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对比阅读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卖油翁》注释、选择、阅读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2课】

《卖油翁》注释、选择、阅读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2课】

《卖油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选择题】【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重点注释默写:1、【陈康肃公】公,2、【善射】3、【自矜】4、【圃】5、【释担】释,6、【睨】7、【但微颔之】。

但。

颔,。

之,。

8、【无他】9、【但手熟尔】熟,尔,10、【忿然】然,11、【安】12、【轻吾射】轻,13、【以我酌油知之】以,酌,之,14、【覆】15、【徐】16、【杓】17、【沥之】沥之,18、【遣之】遣,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陈康肃公善.射多谋善.断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手不释.卷C.惟手熟.尔深思熟.虑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置.之不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以是人多以.书假余B.睨之.久而不去已而之.细柳军C.而.钱不湿何苦而.不平D.以钱覆其.口其.业有不精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康肃笑而遣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公亦以.此自矜何以.战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不知有汉D.睨之,久而不去.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善:擅长B.公亦以此自矜.矜:夸耀C.尝.射于家圃尝:尝试D.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5、下列选项中对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是()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A.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B.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我酌油知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康肃笑而遣之.属予作文以记之.C.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自.三峡七百里中D.康肃笑而.遣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7、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B、以我酌油知之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下车引之8、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B、康肃笑而遣之.无丝竹之.乱耳C、康肃笑而.遣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乃.取一葫点置于地蒙乃.始就学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矜:夸耀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C、睨之久而不去:睨:斜着眼D、但微颔之:颔:指人的下巴10、与“徐以杓酌油沥之”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卖油翁》比较阅读4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卖油翁》比较阅读4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卖油翁》比较阅读4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XXX《卖油翁》比较阅读(截至2020年)【甲】XXX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XXX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XXX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XXX:“无他,但手XXX。

”XXX忿然曰:“XXX敢轻吾射!”XXX:“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XXX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XXX 笑①而遣之。

此与XXX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XXX《归田录》【乙】族兄中XXX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

XXX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

”乃遣吏持币往。

归报XXX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

大失望,姑命具食。

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曰:“XXX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

”遂命役导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

老翁哂曰:“我在,XXX?”入谷将半,老翁XXX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

”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

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

乃厚赠遣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

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

《庄子》曰:“伏众神,巧者不过者之门。

”——XXX《阅微草堂笔记》注:①此句为作品原有内容。

(庖丁)“解牛”是说透彻把握牛之筋节骨肉等内在结构,才能游刃有余。

(轮扁)“斫轮”是说斫轮奥秘难以传授,需要在实践中领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无他,但XXX但:②尔安敢轻吾射轻:③老翁手一短柄手:④至则一老翁,XXX但是:斧11.你从两文中两位老翁身上分别获得怎样的教益?(3分)12.扼要申明两文在写法上的配合的地方及其感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对比阅读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对比阅读题(含答案)

《卖油翁》对比阅读一、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乙]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

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

(2)据:统治,割据。

(3)级:层。

(4)患:嫌,担心。

(5)布:铺排。

(6)贻(yí):赠给。

(7)讫(qì):完毕。

(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

弥:紧密。

(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10)胠箧: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胠:从旁边打开,打开。

(11)履:走,踩踏。

(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匠师如其言()(2)人皆伏其精练()(3)尝射于家圃()(4)惟手熟尔()2. 翻译下列句子(4分)(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3. 甲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卖油翁对比阅读题及答案

卖油翁对比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陈康肃公……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 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 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3 .分别写出下列“之”字指代什么。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③徐以杓油沥之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乃取一葫芦置之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5 .本文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一个成语来回答)?6 .文中的两个人各有些怎样的个性特征?7 .记叙文有六个要素,时间、人物、地点、原因、经过、结果。

本文省略了 “时间”,试填下表把其他五个要 素填在表内。

8.“公亦以此自矜”的“此”指什么?用原文中的两个字回答。

卖油翁练习1①自矜()②睨之(2.解释下列加点字。

(2)①释担而立( )②睨之)③忿然()④酌油()③但微颔之( )④惟手熟尔②以我酌油知之( )④康肃笑而遣之(9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 ⑷见舟而畏之 畏10 .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都 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12 .[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3分) 三、阅读全文回答。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12文言文《卖油翁》阅读和答案解析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12文言文《卖油翁》阅读和答案解析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5.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尔”“安”“轻”“射”“覆”“徐”“杓”“沥”等字词的翻译。“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的翻译。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王勃字子安,六岁能属文。年十三省其父至江西会府宴于滕王阁。时帅府有婿,善为文章。帅欲夸之宾客,乃宿构①滕王阁序,俟宾客合②而出之,为若即席而就者。既会,帅果授笺诸客,诸客辞。次至勃,勃辄受,帅既拂其意,怒其不让,乃使人伺其下笔。初报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帅曰:“此亦老生常谈耳。”次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帅沉吟移晷③。又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帅曰:“斯不朽矣。”

第12课 《卖油翁》(解析版)-“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2课 《卖油翁》(解析版)-“举一反三”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2课 《卖油翁》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浮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浮没矣,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无他,但.手熟尔(2)尔安.敢轻吾射2.翻译下面句子。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此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4.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析,这两篇短文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答案】1.(1)只是(2)怎么2.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不是很精湛吗?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生不识水(不学而务求其道)。

4.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夫,多思勤练,就一定会取得成绩的,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表述完整、意对即可)【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句意为: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但:只是。

(2)句意为: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安:怎么。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对比阅读(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卖油翁》对比阅读(带答案)

《卖油翁》对比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

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③,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④,卧则读小说⑤,上厕则阅小辞⑥,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⑦亦言:宋公垂⑧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⑨尔。

(《欧阳文忠公文集》)(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吴越王钱俶的儿子。

②〔西洛〕西京洛阳。

③〔僚属〕官府的佐助官。

欧阳修、谢绛等都曾是钱惟演的僚属。

④〔经史〕经书和史书。

⑤〔小说〕杂记类书籍。

⑥〔小辞〕指短小的诗词。

⑦〔谢希深〕即谢绛,欧阳修的朋友。

⑧〔宋公垂〕即宋绶(shòu),家富藏书,以读书敏慧强记著名。

⑨〔属思〕构思。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 B.而少.所嗜好少:很少C.尝语.僚属语:告诉 D.但微颔.之颔.:下巴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尔.安敢轻吾射B.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每走厕必挟书以.往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自.钱孔入,而钱不湿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他,但手熟尔。

(2)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4.对甲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借事说理。

既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又告诉我们即使有本领也不能自傲。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对比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对比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对比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

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

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选自《彭玉麟家书》)注:①[倥偬]事多,繁忙。

②[门阀]名门贵室。

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士别三日.日.必了此功课为佳B.蒙辞以.军中多务余近日以.军务倥偬C.但.当涉猎但.微颔之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险躁则不能治.性(2)下面句子断句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以为/大有所益B.肃/遂拜蒙母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D.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3)上面两篇文章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

【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 ”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 ”品质。

阅读《卖油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对比阅读一、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乙]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

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

(2)据:统治,割据。

(3)级:层。

(4)患:嫌,担心。

(5)布:铺排。

(6)贻(yí):赠给。

(7)讫(qì):完毕。

(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

弥:紧密。

(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10)胠箧: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胠:从旁边打开,打开。

(11)履:走,踩踏。

(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匠师如其言()(2)人皆伏其精练()(3)尝射于家圃()(4)惟手熟尔()2. 翻译下列句子(4分)(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3. 甲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1分)4.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这个意义的成语)(2分)5.《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答案:1. (1)遵照,按照(2)都(3)曾经(4)同“耳”,相当于“罢了”。

2.(1)(卖油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再用铜钱盖在葫芦的口上。

(2)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3. 熟能生巧。

4. 放下;爱不释手,手不释卷等。

5. 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正面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反衬人物形象。

二、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6.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

(限断2处)(2分)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7.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8.[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9.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其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答案:6.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7.翻译下面句子。

(4分)(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关键词“矢、但、颔、日、道”等词漏译、错译一个扣1分。

句子通顺得1分。

)8.(3分,每空1分)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或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

(或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乙文:生不识水。

(或不学而务求其道)9.从陈康肃和卖油翁的故事中,我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诉我们人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

从北方勇者学没“不学而务求其道”而“未有不溺者”的故事中,我领悟到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操练。

(3分,表述完整、意对即可,未结合扣1分)三、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0~14题。

(18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伎:同“技”。

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尝射于家圃()(2)尔安敢轻吾射()(3)子乃曰可教射()(4)而不以善息()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3分)A.尔安敢轻吾射/ 安能辨我是雄雌B.但微颔之/ 但当涉猎C.睨之,久而不去/ 旦辞爷娘去D.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13.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4分)答:14.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答案:10.(1)曾经(2)轻视(3)你(4)休息(或调养气息)(每个1分,共4分)11.D(3分)12.(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分)(2)您为什么不替代我射一射呢?(2分)13.(1)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2分)(2)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2分)14.要点: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

(每点1分,共3分)四、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7分)(甲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乙文)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

率其徒行教常州。

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佝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榆之。

众大骇,走告杨。

杨大怒,召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券,令杨养息三日。

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卖蒜叟》15.用斜线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

(2分)以我酌油知之。

16.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4分)①公亦以此自矜:()②有卖油翁释担而立:()③但微颔之:()④徐徐负蒜而归:()17.翻译下列语句。

(6分)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叟能如是乎?18.谈谈你对“康肃笑而遣之”一句中“笑”的理解。

(3分)19.甲乙文章中陈尧咨和杨二相公性格特征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你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答案:15. 以我酌油/知之16. 自夸放下点头慢慢地17. 卖油翁看到他发射的箭十只中了八九只,只是微微的点头。

你这个老头也能做到这样吗?18. 一方面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的高超技艺以及其所说的道理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

19. 共同点:骄傲自大,仗着自己的技艺高强,炫耀于世。

我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人各有所长,即使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能骄傲自大。

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3、(1)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2)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5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