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斜心墙土石坝设计计算书

合集下载

粘土斜墙土石坝毕业设计

粘土斜墙土石坝毕业设计

1.综合说明1.1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某水库工程是河北省和水利部“八·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

该工程是以供水、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为主的大型控制枢纽工程。

青龙河流域水量充沛,控制流域面积6340km2,,多年平均径流量9.6亿m3,是滦河流域较大的一条支流。

但由于降雨、径流的年际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必须修建大型控制工程调节水量,丰富的水资源才能得以充分开发利用。

水库按满足秦皇岛市生活、工业用水和滦河中下游农业用水的需要设计,工程规模是:正常蓄水位141 m,调节库容7.09亿m3,水库库容系数0.77,水量利用系数为70%。

坝后式电站装机容量20Mw。

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的规定,一期工程为二等工程,大坝为II级建筑物,正常应用洪水为100年一遇,非常运用洪水为1000年一遇。

辅助建筑物按Ⅲ级设计,临时建筑物按Ⅳ级设计。

1.2水库枢纽设计基础资料1.2.1地形、地质(1)地形:见1:2000坝址地形图。

(2)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水库位于高山区,构造剥蚀地形。

青龙河侵蚀能力较强,沿河形成不对称河谷,由于构造运动影响,河流不断下切,形成岸边阶地、陡岸。

流域内地形北高南低,平均高程与500m,最高峰海拔1680m。

河道蜿蜒曲折,河谷宽度400~100m不等,河道比降1/400~1/600。

库区两岸基岩出露高程大部分在200米左右,库区左岸非可溶性岩层分布广泛,其中主要由绢云母、千枚岩、石英、砂质页岩组成。

透水性较小,也没有发现沟通库内外的大断层。

库区可溶性岩层分布于青龙河右岸,从隔水层分布、熔岩发育情况分析,水库蓄水后向邻近河流渗透的可能性很小。

经过对库区断层的分析,水库向外流域及下游渗漏的可能性很小。

库区外岩层抗风化作用较强,库岸基本上是稳定的。

(3)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位于坝区中部背斜的西北,岩层倾向青龙河上游,两岸山体较厚。

河床宽约300米,河床地面高程85m,河床砂卵石覆盖层平均厚度5—7米,渗透系数K=1×10-2厘米/秒。

粘土斜墙坝设计方案(范本))

粘土斜墙坝设计方案(范本))

粘土斜墙坝设计方案(范本)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1)1 工程条件 (1)1.1施工条件 (1)1.2自然条件 (1)2 施工导截流设计 (4)2.1施工导流 (4)2.2导流建筑物设计 (8)2.3导流工程施工 (8)2.4基坑排水 (8)2.5截流 (10)2.6下闸蓄水 (10)2.7坝体拦洪高程的确定 (10)3 料场的选择与开采 (11)3.1料场的选择 (11)3.2料场的开采 (11)3.3弃料场地的布置 (12)4主体工程施工 (13)4.1概述 (13)4.2主体工程结构设计(粘土斜墙坝结构设计) (13)4.3主体工程施工 (14)4.4岸边溢洪道的施工 (19)4.5导流隧洞构造及施工 (22)5施工交通运输 (22)5.1概述 (22)5.2场内交通规划 (23)5.3场外交通运输 (23)5.4本工程地区已有交通状况 (23)6施工辅助企业 (23)6.1概述 (23)6.2辅助企业 (23)6.3弃渣场地 (25)7 施工总布置 (25)7.1概述 (25)7.2具体布置见图 (26)8施工总进度 (26)8.1施工总进度编制 (26)8.2施工期劳动力强度计算 (27)8.3工程轮廓性进度计划 (28)9 主要技术供应 (29)9.1主要技术供应任务 (29)9.2主要材料用量的估算 (29)9.3施工机械设备供应 (29)10设计概算 (31)10.1概述 (31)10.2编制依据 (31)10.3项目划分 (32)10.4施工组织概算编制 (33)10.5总投资 (35)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47)1施工导流 (47)1.1一期围堰高程计算 (47)1.2一期围堰的确定 (49)1.3二期导流计算 (50)1.4坝体拦洪度汛 (53)1.5基坑排水 (57)1.6截流的水力计算 (59)2工程强度及机械使用 (60)2.1主要机械生产率 (60)3施工组织概预算 (62)3.1人工预算单价表 (62)3.2材料预算单价表 (65)3.3施工机械台时费 (67)3.4各工序单价表 (69)3.5部分临时工程工程费用计算 (85)3.6独立费用计算 (86)3.7预备费 (87)3.8建设期融资利息 (88)附录 (90)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1 工程条件1.1 施工条件1.1.1自然地理位置本工程行政区域属于***省***市***乡***村,位于***河干流上,距***市区大约26km。

斜心墙土石坝毕业设计

斜心墙土石坝毕业设计

前言这次我的设计任务是E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土石坝),本设计采用斜心墙坝。

该斜心墙土石坝设计大致分为:洪水调节计算、坝型选择与枢纽布置、大坝设计、泄水建筑物的选择与设计等部分。

1工程提要E江水利枢纽系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该水利枢纽工程由土石坝、泄洪隧洞、冲沙放空洞、引水隧洞、发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该工程建成以后,可减轻洪水对下游城镇、厂矿和农村的威胁,根据下游防洪要求,设计洪水时最大下泄流量限制为900sm/3,本次经调洪计算100年一遇设计洪水时,下泄洪峰流量为672.6sm/3。

原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1680sm/3;其发电站装机为3×8000kw,共2.4 m/3,水库消减洪峰流量1007.4s×104kw;建成水库增加保灌面积10万亩,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为17.70km2,为发展养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该工程建成后发挥效益显著。

1.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根据SDJ12-19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之规定,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五类,综合考虑水库的总库容、防洪库容、灌溉面积、电站的装机容量等,工程规模由库容决定,由于该工程正常蓄水位为2821.4m,库容约为 3.85亿m3,估计校核情况下的库容不会超过10亿m3,故根据标准(SDJ12-1978),该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规模属于大(2)型,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4级。

1.2洪水调节计算该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2级建筑物土坝堆石坝的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水电站厂房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

临时性建筑物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标准。

根据资料统计分析得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设Q =,/16803s m (p=1%),20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为校Q =2320m 3/s ,(%05.0 p )。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一、基本资料1.1 工程概况S水库位于G县城西南3公里处的S河中游,该河系睦水的主要支流,全长28公里,流域面积为556平方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31平方公里;沿河道有地势比较平坦的小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由高变低。

河床比降3‰,河流发源于苏塘乡大源锭子,整个流域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下游盛产稻麦,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木材、竹子等土特产。

由于S河为山区性河流,雨后山洪常给农作物和村镇造成灾害,另外,当雨量分布不均时,又易造成干旱现象,因此有关部门对本地区作了多次勘测规划以开发这里的水利资源。

1.2枢纽任务枢纽主要任务以灌溉发电为主,并结合防洪、航运、养鱼及供水等任务进行开发。

根据初步规划,本工程灌溉面积为20万亩,装机7200千瓦。

防洪方面,由于水库调洪作用,使S河下游不致洪水成灾,同时配合下游睦水水利枢纽,对睦水下游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洪作用,在流域900m3/s。

在航运方面,上游库区能增加航运里程20公里,下游可利用发电尾水等航运条件,使S河下游四季都能筏运,并拟建竹木最大过坝能力为25吨的筏道。

1.3地形、地质概况1.3.1地形情况库区属于低山区,两岸山体雄厚,分水岭山顶高程在550m~750m 左右。

山体多呈北东向展布,山高坡陡,坡度在30°~50°,局部60°~70°,地形险峻。

库区植被茂盛。

沿河两岸冲沟发育,以北东—南西向为主。

基岩在河流两岸及冲沟处出露良好。

坝址附近河流流向总体向南,河床宽约8-15m。

两岸山体雄厚,山顶高程在370m以上。

坝址两岸上、下游均发育有冲沟,冲沟切割深度20m左右。

1.3.2地质情况库区地质构造以断层和裂隙为主,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以小断层为主,未发现有区域性大断裂通过。

库区主要发育以下几组节理裂隙:①北东东组:产状N70 ~80°E/NW∠65~85°,裂面平直,闭合~微张,延伸长短不一,约3~4条/m。

粘土斜心墙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粘土斜心墙土石坝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 2 - ABSTRACT ............................................................................... - 3 - 第一章概述 ........................................................................... - 4 -1.1 毕业设计主要目的和作用................................................. - 4 -1.2 设计内容和基本方法......................................................... - 5 -1.3 具体成果............................................................................. - 6 - 第二章工程概况 ....................................................................... - 6 -2.1 流域概况............................................................................. - 6 -2.2 气候特性............................................................................. - 6 -2.3 水文特性............................................................................. - 7 -2.4 工程地质............................................................................. - 8 -2.5 建筑材料........................................................................... - 11 -2.6 经济资料........................................................................... - 11 - 第三章洪水调节计算............................................................ - 15 -3.1 洪水调节计算................................................................... - 15 -3.2 堰顶高程及泄洪孔口的选择........................................... - 16 -3.3 调洪演算结果与方案选择............................................... - 17 - 第四章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 18 -4.1坝址及坝型选择................................................................ - 18 -4.2枢纽组成建筑物................................................................ - 19 -4.3 枢纽总体布置................................................................... - 21 - 第五章土石坝设计................................................................ - 23 -5.1 坝型选择......................................................................... - 23 -5.2 大坝轮廓尺寸的拟定....................................................... - 24 -5.3 土料设计........................................................................... - 27 -5.4 渗流计算 (38)5.5 稳定分析计算 (41)5.6 大坝基础处理 (44)5.7 护坡设计 (47)5.8 坝顶布置 (48)第六章泄水建筑物设计 (50)6.1 泄水方案选择 (50)6.2 泄水隧洞选线与布置 (51)6.3 隧洞的体型设计 (51)6.4 隧洞水力计算 (52)6.5 隧洞的细部构造 (54)6.6 放空洞设计 (56)摘要本水利枢纽工程同时具有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作用。

斜墙土石坝工程设计计算书

斜墙土石坝工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第一章洪水调节计算2第二章挡水建筑物的计算82.1 坝顶高程的计算82.2 渗流计算142.3 土料设计182.4 稳定设计232.5 细部设计25第三章泄水建筑物的设计27第四章施工组织设计32附录1 稳定计算程序34第一章 调洪演算因该河流为山区性河流,故兴利库容与防洪库容不结合,从正常蓄水位开始调节。

将坝址来水单位过程线按同比例缩放,得到不同频率下的洪水过程线。

根据初步拟定四组堰顶高程与孔口尺寸计算下泄流量和设计和校核水位。

方案1: ∇∩=2811m, B=7m ; 方案2: ∇∩=2812m, B=7m ; 方案3: ∇∩=2813m , B=8m ; 方案4: ∇∩=2812m, B=8m 。

∇∩——堰顶高程; B ——过水净宽用下列方法计算下泄流量和设计和校核水位:(1)在估计所求B 点附近,任意选定B1、B2、B3(或B1′、B2′、 B3′)向A (或A ′)方向做三条直线,并与洪峰过程线相切,如图1.1所示。

A,A ′分别为Q 设=1680m 3/s (P=1%)和Q 校=2320 m 3/s (P=0.05%)时的起调点(在图中Q 设、Q 校分别用Qmax 和Qmax ′表示),用下式计算分别不同方案和频率下的起调点(Bi ,Bi ′)。

起调点:Q 起调=εm 2/32H g ⨯×Bm ——流量系数,与堰型有关,取0.502; H ——作用水头m ;ε——侧收缩系数取0.86(ε=1-0.2*0.7*1=0.86); B ——过水净宽。

g ——重力加速度取0.981B1、B2、B3为设计情况下过A 做切线与来水过程线的交点,其流量计算公式 Qi=1680×y Bi /120y Bi ——为Bi 的纵坐标B1′、B2′、 B3′校核情况下过A ′做切线与来水过程线的交点,其流量计算公式Qi ′=2320×y Bi ′/120y Bi ′——为Bi ′的纵坐标(2)计算相应直线AB i (或AB i )与洪峰过程线所包围的面积(即相应调节库容)和相应的隧洞最大下泄流量,并V~H 曲线上根据V 总查出高程H 。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

土石坝设计计算说明书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指导老师:李培班级:水工1303班姓名:王国烽学号:成绩评定:2015年10月目录一、基本材料 (2)1.1水文气象资料 (2)1.2地质资料 (2)1.3地形资料 (2)1.4工程等级 (2)1.5建筑材料情况 (2)二、枢纽布置 (3)三、坝型选择 (4)四、坝体剖面设计 (5)4.1坝顶高程计算 (6)4.1.1 正常蓄水位 (6)4.1.2 设计洪水位 (7)4.1.3 校核洪水位 (8)4.2坝顶宽度 (9)4.3坝坡 (9)五、坝体构造设计 (10)5.1坝顶 (10)5.2上游护坡 (10)5.3下游护坡 (10)5.4防渗体 (10)5.5排水体 (11)5.6排水沟 (11)一、基本资料1.1水文气象资料吹程1k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0m/s,流域总面积2971km2。

上游地形复杂,沟谷深邃,植被良好,森林分布面广,为湖北主要林区之一。

1.2地质资料河床砂卵砾石最大的厚度达23m。

两岸基岩裸露,支局不存在有1~8m厚的残坡积物。

在峡谷出口处的左岸山坡,存在优厚1~30m,方量约150万m3 的坍滑堆积物,目前处于稳定状态。

1.3地形资料坝址位于古洞口峡谷段,河谷狭窄,呈近似“V”型,河面宽60~90m。

1.4工程等级本工程校核洪水位以下总库容1.38亿m3,正常蓄水位325m,相应库容1.16亿m3,装机容量3.6万kw,设计洪水位328.31m,校核洪水位330.66m,河床平均高程240m。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20m。

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的规定,本工程为二等大(2)型工程。

1.5建筑材料情况坝址附近天然建筑材料储量丰富。

砂砾料下游勘探储量318.5万m3,石料总储量21.86万m3,各类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基本都能满足要求。

二、枢纽布置1、枢纽中的泄水建筑物应能满足工程需要的运用条件和要求。

粘土心墙土石坝坝体结构设计及渗流稳定分析

粘土心墙土石坝坝体结构设计及渗流稳定分析
见图 1)。
图1粘土心墙土石坝典型断面图
2.1 堆石护坡 护坡在最大局部波浪压力作用下所需的换算球
形直径和质量、平均粒径、平均质量和厚度按下式
收稿日期:2019-11-01 作者简介:陈平川(1977 -),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
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开发及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工作。
・34・
确定:
p D
2粘土心墙土石坝坝体结构
粘土心墙土石坝上游坡1-3.0,下游坡1-2.5,
坝顶高程106.50 m,宽度8 m,坝顶上游设1.2 m 高防浪墙。坝体采用粘土心墙防渗,坝基采用帷幕 灌浆防渗。粘土心墙顶部厚3.00 m,两侧坡比 1-0.25,粘土心墙外设反滤带和过渡区,反滤带宽 1.00 m,过渡区宽3.00 m。上、下游坝坡均采用 1.00 m厚堆石护坡。上游堆石护坡下设0.8 m厚反 滤层,下游堆石护坡高程93.00 m以下设0.8 m厚 反滤层,下游坝壳与坝基接触区设1m厚反滤层; 坝基沿坝轴线铺筑1.0 m厚、3.0 m宽垫层混凝土
坝体的防渗依靠粘土心墙体,心墙防渗体顶部 厚3.00 m,两侧坡比1:0.25。大坝防渗粘土料应 采用经过挑选的不透水材料,要求无任何有机物 (植物残渣),水溶盐含量不大于5%,最大颗粒尺 寸不超过15 mm,渗透系数不大于1025cm/s。粘土 料压实度应不小于98%。 2.4 坝壳料
坝壳料主要采用开挖的土石料(包括厂房及泄
SMALL HYDRO POWER 2020No. 1, Total No. 211
表2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
渗透系数/(cm・s2:L)
2x10"6 2xl023 5xl022
lxlO0 6x 10-4 5x 10" 1 x 1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调洪计算..................................................... - 2 - 第二章坝顶高程计算................................................. - 8 - 第三章土石料的设计............................................ - 10 -3.1粘性土料的设计........................................................................ - 10 -3.1.1计算公式......................................................................... - 10 -3.1.2 计算结果........................................................................ - 10 -3.1.3 土料的选用.................................................................. - 11 -3.2 砂砾料设计 (13)3.2.1 计算公式 (13)3.2.2 计算成果 (13)第四章渗流计算 (17)4.1计算方法 (17)4.2.计算断面与计算情况 (17)4.3 逸出点坡降计算: (21)第五章大坝稳定分析 (21)5.1 计算方法 (22)5.2源程序(VB) (23)5.3 工况选择与稳定计算成果 (28)第六章细部结构计算 (28)6.1 反滤层的设计计算: (28)6.1.1 防渗墙的反滤层: (28)6.1.2 护坡设计: (29)第七章隧洞水力计算 (30)7.1 设计条件 (30)7.2 闸门型式与尺寸 (31)7.3平洞段底坡 (31)7.4 隧洞水面曲线的计算: (31)第八章施工组织设计 (37)8.1 施工导流计算 (37)第一章调洪计算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

正常运用(设计)洪水重现期100年;非常运用(校核)洪水重现期200年。

采用隧洞泄洪方案水库运用方式:洪水来临时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等于来流量,水库保持汛前限制水位不变,当来流量继续加大,则闸门全开,下泄流量随水位的升高而加大,流态为自由泄流。

调洪演算原理采用以峰控制的同倍比放大法对典型洪水进行放大,得出设计与校核洪水过程线.图 1-1拟定几组不同堰顶高程∩及孔口宽度B的方案。

堰顶自由泄流公式Q=Bmє(2g)1/2H3/2可确定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情况下的起调流量Q起,由Q起开始,假定三条泄洪过程线(为简便计算,假设都为直线),在洪水过程线上查出Q泄,并求出相应的蓄水库容V。

根据库容水位关系曲线可得相应的库水位H,由三组(Q泄,H)绘制的Q~H曲线与由Q=Bmє(2g)1/2H3/2绘制的Q~H曲线相交,所得交点即为所要求的下泄流量及相应水位。

方案一:∇=2811m, B=8m起调流量232H g mB Q ξ=起=0.8⨯0.502⨯8⨯81.92⨯⨯9.623=370.19 m 3/s 设计洪水时:Q 设 =1680 m 3/s 计算Q ~H 曲线列表如下:表1-1Q ~H 曲线与Q=Bm є(2g)1/2H 3/2 的交点为:Q 泄 =490.0m 3/s ,H=2825.5 m校核洪水时: Q 校=2320 m 3/s 计算Q ~H 曲线列表如下:表1-2图1-2Q ~H 曲线与Q=Bm є(2g)1/2H 3/2 的交点为:Q 泄 =555.0m 3/s ,H=2826.6 m 。

方案二:∇=2814m, B=8m起调流量232H g mB Q ξ=起=0.8⨯0.502⨯8⨯81.92⨯⨯9.623=423.29m 3/s 设计洪水时:Q 设 =1680 m 3/s 计算Q ~H 曲线列表如下:表 1-3Q ~H 曲线与Q=Bm є(2g)1/2H 3/2 的交点为:Q 泄 575.0m 3/s ,H=2821.0m校核洪水时: Q 校=2320 m 3/s 计算Q ~H 曲线列表如下:表 1-4图 1-3Q ~H 曲线与Q=Bm є(2g)1/2H 3/2 的交点为:Q 泄 =665.0 m 3/s ,H=2822.2m方案三:∇=2808m, B=8m起调流量232H g mB Q ξ=起=0.79⨯0.5⨯8⨯81.92⨯⨯10.523=476.2 m 3/s 设计洪水时:Q 设 =1680 m 3/s 计算Q ~H 曲线列表如下:表 1-5Q ~H 曲线与Q=Bm є(2g)1/2H 3/2 的交点为:Q 泄 =650.0 m 3/s ,H=2820.9m校核洪水时: Q 校=2320 m 3/s 计算Q ~H 曲线列表如下:表 1-6图 1-4Q ~H 曲线与Q=Bm є(2g)1/2H 3/2 的交点为:Q 泄 =760.0 m 3/s ,H=2822.0m方案四:∇=2809m, B=8m起调流量232H g mB Q ξ=起=0.81⨯0.5⨯8⨯81.92⨯⨯9.523=420.2 m 3/s 设计洪水时:Q 设 =1680 m 3/s 计算Q ~H 曲线列表如下:表 1-7=665.0m3/s,H=2821.0m Q~H曲线与Q=Bmє(2g)1/2H3/2 的交点为:Q泄校核洪水时: Q=2320 m3/s校计算Q~H曲线列表如下:表1-8图 1-5=760.0m3/s,H=2822.0m Q~H曲线与Q=Bmє(2g)1/2H3/2 的交点为:Q泄第二章 坝顶高程计算风壅水面高度e=βcos 22mgH D KW (2-1) 式中 e----计算点处的风壅水面高度,m ;D----风区长度,m ;K----综合摩阻系数,取3.6610-⨯;β----计算风向与坝轴线法线的夹角,(22.5°)波浪平均波高和平均周期gh/W 2 =0.0076W -1/12(gD/ W 2)1/3 (2-2) gL m /W 2=0.331W -1/2.15(gD/ W 2)1/3.75 (2-3)式中 h,gD/W 2 在20~250之间,为累积频率5%的波高h 5,gD/W 2 在250~1000之间,为累积频率10%的波高h 10,累积频率P 的波高h p 与平均波高h m 的比值可由表查到。

平均波浪爬高m m w m L h mK K R 21+=∆ (2-4)设计波浪爬高值应根据工程等级确定,2级坝采用累积频率为1%的爬高值. 正向来波在单坡上的平均波浪爬高可按下式或有关规定计算: 式中 Rm ——平均波浪爬高m ——单坡的坡度系数,若坡角为a,即等于cotaK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根据护面类型查规范得0.78Kw ——经验系数,查规范得1.01.坝顶超高y=R+e+A (2-5) 式中y ——坝顶超高R ——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 (按规范二级大坝设计情况为1.0,山区丘陵去校核情况0.5)e ——最大风壅水面高度A ——安全加高(按规范二级大坝设计情况为1.0,山区丘陵校核情况0.5) 2.坝顶高程 计算结果见表2-1表2-1 坝顶高程计算成果图项目设计+正常运用正常+正常运用校核+非常运用正常+非常运用+地震上游静水位2824.7 2823.6 2825.6 2823.6河底高程2750 2750 2750 2750 坝前水深Hm 74.7 73.6 75.6 73.6 吹程D 15000 15000 15000 15000 风向与坝轴线夹角β22.5 22.5 22.5 22.5 风速w 21 21 14 14 平均波长Lm17.00191 17.00191 11.32748 11.32748平均波高hm1.07525 1.07525 0.647732 0.647732护坡粗糙系数K△0.78 0.78 0.78 0.78上游坝面坡脚m 2.75 2.75 2.75 2.75经验系数kw1 1 1 1平均波浪爬高Rm1.139719 1.139719 0.722036 0.7220361%波浪爬高R1%2.541573 2.541573 1.610139 1.610139安全超高A 1 1 0.5 1风浪引起坝前壅高e 0.015012 0.015236 0.006592 0.006772 超高y 3.556585 3.556810 2.116732 2.616911 坝顶高程2828.257 2827.157 2827.717 2826.217坝高78.25659 77.15681 77.71673 76.21691坝顶高程沉陷后0.3%2828.491 2827.388 2827.95 2826.446 沉降后坝高78.49135 77.38828 77.94988 76.44556 坝顶高程2829m,坝高79m。

第三章土石料的设计3.1粘性土料的设计3.1.1计算公式粘性土料的填筑密度以压实干容重为设计指标,并按压实度确定:P = γd /γdmax(3-1)式中:P——填土的压实度;γd——设计填筑干容重;γdmax——标准击实试验最大干容重。

对Ⅰ、Ⅱ级坝和各种等级的高坝P应不低于0.98~1.00;对Ⅲ、Ⅳ、Ⅴ级坝(高坝除外)应不低于0.96~0.98。

设计最优含水量取在塑限附近略高于塑限,可用下式拟定:ω= ωp +ILIp(3-2)式中ωp——土料的塑限含水量,以小数计;Ip——土料的塑性指数,以小数计;IL——土料的液性指数,亦称稠度,高坝可取-0.01~0.1,低坝可取0.10~0.20。

粘性土料实际所能达到的设计干容重为:γd= γs(1-V a)/(1+wγs/γ0) (3-3)式中: Va——压实土体单位体积中的含气率,粘土0.05,壤土0.04,砂壤土0.03;γs——土粒容重;ωOP——填筑含水量。

要乘以m才可作为设计干容重。

再用下式校核γd≥1.02~1.12(γd)o (3-4)式中:γd——设计干容重;(γd )o——土场自然干容重。

3.1.2 计算结果粘性土料设计的计算成果见表3-1。

3.1.3 土料的选用上下游共有5个粘土料场,储量丰富。

因地理位置不同,各料场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也存在一定差异,土料采用以“近而好”为原则。

粘粒含量为15%~40%之间,均满足。

规范指出粘土的渗透系数大于10×10-6 cm/s,所有料场均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