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统设计实践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报告》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151班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李叔元完成日期2018年06月28日目录第一章设计目的与任务 (3)1.1 设计目的 (3)1.2 设计项目要求 (3)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3)2.1 搭建开发环境 (3)2.2 linux操作系统的常规使用 (4)2.3 windows 与 Linux的文件共享 (5)2.4 硬件控制 (5)2.5 写代码控制驱动对应的硬件 (6)2.6 人机交互 (7)2.7音视频的播放 (9)2.8音视频的播放 (9)2.9 U盘下载 (9)第3章智能家居的具体实现 (10)3.1智能家居整体设计图 (10)3.2智能家居C语言程序 (10)第四章心得体会 (18)第一章设计目的与任务1.1设计目的1掌握Linux系统的常规使用。
2掌握主控板的常规使用。
3掌握使用linnux系统编程代码控制主控板显示屏。
4对所学知识进行项目的验收检测。
1.2设计项目要求智能家居系统通过家庭网络,让系统中的各类设备之间相互联动,为我们营造智能化、舒适化、便利化的生活环境。
智能家居可以让我们解放双手,提高生活水平。
本次实训的要求是设计缩小版的智能家居,其特点在于操作简单、易于上手、稳定性强,实现实时监控、视频的播放、音乐的播放、图片的显示以及对控制led灯的开关。
所以本周要学习关于嵌入式的基本入门知识,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
第一章知识点总结2.1 搭建开发环境步骤:一:安装虚拟机,直接双击安装程序,不断下一步,最后要求你输入密钥,安装包里面有破解程序二:解压ubuntu就可以直接使用虚拟机:用软件来模拟真实的电脑,我们的linux操作系统必须在虚拟机上运行ubuntu(乌邦图):linux操作系统一个发行版本的名字使用linux操作系统登陆的时候千万不要用guest身份登陆,要使用yueqian登陆,密码是123456linux跟windows的使用习惯有些不同,作为开发人员我们使用命令来控制linux系统打开命令终端:ctrl+alt+tgec@ubuntu:~$gec---〉当前用户的名字ubuntu---〉操作系统的名字~ ---〉当前用户的家目录$ ---〉当前用户是个普通用户linux中的这些命令统称shell命令,做系统运维的人就是编写程序用这些命令来自动管理服务器2.2 linux操作系统的常规使用2.2.1启动Linux系统启动VMware--》选中Ubuntu12.04---》继续运行虚拟机--》进入桌面系统--》启动命令行--》双击terminal(ctrl + alt + t)2.2.2 linux常规命令的使用A.查看某个位置下有什么东西ls [选项] [路径]ls 查看当前的位置下有什么东西(刷新)ls -l 查看当前位置下文件的详细信息drwx rwx r-x 文件操作权限(chmod)ls -a 查看当前位置下所有的文件(包含隐藏文件)ls -la两个功能结合在一起B.修改工作路径(更改当前所处的文件夹的位置)cd (路径)cd /回到根目录(起点)cd / && cd home && cd gec===》cd /home/geccd ..返回上一级cd ~返回家目录(常规操作位置:家目录/共享目录)==>/home/gecC.得到当前的工作路径pwd 得到当前的位置D.创建&& 删除(文件/目录)touch 文件名1 文件名2//创建空白文件rm 文件名1 文件名2//删除文件mkdir 目录名1 目录名2 //创建目录rm -rf 目录名1 目录名2 //删除目录E.编辑&& 编译&& 执行gedit filename.c//怎么编写源文件(c代码)gcc/arm-linux-gcc filename.c -o filename //生成可执行文件(编译)./filename //运行可执行程序F.修改文件的为可执行权限chmod 777 filename(3)补充:路径的组成(文件存储结构:树状结构)相对路径:当前位置下/一级目录/二级目录绝对路径:/一级目录/二级目录2.3windows 与 Linux的文件共享虚拟机--》设置--》选项--》共享文件夹--》启用--》添加--》下一步--》配置如下主机路径(windows):笔记名称(LInux):share(必须进入/mnt/hgfs)test1.c:编写九九乘法表,编译,运行起来#include<stdio.h>void main(){char i,j,k;for(i=1;i<=9;i++){for(j=1;j<=i;j++){k=i*j;printf("%d*%d=%d\t",i,j,k);}printf("\n");}return 0;}2.4 硬件控制(1)双要素驱动程序+ 应用程序(配套出现)(2)驱动如何使用?A.得到驱动程序文件led_drv.ko / gec210_beep.koB.加载驱动-->产生设备文件--->文件IO才能生效insmod xxx.ko==>insmod: can't insert 'led_drv.ko': File exists 表示驱动已经存在C.查看系统下已有的驱动lsmod==>led_drv 1203 0 - Live 0xbf028000//LED驱动buzzer_drv 1488 0 - Live 0xbf022000//蜂鸣器gec210_beep 1298 0 - Live 0xbf0e6000 //蜂鸣器rtnet3070ap 24124 0 - Live 0xbf0d3000rt3070ap 488261 1 rtnet3070ap, Live 0xbf044000 (P)rtutil3070ap 22027 2 rtnet3070ap,rt3070ap, Live 0xbf037000ov9650 8851 0 - Live 0xbf02e000snd_soc_gec210_wm8960 3084 0 - Live 0xbf01c000snd_soc_wm8960 19792 1 snd_soc_gec210_wm8960, Live 0xbf011000D.卸载原有的驱动rmmod led_drv /buzzer_drv/gec210_beep(3)应用程序的使用./led_test报错:./led_testUsage:./led_test <led_no> <on/off>led_no = 0,1, 2,3test1.c:把LED和蜂鸣器的驱动加载,使用自带的应用程序进行控制2.5 写代码控制驱动对应的硬件(1)LED灯A.打开对应的设备文件:/dev/ledsB.控制灯的状态ioctl(led_fd, 1, led_namb);参数2:灯的状态1亮0灭参数3:灯的序号0/1/2/3C.关闭对应的文件描述符test2-1:完成的流水灯的设计。
电子系统设计创新与实践实习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创新与实践实习报告——数控直流电流源制作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通信工程09-1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摘要此次实习我的选题为数控直流源的设计与制作,我们小组在参考传统电流源以及普通数控电流源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性价比的同时提高数控电流源的准确性,再通过软件控制来实现数控直流源的工作。
本系统主要由直流电流源和单片机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直流电流源采用连续调整型恒流源,电源电路分为四个模块电路:比较放大器、MOS型调整管、采样电阻和负载。
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采用的是8位A/D转换芯片ADC0832,8位D/A转换芯片DAC0832,通过AT89C52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校正,同时它还负责键盘输入和LCD显示功能,人机界面友好。
关键字:直流源、AT89C52、DAC0832、ADC0832、LCD1602一、数控电流源简介所谓恒流源就是输出电流极其稳定不随负载变化。
为了保证电流不变,输出电压必须始终符合V=I*R。
即负载需要多大电压,恒流源就必须输出多大电压,“无条件”予以满足。
负反馈的作用就是“使之稳定”。
通过时刻“检查”控制对象的状态,并进行调整。
发现小了,就设法使之增大,发现大了,就设法使之减小。
形象地说,电流负反馈电路则是采样输出电流,计算误差,据此调节自身状态,使输出电流稳定,因而,输出特性接近恒流源。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电子仪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电源作为电路的动力源泉更是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电流源不论是在控制精度还是输出特性上都无法满足要求。
再者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D/A,A/D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数控电源成为可能,数控电流源不论是在控制精度还是在可操作性上都有传统电源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数控直流电流源。
输入交流36V,50HZ;输出直流电压<=10V。
其原理示意图如下:2.设计要求1)输出电流范围:200mA~2000mA;2)可设置并显示输出电流给定值,要求输出电流与给定值偏差的绝对值≤给定值的1%+10 mA;3)具有“+”、“-”步进调整功能,步进≤10mA;4)改变负载电阻,输出电压在10V以内变化时,要求输出电流变化的绝对值≤输出电流值的1%+10 mA;5)纹波电流≤2mA;三、数控电流源硬件系统整体设计AT89C52单片机、A/D、D/A芯片,键盘,LCD,显示器构成系统的控制电路;比较放大器、负载、调整管及采样单元构成恒流源电路。
电子系统实验学习报告[模版]
![电子系统实验学习报告[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a187c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c.png)
电子系统实验学习报告[模版]第一篇:电子系统实验学习报告[模版]电子系统实验学习报告这个学期我选了电子系统实验课,我是一个非电类学科的学生,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电学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了解了一些电学仪器和我校的一些电子实验室及其设备,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我校的一些实验室,我校的电学实验室主要有电工学实验室、电路分析基础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高频实验室、EDA实验室、DSP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装配实习室、创新实验室和电子工艺实验室等。
这些实验室主要集中在学校的实验大楼,其中,创新实验室可用于电子大赛活动等。
我们还参观了电子技术实验室,这是一个数字模拟实验室,主要的装备有万能表、电路箱、显像管等等。
我们了解了一些电学仪器,例如单片机,单片机是一种集成在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
在智能仪器仪表上、工业控制中、医用设备领域中、各种大型电器中的模块化应用中、汽车设备领域中等有着广泛的用途。
下面是DSP,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是一门涉及许多学科而又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是一种通过使用数学技巧执行转换或提取信息,来处理现实信号的方法,这些信号由数字序列表示。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数字信号处理已经在通信等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
其中DSP芯片主要在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仪器、声音语言、控制、军事、通讯、医疗和家用电器上应用广泛。
电子系统训练实习报告

摘要:本报告记录了我在电子系统训练实习期间的学习经历和实践成果。
通过对电子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我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提升了实践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习过程、所学知识和心得体会。
一、实习目的与时间实习目的:1. 巩固和拓展电子系统基础知识;2. 掌握电子系统的基本设计、调试和维修技能;3. 提高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共计两周。
二、实习地点与单位实习地点: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单位:电子系统研发部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系统学习了电子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子元件、电子电路设计、PCB设计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电子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实际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参与了电子系统的实际操作训练。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电路焊接:学习使用电烙铁、焊锡丝等工具进行电路焊接,掌握焊接技巧和注意事项。
- PCB设计与制作:使用Altium Designer等软件进行PCB设计,并制作出符合要求的PCB板。
- 电路调试:对焊接完成的电路进行调试,解决电路故障,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 问题解决: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如电路设计不合理、元件损坏、焊接不良等。
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同事和团队合作,我们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实际操作则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2. 团队合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和共同进步。
3. 持续学习:电子系统领域发展迅速,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
在实习过程中,我意识到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五、对母校教学实习工作的建议1.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的实习机会;2. 完善实习指导,提高实习效果;3. 加强与企业合作,拓宽实习领域。
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系统设计是现代科技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电子元件、电路设计、信号处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子系统来加深对电子系统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设计一个基于Arduino的温度监测系统。
通过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并将数据显示在LCD屏幕上。
实验器材:1. Arduino开发板2. 温度传感器3. LCD显示屏4. 连接线等实验步骤:1. 首先,将温度传感器与Arduino开发板连接。
将传感器的VCC引脚连接到5V引脚,GND引脚连接到GND引脚,将信号引脚连接到Arduino的A0引脚。
2. 接下来,连接LCD显示屏。
将显示屏的VCC引脚连接到5V引脚,GND引脚连接到GND引脚,将SDA引脚连接到A4引脚,SCL引脚连接到A5引脚。
3. 在Arduino开发环境中编写代码。
首先,需要包含所需的库文件,如LiquidCrystal_I2C库和Wire库。
然后,定义温度传感器引脚和LCD显示屏的相关参数。
接着,在setup函数中初始化LCD显示屏,并设置显示屏的列数和行数。
在loop函数中,通过调用温度传感器库函数获取环境温度,并将其显示在LCD屏幕上。
4. 将Arduino开发板与电脑连接,并上传代码到开发板上。
5. 实验完成后,观察LCD屏幕上的温度显示,确保温度监测系统正常工作。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Arduino的温度监测系统。
该系统能够准确地测量环境温度,并将数据实时显示在LCD屏幕上。
通过该系统,我们可以方便地监测环境温度的变化。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子系统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Arduino开发板和相关传感器进行电子系统的设计。
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如何编写代码并将其上传到开发板上。
这些技能对于今后从事电子系统设计工作将非常有帮助。
电子系统制作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电子系统制作实习。
本次实习主要在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
二、实习目的1. 了解电子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2. 掌握电子系统的设计、制作和调试方法;3. 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提高对电子行业的认识。
三、实习内容1. 电子系统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学习了电子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原理、元器件特性、电路分析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对电子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电子系统设计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我开始参与电子系统的设计。
首先,我们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了电子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指标。
然后,根据这些指标,我选择了合适的元器件,并设计了电路图。
在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在导师和同事的帮助下,我逐渐克服了困难。
3. 电子系统制作在电路图设计完成后,我开始了电子系统的制作。
首先,我按照电路图焊接元器件,注意了焊接质量和工艺。
在焊接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识别元器件、如何使用焊接工具等。
其次,我进行了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学会了如何使用电路板制作工具。
最后,我组装了整个电子系统,并进行了测试。
4. 电子系统调试在电子系统制作完成后,我进行了调试。
首先,我检查了电路的连通性,确保没有短路或断路。
然后,我进行了功能测试,验证了电子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在调试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测试仪器,如何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5.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和协作。
我们共同商讨设计方案,共同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团队协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分工合作。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电子系统设计、制作和调试的能力;2. 学会了电路原理、元器件特性和电路分析方法;3. 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 增强了对电子行业的认识。
五、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电子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特举办电子系统综合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模拟真实企业级项目,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实际操作技能,提升职业素质。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电子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介绍:邀请企业工程师介绍两个项目:基于虚拟仿真软件的数字农业数字孪生平台和基于STM32的四足机器人项目。
2. 理论学习:学习单片机原理、软件编程方法、电子行业基本工具等知识。
3. 项目实施:以项目小组形式,模拟企业一线研发项目,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
4. 作品展示与答辩:企业工程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组成专家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现场答辩和点评。
四、实训过程1. 项目分组:将144名学生分为若干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由5-6人组成。
2. 项目讨论:各小组根据项目要求,进行项目讨论,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时间安排等。
3. 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利用仿真软件和实际硬件进行实践操作。
4. 项目实施:各小组按照项目要求,完成项目设计和制作。
5. 作品展示与答辩:各小组向专家组展示作品,并进行现场答辩。
五、实训成果1. 项目成果:各小组成功完成了基于虚拟仿真软件的数字农业数字孪生平台和基于STM32的四足机器人项目。
2. 技能提升: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掌握了单片机原理、软件编程方法、电子行业基本工具等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3. 团队协作与沟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实训总结1. 实训效果显著:本次实训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2. 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电子系统设计创新与实践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创新与实践报告—简易红外遥控系统班级:通信09-1姓名:何探学号:3090731126指导老师:李新1 任务设计并制作红外遥控发射机和接收机。
2 要求(1 )自制红外无线收、发器,可以上电工作。
(2 )调制方式:自选编码调制方式。
(3 )遥控对象:4 个,被控设备用LED 分别代替,LED 发光表示工作。
(4 )接收机距离发射机不小于1m。
(5 )具有红外信号学习功能。
3 系统方案设计框图如下:红外遥控有发送和接收两个组成部分:发送端采用单片机将待发送的二进制信号编码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信号。
红外接收端普遍采用价格便宜,性能可靠的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如HSOO38,它接收红外信号频率为38KHz,周期约26US)接收红外信号,它同时对信号进行放大、检波、整形,得到相应电平的编码信号,再送给单片机,经单片机解码并执行,去控制相关对象。
(1)二进制信号的编码本设计采用不同的脉宽宽度来实现二进制信号的编码,可由发送单片机来完成。
用图2-2(a)表示二制信号中的高电平‘1’,其特征是脉冲中低电平的宽度等于0.26ms,相当于10个26us的宽度,高电平的宽度等于0.52ms,相当于20个26us的宽度;用图2-2(b)表示二进制信号中的低电平‘0’,其特征是脉冲中高电平的宽度等于0.26mS,而低电平的宽度是高电平的二倍,等于0.52ms,相当于20个26us的宽度。
上述10个和20个脉冲宽度还可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数据传输速度的需要。
(2)二进制信号的调制二进制信号的调制仍由发送单片机来完成,它把编码后的二进制信号调制成频率为38KHz 的间断脉冲串,相当于用二进制信号的编码乘以频率为38KHz 的脉冲信号得到的间断脉冲串,即是调制后用于红外发射二极管发送的信号。
如图2-3所示,A 是二进制信号的编码波形,B 是频率为38KHz(周期为26uS)的连续脉冲串,c 是经调制后的间断脉冲串(相当于C=A*B),用于红外发射二极管发送的波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系统设计实践报告
目录
项目一直流可调稳压电源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二带通功率放大器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三红外遥控器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四 EDA工具软件的使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五用MSI设计逻辑组合电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六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一 直流可调稳压电源设计
一、 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有一定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的直流稳压电源。
二、 设计要求
1) 输出直流电压(Uo )调节范围6~9V 。
(输入电压Ui~13V )
2) 纹波小于40mV 。
(Vpp )
3) 稳压系数2210v S -≤⨯
4)
输出电流0~200mA 。
5)
具有过电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200~230mA 。
6)
利用通用板制作电路。
7) 给出电路的Multisim 软件仿真。
三、 基本工作原理与设计要点
简化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原理见下图,电路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个部分构成。
稳压电路为较常用的串联型线性稳压电路,它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输出电压稳定性强、纹波电压小等优点示。
输入电压Ui 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
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为:
由上式可知输出电压与R4的分压呈线性关系,当改变R4抽头位置的大小,则输出电压也将发生变化。
电路中,R1为Q1、Q2、D2提供静态电流;C2为滤波电容,使Q1的基级电位稳定,一般C2去几十uF ;C3为输出滤波电容,以减小纹波输出;Q1是调整管,应具有足够的电流放大倍数和P CM 。
限流型过流保护电路如图示,当Io 较小,U BE2<U ON 时,T2截止。
随Io 增加T2导通,
I 被I C2分流,从而限制了Io 的进一步增加。
限流型保护电路输出特性如下图,动作电
流为:
流过R2、3、4的电流应比Q2基级电流大很多,一般应有10倍以上。
D2可以选取0.5W 的稳压管,如:BZV55-B5V1,工作电流通常选取5~10mA 。
调整管Q1的安全工作是电路正常工作的保证,它的选用主要考虑其极限参数I CM ,U (BR )CEO 和P CM 。
调整管极限参
数的确定,必须考虑到输入电压U I 由于电网电压波动而产生的变化,以及输出电压的调
节和负载电流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若单管性能无法满足需求,可采用复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