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基本常识
草书基本技法

草书基本技法
草书,又称隶书,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自由奔放、潇洒洒脱的书写风格。
草书的基本技法包括以下几点:
1. 落笔:草书强调落笔的轻重变化,轻的地方笔尖轻点纸面,重的地方用力抵压,使墨迹饱满有力。
2. 长短疏密:草书利用笔法的长短疏密来表现字形的变化,通过笔画的宽度、清晰度和分布的疏密程度来体现字形的动态和变化。
3. 连顿:草书的笔画一般是连续不断地书写,通过连顿的笔画来表现字形的起伏和曲折。
4. 动静结合:草书注重动静结合的表现方式,一方面要有奔放、潇洒的动感,另一方面要注重字形的稳定和静态,保持整体的平衡。
5. 组字:草书常常将几个字连写成组,通过字与字之间的结合和衔接,形成整体的艺术效果。
6. 自由流畅:草书鼓励创作者放弃刻板、拘束,追求自由、流畅的书写方式,在笔法上更加注重个人的个性表达。
除了以上基本技法,草书的创作还需要借助于良好的笔墨、纸张等工具条件,并结合丰富的艺术修养,才能使作品更加出色。
同时,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技巧和理解,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和个人特点。
草书小知识

草书小知识草书小知识:一、草书用笔1、露起露收:草书的起笔和收笔一般是露锋,但是要切记虚出浮滑。
露起露收能使笔势相连,笔画间要有呼应且要紧密。
2、直中有曲:草书要讲究曲线变化,随意跌宕起伏,腾挪使直中有曲,但切忌一味的缠绕油滑,笔画要有力度。
3、轻重变化:草书笔画要有一点的变化,但是一味地重会产生板滞少神,一味的轻会产生虚漂浮轻,但是轻重必须有度,否则徒增恶给。
4、以少代多:草书宜尽量简练,可以以少代多。
5、宜转宜折:草书的转应多于折,但要转中愚折,折中有转。
6、方圆并重:方以显示方正,圆以增灵动达,方增过极会产生刻板,过圆则以显得油滑。
7、笔画替代:草书是一种符号书法(即绘画中的大写意),可以一个符号代替一字或偏旁(甚至于好几个字旁),以达到简便之效,收到一种抽象的艺术效果。
8、墨分五色:草书在书写过程中要讲究墨色的浓度枯润干湿的变化,初学者需要多看名家的真迹,以体会用墨的奥妙。
墨色的过程中有----调墨----浓----淡----枯----干全过程。
9、牵丝映带:前一笔画雨后一笔画之间轻提适度,但又不断开,前后相连,就会形成前后相连,形成牵丝,字内、字间都可相连,笔画就会形成一定的虚实对比,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活力。
10、中侧并用:起笔一般起笔用侧锋,收笔偶尔用侧锋。
行笔时常常用中锋,保证字的结构,以增强作品取妍效果。
二、草书章法1、动态平衡:写草书字不能写成四平八稳,要打破平衡,让字的某一部分欹侧,另一部分要通过处理,使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以增加强草书的动态姿势。
2、呼应顾盼:呼应是指笔势前后承接关系,顾盼是指一个字的某一部分之间的朝楫迎让。
也就是不要顾及偏向压制一部分或者另一部分,要坦然和平共处。
3、疏密对比:"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在行草书中的空间布局更加如此。
但不一定要注意,笔法熟练,用笔得当,要"极贵自然"不要刻意强求做作。
要使的部分提得起,放的下。
草书书法知识点总结

草书书法知识点总结一、草书书法的起源与发展草书书法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草书书法以其奔放潇洒的特点,成为当时书法艺术的一大特色。
东汉时期,草书书法逐渐形成,并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代的张旭、怀素、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大家,以其刚劲有力的笔触和简练自然的风格,为草书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唐以后,草书书法逐渐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独特风格,其以潇洒自然、奔放豪迈的笔法和特有的艺术魅力而著称于世。
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赵孟頫等著名书法家,进一步丰富了草书书法的艺术内涵,使其成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明清时期,草书书法逐渐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种传统,其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近代以来,草书书法在传统书法艺术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被认为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大瑰宝,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二、草书书法的艺术特点草书书法以其奔放豪迈的笔势、简约明快的形态、随心所欲的自由和充满生命力的表现手法而著称于世。
其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的艺术特点:1. 奔放豪迈:草书书法的笔法奔放潇洒,具有极强的个性和表现力,展现出了书法家的豪迈气息和艺术情感。
草书的笔势多为横竖交错,左右横行,寓意作品的内容意境广阔,给人以想象空间。
2. 简约明快:草书书法的形态简练明快,不拘泥于字形结构,崇尚意境表达,注重笔势的灵动和形态的明快。
其作品构图简洁,线条流畅,勾勒出简约而富有韵味的艺术效果。
3. 随心所欲:草书书法的表现手法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个性化,书法家可以凭借自己的笔墨天地,任意挥洒,在纸上流淌,寓意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表达了书法家的心情、情感和审美追求。
4. 充满生命力:草书书法作品常常给人以生动、豪放、磅礴的艺术感受,充满了生命力和创造力,展现了书法家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总的来说,草书书法以其奔放豪迈、简约明快、随心所欲和充满生命力的艺术特点,成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种独特风格,为人们所喜爱和推崇。
草书的基础知识

草书的基础知识
草书是一种书法艺术,常常被用来书写诗歌、文章和书信。
草书的特点是线条自由、流畅,墨迹淋漓,大胆随意。
如果您想学习草书,以下是一些基础知识:
1. 了解草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草书起源于东汉末年,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草书的发展与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2. 学习草书的笔画基础。
草书的笔画多为长短不一、粗细变化的直线和曲线组成,需要掌握不同的书写技巧和笔法。
3. 熟悉草书的字形特点。
草书字形多为变异的楷书,字形变化多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创作。
4. 练习草书的基本构成要素。
草书的构成要素包括字体、行距、字形等,需要注重练习和掌握。
5. 培养练习草书的习惯。
学习草书需要勤奋练习,可以通过模仿大师作品、练习基本笔画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总之,草书是一门需要长期练习和掌握的艺术,只有不断练习和钻研,才能达到高水平的书法境界。
- 1 -。
草书知识点总结

草书知识点总结一、草书的历史渊源草书是隶书发展而来,因此具有其行草般舒展自如的品质。
隶书是从秦朝的大篆演化而来,而草书则是在隶书基础上经过长期发展而成的。
据考证,草书起源于东汉末年,到了三国时期,草书的书体规范已经逐渐形成了。
草书的发展在魏晋时期达到了顶峰,此时的草书以草体为主,多笔写法,极富变化性,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
二、草书的特点1. 狂放豪气:草书的笔画多采用化势法,变化万千,气势磅礴,富有狂放豪迈的气魄。
草书的笔画多以断筋、断劲、断字,不拘一格,自由奔放,给人以一种天马行空的感觉。
2. 极具动感:草书笔法潇洒大气,用笔自由流畅,且笔画之间呼之欲出,让人感受到了极具动感和生命力。
3. 线条美:草书的字体以线条为主,笔势磅礴,构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深的视觉冲击。
4. 气势磅礴:草书作品所表现出的气势,往往磅礴雄壮,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和活力。
5. 变化万千:草书的笔画变化多端,以断筋、断劲、断字为主,用笔奔放自如,尽显出极强的变化性。
三、草书的价值1. 文化价值:草书作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草书通过书写方式和笔墨表现,使得其凝聚着中国古代艺术与思想精华的特质。
2. 艺术价值:草书以其狂放豪迈、富有动感和线条美,成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一种瑰宝。
草书作品,在审美价值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朵奇葩。
3. 精神价值:草书作品所表现出的狂放豪气和动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
四、草书的技法和造型特色1. 草书的笔法:草书的笔法多以断字断句,用笔奔放自如,激情四射,表现出一种气吞山河、横扫万里的豪情壮志。
2. 草书的造型:草书的造型特色在于笔画狂放自由,富有动感与生气,线条深浅粗细错落有致,给人以一种视觉冲击。
五、草书的书家1. 王羲之:王羲之是中国草书史上的一代宗师,他以笔精意赅、潇洒自如的笔墨表现,塑造了中国草书的一种基调。
写草书的基础知识

写草书的基础知识
写草书是中国书法中独特的一种字体,它的风格意境独具特色,颇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想要学习写草书,首先需要掌握以下基础知识:
1.笔画:草书的特点是丰富的笔画变化,因此笔画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笔画包括横、竖、撇、捺、钩、弯等,要注重笔画的起承转合和力度的把握。
2.字形:草书与其他字体不同,没有固定的字形,因此需要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每个字的特点和变化,灵活地运用笔画、布局与结构塑造出独特的字形。
3.用笔:草书的用笔也是其独有的特点,粗细、轻重、干湿等都需要注意。
用笔的技巧包括轻重变化、厚薄搭配、干湿交替和点画相结合等。
4.布局:草书的布局也是其独有的风格,通常采用密集而灵活的排版方式,在考虑笔画的变化和字形的特点的基础上,组织构图,形成特有的艺术风格。
5.意境:草书强调气韵生动、意境深远,不仅要让字形美观,还要注重书写的背后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感受。
总之,写草书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技巧和意境,需要长时间反复的练习,注重毛笔的掌握、字体的理解和气韵的感受。
100个常用草书字

100个常用草书字一、草书字的起源草书字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字体,起源于汉朝。
草书字是书法家在书写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为了节省时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字体。
草书字与楷书字相比,线条更加随意,形态更加自由,给人一种狂放不羁的感觉。
草书字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二、百草书字的特征草书字在形态上有一些独特的特征,下面将介绍一百个常用草书字的特征和意义。
1. 一(草书字):草书字的一比较简单,主要由一个横线组成。
2. 乙(草书字):草书字的乙呈弯曲的形状,有一种流畅的美感。
3. 二(草书字):草书字的二形状简单,由两个横线组成。
4. 十(草书字):草书字的十呈十字形状,线条流畅,有一种动感。
5. 丁(草书字):草书字的丁形状独特,由一条竖线和一条横线组成。
6. 厶(草书字):草书字的厶形状简单,由一条弯曲的线条组成。
7. 人(草书字):草书字的人形状像一个小人,线条简洁流畅。
8. 入(草书字):草书字的入形状独特,由一条弯曲的线条和一条竖线组成。
9. 八(草书字):草书字的八形状简单,由两个弯曲的线条组成。
10. 力(草书字):草书字的力形状流畅,有一种力量感。
11. 匕(草书字):草书字的匕形状独特,由一个弯曲的线条组成。
12. 匚(草书字):草书字的匚形状简单,由四条直线组成。
13. 卜(草书字):草书字的卜形状独特,由一条弯曲的线条组成。
14. 卩(草书字):草书字的卩形状简单,由一条弯曲的线条组成。
15. 厂(草书字):草书字的厂形状独特,由一条弯曲的线条组成。
16. 又(草书字):草书字的又形状简单,由一个弯曲的线条组成。
17. 口(草书字):草书字的口形状独特,由一个弯曲的线条组成。
三、草书字的应用价值草书字虽然在书写速度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草书字。
草书字的风格独特,适合用于一些艺术作品的创作,如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等。
草书字的线条流畅、造型自由,给人一种狂放不羁的感觉,能够表达出艺术家的情感和创造力。
草书必修的40个字,你认识几个?(建议收藏练习)

草书必修的40个字,你认识几个?(建议收藏练习)————草书学习,在有针对性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也要把握以下原则:一不:一字不单练──草书连绵,不可一个字单独反复练写。
一复:一页可重复──少则一行行地重复练,多则一页页地重复练,让章法淹没笔法。
二姿:坐书悬肘,立书悬纸──不悬肘无以连写多字;立书时纸要粘挂在墙壁或垂直的黑板上,直立书写。
二宁:宁大勿小,宁少勿缺──大字优于小字,少练优于不练。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书不离笔。
三看:吃住行看帖──随时看帖,入脑入心,胸有成竹。
三铺:家办车铺纸──三个场合都摆好纸墨可随时书写(车上可以笔记本、软笔替代)。
四品:品划、品字、品行、品幅──对帖子要观察入微,又要有宏观视角。
四比:比己、比人、比形、比神──比自己,要有今是而昨非的进步;比他人要有尺短寸长的态度;力求神形兼备。
1.龙右折转挑钩虽极尽张扬,若无右上点落重下,仍不足以镇压。
2.爱这也是简下的上下结构,但无论如何简都须有两笔在中宫附近作上下对应势。
3.各上下作笔,将转近和交叉控制在中轴线附近,左右顾应,将尽处右逸左回,正教动静,相应成势。
4.旷左为辅者简且束,环过后与右作牵引,勿使离散。
5.雷草书中的上下结构一般不作简单的上覆下承关系处理,多依行气的需要稍作挪动,此处“田”即不为“雨”头所覆,右挪。
6.嶙筒且弱的左部依与右部的左肩处,且牵引相合,在主辅合宜中使繁简无迹。
7.楼左右结构极少左右平分和上下齐平者,此字左右虽不平分,上下初似齐平,用右下向左下的弧引破不平,呈左辅右主式。
8.摄右虽为主,但笔画并不十分繁复,用一两处折、环的密集和末画的左下引张其势。
9.树树部的折、环和右下大弧引出以及末点的右上远抛,都是张扬右势,使之不至因左“木”的宽展而失主位。
10.书直画纵贯中宫而过,小弧环不离,收束处再作回护使得稳正。
11.晓除了简束的左部环过牵引不使离散外,还须使环过造成的空间大小与右相谐,使之虽简而不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孟頫草书千字文
草书《石鼓歌》是鲜于枢书艺成熟期的完美之 作,用笔中锋直下,稍敛毫芒,圆劲丰润,浑 雄朴茂而凝重,淋漓酣畅中蕴含着森严规矩。
吴镇:心经
吴镇《心经》局部
草书的发展史之明
• 明朝是历史上草书非常盛行的时期。 • 初期的宋克,其成就主要在章草上。 • 中期有祝允明,比祝允明晚一些的草书家有徐渭他也是一位出色 的画家。 • 明朝晚期,张瑞图的草书多用方折形的笔画,字形也很奇特。 • 明清之际有黄道周、王铎、傅山,三人中以王铎成就最高。他们 三人都擅长写立轴大草,尺幅很大。明朝以后,流行悬挂书法作 品的风气,所以立轴款式的作品也渐渐多起来,
书的草书写法
水的草书
乌和鸟的草书
一笔书
• 一笔书又名草书,属书法术语。 • 指草书文字间自始至终笔画连绵相续,如 一笔直下而成,故名。 •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创制的一种草书体。又 称“连绵草”。 • 唐代张怀瓘《书断》称:“伯英(张芝) 章草,学崔(瑷)、杜(度)之法,因而 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 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谢谢大家的聆听
• 以上纯属个义意见 • 如有不当,以老师们讲的为准。
• 重温一下“书法”的概念 • 分别用书和法组词 • 书写、方法:
• 狭义的理解:通过毛笔书写汉字的 方法
那么这个“法”这包括什么?
• 字法 • 笔法 • 墨法 • 章法
草书的欣赏
• 我最认可的一个定义: • 书法是通过书写汉字表达作者意思 情感的线条艺术。 (天下三大行书为证)
• 我觉得:线条的质量是草书的灵魂
傅山草书经典:祝锡予六十寿十二条屏
草书的发展史之清
• 清朝的草书没有什朝的文人大都很严谨。 • 清朝中后期书法倾向于六朝以前碑刻的风格, 这些碑刻字体基本上都是篆、隶、楷类的正规 字体。 • 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是一种我行我素的风格。
青藤先生徐渭的作品
祝允明的闲居秋日
王铎的作品取法 高古,与拘谨乏 趣、滑弱无力的 书风相抗衡,大 胆创新,开创一 代书风。他是书 法史上一位杰出 的革新人物。他 的行草书,恣肆 狂野,挥洒自如, 用笔沉着痛快, 纵横跌宕,自然 出奇,表现了撼 人心魄的雄浑气 势,极富感染力。
王铎《草书临 古帖轴》绢本。 释文:得万书 委曲备半使人 慨阮新妇勉身 得雄甚善散骑 殊尝喜也家月 末当至上*亦俱 去太峰老乡丈 王铎
先看几个草书
欲、异
先看几个草书
爱、怀
先看几个草书
门、问、间 闲、闻
先看几个草书
我给大家写了几个草书
不 具 , 王 羲 之 再 拜 。
即 日 得 足 下 书
知 足 下 情 至
什么是草书
• 是一种特定的字体。 • 是为了书写简便演化出来的。 • 有固定的结字方法,即草法。 • 其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青藤门下走狗
• 青藤先生就是徐渭,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 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开创了一 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扬 州八怪等)影响极大。
• 郑板桥爱徐青藤诗,尝刻一印云“徐青藤门下 走狗郑燮”。 • 齐白石作诗:“青藤八大远凡胎,缶老衰年别 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欣赏草书应从大到小
• • • • 第一步看章法:谋篇布局 第二步看墨法:枯湿浓淡的变化 第三步看线条:灵动而富有质感 第四步看字法:结体,草法是否规范
• 第五步看笔法:起、止、行、使转、提、 按、顿、挫、切、接等,还有具体到个 体书家的属于他自己的用笔习惯。
胡抗美 作品欣赏
陈加林 作品欣赏
陈羲林 作品 欣赏
沈鹏现任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 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 以及《中国书画》主编。
1、王厚祥的草书潇洒稳健
2、刘京闻的行草灵动秀逸
3、龙开胜的行书古典隽雅
4、周剑初的小楷恣肆清丽
5、张志庆的行书朴茂雄混
6、李明的小楷精致灵秀
7、方建光的行书古拙奇肆
草书的欣赏
王羲之的十七帖
• 据载:唐太宗好右军书,搜集王书凡三千纸,率皆 以一丈二尺为一卷,《十七帖》即其中的一卷。 • 《十七帖》是一部汇帖,以第一帖首二字“十七” 名之。凡27帖,134行,1166字。其中的一些帖尚 有摹本墨迹传世,如《远宦帖》、《游目帖》等。 •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 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 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 《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绝无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 气象。
黄庭坚:《诸上座帖》,纸本、草书,是北宋著名 书法家黄庭坚为友人李任道所录写的五代金陵僧人 文益的语录,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米芾草书《好事家帖》
草书的发展史之元
元朝的草书也可以从大草、小草两个方面他们的 成就。小草方面有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巎 (nao)等代表性的书家,他们坚持向晋人学习,有 复古的倾向,风格雅正。 大草最突出的书家是吴镇。他是一个画家,所以 他的草书更注意作品的视觉效果,尤其是轻重的对 比关系。《心经》可以作为他的代表作。
沈门七子:2008年至2010年,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招收了 以书法国展历届获奖者为对象的“课题班”, 由我国当代著名 书法大家沈鹏先生任导师,从课题班里精选出王厚祥、刘京闻、 龙开胜、周剑初、李 明、张志庆、方建光等七位在全国各类书 法大赛中获得过一等奖的作者组成的一个学术团体,遂有“沈 门七子”之称。
以《寻隐者不遇》为例
以《寻隐者不遇》为例
以《寻隐者不遇》为例
以《寻隐者不遇》为例
以《寻隐者不遇》为例
以《寻隐者不遇》为例
《 寻 隐 者 不 遇 》
欣赏几个视频,你会发现草书好像也不难
• 胡抗美 • 徐右冰 • 刘洪彪1 • 刘洪彪2
我的创作捷径:
• • • • 在WORD里下一个于右任标准草书字库 把你要写的内容在网上下载下来。 选择字库 然后进行几个法的安排就要以了。
章草章草是“今草”的前身,今草产生于东汉末,
是从章草变化来的。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 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基本不连写。
索靖:月仪帖
陆机:平复帖
彦先羸瘵 ,恐 难平复,往属 初病,虑不止 此,此已为庆。 承使唯男,幸 为复失前忧耳。 吴子杨往初来 主,吾不能尽。 临西复来,威 仪详跱。举动 成观,自躯体 之美也。思识 □量之迈前, 势所恒有,宜 □称之。夏伯 荣寇乱之际, 闻问不悉。
基本常识
指导教师:唐 龙 主 讲:王凯文 2019.5.8
草书基本常识
1.什么是草书 2.草书有什么特点 3.草书的发展历史 4.如何欣赏草书 5.如何学习草书
什么是草书
1.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
什么是草书
1.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
先看几个草书
上、下
先看几个草书
耳、行
先看几个草书
即、恐
怎样学习草书
1. 通过刚才那么多的铺垫,可能有的老师已经蠢蠢 欲动,觉得我都差不多了,可以尝试写一幅草书 作品了,但是画龙点睛的东西我还没有告诉你。 2. 赵孟頫曾说过的一句习书金句:“结字因时相传, 用笔千古不易”。这句话讲的是什么? 3. 那么,怎样学习笔法呢? 4. 答案就是:勤学苦练,只有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 变。
刘洪彪作品欣赏
吕金光 作品欣赏
雨后修篁分外青, 萧萧如在过溪亭, 世间都是无情物, 只有秋声最好听。
王厚祥 作品欣赏
张坤光 作品欣赏
张旭光 作品欣赏
安石停此过半 日。犹得一宿。 送所道,所以 致叹。何物喻 之。十一当浦 阳。诸怀儿不 可言。且不复 得卿送,有此 叹。令此弈上 道。忽动小行
张学群作品欣赏
草书的发展史
草书的发展史之秦汉
1. 草书起源于秦朝末年,当时只是正体的一些草率 写法,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法则。 2. 草书的兴起主要是从汉朝开始的。大约在东汉中 期,草书已经基本成熟。 3. 据史料记载,汉章帝时有一个草书家杜度,他的 草书非常规范,皇帝允许他用草书写奏章,但遗 憾的是他没有留下作品。 4. 汉朝中晚期,有很多草书家出现,如崔瑗、张芝、 张昶(chăng)等,当时的草书名家之所以为社会所 认可,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创造使草书很有规范, 这种规范的作品到东晋时期被称为章草。
扬州八怪”之一黄慎草书《桃花源记》
近现代书法大家
• 由《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的“中国20世 纪十大杰出书法家”评选活动,经过专家 及群众的投票评选,于1999年初揭晓。
• 以得票多少名次排序为:吴昌硕、林散之、 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 海、谢无量、齐白石和李叔同。
当代草书十大家
沈门七子
草圣张芝二月八日帖
释文:
二月八日。復得 鄱阳等。多时不耳。 為慰如何。平安等人 当与行。不足不过彼 与消息。
颠张醉素的张旭
东明九芝盖 北烛五云车 飘飖入倒景 出没上烟霞 春泉下玉溜 青鸟向金华 汉帝看桃核 齐侯问枣花 上元应送酒 同来访蔡家
• 用草字组词: 草书的发展史 • 草率 • 潦草 • 草稿 • 草图 • 草草了事
怎样学习草书
• 晋人尚韵 • 唐人尚法 • 宋人尚意 • 元明尚态 • 今人尚技
怎样学习草书
• • • • • 首先,必须要记住一些常用字的草法。 其次,要多看书法作品巩固对草法的识记。 再次,至少要精临一个字帖。 最后,自己可以尝试创作。(举个例子) 可以订一份报刊或杂志。
以《寻隐者不遇》为例
伦二释 ,王文 其之 徐妙夫 不。自 足王古 观羲之 。之善 ”云书 可:者 谓“, 钟顷汉 张寻魏 诸有 名钟 书张 ,之 钟绝 张, 信晋 为末 绝称
孙过庭草书
:
孙 过 庭 书 谱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
怀素自叙帖
怀 素 自 叙 帖 局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