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今地图
[高考复习]高中新教材常用历史地图及注释《世界历史地图》
![[高考复习]高中新教材常用历史地图及注释《世界历史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4b4c2a8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7.png)
世界历史地图1、古代主要文明分布注释: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古代文明发展体现出独立发展,多元格局的特点。
从文明区分布变化,可以看出亚欧非大陆文明区总体呈现不断扩展趋势,但扩展范围相对有限,并且比较集中于沿海地区和江河流域;2、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注释:通过丝绸之路,以间接交往为主;汉朝班超曾经派遣甘英出使罗马,由于安息国的阻挠,甘英没能抵达罗马;166年,罗马皇帝派使来华,抵达汉朝,建立了直接联系。
3、新航路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注释: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
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注意地中海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位置以及主要国家,新航路开辟后发生了商业革命,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而来的全球贸易与物种交流影响巨大,结合选修2相关内容明确物种种类,物种传播方向。
4、其他航路开辟注释:英国、荷兰等国在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俄罗斯人开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路,西欧人不断探索南半球的新世界。
欧洲人寻找新航线背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受早期新航路开辟活动的刺激;西班牙、葡萄牙已把控了东西贸易新航线,他国只能向高纬度地区探索;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经济重心转移,大西洋沿岸国家(荷兰、英国、法国等)的航海活动兴起;欧洲殖民扩张运动兴起。
影响:推动欧洲逐步建立世界殖民体系。
促进大西洋沿岸国家崛起;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增进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
5、三角贸易(16世纪至19世纪末)注释:路线及内容: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前往美洲,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
远古世界地图-地球陆地的演变过程

远古世界地图——地球陆地的演变过程形成於11亿年前的超大陆"罗迪尼亚(Rodinia)"在前寒武纪晚期开始分裂,此时的气候与今天非常类似,是一个"冰室"的世界。
由於缺少具有硬壳的化石以及可信的古地磁资料,使得我们要重建前寒武纪时期的古地理图非常地困难,依据我们所能获得的资料,这张六亿五千万年前的古地理图是我们所能描绘出最古老的时期了。
然而在前寒武纪晚期是一个特别有趣的年代,因为所有的大陆互相碰撞,形成了超大陆"罗迪尼亚",同时地球的气候是属於一个大冰期的年代。
大约在11亿年前,超大陆"罗迪尼亚"聚合而成,虽然它的正确大小与组成我们并不清楚,但它显示北美洲当时位於罗迪尼亚的中心,北美东岸紧连著南美的西岸,而北美西岸则是连接著澳洲大陆与南极洲。
罗迪尼亚大约在七亿五千万年前分裂成两半,打开了古大洋(Panthalassic Ocean)。
北美洲往南向著冰雪覆盖的南极旋转。
罗迪尼亚大陆的北半部基本上包括了:南极大陆(Antarctica)、澳洲(Australia)、印度(Ind ia)、阿拉伯(Arabia),以及成为今天中国的一部份大陆碎块(North China, South China),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转,向北穿越严寒的北极。
介於分成两半的罗迪尼亚大陆之间,是第三大陆 - 刚果地盾(Congo),它组成了中、北非洲的大部分。
当罗迪尼亚大陆的两半互相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刚果地盾就正好被挤在中间,因此在前寒武纪即将结束之际,大约距今五亿五千万年前,这三个大陆再次因为碰撞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超大陆潘诺西亚(Pannotia),与这次碰撞相关的造山运动事件则被称为泛非(Pan-African)褶皱造山活动。
如同我们先前所提到,在前寒武纪晚期的地球气候是非常寒冷的。
我们可以在所有邻近大陆上找到冰河的证据,但是为什麼严寒的气候如此广泛地分布各地,至今仍困惑著地质学家们,曾经有很多假设被提出来,却一一都被否定。
古国六大文明地图(纬度海陆,地形)

古国六大文明地图(纬度海陆,地形)
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公元前4500~3500年
埃及:公元前3100年前后
印度:公元前2500年前后,孕育整个南亚文明
中国:约公元前2000年前后,孕育整个东亚文明(参见中华文明)
希腊:公元前800年- 公元前146年,孕育整个欧洲文明
1、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约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隶制国家,公元3~9世纪为繁盛期,15世纪衰落,最后为西班牙殖民者摧毁,此后长期湮没在热带丛林中.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巴西、伯利兹以及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
2、阿兹特克文明(或译为阿兹台克)
阿兹特克文明是中美洲古老印第安文明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西班牙人所毁灭.
3、印加文明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15世纪起势力强盛,极盛时期的疆界以今秘鲁和玻利维亚为中心,北抵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南达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首都在秘鲁南部的库斯科.。
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葡萄牙王室
西班牙王室
思考?
迪 亚 士
麦 哲 伦
达 . 伽 马
哥 伦 布
国家
航海时间 船队性质 经费来源 航海目的
中国
15世纪早期 皇朝特遣队 国库开支 宣扬国威
官吏士兵工匠水手
西方国家
15世纪末16世纪初
私人探险队 集资或王室赞助
寻找黄金、克服商 业危机
船队成员
扮演角色 历史影响
冒险家工匠水手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工业文明的前奏
第五课 开辟新航路
①从中国或印度出发,到中亚沿里海和黑海到小亚细亚转往欧洲。
②从印度出发,由海路到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转往欧洲。
③从中国出发,由海路进红海,然后陆路穿越苏伊士地带前往埃及 转网欧洲。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 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 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 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 发现”。
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
直接原因
材料4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世纪至16世纪,人文主 义是其指导思想。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 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 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 理性思维。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 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 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 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1、西欧15世纪出现“寻金热”的主要经济根源是(
D
)
A、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上升
世界历史地图 公元1000年前

世界历史地图公元1000年前世界历史地图公元1000年前公元前2700-公元前2600年间(三皇五帝时代)公元前2200--公元前2100年前后(三皇五帝时代)古埃及发生了分裂,阿卡德人进占苏美尔城邦建立的阿卡德王国正在后期,快要崩溃(2191年崩溃),印度河流域文明继续阿卡林,中国则是虞舜时期。
公元前2100-公元前1900年左右(夏朝)中国出现了夏王朝,印度河流域文明继续在徜徉着,中亚出现了安德罗诺沃文化,苏美尔人赶走了之前打败阿卡的人的野蛮人库提人,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并且非常自豪♂的宣称自己是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四方之王。
亚述人在公元前2006年脱离了乌尔第三王朝的统治,重新出现在巴比伦新月地带的北方。
赫梯人从高加索(翻山或者绕个大圈子从巴尔干方向)来,在小亚细亚冒出了光头。
古埃及的11王朝进入尾声(公元前2050年上埃及灭掉了下埃及),从古王国岁月迈向中王国岁月。
公元前1800-公元前1600年间(夏朝)克里特/米诺斯文明展露(克里特文明据说在公元前3000年就开始了,1700-1450年间是繁荣期)。
汉莫拉比上线并完成了法典和统一成就,光荣下线。
夏朝进入末期。
沙姆希-阿达德一世(亚述王)虽然扩大了领土,但随着他在公元前17世纪死去,亚述再次臣服于汉莫拉比的巴比伦第一王朝。
赫梯人在(公元前1600年的)5年后即将进入巴比伦并灭掉古巴比伦第一王朝。
古埃及在中王国时期进入了上游的努比亚,狂夺金子和石头,加速了金字塔的建设,并修建了大公墙,班图人进军刚果河流域达到了高峰。
公元前1500-公元前1300年间(商朝)夏朝被商朝取代(公元前1556年)。
亚述被驯服马匹的胡里安人的米坦尼所统治。
埃及进入新王国后在图特摩斯三世的带领下冲出非洲,走向叙利亚,和北方的赫梯人在叙利亚开始了对峙。
加喜特人从伊朗西部的山区占据了古巴比伦,史称巴比伦第三王朝。
印度河方面一支雅利安人从伊朗-阿富汗高原南下,进入印度。
【知识解析】地图中的世界史主题图集

地图中的世界主题图集
古阿拉伯人眼中的世界
名称:伊德里西世界地图 时间:约1154年制作
伊德里西(1100—1166)是12 世纪阿拉伯著名地理学家,他纠正
南 了托勒密关于印度洋是一个封闭的
海,里海是世界海洋的一个支湾的 错误说法。
《古兰经》规定,所有信徒都 要朝伊斯兰宗教圣地麦加朝拜。而 七至八世纪伊斯兰教迅速扩张时, 大多数转而信仰伊斯兰教的社会都 在圣地麦加的北方,南方成为“神 圣的方向”。因此,包括伊德里西 的地图在内,大多数穆斯林的世界 地图都以南为上。
地图中的世界
主题图集
地图中的世界主题图集
20世纪至今的世界地图
假如没有地图,我们会身处何 方?答案显而易见,自然是“迷 路”,不过,地图展现的不仅仅是 如何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 更展现出人类自身对周围广大物质 世界的认识及人类与世界的关系。
此图集通过若干幅不同时期的 世界地图,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 们对世界的认知情况。
地球以一个小圆盘的形象出现,四周为一圈水所 环绕。这是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展示的第一次尝试。 当然,这时候人们普遍认为,大地是平的。
地图中的世界主题图集
古罗马托勒密眼中的世界
名称:托勒密世界地图
时间:约公元120—150年绘制
这幅地图的作者是克劳狄乌斯·托勒密, 他大约于公元90年出生于埃及,是一位数学家 和天文学家。在被罗马帝国统治的亚历山大, 他完成了《地理学指南》这本著作,书中第一 卷收录了这幅地图。
地图中的世界主题图集
古朝鲜人眼中的世界
名称:疆理图 时间:约1402年绘制
朝鲜学者权近绘制的地图,叫作《混一疆 理历代国都之图》,一般简称为《疆理图》。 这是东亚现存最早的世界地图,比其他中国和 日本现存的世界地图都要早,是最早呈现李氏 王朝统治时期的朝鲜的地图,也是最早展示欧 洲的现存亚洲地图。最初的原稿没有留存下来, 但有三份副本传世,目前都在日本。
远古世界地图[整理版]
![远古世界地图[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d4cb9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7.png)
远古世界地图一、前寒武纪的终结——大冰期与泛非褶皱造山运动形成于11亿年前的超大陆"罗迪尼亚(Rodinia)"在前寒武纪晚期开始分裂,此时的气候与今天非常类似,是一个"冰室"的世界。
由于缺少具有硬壳的化石以及可信的古地磁资料,使得我们要重建前寒武纪时期的古地理图非常地困难,依据我们所能获得的资料,这张六亿五千万年前的古地理图是我们所能描绘出最古老的时期了。
然而在前寒武纪晚期是一个特别有趣的年代,因为所有的大陆互相碰撞,形成了超大陆"罗迪尼亚",同时地球的气候是属于一个大冰期的年代。
大约在11亿年前,超大陆"罗迪尼亚"聚合而成,虽然它的正确大小与组成我们并不清楚,但它显示北美洲当时位于罗迪尼亚的中心,北美东岸紧连着南美的西岸,而北美西岸则是连接着澳洲大陆与南极洲。
罗迪尼亚大约在七亿五千万年前分裂成两半,打开了古大洋(Panthalassic Ocean)。
北美洲往南向着冰雪覆盖的南极旋转。
罗迪尼亚大陆的北半部基本上包括了:南极大陆(Antarctica)、澳洲(Australia)、印度(India)、阿拉伯(Arabia),以及成为今天中国的一部份大陆碎块(North China, South China),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转,向北穿越严寒的北极。
介于分成两半的罗迪尼亚大陆之间,是第三大陆 - 刚果地盾(Congo),它组成了中、北非洲的大部分。
当罗迪尼亚大陆的两半互相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刚果地盾就正好被挤在中间,因此在前寒武纪即将结束之际,大约距今五亿五千万年前,这三个大陆再次因为碰撞而形成了一个新的超大陆潘诺西亚(Pannotia),与这次碰撞相关的造山运动事件则被称为泛非(Pan-African)褶皱造山运动。
如同我们先前所提到,在前寒武纪晚期的地球气候是非常寒冷的。
我们可以在所有邻近大陆上找到冰河的证据,但是为什么严寒的气候如此广泛地分布各地,至今仍困惑着地质学家们,曾经有很多假设被提出来,却一一都被否定。
重要_世界上古史图表

希腊
爱琴文明
印度
次大陆
亚述地区在两河北部 最早为胡里特人居住,后来讲 塞姆语的亚述人进入,民族融 合创造了亚述文明
赫梯王国兴起于小亚细亚 赫梯语哈梯人与涅西特语和涅西 特人共同创造的
阿卡德王国灭亡后 亚述形成国家,开始了早期亚 述时期
腓尼基 在今黎巴嫩地区 初胡里特人与后来的塞姆 语迦南人融合创造的文明 3000 时形成城市国家, 创造了 腓尼基字母文字 为西方各国字母基础 航海业、造船业发达,广设 殖民地
克里特〃迈锡尼时代 3000-1200 青铜时代 铜石并用 农业 克里特文化(米诺斯文明) 线性文字 A 国家的雏形 2300-1750 哈拉巴文化 发现印章,刻有文字, 未能解读 已有栽培农业 金石并用 纺织、制陶 城市建筑特色:摩罗 佐〃达罗 神秘消失
早期亚述 2230-1500 第一中间期(约前 2181-2040 年,7 -10 王朝) 北方:赫拉克列奥波里 《对美卡 拉王的教训》 南方:底比斯 (建立 11 王朝) 中王国时期 (约前 2040-1786 年, 11 -12 王朝) 底比斯的孟图霍特普二世 统一埃 及 首都底比斯 崇拜阿蒙神 12 王朝建立者 阿美涅姆赫特一世 依靠捏杰斯力量加强皇权。 第二中间期 (约前 1786-1570 年, 13 -17 王朝) 第二次贫民奴隶大起义 《伊普味陈 辞》 喜克索斯人入侵 乌尔第三王朝 2113-2006 创立者 乌尔纳木 统一两河 颁布世界上现知第一部法典—— 《乌尔纳木法典》 2006 埃兰人入侵,乌尔亡 国家分裂,塞姆语阿摩利人进入 古巴比伦王国 1894-1595 阿摩利人 苏穆阿布姆建立 六代王汉谟拉比 1792-1750 统一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古代第一 部比较完整的法典 1595 被赫梯人所灭。 海国王朝 1595 年灭古巴比伦 后逐渐扩张,成为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