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心墙土石坝设计任务书

粘土心墙土石坝设计任务书
粘土心墙土石坝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

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更改记录

主要参考文献

浅谈土石坝粘土心墙压实度质量控制方法

浅谈土石坝粘土心墙压实度质量控制方法 发表时间:2018-11-16T20:40:23.1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字云春 [导读] 摘要:在碾压式土石坝施工中,制定和执行压实标准是工程质量的关键。 临沧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临沧 677000 摘要:在碾压式土石坝施工中,制定和执行压实标准是工程质量的关键。由于现场检测控制的不规范,不灵活,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正确掌握压实度控制方法对工程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均匀性粘土;压实度;质量控制标准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一般以含水量和干密度为施工控制标准。粘土心墙直接以压实度指标形式为设计控制指标,如自治区某大型引水工程为粘土心墙坝,心墙的不同部位要求的压实标准不同,设计压实度控制指标要求为0.98,0.99。但施工中,现场测定土料的最大干密度过程,标准击实要花费较长时间。一个标准击实试验一般需要2d,由于试验结果没有出来,坝体就不能进行下一层填筑,结果是严重影响着施工作业的进度。针对这个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大量实践证实西乐夫提出的3点击实法解决该问题比较实用。该方法的击实试验采用标准普氏击实法,通过对原状土进行3点击实,换算出最大湿密度,用压实后的湿密度与之相比,迅速得到质评结果,检测时间大大缩短,不影响施工进度。以下从3个方面对压实度控制问题进行阐述,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和掌握现场实际控制的方法。 1.压实度和压实度指控标准 在《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7中,对含砾和不含砾的粘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为设计控制指标。设计干密度应以击实最大干密度乘以压实度求得。粘性土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级、2级坝和高坝的压实度应为98%,100%,3级中、低坝和3级以下的中坝的压实度应为96%~98%,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9度的地区,宜取上述规定的大值。可见压实度指标是根据工程等级和坝体不同部位来分别对待取值的。对均质粘性土而言,用标准击实试验测得的pdmax趋于常数值,可对应求出不同设计标准的设计干密度值。但是自然界土的沉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是非均质土,级配存在差别,对不同的土料,应该有不同的压实干密度。施工现场合理控制不同土样的压实干密度是施工质量的保障。 2、点击实法压实度现场检测方法 现场压实度质控标准 以2式除以3式,将现场实测湿密度同换算的最大湿密度相比,即可得到质评结果ρd(1+ωf)/ρdmax(1+ωf)=ρd/ρdmax≥D还可获得现场含水量 与最优含水量的差值。ωoρ-ωf=(1+ωoρ)。zm/(1+zm);zm=(ωoρ-ωf)/(1+ωf) 从上述的推导过程中,主要作法是在现场击实中,任取3点换算出与现场相同含水量的最大湿密度值,用现场实测湿密度与之相比,得到现场压实度值,迅速作出质评结果。 2.2现场的具体操作方法 (1)取原状样,数量满足标准击实试验要求。 (2)对原状土加、减水作击实试验,得到3组击实湿密度值。3个值中最好是中间值最大。(3)把3组土样击实后的湿密度值换算成与原状土含水量相同的湿密度。 (4)换算后的湿密度值用平行线法求出现场含水量条件下的最大湿密度值。 (5)用碾压后现场湿密度值与换算出的最大湿密度值相比,得出现场的压实度值。以此值和设计压实度值相比较,即可判出压实质量的合格与否。 2.3推平行线求解最大换算湿密度 求解最大换算湿密度是现场求得压实度的关键,推平行线求解最大换算湿密度依据的原理是击实曲线符合抛物线特征一一即击实曲线上最大密度值附近曲线为一标准抛物线。见图1。 (1)建立ω(%)为横坐标、ρd(1+ωf)为纵坐标的坐标系,标出3点击实值A、B、C;(2)过A点作平行于横坐标的底线AA,;过B、C2点分别作AA,的垂线,交点为D、K;(3)过D分别作AB、AC的平行线DE、DC,(E、C,分别为DE、DC,与垂线CK的交点);

粘土心墙土石坝工程施工方案复习过程

昆明市官渡区复兴水库工程 粘土心墙土石坝施工技术方案 浙江沧海市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昆明市官渡区复兴水库工程项目部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1.工程概况施工准备 1.1 测量 1、测量准备 测量放样施工是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为此我公司项目经理部成立了专职的测量小组,由具备测量专业执业资格和多年施工工作经验的测量技术人员负责,测量过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并留有记录。 (1)人员配备:测量小组由一名具有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施工经验的持证工程师负责并主持组织实测方案的编制工作,控制测量根据工程各部位特点由专职测量队员实施。 (2)测量仪器: 施工中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和钢尺(50m)等都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并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具有资质的检验单位的检测,并在检测有效期内使用。所有测量仪器使用前必须得到工程师的批准。2、测量基准 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在接到发包人或监理人提供的测量基准点、标点及其相关技术文件后,与发包人、监理人共同校测其基准点、坐标点规范的测量精度,并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复核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若有误差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及时解决。 3、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1)工程施工的控制网由两部分组成,即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

制网。 (2)平面控制网以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线)为基准,用全站仪测设出施工区的轴线控制桩及定位控制桩。轴线控制桩由起点、终点和折点桩组成,为方便施工采用十字交叉法和直角坐标法确定折点桩,及时将施工控制网资料报送工程师审批。 (3)为了便于施工时引测高程及纵横断面测量,在施工前沿山脚走向两侧敷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位于开挖线外侧,敷设时提前埋设临时标桩作为水准点,临时水准点间距100m。 (4)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标桩选择在不受施工干扰,易于保存桩位的地方,不致发生下沉和位移,标桩做成砼墩,标桩顶面高于地面0.3m。临时性标桩以木桩为主,对于测量控制网点,采用防护栏、警示牌等保护措施,防止受到毁坏,并修建通向测量控制网点的临时道路。 4、资料整理 施工测量成果资料(包括观测记录、放样单)、图表(包括断面图、测量控制网计算资料)要统一编号,妥善保管。对所有观测记录,必须保持完整,不得任意撕页,记录中间也不得无故留下空页;对所有观测数据,应随测随记,严禁转抄、伪造,文字与数字力求清晰、整齐、美观。对取用的已知数据、资料均应由两人独立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报测量工程师校核、项目总工审批,确信无误后经工程师签字方可提供使用。 5、测量核实

水利水电工程粘土心墙坝施工组织设计(投标)

六、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1章、工程概述 (4) 1.1工程概况 (4) 1.2 本合同承包人承担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7) 第2章工程质量目标及工期目标 (7) 2.1质量目标 (7) 2.2工期目标 (8) 2.3工程特点 (8) 第3章施工部署 (8) 3.1指导思想和实施目标 (8) 3.2施工部署 (9) 3.3前期准备工作 (11) 3.4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13) 3.6工程主要材料进场计划及运输措施 (14) 第4章施工总进度安排及附图 (14) 4.1工期承诺及编制依据、原则 (14) 4.2施工总进度计划 (15) 4.3施工进度总计划 (16) 4.4工期保证措施 (16) 第5章施工总布置、临时设施布置说明书及附图 (23) 5.1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原则 (23) 5.2施工交通 (23)

5.3临时设施 (24) 5.4各类临时设施用地计划表 (25) 第6章主体工程施工方法说明书及附图 (25) 6.1施工测量方案 (25) 6.2土石方工程 (26) 6.3混凝土工程 (28) 6.4填筑 (31) 6.5砌石护坡施工 (48) 6.6坝基灌浆工程 (50) 6.7支护工程 (61) 6.8大坝原型观测 (63) 6.9 砂石料加工系统 (69) 6.10施工导流及基坑排水 (72) 第7章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 (74) 7.1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 (74) 7.2主要岗位职责 (75) 7.3组织管理 (79) 7.4项目部管理人员组成 (82) 第8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3) 8.1质量目标 (83) 8.2质量保证体系 (83) 8.3质量保证措施 (84)

粘土斜心墙土石坝及其施工导流设计说明书

摘要 关键词: 毕业设计,斜心墙土石坝,施工导流设计 论文对某江水利枢纽进行了以坝工为重点的工程设计。该坝为斜心墙土石坝,正常蓄水位2826米,汛限水位2826米。 首先是根据某江流域的自然地理,水文气候特征确定工程等级,并进行洪水调节计算。在可行的几种泄流方案中,择优选出采用的方案和相应的设计与校核水位。 然后进入主要建筑物设计。确定枢纽的组成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水电站等。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大坝的型式及坝址和坝轴线。 在第一主要建筑物设计阶段,确定出大坝的基本剖面和轮廓尺寸,拟定地基的处理方案和坝身构造。之后依次进行了土料设计、渗流计算、渗透稳定校核、稳定计算和细部构造设计,从各个方面验证了设计剖面的可行性。 其次为第二主要建筑物设计。确定出泄水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和轮廓尺寸,进行选线布置。进行水力计算,从泄流能力、净空要求、挑距和冲刷深度等方面验证设计型式的可行性。并进行细部构造设计。 最后进行粗略的施工组织设计。从明确施工控制点着手,定出了开工日期、截流日期、拦洪日期、封孔蓄水日期、初始发电日期和最后的竣工日期。 本设计共历时9周。

粘土斜心墙土石坝及其施工导流设计 ABSTRACT The thesis is designed for a river Water Control Project lying to the Southwest of China and the dam construction is emphasized .First the project rank is difin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data by 2826.0m and coming the flood adjust by 2826.0m. Then find out the best one in the practicable spilling alternatives,with their design water level and check water level together. Then coming the main structure design grade.the parts of preject are defined,consisting of blocking structure 、spillway structure 、hydropower station,and so on.The dam type is defined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The basis cross section and the outline dimension is defined in the first main structure design grade.The processing alternative of the dam found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am body is formulated in the same time.After this,the feasibility of design construction is verified from soil design,seeage compute,infiltrating stability analylsis and detail construction plan. Next the second main structure –spillway is designed .It’s composition type and outline dimension is defined before it’s site layout and water compute.The feasibility is also verified by spill ability、net air request、depth of flow scouring and so on.The detail construction plan comes the last. The final part is construction programming.The controlling points are made clear, such as going into operation time、diversion river time、holding flood back time、prevent flow and store water time、initial generate time and the complete time . The controlling construction progress chart.is drew in the end. This is the porject continous 9 week. This is the abstract of the thesis.

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前言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独立承担专业工程技术任务重要。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我们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我们能够系统巩固并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资料、规范、手册及图表,培养我们综合运用上述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对土石坝设计计算的基本技能,同时了解国内外该行业的发展水平。 这次我的设计任务是E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土石坝),本设计采用斜心墙坝。该斜心墙土石坝设计大致分为:洪水调节计算、坝型选择与枢纽布置、大坝设计、泄水建筑物的选择与设计等部分。

1 工程提要 E 江水利枢纽系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该水利枢纽工程由土石坝、泄洪隧洞、冲沙放空洞、引水隧洞、发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该工程建成以后,可减轻洪水对下游城镇、厂矿和农村的威胁,根据下游防洪要求,设计洪水时最大下泄流量限制为900s m /3,本次经调洪计算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下泄洪峰流量为672.6s m /3。原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680s m /3,水库消减洪峰流量1007.4s m /3;其发电站装机为3×8000kw ,共2.4×104kw ;建成水库增加保灌面积10万亩,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为17.70km 2,为发展养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该工程建成后发挥效益显著。 1.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根据SDJ12-19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之规定,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五类,综合考虑水库的总库容、防洪库容、灌溉面积、电站的装机容量等,工程规模由库容决定,由于该工程正常蓄水位为2821.4m ,库容约为 3.85亿m 3,估计校核情况下的库容不会超过10亿m 3,故根据标准(SDJ12-1978),该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规模属于大(2)型,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4级。 1.2 洪水调节计算 该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2级建筑物土坝堆石坝的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水电站厂房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临时性建筑物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标准。 根据资料统计分析得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设Q =,/16803s m (p=1%), 20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为校Q =2320m 3/s ,(%05.0 p )。

土石坝_粘土心墙毕业设计(论文)

土石坝_粘土心墙毕业设计 目录 1 基本资料 (4) 1.1工程概况 (4) 1.2水文气象 (4) 1.3地形地质 (4) 1.4茅坪溪防护大坝 (5) 1.4.1 设计标准 (5) 1.4.2 平面布置 (5) 1.5其它设计资料 (5) 1.1.1 1.5.1 工程特征水位 (5) 1.5.2 地震烈度 (5) 1.5.3 筑坝材料的技术指标 (5) 1.6设计内容与要求 (6) 1.6.1 设计目的 (6) 1.6.2 设计内容 (7) 2 坝址及坝型的选择 (7) 2.1坝址的选择 (7) 2.2土坝对地基的要求 (8) 2.3坝型选择 (8) 2.3.1 各种坝型的比较 (8) 2.3.2土石坝类型的选择 (9) 3 坝工设计 (10) 3.1坝顶高程 (10) 3.1.1 按正常情况下计算坝顶高程 (11) 3.1.2 按非常情况计算坝顶高程 (13) 3.1.3 考虑地震影响计算坝顶高程 (13) 3.1.4 确定坝顶高程及坝高 (13) 3.2坝顶宽度 (13) 3.3坝坡 (14) 3.5排水体设备 (15)

4 渗流计算 (16) 4.1设计说明 (16) 4.1.1 土石坝渗流分析的任务 (16) 4.1.2 渗流分析的工况 (16) 4.1.3 渗流分析的方法 (16) 4.2渗流计算 (16) 4.2.1 基本假定 (16) 4.2.2 渗流计算基本公式 (16) 4.3渗流计算过程 (18) 4.4渗流稳定结果分析 (21) 4.4.1 正常蓄水位下渗流稳定分析 (21) 4.4.2 校核洪水位下渗流稳定分析 (22) 5 土石坝坝坡稳定分析及计算 (22) 5.1设计说明 (22) 5.1.1 设计任务 (22) 5.1.2 计算工况 (22) 5.1.3 计算断面 (23) 5.1.4 控制标准 (23) 5.2稳定计算 (23) 5.2.1库水位最不利时的上游坝坡 (23) 5.2.2 施工或竣工期的上下游坝坡稳定计算及稳定渗流期的计算 (28) 6.土石坝的构造设计 (41) 6.1坝顶 (41) 6.2护坡与坝坡排水 (41) 6.3坝体排水设备 (43) 7. 沉降量计算 (44) 7.1坝体的沉降量计算 (44) 7.2坝基沉降量计算 (45) 8.地基处理 (48) 8.1坝基清理 (48) 8.2坝的防渗处理 (48)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 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指导老师:李培 班级:水工1303班 姓名:王国烽 学号:1310143 成绩评定: 2015年10月

目录 一、基本材料 (2) 1.1水文气象资料 (2) 1.2地质资料 (2) 1.3地形资料 (2) 1.4工程等级 (2) 1.5建筑材料情况 (2) 二、枢纽布置 (3) 三、坝型选择 (4) 四、坝体剖面设计 (5) 4.1坝顶高程计算 (6) 4.1.1 正常蓄水位 (6) 4.1.2 设计洪水位 (7) 4.1.3 校核洪水位 (8) 4.2坝顶宽度 (9) 4.3坝坡 (9) 五、坝体构造设计 (10) 5.1坝顶 (10) 5.2上游护坡 (10) 5.3下游护坡 (10) 5.4防渗体 (10) 5.5排水体 (11) 5.6排水沟 (11)

一、基本资料 1.1水文气象资料 吹程1k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0m/s,流域总面积2971km2。上游地形复杂,沟谷深邃,植被良好,森林分布面广,为湖北主要林区之一。 1.2地质资料 河床砂卵砾石最大的厚度达23m。两岸基岩裸露,支局不存在有1~8m厚的残坡积物。在峡谷出口处的左岸山坡,存在优厚1~30m,方量约150万m3 的坍滑堆积物,目前处于稳定状态。 1.3地形资料 坝址位于古洞口峡谷段,河谷狭窄,呈近似“V”型,河面宽60~90m。 1.4工程等级 本工程校核洪水位以下总库容1.38亿m3,正常蓄水位325m,相应库容1.16亿m3,装机容量3.6万kw,设计洪水位328.31m,校核洪水位330.66m,河床平均高程240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20m。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的规定,本工程为二等大(2)型工程。1.5建筑材料情况 坝址附近天然建筑材料储量丰富。砂砾料下游勘探储量318.5万m3,石料总储量21.86万m3,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基本都能满足要求。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编制一、课设目的: 在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组织管理工具——网络计划技术,对松涛水利枢纽的施工进度进行安排,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各项目之间的项目关系,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为今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设任务及步骤: 编制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 (一)收集基本资料 包括:工程概况、水文、气象、建材、地质等资料。 本次课设该步骤已经不必了,见大家手里的课设基本资料。 (二)列工程项目 松涛水利枢纽系一级建筑物,由河床重力坝、右岸砼重力坝、溢洪道、右岸土坝、坝后式厂房等建筑物组成。平面布置见所给结构图。 对于这种堤坝式水利水电枢纽,其关键工程一般位于河床,这时施工总进度的安排应以导流程序为主线,即以施工导截流、大坝岩基开挖及处理、砼浇筑、拦洪渡讯、封堵蓄水、发电为主线,列工程项目表。 1.准备工程 2.施工导截流工程 采用全段围堰,全年挡水,隧洞导流 2.1 导流隧洞开挖和衬砌 2.2 图示戗堤预进占(利用隧洞开挖料) 2.3 截流(指合龙、闭气) 2.4 土石围堰加高培厚 2.5 基坑排水 2.6 隧洞封堵 2.7 蓄水 2.8 围堰拆除 3.大坝工程 3.1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土方开挖 3.2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石方开挖 3.3 河床重力坝基础帷幕灌浆 3.4 河床重力坝砼浇筑 3.5 河床重力坝接缝灌浆 3.6 右岸砼重力坝土方开挖 3.7 右岸砼重力坝石方开挖 3.8 右岸砼重力坝砼浇筑 3.9 右岸砼重力坝帷幕灌浆 3.10 右岸砼重力坝接缝灌浆 3.11 溢洪道土方开挖 3.12 溢洪道石方开挖

粘土斜心墙土石坝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调洪计算..................................................... - 2 - 第二章坝顶高程计算................................................. - 8 - 第三章土石料的设计............................................ - 10 - 3.1粘性土料的设计........................................................................ - 10 - 3.1.1计算公式......................................................................... - 10 - 3.1.2 计算结果........................................................................ - 10 - 3.1.3 土料的选用.................................................................. - 11 - 3.2 砂砾料设计 (13) 3.2.1 计算公式 (13) 3.2.2 计算成果 (13) 第四章渗流计算 (17) 4.1计算方法 (17) 4.2.计算断面与计算情况 (17) 4.3 逸出点坡降计算: (21) 第五章大坝稳定分析 (21) 5.1 计算方法 (22) 5.2源程序(VB) (23) 5.3 工况选择与稳定计算成果 (28) 第六章细部结构计算 (28) 6.1 反滤层的设计计算: (28) 6.1.1 防渗墙的反滤层: (28) 6.1.2 护坡设计: (29) 第七章隧洞水力计算 (30) 7.1 设计条件 (30) 7.2 闸门型式与尺寸 (31) 7.3平洞段底坡 (31) 7.4 隧洞水面曲线的计算: (31) 第八章施工组织设计 (37) 8.1 施工导流计算 (37)

糯扎渡粘土心墙坝的渗流计算

糯扎渡粘土心墙坝的渗流计算 采用plaxis8.2 营造图式 基本参数堆石料渗透系数2x10-4cm/s,粘土心墙渗透系数5x10-7cm/s 尺寸以分米记,坝高约25米 一、无粘土心墙时的渗流计算 (1)几何建模

图一、无心墙坝的几何模型 ——粉色区域为堆石料,蓝色区域为粘土,蓝线为防渗墙 (2) 水位条件 ——上游采用设计洪水位81.38m ,建模时以坝体最低点为标高零点(该点实际高程56.0m ),故坐标系中上游设计洪位标高25.38m ,下游水位标高8.176m 。底边花岗岩为隔水边界,防渗墙采用板结构,激活后亦隔水。 图二、无心墙坝的水位条件 (3)渗流计算 ——由下图渗流场知,采用均质坝时,水头变化比较均匀,下游坝面的浸润线标高为17.5m 。渗流场的全断面流量为3 1.1//m day m ,其中3 0.8//m day m (73%)的流量从水位线以上

的坝面渗透出去。 最大渗流速度为3 10410/m day -?,发生在下游水面和坝面交点上方的小块区域。 图三、渗流场——流速方向和大小 图四、渗流场——流速大小 最大渗流速度

图五、渗流水头——Shadings 图六、等水头线——Contour lines 二、有粘土心墙时的渗流计算 (1)几何建模

图七、有心墙坝的几何模型 ——粉色区域为堆石料,蓝色区域为粘土,蓝线为防渗墙 (2)水位条件 图八、有心墙坝的水位条件 水位条件与无粘土心墙时相同,上游设计洪位标高25.38m,下游水位标高8.176m。底边花岗岩为隔水边界。 (3)渗流计算 预备工作 因两种材料渗透系数相差太大,需要手动调节精度方能得到准确结果。 将误差调至最小,迭代次数调至最高

土石坝设计参考

目录 1土石坝尺寸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基本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形地质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象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筑坝材料及坝基砂砾物理力学性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等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其它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坝轮廓尺寸的拟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坝顶高程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坝顶宽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坝坡与马道错误!未定义书签。 坝体排水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坝防渗体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土石坝渗流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渗流分析计算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渗流分析的计算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石坝类型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3土质心墙坝稳定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计算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稳定成果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细部构造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坝的防渗体排水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反滤层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护坡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坝顶布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5设计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土石坝尺寸设计 基本资料 1.1.1地形地质情况 某坝坝址处河床宽约190m,坝址轴线处河床最低高程为302m,河床覆盖层上层为粘土黄土夹杂有砾石,下层有沙砾层,坝址基岩为花岗岩,透水性很小。 1.1.2水位 死水位:321m; 正常蓄水位:334m; 设计洪水位(1%):337m; 校核洪水位(%):338m; 正常蓄水时下游水位:302m; 校核洪水时下游水位:309m; 1.1.3气象资料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6m/s; 水库吹程1.5Km.

(完整版)粘土心墙坝毕业课程设计

目录 1 基本资料 3 1.1 工程概况 3 1.2 水文分析 3 1.2.1大坝坝顶及坝坡设计 3 1.2.2 心墙设计 3 1.2.3 反滤料设计 4 1.3 坝址地形地质情况 4 1.4 气候特征 4 1.5料场分布 5 1.5.1心墙土料场 5 1.5.2 土料的压实设计标准 6 1.5.3 砂卵石设计干密度 6 1.6 开竣工要求

7 1.7 水文资料 7 2 坝体剖面拟定 8 2.1确定施工导流阶段 8 2.2施工导流阶段 8 2.3坝体施工阶段 8 2.3.1坝体施工第Ⅰ阶段 8 2.3.2坝体施工第Ⅱ阶段 9 2.3.3坝体施工第Ⅲ阶段 9 2.3.4坝体施工第Ⅳ阶段 9 3 确定形象进度 10 3.1 第一期工程量确定 10 3.2第二期工程量确定 10 3.3第三期工程量确定 10

3.4完建期工程量确定 11 3.5初拟施工方案的形象进度 11 4 确定各期的强度 12 4.1 确定有效施工期 12 4.2 挖运强度的确定 12 4.2.1 确定上坝强度 12 4.2.2 确定运输强度 13 4.2.3 确定开挖强度 14 4.3 坝体填筑方 15 5 确定挖运方案 16 5.1确定开挖机械的生产能力 16 5.2确定运输机械 16 5.3确定粘性土、反滤料、砂性土汽车装载有效方量 16 5.4确定运输工具周转一次的时间

16 5.5循环式运输机械数量n的确定 17 5.5.1确定粘土料运输机械数量 17 5.5.2确定砂石料运输机械数量 17 5.5.3确定反滤料运输机械数量 18 5.5.4复核运输机械 18 5.5.5确定开挖机械数量 18 5.6确定压实机械数量 19 5.6.1气胎碾生产率 19 5.6.2凸块振动碾生产率 20 5.6.3数量确定 20 5.6.4 确定平土机械数量 20

粘土心墙土石坝施工技术方案

粘土心墙土石坝施工技术方案

昆明市官渡区复兴水库工程 粘土心墙土石坝 施工技术方案 浙江沧海市政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昆明市官渡区复兴水库工程项目部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1. 工程概况施工准备

1.1 测量 1、测量准备测量放样施工是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 为此我公司项目经理部成立了专职的测量小组, 由具备测量专业执业资格和多年施工工作经验的测量技术人员负责, 测量过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并留有记录。 (1) 人员配备: 测量小组由一名具有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施工经验的持证工程师负责并主持组织实测方案的编制工作, 控制测量根据工程各部位特点由专职测量队员实施。 (2) 测量仪器: 施工中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如: 全站仪、经纬仪、水 准仪和钢 尺(50m)等都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 并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具有资质的检验单位的检测, 并在检测有效期内使用。所有测量仪器使用前必须得到工程师的批准。 2、测量基准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在接到发包人或监理人提供的测量基准点、标点及其相关技术文件后, 与发包人、监理人共同校测其基准点、坐标点规范的测量精度, 并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复核无误后, 方可投入使用; 若有误差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 及时解决。 3、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1) 工程施工的控制网由两部分组成, 即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 平面控制网以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线)为基准,用全 站仪测设出施工区的轴线控制桩及定位控制桩。轴线控制桩由起点、终点

和折点桩组成, 为方便施工采用十字交叉法和直角坐标法确定折点桩, 及时将施工控制网资料报送工程师审批。 (3) 为了便于施工时引测高程及纵横断面测量, 在施工前沿山脚走向两侧敷设临时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位于开挖线外侧, 敷设时提前埋设临时标桩作为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间距100m。 (4) 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标桩选择在不受施工干扰, 易于保存桩位的地方, 不致发生下沉和位移, 标桩做成砼墩, 标桩顶面高于地面 0.3m 。临时性标桩以木桩为主, 对于测量控制网点, 采用防护栏、警示牌等保护措施, 防止受到毁坏, 并修建通向测量控制网点的临时道路。 4、资料整理 施工测量成果资料(包括观测记录、放样单)、图表(包括断面图、测量控制网计算资料)要统一编号, 妥善保管。对所有观测记录,必须保持完整,不得任意撕页, 记录中间也不得无故留下空页; 对所有观测数据,应随测随记, 严禁转抄、伪造, 文字与数字力求清晰、整齐、美观。对取用的已知数据、资料均应由两人独立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报测量工程 师校核、项目总工审批, 确信无误后经工程师签字方可提供使用 5、测量核实 工程的施工测量放线完毕后, 项目部及时向工程师申请对所有相关内容进行审验, 另外要随时协助工程师检查建筑物的放线, 还应将所有标记和标线保持清晰。 6、项目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师测量核实工作给予协助:

黏土心墙土石坝填筑施工分析

黏土心墙土石坝填筑施工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28T10:06:03.2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4期作者:杨锡考 [导读] 填筑施工是黏土心墙土石坝工程的关键环节,对大坝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行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本文从坝体填筑准备和填筑施工两个阶段分析了施工技术与控制的要点。 茂名市鉴江流域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525000 摘要:填筑施工是黏土心墙土石坝工程的关键环节,对大坝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行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本文从坝体填筑准备和填筑施工两个阶段分析了施工技术与控制的要点。 关键词:黏土心墙土石坝;填筑;施工 拦河筑坝,兴修水利,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土石坝是各种拦河坝型式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坝型,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土石等材料,对坝基要求不高,可适应各种地质、地形条件,施工技术较简单,方法选择也灵活,扩建加高更方便,所以为国内外筑坝所广泛选用。土石坝有均质坝、心墙坝、斜墙坝、分区坝等坝型,其中黏土心墙坝是各方面比较均衡的一种坝型,受气候影响小,施工质量便于控制。坝体填筑是土石坝施工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对工程质量和效率有决定性影响的方面,因此本文对黏土心墙土石坝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 1 坝体填筑施工准备 1.1 坝料复查 黏土心墙坝的坝料通常包含防渗料、反滤料、坝壳料,根据《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 5129-2001)规定,施工单位进场前要对勘测设计提供的料场勘察报告、试验资料进行复查,主要目的是验证料场坝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储量等相关资料的可靠程度,辅以坑探、钻孔取样等手段,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设计单位协商解决,从而为坝料开采、碾压试验提供准确的依据。例如通过土料场勘探与试验结果发现土料上坝前应调整含水率,不同层次的土料要进行掺配混合才满足填筑要求,经与监理、设计工程师沟通及生产性试验验证,最后决定开采前先灌水,不同层次土料再立体混合开采,这充分说明坝料复查的重要性[1]。 1.2 碾压试验 通过碾压试验可核实坝料的施工性能,验证填筑设计标准的合理性,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及确定工艺参数,为坝料开采、制备、填筑施工做好准备,如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碾压试验可根据设计技术要求确定碾压试验含水率的控制范围,一般通过击实试验验证最佳含水率与击实性能的关系,一般最优含水率随击实功的增加而降低,而且碾压机械的压实功超过标准击实功,所以最优含水率应选择干侧。这样由击实试验和施工经验确定碾压试验设备组合和工艺流程,再经过碾压试验过程调整工艺参数。例如经过碾压试验,采用凸块碾时,只振碾容易出现水平层状面,如果先静碾再振碾,就会改善水平层状现象[2]。 1.3 坝料开采与制备 经过室内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确定坝料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就可以进行开采和制备。根据设计图纸及填筑计划确定开采工作面,再根据含水率等指标的检测结果确定开采方式与设备组合。心墙黏土料可能要进行掺混,就需要控制混合比例以及最佳含水率。反滤料用于保护心墙黏土料不流失,并有足够的透水性,防止细粒土淤堵,所以其颗粒级配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要经过清洗除泥、掺配,检验合格后放在干净场地上,并应保持湿润。坝壳料一般采用砂砾料,对粒度也有一定要求,要控制含泥量和剔除超径颗粒。 2 坝体填筑施工 2.1 填筑顺序 心墙坝有两种填筑顺序,一种是“先反后土”,也就是先填筑反滤料,后填筑心墙黏土料,这样可以防止反滤料侵占黏土料,这也是通常的做法;也有采用“先土后反”的,也就是先填筑黏土料,后填筑反滤料,这种情况主要是考虑到反滤层填筑宽度小的特点,若经现场试验证明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话,也可采用。各种坝料一般按照测量→卸料→平料→洒水→检查验收的顺序进行。黏土料一般采用进占法卸料;反滤料采用后退法卸料;坝壳料可采用后退法卸料,也可采用进占法,或采用混合法,一般采用进占法,以形成填筑平台,后退法对减少车辆轮胎磨损有利,而混合法是进占法与后退法的结合。 2.2 黏土料填筑施工 黏土心墙料的填筑直接关系到大坝防渗质量和运行安全,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一般采用分层铺筑碾压法,铺筑前测定土料含水率,其应在最优含水率±2%范围内。坝基上有盖板混凝土的,要先清理混凝土表面粘附的砂浆、乳皮等杂物,并洒水润湿,再涂刷一层浓黏土浆,以改善防渗黏土料与底板混凝土的粘结效果。浓黏土浆按水土质量比1:2.5~3配制,涂刷3~5mm厚,再铺一层50cm厚塑性较高的黏土,边刷边铺。两岸接触带也要涂刷浓黏土浆,高度为松铺层厚度,随后铺料。自卸车进占法上坝卸料,推土机推平,再按照高程控制松铺层厚度,铺成大面后,放出平行坝轴线的碾压参考线,采用振动凸块碾以进退错距法进行碾压,碾压遍数一般6~10遍(根据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普通黏土碾压8~10遍,高塑性黏土碾压6~8遍。两岸接触带可采用人工铺筑,冲击夯夯实,再人工刨毛。为避免装料车辆对已填筑工作面产生剪切破坏,应在填筑面上铺填一层厚35~50cm的风化土料,再垫12mm厚钢板作为车辆通道。 2.3 反滤料填筑施工 反滤料一般由Ⅰ、Ⅱ两种料组成,采用“先反后土”顺序时,先铺Ⅱ,再铺Ⅰ;而采用“先土后反”顺序正好相反,先铺Ⅰ,再铺Ⅱ。反滤料与防渗黏土料及反滤料Ⅰ、Ⅱ之间可采用锯齿状填筑,以确保后铺材料不受侵占。采用平行坝轴线后退法进料,由人工配合反铲铺平,振动平碾静压4~6遍。黏土料、反滤料(Ⅰ、Ⅱ),在不同料层交界处要进行骑缝碾压,以确保界面结合良好。反滤料要进行润湿处理,可在碾压前用洒水车喷水2遍。反滤料填筑好后,运料车辆和工程机械不允许再进入行驶。 2.4 坝壳料填筑施工 填筑前,清理河床后,在坝基上回填碎石屑找平,然后用振动平碾碾压,碾压不到位置用电动夯板夯实。自卸车或反铲卸料,推土机推平,振动平碾碾压8遍。坝壳料与反滤料交界处要采用细石料铺筑,并进行骑缝碾压。岸坡接触带应形成便于碾压的坡度。 2.5 雨季填筑施工 土石坝雨季施工尽量避免,但根据工期、雨水强度可以合理安排。土料开挖可采用“井”字形方式,便于排水。储存土料时,可堆成“土

土石坝设计步骤

一、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根据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或DL5180-2003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综合考虑水库总库容、防洪效益、电站装机容量、灌溉面积等指标,工程规模由库容(正常蓄水位时23.28亿立方米)控制,属于大(1)型。 拦河大坝、溢洪道、发电引水建筑物等为1级建筑物,电站厂房为引水式岸边厂房,属次要建筑物,确定为2级,围堰、导流隧洞等临时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 拦河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正常运用(设计)洪水重现期为年;非常运用(校核)洪水重现期为年。电站厂房设计洪水标准为洪水重现期年,校核洪水标准为洪水重现期年。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标准为洪水重现期年;导流建筑物洪水标准为洪水重现期年。 二、洪水调节计算 1、防洪库容的确定 珊溪工程以发电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枢纽。为减免沿江两岸10万亩农田和居民的洪涝灾害,要求珊溪水库建成后,控制二十年以下的洪水,在下游峃口处最大流量不超过3300秒立方米。 为满足峃口处二十年洪水流量不超过3300秒立方米(二十年洪水天然洪峰流量9580秒立米),考虑了坝址与区间的洪水组合。 今以峃口处同样发生二十年一遇洪水为准,分别取坝址也发生二十年一遇洪水、区间发生相应洪水与区间也发生二十年一遇洪水(2520秒立米)、坝址发生相应洪水两种组合情况进行分析,分析计算坝址控制的下泄流量取区间洪峰流量与控制泄量3300秒立米之差,计算结果以区间发生二十年一遇洪水(2520秒立米)、坝址发生相应洪水的组合,要求珊溪水库蓄洪库容最大。故以此作为对下游控制泄量(3300-2520=780)秒立米。 当洪水流量Q来水<780秒立米时,来多少放多少,水库水位保持不变;当Q 来水>780秒立米时,就需要控制下泄流量,使 Q下泄=780秒立米,将超过下游安全泄量的的那部分来水暂时拦蓄在水库中,这部分库容即为防洪库容V防。 资料给定正常高水位为160m,查水位~库容曲线可得到正常库容 V正常。V 正常+ V防= V总防,查水位~库容曲线可得到防洪限制水位高程 Z防 2、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的确定 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的调洪演算必然要涉及泄洪建筑物和过水能力问题,因此必须注意与后续阶段中有关设计工作的配合,有时甚至交叉进行设计。

大工秋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大工秋水工建筑物课程设 计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网络教育学院《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题目:某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设计 学习中心:奥鹏直属学习中心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年级: 2012年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某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设计 1施工导流设计标准选择 施工导流建筑物级别的选定 该工程施工工期为2年,工程总库容为810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以及围堰工程规模,选定施工导流建筑物为4级。 施工导流设计洪水标准的选择 根据导流建筑物级别为4级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选定导流建筑物的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P=5%)。 施工导流时段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特征条件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中后期用临时底孔泄流来修建混凝土坝。由施工设计洪水成果表可得,当选定导流建筑物的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时,全年施工流量为996m/s,7月至次年4月施工时,流量为860m/s 。9月至次年3月施工时,流量为235m/s 。10月至次年3月施工时,流量为186m/s 。10月至次年4月施工时,流量为252m/s 。 若采用全年施工,流量太大,导流建筑物的工程量大。 7月至次年4月施工时,流量为860m/s ,也过大,同时可能还在汛期,不利于施工,对导流建筑物要求也很高,同样不经济。

9月至次年3月施工时,流量为235m/s,施工期为7个月,流量小,对导流建筑物要求相对要低一些,且经济。但是考虑到汛期的特点和坝基岸坡的开挖时间,在8月的时候有可能还在汛期,会影响施工进度。 10月至次年3月的时段内,流量虽然相比其他时段小,但是施工期过短,只有6个月,可能导致施工坝体工程不能按时达到渡汛高程,以至于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10月至次年4月这一时段,流量为252m/s,有7个月的低流量施工时间。9月份时汛期基本已过,此时可进行坝基和岸坡的开挖和部分围堰工程,10月初可下河截流,随后进行坝体混凝土浇筑,汛前完成溢流坝段的土建工程,汛期及汛后进行非溢流坝段的混凝土浇筑。次年9月进行左岸坡坝基开挖,并修筑二期围堰工程,利用布置在一期工程坝体内的底孔导流,9月下旬进行河床部分的基础开挖,10月初进行二期工程的坝体和厂房的混凝土浇筑。因此,选定施工导流时段为10月至次年4月。 由施工进度安排并考虑到工程特点,工程施工导流过程可分为:前期、后期、下闸蓄水三个阶段。前期,河水由束窄河床通过,进行第一期基坑内施工;后期,河水由导流底孔下泄,进行第二期基坑内施工;下闸蓄水后,坝体全面升高,可先由导流底孔下泄河水,底孔封堵以后,则河水由永久泄水建筑物下泄,也可部分或完全拦蓄在水库中,直到工程完建。 施工导流设计流量 根据导流设计洪水标准和围堰施工分期,选定施工导流设计流量为Q=252m3/s。根据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采用内插法得到Q=252 m3/s时的水位为86.20m,考虑到坡降,选择坝址处水位为86.50m。由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可得,下游水位为86.10m。由于厂房工程结构复杂,一期工程量大,施工期长,围堰过水对工期及经济都影响较大,故一期导流标准选为洪水重现期10年;二期拦河坝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工程规模小,在一个枯水期可完成,故二期导流标准选为洪水重现期5年。 图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