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科学练习题一: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能够自己制造食物。
你知道植物的生长过程吗?请根据以下问题回答。
1. 什么是种子?它的作用是什么?2. 描述植物的发芽过程。
3. 植物的根与茎的功能分别是什么?4. 通过什么方式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5. 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科学练习题二:鸟类的生活习性鸟类是一类特殊的动物,它们拥有独特的羽毛和飞翔的能力。
请回答以下问题,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
1. 鸟类拥有的特殊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2. 鸟类为什么需要筑巢?巢的结构有什么特点?3. 鸟类的食性有哪些不同类型?请举例说明。
4. 鸟类的迁徙是指什么?为什么它们需要迁徙?5. 鸟类的繁殖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描述。
科学练习题三:水的循环和变态现象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我们每天都需要用到水。
了解水的循环和变态现象对我们正确使用水资源非常重要。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什么是水的循环?简要描述水的循环过程。
2. 解释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
3. 什么是降水?降水有哪些形态?4. 请解释冰雹和雾的形成原理。
5. 为什么要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科学练习题四:天然资源的保护地球上有许多宝贵的天然资源,如土壤、森林、水源等。
保护这些资源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请回答以下问题,了解天然资源的保护。
1. 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请举例说明。
2. 解释土壤的形成过程和重要性。
3. 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为什么需要保护森林?4. 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请举例说明。
5. 列举几个保护地球资源的措施。
科学练习题五: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物质的状态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
请回答以下问题,了解不同状态下物质的性质。
1. 固体物质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2. 液体的特性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 气体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4. 解释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5. 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什么?反之叫做什么?通过以上的科学练习题,你对植物的生长过程、鸟类的生活习性、水的循环和变态现象、天然资源的保护以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了吗?不断积累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世界、保护环境、发展科技。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小学期末综合练习试题 (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地震发生时如果来不及逃出,应首先选择下面处躲避。
A. 阳台里B. 客厅里C. 卫生间2.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平静时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大约是()。
A. 5-8次左右B. 16-20次左右C. 7080次左右3.小明运动前每分钟心跳次数是78次,运动后可能是()。
A. 85次B. 78次C. 70次4.2020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重新测量“身高”。
近些年,珠穆朗玛峰仍在升高,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是( )A. 火山喷发B. 大地震C. 大陆板块碰撞挤压5.潜望镜常用于()。
A. 飞机B. 潜水艇C. 汽车6.经过实验探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与( ) 无关。
A. 漏水孔的大小B. 容器的颜色C. 水位的高低7.用流水来计时主要解决()A. 水流速度B. 水流量C. 水质的处理8.下面哪些现象说明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A. 光线打靶B. 潜望镜C. 彩虹D. 太阳能热水器9.放在杯子里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处被折断了。
是( )现象。
A. 光的折射B. 光线直射C. 光的反射10.夜晚,我们在灯光下读书、写字,主要是利用了( )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直线传播11.下列现象,与火山喷发没有关系的是()。
A. 地壳某些部位较薄弱B. 地壳某些部位有裂缝C. 地表上岩石风化严重12.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 )。
A.饭后做剧烈运动,帮助消化B.多运动、增强体质,抵抗传染病C.不经常吃太甜的食物,保持牙齿清洁13.下列哪项是光的弊端?()A. 太阳能热水器B. 激光手术C. 城市的玻璃幕反射太阳光14.以下主要不是利用反光原理的是()。
A. 五官科医生用的额镜B. 放大镜C. 汽车后视镜15.从脑发出的脑神经主要在()。
A. 头部.四肢B. 头部.内脏C. 躯干.四肢D. 头部.躯干二、判断题16.我们根据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是非常准确的。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练习题(含答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是怎样传播的》练习题(含答案)1.2 光的传播练题一、填空题1) 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见说话的人。
这是因为光传播直线,而声音是四面八方传播的。
2) 在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中,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对准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
3) 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干扰。
二、选择题1) 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C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2) 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原因是( B )光沿直线传播。
3) 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 )一叶障目。
XXX同学为了探究影子的变化,设计了如右下图的实验。
请回答4-6题。
4) XXX利用实验模拟了一天中树木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发现影子长度由120厘米变为60厘米,他测量的位置可能是在( C )D→E。
5)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把打开的手电筒当作光源。
下列物体同属于光源的是( B )刚升空的火箭。
6) 照射木条会形成影子,这是由于( A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
三、判断题1) 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2) 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是直线传播的,在水、真空中不是直线传播的。
(×)3) 拍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伍就排直了。
这可以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特点来解释。
(√)4) 光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
(√)5) 文艺汇演时,舞台上的彩色灯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6) 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得多,所以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
(√)7) 太阳光向四面八方传播,每一束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8) 为了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可以用眼睛直接对着手电筒观察。
(×)四、XXX1.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同时发生,但我们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答: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当闪电发生时,光能够瞬间传播到我们的眼睛,但声音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传到我们的耳朵,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含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和热量?A. 石头B. 木头C. 水蒸气D. 铁块2.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B. 猫C. 鱼D. 蜘蛛3. 下列哪种植物通过种子繁殖?A. 苔藓B. 蕨类C. 草本植物D. 藻类4.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A. 彩虹B. 回声C. 镜子成像D. 磁铁吸引铁5.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A. 氧气B. 水C. 铅D. 酒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快。
()5.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消费者。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表面约__%被水覆盖。
2. 植物的根主要吸收土壤中的__和__。
3. 光年是用来衡量__的单位。
4.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
5. 磁铁的两极分别是__极和__极。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描述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3. 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4. 列举三种不同的能源类型。
5.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千克,受到一个10牛的力作用,计算这个物体的加速度。
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水、酒精和盐,请描述如何分离它们。
3.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4. 如果要使一个电路中的灯泡变亮,应该如何连接电池和灯泡?5. 解释为什么在冬天呼出的气体会形成白雾。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为什么在夏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低。
2. 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五年级上册科学练习题

太阳和影子月日星期天气一、填空题1、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2、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是()3、北京故宫博物馆保存的日晷是()4、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和()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或()。
二、判断题1、太阳高度越高,影子就越长。
()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是影子最短的时候。
()3、我们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高度时,必须要在同一地点观察。
()4、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呈半圆周型。
()5、日晷是利用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规律而制成的。
()6、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三、选择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A、西→东;长→短→长 B东→西;低→高→低C、东→西;长→短→长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3、宁波某校天文小组正午时观测太阳,此时人影位于()A正南方 B正北方 C正西方 D正东方4、一天中,太阳下物体的影子在()最短A早晨 B正午 C傍晚5、日晷是测量()的工具A体积 B时间 C长度6、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日晷是()A赤道日晷 B地平日晷 C立晷四、简答1、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2、气温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五、探究题活动目的:制作简易的太阳钟准备材料:一根木棍,石头活动步骤:1、选择一个()的地方2、在地上()插一根木棍3、当手表到达某一个整点时,就在木棍的()放一块石头做(),并把时间记录下来。
这就是著名的()。
看月亮月日星期天气一、填空题1、月亮圆缺不同的样子叫做()2、一年就是()绕()公转了一周的时间;一月就是()绕()公转了一周的时间;一日就是()自转了一周的时间。
二、判断题1、观察月相变化的时间应按农历日期进行。
()2、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三、选择题1、月相的周期变化是()A一年 B一个月 C一周2、新月指的是天空中出现()A月牙 B不出现月亮 C满月3、月亮上明亮的部分总是向着()A太阳 B地球 C北斗星四、画图画出农历日期的月相初三初八十三十五昼夜交替月日星期天气一、填空题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16世纪()天文学家()提出了()——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的结果。
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含答案】

科学五年级上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鸟C. 猫D. 蜘蛛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是固体?A. 水B. 盐水C. 空气D. 铅笔4. 下列哪种现象是物理变化?A. 燃烧B. 腐烂C. 结冰D. 锻造5.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煤炭C. 太阳能D. 天然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 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 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多一个细胞壁。
()4. 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5.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位于第一级。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3.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海洋生物圈。
4. 磁铁的两极分别是北极和南极。
5. 水的凝固点是0摄氏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及作用。
2. 描述植物根的主要功能。
3. 解释物态变化中的熔化现象。
4. 简述太阳系的基本组成。
5. 解释为什么地球上有季节变化。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将一块冰块从冰箱中取出,放在室温下,冰块逐渐融化成水。
请问这个过程中,冰块的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什么?2. 某种植物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得更好,而在阴暗的环境中生长缓慢。
试解释这一现象。
3. 小华将一个乒乓球放在桌子上,用力击打后,乒乓球弹起。
请问这个过程中,乒乓球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4.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不变的原因。
5. 某种动物在冬季进入冬眠状态以适应寒冷环境。
请问这种适应方式对动物的生存有何意义?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同步练习试题全册附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单元练习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像太阳、萤火虫那样能发光且正常发光的物体叫作(),太阳光属于()光源。
2、光在空气中和水中是沿着()传播的。
给LED灯装上灯罩,灯光显得柔和,因为灯罩能()。
3、一支筷子斜放入水中,发现筷子弯折了,这种现象称作光的()。
4、潜望镜内部至少使用()个平面镜。
5、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猴子看到了水中的月亮是因为()的反射现象。
6、雨后的天空或瀑布的上空经常出现彩虹,彩虹的形成与光的()现象有关。
7、当()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部位,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观测()。
当()运行至地球的阴影中,就会发生()。
8、光源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光源,比如()、(),一种是人造光源,比如()、()。
9、()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让我们看到物体。
10、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它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
二、判断题(正确的后面括号里打“√”,错误的打“×”,共20分)1、没有光,我们看不见任何物体()2、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圆,月亮是光源()3、雷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打雷声,是因为光速比音速快()4、透过茂密的树林,照向地面的光线以曲线的方式传播的()5、鱼缸里只有一条鱼,调整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两条鱼甚至更多条鱼()6、物体什么颜色就发出什么颜色的光()7、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上有反射光到眼睛里()8、光的反射也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危害()9、照镜子时,我们可以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光折射形成的()10、为了观察,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直接去看太阳()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每题3分,共30分)1、下面不是光源的物体()A、太阳B、点燃的柴火C、镜子2、如果晚上熄灯后,人眼还能模糊地看到物体,主要原因是()A、受房间处灯光的影响B、房间内物体都会发光C、物体是白色的3、夏天,人们打太阳伞的原因是()A、阻挡风沙B、伞面可以反射和吸收部分光C、提防下雨4、我们排队时,如果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明队伍排整齐了,这是因为()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沿直线传播5、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潜望镜能观察到()A、海面的情况B、海面和空中的情况C、空中的情况6、下列成语中属于光折射的成语()A、立竿见影B、凿壁偷光C、海市蜃楼7、彩虹在天上只能出现一段时间,原因是()A、小水滴太小了B、空中的小水滴变成水蒸汽C、彩虹自己沙特消失了8、潜望镜里平面镜的摆放角度一般是()A、45度B、30度C、15度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射向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B、科学家在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时,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C、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光的物体表面的反射效果相同10、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能力()A、超强B、越差C、没变化四、实践操作(10分)五、实验题(10分)实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准备一个水槽,在水槽中点燃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一支激光笔从水槽的一端照射过去,看到光线我的解释是:六、简答题(10分)1、简述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2、举例说一说光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哪些作用?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过关训练五年级上册(含答案) 教科版一、选择题1.地壳的岩层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容易造成()。
《五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练题(人教版)
本文档包含了五年级科学上册练题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复和巩固所学的科学知识。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光
选择题
1. 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A. 300,000千米/每秒
B. 300,000米/每秒
C. 300,000厘米/每秒
2. 以下哪个物体能发光?
A. 铅笔
B. 桌子
C. 太阳
填空题
1. 白光是由__颜色_光组成的。
2. 近视是由于眼睛焦点落在了_视网膜前_。
第二单元:天地人
判断题
1. 人们可以通过登上高山来接近太阳。
(错误)
2.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永恒不变的。
(正确)
简答题
1. 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答: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中心轴旋转,一次自转约为24小时。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次公转约为365天。
2. 为什么北极夏季可以持续24小时的阳光?
答:北极夏季可以持续24小时的阳光,是因为北极地区在夏至时,太阳高度角非常高,几乎接近90度,导致太阳在地平线上不会落下。
第三单元:动物世界
填空题
1. _______是哺乳动物的最大特点之一。
2. _______是反映动物脊柱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名词解释
1. 动物的适应性是指动物对环境变化的________与________。
---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人教版)》的部分内容。
通过做练习题,学生可以测试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练习卷一、填空:1.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用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A 理解科学概念)2.在相同的时间里,跑过的路程的人跑得快,跑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的人跑得快。
(A 理解科学概念)3.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和的比值叫做物体的运动速度。
速度的常用单位是,读作,其他的还有、等。
(A 理解科学概念)4.看图填空:(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北北↑操场在校门的,食堂在花坛的,幼儿园在操场的,二号教学楼在一号教学楼的,在综合楼的,在操场的。
5.看图按要求写出张勇和王小明在教室中的位置。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西↑张勇在王小明的,是以为标准描述的。
从北边数张勇第行第桌。
王小明从南边数是第行第桌。
6.看图写出相对延庆四个旅游景点的位置。
(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工具与技术)①②③④7.下面是教室座位图,请把你自己的位置涂黑。
回答下面的问题:(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西↑(1) 我在,我选择的标准是。
(2) 涂出你东南(或西北)的一个同学。
(3)你在你这位同学的边。
标准是。
8.王小明10分钟1500米,张勇8分钟1400米,跑得快。
(B 理解科学概念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思维)9、表示方向的词语有:。
(A 理解科学概念)10、你们的教室的前方是方。
你面向教室的前方依次写出你的左边是方,右边是方,后边是方。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11.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多指,机械运动具有多种形式。
(A 了解科学概念)二、判断:1.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这段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
()(A 理解科学概念)2.在地球上,人们用指南针确定南北方向。
(A 理解科学概念)()3.机械运动具有多种形式。
(A 了解科学概念)()4.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的运动中。
(A 了解科学概念)()5.如下图,赛跑时,不管从哪里开始起跑,最先到达终点的人,速度最快。
(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工具与技术科学交流)()6.如下图,赛跑时,让所有选手同时同地起跑,最先到达终点的人,速度最快。
(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交流)()7.赛跑时,不管时间长短,哪一个人跑的距离越长,速度就越快。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交流)()8.如下图,赛跑时,看哪一个人长得最高,就表示他跑得最快。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交流)()9.赛跑时,都跑200米,谁用的时间短谁跑得快。
(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思维)()10.我站在王小明的前面,王小明站在张勇的前面,那我站在张勇的后面。
(C 理解科学思维)()11.在相同的时间里,跑过的路程短的人跑得快。
(A 理解科学概念)()12.跑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短的人跑得快。
(A 理解科学概念)()13.通常情况下,地图的上方为北方。
(A 理解科学概念)()14.所有的物体在空间中都占有一定的位置,能用一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准确定性的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
(A 理解科学概念)()15.作机械运动的物体,它的位置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B了解科学概念)()16.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 了解科学概念)()三、选择:1.速度的单位是()(A 理解科学概念)A 米/秒B 千米/时C 公里/时2.如右图,高速飞行的子弹相对于()是静止的,所以飞行员能抓到它。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A 高速飞行的飞机B 地面景物3.高速飞行的子弹是相对于()而言的。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A 地面景物 B 飞行员4.如左图,太阳东升西落,循环往复的运动是相对于()而言的。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A 地面景物B 太阳5、如下图,站在公路旁,观察正在行驶的汽车,人和周边的景物处于()状态。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A 静止B 运动6.做在火车里,外边的景物向后移动,此时人和汽车处于()状态。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A 运动B 静止7.在100米跑时,王小明和同学同时出发,王小明第一个冲向终点,他跑的()。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A 最快B 最慢8.在10分钟里,王小明跑了2200米,张勇跑了2500米,()跑得快。
(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思维)A 王小明B张勇9.王小明和张勇赛跑,张勇跑在王小明的前面,()跑得快。
(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A 王小明B张勇C无法判断10.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用()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A 理解科学概念)A 路程 B 速度C时间11.如右图:观察月亮在云层中的运动:(B 理解科学的联系与应用)(1)月亮相对于云层是,相对观察者。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A 运动B 静止(2)云层相对于月亮是,相对于观察者是。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A 运动B 静止(3)观察者相对于月亮,相对于云层是。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 A 运动 B 静止(4)分析得出结论:。
(B 科学思维科学工具与技术科学交流)A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观察的结果就不同B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参照物,才能描述的清楚。
12.看图,()描述的位置是错误的。
( A 理解科学的联系和应用)王晓明说:“天安门在毛泽东纪念堂的北面。
”()张勇说:“天安门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的西北。
”()李林说:“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的前面。
”()王洪说“人民大会堂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左边。
”()刘军说:“毛泽东纪念堂在人民大会堂右前方。
”()13.用力的把一个皮球向上抛起,当皮球向上运动时是(),当皮球向下运动时是()。
(B 理解科学的联系和应用)A越来越慢B越来越快C速度一样四、综合分析:1.赵方和王伟两人结伴外出旅行,几个小时后,到达某一“丁”字路口,如下图:两人分别打手机向自己的母亲汇报自己的位置:(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工具与技术科学思维科学交流)赵方说:我的前面有一座山,左手道路不通,我们只能从右边走。
王伟说:我的南面有一座山,东边道路不通,我们只能往西边走。
(1)分析:赵方可能从哪几个方向来?准备往哪几个方向走?王伟是从哪个方向来的?准备往哪个方向走?(2)两个人在描述自己的位置时,都是以什么做标准的?(3)你认为哪种描述更准确?为什么?(4)你认为什么时候用前后左右来描述方向更方便?2.看图试分析物体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工具与技术)将课本放在书桌上,再把钢笔放在课本上,用手轻轻地推动课本,使载着钢笔的课本缓缓向前移动。
分析:例:书本相对于钢笔而言是,相对于课桌而言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是。
(1)钢笔相对于书本而言是,相对于课桌而言是,相对于课桌而言是。
(2)课桌相对于书本而言是,相对于钢笔而言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是。
(3)观察者相对于书本而言是,相对于钢笔而言是,相对于课桌而言是。
3.请根据下面的地图分析谁的速度较快(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工具与技术科学思维科学交流)(1)A王小明从学校走到超市,共花了4分钟。
B张勇从学校走到家,共花了8分钟。
(2)A王小明爸爸从家走到银行,共花了1分钟。
B 张勇妈妈从家走到超市,共花了4分钟。
(3)A 王小明从家走到银行再走到超市,共花了15分钟。
B 张勇从家走到学校公园再走到超市,共花了15分钟。
4.王小明制作了玩具汽车,分别测试甲、乙、丙这三辆车10秒种所跑的距离,并记录下来,请看表回答下列问题。
(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工具与技术科学思维科学交流)(1)由快到慢依序在名次中填入1、2、3。
(2)如果三辆车同时由起点出发,15秒后,()车会跑得最远?5.美珍收集了各种资料,做了一个交通国家运动快慢的比较图,请你依据图中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各种交通工具1分钟走的距离。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工具与技术科学思维科学交流)(1)哪一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最快?(2)一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最慢?(3)从图中是利用哪一种方式来判断哪一种交通工具跑得最快?请在()内打√。
A、同样的距离,花费的时间最少,表示跑得越快。
()B、同样的时间,跑的距离越长,表示跑得越快。
()(4)由图中可知,火车、长途客车、机车三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请你按照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序。
6.请看图回答下列问题:下面是各种交通工具快慢的比较图(每前进1千米所花费的时间)。
(C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工具与技术科学思维科学交流)(1)住在北京的王小明要回天津的爷爷家过暑假,他应该搭乘上述交通工具中的哪一种交通工具既经济安全又能比较快到爷爷家呢?为什么?(2)张勇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如果一路畅行无阻,则需要约35分钟的时间,才能抵达校门口.如果他改乘公车,大概需要花多少时间呢?()7.下星期天我们全家要从北京德胜门出发到八达岭去观赏红叶,下面是各项交通工具的出发与到达的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工具与技术科学思维科学交流)①请问哪一种交通工具最节省时间?②请依照速度由快到慢排出顺序。
8.动物在开运动会,请你根据以下的数据,给动物运动员们排出名次:(B 理解科学联系实际与应用)五、看图回答问题:1.根据下图所示,以王小明为标准,将有关事物与方向连起来。
(A 理解科学概念科学工具与技术)西北方向大桥南边树林西边山北边公园东边高压线架东北方向工厂东南方向农家院西南方向河流2.观察下图,回答下面问题:(B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工具与技术)(1)这个旅游景点是北京市延庆县的。
(2)以金刚寺遗址的位置为标准,写出下列景点的位置:①金刚山在金刚寺遗址的,A东南B北C西南D东北②东大寨在金刚寺遗址的,A东南B北C西南D东北③十八盘在金刚寺遗址的,A东南B北C西南D东北④石熊跳崖在金刚寺遗址的,A东南B北C西南D东北3.下图表示三个小朋友进行玩具车比赛的结果,请帮他们排出名次,填入表格中。
(A 理解科学联系与应用科学工具与技术科学思维)(1)每一部车都跑250公分你是利用哪一种方式来判断谁的车跑得最快?请在()内打√。
A 、同样的距离,花费的时间最少,表示跑得越快。
( )B 、同样的时间,跑的距离越长,表示跑得越快。
( ) (2)每一部车都跑10秒你是利用哪一种方式来判断谁的车跑得最快?请在()内打√。
A 、同样的距离,花费的时间最少,表示跑得越快。
( )B 、同样的时间,跑的距离越长,表示跑得越快。
( )4.下面是小容、小芳、小莉三个人测试跑步的记录表,请你根据他们的成绩来回答题。
(A 理解 科学联系与应用 科学工具与技术 科学思维 )(1)小芳和小容,谁跑得比较快?( ) (2)小容和小莉,谁跑得比较快?( )(3)三个人之中,跑得最快的是 ( ); 跑得最慢的是( )。
5.下面的小动物正在举办动物运动会,请你当裁判,为参赛的各组选出速度较快的小动物,并在()内打√。
(A 理解科学工具与技术科学思维)6.嘉嘉收集了各种资料,做了一个动物运动快慢的比较图,请你依据图中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