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致密油储层现今地应力测井评价方法
分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

分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
石油地质勘探是寻找石油藏的过程,而储层评价是对已经找到的石油藏进行评估的过程。
在石油勘探和储层评价中,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有效的地质学数据分析和试验。
1.地质勘探方法:通过对地壳结构、构造和沉积相等多种地质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可能存在石油的地层。
2.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利用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如震源反演、声波波速分析、电磁场分析和重力场分析,来探测石油藏的位置和规模。
3.测井勘探方法:对已经钻入地下的钻井进行测井,通过分析测井数据,评估储层特征、含油性质和含油饱和度等参数,进而确定石油藏是否存在以及其性质。
储层评价方法:
1.测井分析方法:通过电阻率测井、自然伽马射线测井等多种测量数据,在储层内部判别石油和水的分布状况,以及石油藏的含油性质等信息。
2.岩心分析方法:通过获取钻孔岩芯,进行矿物组成和岩石结构、孔隙结构等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实验研究,对储层进行精细的评价和判别。
3.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原理,结合储层地质学信息,模拟石油藏的物理过程和流动规律,来预测储层的生产潜力以及油藏的开采方案。
总体来说,石油勘探和储层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综合性能,都是保证石油开采成功和利用石油资源的关键。
利用测井、压裂资料求取储层地应力的方法

利用测井、压裂资料求取储层地应力的方法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储层地应力的求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石油勘探中的储层地应力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石油勘探的热门研究话题之一。
储层地应力的估算技术广泛应用于钻井、注水、压裂以及其他石油勘探设计中,对石油勘探非常重要。
在现实应用中,储层地应力求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受力测试,一种是直接利用测井数据求取储层地应力。
受力测试是一种能够直接测量储层地应力的方法,能够在真实环境下估算储层地应力,但要求钻井深,费时费力。
而利用测井数据求取储层地应力的方法可以缩短求取储层地应力的时间,更节省经费。
首先,对于测井数据,要了解其实际的物理意义,以便正确的求取储层地应力。
根据测井曲线可判断出储层吸水性、渗透率以及油气分布,这可以为利用测井数据求取储层地应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般来说,利用测井数据求取储层地应力主要采用统计介电法、深度改正法、声波法以及三参数渗透强度模型等模型。
其次,在利用测井数据求取储层地应力时,可以利用压裂资料中的受压状态计算储层地应力,由此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储层地应力值。
压裂是调整地层压力状态的重要技术,利用实施压裂前后的测井变化和应力变化,可以估算储层地层压力,进而求取储层地应力。
最后,要注意,由于储层地应力具有地层特殊性,不同的测试方法无法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
因此,在采取求取储层地应力方案时,应注意把握不同方法的精度以及将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融合,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储层地应力结果。
总之,测井和压裂资料是求取储层地应力的主要资料,也是现在求取储层地应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同的求取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把握好它们的各自优势,融会贯通,正确合理地综合利用,才能进一步提高求取储层地应力的准确性。
利用测井、压裂资料求取储层地应力的方法

利用测井、压裂资料求取储层地应力的方法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储层地应力越来越成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参量,精确测定储层地应力已经成为当前石油勘探开发中重要的问题。
因此,利用测井、压裂资料求取储层地应力已经成为当今勘探开发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首先,为了求取储层地应力,应从储层的岩性特征和水文-热特征出发,分析定量地评价储层地应力。
岩石的压溶强度(SR)和抗压强度(UC)是构成地应力的基本参量,因此在进行储层地应力分析之前,首先要建立对岩性特征的良好认识。
其次,应分析储层水文特征,剪笼压力(Pc)是构成地应力的重要参量,直接反映地应力的大小。
此外,压裂资料是求取储层地应力的重要依据。
压裂资料与储层地应力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压裂资料可用来推测储层的地应力。
根据压裂实验分析,压裂次数多的区域,即注水性强的区域,其储层地应力较小;而压裂次数较少的区域,注水性弱的区域,其储层地应力较大。
针对储层地应力,可采用以上方法建立模型,计算出地应力的色块图,使地应力浅析更加方便、快捷。
从而达到掌握储层的开发乃至考虑技术参数的改善等研究方向。
最后,利用测井、压裂资料求取储层地应力有重要意义。
储层地应力直接反应地层构造特征,模拟地层受压、剪切及地层表面和底界的变形,可以分析油藏发育情况,掌握油气运移规律,改善技术指标,从而提高石油开发效率。
以上就是利用测井、压裂资料求取储层地应力的方法,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收获,运用到实际的研究中。
致密油地质评价方法

致密油是指在地层内含有较少裂缝的油藏。
致密油资源的评价是指对致密油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可采性进行评估的过程。
致密油地质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地质观察法:通过对地质剖面、岩心、油藏岩石和测井资料进行
观察和分析,对致密油资源进行地质调查和评价。
2.模拟法: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致密油资源进行数值模拟,
以估算致密油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3.化验法:通过对油样进行化验测试,以估算致密油资源的质量。
4.采样法:通过对致密油资源进行采样测试,以估算致密油资源的
数量和质量。
这些是常用的致密油地质评价方法。
致密油地质评价是油藏开发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法能够更准确地估算致密油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油藏开发提供依据。
分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

分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石油地质勘探是指通过对地下石油储层的综合研究,对石油资源进行甄别、开发、生产和管理的一项工作。
储层评价是石油勘探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储层岩石、储集层性质、储集层盖层及储集层地质结构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为了了解油藏的存在和分布情况,需要运用多种勘探和评价方法。
1、地震勘探法: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性,对地下结构进行探测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领域。
地震勘探可以提供大量的关于地下构造的信息,从而识别出油气的存在和分布,确定钻探的方向和深度。
2、电磁勘探法:利用地面产生交变磁场的磁化电流在地下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来探测地下的矿产资源分布,包括石油储量的勘探。
3、地质勘探法:通过对工作区域的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和综合研究,确定勘探区的岩石类型、构造形态、沉积环境等信息,并通过样品分析技术和钻探技术收集和确定地层信息,来推断地下油气的分布状况。
4、测井勘探法:测井勘探法是利用钻孔对地下地层进行现场测试,通过对钻井壁呈现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来识别油层并评价裂缝、孔渗、流体组成及储层厚度等地下特征。
二、储层评价方法:1、物性分析方法:储层性质是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物性分析包括测量孔隙度、渗透率、孔径分布、孔隙度中的有效孔隙度及渗透率中的有效渗透率等参数。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来判断储层的物性和储层的含油、含气等性质。
2、沉积相分析方法:根据沉积学原理对储集层产生影响的力量及其作用方式进行描述,确定沉积环境、沉积类型对于储层的性质及其分布的影响。
3、成因地质分析方法:通过对石油勘探区的成因地质演化过程的描述和研究,以及石油成藏的过程的认识,来掌握油气藏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和成藏时的储层特征等方面的信息。
4、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地球化学分析是利用化学方法对地下样品进行分析,识别其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从而判断样品所含的油气和气型的成分类型和含量。
总之,在石油地质勘探和储层评价方面,多种不同的方法和技术都被应用了,通过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石油资源分布,优化勘探方案,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和生产能力。
分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

分析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石油地质勘探是指为了发现石油、确定石油分布规律以及找出含油气层的位置和面积等信息,采用各种地质勘探方法进行研究和调查的一种科学技术活动。
储层评价是指通过对石油储层中物理性质、岩石学性质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储集层的储集性能和石油资源量。
下面将分析石油地质勘探和储层评价的方法。
石油地质勘探方法可以分为物探勘探方法和地质勘探方法两大类。
物探勘探方法包括地震勘探、地磁测量、电法测量等。
地震勘探是经常采用的勘探方法,通过发送声波信号并记录反射波和折射波的时间、幅度和相位等信息,可以获取地下地层的结构和油气圈闭信息。
地磁测量是利用地球磁场进行石油勘探的方法,通过测量地球磁场的强度、倾角和方向等参数,可以判断地下地层中的油气圈闭信息。
电法测量则是利用地下岩石的电阻率差异进行测量,来判断地下是否含有油气。
地质勘探方法包括地质剖面观测、地表地质调查和钻井等。
地质剖面观测是通过观察地表露头的分布和岩性,在地图上描绘出地层接触关系的一种方法。
地表地质调查则是通过河流、断层、火山口、泉水等地表地貌特征,以及野外地质和构造地质、矿物调查等来揭示地下的石油资源信息。
钻井则是最直接的地质勘探方法,通过钻井到地下地层,获取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
储层评价主要通过岩石学、物性、储层相等方面的研究进行。
岩石学是指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岩石组分分析等方法,对岩石成分和颗粒组成进行研究,来判断岩石的储层性质。
物性是指通过测量储层岩石的物理参数、孔隙度、渗透率等,来判断岩石的储存能力和石油的流动性。
储层相是指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等,来判断岩石的储层类型和储集条件等。
储层评价还可以通过地球物理方法进行。
地球物理方法包括测井解释、地震解释和地电解释等。
测井解释是通过测井数据,比如测井曲线、测井资料等,来判断地下岩石的物性、相态、含气含油性质等。
地震解释是通过地震资料,比如地震剖面、地震反射倍道等,来判断地下石油圈闭形成的地质条件、层位结构等。
致密油三品质测井定量评价方法课件

1000
孔隙度=11.34%
100
渗透ppoerrm率.=.1==10..0314.81%69×m10D-3μm2
岩石组分精细评价
元素俘获ECS/自然伽马能谱
孔隙结构定量评价
高精度核磁共振
有机碳含量、干酪根评价 元素俘获+高精度核磁共振
裂缝、微裂隙识别
微电阻率扫描/偶极横波
岩石力学、地应力分析 偶极横波/阵列声波+微电阻率扫描
压裂裂缝检测
过套管偶极横波测井
基本测井项目
高精度数控组合
基本测井系列:高精度数控+自然伽马能谱+电成像+核磁共振 关键井测井系列:高精度数控+电成像+元素俘获+核磁共振+偶极声波
岩石体积物理模型示意图
ZH30井长7全岩剖面综合解释成果图
干酪根 孔隙
绿泥石
石英 +
长石
方解石 +
白云石
伊利石
地层对于测井仪器的响应方程表示为:
b 1V 12V 2 iVi mVm
t t1V1t2V 2 tiV i tmVm
CNLCNL1V 1 CNL2V 2
……
1 V1V 2 V i
CNLiV i
10.33
YP2井
11.3
10.52
9.92
6
X233井
4
4.1
2.7
2.2
2
2.0
1.9 1.7
1.7
1.5
1.3 1.2
1.2
1.0
0 第1个月 第2个月 第3个月 第4个月 第5个月 第6个月 第7个月 第8个月 第9个月 第10个月 第11个月 第12个(月时间)
用测井曲线计算储层地应力的方法研究

用测井曲线计算储层地应力的方法研究【摘要】导致地应力的出现,其原因多样且很复杂,然而油田的开发离不开压力,尤其是准确的地应力数值。
在现场测试中,测井曲线能够很好地反应地下岩石的受力情况,所以可以通过建立测井曲线资料与地应力之间的某种关系,来间接得到地应力数值。
本文在详细理解测井原理和地应力成因的基础上,推导出测井曲线资料和地应力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现场实践应用,证实关系的准确性,以期提高和完善测井曲线资料和地应力参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地应力测井曲线岩石力学参数模型1 测井曲线资料解释地应力地层之间或同一地层内的岩石或者同一性质的岩石的地层孔隙结构、岩石力学参数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导致地层地应力的非均质性。
若依靠实测需找层内或层间地应力的分布规律,这是不切实际的。
结合测井曲线的资料和分层地应力的解释模型,可以分析地层之间或同一地层内的地应力的数值[1-4]。
1.1 垂向地应力的确定重力应力由岩体自重引起,岩体自重不仅产生垂直应力,而且由于泊松效应和流变效应也会产生水平应力。
垂向应力主要是由重力应力引起的,单元岩体所受到的垂向应力()可由密度测井资料求出,即:式中:―上覆岩石压力,;―目的层以上第i段地层的平均密度,。
―目的层以上第段地层厚度,―重力加速度,1.2 水平地应力的确定目标区地层平缓,近水平地层,因此选取如下的计算模型。
对于构造平缓地区,其水平地应力主要来源于上覆地层压力,另一部分来源于地质构造力,此时分层地应力计算模型为:式中:―构造应力系数;―上覆岩层压力,水平最大、最小地应力,;―孔隙压力,;―泊松比,无因次;―弹性模量,;―有效应力系数,―地层倾角;―地层上倾方位角;―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2 主要系数的确定测井资料与岩石力学特性参数的关系。
利用测井资料求解计算地应力所需的岩石力学参数,以泊松比为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内容包括现今地应力大小及方向,主要方法 案具有重要意义。
有实验测试法、测井解释法及模拟法。测井及模
拟方法结果依然需要实测地应力结果进行校正[5]。 1 地质背景
目前,只有差应变实验测试和水力压裂法能准确
研究区 (S9井 区)位 于 塔 中 北 坡 顺 托 果 勒 区
确定地层现今地应力大小,其他方法如声发射及 块,地形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宽缓单斜特征[8-9]。
0 引 言
性测试、古地磁、快 横 波、扩 径、FMI成 像 测 井 及天然地震 P波追踪等可用于判断现今地应力的
深层致密砂岩油储层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 方向[6]。实验测试仅能确定地层中某些层段的地
气勘探开发领域[1],但由于其自身具有低孔、低 应力,而测井评价方法成本较低,可建立单井纵
渗、强非均质性及各向异性的特征,难以制定有 向连续的地应力剖面[7]。
参数,其对应的实验为三轴岩石力学实验。动静态 过程中选用铝样作为参考样,因为铝样的 Q值大
岩石力学参数实验仪器采用 MTS岩石物理测试系 约为 150000,被认为是不发生声波衰减的标准介 统,该仪器主要由三轴室、超声波换能器、超声波 质 。 [12]
脉冲发射 -接收控制盒、温控装置及计算机构成。
图 1为铝样(参考样)及测试岩样的声波信号、
沉积厚度逐渐变薄[8]。志留系柯坪塔格组下段砂 测试的温度为 25℃,而地层围压 (65MPa) 条件
岩(S1k1)为主要的储层段,发育长石岩屑砂岩及 下的测试温度为 125℃。力学测试可获得岩石抗
岩屑砂岩,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目的层段。
压强度、杨氏模量和泊松比。
2 岩石力学参数测井计算
对于声学 参 数 的 采 集,在 相 应 围 压 条 件 下, 超声波脉冲发射后由接收控制盒自动完成。本文
验及测井等方法对现今地应力进行测井评价可以 造效果较差、水平井分段压裂后可稳产但不高产
为致密砂岩油储层高效开发提供支撑[4]。
的特点。因此,正确认识目的层的岩石力学及地
储层流体在地下的赋存及活动状态受地层现 应力性质,建立一套致密砂岩油储层现今地应力 今应力及孔隙压力的综合影响[5]。现今应力场的 测井评价体系,对制定合理的致密砂岩油开发方
第 2期 张建华等:深部致密油储层现今地应力测井评价方法
363
系柯坪塔格组自上而下可分为上段(包括上砂岩亚 水。样品中有 5组分 4级围压加载,每组 4个,4
段 S1k3-3、 中 泥 岩 亚 段 S1k3-2 和 下 砂 岩 亚 段 级有效围压分别为 0、22、44及 65MPa;另有 3 S1k3-1)、中段 S1k2和下段 S1k1,3个层段在 S9井 组样品只进行地层围压(65MPa)条件下力学测试。 区分布较为稳定,总体上由北向南地层逐渐上倾, 目的层温度梯度大致在 22℃ /100m,单轴力学
该仪器的轴向应力载荷最大值为 1000kN,压力传 频谱及振幅谱比率关系。在获得品质因子基础上,
感器的误差 <1%,位移分辨率为 00001mm。
利用频散方程式(1)可将实验测试频率下波速值转
张建华1,2,王改红3,尹 帅4
(1西安科技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54;2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3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西安 710021;4西安石油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 710065)
摘 要:利用测井资料进行现今地应力评价可以为压裂增产和水平井轨迹优化提供依据。以塔中 S9井区 志留系致密油为例,对目的层(S1k1)致密砂岩岩石力学性质及地应力进行综合研究及评价。从阵列声波测 井资料中提取了致密油储层的纵横波时差,获得了动静态力学参数转换关系。通过引入修正系数 C 至 Newberry模型中,实现了对致密油储层水平方向最小主应力(σh)的计算。考虑到地应力的各向异性,引入 非平衡结构因子(Ub),对储层水平最大主应力(σH)进行了测井计算。该测井解释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低 于 8%。古地磁、扩径分析及快横波方位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S1k1)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 NE向。 关键词:致密砂岩油储层;现今地应力;测井评价;Newberry模型;有效应力系数 中图分类号:TE311;P554 文献标志码:A
效的开 发 方 案[2]。致 密 砂 岩 油 储 层 开 发 过 程 中,
塔中 S9井区志留系致密砂岩油是该地区碎屑
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包括水平井轨迹优化及水力 岩油藏重要的后备资源战略基地,但目前研究程 压裂方案的制定[3]。在实施这些关键技术过程中, 度尚浅。该储层具有埋深大、致密(平均孔隙度小
现今地应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参数。结合实 于 10%,平均气测渗透率小于 1mD)、常规压裂改
成像测井所确定的地应力可作为参考值;各向异 该 区志留系主要包括下志留统及中志留统。志留
收稿日期:2017-09-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30) 作者简介:张建华 (1982—),男,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能源安全评价与基础地质。 引文格式:张建华,王改红,尹帅.深部致密油储层现今地应力测井评价方法[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9,39(2):362-368.
21 动静态力学参数实验
实验声学测试的频率为 1MHz,而测井分析的数
动态力学参数是指利用岩石波速,经计算获取 据频率为 20kHz,因此要对测试的声学数据进行 的岩石力学参数,其对应的实验为超声波速实验; 频散校正处理[10-11]。频散校正过程中,首先采用
静态力学参数是指直接通过实验获取的岩石力 39卷 第 2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Vol39No2
2019年 5月
Journalof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
May 2019
文章编号:1674-9057(2019)02-0362-07
doi:103969/j.issn1674-9057201902013
深部致密油储层现今地应力测井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