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2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2 岳麓版必修2

利用曲线图整体展示本节内容 将所学内容整合,合作 的知识结构,形成民族工业曲 PPT 课件 交流 折发展的完整历程 出示问题:思考中国近代民族 工业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问 题?从中可以获得怎样的启 各抒己见谈启示 示?
探讨升华
从多种史观认识问题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 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 字左右 1.用瑞蚨祥百年老字号的兴衰史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2.自主学习,课前导学案的提前引发,让学生对课本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通过老师针对 学 生疑问的解疑环节和学生的合作学习,达到课堂上解决个性化疑难。 3 3.合作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 表 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 4.当堂限时训练,批阅,巩固课本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5.情感的升华,通过学生学习名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历程,让学生得出这样的启示: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顽强发展 (2)民族企业家为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顽强抗争的精神值得学习 (3)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
2、利用 PPT 技术,大量选取有关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数据材料,设置情景,在课堂授课过程 中,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师生共读等多种方式,提取有效信息,并学会分析 信息,归纳信息,提高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 PPT 有关材料的展示,让学生思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什么问题?从 中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 讲授、复习、 训练、实验、 研讨、探究、 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历史ⅱ岳麓版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1

历史ⅱ岳麓版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1

历史ⅱ岳麓版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1【课标要求】(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进展的要紧史实,探讨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进展的要紧因素(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显现的缘故和表现,以及日本侵华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官僚资本对中国民族工业的阻碍等,探讨阻碍中国民族工业进展的要紧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2.过程与方法:从国内外两方面分析民族工业显现黄金时期的缘故;从民族资本主义进展的状况,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阻碍民族资本主义进展的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帝国主义的入侵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进展的要紧因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进展的动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进展的前提【学情分析】学生在通过近一年的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学习后,搜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已大大增强,也逐步适应了生生合作、师生互动的课堂探究模式【教学重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迅速进展的缘故及其历史地位跟作用【教学难点】阻碍民族资本主义进展的因素【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现张裕公司的产生和进展历程。

那么到了民国时期,张裕公司的进展状况入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拂去历史的尘埃,认识他曾经走过的道路【展现材料】材料一:以下是中国闻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张裕酿酒公司在1892—1941年间的部分进展大事:1892年张弼士投资300万两白银在我们山东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1896年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创建葡萄园,酿造出中国第一批葡萄酒;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张裕酿酒公司参观,并提赠“品重醴泉”四字1917年;康有为、黎元洪等社会名流前来祝贺并留下诸多墨宝手迹;1934年张裕酿酒公司进入中国银行的接管时期;1941年张裕酿酒公司被日军强行接管。

材料二:北洋大臣李鸿章和朝廷要员王文韶亲自签署张裕酿酒公司的营业执照。

历史ii岳麓版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历史ii岳麓版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历史ii岳麓版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课标要求】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进展的的要紧史实,探讨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进展的要紧因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进展的缘故、表现、代表人物以及本时期民族工业曲折进展的缘故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资料、探究问题,概括民族资本在民国时期的曲折进展过程;分析、归纳阻碍民族工业进展的要紧因素利用教材中的有效材料及数据,让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打击的史实,同时也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进展的历程,使学生感悟民族资本家自强不息的实业报国精神和人民群众抵制洋货的反帝爱国精神;通过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沦落区的经济掠夺使民族资本遭到的严峻破坏,从而认识到今天中国对日本民间索赔的正义性、日本否认其入侵历史的丑恶行径,认识到帝国主义是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进展的要紧缘故【教学重、难点】重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迅速进展的缘故、表现;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进展的缘故难点:日本对沦落区的经济掠夺的要紧目的、方式;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阻碍【教学方法】1、要紧采取“提出问题-阅读归纳-引导分析-总结定论”的方式进行,采取自主学习的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摸索、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这当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提取、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课本的正文与教材中小字部分的内容及图片,加深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沦落区经济的表现及阻碍,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明白得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曲折进展的缘故。

【教学板书】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进一步进展时期1、缘故:〔1〕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瑕东顾。

〔2〕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激发了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热情〔3〕政府实现有利于进展经济的政策〔4〕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5〕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2、表现及特点:〔1〕时刻短暂〔2〕要紧集中于沿海地区〔3〕轻工业进展迅速,重工业及化学工业也得到一定程度进展3、代表人物:范旭东附:中国民族工业进展的三个时期表现及缘故二、中国民族工业的“苦难历程”――曲折进展1、日伪政权对沦落区经济的破坏〔1〕目的:为了适应入侵需要,日本把占据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经济掠夺、以战养战)〔2〕政策:“适地适产主义”〔3〕实质:将沦落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中〔4〕手段:“军事治理、托付经营”;操纵与垄断金融和内外贸易;物资管制制度;掠夺大量劳动力2、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民族资本〔1〕帝国主义的阻碍——卷土重来,依靠雄厚的实力、跌价竞争等卑劣的手段〔2〕传统专制主义的阻碍——国内市场不统一、内战频繁〔3〕官僚资本的阻碍——利用权力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对民族资本腐蚀排挤打击3、民族资本自身的弱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温故导入〕出示表格《中国民族工业进展的三个时期表现及缘故》,要求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完成中国民族工业进展的前两个时期的内容:-中国民族资本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产生,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以初步进展,那么从1912年民国建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整个民国时期,在如此一个中华民族饱受苦难的生活中,中国民族工业又有着如何样的历史呢,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去关注中国民族工业这段“别样人一辈子”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质表格教案(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质表格教案(6页)

二、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开展的因素三、如何对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在近代史上地位和作用8、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获得新生然后可以通过坐标图使学生更加清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展历程,从而打破本课的重点内容。

〔坐标图略,详见课件〕通过前课的知识和材料做铺垫,学生对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展原因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

此时可以进展总结提升:在此过程中,老师通过逐步引导与点拨,渐渐让学生得出结论:推动因素:①西方列强的侵略〔诱导〕。

②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反帝爱国斗争。

④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阻碍因素:①自身---先天缺乏、后天畸形。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③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乱。

如何对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难点。

在问题的承载上,我主要采用材料分析的方式;为了打破难点,我运用军事上各个击破的方式,先解决地位问题,然后再解决作用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分析的难度;在学生讨论环节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小组的集体智慧,期待大家集思广益,得出相对较为标准的答案。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有向下沉沦的一面,这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但又有上升的一面,这就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展……代表着先进的消费关系,促进了消费力的开展,它是历史的进步。

——?历史研究?材料二:师: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近代历史上处于何种地位?学生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得出结论:地位上:①新消费力代表: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开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

②始终未能占据主导地位:由于其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质教学设计(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质教学设计(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优质教学设计(6页)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课标: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事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中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的第五课。

前承自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之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初步发展,后启第四单元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中“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的消亡,而本课讲述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潮时期。

所以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这节课与后面的第12、13课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与必修的教学内容联系也非常的紧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文化运动》等都是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本节内容非常重要,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

需要学生重视并理解、把握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学习。

本课的第一目----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主要讲述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高速发展的时间、原因及特点,这体现了课标“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事实”这一点;而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一要求体现在本课的第二目----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和第三目----民族资本的困境的教学上。

据此,我把本课重新整合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民族工业的发展、二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一战期间、民国初年、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分析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和处理有关的历史数据,会从多种形式的数据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把握有效的历史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确认识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的危害和对范旭东等有识之士的事迹的介绍,使学生感悟到民族资本家自强不息的爱国思想是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认识到民族独立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前提。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

第 11 课民国期间民族工业的波折发展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民族工业黄金期间到来的原由、表现,培育学生全面剖析问题的能力;认识日伪政权对陷落区经济打劫的目标、手段及危害;认识民族资本困难发展的原由,培育学生综合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充足利用教材供给的阅读资料和思虑题,培育阅读、理解、综合剖析问题的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过对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困难发展的学习,认清民族资本主义要发展壮大,就一定颠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教课过程一、中公民族工业的“黄金期间”1.民族工业的黄金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2.出现的原由(1)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对华的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

这就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供给了有益的外面条件,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2)民国的成立提升了民族财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复兴实业的热忱。

(3)政府推行有益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使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4)公民政府还倡议使用国货,以抵制洋货,促使民族工业的发展。

(5)民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促使。

3.发展概略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快速。

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必定程度的发展。

【深入·拓展】“黄金期间”民族工业的主要特色有哪些?提示:(1)工业构造上主假如以纺织、食品等轻工业为主,缺少重工业的基础,不可以构成一个完好独立的工业系统。

( 2)民族资本与外国资真对比,力量十分单薄,不行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3)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对比,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使民族资本的发展遇到极大的约束。

二、日伪政权对陷落区经济的损坏1.经济侵略(1)目标:“适地适产主义”。

(2)时间: 1940 年 10 月,日本内阁经过《领土计划设定大纲》,提出所谓“适地适产主义” 。

(3)内容:在日本本地侧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细工业;在中国东北由伪满洲国侧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部分机械工业和轻工业;在华北侧重开发矿业、盐业;华中则允许存在一些轻工业。

高中历史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12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12 岳麓版必修2-岳麓版高一必修2历史教案
4、图片、漫画应用。用“一条绳上的蚂蚱”来表示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关系,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必要前提。用三座大山漫画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工业的阻碍因素。用抗日战争中日本对我国经济破坏的图片来讲解民族工业在抗日战争中的悲惨命运。
5、丰富的史料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本节课是岳麓版高一必修二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通过张裕公司不同时期的四段FLASH动画形象生动的讲述民族工业在1912--1949年 一波三折的坎坷历程,让学生在兴趣指引下潜移默化的掌握基本史实。通过史料和图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民族工业的影响因素,运用了饼状图、柱状图、曲线图等数 字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并且结合了适当的视频手段,让学生熟练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归纳总结等历史逻辑思维方法,领悟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热情和奋斗 毅力。整节课轮廓清晰,以古代诗句为纲,提纲挈领,既能形象再现民族工业每个阶段的时代特征,也加深学生对课本的深层理解,让历史课堂也活跃起来。采用触 控一体机交互式多媒体拉近了人与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良性互动,课堂更开放。学生的专注度得到极大地增强,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2、视频和音频。利用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对于统制政策的视频讲解,短短几十秒的事件让学生真正理解复杂的历史概。另外引用了关于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公司由宋子文兄弟控制的视频,让学生理解官僚资本如何通过国家权利牟取私利,对于官僚资本有个具体的认识。
3、表 格、图表、曲线图等数字应用。用曲线图直观表述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过程,利于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促进和阻碍因素。用饼型图来展示短暂春天时期民族工业、外 国资本主义和小农经济的比例,认识民族工业的地位。用柱状图来展示民族工业中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沿海和内地工业的数量来理解民族工业的特点。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高品质版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高品质版

第11课民国期间民族工业的波折发展【教课目的】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民族工业黄金期间到来的原由、表现,培育学生全面剖析问题的能力;认识日伪政权对陷落区经济打劫的目标、手段及危害;认识民族资本困难发展的原由,培育学生综合理解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充足利用教材供给的阅读资料和思虑题,培育阅读、理解、综合剖析问题的能力。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经过学习民国期间民族工业波折发展的历程,使学生感悟民族资本家发奋图强的实业救国精神和人民民众抵抗洋货的反帝爱国精神。

2、让学生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对陷落区经济的野蛮打劫使民族资本遇到严重损坏,进而认识到今日中公民间对日索赔的正义性、日本否定其侵略历史的丑陋行径,认识到帝国主义是阻挡近代中公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由。

3、经过认识民国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波折与困难,进一步剖析深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古经济发展受阻的原由,进而理解历史与今世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之间的关系。

【教课要点】中公民族工业波折发展的历程;影响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课难点】中公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教课方法】1、紧扣教课目的,以荣氏公司的发展历程为线索,设计出最具研究价值的问题,由浅入深,顺序渐进,指引学生自主及合作研究;同时将活动引入讲堂,创建新情形,增强过程体验,让学生在达成任务的过程中拓宽视线、活化思想、培育能力,实现存心义的学习。

2、充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讲堂内容体现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一直保持在最正确状态。

【教课准备】1、教师整理讲堂有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2、课前组织学生收集、阅读有关中公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资料。

【教课方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公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在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过程中,浮现出了一批有名的实业家,有哪些呢?(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荣氏公司是旧中国资力最雄厚、规模最弘大的民族公司公司,是中公民族工业发展史上一个极令人注视的家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案名师说课课标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1912年到1949年,民族工业在不同时期发展状况不同,从总体上讲,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始终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形态。

学情分析本课是上一课内容的延续,并且教材按“民国初期——国民党统治前期——国民党统治后期”的顺序叙述了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线索清晰,学生较易掌握。

当然由于是高一学生,还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特别是对不同时期影响资本主义发展因素的分析,教师应注意加强引导,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1.与本课相关的各种资料比较丰富,可适当利用影音、图片、数字等资料,采用情境设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2.充分利用提问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师生互动过程中,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学生一方面掌握了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将知识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学习方法1.本课线索清楚,学生应进行课前预习,对基本史实进行梳理,以便在课堂上节省时间,重点解决一些理论性强的问题。

2.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在对每一阶段资本主义状况概括的基础上,探究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注意和同学交流观点和看法,善于听取他人的不同观点,以补充自己的论据,使自己的看法更接近真实与客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及其特点。

2.掌握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3.理解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4.理解1927~1936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5.探讨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表资料,通过情景再现和数字统计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2.通过阅读材料,探究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

2.体验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艰辛和顽强、不屈与仇恨,感受强烈的情感震撼和精神升华,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重点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民国后期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

难点民国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上一节课主要学习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初步发展。

但由于它从一产生就遭到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和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其发展一直步履维艰。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中华民国。

进人民国以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运如何呢?一、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多媒体课件显示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海关统计.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吏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二191l-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有72个,平均每年近24个,1914-1918年,5年间注册设厂183家,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

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1912年为80万吨,1919年增至330万吨。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三“据统计,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

……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分《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材料四工商部1913年8月在给直隶实业司指令中明确规定:“遇呈请办矿或奉部今行查事件如需实地调查,予限二十日,如仅验看资本查阅契据,予限十日,即须核夺、呈报.不得有意稽延。

”《商人通例》还规定:“应注册之事项,由该商人各就其营业所在地该管官厅呈报注册。

”材料五公司组织往往以资本薄弱,开办为难,由公家酌提基金,作为保息,所以保持民立公司之信用,伴易观成,叉以殖产兴业,棉铁最为重要,此项工厂资本较巨.非民办所能开办。

因此,特制定《公司保息条例》。

——材料三、四、五均摘自张静如主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材料六1915年日本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大规模运动。

五四运动中,罢工、罢市、拒绝买卖日货的斗争此起彼伏。

材料七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

通(通州)产之棉,力精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张謇《大生纱厂厂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其反映的现象。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和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有何联系?(3)联系材料三、四、五、六、七所反映的史文.分析出现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的原因。

生:(1)材料一反映出一战期间,中国进口下降,出口上升,入超现象大为改善。

(2)材料二中的数据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尤其是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李前发展。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入超现象人为改善。

(3)一战期问,我国民族工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民国初期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奖励T商业的政策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③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一些像张謇那样的民族资本家要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师:除了材料所反映的原因外,还有什么因素促进了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生: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又因为它们出于战争的需要,忙于武器生产,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轻工业品打人世界市场,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多媒体课件显示1912、1920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学生:从发展的规模看,投资增加迅速,工业发展速度快。

从行业分析看,发展最快的是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卷烟业等轻工业,重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教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1937年抗战爆发,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怎样?其原因有哪些?学生:民族工业得到了更快发展。

原因有:基本实现全国统一;国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等。

二、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方针是什么?学生:日本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是由其侵略战争的目的所决定的。

日本是个小国,国内资源不足,发动侵华战争,是为了摆脱国内危机,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

此外,这也是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组成部分。

为了弥补其在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的困难,日本在经济上实行了“以战养战”的掠夺政策,妄图把中国变成其进行侵略战争的物资供应地。

1940年,日本制定了《国土计划设定纲要》,提出“适地适产主义”。

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表格,由学生填写“适地适产主义”的具体内容、实质和对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然后概括日本对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日本的经济掠夺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什么后果?学生:1.采取“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的方式对沦陷区的工矿业进行掠夺。

2.控制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实行物资管制制度。

3.大量掠夺沦陷区的劳动力。

日本在中国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经济破坏,不仅从中国掠走了大批物资,而且由于实行“适地适产主义”,造成了中国经济的畸形发展,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民族资本的困境多媒体课件显示:材料一一战所造成中国棉纺织业的繁荣景象,维持到1922年后完全消逝,接着就是长期的慢性萧条。

材料二1935年6月全国民族资本纱厂减工停工1932~1935年民族资本缫丝厂萎缩表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纺织业1922年后萧条的原因是什么?2.想一想,是什么根本原因造成材料二中民族工业日趋萎缩的局面。

学生:1.一战之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资本输出增多,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根本原因就在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丝毫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势力阻挠和官僚资本控制,致使民族工业在帝国丰义和官僚资本的打击排挤下日趋萎缩。

关于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阻碍,教师首先讲解“官僚资本”的含义:在中国近代史上,专制的国家力量扶植的垄断资本主义通常被称为“官僚资本”。

抗战爆发之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

然后教师设计问题,以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官僚资本压制民族工业的手段有哪些?学生:1.政策上,对国民经济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国民政府下令对人民生活必需品及重要原料实行管制,对于一些重要物资实行统购统销或者专卖。

统购统销及专卖制度固定了近乎半没收的收购价格,政府从中攫取人量的物资和财政收入,使民族工商业损失巨大。

2.官僚资本还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排挤和打击,主要表现在:(1)通货恶性膨胀;(2)政府的统制政策;(3)国家垄断资本的侵夺。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旧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历程,讨论其历史地位。

多媒体课件显示: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2.历史地位(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