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材料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浅谈农村幼儿园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如何利用乡土资源

浅谈农村幼儿园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如何利用乡土资源

浅谈农村幼儿园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如何利用乡土资源摘要:农村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乡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农村幼儿园可开发的乡土资源类型,包括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并举例说明了如何将这些资源运用到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

最后,本文提出了将乡土资源融入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策略,包括调查分析乡土资源、设计创设乡土体育游戏、组织实施乡土体育游戏和反思评价乡土体育游戏。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乡土资源乡土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形成并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

乡土资源是农村地区的宝贵财富,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乡土资源也是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资源,是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和增强教育意义的有效途径。

农村幼儿园在开展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将其融入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中,以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效果和增强活动意义。

一、农村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并可供人类利用的物质或能量。

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壤、植物、动物、风、光、热等。

自然资源是农村地区最丰富和最基本的资源,也是农村幼儿园最容易获取和利用的资源。

自然资源可以为农村幼儿园提供优美和多样的户外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和有趣的户外体育游戏的素材和道具。

例如,农村幼儿园可以利用水资源,开展水上体育游戏,如划船、摇篮、水枪战等;可以利用土壤资源,开展土地体育游戏,如堆沙、捉虫、种植等;可以利用植物资源,开展植物体育游戏,如采摘、编织、制作花环等;可以利用动物资源,开展动物体育游戏,如饲养、观察、模仿等;可以利用风资源,开展风力体育游戏,如放风筝、吹气球、转风车等;可以利用光资源,开展光影体育游戏,如追逐阳光、捕捉影子、制作剪影等;可以利用热资源,开展温度体育游戏,如感受温差、制作冰棒、玩雪球等。

(二)物质资源物质资源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有形的物品或物质。

乡土材料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应用

乡土材料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应用

块、 边角料等 。 又如 , 有些家长在服装 厂或鞋 厂工作 , 我
们 就 请 他 们 帮 助 联 系 厂 家 ,让 厂 家 把 废 弃 的 布 条 或 皮 革 赠 送 或 低 价 卖 给 幼 儿 园 。这 些 都 为 户 外 体 育 活 动 中
材料的开发和制作提供 了原料保障 。
2有 针 对性 地 分 类 整 理 。收 集 来 的材 料 比较 零 碎 、 .
的 选择 情 况 ,分 析 幼 儿 的 兴 趣 和 发 展 需 要 。在 此 基 础
同、 高低不 等的小木桥 等 。 动作能力强 的幼儿 , 走 对 在
过小木桥 之后我 们就鼓 励他们 继续挑 战 , 勇敢 地 尝 试
过难度更 大 的网桥或拉 索桥 :对 动作 能力弱 的幼儿 ,
我 们 以 培 养 他 们 的 自信 为 主 。 励 他 们 过 又 宽 又 矮 i 5 鼓 的木板桥 。
体 育材料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 系着幼儿体育 锻 炼的有效性 ,也在极 大程度上影响着 幼儿锻炼 的积极 性。 为使 收集来 的乡土材料得到合理 的设计 和制作 , 我 们一方面注重体育教学理念 的学 习 ,了解体育材料 与
幼 儿 动 作 发 展 的 关 系 ,掌 握 幼 儿 园 自制 体 育 器 械 的原 则 :另 一方 面 在 户 外 体 育 活 动 中仔 细 观 察 幼 儿 对 材 料
3挖 掘 材 料 的 一 物 多玩 性 。 我 们 注 重 投 放 一 些 能 .
上 , 们 归 路 , 根 据 材 料 我 并 特 点进 行 制作 。 比如 , 集 的 布 条 , 长 的 , 们 将 之 与 收 较 我
引 发 幼 儿 创 造 性 玩 法 的 乡 土 体 育 材 料 。 比如 , 们 提 我 供 “ 变 草 绳 ” 一 材 料 . 导 幼 儿 探 索 与 众 不 同 的 玩 百 这 引 草 绳 方 法 : 的 幼 儿 把 草 绳 当 作 跳 绳 , 的 幼 儿 把 草 有 有 绳 摆在 地 上跳格 子 , 有 的幼儿 则把 草绳 当做 了“ 还 尾 巴 ” … 又 如 . 运 用 竹 片 这 一 材 料 时 , 们 引 导 幼 儿 … 在 我 把 竹 片 和 其 他 材 料 结 合 起 来 . 设 出 新 的 玩 法 : 竹 创 用 片 绑 上 草 绳 , 做 “ 车 ” 着 玩 ; 竹 片 用 木 桩 架 起 当 拖 拖 把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步,是他们接触世界的起点,也是他们学习、感知、体验的场所。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使用乡土材料作为活动的元素,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然、感知生活,并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一、乡土材料的特点乡土材料是指那些来源于自然、跟土地、植物、动物有关的材料。

它们具有丰富的质地、色彩和形态,具有很强的触感和视觉效果。

这些材料通常是当地的材料,能够引发孩子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和探索。

相比于工业化材料,乡土材料更具有温暖、质朴、自然的特点,能够通过肌肤的感受给孩子们带来愉悦的体验。

1. 自然探索活动在幼儿园的自然探索活动中,可以使用各种乡土材料来丰富孩子们的体验。

在户外活动中,可以带领孩子们去采集各种叶子、小枝、石头等自然材料,然后利用这些材料进行自然拼贴、环境模仿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感知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创意手工活动乡土材料在幼儿园的创意手工活动中也有很大的运用空间。

可以利用树叶、小枝、花瓣等来制作环保手工品,让孩子们亲手制作出具有自然美感和环保意义的作品。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3. 游戏活动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也可以运用乡土材料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可以设置一个由乡土材料构成的“自然乐园”,让孩子们在其中进行各种游戏和想象活动。

这样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得到放松和愉悦,还能够促进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4. 认知活动在幼儿园的认知活动中,也可以使用乡土材料来引导孩子们对世界的认知。

可以用各种乡土材料制作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模型,然后通过观察和讨论来引导孩子们对这些事物的了解。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乡土自然材料在体育活动中运用科研心得

幼儿园乡土自然材料在体育活动中运用科研心得

科研心得我园的课题乡土自然材料在户外活动中的开发和运用已经开展了两年多了,本学期我们的户外活动中也运用到了很多乡土自然材料,我将本学期的心得总结如下:一、户外活动材料的选择我们主要以竹木草石这四个种类为主,在我们的户外玩具材料区里面投放了很多很多关于竹、木、草、石方面的材料还包括原材料。

但是乡土自然材料不止竹、木、草、是,还有很多其他材料虽然和竹木草石联系不大但也属于乡土自然材料,比如我们的一下民间游戏的道具,或者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自然材料也可以做成幼儿喜爱的户外活动玩具。

二、户外活动情节幼儿很喜欢户外活动,但是老师在组织活动时有时候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可能会导致活动情景不够丰富,如果能够让每次的户外活动都能够充分的准备,那想必幼儿的积极性会很高。

我们的游戏活动设计有时候也可以请幼儿来设计,老师可以多和幼儿交流,问问她们的意见,看看她们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可以根据她们喜欢的进行创编,相信这会更加激起幼儿的游戏欲。

三、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设计与制作幼儿非常地喜爱游戏,有时幼儿也想带上自己喜爱的玩具到幼儿园玩,如果我们请幼儿说说他喜欢什么玩具,他在户外活动时更想玩什么类型的玩具,多听听幼儿的心声,问问他们喜欢什么,想怎么玩,这样做的话想必我们幼儿园的材料会更加丰富。

四、生活中的自然游戏区其实有时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小山坡,小树林,草地上都有幼儿活动的身影,幼儿都可以在那里玩很久,这些都属于我们的自然资源,户外活动中,老师可以带幼儿到草地上玩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传统游戏,还可以在平缓的小山坡滚铁环,玩跳房子,在小树林里玩捉迷藏等游戏,相信这些游戏也会深受幼儿喜爱,所以户外活动也不应仅仅局限的操场上,而是应该让幼儿更加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综上所述,我觉得我们的游戏材料、游戏情景可以多多征求幼儿的意见,顺应幼儿的想法,让幼儿成为一个小小设计师,玩他们想玩的游戏。

不仅如此,我们的游戏活动区也可以选择多种区域进行,选择更加接近大自然的地方,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自然游戏区。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乡土材料是指本地区域内产生的自然材料,如土壤、石头、树枝、树叶等。

在幼儿园教育中,乡土材料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

通过使用乡土材料,幼儿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然环境,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尊重。

本文将探讨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及其对幼儿的教育意义。

乡土材料的运用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活动内容。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乡土材料来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如户外踏青、采摘果实、制作手工艺品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在自然中感受快乐和美好,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乡土材料的运用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

乡土材料是天然的、环保的,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自然的教育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验自然的魅力,比如树叶的清新、土壤的湿润等。

这样的感受和体验将有助于孩子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乡土材料的运用可以促进师生互动和合作。

在使用乡土材料的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参与,与他们一起探索、发现、制作。

这样的互动让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起更为亲密的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通过合作制作手工艺品等活动,幼儿之间也会产生更多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帮助意识。

乡土材料的运用可以促进幼儿的审美教育。

自然界中的乡土材料具有独特的纹理、颜色和形态,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审美体验。

通过观察、感受和运用这些乡土材料,幼儿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

这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教师们应该善于发掘和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设计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家长们也应该积极支持和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共同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使他们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20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开发与利用

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开发与利用

周刊204理论博览|教师论坛摘 要:根据我园实际情况出发,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为幼儿提供一些必备的基础材料和家园共同收集较为合理、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低结构游戏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情感进行活动,把不利的条件变为有利的条件,开展具有农村特色幼儿园的区域游戏。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开发与利用一、结合园所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周边乡土资源我园2014年获批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首批项目建设园。

幼儿园现有占地8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米。

多年来,我园一直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

它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室内外根据各区活动的性质将活动场地划分为科学区、益智区、阅读区、向阳花乐园、我是建筑小达人、渔鼓乐、官幼茶馆、户外特色运动区等游戏活动场所。

在室内为幼儿创设探索、实践、创造的自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二、有机整合乡土资源,优化区域游戏1.乡土资源室内游戏中的利用在我园的环境创设中,加强了对本土特色和乡土美感的设冬天的芦苇花,秋天的棉花壳、稻草、落叶等。

其次,废旧的竹子上进行涂鸦,利用剥花生来进行数学统计;小班的孩子利用橘子皮制作成橘子皮手串,利用各种形状的树叶来玩找影子游戏。

俗话说:游戏来源于生活,是反应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

园门外的向阳花乐园是幼儿园孩子们逗留时间最长,也最恋恋不舍的一个角落。

废旧的锅、碗、铲子、尺子、风车、泡泡水等,飘落的水杉树叶成了孩子们游戏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有的孩子在帐篷里看书,有的在玩捉迷藏,有的利用纸笔记录着美好的瞬间……孩子们投身于自然,亲身体验户外生活区的每一个角落,感受大自然气息,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情绪、情感融入并迁移到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去。

2.乡土资源在户外游戏区的运用我们根据园内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各班合理划分了户外活动场地。

创设了跑跳区、钻爬区、投掷区、平衡区、攀爬区等活动场地。

从走、跑跳、攀、爬、投掷等领域发展幼儿的动作,用心为孩子们重新打造了游戏新天地。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是指来自本地土地上的自然物质,如沙土、石头、树枝、草叶等。

乡土材料可以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并关注本土环境、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

下面我们将介绍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一、填坑挖沟游戏
在室外场地或室内搭建小型游戏园地,可以用来进行填坑挖沟游戏。

游戏可以设置一定的规则和要求,例如要求幼儿用乡土材料挖土填坑,或者用小石子堆成小山丘,来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制作石头画
幼儿可以收集本地环境中的小石子,将其洗净后制作成石头画。

这个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也能让幼儿了解和传承乡土文化。

三、制作各种玩具
应用乡土材料可以制作出各种具有本土特色的玩具和搭建一些玩具场地,比如用小树枝、小石子、纸盒等材料制作风车、船、狗屋等。

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认识本地环境和本地文化,同时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植物种植
可以在幼儿园场地内种一些本土的植物,如桂花、杏花、香椿等,让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参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并让他们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不同季节的植物特征。

五、进行田野调查
带领幼儿进行田野调查,让孩子们感受本地的自然环境,收集一些乡土材料,在所过之处可以摘野花,挖苜蓿,拾贝壳等等,也可以进行野餐或游戏互动,让幼儿更好地认识身边的世界。

总之,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乡土材料的运用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家乡、了解本土文化、增强环保意识,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是非常有益的一项教育活动。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丰富了幼儿的生活体验。

乡土材料包括土、沙、木头、石块、竹子等,这些材料来源于自然,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将乡土材料引入幼儿园活动中,可以让幼儿感受自然物质的纹理、形状、颜色和气味,增强幼儿对自然的认知和体验。

乡土材料还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对乡土文化的感受和理解。

通过制作土陶、编织竹篮等活动,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乡土手工艺的魅力,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乡土材料具有丰富的形态和材质,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搭配和组合方式,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玩沙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挖、铲、倒、填等操作,培养手部肌肉和手指的协调性,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乡土材料的多样性也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通过搭积木、拼图画等活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

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乡土材料具有天然的特性,具有一定的触感、嗅觉和视觉刺激作用。

将乡土材料引入幼儿园活动中,可以促进幼儿的感官感受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在沙箱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玩沙、挖洞、堆山等活动,感受沙的质地和温度,促进触觉和温度感的发展;沙箱游戏还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和眼部协调能力,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发展。

乡土材料的运用也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调适。

在泥巴、沙子、木块等活动中,幼儿可以感受到自然物质的温暖和舒适,促进情感的宣泄和情绪的调适。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幼儿的抵抗力和心理健康。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

通过乡土材料的运用,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以及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应加大对乡土材料的运用力度,充分发挥其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材料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陈鹤琴的“活教材”理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我园地处龙泉驿区同安街道的丽阳社区内,于城乡交界处,有着丰富的农村乡土资源。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依托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我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乡土资源,创造出特色性的体育区域活动材料。

根据当地的资源,我们把乡土材料分成农家用品和传统类,充分挖掘乡土材料蕴含教育价值,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为幼儿的体育区域活动发展提供“养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来发展基本动作,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个性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体育活动和其他教育活动是一样的,是多种形式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丰富幼儿的生活,更好的促进幼儿身体和心里的健康发展,我园于2015—2016年度下学期学期进行创新创优活动——《乡土材料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们总结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经验,但是也从中看到了许多不足,现将现阶段的创新创优工作进行一个简单的汇报:一、广泛收集各种乡土材料由于我园地处农村,属乡镇幼儿园,条件差,体育活动器材特别紧缺。

广阔的田野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物质材料。

于是,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多动脑、动手,收集不同季节的植物材料——竹竿、稻草、玉米叶、豆类、玉米芯、高粱杆、笋壳叶、木等。

与此同时,我们发出了绿色环保行动的倡议,收集一些废旧物品,特别是生态移民后,家中不常使用的一些农作工具等,每周一家长和孩子将收集的乡土材料及废旧材料慢慢的积累,就会有可观的乡土材料和废旧材料:枯树枝、农用工具、饮料瓶、绳子、碎布、瓶盖、易拉罐瓶、漂亮小石头、河沙、废报纸、硬纸壳、等。

还有,我们农村虽然没有各种高档的玩具,但是农村孩子也有他们耍的玩具,如:踢毽子、跳绳活动、踩梅花桩、竹竿舞、打陀螺、跳绳、滚铁环、纸飞机等。

教师把这些收集起来,也可是些乡土素材。

二、挖掘乡土材料,自制幼儿体育活动器材(一)自制户外体育活动器材,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八大动作的发展。

为了充分激发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不同年龄幼儿八大动作的发展,自制了一系列幼儿体育活动器材。

可分为木头类、竹子类、草类、传统类和农作工具类。

:木头类有:高跷(将圆柱体的木块两边用麻绳线圈上,幼儿一手拿一只高跷,双脚轮流往前走)、大木鞋(可三—四名幼儿双脚穿在一双大木鞋里,几人同时协调的抬同一只脚,依次往前走)、木筒、梅花桩、长木凳等。

草类有:稻草人(把稻草扎成草人当靶,进行打靶游戏)、草团(用草编成草团挂在墙壁上在2—3米内练习投掷)、草尾巴(将搓成的小短绳系在腰间当尾巴,在一定范围内四追逐跑;搓成长长的尾巴盘成一个圆形的草垫子,放在地上进行跳跃活动)、草绳子(把稻草搓在绳子,小班幼儿把绳子放在地上跳,中班幼儿可以甩绳子玩,大班幼儿可以进行跳绳比赛)、草网、草蛇、草球、草圈等。

竹子类有:竹马(将竹棒的一头做成马头,马头朝前,竹棒放在胯下,做骑马动作,发展跳的动作)、跳竹竿(我们把长长的、粗细一样的竹竿涂上各种颜色,让幼儿跳竹竿舞);竹推车(把竹子的一头劈开,装一个竹节作轮子,便成了小推车,这个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拖拉玩具)、花轿(将竹棒和纸箱做成轿子,让幼儿玩抬轿子游戏)、竹圈、竹蜻蜓、竹筒、竹梯、竹扁担、竹筒高跷等。

传统类有:毽子、响簧、陀螺、铁环、地牛等。

农作工具:风车、箩筐、提兜、扁担、筛子、簸箕、筢子等。

自制体育游戏器材安全、有趣又实用,在制作过程中既可激发幼儿的创新热情,又使幼儿的手脑并用能力得到锻炼,可谓一举两得。

首先让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材料,或为他们提供适合年龄特点的半成品材料,通过开放式提问,以旁观者身份引导幼儿巧用废物、变废为宝,与教师一起制作多种玩具。

资源的科学利用,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幼儿发展。

(二)、根据不同的乡土材料,选择适宜的制作方法材料是幼儿体育区域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既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对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选择丰富的农家用品和竹子资源,把它作为载体,对它进行移植、改制,开发出具有乡土特色的体育活动器材。

1.传承、传统。

勤劳的劳动人民在战胜自然的过程中用智慧创造了许多特有的农家用品。

在体育区域活动中,我们充分传承发扬地方乡土文化,进行挖掘、整合与提升。

收集各种农作工具,了解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并将它们进行筛选、归类。

如风车、筢子、箩筐等农家用品,由于现在的城乡一体化,大家都搬迁到社区居住,这些农家用品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我们将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给予发扬,使其回归生活。

2.仿制、改造。

传统的农作工具类繁多,但并不是所有材料都能直接使用,适用于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

因此,我们要对收集的材料进行仿制、改造,这是一个重新创作的过程,要注重材料的科学性、牢固性、安全性、操作性等。

如箩筐、挖土、梯子等工具都比较大,我们就缩小尺寸,让它们更适合幼儿的操作。

有些工具使用时安全性较差,如耙子等工具,我们就采用竹制材料进行仿制,降低铁制品的危险性。

3.装扮、美化。

传统的农作工具的颜色比较单一,缺乏美观性。

使用时,我们用色彩和图案,运用生活化美术进行装扮美化,使材料拟人化、形象化、色彩化。

农家用品以绿色、原木色为底色,如农家乐区域中的筛粮食用的大小不一的筛子,我们用花布进行包裹,不仅增强其美观性,也保障了安全性。

(三)利用乡土材料,编制具有民间特色的早操活动。

为了提高幼儿早操的质量,我们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与幼儿家长、幼儿一起自制了一系列操节器械,将健康素质培养持之以恒地贯彻于准备、学操、练操、表演、锻炼阶段。

即:引导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制作器械,共同参与选操、编操,鼓励幼儿积极提出建议,并运用观察、模仿、想象等方法,探索创编新动作,以此培养创新能力。

我们现创编了:蒲扇操、自制哑铃操。

我们也构思出了花环操、圈草操、腰鼓操、棍棒操、绳操、筷子操、彩球操、等,操练活动大大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优化了幼儿早操活动。

三、结合投放,注重全面性发展材料既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又是幼儿与知识之间的桥梁,材料投放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既是活动目标的具体体现,又是幼儿与教师、与同伴、与环境互动的中介。

因此,在开展幼儿园体育区域活动时,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乡土材料,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单一式投放与组合式投放相结合。

每一种材料都有自身的功能与特点,但单一投放,玩法较为局限,容易限制幼儿的思维。

因此,我们不断地调整材料投放的方式,尝试将单一式投放与组合式投放相结合,拓展材料的多种功能,可以创造性地开发出新的玩法。

如渔家用品中的鱼篓、花篮,我们发现游戏种类比较单一,仅限于捕捉、装运海产品。

为此,我们将其与球、平衡木、扁担等材料组合起来投放,将鱼篓、花篮与球结合起来玩装、抛接球、投放的游戏;将鱼篓、花篮与平衡木、扁担结合起来玩担运海产品走平衡木的游戏。

如农家乐区中的打麦穗游戏,原来只是让幼儿模仿成人打麦穗劳作,我们将其与贴有丰字的箩筐、扁担等材料组合起来投放玩“运粮食”的游戏,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发展幼儿跑和平衡的能力。

2.固定式投放与灵活式投放相结合。

在体育区域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的隐性资源和乡土材料的显性资源相结合投放。

园内的隐性资源,如大树、小土坡、水池、沙池、鹅卵石、草坪等隐藏在我们生活周围的资源,因其固定建筑、外形较为庞大、重量较重等因素,不易于挪动、改造,我们将隐性资源开发利用固定式投放。

乡土材料的显性资源,因其机动、灵活,将其与隐性资源组合投放,创造丰富的探索空间,有效地发展幼儿的不同运动能力。

如野战区中的小土坡与独木桥、荡桥、木桩、碉堡、手榴弹等材料组合投放,让幼儿钻、爬、双脚攀登小土坡,上坡跳、下坡跳,设置各种障碍物,玩用手榴弹炸碉堡游戏;如水区中的水井、水池、踩水车等与玩水工具、钓鱼工具、水桶、鱼篓等组合投放,让幼儿通过各种材料自主地探索玩水游戏。

3.规范式投放与自主式投放相结合。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体育动作发展目标,我们在海趣区、水区、农家乐区、野战区、建筑区等各个区域相对规范地投放相应乡土材料,开展具有特色性的体育区域活动。

为了满足不同幼儿能力需要,给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开设了一些可变性强、自主游戏的材料,让幼儿自主摆弄材料。

如农家乐区的筛粮食用的筛子,幼儿还可用于开展滚、顶、转、推、跑的竞赛性游戏;大小不一的竹梯不仅只用于攀爬取物,还可用于开展地面跳格子;与轮胎组合钻、手脚爬行、踏在横档上行走;空中垂吊等游戏。

四、收获成果本学期我们幼儿园侧重于利用竹类、农作工具和传统类的乡土材料开展体育活动来培养发展我园孩子的体能。

努力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每一位幼儿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在活动形式上设计得多种多样,均衡培养孩子走、跑、跳、爬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爱玩的、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在设计活动内容上也尽量做到新颖,利用乡土材料,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尽可能把身边可利用的各种本土资源制作成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器械。

实践证明,乡土材料在体育活动中的运用对我园幼儿身心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第一:让孩子们认识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从小树立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做一位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合格小公民。

第二:充分利用和爱护体育器材。

只有充分利用本土的优越教育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潜能,让乡土资源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引导孩子们快乐成长。

乡土材料制作出的体育器材虽然比较牢固,但是教师还是要培养孩子们爱护体育器材的意识。

比如教师在制作器材时可以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到其中,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体育器材制作的不易,在日常的活动中学会去爱护这些器材。

第三:我园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明显得到了增强,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耐力和速度上都有着很大的进步。

而且在各种体育活动中我们老师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各种良好的习惯和规则意识,使幼儿从小得到这方面的培养。

第四:促进了每个幼儿个性和潜在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幼儿勇敢、活泼、愉快开朗的性格,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体能动作用,发展了智力和感知能力。

许多以前胆子很小的幼儿,碰到困难只会哭,而现在胆子也大了,也会去挑战一些困难了。

五、存在不足当然,在开展这个活动当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第一:鉴于幼儿园户外活动形式多样的特点,决定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