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
山东专版 淄博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附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默写填空。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 。
(杜牧《赤壁》)(2)______ ,长夜沾湿何由彻。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深林人不知,______ 。
(王维《竹里馆》)(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 ,晦明变化者,______ 。
(欧阳修《醉翁亭记》)(5)古代诗人歌颂友谊的诗句有很多,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诗。
______ ,______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拎.包(līn)禅.让(shàn)讳.莫如深(huì)B. 悖.论(bèi)濒.临(bīn)病入膏肓.(huānɡ)C. 闰.月(rùn)挟.制(xié)向隅.而泣(ǒu)D. 发酵.(jiào)内讧.(hònɡ)鹬蚌.相争(bànɡ)3.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 乾坤租赁掰手腕子丑寅卯B. 烹饪曝光翰林院萎糜不振C. 誊写芯片翘尾巴薪火相传D. 契约糟粕邀请函趾高气扬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假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方便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到自己的力量,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B.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C. 花有花的娇艳,叶有叶的嫩绿;天有天的辽远,地有地的广阔D.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扩大,人口数量的猛增,生活质量的提高,能源危机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严重问题之一5.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运用排比,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强盗行径的强烈讽刺与愤慨.)B. 巴金先生在致冰心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现在我们也对巴金先生说:“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在引用和反复中,蕴含着对冰心、巴金先生的无限景仰之情.“灯”这喻体,使人联想到文坛前辈的不朽作品和巨大精神力量.)C. “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病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D. 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前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向.(从前)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B. 其家甚智.(以…为聪明)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智子疑邻》)C. 使君谢.(请问)罗敷:“宁可共载不?”(《陌上桑》)D.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通“彰”,显著)也.(《墨池记》)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骚”原指《楚辞》里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B. 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是唐朝两大重要的诗歌流派.前者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等;后者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意境雄浑,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等C. 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诗人众多,许多诗篇至今还是广为流传.唐代被称为“诗魔”、“诗鬼”、“诗佛”、“诗仙”、“诗圣”、“诗豪”的诗人分别是李贺、白居易、刘禹锡、李白、杜甫、王维D. 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契诃夫的《变色龙》均使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手法,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近几十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区重点名校2025届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区重点名校2025届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考试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客路”与“行舟”暗含着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漂泊情思,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荡、风和波平的壮观景象,为下联描写作了铺垫。
C.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语言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感,蕴含一种自然的理趣。
D.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写景诗,在春夏之交作者泊舟北固山下,眼望长江两岸的风景,抒发思乡的愁绪,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2.下列各句表达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学校都在实施安全教育,目的是增强孩子和家长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B.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一上映就受到人们的关注。
C.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渴望探索大自然的奥妙,更渴望观赏大自然的美景。
D.3月12日植树节,主席亲自参与植树活动,践行了他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复兴丝绸之路,皆在重启、强化其联通作用,搭建起一座地区间便捷沟通的桥梁。
在2015年3月28日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政策_______、设施______、贸易________、资金_________与民心________构成了合作的主要内容。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请以“放慢脚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语文试题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8分)1、(1)jīng(2)嚣采(3)A2、C3、C4、A5、B三、诗文积累与阅读(26分)6.根据课文默写。
(8分)①.衡阳雁去无留意②.思而不学则殆③.海日生残夜④.此先汉所以兴隆也⑤.忽如一夜春风来⑥.千树万树梨花开⑦.莫听穿林打叶声⑧.何妨吟啸且徐行7、D 8. C 9. B10. (1)(徐霞客)有去(到)过两三次的,有去(到)过多次的,没有只去(到)过一次的。
(2)我从小道,手拉藤条登上了龙湫,走了三十里,看到在那里有一个坑洼,是大雁住的地方。
11. 性喜山水;母亲支持;善游山水,不畏艰险;争奇逐胜;及时记录等。
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通过科技创新,探索未来食品新可能(9分)12. D13、“之一”的意思是其中一个,在句中的意思是创新发展可持续、高质量的蛋白生产方式,是成为未来食物科研攻关方向的其中一个。
“之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4. ①合成蛋白效率高;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③在营养、口感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④无过敏成分,适用人群广泛;⑤原料成本低。
(二)何以为君子(9分)15. 写了生活中发现的南粤菜名“礼云子”,引用《论语》中的名言,引出“君子”的论题,激发阅读兴趣,具有趣味性。
16. 第一则材料。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君子追求的是道义,小人追求的利益,作为道理论据论证第6自然段“君子仁义”的分论点(与第6自然段“君子仁义”的观点相符合)。
17、不可以调换。
⑤—⑧段是按照有主到次的顺序安排的。
“有德”是实行仁政的前提和基础,是君子标准的根本,是最主要的,因此需要放在第一位。
“仁义”是君子行为处事遵循的思维、态度、原则。
“君子不器”则体现了成为君子灵活做法。
第⑧段是成为君子的一些次要标准。
(四)沉默是金(18分)18. ①选择(决定)参加热核武器(氢弹理论)原理的研究/与氢弹结缘②“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③氢弹试验成功;④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无名英雄”/愿将一生献宏谋19. 语言描写,评价了于敏先生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精神,表达了对于敏先生的赞美和敬佩,突出于敏先生精神的影响力之大,表达出对这种精神代代传承的期望,借用与他长期工作的同事的评价,更加真实可信,卒章显志,点明中心。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秦皇汉武”中“秦皇”指秦始皇嬴政,“汉武”指汉武帝刘彻;“唐宗宋祖”中“唐宗”指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B.《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D.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龄的别称。
如“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渊搏黝黑荡然无存抑扬顿挫B.追朔慰藉循循善诱恃才放矿C.馈赠怜悯养精蓄锐金碧辉煌D.荒诞琦岖好逸勿劳饶有兴味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候,“闾”指民户聚居处,贫者居闾左,富者居闾右。
古籍中“闾左”就用来指贫苦人民。
B.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
C.古时候男子二十岁要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D.《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立夏,xié_____带着春天的希望,蕴含着夏日的蓬勃,从时光里缓缓走来。
立夏,是万物(甲)生长的好时期。
立夏有三候:“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立夏时节,气温升高,雨水(乙)。
“蝼蝈”蛙开始了它高kàng_____的鸣叫声;醒来的蚯蚓纷纷钻出了泥土;王瓜的藤蔓日日攀爬着,藤叶牵绕,汪成一片绿洋。
(丙),都是暖暖的气息,生机盎然,满载着热烈的希望。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携hóu 亢áng B.携hòu 亢àngC.撷hòu 吭áng D.撷hóu 吭àng2.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肆意充沛目之所及B.随意充沛历历在目C.肆意充分历历在目D.随意充分目之所及二、选择题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大象嘴里有舌头和牙齿(除了暴露在外的两颗尖尖的门齿,还有口腔里的臼齿),主要承担咀嚼和吞咽的工作。
B.“聆”和“听”同义,但“聆者,听之知微者也”,“聆”有侧耳细听的意味。
C.儿化自诞生起就与附加词义和感情色彩相联系:可表示“细小”,如门缝儿、家雀儿;可形容“喜爱”,如胡同儿、发小儿;还可带有“轻蔑、厌恶”,如败家子儿、破烂儿……D.一餐一食中对生活的体悟,阖家团圆时对幸福的期盼,寒来暑往间对自然的亲近,桃李花开处对师长的感恩等等……都让生活充满了诗意的惊喜。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实践证明,寻找塑料替代品是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B.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毕业学科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初四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题。
有一种颜色,让人怦然心动,它氤氲古色古香的秦汉气息,承载.灿烂辉煌的魏晋气度,赓续盛世中华的唐宋遗风,流转独领风骚的明清神韵——它就是中国红。
无论是雕(liáng)______画栋的高墙廊柱,红装素裹的凤冠华盖,还是笙歌婉转的霓裳轻舞,飘逸雅致的中国福结……哪一样没有中国红的靓丽姿影?近代中国的历史,更是(甲)着太多中国红的记忆。
南湖的红船奋楫争先,井冈山的篝火势可燎原。
红色,是中国人(乙)的脉膊,是五星红旗最(xuàn)______烂绮.丽的颜色,是赤诚中国心谱就的气势恢宏的盛世华章。
红色,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是最(丙)的希望之光,是华夏民族永不褪色的信仰。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zài 梁绚qǐB.zǎi 梁炫yǐC.zài 粱绚qǐD.zǎi 粱炫yǐ2.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封存震动引人注目B.贮存跃动举世瞩目C.封存震动举世瞩目D.贮存跃动引人注目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B.6月下旬,哔哩哔哩上线了央视版四大名著电视剧——1998年版《水浒传》,1994年版《三国演义》,1987年版《红楼梦》和1986年版《西游记》,受到了网友们的热烈欢迎。
C.人生在世,最高的欣赏价值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直觉的驱使?D.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的开幕演出,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近日在线上展播。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不懈努力,见证着新时代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担当与作为。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并核对条形码。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 题。
在浩瀚的宇宙中,时间的指针轻轻yuè 过,定格在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
此刻,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甲)着人类智慧的光芒,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如同一条巨龙,(乙)。
随着点火指令的下达,火箭冲破地心引力的束缚,托举着嫦娥六号探测器直刺苍穹,成功向着月球进发。
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进入地月转移guǐ 道,开启了一场(丙)的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
它的目的地,是月球背面那神秘莫测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将采集珍贵的月壤样本,为人类对月球的认知增添新的篇章。
1.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跃zǎi fù 规B. 跃zài fù 轨C. 越zài fò 轨D. 越zǎi fò 规2.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闪烁整装待发前所未有B.闪耀整装待发无与伦比C.闪耀蓄势待发前所未有D.闪烁蓄势待发无与伦比3.关于文段中的语句表达,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浩瀚的宇宙” “智慧的光芒”都是偏正短语,类型相同,因此“浩瀚” “智慧”都是形容词。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8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淄博城市地标海岱楼耸立在齐盛湖公园湖心岛,她采用汉代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大气雄伟,地上地下共十层、七十二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独特的(zhuāng)饰和设计,展现出古代建筑的魅力和风貌。
①海岱楼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文化爱好者的朝圣之地,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②海岱楼钟书阁被誉为“中国最美书店”,(róng)合齐国故都、陶瓷琉璃、天然溶洞等淄博诸多元素,一层一特色、一角一文化,已成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让人们感受到齐文化的深厚底蕴。
③这里不仅仅是书店,文化互动也是绝佳场所,④秉持着钟书阁“连锁而不复制”的理念,业态结构尤为生动丰富。
店内包含茶文化空间、城市书房、稷下学堂、艺术空间、儿童乐园、威士忌图书馆、海岱大讲堂等不同板块空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综合体。
淄博城市地标海岱楼与“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的诗意牵手,无疑将为深化文化赋能、打造“书香淄博”、提升城市品质推波助澜。
1.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耸立”,高高地矗立,指物高而突出地立着,“耸”应读作“sǒng”B. “zhuāng饰”是对生活用品或生活环境进行艺术加工的手法,应写为“妆饰”而非“装饰”。
C. “róng合”是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应写为“融合”,而非“熔合”。
D. “稷下”是指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齐国曾在此设立我国古代最早的官办大学“稷下学宫”,“稷”应读作“jì ”。
2. 文段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脍炙人口B. 美轮美奂C. 名副其实D. 推波助澜3. 文段中画横线的四个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①句B. ②句C. ③句D. ④句4. “钟”字之意经历了演变发展,你认为文段中“钟书阁”的“钟”是哪一意项()A. “钟”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从金、童声,本义为一种打击乐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共3题;共35分)1. (10.0分) (2017八上·鼓楼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2)树树皆秋色,________。
(王绩《野望》)(3)征蓬出汉塞,________。
(作者:________《使至塞上》)(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白居易《________》)(5) ________,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6) 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7) ________,松枝一何劲!(刘祯《赠从弟》)(8)《三峡》中侧面描写山高峻无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9)《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月色的句子: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 (12分) (2019七下·西城期末) 学校组织学生去首都博物馆开展“走近人民艺术家——老舍”的语文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1)活动前,同学们查找到下面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
①今年时逢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为纪念这位为我国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厚滋养的人民艺术家,由老舍纪念馆等单位牵头承办的老舍笔下的人物及街市系列纪念活动将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
我们不仅能集中欣赏到充满老舍元素的艺术展览,还能聆听围绕老舍作品展开的专家讲座。
②老舍的作品,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
老舍说:“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
”因此,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是提炼过的北京白话。
其作品语言的“俗白”,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基础上的妥tiē,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
有人这样评论老舍先生:他使语言脱去自然形态的粗拙与随意,炼成金子,________,如同一件精雕细刻的瓷器。
①文段中加下划线字读音、依据拼音写汉字和对“赏”字笔顺描述都正确的一项是()A.粗拙(zhuó)妥贴“赏”的第一笔是“丨”B.粗拙(zhuó)妥帖“赏”的第一笔是“丶”C.粗拙(zhuō)妥帖“赏”的第一笔是“丨”D.粗拙(zhuō)妥贴“赏”的第一笔是“丶”②给文段①横线内容依次加上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引号引号B.引号书名号C.书名号书名号D.书名号引号③文段②结尾处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作品中的北京口语朴素精致B.作品中的北京口语华丽脱俗C.使作品中的北京口语朴素精致D.使作品中的北京口语华丽脱俗(2)进入展馆,同学们来到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骆驼祥子》巨幅图画前,围绕作品展开讨论。
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①依据《骆驼祥子》原著,给下面三幅图画排序。
甲乙丙②下面语句均出自小说《骆驼祥子》,对这些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及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语境:祥子通过努力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
分析:这句话运用比喻,把车比作武士的徽章,表明了这辆车对祥子的重要性,不仅是生存的手段,也是荣誉的象征。
B.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他想睡,但睡不着,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干草上放着。
语境:祥子被大兵抓到军营,有了逃跑的计划。
分析:这句话运用比喻,写出了祥子当时又惊又喜、又怕又累的复杂心理。
C.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语境:祥子在烈日下出去拉车。
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写出了柳树失去活力的状态,突出了天气的炎热,让祥子苦不堪言。
D.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语境:一场暴雨,给大杂院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一场看似平常的暴雨,却能要了底层百姓的命,突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3)观看展览时,同学们发现,老舍先生在踏上文学道路之初曾写下一副自勉联,表达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艺术追求。
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①将“著”“尊”“李杜”“春秋”填入对联的适当位置,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答题纸的方格中。
上联:报国文章 ________下联:攘夷大义 ________②对联中的“春秋”让我们联想到了儒家“五经”中的《春秋》。
孔子编订的《春秋》有明确的时间顺序,对后世编年体史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__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主编的《资治通鉴》,就是编年体历史巨著。
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孙权劝学》就选自这部书。
(4)艺术是相通的,老舍先生不仅文学造诣极深,书法也很有特点。
对下列四幅老舍的书法作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甲乙丙丁A . 甲为楷书,笔画平直,方正端庄。
B . 乙为行书,行云流水,潇洒飘逸。
C . 丙为篆书,因形立意,笔画圆转。
D . 丁为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5)看过展览后,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留言。
阅读甲乙两位同学的感受,完成各题。
学生甲: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他以京味文化为母体文化,作品有着鲜明的创作个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可谓独树一帜。
他的作品充实了中国的文学宝库,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强烈共鸣。
学生乙:老舍的作品于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命运中,透出人间的底色和冷暖;于曲折故事里,折射出深刻的人性。
老舍写百姓的生活,一面是对于弱小者的同情,一面是鲁迅式的批判。
他的思想隐含在结构与细节中,能经得住长久的内心咀嚼。
①学生甲在自己的感受中运用了成语“独树一帜”。
下面语句对此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擅长书法,他独树一帜,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B.苏轼擅长书法,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独树一帜,并称宋代四大家。
②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老舍作品在学生乙心中的感受,最恰当的一项是()A.忧心忡忡B.家喻户晓C.诲人不倦D.耐人寻味3. (13.0分) (2018七下·岳池期中) 中央电视台曾经在某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关于“家风”的系列采访,将传统家教从私人平台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了积极反响。
你所在的社区准备开展“扬我家风”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补写对联。
上联:扬家风,继优良传统下联:________,________。
(2)活动需要一名学生主持人,你打算毛遂自荐,请用简明的语言向社区主任推荐自己。
(3)社区拟为家风优良的家庭授匾,请你仿照示例,在横线上提炼内容,在下面的田字格中为赵小文家庭拟写四字匾文。
【示例】张厚乐家庭:张厚乐一家三口都是热心人。
谁家水管坏了,老张随叫随到;有老人行动不便,他会扶上扶下;十多年来,他们家一直义务为小区修花剪草。
赵小文家庭:赵小文一家酷爱读书。
家里书籍满架,人人手不释卷。
“我又读了一本好书”,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星期天一起逛书店,是他们多年不变的美好约定。
【匾文】行善积德【匾文】________二、阅读(55分) (共3题;共55分)4. (21.0分)(2017·江西)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小题。
秋夜巴金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问了几下。
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
我抬起头,就好像看到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
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
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
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
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
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
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
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
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
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
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
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
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
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①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
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②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跟着他到了窗前。
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
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
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不要离开我们!”我又一次听见了这个要求,这是许多人的声音,尤其是许多年轻人的声音。
我听见一声响亮的回答:“我决不离开你们!”这是多年来听惯了的声音。
我看见他在窗前,向窗外挥一下手,好像他又在向谁吐出这一句说过多少次的话。
雨住了,风也消逝了。
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
夜很静。
③连他那颗心“哗哗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
④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忘记我。
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畏怯?在暴力面前低头?“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敢叫?“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叫,敢说,敢做,敢追求!“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
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
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
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
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
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
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影,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我连忙跑到窗前。
⑤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