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研历史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研究生考试2025年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下列关于汉代察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察举制度由汉武帝创立B. 举“孝廉”成为察举常科始于汉文帝C. 举“贤良方正”是一种定期选拔官员的制度D. 察举制注重门第,与九品中正制类似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汉代察举制度的相关知识。
A项正确,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由汉武帝建立,因此A项表述正确。
B项错误,虽然汉代有举“孝廉”的科目,但举“孝廉”成为察举常科实际上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而非汉文帝时期,故B项错误。
C项错误,举“贤良方正”是汉代察举制中不定期选拔特殊人才的一种形式,通常由皇帝下诏,令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推举,并非定期选拔官员的制度,所以C项错误。
D项错误,察举制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其选官标准以德才兼备为主,并非注重门第。
九品中正制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它强调门第出身,与察举制有显著不同,故D项错误。
2、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B.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者称为“进士”C. 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中试者称为“举人”D. 会试在京师举行,中试者称为“状元”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
A项正确,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其结构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故A项表述正确。
B项正确,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参加者为贡士,录取者分为三甲,统称为进士,故B项表述正确。
C项正确,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中试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下列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之父”?A、希罗多德B、修昔底德C、色诺芬D、柏拉图2、中国古代史上的“文景之治”指的是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汉武帝和汉昭帝B、汉文帝和汉景帝C、汉光武帝和汉明帝D、汉宣帝和汉元帝3、下列哪位思想家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马克思4、关于历史学方法论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历史比较法的特点?A. 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B. 分析历史现象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C. 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D. 强调历史发展的规律性5、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 文献研究法B. 考古研究法C. 历史比较法D. 社会调查法6、在历史学研究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历史哲学的研究内容?A. 历史观B. 历史认识论C. 历史方法论D. 历史编纂学7、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7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的真正动力是()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D. 阶级斗争8、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8题: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历史循环论”?A. 奥古斯丁B. 马克思C. 黑格尔D. 斯宾格勒9、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9题: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10、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以下哪个分期是错误的?A. 夏商周B. 秦汉C. 魏晋南北朝D. 宋元明清11、下列哪位学者被称为“历史之父”?A. 司马迁B. 贾谊C. 班固D. 刘知几12、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五代十国B. 宋朝建立C. 元朝建立D. 明朝建立13、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后人誉为“历史之父”?A. 荀子B. 埃德温·伯内特C. 希罗多德D. 威尔·杜兰特14、中国古代史上的“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武宗15、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欧洲中世纪结束和近代史的开始?A.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B. 哥伦布发现美洲C.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D. 尼德兰革命16、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选择题: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D.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17、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选择题:以下哪位思想家被认为是“法家”的代表人物?A. 孔子B. 孟子C. 韩非D. 庄子18、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选择题:以下哪项不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特点?A. 基督教会的权力极大B. 城市兴起和发展C. 世俗权力衰落D. 学术研究繁荣19、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 司马迁编撰《史记》时主要依据了前朝官方史书。
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2025年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明成祖时期,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曾派郑和七下西洋,其出发点是()A. 宣扬国威B. 扩大明朝疆域C. 发展海外贸易D. 掠夺海外财富答案:A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明成祖时期郑和七下西洋的史实,本题需要根据材料联系史实分析出郑和七下西洋的出发点。
选项A,明成祖时期,明朝的国力达到鼎盛,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故选项A与材料内容相符。
选项B,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对外交往,并不是为了扩大明朝疆域,故选项B与材料内容不符。
选项C,郑和下西洋虽然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但主要是宣扬国威,而不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故选项C与材料内容不符。
选项D,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对外交往,并没有掠夺海外财富,故选项D与材料内容不符。
2、清朝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县士人获取功名的途径不包括()A. 凭借门第即做官B. 参加科举考试C. 依靠举荐为官D. 凭借军功授官答案:A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清朝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县士人获取功名的背景,本题需要根据材料联系史实分析出清朝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县士人获取功名的途径。
选项A,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在隋唐时期科举制确立后,门第出身不再作为选官的标准,清朝乾隆年间士人更不可能凭借门第即做官,故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创立的选拔官员的制度,清朝乾隆年间科举制继续存在,士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选项C,察举制是西汉时期选拔官员的制度,察举制下士人可以通过举荐获得做官的资格,清朝乾隆年间虽然实行科举制,但皇帝仍可以举荐官员,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选项D,军功授爵制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确立的选官制度,汉朝初期继续沿用,清朝乾隆年间虽然主要实行科举制,但军功授爵制依然存在,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历史入学统一考试真题与答案详解毙考题

2023年全国硕士硕士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考古学者试图从中探寻夏文明旳新石器文化是()。
A.大汉口文化B.河姆渡文化C.龙山文化D.良诸文化2.下列西周分封国属于商族后裔旳是()。
A.晋国B.宋国C.楚国D.郑国3.唐初官方颁行旳儒家经书注本是()。
A.《经典释文》B.《四书集注》C.《五经正义》D.《十三经注疏》4.标志着中国古代白银货币化旳赋役改革是()。
A.两税法B.一条鞭法C.募役法D.摊丁入亩5.乾隆时,领导天地会在台湾发动起义旳是()。
A.林爽文B.王聪儿C.林清D.蔡牵6.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处理财政困难采用旳新措施是()。
A.开征厘金B.加征田赋C.发行“昭信股票”D.开铸银元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刊登“改定新约”旳对外宣言后,首先与中国签订关税公约旳国家是美国()。
A.美国B.比利时C.英国D.日本8.邓演达领导旳“第三党”,其正式名称是()。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C.中国国民党中央尤其委员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9.出席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旳中国代表中旳中国共产党党员是()。
A.周恩来B.董必武C.陈毅D.张闻天10.20世纪70年代末,都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开始于()。
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B.扶植个体经济C.建立经济特区D.疏通城镇商品流通渠道11.建立新巴比伦王国旳民族是()。
A.阿摩利人B.阿卡德人C.迦勒底人D.胡里特人12.使罗马成为地中海西部霸主旳战争是()。
A.高卢战争B.第一次布匿战争C.第二次布匿战争D.马其顿战争13.中国史书中旳“白衣大食”是指阿拉伯旳()。
A.楼马亚王朝B.阿拔斯王朝C.伊德利斯王朝D.阿格拉布王朝14.12世纪西欧进人一种文化繁华时期,有学者称之为“12世纪旳文艺复兴”,其体现不包括()。
A.罗马法复兴B.亚里士多德著作旳重新发现C.大学兴起D.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15.13-14世纪欧洲著名旳毛纺织业中心是()。
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历史学主要研究方法的是:A、考古挖掘B、历史比较法C、田野调查D、生物统计分析2、以下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认为历史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B、强调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经济基础的变革C、认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决定作用D、主张历史事件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进行的3、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发生在哪一年?A、1894年B、1898年C、1900年D、1905年4、题干: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历史学之父”?A. 埃德蒙·伯克B. 乔治·维柯C. 赫罗多特D. 查尔斯·狄更斯5、题干:以下哪个时期被称之为“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A. 公元前5世纪B. 公元前3世纪C. 公元5世纪D. 公元9世纪6、题干: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发明”?A. 指南针B. 印刷术C. 火药D. 互联网7、从汉朝到唐宋时期,中国历史学的主要特性是()。
A、律例编纂学为主B、经学与史学相结合C、史学理论著作增多D、私人编纂历史书籍为主8、唐宋时期,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出现专门的历史学教育体系B、私家编纂历史的兴起C、编年体史书的成熟D、大量编纂地方志9、关于朱熹的历史学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张史书应当忠实于史料,反对主观臆断B、认为历史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可直接从历史中寻找治理国家的法则C、强调历史记载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提出了“通变”的历史观D、提倡史学与理学的结合,认为历史变化有其内在逻辑,可以从历史中寻找规律10、【问题】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纪年方法?A. 甲子纪年法B. 公元纪年法C. 支干纪年法D. 年号纪年法11、【问题】以下哪位学者提出“春秋三传”的说法?A. 刘歆B. 皮锡瑞C. 胡适D. 康有为12、【问题】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开始瓦解?A. 春秋战国时期B. 魏晋南北朝时期C. 唐朝末年D. 宋朝初年13、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13题:中国古代史中,以下哪位皇帝被认为是“贞观之治”的代表人物?A. 汉武帝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明成祖14、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14题:以下哪一部著作被广泛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之一?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资本论》第一卷D. 《国家与革命》15、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卷选择题第15题: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 抗日战争胜利B. 解放战争胜利C.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D.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四大经典之一?(3)A、《论语》B、《史记》C、《汉书》D、《后汉书》17、哪位历史学家提出了“天下为公”这一概念?(3)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8、唐代哪位历史人物被推崇为“中国古代状元之首”?(3)A、杨素B、王维C、孙伏伽D、祖冲之19、关于“二十四史”的说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编年体史书B. 包括从《史记》到《明史》共计24部史书C. 每部史书都有自己的断代性质D. 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0、以下哪位学者在20世纪初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A. 康德B. 海登·怀特C. 托马斯·马尔萨斯D. 戈尔 Dai二、史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第一题史料:以下为关于唐朝历史的一段描述:“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贞观之治’,重视文化教育,选拔贤能,加强中央集权,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空前发展。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史学之父”?A、司马光B、司马迁C、班固D、史铁生2、以下哪部著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A、《资治通鉴》B、《汉书》C、《三国志》D、《隋书》3、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一著名观点?A、郭沫若B、范文澜C、吕振中D、翦伯赞4、关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历史比较法B、历史批判法C、历史逻辑法D、历史归纳法5、以下哪位学者被称为“中国现代史学之父”?A、王国维B、陈寅恪C、顾颉刚D、郭沫若6、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7、关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以下哪种方法最注重实证研究?A. 文献研究法B. 调查研究法C. 比较研究法D. 历史解释法8、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认为是“历史主义”的奠基人?A. 马克思B. 洛克C. 霍布斯D. 赫尔曼·布洛赫9、以下哪种历史分期方法是以时间顺序为基础的?A. 社会形态分期法B. 文化分期法C. 历史事件分期法D. 政治制度分期法10、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1年辛亥革命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C.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D.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为改革开放时期11、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中国历史学的奠基人”?A. 范文澜B. 汤因比C. 唐长孺D. 陈寅恪12、关于中国古代史上的“郡县制”,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郡县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B. 郡县制实行后,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加强了中央集权C. 郡县制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D. 郡县制在汉朝时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13、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中国历史学的泰斗”?A. 郭沫若B. 陈寅恪C. 吕思勉D. 汤因比14、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春秋战国时期C. 汉武帝开疆拓土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5、以下哪部著作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完成的?A. 《汉书》B. 《资治通鉴》C. 《史记》D. 《三国志》16、以下哪位学者被认为是历史学领域的奠基人?A. 亚里士多德B. 塞缪尔·约翰逊C. 埃德蒙·伯克D. 威廉·麦克林17、以下哪个不是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A. 文献研究法B. 考古研究法C. 历史比较法D. 社会学分析法18、以下哪个时期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史的一个转折点?A. 5世纪B. 10世纪C. 12世纪D. 15世纪19、下列哪位学者被誉为“历史学之父”?A. 司马迁B. 班固C. 历史学家希罗多德D. 奥古斯丁 2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史记》B. 《汉书》C. 《三国志》D. 《资治通鉴》二、史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第一题史料分析:材料一:战国时期,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研究生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研究生考试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313)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分期,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夏、商、周为“三代”,春秋战国为“列国时代”B、秦、汉、三国为“三国时代”,晋、南北朝为“南北朝时代”C、隋、唐、五代为“五代十国”,宋、元、明为“南宋时代”D、明、清、民国为“清朝时代”,中华民国为“民国时代”2、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司马迁B、班固C、范晔D、司马光3、关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特点是封建割据和城邦自治B、中世纪欧洲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缓慢C、中世纪欧洲的文化特点是基督教文化占据主导地位D、中世纪欧洲的科技发展停滞不前,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有所突破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秦朝的中央官制?A. 丞相府B. 御史大夫C. 太尉D. 郎中令5、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是为了:A. 削弱诸侯王的实力B. 加强中央集权C. 推行儒家思想D. A与B都对6、《史记》的作者是:A. 司马迁B. 司马光C. 班固D. 范晔7、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史学之父”?A. 陈寅恪B. 胡适C. 梁启超D. 蔡元培8、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A. 五四运动B. 南昌起义C. 八七会议D. 五卅运动9、以下哪一部著作是司马迁所著?A. 《史记》B. 《汉书》C. 《资治通鉴》D. 《三国志》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西汉时期的治国方略?A. 推恩令B. 罢黜百家C. 独尊儒术D. 重农抑商11、唐代科举制度中的“进士科”主要考察什么内容?A. 经义B. 诗赋C. 律令D. 文书12、明朝初年的“洪武之治”指的是谁的统治时期?A. 明太祖朱元璋B. 明成祖朱棣C. 明仁宗朱高炽D. 明宣宗朱瞻基13、关于中国近现代史分期,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11年辛亥革命为近代史B. 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现代史C. 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近代史D.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为现代史14、以下哪位学者被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之父”?A. 郭沫若B. 毛泽东C. 陈独秀D. 鲁迅15、关于《史记》的作者,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孔子B. 孟子C. 司马迁D. 荀子16、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A. 司马迁B. 班固C. 杜甫D. 范仲淹17、下列哪项不属于“二十四史”之一?A. 《三国志》B. 《资治通鉴》C. 《后汉书》D. 《宋史》18、以下哪项不是“史学五大流派”之一?A. 历史实证学派B. 历史唯物主义学派C. 历史相对主义学派D. 历史心理学派19、以下哪位学者被誉为“中国史学之父”?A.司马迁B.班固C.司马光D.杜佑 20、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以何种体裁撰写史书?A.纪传体B.编年体C.纪事本末体D.国别体二、史料分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第一题阅读以下史料,回答问题。
2024考研历史学入学测评卷参考答案(1)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入学测评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考古学文化中,与后来游发文明布密切关系的是A.马家窑文化B.红山文化C.仰韶文化D.屈家岭文化2.十六国时期建立政权最多的民族是A.氐B.匈奴C.羌D.鲜卑3.整合儒学,结束经学今文、古文之争的汉化学者是A.董仲舒B.刘歆C.郑玄D.许慎4.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是A.《农书》B.《农政全书》C.《农桑辑要》D.《农桑衣食撮要》5.明末清初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参与编纂《崇祯历书》的是A.汤若望B.南怀仁C.张诚D.白晋6.洋务运动初期,清政府设北洋大臣专管北方三口通商事务,三口是指A.天津、牛庄、登州B.牛庄、登州、烟台C.天津、登州、烟台D.天津、烟台、牛庄7.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中,最早在所属企业中推行泰勒“科学管理法”的是A.刘鸿生B.范旭东C.穆藕初D.荣宗敬8.1912-—1927年间中华民国的国旗是A.十八星旗B.五色旗C.井字旗D.青天白日旗9.袁世凯统治时期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的总理是A.熊希龄B.唐绍仪C.段祺瑞D.赵秉钧10.1960年后在中国内地出版,对近代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大型回忆录汇编是A.《近代稗海》B.《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C.《近代中国史料丛刊》D.《文史资料选辑》11.迈锡尼文明使用的文字是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线形文字AD.线形文字B12.中世纪实行“索贡巡行”赋税征收形式的国家是A.德里苏丹B.基辅罗斯C.奥斯曼D.保加尔汗13.拜占廷废除军区制,改行“普罗尼亚”(监领地)制是在哪个王朝统治时期A.希拉克略王朝B.巴列奥略王朝C.伊苏里亚王朝D.科穆宁王朝14.“赋敛轻薄,徭税俭省。
各安世业,俱佃口分。
假种王田,六税其一。
”这段反映印度戒日帝国时期土地和赋税制度的史料出自A.法显《佛国记》B.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C.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D.玄奘《大唐西域记》15.中世纪西欧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为七种自由艺术,简称“七艺”……它们是A.文法、绘画、雕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B.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儿何、天文、音乐C.文法、修辞、逻辑、算术、绘画、雕塑、音乐D.文法、绘画、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16.地理大发现后,影响亚欧大陆居民生活的美洲农产品有A.花生、亚麻、玉米等B.西红柿、玉米、胡椒等C.花生、马铃薯、胡椒等D.马铃薯、西红柿、玉米等17.法国人革命中,颁布全面限价法案的政治派别是A.吉伦特派B.雅各宾派C.斐扬派D.平等派18.1893年德国制定了连结小亚细业、直抵波斯湾的铁路修建计划,被称为A.“3R”计划B.“3B”计划C.“3C”计划D.“3P”计划19.当代科技革命的主要理论依据是A.控制论、相对论、系统论B.相对论、信息论、系统论C.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D.相对论、控制论、信息论20.1930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突破口是A.“独立日”B.乔里乔拉村事件C.解救贱民工作D.食盐长征二、史料分析题:21-2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历史学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史记》记载孙武和孙膑皆有兵书,证明《史记》记载正确的出土文献是(D)A、郭店战国楚墓竹简B、云梦睡虎地秦简C、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D、临沂银雀山竹简2.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其体例与内容主要依据(D)A、《七志》B、《别录》C、《七录》D、《七略》3. 唐朝以后,汉地佛教中的两个宗派是禅宗和(A)A、净土宗B、天台宗C、华严宗D、唯识宗4. 五代十国各政权灭亡最晚的是(B)A、后蜀B、北汉C、吴越D、南唐5. 南宋山水画家有夏珪和(B)A、李唐B、马远C、李嵩D、倪赞6. 清代全国在籍人口首次超过4亿是在(C)A、康熙年间B、乾隆年间C、道光年间D、光绪年间7. 下列著作中,介绍美国民主制度及总统华盛顿并予以赞扬的是(C)A、《海国图志》B、《康輶纪行》C、《瀛环志略》D、《朔方备秘》8.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1900年,其中发生最晚的是(A)A、惠州起义B、东南互保C、自立军起义D、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9. 1954年,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选举的主席是(D)A、毛泽东B、朱德C、刘少奇D、周恩来10. 下列各组历史学术刊物,都在我国内在刊行的一组是(C)A、《历史杂志》《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B、《过去与现在》《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C、《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D、《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历史杂志》主观题部分请参考年考研历史学专业课中国史部分真题点评11. 中古印度吠舍种姓的主体是( )A、商人B、农民C、士兵D、贱民答案:A解析:吴齐本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第98页。
吠舍种姓原为从事农、牧、商业的平民集团。
随着封建制的形成,从事农牧业的居民逐渐沦为依附农民,与原来的首陀罗农民地位接近。
戒日帝国时期的吠舍种姓,专指从事商业的居民,根本不包括农民在内。
所以戒日帝国时期的首陀罗种姓是专指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封建依附农民而言。
12. 领导莫斯科公国彻底摆脱蒙古统治的是( )A、伊凡一世B、底米特里·顿斯科伊C、伊凡三世D、瓦亚里三世答案:C解析:吴齐本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第304页。
莫斯科与大帐汗的决定性斗争发生在1480 年。
伊凡三世陈兵奥卡河与阿合马对峙,长达半年,听说克里米亚汗正在派兵进攻大帐汗的后方,阿合马不得不慌忙撤兵,班师回防。
伊凡三世终于不战而胜。
蒙古贵族统治罗斯200 多年的历史至此结束。
莫斯科成为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13. 1391年,李氏朝鲜的土地制度法令是( )A、班田法B、科田法C、占田制D、田柴科答案:B解析:吴齐本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第394页。
李成桂掌权后,采取各种措施整治和加强****集权统治。
1388 年,实行田制改革,丈量全国公私土地,登记造册,收归国家所有。
1391 年,实行“科田法”。
科田法的实行,国家不仅掌握了土地,扩大了税源,而且对两班和佛教寺院的土地也加强了控制。
科田和军田不但数量有限,而且科田主要限于京畿一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和两班贵族进行地方割据的可能性。
另方面,由于领受军田的人大多是中小封建主和上层农民,从而加强了封建国家的社会基础。
14. 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后迁都于此,并改名为( )A、伊斯坦布尔B、卡加希萨尔C、布鲁萨D、安卡拉答案:A解析:吴齐本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第289页。
夺取君士坦丁堡是历代穆斯林统治者的夙愿。
1453 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
历时千年之久的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
君士坦丁堡改称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国家的首都。
奥斯曼国家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5. 在英法百年战争的一次战役,由弓箭手组成的英军,战胜了三倍与己的,拥有重装骑兵的法国,骑士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由此衰落,这次战役是( )A、瓦尔提埃战役B、克勒亚战役C、奥尔良战役D、阿库斯尔战役答案:B解析:吴齐本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第339页。
教材译名为“克莱西战役”,略有不同,但是不影响答题。
1346 年,英军在克莱西大败法军。
这次战役显示,英国由民兵组成的优秀弓箭手,远胜仍固守单骑决斗战术的骑士。
英军以少胜多,法军有1500 名骑士阵亡,而英国只损失 3 名骑士和40 名弓箭手。
战争失败使法国内部矛盾激化,发生了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
16. 在下列大学中,建立于16世纪70年代的新教大学是( )A、莱顿大学B、伦敦大学C、博洛尼亚大学D、巴黎大学答案:A解析:两个提示点,知道任意一个都能找出答案,16世纪70年代(时间),新教大学(其他几个都在天主教地区)。
莱顿大学建立于公元1575年。
伦敦大学于1836年由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合并而成。
博洛尼亚大学是西方最古老的大学、欧洲四大文化中心之首,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是全世界第一所大学。
建立于1088年。
巴黎大学是欧洲最古老大学之一,前身是建于1257年的索邦大学,但更早可以追溯到1150-1160年就有了大学。
17.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之前,在政府和教会中只充任下级官吏和教士的是( )A、印黑混血人B、半岛人C、克列奥人D、印第安人答案:C解析:独立战争前的拉美,主要居民及其成分大致有这么几种。
欧洲殖民者:即来自宗主国的白人,在西属殖民地称“半岛人”,处在社会最上层。
他们占据了殖民地行政、军事和教会的高位,把持殖民地的工商业和对外贸易,拥有大量地产。
土生白人:又称克列奥人,西班牙人的后裔,拥有土地,是殖民地地主集团的核心,政治上受半岛人压迫,只能充当下级军官和教士,要求摆脱宗主国统治。
混血人种:名义上是自由人,但不享有公民权,不能承担公职。
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处在社会最低层,承担最沉重的生产劳动。
18. 1892年主张菲律宾独立统一的“菲律宾联盟”成立,其创建者是( )A、黎萨尔B、波尼法秀C、阿奎那多D、鲁纳答案:A解析:干扰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波尼法秀,但是他建立的是卡蒂普南。
1892年7月3日,波尼法秀加入了黎萨尔创建的菲律宾联盟。
但这时波尼法秀的思想已经激进化了,他甚感黎萨尔的方案过于温和,无济于菲律宾的民族解放。
因此,1892年7月7日黎萨尔被西班牙殖民*逮捕的当天晚上,波尼法秀迅即建立秘密团体卡蒂普南,又称“最崇高的、尊敬的菲律宾儿女协会”。
以阿奎那多为首的地主、资产阶级害怕农民革命会危及到自己的利益,为阻止革命深入发展,于1897年5月10日杀害了波尼法秀,篡夺了革命的领导权,并取消了“卡蒂普南”。
19. 20世纪30年代初,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发动的一次的革命运动,其核心是( )A、行动革命B、土地革命C、教育革命D、军事革命答案:B解析:1934年卡德纳斯执政后颁布新的土地法,大力推进土改,征收大庄园的超额土地分给农民。
这是当时拉丁美洲最激进的土地改革。
2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轴心国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轴心国军队被歼灭B、安东尼斯库政府的垮台C、德军侵占意大利D、墨索里尼政府垮台答案:D解析:送分题,不用解析。
二、名词解释25. 伊拉斯谟伊拉斯谟(1466—1563年),16世纪初欧洲人文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是当时荷兰思想界的主帅,被誉为“16世纪的伏尔泰”,其代表作《愚人颂》是文学最为精彩的讽刺体篇章,以人格化的“愚蠢”强有力地揭露了教会的黑暗,为路德的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
但是他于1524年写了《论自由意志》并同马丁·路德通信,批评过路德的宗教观念。
26. 卢布林合并卢布林合并是波兰和立陶宛在1569年的合并。
1569年7月1日,两国在卢布林缔结联邦条约,正式成立了联邦制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联合王国),这个新诞生的国家包括了今天的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全境以及俄罗斯的一部分,成为欧洲当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
卢布林条约在欧洲首次确立了不同民族的人民在同一个经济和政治实体下,享有充分自主和自由的国家模式,被现代历史学家认为是现代欧洲一体化的先驱。
27. 谢斯起义谢斯起义是美国独立战争以后爆发的农民起义。
独立战争中一些大资产阶级利用战争困难大发横财,战后农民生活陷入困境。
1786年在马萨诸塞州发生了由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
起义者要求分配土地,取消一切公私债务和惩罚穷人的法庭。
这次起义在政府的镇压下最后以失败告终。
谢司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所代表追求民主和自由的精神却永远受到公众的赞扬。
28. 凯末尔主义凯末尔主义是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理论体系,由土耳其共和人民党和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建者凯末尔所倡导,形成于1919—1931年。
1931年5月,土耳其人民共和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新党纲,将凯末尔的思想归纳为六项原则:“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改革主义”。
这六项原则合称凯末尔主义。
这是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与世俗化改革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