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操作流程: 1.双人核对医嘱。 2.洗手。 3.核对病人身份。 4.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讲解操作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询问药物过敏史,检查局部皮肤状况,询问进食情况(空腹不能做皮试),询问酒精过敏史。 5.洗手并戴口罩。 6.准备用物:皮试盘内放置注射器(1ml、2ml各一)、 皮试液(皮试液开启有效期小于24小时)、肾上腺素、砂轮、棉签、75%酒精、注射单、弯盘。 7.双人核对皮试药液。

8.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吸皮试药液,排气,放妥。 9.携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病人身份、药名、剂量、用法。 10.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 11.选择适当注射部位。 12.消毒注射部位皮肤,消毒二次。 13.一手固定注射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进针注射(5刺入,5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固定针栓,推药液0.1ml,形成皮丘),推药时注意观察病人反应。 14.拔针,记录皮试时间。 15.安置病人并给与指导。 16.终末处理。 17.洗手。 18.由两名护士按规定时间观察结果。 19.记录。 注意事项: 1.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 2.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抢 救药品及物品。

3.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并予注明。 评价: 动作准确熟练5分。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2500U/瓶+5ml生理盐水=1ml含 500U青霉素,皮内注射0.1ml即含50U青霉素。 青霉素皮试阴性结果判断: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 青霉素皮试阳性结果判断: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1cm,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 性休克。在观察反应的同时,应询问有无胸闷、气短、发麻等过敏症状。阳性者不可用药,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并予注明,如出现过敏性休克,按过敏性休克抢救。

皮内注射操作及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及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为了进行各种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和局部麻醉,正确的皮内注射操作流程非常重要。在进行操作前,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包括穿戴整洁的衣帽、仪表得体、态度友好等。同时,需要规范洗手并带上口罩,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 在用物准备方面,需要准备好注射盘、75%酒精、棉签、 污物小杯、砂轮、1毫升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以及按医嘱准备好 的药物和抢救药物。 在操作步骤方面,首先需要将用品携带至病人床边,然后查对床号、姓名,并向病人解释并询问是否有过敏史。接下来,需要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对皮肤进行消毒,并等待干燥。再次核对后,用正确的手法将药液注入皮内,不要按揉或压迫,用干棉签吸干漏液。最后,整理用物,观察判断皮试反应并记录结果。

在评分标准方面,护士需要注意环境整洁、用物准备、操作步骤、内容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同时,需要注意不完整、少一件、不符等问题,以避免扣分。 XXX的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进行皮内 注射操作。 行穿刺,注意角度和深度,穿刺后松开止血带。 10.留置针插入后,固定留置针及输液器,调节输液速度,留置针 处贴透明敷贴,注射盘内放止血带、复合碘棉签、污物盒。 11.再次向病人介绍注意事项,询问是否有不适,整理用物。 12.记录留置针的位置和留置时间,每小时记录输液量和输液速度。 13.操作完毕后,及时清洗消毒用具,整理工作区域。 2.准备所需用物,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 3.携带用物至病人床旁,自我介绍并确认病人信息。 4.选择静脉,进行消毒和穿刺,并固定留置针。 5.连接输液装置并调节输液速度,再次核对信息并签名。 6.安置病人并介绍注意事项,整理用物。

皮内注射操作及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操作及评分标准 项内容分值等级得分目 用 1.注射盘一套,按医嘱备皮试液,0.1%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无菌盘,5432 物1ml 、 2ml 注射器, 操 2.按医嘱准备药物,检查药物名称、剂量、质量、有效期。5432 作 要 3.配置皮试液 :(皮试液浓度:青霉素 1ml 含 200-500ug 、链霉素 1ml 含1513119 点 2500ug、头孢 1ml 含 500ug、 TAT 每 ml 含 150IU) 、按以上要求配置皮试液, 搁置在无菌盘中 4.携用物至病人床边,核对床号,姓名5432 5.跟病人解说,咨询过敏史,有无大小便5432 6.选择注射部位:前臂内侧中下段,将病人手放在舒坦地点5432 7.排气、绷紧皮肤,针头斜面向长进入皮内,角度5-10 度固定针栓,1513119 注入 0.1ml 药液,呈圆形皮丘,拔针,勿按揉及压迫。 8.交代病人不要远离,嘱20 分钟后察看结果。5432 9.判断结果(双人判断):1513119 阴性:皮丘无改变,四周无红肿、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 1cm,四周有伪足,局部 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如 有可疑结果可做比较试验 .(在另一侧前臂局部注射 01.ml、 0.9% 生理盐水) 10. 将结果记录在暂时医嘱单上(双署名),如阳性者在病历、床头卡5432 等处做好标志,见告病人实验结果 11. 整理用物5432 注12.勿用碘伏及酒精消毒,嘱病人不要揉擦、免得影响结果的察看。5432 意 13.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严禁做皮试。皮试液现配现用,剂量5432 事 要正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及物件。 项 14.凡首次用药、停药三天后再用、以及改换批号,均按惯例做皮试5432 合 计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

皮试液配制及皮内注射法技术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 序号:考生姓名:得分:监考老师:操作时间:

相关知识点 一、皮内注射的目的是什么? 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二、如何判断皮试结果? (一)青霉素、头孢菌素、普鲁卡因、链霉素 1.阴性:局部皮丘: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全身情况:无自觉症状。 2.阳性:局部皮丘: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有局部痒感;全身情况: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破伤风 1.阴性:局部无红肿、全身无异常反应。 2.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全身情况与青霉素反应类似。 (三)碘剂过敏 1.口服法:有口麻、头晕、心慌、恶心呕吐、流泪、流涕、荨麻疹等症状为阳性。 2.皮内注射法:局部有红肿、硬块,直径超过1cm为阳性。 3.静脉注射法:有血压、脉搏、呼吸及面色等改变为阳性。 三、皮内注射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过敏实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2.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的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3.消毒皮肤时,避免反复用力涂擦局部皮肤,忌用含碘消毒剂,以免着色影响对局部反应的观察及与碘过敏反应相混淆。 4.不应抽回血。 5.判断、记录皮试结果,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并标注。 6.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并在病历、医嘱单、床头卡、腕带、一览卡均做标识。 7.备好相应抢救药物与设备,及时处理过敏反应。 8.特殊药物的皮试,按要求观察结果。 9.如果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皮试。 10.皮试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 11.如皮试结果不能确定或怀疑假阳性时,应采取对照试验。方法:更换注射器及针头,在另一前臂相应部位注入0.1ml生理盐水,20分钟后对照观察反应。 12.头孢类药物皮试前还要询问患者3天内有无饮酒史,以免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四、抽药液手法 抽取NS: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瓶身中上部,拇指与无名指夹住针管,针头不能完全进入安瓿,刻度朝上,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针栓尾,抽取NS多于4ml,排气。排药液时注意液体勿倒流,旋转针栓抽取所需量。 配制:先抽取药液0.1ml再抽取NS0.9ml至1ml,回抽气泡轻轻摇匀排气并排药液至0.1ml,再抽取NS0.9ml 至1ml,同法留药液0.25ml稀释至1ml 。 五、并发症

皮内注射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集团中心医院 十七、皮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试日期监考人签名得分

十七、皮内注射技术 (一)目的 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实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 3.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皮肤状况。 4.了解用药反应及皮试结果。 (三)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做好准备。 2.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后,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取药液,选择适当注射部位,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4.绷紧皮肤,注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注入0.1ml药液,使局部呈半球状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 5.迅速拔针,且勿按压。 6.对做皮试的患者,按规定时间由两名护士观察结果。 (四)指导患者 1.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注意事项。 2.告知患者出现任何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五)注意事项 1.消毒皮肤时,避免反复用力涂擦局部皮肤,忌用含碘消毒剂。 2.不应抽回血。 3.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4.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并予注明。 5.特殊药物的皮试,按要求观察结果。 (六)相关知识 1.皮试液配制浓度。

(1)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浓度:以每ml含青霉素200-500U的皮内试验液为标准; (2)先锋霉素皮试液配制浓度:以每ml含先锋霉素500ug的皮内试验液为标准。 2.皮内注射法操作常见并发症。 (1)疼痛(2)局部组织反应(3)注射失败(4)虚脱(5)过敏性休克(6)疾病传播。详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应急处理》 3.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组织抢救:①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②立即皮下注射 0.1% 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③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喉头水肿引起窒息时,应尽快施行气管切开。④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5-10mg 或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 200-400mg 加入 5%-10% 葡萄糖溶液500ml 内静脉滴注;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Omg或苯海拉明40mg 。⑤静脉滴注 10% 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溶液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如为链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可同时应用钙剂,以 10% 葡萄糖酸钙或稀释一倍的5% 氯化钙溶液静脉推注,使链霉素与钙离子结合,从而减轻或消除链霉素的毒性症状。⑥若心跳骤停,则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施行体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等。⑦密切观察病情,记录病人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尿量等变化;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的效果,为进一步处置提供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