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素材: “规则与道义”素材精选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与必看重磅】规则与道义

•
•
• •
当地法院一审判决考虑公平原则,判决杨某补偿段 某家属1.5万元。对此判决,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 有人直言,如果因为“电梯劝阻吸烟猝死案”的发 生,引发“寒蝉效应”,让人们不再敢于维护正义, 实是“无法承受之重”。 正直的人不应该受伤,维护正义的人不应该受委屈, 这是最为质朴的社会价值观。正是出于对法律精神 的信仰,出于对建设美好社会的希冀,“电梯劝阻 吸烟猝死案”的二审判决,受到了舆论的普遍点赞; 在人们看来,二审法院认为劝阻者不存在过错,不 应承担侵权责任,体现了对于公平正义的维护,是 给所有正直的人“撑腰”——以后看到类似事情, 大家尽可挺身而出,不再有后顾之忧。 一得 一次公正的判决胜过百次的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 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其实也是让人 们感受社会的美好,进而有信心让这个社会变得更 好。 13
17
•
• •
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这个问 题或许可以这样回答:除了上帝和法律,没有 人可以制裁人性。 一得 介入社会事件、公共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 见解,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敬畏真相,尊重法 律,也应该是每个发言者最起码的自觉,这同 样是一种道德。
18
• •
•
5、辍学引发“官告民”:新时代的普法良机 2017年11月24日,云南省首例因辍学引发的“官告 民”案件在该省怒江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啦井 镇新建村公开审理。2017年3月,新建村5名学生辍 学回家,经啦井镇政府工作人员和学校老师反复劝 说,这5名学生的家长仍然没有送他们返校就读。于 是,镇政府将这5名学生的家长告上法庭,要求依法 判令学生家长立即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政府为了让几个学生读书而状告家长,看似在多管 闲事,实则是责任所在,更是抓住了新时代的普法 良机。就像有家长说的那样,“吃上官司才知道, 不送娃娃去上学违法”。事实上,别说是这些生活 在偏远地区的人们,就是不少城市市民也想当然地 认为只有偷盗、抢劫、杀人等才算犯罪,而对《教 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不以 为意。
800字高考话题作文范文:规则与道德【精选】

800字高考话题作文范文:规则与道德【精选】800字高考话题作文范文:规则与道德让人们“不得不”自觉遵守,这样既可以维护秩序,又可以提高效率,关于800字高考话题作文范文内容详情如下。
800字高考话题作文范文:规则与道德什么是规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还是七大章八大节的校规?应该不是这些。
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时,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你心是有这样一个规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这种规则多了,道德也就随之形成了。
规则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道德,规则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是人定的,如何严密也不能够到“天衣无缝”。
若没有道德的支撑,规则是很容易被人钻空子的。
你说不许“随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园的长椅上好了;你说不许“乱涂乱画”,那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你画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画那么简单了。
律师们大可钻法律的空子,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事情弄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飞雪”了。
没有规则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促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
“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道德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
这就是道德的底线——规则划出来的。
理想的社会应是规则与道德并存的。
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线;同时,道德也填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
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的规则与道德相辅相成,这个社会才能充满希望。
道德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而规则就是路旁的灯,照亮我们纯洁的灵魂,也照亮那条充满理想的大道。
关于道义的作文素材50字

关于道义的作文素材50字
“道义”这两个字,对我来说就像是心中的明灯,照亮前行的路。
每当遇到选择,我总会问自己:这样做对不对得起良心?做人嘛,不能光看眼前,还得想想长远,想想那些咱们应该坚持的原则。
对我来说,道义就像是一面镜子,时刻让我看清自己。
道义啊,对我来说,就是心里那杆秤。
做人做事,都得对得起
良心,对得起自己。
不能光想着自己捞好处,得想想别人,也得想
想对不对得起这个社"道义"对我来说,就是心中的信仰和准则。
每
当遇到困难和选择,我总是让它在心头过不去,像一盏明灯,指引
我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不违法乱纪,不损人利己,始终坚守道义,
这是我为人处事的原则。
"道义,对我来说就像良心一样必不可少。
每当我面对选择,我
都会扪心自问:这行为正直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就会毫无犹
豫地去做。
因为我相信,在道义的指引下,我们才能活得更真实,
更有尊严。
"
"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每一步都是选择。
我坚信,道义就像那
盏指引我前行的路灯,让我在道路上不偏不倚。
无论在遇到什么困境,我始终坚信,坚持道义就是我的方向,它照亮了我的人生。
"。
规则相关的作文素材(精品8篇)

规则相关的作文素材(精品8篇)规则相关的作文素材篇1提起规则,生活之中可谓处处有之。
有实施有年的传统的规则,也有应需而生的时新的规则,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时新的,都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为目的的。
规则是极具规范效应的章程;规则是维护秩序的标准;规则是为人处事的准则。
规则,大到一个国家的制度、法律,小到一个家庭的规矩、规范,它是无时无刻不在的。
为了拥有一个更和谐的社会,我们应该遵守社会的规则,应该遵循自然规则,应该恪守为人准则,为达到“和谐”的效应,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无法拒绝走的路。
规则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一个民族长期存在与发展的典章,是一个世界走向融合的大前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广袤的土地上,能够如此平和的生活得益于规则。
泱泱大国,历经了数千年,从原始社会一直走到当今社会主义社会,从土地私有到现在的土地公有,从商鞅变法到改革开放,从动乱到和平,都是基于制度、规章的。
没有规则的国家,是无法屹立于世界的,没有规则的国家,是没有灵魂的躯壳,是华而不实的。
规则的重要性不只局限于此。
在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发展的国家,能够跻身其中,实属不易。
但中国凭借什么如此强势呢?答案是明确的:规则!世贸组织成立初期,创定了相关的规则;如贸易保护,减少贸易摩擦等,从各个方面维护着发展中的国家的利益,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以逾越的,唯有坚守。
也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得以强大,世界才能更加绚烂。
那我们个人在规则面前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我们应该理性,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孔子如是说。
其次,必须践行规则,“有令必行”,此为最佳途径。
当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得益于规则,也受制于规则。
因此,无论什么时候也别忘了敬畏规则,恪守规则。
规则相关的作文素材篇2“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这句话世代相传,直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警醒世人:当遵守规则。
放眼历史,在历史的尘埃中有规则的影子。
战国时期,秦穆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2025届高考作文写作主题素材:坚守道义

高考作文写作主题素材:坚守道义导语道义指道德和正义,是做人的约束、规范、规矩。
在当今物质丰富、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提倡坚守道义,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十分必要。
青年需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识与担当,自觉坚守道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美文赏读新时代青年当“铁肩担道义”尹卫国新时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当代青年有“铁肩担道义”的情怀与志向。
1916年9月的一天,革命先驱李大钊给友人挥毫泼墨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这并非李大钊原创,源自于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写下的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李大钊巧妙地将“辣”改成“妙”,并赋予这10个字新的含意,“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表达了一种崇高的革命理想与志向,“妙手著文章”意为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在中国宣传马列主义、宣传革命思想。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风起云涌的20世纪初的旧中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意义。
但经历百年风云砺炼,这两句话已堪称经典名言,成为激励几代有志青年奋发、担当、奋斗、奉献及青春励志的座右铭,今天仍有着现实意义。
新时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当代青年有“铁肩担道义”的情怀与志向。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嗷嗷待哺,继而走向少年、青年、壮年、老年、暮年,这是人生的一个轮回,其中青春年华是人的一生中最亮丽、最奔放、最热烈、最具活力、最富有朝气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时光。
时代变迁、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或许会给青春烙上不同的印记与色彩,但任何时代的青春都离不开3个关键词,即理想、奋斗、成功。
理想是慰藉心灵的“鸡汤”,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年轻人心中一团激情燃烧的“火”。
胸装理想的人,即便人生道路上遭遇千难万险,也会挺起胸膛,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缺失理想就会变成意志薄弱的精神“侏儒”,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畏惧不前,丧失信心。
理想是人生的志向坐标,有理想的人必然志存高远,仰望星空,孜孜不倦地为实现人生目标艰苦奋斗。
规则与道德议论文高中作文素材

规则与道德议论文高中作文素材以规则为话题的高中作文篇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便是事物发展的规则。
天地万物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人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规则,这更是一种习惯。
规则不是法律条文,不需要明文规定,却能规范人们的一言一行。
从待人处世应尊老爱幼、顾全大局,到日常生活中的自觉排队、上厕所后冲水,都是规则意识的引导,久而久之,我们便形成了习惯。
然而,这规则意识本身也来源于习惯。
习惯很奇妙,它会让人下意识地做出一些举动,它可以养成,却很难改掉。
有人也许觉得遵守规则是一种“_,可是当他将“不得不遵守规则”作为一种习惯后,遵守规则也就相应变成了他的活动准则。
我们都知道,“狼孩”在回到人类社会后很难按照正常人的行为原则生活,例如,吃饭时他会为了护食而表现出十足的警惕,而想要什么东西时,他会选择直接扑上去争抢。
正是他成长的环境使他养成了靠力量和速度来得到一切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应该是由他幼时不得不遵守狼的生存规则所致。
当狼孩回到人类社会,虽然有专门的人在教育他,他仍旧会出于习惯去遵守动物社会的生存规则,因为这些规则早已化为习惯融入他的生命,无论他是否处于这个社会,他都会去遵守。
而与之相对,有教养的人也会有他出世的习惯:习惯于不在公共场合喧哗,习惯于遵守交通规则,习惯于待人谦和礼让,习惯于让自己的一切合乎规矩。
他所处的环境使他清楚:要想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遵守规则,而要想时刻遵守规则,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
我们无法想象德国人有一天会“灵活变通”而去插队,我们也无法期望一个从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会突然转性而开始走斑马线。
所谓“规则”,不过是人们对待事物的正确做法,而没有遵守规则的习惯,便无所谓“规则意识”。
看来,遵守规则确实是一种习惯,一种社会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如果人们都愿意花一小段时间让自己遵守规则,那么个人就会在全社会的带动下,在个人努力下,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关于规则和道德的高中作文议论文范文5篇

关于规则和道德的高中作文议论文范文5篇关于规则和道德的高中作文议论文范文5篇规则,是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
同样的,道德修养也是我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
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规则和道德的高中作文议论文范文,望对你有所帮助!莫用道德绑架规则哈佛图书馆遭受大火肆虐,唯一存在的珍本却是一名学生违规带出的。
在规矩和道德之间,哈佛毅然选择了规矩,开除了那个学生。
或许有人认为霍里厄克校长的做法未免太过刻板,太过不近人情。
古人说:“不以一眚掩大德”,这个学生能归还图书,是应该表扬的。
但我想说:“不以一德掩大眚”。
人应该在规则的框架里,再谈美德,莫用道德绑架规则!不可否认的是,道德是社会的底线,是我们判断是非的一个准则,但若事事都用道德评判,让道德占领人性的制高点,而让法律、规则屈尊其后,必然会导致良知的泛滥,一切公正、公平亦将不复存在。
对于那些既做了好事又做了坏事的人,只有法律、规则能予以最公正的审判!规则是高悬于我们头顶上空的达摩克利斯剑,它以最为公平而肃穆的目光审视我们的一言一行,裁断我们的一举一动。
当我们难以克制心中的欲望,试图触碰并打开潘多拉魔盒时,锋利的剑刃便虎视眈眈,令我们胆怯却步,远离堕落。
《简爱》中有言:“人们死后,每个人的灵魂都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不单是上帝,规则面前亦是如此。
无论是穷凶极恶还是盗亦有道,规则会以最严苛的目光透视违规者的内心深处,冷漠,公正,不带有分毫私心。
规则是公正与和平最为冷酷而称职的守望者。
“汶川大地震”时的救人小英雄雷楚年,用他的奋不顾身拯救了七名同学,一时间成为人人赞誉的对象,全国的道德楷模。
而六年时间过去了,当时的英雄已堕落成一个诈骗犯,让他一生的光环消失殆尽,做了错事也迎来了法律的审判。
不能否认,雷楚年的义举带给了我们很多感动,可是再多的感动也不能抹去他欺诈的事实。
法律的正义不会被他曾经的壮举而蒙蔽,法律会对他做出最公正的判决。
林肯曾经说过:“法律是显露的道德。
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规则与道义”的精选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规则与道义”的精选素材!人们都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有时全靠规矩办事,却显得有些不符合道义。
规则与道义,便仿佛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规则让社会井然有序,道义则令世界充满温情。
只看规则,人就可能只做规则规定的事情,而不考虑他人,没有人情味;只有道义,人就只能凭借舆论批评、良心谴责来约束越轨者,不能对其实行强有力的制裁,也不能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救济。
规则与道义,其关系非常微妙。
今天,一起来看看关于规则与道义,我们能说些什么吧!一、名句导航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傅玄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3,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勤于利欲,则放肆而日怠。
——胡宏4,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5,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6,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林肯引用心得:在当今法治社会,我们的言行举止要以法律为基准,同时也要坚守道义与公德,让规则与道义相辅相成。
因此既要强调法律、规则的重要性,也要看到道义、公德的必要性。
二、热点时事#陶勇医生恢复门诊#2020年5月13日,在被患者砍伤114天后,在自己治疗出院刚刚1个月后,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恢复出诊了。
由于神经断裂导致痛觉和温度觉的丧失,陶勇医生的生活受到了很多困扰,但他仍秉持着自我和解的豁达态度,以及医者仁心的职业胸怀,回到了救治岗位上。
但陶勇医生也明确说,“对于凶手,能够理解,但不能够宽恕。
”称“这不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千万医疗从业者从医环境的事情。
我不能给大家留下‘医生随便打,随便骂,他必须原谅’的印象。
”引用心得: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大多数情况下受害的医生们都只能选择原谅和宽恕。
但这符合道义呢?又符合规矩吗?陶勇医生的态度和作法是正确的。
我们要用道义和规矩,共同为白衣天使们搭建安全的工作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素材:“规则与道义”素材精选!
人们都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有时全靠规矩办事,却显得有些不符合道义。
规则与道义,便仿佛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规则让社会井然有序,道义则令世界充满温情。
只看规则,人就可能只做规则规定的事情,而不考虑他人,没有人情味;只有道义,人就只能凭借舆论批评、良心谴责来约束越轨者,不能对其实行强有力的制裁,也不能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救济。
规则与道义,其关系非常微妙。
今天,一起来看看关于规则与道义,我们能说些什么吧!
一、名句导航
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傅玄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3,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勤于利欲,则放肆而日怠。
——胡宏
4,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
5,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
6,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林肯
引用心得:
在当今法治社会,我们的言行举止要以法律为基准,同时也要坚守道义与公德,让规则与道义相辅相成。
因此既要强调法律、规则的重要性,也要看到道义、公德的必要性。
二、热点时事
#陶勇医生恢复门诊#
2020年5月13日,在被患者砍伤114天后,在自己治疗出院刚刚1个月后,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恢复出诊了。
由于神经断裂导致痛觉和温度觉的丧失,陶勇医生的生活受到了很多困扰,但他仍秉持着自我和解的豁达态度,以及医者仁心的职业胸怀,回到了救治岗位上。
但陶勇医生也明确说,“对于凶手,能够理解,但不能够宽恕。
”称“这不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千万医疗从业者从医环境的事情。
我不能给大家留下‘医生随便打,随便骂,他必须原谅’的印象。
”
引用心得:
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大多数情况下受害的医生们都只能选择原谅和宽恕。
但这符合道义呢?又符合规矩吗?陶勇医生的态度和作法是正确的。
我们要用道义和规矩,共同为白衣天使们搭建安全的工作环境。
#江歌妈妈起诉刘鑫#
据《新京报》的报道:“2016年11月3日凌晨,在日本东京中野区公寓,就读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江歌,被闺蜜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杀害,当事人刘鑫成为本案中的关键人物。
2017年12月20日15时,江歌被杀案在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当庭宣判,对被告人陈世峰以故意杀人罪和恐吓罪判处有期徒刑20年。
”
江歌去世后,刘鑫作为江歌的老乡兼好友,其行为却令人心寒。
许多网友都将其做法界定为“以德报怨”。
今年4月13日,江歌母亲江秋莲将起诉刘鑫(现用名:刘某曦)生命权纠纷一案,已定于6月30日上午9点在青岛市城阳区法院夏庄法庭开庭审理。
引用心得:
没有十全十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律,因为没有一个问题是单纯的。
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捉摸不定的东西。
江歌妈妈的起诉、网友的愤怒、事情的扑朔迷离,一切
究竟将何去何从?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三、经典素材
#包公铡包勉#
包公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兄嫂抚养他长大,供他读书、中第,直到步入仕途。
但兄嫂的独子包冕作为地方官,却利用职务便利,贪赃枉法,贪污用来赈灾的粮钱,后被人举报。
作为监察官的包拯,亲自审理此案,查明事实真相后,左右为难,但最后还是决定大义灭亲,下令处死自己的亲侄子包冕。
临行刑时,面对嫂子的责骂,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而是因为职责所在,要严格执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为了解脱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直呼“嫂娘”,愿代替侄子为她“养老送终“。
#如何认识儒家“父子相隐”观#
儒家的"亲亲相隐“思想,来源于《论语子路》中的一段故事: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
意思是: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
”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
正直就在其中了。
”
孔子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具有了“直”的品格,值得肯定。
孔子这种观点,后来演变为儒家的亲亲相隐,即直系亲属违法适当包庇隐瞒可以不追究。
这由此带来三个问题:孔子为什么赞成父子互隐?父子互隐是不是会造成社会不公正?父子互隐和大义灭亲到底谁更符合现代精神?
对于这些,你是怎样想的呢?
规矩与道义的微妙关系,其实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小时候都会遇到的一个难题:好朋友做了错事甚至坏事,我们该怎么做呢?那么现在,你还有这样“两难”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