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常州市青果巷历史地段“有机更新”研究

常州市青果巷历史地段“有机更新”研究
机 更新 工 作 推 向新 的 阶段 。
[ 图 分 类 号 ]K9 1 2 [ 献 标 识 码 ]A [ 章 编 号 ] 6 1 5 1 2 0 ) 4 0 7 — 8 中 2 /9 7 文 文 1 7 — 1 X( 0 2 0 — 0 1 0
当 人类 历 史 发 展 的 年 轮 迈 进 2 1世 纪 之 时 , 类 人 社 会 也 进 入 了 一 个 崭 新 的 时 代 。此 时 , 全 球 化 ” “ 与 “ 样 化” 多 的矛 盾 愈 演 愈 烈 , 一 方 面 表 现 在 : 息 、 它 信 科 技 等 产 业 全 球 化 趋 势 不 断 加 强 , 类 生 活 在 同 一 人 个 “ 球 村 ” 理 念 得 到 了 全 人 类 的认 可 ; 一 方 面 地 的 另
维普资讯
20 0 2年 7月
东 南大 学 学 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 un l f ouh a t o r a o S t e s Unv r i ( h ls p y a d So ilS in e) ie st P i o h n ca ce c y o
JI 2 0 u. 0 2
VO. No 4 I4 .
第 4卷 第 4期
常州 市青果巷 历史地段 “ 有机 更新 " 究 研
胡 云 , 志 涛 黎
( 东南 大学 建 筑 系 ,江苏 南 京 2 0 9 ) 1 0 6 [ 键 词 ] 历 史 地 段 ; 果 巷 ; 南 水 乡 ; 机 更 新 ; 进 演 变 关 青 江 有 渐 [ 摘 要 ]青 果 巷 历 史 地 段 的 有 机 更 新 是 一 项 政 策 性 、 术 性 、 济 性 均 很 强 的 系 统 技 经 性 工 作 , 了 形 成 具 有 地 方 特 色 的 常 州 市 历 史 地 段 整 体 风 貌 , 了 要 认 真 做 好 保 护 性 规 为 除 划 以外 , 要 有 正 确 的 政 策 引 导 、 格 的法 律 保 护 , 提 倡 各 部 门 、 社 群 的通 力 协 作 , 还 严 并 各 吸 引 更 多 的 人 力 、 力 、 力 。 在 保 护 历 史 地 段 独 特 文 化 风 貌 的 基 础 上 , 善 居 民 的 生 活 条 物 财 改 件 、 高 居 民 的 生 活 水 平 , 获 得 住 区 居 民 和 全 社 会 的 理 解 、 持 , 而 把 历 史 地 段 的 有 提 可 支 从

留白手法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青果巷为例

留白手法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青果巷为例

·159·第33卷第21期 2020年11月Vol.33 No.21November 2020艺术科技留白手法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青果巷为例刘雲田(南京林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摘要:本文首先阐述留白的内涵,列举留白手法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结合青果巷的实际环境,以感官、设计、空间3个方面为例,分析留白手法与历史街区建筑设计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总结留白手法对城市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留白手法;城市建筑设计;青果巷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159-020 引言留白手法是我国传统艺术技巧之一,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更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

早在古代,就有人用留白手法体现中国画中雪景、山水的意境美,加以灵活运用,贯穿了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进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变得丰富。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大力推动下,传统艺术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1]。

留白手法的应用也变得多样化,不再是一种感性的哲学,融合了西方的理性,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变化为一种心境的体现。

本文为探索留白手法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对青果巷进行实地考察,并进一步分析、总结。

1 留白的内涵留白是一种完满的状态。

所谓“留”不是刻意预留,而是自然留有。

留白最初在中国画中的用途是体现精神和思维,在物象上衬托出作品的气韵。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留白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即在诗画中留下一些未加词缀或描绘的部分,绘及不到之处,以心之悟弥补,只有恰到好处的空旷,才可以突显主体的精彩之处。

在道家有一种独到的思想,即天全之美。

美得浑然天成,美得不加粉饰,是所谓“大全”。

而留白手法恰恰就是体现这种纯粹的、质朴的美的表现方式之一。

因为世界没有圆满的事物,而留有一定的瑕疵,才会使观赏者看到最原始的风采,产生独到而含蓄的解读,所谓尽在不言中,便是留白最极致的体现[2]。

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PPT精选课件

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PPT精选课件

数。
2
项目概况 --历史沿革
Project•overview -- Historical•evolution
青果巷区位图
3
项目概况 --历史沿革
Project overview -- Historical evolution
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
常州进士甲天下,青果进士甲常州
4
项目概况--现状分析
常州名人博物馆。 将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唐荆川故居贞和堂、 筠星堂修 缮改造为常州名人博物馆, 拆除临晋 陵路的商业建筑, 规划为以名人文化 为内涵的名士苑入
口小广场, 并进行有序的空间组织 以增加其环境空间。
周有光图书馆。 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礼 和堂修缮改造为周有光图书馆, 供展出他 毕生的作品及藏书。
20
精心组织重点地段的空间风貌设计重点细化了三个地段的街景风貌设计,
• 一处是南市河两岸, 强调 “修旧如旧、 风貌协调 ” , 打造 “ 小桥流水、 枕河人 家 ” 的景象, 彰显古运河的特色 ;
• 第二处是青果巷东侧, 打造街区东主入口空间景观; • 第三处是青果巷西侧, 打造街区西主入口空间景观 。
保护与继承:保护历史的原真性,延续地域特色文 脉。
演绎与发展:运用现在的设计手法 ,以全新的方式 演绎历史与传统, 结合新的材料与技术 适应绿色与 低碳的未来发展需求 ,对历史传统进行演绎与发展 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具有新时代的气息,重新焕发 活力。
共生与秩序 所谓"共生"是作为一种现代的新的城市文化,在外部 环境空间这个领域中,诸多物化和文化因素表现为一 种客观存在,其最终关注的是特定的场所精神和可持 续意义。所谓"秩序",表现为特定的方法和技术,实 现包括使用功能在内的改造目的,其关注的是对诸多 复杂因素的争论、评价和舍取,并最终获得一种协调。 对于前者,探究其内在精神和一切可控制性元素。对 于后者,寻求其最佳的解决途径。 价和舍取,并最终 获得 种协调。对于前者,探究其内在精神和 切可控制 性元素。对于后者,寻求其最佳的解决途径。

浅谈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浅谈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浅谈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摘要】针对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道路狭窄、居民对市政基础设施使用要求高的状况,规划提出狭窄道路下敷设完备市政基础设施的解决方案,并且实现设施的功能、安全与环境的有机统一。

此外,本文还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特殊性,提出增加公共厕所密度、信息技术应用等规划引导要素,对于相关规划可起到较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市政基础设施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东起正素巷,南至市河南岸,西至晋陵路,北临古村巷,东西长约400米,南北约200米,保护范围用地面积约8.7公顷,内有天香楼(瞿秋白故居)、唐荆川宅、赵元任故居、刘国钧故居和恽鸿仪故居等5处文保单位,历史建筑12处等,是常州市现存规模最大、肌理最为完善的历史街区之一。

图1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图1、市政设施现状与存在问题晋陵中路已经敷设DN500给水管、d500污水管、d800雨水管、中低压燃气管、供电、通信线路等,其余古村巷、正素巷也已经敷设给水、排水与供电、路灯、通信管线,依托晋陵中路,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管网。

同时,街区内部也已敷设给水、排水、供电等管线,并建有公厕与垃圾收集站,基本满足街区内居民的使用需求,但是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现状设施与管线与居民需求存在差距。

如自来水管径偏小、水龙头水压不足,绝大多数居民家中没有卫生间,只能依靠公共厕所等。

2、不能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如公厕、垃圾房滋生蚊蝇;供电、通信管线均为架空,影响历史风貌等。

3、不能满足防灾和市政基础设施维护管理的需要。

由于建国后大量搭建,街区内房屋毗邻,布局不合理;消防栓配置不足;市政管线的布置因陋就简,存在安全隐患等。

同时,由于历史文化街区内道路较窄,如正素巷仅为3米、天井巷为2.5米、古村十弄为2米,难以按照规范排放全部管线。

面对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难以敷设的现状,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研究课题组[1]、陈蓬勃等[2,3]都对此做了一定研究,方案主要集中在减少管线敷设数量(如采用合流制、不敷设燃气管等)、减小管线间距、采用紧凑型检查井[4]等方案,以期解决历史文化街区内管线敷设难题。

常州青果巷建筑图案分析

常州青果巷建筑图案分析

第34卷第9期 2021年05月Vol.34 No.9May 2021艺术科技1 青果巷街区装饰图案分布1.1 历史街区内建筑的基本特性青果巷目前保存完好的建筑以明清建筑为主,建筑造型大胆开放、自由合理[1]。

大街小巷式的传统布局使得巷内空间或明或暗,增加了其空间层次与生活情趣,烘托出宁静安详的生活气息,很难想象青果巷白天的繁华场景[2]。

经过近几年的修缮,一些现代建筑的加入与青果巷传统建筑形成明显对比与落差,给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令人反感[3]。

1.2 青果巷街区装饰图案分布室外装修上,窗门、栏杆是历史街区内保存最为完好、特点尤为突出的装饰建筑[4]。

室内装修上,在历史街区内很少有保存完好的,大部分已经无法取证,能被我们发现并了解的仅有一小部分的顶部装饰和橱柜之类[5]。

用木头装饰是中国古代乃至现代建筑长期使用的一种装饰手法,虽然青果巷街区内的木饰不如苏州、南京那么烦琐、华丽,但其清新淡雅的风格一直流传至今,随着制度逐渐趋于开放明朗,建筑手法技术的进步,不再是单一的雕饰。

明代建筑的雕饰改变了一直以来简约、单一的形象,但没有过于繁复的雕刻工艺[6]。

门窗、扶手、阶梯、桌椅为青果巷主要的装饰部位。

所用的木材均具有朴实细腻的特性,宛如江南女子的温文尔雅。

而题材以植物、花朵、飞禽走兽、抽象的几何图形为主[7]。

1.3 青果巷街区装饰图案分析第一,青果巷街区内众多大门已被毁坏或已完成修缮,从前门上的装饰图案已无迹可寻,但从遗留下来的痕迹可以看出,门的装饰主要通过打铆钉,在加强木门牢固程度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8]。

第二,隔扇门。

进入建筑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隔扇门,再往里走就能看见内阁扇门,用途是将室内与室外阻隔开来[9]。

进入门内低头看,是设计师精心设计的外裙板和内裙板,它们不仅起到装饰门框的作用,也能用来防雨[10]。

四扇长窗、六扇长窗或八扇长窗用在不同的房间中,按距离的远近设计成不同的比例。

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品牌设计研究——以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为例

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品牌设计研究——以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为例

以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为例□刘婷何佳摘要:品牌设计是推动品牌发展的重要力量。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名片,它的发展体现了城市的发展趋势,因此,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品牌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该文从设计现状出发,逐步完成品牌构建,以实现各种媒介和实物的运用,为刚刚改造完成的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品牌创新设计提供参考,并通过有效推广,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关键词: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品牌设计创新推广大运河及其流经的区域孕育的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塑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具有显著的运河特征与开放、沟通、区域的特性。

对其进行资源、品牌战略的规划建设,既是文化遗产、知识系统以及民族精神等层面传承与发展的需求,又是文化传播和战略布局的需求。

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在近几年面临着现代化改造的问题,需要通过重新审视其发展历程,融合“潮流”和“复古”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以打造完整的、让人耳目一新的品牌形象。

一、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视觉形象现状经过四年全封闭的保护与修缮,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对破旧的房屋、凌乱的街区进行规划与再设计,如今保留其原有的复古风格,同时也焕发出现代化的生机。

二、常州青果巷历史街区品牌的构建1■品牌定位历史上,在常州青果巷居住的多为士大夫,他们内敛不张扬,由此,常州青果巷的整体建筑风格也散发着江南文人朴素、淡雅的气质。

设计者可以在观察、分析常州青果巷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探索其中的文化特色,并将之体现在设计表达中。

品牌设计最重要的是体现品牌的独特性。

常州青果巷承载着常州的历史记忆,而历史是常州青果巷文化的灵魂。

但仅仅体现悠久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常州青果巷街区的特色在于两岸分布的文人故居,如八桂堂、史良故居、周有光故居等。

据此,文章以文人故居、历史古建与大运河文化三个方面为品牌定位的核心要素,紧紧围绕“潮流复古格调”的主题,以设计一整套崭新的品牌(图1)。

2.品牌基础设计(1)品牌标志设计标志设计是基础元素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设计风格决定了整个形象设计的风格。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优秀案例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优秀案例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优秀案例那我得给你讲讲成都的宽窄巷子,这可算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超棒案例呢。

以前啊,宽窄巷子就是那种有点破旧,感觉像是被时间遗忘在角落里的老街区。

房子虽然有老成都的韵味,但很多都破破烂烂的,基础设施也差得很,住在里面的人觉得不方便,外面的人也不太愿意进去晃悠。

后来啊,当地政府和一些有眼光的团队就开始琢磨着怎么让这个地方重新焕发生机。

他们可没有搞那种大拆大建的傻事儿,而是小心翼翼地保留着原来的建筑风格和历史痕迹。

那些青石板路啊,一砖一瓦都尽量保持原样,就像对待一个老宝贝一样。

然后呢,他们在里面引入了各种各样的商家。

有传统的茶馆,你一进去就能听到四川人摆龙门阵的热闹声音,茶香四溢。

还有一些做传统小吃的店,像糖油果子、蛋烘糕之类的,那味道正宗得很。

而且还不只是传统的东西,也有一些充满创意的小店,把老成都的文化元素和现代的创意结合起来,比如有些文创店,把川剧脸谱做成超酷的手机壳或者钥匙链。

宽窄巷子更新之后,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本地人爱去,因为那是老成都的根儿,能找到小时候的感觉。

外地人也爱去,到了成都不去宽窄巷子就像到了北京不去故宫一样。

这里白天人来人往,大家在巷子里穿梭,感受着成都的悠闲和历史底蕴;晚上灯火辉煌,酒吧里传出悠扬的音乐,又有另外一番风情。

再说说上海的田子坊,这也是个很有趣的例子。

田子坊原本就是上海的老弄堂,充满了石库门建筑。

以前这里住着很多普通老百姓,到处都弥漫着生活气息,当然也有点杂乱。

更新的时候,他们充分利用了这里的空间特点。

那些小小的弄堂里,一间间房子被改造成了各种特色小店。

你能看到一些外国的艺术家在这儿开工作室,把西方的艺术和上海的海派文化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还有很多卖复古饰品的小店,在那些老房子里,摆着闪闪发光的饰品,就像老上海的摩登小姐藏在阁楼上的宝贝被发现了一样。

而且啊,田子坊里保留了很多居民的生活场景。

你走着走着就能看到有老太太在门口晒太阳,旁边就是一家很潮的咖啡店。

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课堂PPT)

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课堂PPT)

.
20
精心组织重点地段的空间风貌设计重点细化了三个地段的街景风貌设计,
• 一处是南市河两岸, 强调 “修旧如旧、 风貌协调 ” , 打造 “ 小桥流水、 枕河人 家 ” 的景象, 彰显古运河的特色 ;
• 第二处是青果巷东侧, 打造街区东主入口空间景观; • 第三处是青果巷西侧, 打造街区西主入口空间景观 。
与之相邻的中崎集团部分用地规划为与其相 配套的客栈、 茶楼、 会馆等文化功能建筑; 在街区东北、 东南入口处设置两个小型广场,
广场上设置标志牌坊,并进行有序的空间组 织以增加古运河博物馆的环境空间。
常州名品馆。 将青果巷东侧临河 传统风貌建筑整修改造为常州名品馆, 把常州地方特色工艺如留青竹刻、 乱 针绣、刻纸等, 地方特产如芝麻糖、 大麻糕、 萝卜干等加以集中展示, 并辟出相应的传统商业作坊对外经营, 用以弘扬地方特色、传播地方文化。
.
18
• 整合深宅名园和人文荟萃两大主题
通过以下五方面打造: 一是以 “ 唐氏八宅 ” 为重 点, 适时适量迁出居住在里面 的居民,并进行切实可行的修缮 保护; 二是以修缮后的 “唐氏八宅 ” 中的贞和堂、 筠星堂等为基础 规划为常州名人博物馆; 三是拆除临晋陵路商业建筑, 在雪洞巷与青果巷西入口之间设 置青果巷西入口广场, 直显 “ 唐氏八宅 ” 风貌; 四是以名人文化为内涵对小广 场进行环境设计; 五是原址原貌 恢复半园, 在 园内设置青果巷非物质文化展示 画廊。 过以上一系列措施, 从 物质遗存到文化精神, 得到了 充分的保护、 彰显和提升, 使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展现 “常州历史文化名城” 的一扇 亮丽窗口。
Project overview -- Status analysisBiblioteka 现状鸟瞰图.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名人博物馆。 将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唐荆川故居贞和堂、 筠星堂修 缮改造为常州名人博物馆, 拆除临晋 陵路的商业建筑, 规划为以名人文化 为内涵的名士苑入
口小广场, 并进行有序的空间组织 以增加其环境空间。
周有光图书馆。 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礼 和堂修缮改造为周有光图书馆, 供展出他 毕生的作品及藏书。
案例分析
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
基本概况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常州老城区中部偏南地段,是常州市三个历
史文化街区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东西长约400米,南
北约200米,用地面积约8.7公顷。青果巷现有人口2553人,居住人口老龄化
趋势明显,街区内以中低收入家庭占大多数 街区内以中低收入家庭占大多
Project overview -- Status analysis
现状鸟瞰图
历史文化遗存
街区文化遗址分布
文保单位5处 控保单位1处 历史建筑8处
古树名木3处 古筑层数分析
现存建筑质量分析
现存建筑结构分析
现存建筑风貌分析
交通现状调查与分析
人口与社会经济现状调查与分析
与之相邻的中崎集团部分用地规划为与其相 配套的客栈、 茶楼、 会馆等文化功能建筑; 在街区东北、 东南入口处设置两个小型广场,
广场上设置标志牌坊,并进行有序的空间组 织以增加古运河博物馆的环境空间。
常州名品馆。 将青果巷东侧临河 传统风貌建筑整修改造为常州名品馆, 把常州地方特色工艺如留青竹刻、 乱 针绣、刻纸等, 地方特产如芝麻糖、 大麻糕、 萝卜干等加以集中展示, 并辟出相应的传统商业作坊对外经营, 用以弘扬地方特色、传播地方文化。
精心组织重点地段的空间风貌设计重点细化了三个地段的街景风貌设计,
• 一处是南市河两岸, 强调 “修旧如旧、 风貌协调 ” , 打造 “ 小桥流水、 枕河人 家 ” 的景象, 彰显古运河的特色 ;
• 第二处是青果巷东侧, 打造街区东主入口空间景观; • 第三处是青果巷西侧, 打造街区西主入口空间景观 。
青果巷规划总平面图
• 培育复兴文化功能, 迸发街区活力
在延续传统居住功能的基础上, 通过民意调查、 文献研究、 历史文化背景分析、 历史环 境相吻合性考证等方面的充分论证, 我们选择在街区内规划培育文化、 博览等功能, 具体体 现在以下四馆的规划建设:
常州古运河博物馆。 在街区的东侧, 将 历史建筑吕宅修缮改造为古运河博物馆, 将
青果巷现有人口2553人,居住人口老龄化趋势 明显,街区内以中低收入家庭占大多数 街区内以中 低收入家庭占大多数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风貌的完整性不足,历史文化价值 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2、基础设施不完善 3、人口密度、使用强度过高。 4、交通混杂,组织不畅 5、街区功能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
设计理念
沿南市河地段效果图
晋陵沿街商住地块效果图
解决策略
Resolution strategy 设计手法讨论:
完全照搬传统建筑形式
运用现代的建筑语言演绎 传统 运用现代的建筑语 言演绎传统
借鉴
• 整合深宅名园和人文荟萃两大主题
通过以下五方面打造: 一是以 “ 唐氏八宅 ” 为重点, 适时适量迁出居住在里面的居民, 并进行切实可行的修缮保护; 二是以修缮后的 “唐氏八宅 ” 中的贞和堂、 筠星堂等为基础 规划为常州名人博物馆; 三是拆除临晋陵路商业建筑, 在雪洞巷与青果巷西入口之间设 置青果巷西入口广场, 直显 “ 唐氏八宅 ” 风貌; 四是以名人文化为内涵对小广 场进行环境设计; 五是原址原貌 恢复半园, 在 园内设置青果巷非物质文化展示 画廊。 过以上一系列措施, 从 物质遗存到文化精神, 得到了 充分的保护、 彰显和提升, 使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展现 “常州历史文化名城” 的一扇亮 丽窗口。
Design Concept
《国语·郑语》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哲学家冯友兰"和而不同"新释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 "和"与"同"不一样 “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
在设计上“和而不同”,费孝通先生明确定义:多样统一而非单一。
保护与继承 演绎与发展
保护与继承:保护历史的原真性,延续地域特色文 脉。
演绎与发展:运用现在的设计手法 ,以全新的方式 演绎历史与传统, 结合新的材料与技术 适应绿色与 低碳的未来发展需求 ,对历史传统进行演绎与发展 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具有新时代的气息,重新焕发 活力。
共生与秩序 所谓"共生"是作为一种现代的新的城市文化,在外部 环境空间这个领域中,诸多物化和文化因素表现为一 种客观存在,其最终关注的是特定的场所精神和可持 续意义。所谓"秩序",表现为特定的方法和技术,实 现包括使用功能在内的改造目的,其关注的是对诸多 复杂因素的争论、评价和舍取,并最终获得一种协调。 对于前者,探究其内在精神和一切可控制性元素。对 于后者,寻求其最佳的解决途径。 价和舍取,并最终 获得 种协调。对于前者,探究其内在精神和 切可控制 性元素。对于后者,寻求其最佳的解决途径。
策略
挖掘文化 、 复兴功能 , 重现江南名城神韵
• 恢复延续街区肌理, 彰显传统特 色
• 延续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 街巷, 对背弄、 里弄进行梳通, 恢复 一部分私家园林和庭院, 开放为城市 公共空间, 最终形成 “三轴、 十结点 ” 的整体空间体系,其中三轴为: 青果 巷传统文化展示轴, 古运河风光游览 轴, 天井巷古街巷体验轴; 千果园、 乌衣桥桥头小广场、 半园等十处公共 空间节点; 既充分体现 “城河相依、 运河市井 ” 的整体风貌, 又使江南水 乡传统民居的特色风貌及所依托的历 史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还真。
数。
项目概况 --历史沿革
Project•overview -- Historical•evolution
青果巷区位图
项目概况 --历史沿革
Project overview -- Historical evolution
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
常州进士甲天下,青果进士甲常州
项目概况--现状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