【译文】外面下着倾盆大雨。
13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课堂互动2: 翻译句子,注意词义的选择
7.It is not half bad for a beginner.
【译文】就新手而言,这是相当不错的了。
8. Don’t make light of their design.
【译文】别轻视他们的方案。
9.He is a foreign-language student.
返回章重点 退出
针对词层不对等的情况,我们一般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1.使用上义词。 2.使用中性或表现力较弱的词。如: Many of the species growing wild here are familiar to us as plants cultivated in European gardens — species like this exotic lily. 这里野生的许多种类我们很熟悉,是欧洲园林内种植 的种类——像这一奇异的百合花等种类。 英语里的exotic是用来形容从遥远的国度来的不同寻 常,非常有趣的东西,在汉语里没有对等词。 因此,译文难免要失去原文的表达意思。
【译文】亚洲经济出现的问题使北京领导层感到紧张,朱镕基 和其他领导人现在更有理由相信,为了防止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和其他的外部干涉,中国必须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小节结束
10 返回章重点 退出
2.2英汉词汇表达对比
Differentia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s
【译文】他全无音乐家的风范。
15.We sang the old year out and the New Year in.
【译文】我们以歌声辞旧迎新。
小节结束
16 返回章重点 退出

总结: 英汉词汇表达对比 一、英汉词汇层对等问题 1. 完全对等 2.部分对等 不对等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译文】他们通常没意识到在很多国家,行行色色的贿赂行为正 日益增多。在某些国家,这已成为人们几百年来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