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黄山屯溪老街案例分析共25页文档
96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黄山屯溪老街案例分析PPT课件

17
18
19
街巷设计:老街两侧有十几条小巷,呈鱼 骨状向纵深延长,是老街城市肌理和传统 风貌重要组成部分,要很好加以保护。街 巷设计不只是保持其外貌特色的环境设计, 还包括巷内的功能设计和大量徽州民居的 保护、整治和利用。其中八号院、九号院 已修复完毕,辟为徽派建筑博物馆。
20
21
22
3
4
5
6
目前老街全长800多米,蜿蜒曲折,有3条 横街穿过,将江、城、街、山联系起来。 另外也将老街分成几个不同风貌特色的街 区。其中以一马路至三马路为精华部分, 其空间尺度、建筑风貌和装饰最具特色。
7
8
9
老街两侧店铺均为2层,总高8~9m,街宽5~6m , 街高宽比为1:1.5,尺度宜人。一般都为一开间, 底层较高,全部开敞;二楼较矮,全为木装修, 有檐口,二楼稍稍外挑,有栏杆。为防火两侧山 墙高出屋面,形成徽派建筑特有的马头墙。老街 装修继承了徽派古建筑三雕(砖雕、木雕、石雕) 传统,再加上黑底金字、名人书写的匾额、楹联, 使老街透出深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老街地区全部 为石板路面,下有排水暗沟;通过整治,移走电 杆明线,统一招幌、广告,使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3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环境协调区:包括原屯溪三镇及周边山水 14
15
三、城市设计
节点设计:包括东、西两个入口广场、两 个交叉路口以及滨江地带。节点设计主要 考虑三个方面:一要展示老街传统景观风 景;二要体现屯溪江、城、街、山的空间 联系;三要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观光需求。 近年来对东入口广场的整治、滨江牌坊和 休息长廊的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试论屯溪商业老街的街区保护与发展_阮战峰

第23卷增刊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 l.23№S1 2000年10月JOURN AL OF HEFEI U NIVERSITY OF T ECH NOLOGY Oct.2000试论屯溪商业老街的街区保护与发展阮战峰1, 万国庆2(1.黄山风景区规划土地局,安徽黄山 242709; 2.黄山市规划局,安徽黄山 245000)摘 要:屯溪商业老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代表徽文化的重要体系,它适合当时的思想、文化艺术、建筑、饮食、方言等徽文化的典型特征。
文章通过屯溪老街的历史沿革及对其保护、整治的多个阶段,以老城中心街区改造实例就传统商业步行街如何适应现代商业空间模式进行了深层次思考,提出了传统商业步行街如何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
其实际意义在于对徽文化保护与发展模式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屯溪老街;保护发展;现代商业模式中图分类号:TU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60(2000)S1-0862-04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unxi Ancient Business CentreRU AN Zhan-feng1, WAN Guo-qing2(1.Planning and Lan d Bureau of Hu angs han Scen ic Area,Huan gshan242709,C hina;2.Huangshan M unicipal Planning Bur eau,Huang-shan City,Hu angs han245000,China)Abstract:T his paper deals w ith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unxi Ancient Business Center(Tunxi Ancient Street located in Huang shan urban districts)which,w ith a long histo ry and rich culture,w as reno wned for its characteristrics in the field of ideolo gy,econo my,culture,art,architecture,local di-alect and custom in the M ing and Ching Dy nasty.In this article,T he causes o f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T unx i Ancient Business Centre are analyzed,the rebuilding and r enovation of T unx i urban districts is taken as an ex ample to set forth the view that the Ancient Business Centr e sho uld adapt itself to modern comm ercial pattern.Som e new ideas about protection and dev elo pment m easur es for the A n-cient Business Center are presented with the aim o f pro tecting and utilizing ancient cultural r elics. Key words:traditio nal cultur e;T unx i Ancient Business Centre;pro tection and dev elo pm ent;modern co mmercial patter n商业步行街因为比例为适中(小于1∶1)的空间,提供了人们在“限定”并“流动”的空间里自由自在地观赏、交往、购物活动的场所,在满足人们物质交往活动的同时,很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交往,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1,2]。
民俗街镇案例分析与整理

北京 1. 鲜鱼口民俗街位于北京前门大街鲜鱼口街成市于明朝正统年间,至今已有570 多年历史,曾汇聚了北京著名的老字号餐馆、零售店铺、戏园、浴池、茶楼和手工艺作坊等。
经过修缮改造后的鲜鱼口街两侧总建筑面积约 5.6 万平方米,重新聚集了大批老字号店铺,延续了原有的业态特色和历史风貌。
2. 秦淮河全长约110 公里,流域面积2600 多平方公里,是南京地区主要河道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白鹭洲、中华门、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楼阁景观,积聚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楼阁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极富情和魅力。
3. 宽窄巷成都,按规划,控制面积为479 亩,核心保护区108 亩,“修“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45 个清末民初风格的四旧如旧、保护为主”,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原址原貌、落架重修”。
4.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新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
乌镇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
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5.书院门西安西安西安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西安市经过规划设计,由碑林区实施,把它翻修改造成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仿古商业街。
6.回民街西安在西起西安西大街桥梓口,东至广济街的西安古城西北一隅,聚居着约30 万回族同胞,当地人习惯称那里为回坊。
它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围,为古城构筑了一道特异的风景线。
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简介

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简介黄山市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
北依风景奇绝的黄山,南伴终年如蓝的新安江,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全长832米,宽5~8米,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
屯溪老街历史悠久。
历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河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
所以老街又被称为“宋街”。
屯溪老街历史悠久,历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
老街的西端即老大桥在桥头紧连的一段曲尺形街道,原名八家栈,就是老街的发祥地,也是屯溪的发祥地。
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外出的徽商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所以,老街被称为“宋城”。
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维宗的徽商在屯溪华山脚下新安江畔兴造了8间客栈,四所47间房,史称“八家栈";老街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茶号林立,街道从八家栈不断延伸,形成老街的规模。
如今步入老街,依然宛如到了宋明朝代。
街道狭窄幽深,街上的路面是清一色的褐红色麻石板;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叠致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窗棂门楣有砖雕木刻,技艺精湛;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
整条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街深莫测,是我国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
老街境内宽窄不一的巷弄,纵横交错,构成鱼骨架状,交通十分方便。
老街的店铺多为几进,狭窄幽深,但是内有天井采光。
整个建筑体现了典型宋明徽派的民居风格与特征,所以老街又被称为“宋街”。
屯溪老街起于宋代,明清时期发展成为徽州物资集散中心。
老街店铺,密集紧凑,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保留古代商家“前店后坊”或“前铺后户”的经营格局和特色。
建筑高仅两三层,多为木穿榫式结构,石础、砖砌、马头墙、小青瓦、徽派木雕、金字招牌、朱阁重檐、古朴典雅、华丽高洁。
论历史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屯溪老街为例

四、结论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任务。通过引入微更新策 略,可以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在屯溪老街的微 更新中,采取了保护古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引入新功能、加强社区参与和制定 合理的开发强度
等策略。这些策略的应用有助于保持老街的历史风貌和空间格局同时改善居 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品质推动屯溪老街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经验可以为其他历史 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本次演示以屯溪老街为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微更新”策略的应用。
二、屯溪老街概述
屯溪老街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是该市最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这 条街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众多的古建筑、古井、古桥等,被誉为 “活的博物馆”。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屯溪老街也面临着保护与发展 的矛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屯溪老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包括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民俗活 动等。然而,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不乐观。一方面,许多传统手工艺面临 失传的危险,如徽墨制作、徽派建筑技艺等;另一方面,民俗活动的传承和发展 也受到现代生活
方式的冲击,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逐渐简化或被淡化。
2、修缮基础设施:在保持古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老街的基础设施进行修 缮和更新。例如,对道路进行修复和拓宽,改善交通状况;对给排水设施进行更 新,改善生活条件。
3、引入新功能: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引入新的功能满足现代城市 发展的需求。例如,在老街上开设特色商店、餐馆等,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然而,目前屯溪老街的保护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 努力解决。只有切实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才能确保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 可持续发展。
黄山市屯溪老街保护区保护管理办法

(一)对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的开发建设;
(二)损坏和拆毁保护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或以可能构成火灾等严重隐患等不当方式装饰和使用保护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三)修建破坏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标牌广告等其他设施;
(四)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项目;老街保护区内新建产生烟尘、噪声、异味、废水等污染物、以及与老街整体环境不相协调的生产项目;
第二章 保护规划要求
第十一条 老街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应坚持保护、整治为主,适当更新的原则。对老街传统商业建筑、传统市镇风貌以及原有的山水环境加以保护,继承、维持传统的布局和格调。对老街保护区部分建筑质量、环境状况和基础设施不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进行治理和调整。
第十二条 老街保护区保护的主要内容:
(五)其他构成破坏性影响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 老街保护区内房屋转让,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须经老街管委会审查同意后,方可办理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过户手续。
第二十五条 老街保护区内建筑的维修、改造,其沿街(巷)建筑的立面、屋顶、马头墙、地面一律按徽派建筑的传统手法设计;沿老街建筑高度与街宽的比例为1∶1,层数为2层,原有3层建筑予以保留,第一层层高3.3米左右,第二层层高2.5米至2.8米;沿巷民居建筑要保持巷道的延续性,不得随意开设门窗;建筑材料以砖木为主,需要用现代结构和保护技术加固的,必须符合传统的砖木结构做法并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筑改造保持传统开间、高度,确需调整须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批准。
第四章 市场、市容管理
第三十二条 老街保护区内市场经营应以旅游购物、宣传徽州文化为主,鼓励建设、经营、展示徽州地方文化的项目。对能体现当地民俗文化的项目和有特殊才能的民间艺人,采取优惠政策扶持和引进。
安徽屯溪老街旅游开发条件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_姚启芳_陆鹏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zhou University
Vol.36 Aug.,2014
安徽屯溪老街旅游开发条件 的 SWOT 分析及其对策*
姚启芳,陆 鹏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系,安徽 巢湖 238000)
摘 要:采用 SWOT 分析法对安徽屯溪老街现 有 的 旅 游 开 发 条 件 进 行 综 合 性 评 价 ,充 分 认 识 影 响 屯 溪 老 街 旅 游 开发利用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 出 相 应 的 对 策,为 合 理 规 划 屯 溪 老 街,科 学 开 发 屯 溪 老 街
屯溪老街被黄山人亲切地称为“老街”.它是黄山的近邻,位于山城——— 屯溪老城区的中心地带,是安徽省最 具代表性的旅游商品街,自古就是皖南地区乃至安徽重要的旅游商品集散市场,是国内目前保存较为完全国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老街由红麻石铺就,全长1 273米,占地 21.3万平方米,其中步行街895米,宽6~8米,以浓烈的徽州古民居建筑风格闻名于世.
屯 溪 老 街 的 发 展 是 和 黄 山 的 旅 游 发 展 分 不 开 的 .从 唐 玄 宗 李 隆 基 公 元 747 年 登 临 黄 山 ,开 创 黄 山 旅 游 的 神 学 价 值 开 始 ,到 1979 年 邓 小 平 视 察 黄 山 ,发 表 了 著 名 的 “黄 山 讲 话 ”:“黄 山 是 发 展 旅 游 的 好 地 方 ,要 有 点 雄 心 壮 志 ,把 黄 山 的 牌 子 打 出 去 !”肯 定 了 黄 山 旅 游 的 发 展 潜 力 .到 原 中 共 中 央 总 书 记 、国 家 主 席 、中 央 军 委主席江泽民,2001 年 5 月 17 日登临黄山,考察皖南古村落、花山迷窟、屯溪老街等,做出重要指 示:“如 此灿烂的文化,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一定要世世代 代 传 下 去,让 它 永 远 屹 立 于 世 界 文 化 之 林”[6],肯 定 了 黄山旅游的文化价值.再到2013年9月12日,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到屯溪老 街“回 家 乡 看 看”.屯 溪 老 街 的 发展变化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重心之一.
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
北依四季葱茏的华山,南伴终年如蓝的新安江,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全长832米,宽5~8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6月10日,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屯溪老街和北京市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等共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地理位置屯溪老街俗称老街。
[1]位于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区中心。
专辟的一段“古代街”上设有茶楼、酒肆、书场、墨庄,古趣盎然,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购物。
屯溪老街作为唯一的“国家历史保护街区”,每年吸引了近600万的国内外游客,老街的建筑群不仅延袭了宋代风格,同时也继承了徽州民居的传统建筑风格,规划布局,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白粉墻,小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墻,淡雅古朴;建筑内雕梁画栋,徽派建筑砖、石、木三雕特色展现得淋滩尽致。
街面建筑大都为前店后坊,前店后仓,前店后住的格局,呈现出江南城镇古老的风姿。
屯溪老街[2]主要是指1273多米长的.屯奚老街及其两侧街巷。
其外包括紧邻的新安江河面。
大约有263商家.3400亩水面.老街面积13万平方米。
老街位于屯溪旧城区中心,北而背倚华山.南边溯临新安江,正所谓位于山之阳、水之阴的风水宝地之上,全长832米,宽为5-8米、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
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
老街的建筑群继承了徽州民居的建筑传统风格。
规划布局与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风格。
建筑体旦不大.色彩淡雅、古朴,即白粉墙、小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整条街道。
蜿蜓伸展.首尾不有相望.街深莫测.是我国古代街摘的典型走向作为一个具有徽派文化内涵的历史街屯溪老街的资源无疑是一流的.老街不仅保存完整,而且具有一定的规摸。
它也是徽州商业文化的重要物化象征:除此之外.依托紧邻黄山的区位优势.屯溪老街也是黄山下最重要的文化补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