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8浙教版最新初中数学目录.doc
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

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七年级上册第1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1从自然数到分数 1.2有理数 1.3数轴 1.4绝对值 1.5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 2.2有理数的减法 2.3有理数的乘法 2.4有理数的除法2.5有理数的乘方 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7准确数和近似数 2.8计算器的使用第3章实数3.1平方根 3.2实数 3.3立方根 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 3.5实数的运算第4章代数式4.1用字母表示数 4.2代数式 4.3代数式的值 4.4整式 4.5合并同类项4.6整式的加减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1一元一次方程 5.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第6章数据与图表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2统计表 6.3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6.4扇形统计图第7章图形的初步知识7.1几何图形 7.2线段、射线和直线 7.3线段的长短比较 7.4角与角的度量7.5角的大小比较 7.6余角和补角 7.7相交线 7.8平行线七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1 认识三角形 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1.3 三角形的高 1.4 全等三角形 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6 作三角形第2章图形和变换2.1 轴对称图形 2.2 轴对称变换 2.3 平移变换 2.4 旋转变换 2.5 相似变换2.6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 3.2 可能性的大小 3.3 可能性和概率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4.1 二元一次方程 4.2 二元一次方程组 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5章整式的乘除5.1 同底数幂的乘法 5.2 单项式的乘法 5.3 多项式的乘法5.4 乘法公式 5.5 整式的化简 5.6 同底数幂的除法 5.7 整式的除法第6章因式分解6.1 因式分解 6.2 提取公因式法 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 6.4 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第7章分式7.1 分式7.2 分式的乘除7.3 分式的加减7.4 分式方程八年级上册第1章平行线1.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2平行线的判定 1.3平行线的性质1.4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第2章特殊三角形2.1等腰三角形 2.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2.4等边三角形 2.5直角三角形 2.6探索勾股定理 2.7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章直棱柱3.1认识直棱柱 3.2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 3.3三视图 3.4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第4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4.1抽样 4.2平均数 4.3中位数和众数 4.4方差和标准差 4.5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5.1认识不等式 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3一元一次不等式 5.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6章图形与坐标6.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6.2平面直角坐标系 6.3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7章一次函数7.1常量与变量 7.2认识函数 7.3一次函数 7.4一次函数的图象7.5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八年级下册第1章二次根式1.1 二次根式 1.2 二次根式的性质 1.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2.1 一元二次方程 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3章频数及其分布3.1 频数与频率 3.2 频数分布直方图 3.3 频数分布折线图第4章命题与证明4.1 定义与命题 4.2 证明 4.3 反例与证明 4.4 反证法第5章平行四边形5.1 多边形 5.2 平行四边形 5.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5.4 中心对称5.5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5.6 三角形的中位线 5.7 逆命题和逆定理第6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6.1 矩形 6.2 菱形 6.3 正方形 6.4 梯形九年级上册第1章反比例函数1.1 反比例函数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小结●目标与评定第2章二次函数2.1 二次函数2.2 二次函数的图象●阅读材料用计算机画二次函数的图象2.3 二次函数的性质2.4 二次函数的应用●小结●目标与评定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3.1 圆3.2 圆的轴对称性3.3 圆心角3.4 圆周角●阅读材料生活离不开圆3.5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3.6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小结●目标与评定第4章相似三角形4.1 比例线段4.2 相似三角形4.3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4.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4.5 相似多边形4.6 图形的位似●课题学习精彩的分形●小结●目标与评定九年级下册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1.1 锐角三角函数1.2 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1.3 解直角三角形●课题学习会徽中的数学●小结●目标与评定第2章简单事件的概率2.1 简单事件的概念2.2 估计概率2.3 概率的简单应用●小结●目标与评定第3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3.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2 三角形的内切圆3.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小结●目标与评定第4章投影与三视图4.1 视角与盲区4.2 投影4.3 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小结●目标与评定。
浙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目录九年级下\第一章 解直角三角形\九年级数学
下册全章教案 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doc
第1节(2课时) 6.1锐角三角形
第2节(2课时) 6.2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
第3节(3课时) 6.3解直角三角形
本章总结与复习(2课时)
中考链接
本章测试题
第二章 简单事件的概率
第1节(1课时) 8.1简单事件的概率………
(003)
第2节(1课时) 8.2概率的简单应用………
(004)
本章总结与复习(1课时)
中考链接
本章测试题
期末考试复习模拟(4课时)
九年级下\第三章 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
置关系\第三章 全章教案 直线与圆、圆与圆
的位置关系.doc
第1节(3课时) 3.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004)
第2节(1课时) 3.2三角形的内切圆………
(005)
第3节(2课时) 3.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005)
本章总结与复习(2课时)
中考链接
本章测试题
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
第1节(1课时) 5.1视角与盲区 (003)
第2节(1课时) 5.2投影 (004)
第3节(1课时) 5.3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005)
本章总结与复习(1课时)
中考链接
本章测试题。
新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新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Grade 7 - Mathematics CurriculumChapter 1: From Natural Numbers to nal Numbers 1.1 n to Natural Numbers and nal Numbers1.2 Number Line1.3 Absolute Value1.4 Comparing nal NumbersChapter 2: ns with nal Numbers2.1 n of nal Numbers2.2 n of nal Numbers2.3 n of nal Numbers2.4 n of nal Numbers2.5 Exponents of nal Numbers2.6 Mixed ns with nal Numbers2.7 XXX CalculatorsChapter 3: Real Numbers3.1 XXX3.2 n to Real Numbers3.3 Cube Roots3.4 ns with Real NumbersChapter 4: Algebraic ns4.1 XXX4.2 Algebraic ns4.3 Value of Algebraic ns4.4 Polynomials4.5 Combining Like XXX4.6 XXXChapter 5: Linear XXX Variable 5.1 Linear XXX Variable5.2 Properties of ns5.3 XXX VariableChapter 6: XXX6.1 Geometric Figures6.2 Line Segments。
Rays。
and XXX 6.3 Comparison of Line Segments 6.4 n and n of Line Segments6.5 Angles and Degree Measurement 6.6 Comparison of Angles6.7 XXX Angles6.8 XXX6.9 n of XXXGrade 8 - Mathematics CurriculumChapter 1: XXX1.1 XXX1.2 ns XXX1.3 Proofs1.4 Congruent Triangles1.5 XXX1.6 XXXChapter 2: Special Triangles2.1 XXX Figures2.2 Isosceles Triangles2.3 Properties of Isosceles Triangles2.4 Criteria for Isosceles Triangles2.5 Converse and XXX2.6 Right Triangles2.7 XXX2.8 XXXChapter 3: Linear Inequalities in One Variable 3.1 XXX3.2 Properties of Inequalities3.3 Linear Inequalities in One Variable3.4 Systems of Linear Inequalities in One VariableChapter 4: Graphs and Coordinates4.1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n4.2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4.3 XXXChapter 5: Linear ns5.1 Constants and Variables5.2 XXX5.3 Linear ns5.4 Graphs of Linear ns5.5 ns of Linear nsGrade 9 - Mathematics CurriculumChapter 1: Quadratic ns1.1 XXX1.2 Graphs of Quadratic ns1.3 Properties of Quadratic ns1.4 ns of Quadratic nsChapter 2: XXX2.1 Probability of Events2.2 XXX2.3 XXX2.4 ns of ProbabilityChapter 3: Basic Properties of Circles 3.1 Circles3.2 n of Figures3.3 Perpendicular Bisectors3.4 Central Angles3.5 Inscribed Angles3.6 Quadrilaterals Inscribed in Circles 3.7 Regular Polygons3.8 Arc Length and Area of SectorsChapter 4: Similar Triangles4.1 nal Segments4.2 XXX XXX4.3 Similar Triangles4.4 XXX4.5 XXX Similar Triangles4.6 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是指形状相似的多边形,它们的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长成比例。
目录-初中数学浙教版

浙教初中数学总目录七年级上册第1章有理数第2章有理数的运算第3章实数第4章代数式1.1从自然数到分数 2.1有理数的加法 3.1平方根 4.1用字母表示数1.2数轴 2.2有理数的减法 3.2实数 4.2代数式1.3绝对值2.3有理数的乘法3.3立方根4.3代数式的值1.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2.4有理数的除法3.4 实数的运算4.4整式2.5有理数的乘方 4.5合并同类项2.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4.6整式的加减2.7近似数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第6章图形的初步知识5.1一元一次方程6.1几何图形 6.5角与角的度量 6.9直线的相交5.2等式的基本性质 6.2线段、射线和直线 6.6角的大小比较5.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6.3线段的长短比较 6.7角的和差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6.4线段的和差 6.8余角和补角七年级下册第1章平行线第2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3章整式的乘除1.1 平行线2.1 二元一次方程3.1同底数幂的乘法1.2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2.2 二元一次方程组3.2 单项式的乘法1.3 平行线的判定2.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3 多项式的乘法1.4 平行线的性质2.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3.4 乘法公式1.5 图形的平移2.5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3.5整式的化简3.6同底数幂的除法3.7整式的除法第4章因式分解第5章分式第6章数据与统计图表4.1 因式分解 5.1 分式 6.1 数据的首级与整理4.2 提取公因式法5.2 分式的基本性质6.2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4.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5.3 分式的乘除6.3 扇形统计图5.4 分式的加减6.4 频数与频率5.5 分式方程6.5 频数直方图八年级上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第2章特殊三角形第3章一元一次不等式1.1认识三角形 2.1图形的轴对称 3.1认识不等式1.2定义与命题2.2等腰三角形3.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证明2.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3.3一元一次不等式1.4全等三角形2.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5逆命题和逆定理1.6尺规作图2.6直角三角形2.7探索勾股定理2.8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4章图形与坐标第5章一次函数4.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5.1常量与变量4.2平面直角坐标系5.2函数4.3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5.3一次函数5.4一次函数的图像5.5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八年级下册第1章二次根式第2章一元二次方程第3章频数及其分布第4章命题与证明1.1 二次根式 2.1 一元二次方程 3.1 频数与频率 4.1 定义与命题1.2 二次根式的性质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2 频数分布直方图4.2 证明1.3 二次根式的运算2.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3.3 频数分布折线图4.3 反例与证明4.4 反证法第5章平行四边形第6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5.1 多边形6.1 矩形5.2 平行四边形6.2 菱形5.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6.3 正方形5.4 中心对称6.4 梯形5.5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5.6 三角形的中位线5.7 逆命题和逆定理九年级上册第1章反比例函数第2章二次函数第3章圆的基本性质1.1 反比例函数2.1 二次函数3.1 圆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2 二次函数的图象3.2 圆的轴对称性1.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2.3 二次函数的性质3.3 圆心角2.4 二次函数的应用3.4 圆周角3.5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3.6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第4章相似三角形4.1 比例线段4.2 相似三角形4.3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4.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4.5 相似多边形4.6 图形的位似九年级下册第1章解直角三角形第2章简单事件的概率1.1 锐角三角函数2.1 简单事件的概念1.2 有关三角函数的计算2.2 估计概率1.3 解直角三角形● 课题学习会徽中的数学2.3 概率的简单应用第3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4章投影与三视图3.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1 视角与盲区3.2 三角形的内切圆4.2 投影3.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3 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最新版浙教版初中数学7-9年级目录(全)

第四章因式分解
4.1因式分解
第五章分式
5.1分式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1认识三角形
第二章特殊三角形
2.1图形的轴对称
第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3.1认识不等式
第四章图形与坐标
4.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第五章一次函数
5.1常量与变量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二次根式
1.1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1
第三章数据分析初步
3.1
第四章平行四边形
4.1
第五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1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6.1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二次函数
1.1
第二章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2.1
第三章圆
3.1
第四章相似三角形
4.1
九年级下册
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
1.1
第二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1
册名
章名
起始课节名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
2.1有理数的加法
第三章实数
3.1平方根
第四章代数式
4.1用字母表示数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5.1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图形的初步知识
6.1几何图形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平行线
1.1平行线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2.1二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整数的乘除
第三章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和表面展开图
3.1
浙教版初中数学Leabharlann 录(2014版)最新版
浙教版数学目录

浙教版数学目录浙教版数学教材目录一、三年级上册第一章数的认识 1.1 千以内数的认识 1.2 万以内数的认识 1.3 多位数的认识第二章计算方法 2.1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 2.2 三步计算的加减法2.3 乘法口诀和乘除法的计算第三章空间几何 3.1 物体和图形认识 3.2 平面图形的认识 3.3 立体图形的认识第四章应用题 4.1 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2 简单应用题4.3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二、三年级下册第一章数的认识 1.1 分数和小数的认识 1.2 百分数的认识 1.3 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二章计算方法 2.1 分数的加减法 2.2 小数的加减法 2.3 小数和分数的转化第三章空间几何 3.1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3.2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3.3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第四章应用题 4.1 分数和小数应用题的解法 4.2 百分数应用题的解法 4.3 比例应用题的解法三、四年级上册第一章四则运算 1.1 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 1.2 有括号和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1.3 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第二章数量关系 2.1 时、分、秒和千米的认识 2.2 质量和重量的认识 2.3 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第三章空间几何 3.1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3.2 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3.3 图形的放缩和相似图形第四章统计初步知识 4.1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4.2 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方法 4.3 概率初步知识四、四年级下册第一章数的认识 1.1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2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3 正负数和有理数的认识第二章计算方法 2.1 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3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绝对值第三章应用题 3.1 有理数应用题的解法 3.2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3 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第四章空间几何与数据处理初步知识 4.1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应用 4.2 数据整理和统计图表的应用 4.3 简单的几何体的展开图的应用。
浙教版初中数学目录及杭州各学校招生情况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简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的制定,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和教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改革和突破。
为支持和参预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促进我国中学数学教材多样化的进程和我国数学教材质量的提高,进而使我国数学教育在新的世纪,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特地组织了有关数学和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 (包括我国留学海外的学者),以及富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合力编写这套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7-9 年级)。
这套教材7 年级上册、7 年级下册、8 年级上册已于2004 年5 月全部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可于2004 年9 月开始实验。
这套教材的后三册也将陆续送审使用。
一、教材的编写队伍这套教科书的编写队伍主要由三部份人员组成:大学学科专家、中学特级教师和教研员。
他们对数学学科、数学教学、数学教材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主编范良火博士,1998 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系哲学博士学位(方向是课程和数学教学,兼修教育政策研究和社会学),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数学和数学教育系任教,并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芝加哥大学时任学校数学设计项目(UCSMP)的编辑工作,从事数学教材的开辟、编写和评价等有关事项。
1998 年底起至今应聘兼任新加坡胜利出版集团中小学数学教材主编(中学系列共同主编李秉彝教授;小学系列共同主编Foong Pui Yee 教授) 。
该中小学教材已由新加坡教育部批准,其中中学系列为约70%的新加坡中学使用。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学教师知识发展,数学课程和教材分析与比较,学生学业的多元评定及比较数学教育。
主持国立教育学院科研项目“新加坡数学教师知识发展研究”。
副主编岑申,原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主编。
主要作者还有金才华 (原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副主编),许芬英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等一批对数学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编写人员。
初中数学浙教版目录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从自然数到有理数1.1 从自然数到分数1.2 有理数1.3 数轴1.4 绝对值1.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2.1 有理数的加法2.2 有理数的减法2.3 有理数的乘法2.4 有理数的除法2.5 有理数的乘方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7 准确数和近似数2.8 计算器的使用第3章实数3.1 平方根3.2 实数●阅读材料神奇的3.3 立方根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3.5 实数的运算第4章代数式4.1 用字母表示数4.2 代数式4.3 代数式的值●阅读材料数学中的符号4.4 整式4.5 合并同类项4.6 整式的加减第5章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1 一元——次方程5.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阅读材料丢番图5.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第6章数据与图表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6.2 统计表6.3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图6.4 扇形统计图●课题学习关于“初中生最爱看的电视节目”的调查第7章图形的初步知识7.1 几何图形7.2 线段、射线和直线7.3 线段的长短比较7.4 角与角的度量7.5 角的大小比较7.6 余角和补角7.7 相交线7.8 平行线●阅读材料初识《几何画板》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 认识三角形 .1.2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和中线 .1.3 三角形的高1.4 全等三角形1.5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阅读材料拼图游戏1.6 作三角形第2章图形和变换2.1 轴对称图形2.2 轴对称变换●阅读材料现实中的轴对称现象2.3 平移变换2.4旋转变换2.5 相似变换2.6 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课题学习美妙的镶嵌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3.2 可能性的大小●阅读材料机会均等3.3 可能性和概率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4.1 二元一次方程4.2 二元一次方程组4.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阅读材料《九章算术》中的“方程”4.4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5章整式的乘除5.1 同底数幂的乘法5.2 单项式的乘法●阅读材料长度测量单位5.3 多项式的乘法5.4 乘法公式5.5 整式的化简5.6 同底数幂的除法5.7 整式的除法每阅读材料杨辉与三角两数和的乘方第6章因式分解6.1 因式分解6.2 提取公因式法6.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6.4 因式分解的简单应用第7章分式7.1 分式7.2 分式的乘除7.3 分式的加减7.4 分式方程●阅读材料王冠疑案与浮力定律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平行线1.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2 平行线的判定1.3 平行线的性质1.4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第2章特殊三角形2.1 等腰三角形2.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5 直角三角形2.6 探索勾股定理●阅读材料从勾股定理到图形面积关系2.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3章直棱柱3.1 认识直棱柱3.4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第4章样本与数据分析初步4.1 抽样4.2 平均数4.3 中位数和众数4.4 方差和标准差4.5 统计量的选择与应用第5章一元一次不等式5.1 认识不等式5.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5.3 一元一次不等式5.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6章图形与坐标6.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6.3 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7章一次函数7.1 常量与变量7.2 认识函数7.3 一次函数7.4 一次函数的图象7.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课题学习怎样选择较优方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二次根式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频数分布及其图形第四章图形与证明第五章平行四边形第六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反比例函数第二章二次函数第三章概率初步第四章圆的基本性质第五章相似三角形第六章问题解决的策略(一)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锐角三角函数第二章正多边形第三章投影与三视图第四章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五章问题解决的策略(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初中数学总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 1 章有理数第 2 章有理数的运算第 3 章实数第 4 章代数式1.1 从自然数到分数 2.1 有理数的加法 3.1 平方根 4.1 用字母表示数1.2 数轴 2.2 有理数的减法 3.2 实数 4.2 代数式
1.3 绝对值
2.3 有理数的乘法
3.3 立方根
4.3 代数式的值
1.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4 有理数的除法
3.4 实数的运算
4.4 整式
2.5 有理数的乘方 4.5 合并同类项
2.6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4.6 整式的加减
2.7 近似数
第 5章一元一次方程第 6 章图形的初步知识
5.1 一元一次方程
6.1 几何图形 6.5 角与角的度量 6.9 直线的相交5.2 等式的基本性质 6.2 线段、射线和直线 6.6 角的大小比较
5.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6.3 线段的长短比较 6.7 角的和差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6.4 线段的和差 6.8 余角和补角
七年级下册
第 1 章平行线第 2 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 3 章整式的乘除
1.1 平行线
2.1 二元一次方程
3.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2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2 二元一次方程组
3.2 单项式的乘法
1.3 平行线的判定
2.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3 多项式的乘法
1.4 平行线的性质
2.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3.4 乘法公式
1.5 图形的平移
2.5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3.5 整式的化简
3.6 同底数幂的除法
3.7 整式的除法
第 4 章因式分解第 5 章分式第 6 章数据与统计图表
4.1 因式分解
5.1 分式
6.1 数据的首级与整理
4.2 提取公因式法
5.2 分式的基本性质
6.2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4.3 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
5.3 分式的乘除
6.3 扇形统计图
5.4 分式的加减
6.4 频数与频率
5.5 分式方程
6.5 频数直方图
第 1 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第 2 章特殊三角形第 3 章一元一次不等式1.1 认识三角形 2.1 图形的轴对称 3.1 认识不等式
1.2 定义与命题
2.2 等腰三角形
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3 证明
2.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3.3 一元一次不等式
1.4 全等三角形
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2.5 逆命题和逆定理
1.6 尺规作图
2.6 直角三角形
2.7 探索勾股定理
2.8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 4 章图形与坐标第 5 章一次函数
4.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5.1 常量与变量
4.2 平面直角坐标系
5.2 函数
4.3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
5.3 一次函数
5.4 一次函数的图像
5.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八年级下册
第 1 章二次根式第 2 章一元二次方程第 3 章数据分析初步
1.1 二次根式
2.1 一元二次方程
3.1 平均数
1.2 二次根式的性质
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2 中位数和众数
1.3 二次根式的运算
2.3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3.3 方差和标准差
2.4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第 4 章平行四边形第 5 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第 6 章反比例函数
4.1 多边形
5.1 矩形
6.1 反比例函数
4.2 平行四边形及性质
5.2 菱形
6.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3 中心对称 5.3 正方形 6.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4.4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4.5 三角形的中位线
4.6 反证法
第 1 章二次函数第 2 章简单事件的概率第 3 章圆的基本性质1.1 二次函数 2.1 事件的可能性 3.1 圆
1.2 二次函数的图象
2.2 简单事件的概率
3.2 图形的旋转
1.3 二次函数的性质
2.3 用频率估计概率
3.3 垂径定理
1.4 二次函数的应用
2.4 概率的简单应用
3.4 圆心角
3.5 圆周角
3.6 圆内接四边形
3.7 正多边形
3.8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第 4 章相似三角形
4.1 比例线段
4.2 由平行线截得的比例线段
4.3 相似三角形
4.4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4.6 相似多边形
4.7 图形的位似
九年级下册
第 1 章解直角三角形第 2 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1 锐角三角函数 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2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
2.2 切线长定理
1.3 解直角三角形
2.3 三角形的内切线
● 课题学习会徽中的数学
第 4 章投影与三视图
3.1 投影
3.2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3.3 由三视图描述几何体
3.4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