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构成二(完整版)

合集下载

形态构成学

形态构成学

构成的分类 “构成”作为一门学科可分为纯粹构成和目的构成 平面(图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其他
第二节 关于形态构成的要素态和人工形态 纯粹形态
自然形态是靠自律生成的,不涉及材料和制作等问题 人工形态是靠他律形成的,其形成存在着成型的技术问题 纯粹形态如果作为造型对象或者素材,必须予以直观化
轮廓的一面性 轮廓 一般以其内侧作为图形,并与不是图形的外侧相区别
暧昧的形 指多义的图形、包括图形与背景 交替显现和能把同一部分看作两个以上 对象的图形。它可以反映观看者的经验、 意志、希望和情绪。
我们的感觉不是孤立的,即使认识某个 形也要依靠与其周围的关系
形式的心理
力象 从力象的角度认识形态是人类知觉 的本质。相反的情况也成立,即对 一个部分的特性的感知,多少依赖 于他所嵌入的整体的性质,这证明 整体与部分的不可分性。
周围环境中寻找点构成形式
周 围 环 境 中 寻 找 线 构 成 形 式
周围环境中寻找线构成形式
在自然形态中寻找线构成形式
在人造形态中寻找线构成形式
在自然形态中寻找点、线、面构成形式
在周围环境中寻找点、线、面构成形式
构成创意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构成创意在招贴设计中的体现
构成创意在招贴设计中的体现
构成创意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构成创意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构成创意在家具设计中的体现
构成创意在家具设计中的体现
构成创意在装置艺术中的体现
造型的要素 可分为两大类:有形的要素(物质性因素)和无形的要素(关系性因素)
构成的思维 1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 直觉思维 • 逻辑思维 2 聚合思维(求同思维) 综合各种方案,或选一个最理想的方案并进一步利用直觉思维深入发展

形态构成二(完整版)

形态构成二(完整版)

六.进度安排:共3.5周 1.第一周—— 周四(12月2日):讲课,理解任务书;课下 阅读相关参考书;准备制作模型的材料; 周一(12月6日):绘制设计草图,开始制作 草模;继续阅读相关参考资料;
2.第二周—— 周四(12月9日):准备好草模,各辅导教师 以班为单位进行模型的评讲;修改草图; 周一(12月13日):继续修改及完善设计,开 始制作成果模型
b. 设立
物体设置在空间中,指明空间中某一场 所,从而限定其周围的局部空间,是空 间限定最简单的形式。
设立
围合
(2)水平方向的限定
用水平方向的构件限定空间; 主要手法有五种:
基面、抬起、下沉、覆盖、架起等;
a. 基面(肌理变化)
底面不同色彩肌理的材料变化。没有实用的 界定功能,只起到抽象限定的提示作用。 水平面的边界越清晰,其限定的领域越明确。
1)量感——对形态上在体量上的心理把握; 形的轮廓、颜色、质地等都会影响人对形 的量的感受和判断;
2)力感和动感
3)空间感
4)质感和肌理 不同材质能带来软硬、冷热、干湿等 丰富的感受
5)错觉和幻觉 视错觉
幻觉
6)方向感
五、建筑空间形态构成
空间是什么?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有限空间——封闭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 间(又称中介性空间、灰空间);
3、基本要素
点、线、面、体
点——表示在空间中的一个位置 线——点的延伸;特征有:长度、方向、位置; 面——线的运动;特征有:长度和宽度、形状、
表面、方位、位置等; 体——面的运动;特征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形式和空间、表面、方位、位置等;

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

形态构成一:名词解释:1、形态:指物体或图形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

2、形象: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形状或姿态。

3、形态:是事物内在本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包括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

4、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曾解释为“形成”和“构成”。

也就是包括自然的创造和人为的创造。

而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广义上意思与“造型”相同,狭义上是“组合”的意思。

5、包豪斯:是一种教育理念。

6、纯粹形态:属于概念形态,它虽然对立于现实形态,但同时又是所有形态的基础。

纯粹形态的基本形式有直线系和曲线系两类。

曲线系则分为自由曲线和数字曲线。

7、积极的形态:确定可以被感知的直观化的形态。

8、消极的形态:处于可见状态的概念形态。

9、直觉思维:以熟悉与当前情境有关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

10、逻辑思维:分析形态构成的各种独立成分,并列出各独立成分所包含的多种因素,然后将各种因素作排列组合,从而获得多种造型方案。

11、聚合思维:综合各种方案,或优选一个最理想的方案并进一步利用直觉思维深入发展。

12、完整的形:指具有封闭而连续的轮廓、意义明确肯定它的形态。

13、暧昧的形:本质上是指多义的图形,包括图形与背景交替显现和能把同一部分看作两个以上对象的图形。

14、单纯化:构成单纯形的条件是:构成要素少、构造简单、形象明确肯定。

单纯化原理是指尽可能用简单的结构单位去认识对象的方法。

15、接近的法则:彼此接近的刺激物比相隔较远的刺激物有较大的组合倾向。

16、相似的法则:彼此相似的刺激物比不相似的刺激物有较大的组合倾向。

17、连续的法则:即一些成分和其他成分使一条折线、一条曲线或者一个动作沿着已经确立的倾向连续下去。

18、趋合的法则:一些成分相互呼应,有助于形成一个更加紧密和更加完整的图形。

19、共同命运的法则:在一个共同的环境里移动或变化的那些成分的组合,将与视域中其他环境里运动或变化的成分相区别。

20、交搭:当一个图形(或形体)的一部分遮挡住另一个图形(或形体)的内部时。

《形态构成教案》

《形态构成教案》

《形态构成教案》word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形态构成原理,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如点、线、面、体等。

3. 学会运用形态构成原理进行创意设计。

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形态、形态构成、形态要素等。

2. 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对立统一、对比协调、层次感等。

3. 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重复、对称、平衡、节奏等。

4. 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等。

5. 形态构成的应用: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形态构成的应用。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其原理。

2. 第二课时: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3. 第三课时: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及其特点。

4. 第四课时:形态构成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5. 第五课时:形态构成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创意设计实践:评估学生在创意设计实践中的表现,包括想法的创新性、执行的准确性以及作品的完成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形态构成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分析和学生作品,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形态构成(完整版)

形态构成(完整版)

50
基本形——复形
感谢下载
51
基本形——复形
感谢下载
52
感谢下载
53
感谢下载
54
感谢下载
55
感谢下载
56
(2)形与形的八种基本关系
—— 分离、接触、覆盖、透叠、 联合、减缺、差叠、重合;
感谢下载
57
感谢下载
58
感谢下载
59
感谢下载
60
2)色彩
感谢下载
61
视觉与色彩
在视觉两大构成因素“形”与“色”之中,人类 对色彩的敏感力为80%,对形状的敏感力约为20%, 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
5
塔、草原上的蒙古包、广场上的柱子、纪念碑、绿地中的雕塑都有点的视觉特征。
感谢下载
6
感谢下载
7
线化的点
感谢下载
8
(2)线——具有面积与宽度;
形的长宽比越大,线的感觉就越强; 直线——垂直线:直接、坚强、严肃;
水平线:静止、安定; 斜线:飞跃、积极; 曲线——几何曲线:工整、冷淡;自由曲线:优雅、间接、动感;
感谢下载
28
感谢下载
29
(3)面——由线的运动构成;
自由形:随意、自由; 几何形:单纯、明快、简洁; 偶然形:不可预测的效果;
感谢下载
30
虚面——由一系列面构成,线的面化
感谢下载
31
点、线、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感谢下载
32
点的面化
感谢下载
33
感谢下载
34
线的面化
感谢下载
35
罗马千禧教堂
感谢下载
9
感谢下载
直线
10

形态构成学概论

形态构成学概论
空间 运动
1、完整的形 ✓ 图形和背景 ✓ 轮廓的一面性
2、暧昧的形 ✓ 容易识别的形/莫名其妙的形
✓ 隐藏的形 ✓ 奇怪的鲁宾杯
pattern
形态构成学
3、单纯化 视知觉具有简化、整化的特性,形态
的单纯化,在于结构单位的单纯性。
symbol
① 整体和部分——部分,是整体的结构单位 ② 群化法则——接近 / 相似 / 连续 / 趋合
1、创始人: 蒙德里安(1872—1944)荷兰表现主义画家。 康定斯基—— 俄国构成主义之父。 格罗佩斯——德国建筑家。 阿列克赛·甘—德国学者。
2、形态构成在日本 3、理论著作
pattern
形 态 构 成 学 symbol
三、构成的分类
纯粹构成——排除具体的实用性,抽取形态自身的情感力量,点线面组合的形式感。 目的构成——将纯粹构成原理法则应用于具体的设计,形成审美与实用的价值。
他们‘惊醒和失控’,把产品作为画面,使之成 为伟大的图形艺术品。
说是一种创造力的说服,视觉说服的艺术。 作品幽默风趣,呈现于传达潜在含义和拥有
丰富性智慧性的交流对话之中,以创意为本图文 精致的DDB风格,成为美国60—70年代创意革命 的新风尚。
〈4〉视觉创意导向
70年代品牌定位广告蓬勃发展,80年代 电视音乐广告受到关注。图像中心化、简约化、 标志化的图像时代。
80年代末,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加快,人
们无心细读广告——时代呼唤更有视觉吸引力
〈2〉李奥.贝纳(1892——1971) “能令人过目不忘的图形和标志就是成功的“
的广告,品牌的视觉风格比实用功效更重要,
芝加哥,万宝路——吸烟就是气派。
视觉的体验性、独特图形、符号识别成为90年

《形态构成教案》

《形态构成教案》

《形态构成教案》word版教案章节:第一章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形态构成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

3. 理解形态构成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形态构成的定义:形态构成是指在设计中通过形态元素的组合和布局,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设计作品的过程。

2. 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

3. 形态构成的重要性:形态构成是设计的基础,对于设计师来说,理解和掌握形态构成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设计作品,引发学生对形态构成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讲解形态构成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3. 练习:学生通过绘制点、线、面、体的不同组合,加深对形态构成的理解。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创意和技巧。

教案章节:第二章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形态构成的基本法则。

3. 理解形态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对比与统一、对称与非对称、平衡与对比、节奏与韵律。

2. 形态构成的基本法则:重复、对齐、近似、对比。

3. 形态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解形态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复习:回顾上一章节的形态构成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形态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法则。

3. 分析案例:分析一些成功的设计案例,了解形态构成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形态构成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案章节:第三章形态构成的创作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形态构成的创作方法。

2. 掌握形态构成的创作技巧。

3. 能够运用形态构成创作出具有创意的设计作品。

教学内容:1. 形态构成的创作方法:模仿、变化、组合、创新。

2. 形态构成的创作技巧:形态元素的运用、形态关系的处理、形态变换的方法。

构成基础第二版电子课件第四章立体构成

构成基础第二版电子课件第四章立体构成

第三节 立体构成材料与加工
4. 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能分类 材料根据物理性能分类,可以分为弹性材料、塑性材料和黏性材料。 弹性材料如皮筋、弹簧等,塑性材料如石膏、黏土等,黏性材料如胶水 等。
第三节 立体构成材料与加工
5. 根据材料的形态分类 材料根据形态分类,可以分为点状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和块 状材料。 (1)点状材料 点状材料本身的表现力极弱,它在构成中充当的是点缀、协调的配 角角色,很少作为主角单独出现。典型的点状材料有小玻璃珠、豆粒、 纽扣、瓶盖、药片、螺帽等。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图4-1-12 线的作用 1
图4-1-13 线的作用 2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三、立体构成中面的要素
1. 立体构成中面的概念 在几何学中,面具有位置、长度和宽度,但无厚度。但在立体构成 中,为了使我们看得见、摸得到,需将面扩大为三次元的体来表现。 面的种类很多,决定其面貌的主要因素在于外轮廓线。面材有直面 造型和曲面造型之分,它们非常具有美感,面材还具有将三次元造型简 化或抽象化的独特表现技能,如图4-1-14、图4-1-15 所示。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在立体构成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节奏是以规律 性的重复体现出统一,如图4-2-11、图4-2-12 所示。而韵律则以起伏回 旋、疏密有致、抑扬顿挫体现出变化。在立体构成设计中,若能灵活熟 练地掌握节奏和韵律,就会获得如同音乐般的美感形态,如图4-2-13、 图4-2-14 所示。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四、立体构成中体的要素
1. 立体构成中体的概念 在几何学中,体具有位置、长度、宽度和厚度,但无重量。在立体 构成中,体是形态设计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以三维度的有重量、体积 的形态在空间中构成完全封闭的立体,如石块、建筑物等。体因为占有 实际空间,所以从任何角度都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到它的存在,如 图4-1-20、图4-1-2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方向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水平要素和 垂直要素
水平要素有——水平线、水平面 垂直要素有——垂直线、垂直面
1)点:
标出了空间中的一个位置,静态,无方向,有集 中和控制作用,是建立空间中心、重点和领域感 的方法。 点有积聚性、向心性、控制性和导向性等作用, 对空间的限制作用最弱。
中心限定非中心限定
对垂直面进行变化会影响空间的方向性。
d. U形垂直面
限定一个空间范围,有明确的方向性,指向开 放端。在转角处进行变化,会使空间充满动感 并具有多向性。
e. 四个闭合的垂直面
是建筑空间中限定方式中最典型的、限 定作用最强的,空间是内向的。
围合面可以在尺寸、形式、开洞等方面进 行处理。
4)体
(2)两条垂直线
两根柱子能够在视觉上 确定一个平面——虚面
虚面——形成对称性,产 生引导作用,成为序列 的入口。
(3)三个或四个垂直线要素
可以限定一个明确的空间形状——角限定
(4)系列线要素
(5)双向线列
有助于表达大 空间的尺度感, 在大空间中划分 出不同的空间地 带。
(6)水平线要素
是集中式和串联式两 种构成的结合,由中 央的主导空间和向外 辐射扩展的线式串联 式空间所构成。
a. 线式臂相同
b. 线式臂相互垂直
c. 线式臂不同
(4)组团式构成
网格式构成
光影对空间 感受的影响
自然光、人工光; 倒影、虚影;
空间限定基本要素——点、线、面、体; 空间限定的方法——
六.进度安排:共3.5周 1.第一周—— 周四(12月2日):讲课,理解任务书;课下 阅读相关参考书;准备制作模型的材料; 周一(12月6日):绘制设计草图,开始制作 草模;继续阅读相关参考资料;
2.第二周—— 周四(12月9日):准备好草模,各辅导教师 以班为单位进行模型的评讲;修改草图; 周一(12月13日):继续修改及完善设计,开 始制作成果模型
3.第三周—— 周四(12月16日):课前裱纸,完善设计及成 果模型; 周一(12月20日):完善最终模型,课下拍摄 冲洗模型照片;
4.第四周—— 周四(12月23日):进行标题字、图名的标注、 绘制图框,张贴照片,检查与修图; 交图时间:12月23日10:30
六、注意事项: 1.仔细认真阅读所列出的参考书的相关部分, 熟悉形态构成的特点; 2.参看参考资料或相关建筑书籍,结合建筑实 例进行平面形态的构成与空间的处理;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
单一空间 二元空间 多元空间
1、空间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念
1 )实体以外的部分; 2) 物体和感觉到它存在的人之间的场所; 3 )空间是由实体限定的、由人的视觉感
受到的部分(空间是在可见实体要素限 定下所形成不可见的虚体);
实——形式(形态) 形状、大小、色彩、质感、位置、方 向等;
建筑初步课程作业五
建筑形态构成之
空间构成
一、概述 二、形态构成基础知识 三、造型的基本方法 四、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 五、建筑空间形态构成
四、形态构成中的心理和审美
1、形态的视知觉 1)单纯化原理
2)群化法则
指的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3)图底关系
“图”指我们看到的形; “底”指“图”的背景; 图底关系——正形与负形; 图:画面的知觉中心,依靠背景显现出来; 底:背景;
说明: 1.各图样大小、比例根据排版和图幅自定,以 清晰表达设计内容为宜;轴测图的形式、角度 自定,要求能够充分表达设计特点; 2.草模与成果模型照片各2-3张;在模型的适当 位置安放人物剪影,要大致体现出空间的尺度, 模型底板边长应在35-45cm之间;
3.标题字:空间构成 4.图幅:2号加长(840 X 420 mm); 裁图尺寸: 800 X 420mm;
比例所研究的是物体三个方向量度之间 的关系问题。
(3)尺度
尺度是指人如何观察和判断一个物体与 其他物体相比而言的大小。因此在处理 尺度问题时,总是把一个东西与另一个 物体相比较。
尺度所研究的是,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 上的大小印象和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 题。
空间的三个量度中,高度对空间的尺度影 响最大。
(1)水平面——包括底面和顶面
a. 底面:可以是地面,也可以是楼板平面
抬高或降低底面可以增强限定感,限定感的 强弱、视觉的连续程度与底面的高度变化有 关。
b. 顶面
顶面的变化是空间视觉上和心理感受上 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空间中的一个纯 视觉因素
(2)垂直面
在视觉上比水平面更活跃,是限定 空间、给人以围合感的重要手段
——老子《道德经》
“空间连续不断地包围着我们。通过空间的容积我 们进行活动、观察形体……空间像木材和石头一样, 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然而,空间是一种不定形的 东西。它的视觉形式、量度和尺度、光线特征——所 有这些特点都依赖我们的感知,即我们对形体要素所 限定的空间界限的感知。当空间开始被体量要素所捕 获、围合、塑造和组织的时候,建筑就产生了。”
有限空间——封闭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 间(又称中介性空间、灰空间);
3、基本要素
点、线、面、体
点——表示在空间中的一个位置 线——点的延伸;特征有:长度、方向、位置; 面——线的运动;特征有:长度和宽度、形状、
表面、方位、位置等; 体——面的运动;特征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形式和空间、表面、方位、位置等;
4)多元空间构成
即多个空间的组织方法,主要有集中式、 串联式、放射式、组团式等;
(1) 集中式构成:是一种稳定的向心式 构成,一般由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围绕 一个大的主导空间;
(2)串联式构成
a. 直线式串联
b. 折线式串联
c. 环式串联
d. 曲线式串联
e. 侧枝式串联
(3)放射式构成
b. 设立
物体设置在空间中,指明空间中某一场 所,从而限定其周围的局部空间,是空 间限定最简单的形式。
设立
围合
(2)水平方向的限定
用水平方向的构件限定空间; 主要手法有五种:
基面、抬起、下沉、覆盖、架起等;
a. 基面(肌理变化)
底面不同色彩肌理的材料变化。没有实用的 界定功能,只起到抽象限定的提示作用。 水平面的边界越清晰,其限定的领域越明确。
在空间限定要素上开洞,洞口的形状、大小、 位置和多少等决定空间的开敞和封闭程度。
在面上开洞
范斯沃斯住宅(密斯)
郎香教堂
3)二元空间构成
主要的构成方法有: 连接、接触、包容、相交等
(1)连接
(2)接触
(3)包容
大空间中包含着小空间,两空间产生视觉 上的连续性。
(4)相交(穿插式)
两空间的一部分重叠而成公共空间,并 保持各自的界限和完整。
点处于环境中心时,是稳定的、静止的; 点从中心偏移时,会构成新的中心
2)线
点延伸成为线,点是自然静止的,而线能够 在视觉上表现出方向、运动和生长。
根据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垂直线和水平线
(1)独立垂直线
一个垂直的线要素,如柱子、塔或方尖 碑,在地面上确立了一个点,而且在空 间中引人注目。 中心限定 非中心限定
下沉高度的不同,决定下沉区域和周围空间 之间的连续性。
抬高的空间可以表现空间的外向性或空 间的重要性,那么低于周围环境的下沉 空间则暗示着空间的内向性或空间的庇 护和保护的特点。
d. 覆盖
上方支起一个顶盖,在顶面与底面之间限定出 一个空间容积,使下部空间具有明显的使用价 值。 可以和其它的手法结合在一起来限定空间。
面的延伸成为体,一个体具有三个量度: 长、宽、高
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
4、空间的构成方法
1)单一空间的构成
(1)垂直方向的限定——用垂直方向构件限 定空间;如垂直线、垂直面等。
垂直方向限定方法——围合、设立;
a . 围合——
是空间限定最典型的形式,围造成空间内外之分。
垂直方向:围合、设立; 水平方向:基面、抬起、下沉、覆盖、
抬起;
建筑初步设计任务书二
一、作业目的: 初步了解和掌握空间的基本概念及操作方法, 加强对建筑形态及空间的感受能力;在理解 的基础上,掌握塑造空间形态的构成方法。
二、作业内容:
将一个长、宽、高比为1∶1∶1的空间单元体 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界面的连接处打开, 结合空间限定的知识重新设计这六个界面;
1)量感——对形态上在体量上的心理把握; 形的轮廓、颜色、质地等都会影响人对形 的量的感受和判断;
2)力感和动感
3)空间感
4)质感和肌理 不同材质能带来软硬、冷热、干湿等 丰富的感受
5)错觉和幻觉 视错觉
幻觉
6)方向感
五、建筑空间形态构成
空间是什么?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程大锦[美]《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建筑最本质的东西并不是围成空间的那个 实体的壳,而是空间本身…… 可以把建筑比喻 为容器——一种容纳人的活动的容器。”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任务就在于如何组 织这样一个无比庞大、无比复杂的内、外空间, 而使之适合于人的要求——成功地把人的活动放 进这样一个巨大的容器中去。”
空间高度可分为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空 间构成要考虑人体尺度和整体尺度,可以 产生不同的尺度感:宏伟(大)尺度和亲 切(小)尺度。
尺度是建筑的量度表达,尺度因量的差异, 可以表达宏大雄伟、朴实亲切、细腻精 致等不同的观感。
你能判断出这些建筑物的大小吗?
人物
和你想像的一样吗?
踏步
(4)封闭与开敞程度
面的形式和开口控制着内外空间视 觉上和空间上的连续性,是构成体量的 重要元素
a. 独立垂直面
形成两个空间领域的边缘,面的高度不 同对所限定空间影响亦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