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音乐中所继承的浪漫主义音乐形态特征
浅谈印象主义音乐中所继承的浪漫主义音乐形态特征

浅谈印象主义音乐中所继承的浪漫主义音乐形态特征【摘要】印象主义音乐在继承浪漫主义音乐形态特征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延续和发展。
通过对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印象主义音乐在音乐结构、和声、音乐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和发展。
印象主义音乐中的浪漫主义元素也在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特点上得到体现。
印象主义音乐延续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特点,同时也为浪漫主义音乐形态带来了新的发展和诠释。
这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使得浪漫主义音乐的独特魅力在印象主义音乐中得到了体现,为音乐史上的演变贡献了一份独特的风采。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继承、发展、音乐结构、和声、表现形式、元素、情感表达、个性化、发展、诠释。
1. 引言1.1 音乐史上的印象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史上的印象主义与浪漫主义不仅是两个不同的音乐时期,更是两种不同风格和表现方式的音乐思想。
浪漫主义音乐起源于19世纪初期,强调情感表达和个性化体验,追求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和情感震撼。
浪漫主义音乐通过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声、表现形式等方面来表现作曲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相比之下,印象主义音乐则更注重音乐的色彩、光影和印象效果。
印象主义音乐将音乐视作一种艺术形式,试图通过音乐来表现无形的事物,如情感、氛围、景色等。
印象主义音乐强调对听觉感官的刺激,通过音乐语言的变化和创新来实现对听众的直观和感性的影响。
尽管印象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理念和表现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和继承关系。
印象主义音乐在继承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创新,使其在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1.2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19世纪早期音乐创作的一种主流风格。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个性化的特点,与古典主义音乐相比,更加注重情感的宣泄和个人意识的体现。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对情感的深刻表达。
西方音乐史话(二十五)——印象主义音乐

西方音乐史话(二十五)——印象主义音乐在上期的文章中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后期,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印象主义音乐吧印象主义音乐从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音乐史上称为“近代音乐”时代。
在这一时期,以印象主义音乐为代表的几种音乐流派,实现了音乐史上从晚期浪漫主义向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
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
由法国作曲家C.德彪西首创。
印象主义一词借用自美术。
1874年巴黎“落选者沙龙”展出画家C.莫奈一幅题为《日出印象》。
引起嘲笑和议论,此后人们把艺术理想与表现手法大致与之相似的画家,如E.德加、C.毕沙罗、A.西斯莱、P.A.雷诺阿称为“印象派”。
他们反对学院派的保守思想,热爱大自然,面向现代生活,采取在户外的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的方法,在光与色的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与周围的气氛,对绘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印象主义一词在音乐中首次出现于1887年,法兰西美术研究院的评委指责德彪西在罗马进修时的第2部“交卷作品”交响组曲《春天》结构不明确,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义”。
1894年其《弦乐四重奏》在布鲁塞尔首演时,评论家开始用“印象主义”加以赞扬;1905年以后,此词常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风格与他接近的音乐,不再带有贬意。
特征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原则与风格是严谨、规整,浪漫主义音乐是注重情感的表现与激情的发挥。
与之相比较,印象主义音乐并不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是更多地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
在乐曲的形式上多采用短小的、不规则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体现出印象主义音乐较为自由的特点。
以德彪西为例浅谈印象主义音乐的起源与艺术特征

以德彪西为例浅谈印象主义音乐的起源与艺术特征引言印象主义音乐风格是介于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与20世纪现代音乐之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变阶段。
印象主义音乐在作品的题材、调式、和声、织体、音响等音乐基本构成的一切方面创造性地进行了深刻的变革。
印象主义音乐将音响与音色作为其追求的目标,认为音乐艺术只能以暗示或者提供一种一向的手法来表现其魅力,主张用织体、色彩和力度来取代由浪漫主义音乐家完善的调式原则、和声进行规范和音乐结构模式,因而形成了印象主义音乐所特有的一种朦胧、纤巧、诡谲的音乐风格。
其中,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他创作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被誉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奠基之作。
德彪西以其创作的印象主义音乐叩开了20世纪音乐之门,影响了其后几代作曲家,给20世纪音乐带来了色彩缤纷的景象。
一、印象主义音乐的产生(一)、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在西方音乐近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音乐风格总是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社会背景的变化和形形色色音乐流派的产生而不断呈现出新的景象。
19世纪末和20世纪之交在法国产生的印象主义音乐,给19世纪的音乐提供了最后一种典型的风格。
关于它的产生,通常被认为是来自于印象派绘画,而这只能算其产生的直接来源。
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后浪漫主义的一个必然结果。
此外,还有其民族、文化的因素。
虽然这种风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在后期浪漫乐派和民族乐派音乐中演变出来的,但它毕竟以自己独特、崭新和开创性的音乐风格,实现了从浪漫主义音乐向20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成为连接两个世纪的纽带。
它的风格是奇异而复杂的,既有古典主义的精美、理性的倾向,同时又有浪漫主义的自我的幻想。
音乐历史的发展,总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进行的,当一种观念、风格已发展到了极至,达到“饱和”状态时,必然导致另一种观念、风格的滋生、增长,而先前的那种观念却逐渐衰落。
“两种观念、风格相互抵触、互为消长,构成了历史发展的二元冲突。
印象派音乐的特点分析

印象派音乐的特点分析作者:欧阳林霖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7期【摘要】印象派音乐的奠基人德彪西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其实是反对浪漫主义的,因为他的创作又在时间上延续着浪漫主义的特点,所以他的音乐作品中仍流淌着浪漫主义的血液。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看的出他在尽力的去脱离浪漫主义的禁锢,并奠定了20世纪以来的各种音乐流派的的基础。
在创作技法上,他对浪漫主义的传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音乐审美上和艺术风格上都使人耳目一新,他的作品风格方面具有丰富的和声语言、复杂多变的旋律、形散神聚的调性。
音乐语言方面有丰富多变的节奏、变幻莫测的色彩、灵动优美的音色。
【关键词】印象派音乐;德彪西德彪西与以法国象征派诗人斯蒂芬,马拉美为代表的画家诗人的群体很相似,这个群体包含了印象派艺术和象征派艺术的代表人物,德彪西则以音乐家的身份融入其中。
正由于与这些在文学和绘画方面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们的交流,极大的丰富了他的视野,他把这些多元的艺术融入到了他的音乐创作中,造就了他一首首令人叹服的音乐作品。
他在钢琴音乐中做出的最卓越的贡献就是在和声技法上进行了别具一格革新,更深一步的挖掘了钢琴音响的潜力。
他认为微妙的感情存在于音乐的色彩中,所以应该在瞬间捕捉灵感。
通过运用单纯的音乐体裁,色彩绚烂的和声,复杂多变的和声织体以及透明的配器手法来真实的描绘出大自然,让听者真正的在听的过程中融入到了大自然,仿佛身临其境闻到了大自然的味道。
这些不同寻常的特点都使他的创作不同于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奠定了印象派音乐的风格。
一、丰富的和声语言后人把德彪西被称为和声上的魔术师,他把在他的作品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和声从传统的逻辑功能体系中解救出来,在传统的音乐中,和声功能性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他这里却极力的减弱它们的功能性,集中的体现在对属功能和弦的减弱上,使大、小调功能和声失去了支撑。
他运用回避、间隔、取代属功能的和弦,甚至完全的取消属和弦的功能作用,和声只是单纯的为音乐的音响而使用。
浅谈印象派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以德彪西《月光》为例(1)

毕业论文浅谈印象派钢琴音乐的风格特征——以德彪西《月光》为例摘要德彪西是音乐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浩如烟海,而且在印象派音乐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本文对《月光》这部作品从音乐和演奏两方面着手,在音乐分析时对三首乐曲划分为几大板块分析,研究了其中的旋律、节奏、音色等;了解触键的改变方式及其产生的效果,了解踏板的分类和处理方式,通过对德彪西《月光》这部作品的研究分析,加强对印象派音乐的认知,深入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吸收其中精华,并学会音乐的处理方式,能够在自己创作时进行整体的规划之后采取合理的调整,进行自我的创新。
关键词:德彪西,月光钢琴曲,节奏分析,音色分析,印象派AbstractDebussy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in the history of music, his works are vast, but als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Impressionist music, has a 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position. This article on the "moonlight" this work from the music and playing two aspects, in the music analysis of the three songs divided into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plate analysis, the study of the melody, rhythm, sound, etc .; understand the way to change the touch and its To understand the pedal classifica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s, through the Debussy "Moonlight" this work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strengthen the impression of Impressionist music,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pressionist music style, absorb the essence of which, and learn Music processing, can be in their own creation when the overall planning to take a reasonable adjustment, self-innovation.Keywords: Debussy, moonlight piano, rhythm analysis, sound analysis, Impressionist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绪论 (5)一、德彪西作品简介 (6)二、德彪西《月光》的印象派风格分析 (8)(一)曲谱意境特征 (8)(二)节奏艺术特色 (9)(三)旋律的多变性 (9)四、印象派钢琴音乐在中国发展的启示 (11)五结论 (12)参考文献 (13)绪论要全面理解西方音乐精神,必须切入西方音乐思想的最深处。
浪漫主义音乐·名家·名曲:拉威尔

浪漫主义⾳乐·名家·名曲:拉威尔浪漫主义⾳乐·名家·名曲:拉威尔法国作曲家:莫⾥斯·拉威尔(1875-1937)题外话:请注意拉威尔琴房⾥的⼀尊磁罐,上⾯好像还画有⼀条龙。
拉威尔在法国曾经的故居浪漫主义⾳乐时期(1790-1910年):浪漫主义⾳乐时期18世纪末⾄20世纪初,从韦伯到拉赫玛尼诺夫等⼀批欧洲作曲家的作品风格被定义为浪漫主义⾳乐。
浪漫主义⾳乐风格为:丰富的想象、⼤胆的夸张、强烈的抒情、形式的多样、强烈的民族性、重视标题⾳乐。
贝多芬作为横跨古典和浪漫两个时期的⼈物,其后期的创作已表现出向浪漫主义过渡的趋向。
拉威尔(1875-1937)法国作曲家:莫⾥斯·拉威尔⼀. 关于拉威尔莫⾥斯·拉威尔⽣于法国南部的⼩城西布勒。
⼩拉威尔出⽣才三个⽉,全家就迁往了巴黎。
拉威尔7岁开始学钢琴,进步很快,14岁考⼈巴黎⾳乐院钢琴预科,两年后升⼊贝⾥奥⽼师的钢琴班并向佩萨尔学习和声。
刚进⾳乐院不久,拉威尔就受到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喜爱波特莱尔、马拉美的诗歌和爱伦·坡的作品。
1889年在巴黎举⾏的国际博览会上,演出的⾥姆斯基·科萨柯夫绚丽的管弦乐作品、和⽖哇加美朗乐队演奏的东⽅⾳乐,深深吸引了这位⼗四五岁的⾳乐院学⽣。
后来,他⼜接触到法国作曲家夏勃⾥埃尔⾊彩性的和声、以及艾⽴克·萨蒂的新奇怪诞的⾳乐。
在他⾃⼰的习作中,也开始探索⼀些新的⾳乐语⾔和表现⽅法。
佩萨尔是位良师,他总是⿎励拉威尔和他的学⽣们的创造性;福莱也充分认识到拉威尔不同凡响的创作才能;即使是这两位开明的教师,都感到他的⾳乐思想太放肆,他所运⽤的和声⼿法也过于新奇。
1901年,拉威尔决定参加罗马奖,拉威尔仅获第⼆名。
1902、03年再次落选,福莱⼤为震惊。
到了1905年,拉威尔已快超过罗马奖竞赛者的年龄限制,决定再做⼀次尝试。
此时,他已发表过《古风⼩步舞曲》、《为悼念⼀位夭折的公主⽽写的帕凡舞曲》、《⽔的嬉戏》、《F⼤调弦乐四重奏》和《⼩奏鸣曲》等作品,已是个名扬全国甚⾄欧洲⼤陆的青年作曲家,但在预选中就被淘汰了。
德彪西钢琴作品《阿拉伯风》第一首的演奏艺术管窥

摘要19世纪末欧洲社会中的人们由于社会变动,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加强烈,在艺术层面追求创造性、独特性、新颖性,将人的感受作为首要地位。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是法国19世纪末杰出的作曲家,作为作曲“印象主义”流派的鼻祖,对世界音乐风格的丰富做出了杰出贡献。
而《阿拉伯风》第一首作品清新、明快、独特,体现了德彪西的诗意世界,将优美的旋律与阿拉伯风格结合起来,创造性的为听众展示了花纹这一音乐体裁。
《阿拉伯风》第一首是德彪西早期的印象派作品,为其后续更加成熟的印象派作品奠定了基础,能够最真实的体现德彪西对音乐诗意的、主观的、印象的表达。
通过分析德彪西的创作背景,在分析曲式结构的基础上,挖掘《阿拉伯风》第一首钢琴曲演奏的难度以及音乐处理,为今后演奏此乐曲的演奏人提供更开阔的演奏思路和更广阔的音乐视野,从而更好解读19世纪末浪漫主义音乐与印象主义音乐的融合。
关键词:德彪西;阿拉伯风;演奏艺术;钢琴作品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because of social changes, people in European society pursued spiritual culture more and more intensely. They pursued creativity, uniqueness and novelty at the artistic level, taking human feelings as the primary position. Achille-Claude Debussy is an outstanding French composer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s the originator of the "Impressionist" genre, Achille-Claude Debussy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enrichment of the world music style. The first work of Arabian Wind is fresh, bright and unique, which embodies Debussy's poetic world. It combines the beautiful melody with the Arab style, and creatively displays the pattern for the audience. The first piece of Arabian Wind is Debussy's early Impressionist works,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his later more mature Impressionist works, and could most truly reflect Debussy's poetic, subjective and impressive expression of music.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ebussy's creative backgroun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usical for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fficulty of playing the first piano piece of Arabian Wind and its music treatment, which will provide a broader idea and vision for the future performers of this piece, thus better interpreting the integration of Romantic music and Impressionist music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Keywords: Debussy; Arab wind; Playing art; Piano works目录前言 (4)一、创作背景 (4)(一)作者简介 (4)(二)作品背景 (5)二、曲式结构分析 (6)(一)A部 (6)(二)B部 (7)(三)A1部 (8)三、演奏难点、技巧分析,音乐处理 (9)(一)技术难点的练习 (9)(二)触键的难点 (9)(三)速度及段落色彩的处理分析 (10)(四)踏板的运用 (12)四、结论 (13)参考文献 (13)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浅析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摘要: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
印象派艺术家的活动虽然属于19世纪的范畴,但是他们所探寻的这种新语言、新风格,却意味着同浪漫主义的一些传统形式与风格的决裂,并为19世纪以“现代派”面目出现的各种艺术做好了准备,因此,印象派很自然地成为连接两个世纪的纽带。
德彪西和拉威尔等音乐家的音乐是在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德彪西独创的风格被西方音乐史概括为印象主义音乐,并称他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关键词:德彪西拉威尔印象派印象主义产生的背景因素及风格特征一.从德彪西的作品看印象主义音乐风格代表作《牧神午后》、《大海》、《月光》、《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木偶的步态舞》1.《牧神午后》:在听每首曲子之前,我都会想象一下作曲家会用什么样的乐器表现曲子,脑海中会出现一个画面,并且用一个故事自己来编写一下剧情,在听曲子的过程当中也会跟着音乐想象画面。
乐曲开始的部分,简单而无伴奏的长笛所吹出的旋律,仿佛是画布上刻画的十分分明的线条,它显然是表现了诗人马拉美笔下的牧神所吹奏的洋洋曲调。
在听第一遍的时候能感受到大自然空灵的美妙。
在听第二遍的时候能听到一串串流水般的竖琴声,听着变化多端的旋律很快就融入温暖的圆号和木管中去。
乐队的色彩纤丽而细腻弦乐分声部奏出轻轻颤动的震音。
整个音乐使人感到波光粼粼,阳光明媚,暖意袭人,微风吹拂,牧神昏昏欲睡,梦境消逝在稀薄的空气中。
而这首曲子正好体现了印象派的音乐注重的是和声的色彩变化,强调朦胧感的效果。
这首梦幻一般的交响诗是德彪西的第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
德彪西通过这一音诗而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他的音乐是受他的朋友马拉美的著名诗篇《牧神午后》启发而写的。
而印象主义的风格特征就是表现意像中的景色,就像莫奈的日出印象,表现的是一种朦胧的美。
在音乐上德彪西就把具象的诗篇抽象化,写出了梦境一般的飘逸,空幻的音乐。
2.《大海》:没听音乐之前我心中的大海是辽阔无边,安静悠远的一个场景,很多歌曲中也描绘了大海的景象和我对大海的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印象主义音乐中所继承的浪漫主义音乐形态特征【摘要】在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期的音乐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但或多或少的继承和发展在历史时期较早出现的乐派的特点。
印象主义音乐是继浪漫主义音乐之后紧接出现的新乐派。
本文从音乐形态特征、创作特征等方面来阐述印象主义音乐中所呈现的浪漫主义形态特征。
【关键词】印象主义;浪漫主义;音乐形态;特征
一、印象主义音乐
(一)定义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新音乐风格,追求刻画实物周围的色彩与光影在瞬间的迷离变幻。
在印象派的音乐中,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远比旋律重要,在听觉感受、观念意识和心灵体验上都超越传统。
这些音乐建立在色彩,运动和暗示之上。
印象主义者认为,纯粹的艺术想象力比描写真实事件具有更深刻的作用。
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二)特征
印象派音乐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变化的初步迹象,是新世纪音乐的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
1.力度方面:印象派作曲家为了突出音乐的情调,爱用弱奏和极弱奏,乐曲中的力度高潮大多只是短暂的闪现。
2.旋律方面:在器乐作品中没有大段的旋律,一般总是避免节拍重音的节奏型,各种调式音阶、全音音阶、阿拉伯音阶和东方的五声音阶,以及丰富而复杂的织体,都成为印象派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3.表达内容方面: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
所以,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
印象派音乐的精致而优美的音乐语言,同浪漫派音乐夸张的响亮音调,同样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
(三)代表人物
德彪西和拉威尔是公认的两位印象主义作曲家。
另外,席曼诺夫斯基,保罗·杜卡,意大利的雷斯皮基也是该流派音乐的杰出代表。
1.德彪西
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法国作曲家,他对新的和声学和印象派音乐结构的发展作出贡献。
代表作品有:《牧神午后》《大海》《意象集》;钢琴曲《月光》《水中倒影》;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艺术歌曲《美丽的傍晚(beau soir)》《浪漫曲(romance)》《曼陀林(mandoline)》《佳节ⅰ(fêtes galantesⅰ)》《比利蒂斯之歌(chansons de bilitis)三首》等。
2.拉威尔
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ravel,1875-1937),著名的法国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最杰出代表之一。
拉威尔大大发展了印象派音乐的表现力。
拉威尔所追求的效果更精确犀利,他以大量的装饰效果点缀音乐结构。
其中《库普兰之墓》,《为死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舞剧《达夫妮与克罗伊》,《g大调钢琴协奏曲》都是极具印象主义特色的作品。
二、浪漫主义音乐
(一)定义
浪漫主义音乐实际维也纳古典乐派之后于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叶在欧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重要音乐流派。
(二)特征
1.个人主观感情的表现得到了深刻的揭示和加强,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中,作曲家内心的激情得到了深刻、强烈甚至夸张的揭示。
2.浪漫主义音乐家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并不断从中吸取滋养,是他们的创作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
3.提倡音乐的标题性,主张“艺术综合”(音乐与诗歌、戏剧等艺术的结合)。
4.在音乐的题材和形式上,浪漫主义作曲家创造了名目繁多的单乐章的器乐曲和大量的抒情歌曲以及由一系列的器乐或声乐小
品组成的器乐或声乐套曲。
5.创立了不同于传统的体现浪漫主义美学思想的多乐章的标题交响曲和单乐章的交响诗。
6.在音乐表现手法上,节奏的运用更加复杂化,不协和和弦及半音和声的运用使音乐的表现力更为扩大和丰富。
(三)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音乐初期代表是舒伯特和韦伯,中期代表是门德尔松、舒曼、瓦格纳、柏辽兹、肖邦、李斯特。
我们主要了解下对印象主义音乐影响颇为重要的肖邦和李斯特。
1.李斯特
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
他的钢琴音乐以其抒情性的诗情画意、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和交响性的宏伟气派而着称。
被称为“钢琴帕格尼尼”。
代表作有《12首高级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19首《匈牙利舞曲》、《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b小调奏鸣曲》等等。
2.肖邦
肖邦(fryderyk chopin 1810-1849)是浪漫主义时期专写钢琴音乐的大师。
他的可贵之处是不模仿前人,完全按自己的标准去创作。
肖邦的音乐,喊出了一个弱小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对外入侵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心声。
肖邦的代表作品有《水仙女》《b小调
谐谑曲》(op.20)《e小调夜曲》(op.72-1)《c小调夜曲》(op.48-1)《降b小调第二奏鸣曲》(op.35)以及51首玛祖卡、15首波洛奈兹和15首圆舞曲,还有24首前奏曲等。
三、印象主义音乐中继承的浪漫主义音乐形态特征
在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期的音乐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但同时或多或少的继承和发展了在历史时期较早出现的乐派的特点。
印象主义音乐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之后紧接出现的新乐派,且浪漫主义后期已经出现印象主义音乐的萌芽。
我们今天从音乐形态特征、创作特征等方面来阐述印象主义音乐中所呈现的浪漫主义形态特征。
(一)标题性
李斯特首创了交响诗——一种不拘形式,用以表达某种诗的标题音乐,标题化使他将是个和音乐有机结合在一起。
标题成为了使作品基本构思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
而德彪西的乐曲基本都有标题,标题性的继承显现出来。
(二)感情表达特点
肖邦表达感情的幅度极其广阔,使人猜想在他们背后隐藏的标题。
德彪西的音乐宁可给观众一个印象,暗示某种意象而不明白指出,反对明确的意义。
这是德彪西在继承肖邦这一个感情表达特点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发展扩充。
(三)音乐民族化
浪漫主义音乐家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并不断从中吸取滋养,使他们的创作具有一定的民族性。
肖邦主张创作应有民族特点,作曲家应重视民间音乐。
德彪西将法国固有的清新可爱、高贵典雅视为掌上明珠。
拉威尔则逐渐回到更古老纯粹的法国传统。
二人在音乐民族化民间化这一点做到了非常好的继承和发展。
(四)前奏曲的改革
肖邦第一个打破了前奏曲的意义为“介绍”或“预备”的规则,赋予了前奏曲新的意义。
德彪西为每一首前奏曲都加上了有如脚注的标题,认为音乐是由音色和节奏组成的,前奏曲的顺序也不再有周期性。
可以说,肖邦和德彪西共同促进了前奏曲的改革和发展,赋予了前奏曲新的意义。
(五)艺术特点
肖邦的艺术特点是随想性、任意的,而浪漫主义者向往神秘的憧憬未来,主张“综合艺术”。
而印象主义音乐家们的音乐作品多以自然景物或者诗歌绘画为题材,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
这一点表现了印象主义的艺术家们把浪漫主义者的向往实际化,是音乐创作前进了一大步。
(六)配器及其它
浪漫主义的乐队庞大而辉煌,而拉威尔利用超群的配器技术操纵着如此庞大的乐队来烘托印象主义风格作品,在乐队操纵及配器上有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四、总结
一个乐派必定会受其前一时期的乐派的影响,也一定会给下一个时期出现的乐派带来影响。
各个时期的乐派虽各有特点,却有着不少的相同之处。
印象主义音乐中所呈现的浪漫主义音乐形态的因素还有很多。
艺术的发展本来就是依靠继承与发展,取精华弃糟粕而进行的。
【参考文献】
[1]孙炜博,潘霞.走进经典——从巴洛克到现代经典音乐[m].蓝天出版社,2010.
[2]王晓宁.西方音乐鉴赏语言[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李秀军.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分析与鉴赏[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4]徐学吉.《金色音乐厅》系列丛书[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