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
发电厂动力部分题库.doc

发电厂动力部分电气化0707(吴)注意:本资料只适合参考,里面可能有错,望自己斟酌。
有部分简答题我没有给出答案,在课本里自己找一下,由于我觉得用图像解释更好一点,望大家自己看一下课本就好单项选择BDCDC BCBCB CABCA BBDCC BACCC DADCD BACBB ACDBA BCCDD DAADA ABD(B)CA CAB多项选择1,AC 2,ABCD 3,ABCD 4,ABC 5,ACD 6,ABCD 7,BDE 8,ABCD 9,ABCDE 10,AB 11,ADE 12,ACE13,AB 14,ABCD 15,ACD 16,ABDE 17,ABCD 18,BC名词解释:1, 热力过程:系统由其初始平衡态,经过一系列中间状态而达到某一新的平衡态的变化过程2,温度梯度:等温面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3,锅炉热效率: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占输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数4,汽轮机级的反动度:用来表示蒸汽在动叶气道内膨胀程度的大小,它等于蒸汽在动叶气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5,热力系统:在某一物质集团中,人为的选取某些物质作为研究对象的实体6,蒸汽的干度::每千克湿饱和蒸汽中含有干饱和蒸汽的质量百分数,即干度x=m(汽)/(m(汽)+m(水))7,锅炉机组热平衡:输入锅炉的热量应等于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与各项热损失之和8,干饱和蒸汽:当湿饱和蒸汽中的最后一滴水变成蒸汽(即干度x=1),但其温度任然是饱和温度t s时,此时的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9,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发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的发热量,高位发热量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包括烟气中水蒸汽已凝结成水所放出的汽化潜热。
从燃料的高位发热量中扣除烟气中水蒸汽的汽化潜热时,称燃料的低位发热量10,绝热过程: 热力学系统始终不与外界交换热量,即Q =0 的过程11.锅炉容量:锅炉的容量用蒸发量表示,一般是指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温度,压力)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时,每小时的最大连续蒸发量。
发电厂动力部分

一、名词解释:1:热力过程:系统由其初始平衡态,经过一系列中间状态而达到某一新的平衡态的变化过程称为热力过程,简称过程。
2:温度梯度:将等温面法线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称为温度梯度,用dt/dx表示。
3:锅炉热效率:就是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占输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数。
4:汽轮机级的反动度:等于蒸汽在动叶汽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
5:热力系统:是一个可识别的物质集团,其物理特性和可能产生的作用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6:蒸汽的干度:1kg水与蒸汽的混合物中蒸汽所占的百分比。
7:锅炉机组热平衡:锅炉的有效利用热量占输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数。
8:干饱和蒸汽:当湿蒸汽中的最后一滴水变成蒸汽,但其温度仍然是饱和温度时,此时的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
9:燃料的低位发热量:扣除燃料燃烧后所新生产生的水蒸气凝结放出的汽化潜热所得的,每千克收到基本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10:绝热过程:不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的热力过程。
11:锅炉容量:一般指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温度、压力)、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时,每小时的最大连续蒸发量。
12:汽包的虚假水位:锅炉负荷变化引起汽包水位变化和汽包压力变化,两种变化对于蒸汽含量和汽水比体积的影响方向是相反的,因此会引起汽包水位的不真实变化。
13:标准煤:规定定压低位发热量为29308kJ/kg的煤为标准煤。
14:热机:凡是能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统称为热力发动机。
15:煤粉细度:取一定数量的煤粉样放入某一尺寸的筛子上进行筛分,当有ag煤粉留在筛面上,bg煤粉通过筛孔落下,刚筛子上剩余的煤粉的质量占原煤粉样总质量的百分数,即为煤粉细度。
16、过量空气系数:实际送入炉膛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
二、简答和分析1、锅炉按燃烧方式可分为哪几种,我国电站锅炉多采用哪种燃烧方式?答:锅炉按燃烧方式分为层燃炉、室燃炉和流化床。
室燃炉在我国电站用得更多。
2、解释锅炉汽包水位瞬时升高出现“虚假水位”的原因。
答:锅炉负荷变化时,由于蒸汽用量突增,会导致蒸汽压力变小,从而引起水位上升,这与负荷变化引起汽包水位变化方向相反,便会引起水位的虚高,3、有没有500℃的水?为什么?答:没有。
华北电力大学《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纲要

n 再热循环 热效率:
2.喷 管 :在火电厂中应用较多的喷管湿一种使流体速度得以提高的热力设备。 n 工质流经喷管时,压力和焓值降低,速度提高。 n 工质流经喷管时间极短,可认为该过程是不对外散热的绝热流动过程,且不对外做功
—1—
二、考点 1.水的定压形成过程(会 T-‐S 及 P-‐V 画图,会“一点、两线、三区、五态”)
1 点:C 点为临界点
2 线:AC 饱和水线(上界线)
CB 干饱和蒸气线(下界线)
3 区:AC 以左——过冷水区(液相区)
ACB 以下——湿蒸汽区(汽液两相区)
CB 以右——过热蒸汽区(汽相区)
5 态:a 未饱和水、b 饱和水、c 湿蒸汽、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纲要
◆ 第 一 章 ◆
一、基本概念 1.热 力 学 系 统 :热力系(简称系统)是一个可识别的物质集团,其物理特性和可能产生的 作用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系统总是由边界包围的,其边界叫做界面,界面以外就是外界。 2.热 机 :凡是能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统称为热力发动机,简称热 机 。例如蒸汽轮机、 燃气轮机、内燃机和喷气发动机皆为热机。 3.热 力 学 第 一 定 律 (1)热可以变为功,功也可以变为热。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产生数量与之相当的功;消耗 一定量的功时,必产生数量与之相当的热。 (2)对于任何一个系统,输入系统的能量减去输出系统的能量,等于系统储存能量的增加。 4.热 力 学 第 二 定 律 (1)克劳修斯说法: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开尔文说法:任何发动机都不可能只从单一的热源吸热,并把它连续不断地转变为功。 二、考点 1.状态参数——6 个名称及单位 (1)可直接测量:压力 p(Pa 或 N/m2)、温度 T(K 或℃)、比容 v=V/m(m3/kg) (2)不可简单测量(导出):比内能 u(kJ/kg)比焓 h(kJ/kg) 比熵 s(kJ/(kg.K)) 2.热 力 学 第 一 与 第 二 定 律 — — 两 者 的 区 别 与 联 系 第一定律指出了不同能量形式之间转化的可能,以及转换过程中的数量关系,但它没有揭示 这种转化的的方向性和转化的深度,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一些自然过程的不可逆性。 3.卡 诺 循 环 ——过程?循环效率公式(会对该公式分析给出提高循环效率的办法)
发电厂动力部分复习资料(修)

一、填空题类型1、工程上常用的喷管有两种型式:渐缩型喷管、缩放型喷管。
2、临界压力下定压加热水蒸气,其状态经过三个区:过冷水区;过热蒸汽区;湿饱和蒸汽区。
3、郎肯循环的组成:(1)加热成高压`高温的过热水蒸气(2)经历绝热膨胀做功过程(3)在定压、定温下放出余热,凝结成低压饱和水(4)经给水泵P绝热压缩。
4、基本的传热方式,一般认为有三种: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5、物体黑度取决于:物体种类、表面状况、温度6、强化传热的途径:提高传热系数K ,增加传热面积、增加温差7、吸收率α=1的物体称为黑体,α=常数的物体称为灰体。
8、流体流动时随着雷诺系数的增大,流体经历:光滑区、过渡区和阻力平方区。
9、关岛产生的阻力损失分为两部分: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10、火力发电厂三大主机设备有:锅炉设备、汽轮机设备和发电机设备。
11、锅炉按循环方式不同分类:自然循环锅炉、多次强制循环锅炉、直流锅炉和复合循环锅炉。
12、按锅炉的蒸汽压力分类: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亚临界压力、超临界及超超临界压力。
13、按锅炉排渣的相态分类:固态排渣锅炉、液态排渣锅炉。
14、煤的元素分析过程中对燃烧有影响的成分包括:碳(C-carbon)、氢(H-hydrogen)、氧(O-oxygen)、氮(N-nitrigen)、硫(S-sulfur or sulphur)、灰分(A-ash)、水分(M-moisture);15、煤的可燃成分包含:C,H,部分S,N,不可燃成分:水分,惰性气体,各种矿物质16、表征煤灰熔融的性的三个特征温度是: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和流动温度FT17、制粉系统的分类:直吹式制粉系统和贮仓式制粉系统。
18、矿物燃料燃烧的全球性四大公害:大气烟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19、锅炉的受热面包含有: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和再热器;20、锅炉的主要辅助设备有:通风设备、除尘设备、脱硫设备。
21、引起蒸汽压力变化的原因:内扰和外扰。
发电厂 考试复习资料

式中,ACm--折算到工程建成年的年费用。 Im--折算到工程建成年的(第m年的)总投 资,由下式可得:
I m I t (1 i) mt
t 1 m
常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2. 净现值法
3. 内部收益率法
4. 抵偿年限法
第四章 电气主接线及设计
电气主接线定义:
由电气设备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 接收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 的网络,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由规定的电 气设备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并按照工作顺序排列, 详细地表示电气设备或成套装臵的全部基本组成和 连接关系的单线接线图,称为主接线电路图。
导体正常运行时发 热情况-长期发热
导体正常运行时和 故障时候I变化很 大,故障时电流远 远大于正常运行时 候
导体发生故障时发 热情况-短时发热
导体发生故障时受 力的情况-电动力
二.最高允许温度
正常最高允许工作温度:70℃(一般裸导体)、 80℃(计及日照时的钢芯铝绞线、 管形导体)、 85℃(接触面有镀锡的可靠覆盖层) 95℃(接触面有银的覆盖层) 短时最高允许温度:200℃(硬铝及铝锰合金)、 300℃(硬铜 )于稳定温升τw
τk 0 Tr t
1
τw 此时
I2R w wF
I2 R w F w QI Q f
即在稳定发热状态下,导体中产生的全部热量都散失 到周围环境中。 τw 与电流平方成正比,与导体散热
能力成反比,而与导体起始温度无关。
根据稳定温升 τw的公式
生事故时,要能尽快的切除故障,使停电时间最短,范围
最小,不致造成过多的影响。 扩建的方便性。还应留有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在分期 建设和分期投产时,主接线应能方便地过渡。
02311发电厂动力部分辅导材料312#

2311发电厂动力部分 复习题312#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四个物理量中,哪一个不属于工质状态参数(C)A 、温度B 、压力C 、密度D 、比体积2、衡量气体对外界做功与否,可以从以下哪个参数的变化来判断?(C )A 、温度TB 、压力pC 、熵sD 、比体积v3、与外界有物质量的交换又有能量传递的热力系叫做(D )A 、孤立系B 、绝热系C 、闭口系D 、开口系4、、与外界不存在...热量交换的热力系称为(D ) A 、 开口系 B 、 孤立系C 、 闭口系D 、 绝热系5、热力学中不是..状态参数的量是(B ) A 、压力 B 、功C 、温度D 、比焓6、在标准状态下,任何理想气体1kmol 体积均为(C )A 、2.24m 3B 、2.42m 3C 、22.4m 3D 、24.2m 37、为了形象直观地用可逆过程曲线下的面积来表示做功量,通常采用 (C)A 、T-s 图B 、h-s 图C 、p-v 图D 、T-v 图8、某地当时大气压力为735mmHg, 锅炉炉膛内烟气真空表读数为6mm H2 O ,其所对应的绝对压力是(B)A 、0.01036MpaB 、0.097933MPaC 、0.001876MpaD 、0.10061Mpa9、蒸汽通过喷管时,欲使其速度上升为超音速,应选择喷管的形状为( B)A 、渐缩型B 、 缩放型C 、 直管型D 、 渐扩型10、判断流体的流动状态,常采用的准则是( B)A 、普朗特B 、 雷诺C 、 葛拉晓夫D 、 努谢尔11、工程热力学分析计算中,表征系统压力的状态参数是(C)A 、大气压力P ambB 、表压力P eC 、绝对压力PD 、真空度P v 12、已知过热蒸汽的临界压力比c =0、546,当渐缩型喷管前后的蒸汽压力为p1=5MPa,p2=2.73MPa 时,喷管出口的气流速度是(C )A 、亚音速B 、超音速C 、音速D 、不确定13、某绝热炉墙由四层具有不同导热系数的平板组成,若四层平板的厚度相同,在稳定导热的情况下,具有最大导热温压的平板其导热系数是(A )A 、λ1=0.03W/ (m ·℃)B 、λ2=0.1W/ (m ·℃)C 、λ3=1.23W/ (m ·℃)D 、λ4=36W/ (m ·℃)14、基尔霍夫从黑体与一般物体两无限大平壁之间辐射换热的热动平衡出发,忽略了外来辐射波长的影响,推论出了物体的辐射力与吸收率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一般物体在数值上相等的是(D )A 、吸收率与反射率B 、黑度与透射率C 、黑度与辐射率D 、黑度与吸收率15、若已知某压力下过冷水焓为h0,饱和水焓为h ′,干饱和蒸汽焓为h ″,过热蒸汽焓为h ,则定压加热过程中汽化潜热量为(A )A 、(h ″-h ′)B 、(h ′-h0)C 、(h -h0)D 、(h -h ″)16、为了提高对流换热强度,对任何流体均可采用(A )A 、提高雷诺数R eB 、增大流体的动力粘度μC 、减小流体导热系数λD 、增大定压比热C P17、渐缩型喷管的出口速度最大可达(C )A 、超临界速度B 、亚临界速度C 、临界速度D 、极限速度18、连续性方程表达了在稳定流动中各过流截面和下面哪一项的关系?(B )A 、流量B 、流速C 、流体温度D 、流体压力19、表征自由运动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流动状态的无量纲准则是(A )A 、雷诺B 、普朗特C 、葛拉晓夫D 、努谢尔20、除背压机组外,各类汽轮机的冷源均为(B )A 、冷却塔B 、凝汽器C 、抽气器D 、除氧器21、若已知某压力下过冷水焓为h0,饱和水焓为h′,干饱和蒸汽焓为h″,过热蒸汽焓为h ,则将过冷水定压加热成过热蒸汽的过程中总的吸热量为(C )A 、h″-h′B 、h′-h0C 、h-h0D 、h-h″22、已知某压力下饱和水的比熵s′,干饱和蒸汽的比熵s″及湿蒸汽干度x ,求湿饱和蒸汽的比熵sx 的表达式为(B)A 、sx=(1-x)s″+xs′B 、sx=(1-x)s′+xs″C 、sx=(x-1)s′+xs″D 、sx=(x-1)s″+xs′23、任何流体的流动状态均可由雷诺准则数来判断。
发电厂动力部分

发电厂动力部分1.热力系:被人分割出来的、具体指定的热力学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
2.热力学中常用的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热力学能、焓、熵。
基本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体积。
导出状态参数有热力学能、焓、熵。
3.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
(2)当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然转换成数量相应的功;而消耗一定数量的功时,也将产生数量相应的热。
(3)热能与机械能之间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其实质是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
4.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量不可能自动地无偿地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
(2)不可能制造出一种循环工作的热机,只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任何变化。
(3)热功转换过程的方向性以及热功转换所需要的补偿条件。
5.水蒸气的5种不同的状态变化:(1)过冷水(未饱和水)状态;(2)饱和水状态;(3)温饱和蒸汽状态;(4)干饱和蒸汽状态;(5)过热蒸汽状态。
6.水蒸气定压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1)未饱和水预热阶段;(2)饱和水的汽化阶段;(3)干饱和蒸汽过热阶段。
7.降压蒸汽终压P1对热效率打的影响。
8.导热:指热量从物体内部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或者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递到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的另一物体的热量传递过程。
9.对流换热:流体流动时与所接触的固体壁面之间发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10.辐射换热:指物体之间辐射与吸收的总效果。
11.影响对流换热系数的因素:(1)流体的种类和性质。
(2)流动发生的原因。
(3)流体的流动状态。
(4)壁面的几何因素。
(5)流体有无相变。
12.吸收比α=1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反射比ρ=1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简称白体。
穿透比τ=1的物体称为绝对透明体,简称透明体。
13.换热器的分类有:表面式换热器、回热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
14.锅炉设备由锅炉主体和辅助设备组成。
本体包括锅和炉,即锅炉的汽水系统和燃烧系统。
辅助设备包括辅助系统和附属设备,辅助系统有燃料供应系统、煤粉制备系统、给水系统、通风系统、水处理系统、除灰除尘系统、烟气脱硫脱硝系统、测量及控制系统。
发电厂动力部分1

原始社会火的 使用
18世纪蒸汽机 的发明与利用
19世纪电能 的使用
20世纪以 核能为代表的 新能源的利用
一、认 识 能 源
(二)什么是能源
一、认 识 能 源
(1)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天然能源):自然界中以天然形式存在并没有 加工或转换的能量资源,如煤炭、石油、核能、风能、 地热能等; 二次能源(人工能源):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 其他种类和形式的能量资源,汽油、柴油、电力、蒸汽、 热水、氢气、激光等人工制造的能量资源。 常规能源:已被人类广泛利用并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起 过重要作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通常是指煤炭、石 油、天然气、水能等四种。 新能源: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 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 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 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氢气等。
• • • • • • • •
• • •
•
热力学能v、焓h、熵s是导出的状态参数。
• • •
• • • • • • • • • • • •
2、基本状态参数 (1)温度 温度是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处于热平衡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 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称为温标。摄氏温标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温度为0度, 沸点的温度为100度,国际单位制采用绝对温标为基本温标。两种温标之间的关系为 t=T-273.15,在热力计算时, 通常取t=T-273。 从微观角度分析,物体的冷热程度取决于物体内部微粒运动的状况。按分子运 动理论,气体的绝对温度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成正比。气体分子平均动能越大,物 体的温度就越高。所以,温度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强烈程度。 (2)压力 (一)压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中,压力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Pa),1Pa=1N/m2。 (二)大气压力 空气层由于其自身的重量而对地面上的物体产生压力,这个压力 称为大气压力,简称大气压。物理学中,将纬度45 度海平面上的常年平 均气压定作“标准大气压”,或称为“物理大气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厂:具有一定转换规模,能连续不断对外界提供电能的工厂。
·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在这些发电厂中,用以实现“燃料”能量释放、热能传递和热能-机械能转换的设备和系统。
·火电厂的生产过程:煤炭→火电厂→经预处理送至主厂房→制粉车间→磨煤→干燥细煤粉→锅炉炉膛→蒸汽→汽轮机→机械能→乏汽→凝汽器→凝结水→回热加热系统加热→水泵→锅炉→进入汽轮机循环做功。
·燃煤火力发电厂动力部分的组成:制粉系统设备、锅炉设备(化学能→热能)、汽轮机设备(热能→机械能)、凝汽器设备和给水泵设备。
·核电厂能量转换的过程:重核裂变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第一章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一、热力学基本概念·热机(热力发动机):能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
·热力系统的类型:(1)封闭系:与外界之间不存在物质交换的系统。
(2)开口系:与外界之间既存在物质交换,也存在能量交换的系统。
(3)绝热系:与外界之间不存在热交换的系统。
(4)孤立系:与外界之间既无物质交换,也无能量交换的系统。
·状态参数分为:基本参数和导出参数两种,前者可以直接测量而得,如温度、压力等,后者一般不能测量,只能用基本参数依据某种关系推导而得,如内能、比焓、比熵等。
·准静态过程:每一中间状态.既离开平衡态,又无限接近于平衡态。
·可逆过程:系统完成某一过程之后,若能够沿原路径返回其初始平衡态,且系统和外界均不留下任何宏观的变化痕迹,则称该过程为可逆过程。
·循环:系统经历了若干不相重复的过程,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所形成的封闭过程叫做热力循环,简称循环。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两种表述:说法一:热可以变为功,功也可以变为热。
一定量的热消失时,必产生与之数量相当的功;消耗一定量的功时,也必出现相应数量的热。
说法二:对于任何一个系统,输入系统的能量减去输出系统的能量,等于系统储存能量的增加。
·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Q(热量变化)-W(对外做功)=∆E(内能变化),dQ=dW+dE,q-w=∆e。
·封闭系第一定律表达式:Q=W+∆U,dU =dQ-dW,q=w+∆u·热力学能:dU,从系统外界得到的净能量,不会自行消失,必然以某种方式储存在系统之中。
·稳定流动:稳定流动是流动过程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满足以下条件:流入和流出系统的质量流量不随时间变化;系统任何一点的参数和流速不随时间变化;系统内的储存能不随时间变化;单位时间内加入系统的热量和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也不随时间改变。
很多实际的流动过程可以作为稳定流动过程处理。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开口系统):U z z mg c c m W Q ∆+-+-=-)()(21122122。
·开口系统能量方程:q=∆h+ws 。
·焓:h=u+pv 。
恒压和只做体积功的特殊条件下,反应的热量变化。
表示流动工质所具有的能量中,取决于热力状态的那部分能量。
三、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熵是一个状态参数,熵给出了自然过程方向性的定量描述。
熵就是在可逆的条件下,传入系统的微元热量dQ 与热源温度T 的比值。
熵是无序性的度量,是系统紊乱程度的表征。
单位质量熵〔符号s)的单位是kJ /(kg·K)。
dS=dQ/T 。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法一: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说法二:只冷却一个热源而连续做功的循环发动机是造不成功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能量转化规律更为深化的定律,它指出了一切自然过程不可逆性。
·熵增原理:在经过任意过程之后,孤立系统的熵只会增加或保持不变,但永远不会减少,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量描述。
·卡诺循环: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所构成的动力循环。
是一切循环的基础。
η=1-T2/T1。
·卡诺循环意义:从理论上确定了一定范围内热变功的最大限度,为实际循环组成及热效率的提高指出了方向和途径。
·卡诺循环热效率式得出:(1)循环热效率η决定于高温恒温热源与低温恒温热源的温度T1和T2;提高T1、降低T2均可提高η。
(2)循环热效率η永远小于100%;(3)当T1=T2时,η=0。
在没有温差存在的体系中,热能不可能转变为机械功。
·卡诺定理: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循环,实际上定温吸热或放热和可逆膨胀或压缩都是不可能的。
·卡诺定理主要结论:(1)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循环,均具有相同的热效率,且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2)在两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热源问工作的任何不可逆循环,其热效率必低于在两个同样恒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循环。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实质: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是不同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并且在转换过程是守恒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则是指出一切自然过程都具有方向问题。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分别解决的问题: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了热变功过程的数量计算问题,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变功过程的方向问题。
·不可逆性、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了一切自然过程不可逆性。
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量描述。
第二章 水蒸气及其动力循环一、水蒸气的定压形成过程及图表应用·饱和状态:当汽化速度等于液化速度时,汽、液两相将处于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是饱和状态,此时的压力为饱和压力,此时的温度为饱和温度。
·湿蒸汽的干度:湿蒸汽中纯饱和蒸汽的质量百分数。
·水蒸气图:AC :饱和水线BC:干饱和蒸汽线·T-s图中过程线下的面积的意义:定压过程所需的热量。
1kg过冷水加热成为过热蒸汽所需的热量,包括预热热、汽化潜热、过热热。
·水的临界点:在此点所对应的压力pc(T-s图中的C点)下以及p>pc的压力下将水加热到其饱和温度tc,水则直接汽化变为蒸汽,而不存在汽化的过程。
·水蒸气定压形成过程:过冷水→水沸腾(x=0)→湿蒸汽(x↗,v↗)→干饱和蒸汽(x=1)→过热蒸汽。
·过冷水变为过热蒸汽整个过程的三个阶段:将过冷水加热到饱和水的预热阶段;将饱和水变成干饱和蒸汽的汽化阶段;将干饱和蒸汽加热成为过热蒸汽的过热阶段。
·汽化阶段,工质温度、焓、熵等是否变化:温度不变,熵增加,焓增加。
二、水蒸气的典型热力过程·水蒸气的典型热力过程:换热器内的定压流动过程、汽轮机内的绝热流动过程、喷管的绝热流动过程、绝热节流。
·换热器内的热力过程:换热器是工质与热源进行热量交换的热力设备,锅炉、凝汽器、回热加热器。
只有和外界有热交换,无功交换,是定压流动过程。
·工质在锅炉中吸热量计算公式:q=h2-h1,等于自身焓的增加。
·汽轮机内的热力过程:是绝热流动过程,蒸汽在汽轮机内的绝热流动过程对外所做的内功等于工质的焓降。
·工质在汽轮机做功量计算公式:wi=h1-h2·通过喷管的热力过程:工质流经喷管时,压力和焓降低,速度提高。
并且是绝热流动过程。
·如何根据压力选择喷管,为什么:pb/p1>βc,选渐缩喷管;pb/p1<βc,选缩放喷管,因为决定于工质的绝热稳定流动原理。
·绝热节流:工质在管道内流动时,经常需要经过阀门、孔板等设备,这些设备的局部阻力使工质压力明显降低的现象。
因节流进行得很快,所以一般认为节流是绝热节流。
·绝热节流的效果:节流前后稳定界面上的焓相等,但节流不是等焓过程。
节流后,压力和温度下降,熵增大,做功能力降低(导致能量损失),且热能数量虽未改变,但其品位降低了。
三、水蒸气动力循环·蒸汽动力循环:水蒸气在火电厂各热力设备所经历的过程。
·卡诺循环的局限性:卡诺循环只能用于饱和蒸汽,受限于临界温度(上限)和环境温度(下限)。
2-3均在湿蒸汽区,膨胀终点(3点)湿度太大,对汽轮机安全不利,3-4 为湿蒸汽状态,湿蒸汽的比体积比水的比体积大几千倍,需要很大的压缩机。
·朗肯循环的构成:1-2:过热蒸汽在汽轮机内的可逆绝热膨胀做功过程:wt=h1-h2。
2-3:乏汽向凝汽器可逆定压放热的过程: q2=h2-h3。
3-4:凝结水通过水泵加压的可逆绝热压缩过程:w p=h4-h3。
4-5、5-6、6-1:高压水在锅炉内经定压预热、汽化、过热成为过热蒸汽的可逆吸热过程:q1=h1-h4。
·朗肯循环与卡诺循环不同之处:1、水在锅炉内的吸热过程是非定温的;2、汽轮机进口处的蒸汽是过热蒸汽,而不是干饱和蒸汽;3、乏汽的凝结是完全的,而不是在两相区。
·朗肯循环热效率:ηT=(h1-h2)/(h1-h3)=(h1-h2)/(h1-h2’)h3:凝汽器压力p2下饱和水焓,故用h2’代之。
·蒸汽初终参数对郎肯循环效率的影响:1、t1、p2不变,提高初压p1,提高饱和温度t s;2、p1、p2不变,提高初温t1;3、t1、p1不变,降低终压p2;h1是汽轮机的进汽焓,它决定蒸汽的初压p1和初温t1。
效率最终是蒸汽初压p1、初温t1及终压p2的函数。
·再热循环及其优点:在朗肯循环的基础上,将做过部分功的蒸汽从汽轮机的某一中间位置(一般为高压缸排汽)抽出来,通过管道送回锅炉内的再热器,使之再加热到与过热器的出口过热蒸汽相同或稍高的温度,然后返回汽轮机的中、低压缸继续膨胀做功,直至达到终压p2。
其优点:1、有利于提高初压和直接提高循环热效率;2、使汽轮机末级通流部分蒸汽湿度减小,汽轮机内相对内效率提高;3、再热后,蒸汽的做功量增加,汽轮机的汽耗量明显减少,循环设备的尺寸减小。
·回热循环及其目的:在朗肯循环基础上,从汽轮机的某些中间部位抽出一部分做过功的蒸汽,送入回热加热器中用来加热凝汽器来的凝结水,使锅炉的入口水温提高。
目的:消除或减少水在预热阶段吸热温度过低的不利影响;通过提高给水在锅炉中吸热起点温度来提高循环热效率。
·热电联产循环的意义:热电联产的热量有效利用程度比纯动力循环要高得多。
·用两个指标来描述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性的原因:仅从生产电能的角度来说,热电联产的热利用率不如朗肯循环,但它相对于朗肯循环少做的功和朗肯循环的冷源损失全部送到热用户利用了。
第五章锅炉设备一、电厂锅炉概述·锅炉设备:锅炉设备是锅炉本体及其辅助设备的总称。
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热力设备。
·锅炉设备作用:使燃料通过燃烧将其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以热能加热给水以生产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