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话黄芪

合集下载

泡黄芪水温要多少合适 黄芪泡水一次放多少

泡黄芪水温要多少合适 黄芪泡水一次放多少

泡黄芪水温要多少合适黄芪泡水一次放多少
听说黄芪有很好的补气作用,是一种非常适合用来泡水喝的保健药材,我也买了一些试试,请问一下泡黄芪的水温要多少合适呢?
一、泡黄芪水温要多少合适
建议用90度以上的热水。

黄芪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其味甘,性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强心等多种功效,但是由于其物质性质比较稳定,温度过低的水很难溶解出其中的有效成分,因此一般建议要用90度以上的热水冲泡,且冲泡的时间要久一些,而且即使是这样,也只能析出其中30-40%的药效,若是有条件的话,将它煎煮后服用会更好。

二、黄芪泡水一次放多少
5-10克即可。

黄芪要性偏温,若是将其作为保健服用,建议一次放5-10克左
右即可,若是服用过多,可能会加剧体内的燥热之前,引起上火、便秘等不适反应;若是作为某种疾病的治疗,那么其用量应当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服用。

三、黄芪泡水一天喝几次
2-3次即可。

黄芪泡水的喝法建议可以与其他中药的服法一样,一天喝2-3次,期间间隔4小时以上,这样可以保持体内的血药浓度,更有利于发挥黄芪的药效,也可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若是一天只喝一次,则有可
能会对其药效的发挥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黄芪水什么时候喝最佳
早上喝
早上是人体肠胃消化吸收功能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喝黄芪水可以更好的吸收其药效,使其药用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且早上喝黄芪水可以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

下午喝
经过一上午的学习或工作,下午会有疲劳、精神不振的情况,而黄芪水具有很好的补气作用,在下午的时候喝一杯可以帮助振奋精神,提高效率。

87种药食同源的药材

87种药食同源的药材

87种药食同源的药材
夏枯草、灵芝、冬虫夏草、珍珠粉、黄芪等,这些都不属于药食同源的药品。

卫生部公布的87种药食同源的药材名单:
八角、小茴香、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百合、薄荷、赤小豆、丁香、刀豆、代代花、淡竹叶、淡豆豉、阿胶、佛手、茯苓、蜂蜜、榧子、蝮蛇、覆盆子、甘草、枸杞、高良姜、葛根、花椒、荷叶、黄芥子、黄精、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藿香、决明子、鸡内金、金银花、姜、桔红、桔梗、菊花、菊苣、橘皮、昆布、龙眼肉(桂圆)、罗汉果、莱菔子、莲子、马齿苋、木瓜、火麻仁、牡蛎、麦芽、胖大海、蒲公英、芡实、青果、肉豆蔻、肉桂、山药、山楂、沙棘、砂仁、桑叶、桑椹、酸枣仁、桃仁、乌梢蛇、乌梅、小蓟、杏仁、香檬、香蒿、鲜白茅根、鲜芦根、薤白、玉竹、余甘子、郁李仁、鱼腥草、益智仁、薏苡仁、枣、栀子、紫苏、紫苏籽。

药中补气王!药食两用,补气强身

药中补气王!药食两用,补气强身

药中补气王!药食两用,补气强身自古黄芪传说多关于黄芪,有许多民间传说。

古时有一位叫戴糁的老人,善良厚道,乐于助人,善用针灸治病,老人形瘦而面黄,人们尊称“黄耆”(耆指六十岁以上的人),但后来不幸因救助坠崖儿童而身亡。

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长的一种草药称为“黄耆”,即黄芪。

人们用它治疗许多病痛,在民间广为流传。

史料上,也有隋唐间医家许胤宗妙用黄芪救太后的记载。

著名诗人苏东坡写过很多中药诗,其中有首与黄芪有关的诗:“孤灯照影夜漫漫,拈得花枝不忍看。

白发欹簪羞彩胜,黄芪煮粥荐春盘。

”可见宋代就有人常食黄芪粥,自然也受注重养生的大文学家苏轼青睐了。

相传,有朋友向其请教养生秘诀时,苏轼说:“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

”提出了淡泊名利、调节情志,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安步当车、适当运动,控制饮食、合理膳食的养生要诀。

除此以外,苏东坡对吃粥很有兴趣也很讲究,他有书帖描写食粥:“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

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他被贬失意,大病初愈时,常用黄芪粥来补养病后虚弱的身体。

黄芪应用广泛,受到许多名人喜好。

白居易也有一首《斋居》诗提到黄芪粥:“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

黄芪数匙粥,赤箭一瓯汤。

”诗中有黄芪、赤箭(天麻)两味中药。

可见,唐宋时期文人墨客用黄芪作为药食两用之材调养,已是一种时尚和习惯。

医家妙用黄芪起重疴黄芪的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在中医处方中常有黄芪的身影,且多是担当主药。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健脾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作用,是中医补中益气的要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刘汶说,黄芪可用于多种疾病中中医辨证为气虚的病人,如少气懒言、声音低弱、咳嗽气短、久咳久喘的肺气虚者,面色不华、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的脾气虚者。

黄芪对慢阻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术后及放化疗之后,以及消化性溃疡、消化系统肿瘤放化疗之后的气虚病人,疗效尤其显著。

黄芪药食同源大全(归经详解)

黄芪药食同源大全(归经详解)

黄芪药食同源大全(归经详解)黄芪百科名片黄芪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

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黄芪(图1)基本信息植物学名1、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膜荚黄芪)[1]2、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蒙古黄芪)[2]拉丁科名:Leguminosae中文科名:豆科拉丁属名:Astragalus保护级别:3中药名:黄芪汉语拼音:huáng qí英文名:Milkvetch Root中药拉丁名:RADIX ASTRAGALI别名大全别名:棉芪,绵芪,绵黄芪,棉黄芪,黄蓍,黄耆,箭芪,箭黄芪,内蒙古黄芪,王孙,戴芪,戴糁,戴椹,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百药绵,土山爆张根,独根,二人抬,大有芪,蒙芪,元芪,红蓝芪,白皮芪,黑皮芪,膜荚黄芪,东北黄芪,内蒙黄芪,冲正芪,武川芪,炮台芪,浑源芪。

商品名:北黄芪:又名北芪,东北黄芪,卜奎芪,关卜奎芪、关芪、黑皮芪。

大部分为植物膜荚黄芪的根,小部分为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

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质优。

因产地不同又分为宁古塔芪、红兰芪,黑石滩芪、正口芪等名称。

北口芪:又名口芪、正口芪、正芪、口黄芪。

为植物内蒙古黄芪的根。

属北黄芪。

旧时多经独石口进关集散,故得此名。

绵黄芪:又名绵芪、棉芪、西绵芪、原生芪、白皮芪、箭黄芪、箭芪。

药食同源的常见中药食疗方

药食同源的常见中药食疗方

药食同源的常见中药食疗方
中医药与饮食文化相辅相成,常见的中药在饮食上也能起到很
好的保健作用。

药食同源是中药疗法和食疗结合的一种方式,可
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中药食疗方。

1. 食用菊花
菊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花草,而且在中药上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

菊花可清肝明目,解热消肿,调节气血等等功效。

每天喝一
杯菊花茶,不仅能够消除疲劳,还能够舒缓肝气郁结导致的失眠、头痛等症状。

2. 食用当归
当归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补益气血、调经活血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痛经、血虚等症状。

当归采用干制的方式制成,既可
以用来煎汤,也可以直接加入食材中,如红枣、黑芝麻等。

食用
起来不仅可以保健,还可以美容,缓解女性生理期间的不适。

3. 食用枸杞
枸杞是一种常见的食疗中药,可以壮阳滋补,明目益肝等等功效。

直接泡水食用或加入粥、汤中,都可以达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4. 食用黄芪
黄芪是中医药理论中的补药之一,具有益气固表、抗疲劳等功效。

常常被人们用来治疗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等问题。

可以将
黄芪洗净加入汤水中煮,也可以放入红枣、莲子等食材中一起煲汤,具有良好的补益效果。

5. 食用莲子
莲子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既可以泡水食用,也可以加入粥、汤中。

莲子可以补益心脾、清热解渴,可以用来缓解心情烦躁、
口干喉燥等问题。

以上这些食疗方,既有较好的保健功效,又不会出现药品的副
作用,是较好的中药食疗方。

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用前要去除杂质,利用好中药,才能发挥中药的保健功效。

药食同源的概述及名单

药食同源的概述及名单

药食同源的概述及名单
药食同源,是中国古代养生者的方式,是把食物当做药物来使用,将
药物当做食物来服用,以达到滋补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给自己增添健
康和美丽的保养方式。

在中药中,常用的药物都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可以当食物食用,而
且有滋补身体的作用,被称为“药食同源”。

一些常见的中药,如黄芪、
白术、枸杞、银杏、当归、西洋参、熟地黄等,都可以用来做汤或者清炖,口感鲜美,滋补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下面介绍药食同源的名单:
1、黄芪:黄芪具有滋补养阴润燥、健脾养胃、健脾和体力活力的功效,适用于上火体虚、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情况。

2、白术:白术具有补肝肾,清热燥湿,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头
晕乏力、肝肾虚弱及咳嗽等情况。

3、枸杞:枸杞具有滋补肝肾,健脾除湿,补血活血,增强免疫力的
作用,适用于元气不足、失眠多梦、脑虚等情况。

4、银杏:银杏具有滋阴补肾,润肠通便,对肝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适用于失眠腰酸腿痛、肝腹水肿、肾气不足等情况。

5、当归:当归具有滋阴补肾,止痛润燥,补血养心的作用,适用于
月经不调、烦躁焦虑及头晕乏力等情况。

药食同源的中药:认准“三黄”,健康无恙

药食同源的中药:认准“三黄”,健康无恙

药⾷同源的中药:认准“三黄”,健康⽆恙药⾷同源的中药:认准“三黄”,健康⽆恙⽂:惟⼀堂药⾷同源,是指中药与⾷物是同时起源的,⼆者之间并⽆绝对的分界线。

惟⼀堂东司门旗舰店负责⼈王少华介绍,饮⾷的出现,⽐医药要早得多,因为⼈类为了⽣存、繁衍后代,就必须摄取⾷物,以维持⾝体新陈代谢的需要。

经过长期的⽣活实践,⼈们逐渐了解了哪些⾷物有益,可以进⾷;哪些有害,不宜进⾷。

通过讲究饮⾷,使某些疾病得到医治,⽽逐渐形成了药膳⾷疗学。

《淮南⼦·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泉之⽢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遇七⼗毒。

”王少华表⽰,地黄是⽞参科植物,鲜⽤称“鲜地黄”,⼲品称“⽣地黄”,炮制后称“熟地黄”。

《神农本草经》列地黄为上品“久服,轻⾝、不⽼”。

现代中医常⽤地黄配伍⽅剂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如六味地黄丸、百合地黄汤、地黄饮⼦等。

鲜地黄具有清热⽣津,凉⾎,⽌⾎的功效;⽣地黄清热凉⾎,养阴,⽣津,常⽤于内热消渴,发斑发疹;熟地黄具有滋阴补⾎,益精填髓的功效,常⽤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蒸潮热,盗汗遗精,⽉经不调,眩晕,⽿鸣,须发早⽩等症状。

王少华指出,黄精性味⽢甜,⾷⽤爽⼝。

其⾁质根状茎肥厚,含有⼤量淀粉、糖分、脂肪、蛋⽩质、胡萝⼘素、维⽣素和多种其他营养成分,⽣⾷、炖服既能充饥,⼜有健⾝之⽤,可令⼈⽓⼒倍增、肌⾁充盈、⾻髓坚强,对⾝体⼗分有益。

黄精根状茎形状有如⼭芋,⼭区⽼百姓常把它当作蔬菜⾷⽤。

黄精性平、味⽢,功能益⽓、润肺、强筋⾻,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风湿疼痛、风癞癣疾、消渴等症。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黄精可促进免疫球蛋⽩形成,能提⾼⼈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疲劳和抗衰⽼的作⽤。

王少华提出,黄芪是⾖科多年⽣草本植物黄芪和内蒙黄芪的根。

黄芪适⽤于劳倦内伤,五脏虚衰,年⽼体虚,久病羸弱,⼼慌⽓短,⾃汗体虚,脾胃虚弱,肌肤肿胀,疮疡溃疡不⽣肌收⼝,⾷欲不振,⽓虚浮肿,中风后遗症。

现代研究认为,黄芪主要含有甙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机体免疫功能,利尿,抗衰⽼,保肝,降⾎压,能消除肾炎蛋⽩尿,增强⼼肌收缩⼒,还有促雌激素样作⽤和较⼴泛的抗菌作⽤。

药食同源概念

药食同源概念

药食同源概念
药食同源是指一些食材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中医药文化中,药食同源的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它与健康和长寿息息相关。

药食同源的理念源于古代中医药学,认为食物和药物是相互关联和互补的。

许多食材在中医药理论中被认为具有补益身体、调理气血的功效,如枸杞、人参、黄芪等。

这些食材不仅可以作为食品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还可以作为药材来治疗疾病。

药食同源的概念也体现在一些特定的饮食习惯中,如中式汤料理中常使用的枸杞、淮山、当归等食材,以及一些具有特殊药用价值的食材,如燕窝、鱼胶、花胶等。

这些食材不仅能为人体提供营养,还能帮助人体调理身体机能,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

总的来说,药食同源的概念提醒我们,饮食不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与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

合理地选择食材,根据自身体质以及需要合理搭配,将食物作为药物来食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疾病。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药食同源话黄芪
作者:李丹凤
来源:《保健与生活》2020年第01期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补气、排毒、消肿、利尿等作用。

现代医学发现,黄芪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多糖等物质,对人体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提高機体免疫力经常感冒的人可以用黄芪泡水,还可以用其来熬粥。

黄芪15克,党参10克,大枣30克,粳米150克。

将黄芪、党参煎水取汁,然后纳入后者一同煮粥。

此方可以缓解脾气虚弱、体倦乏力、自汗、饮食减少等症。

降糖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水肿,多喝黄芪水,既能起到降糖的作用,又可以减轻水肿的症状。

黄芪20克,葛根6克,丹参10克,泡茶饮。

坚持服用可以辅助降糖,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

防治高血压黄芪泡水喝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降压、降脂,有效地保护心脏。

降慢性肾性蛋白尿 ;《冷庐医话》的黄芪粥方为:黄芪1000克,薏苡仁、赤小豆、芡实、糯米各50克,鸡内金(洗净)15克,陈皮3克,清水600毫升,熬粥,一天分两次服用。

连续1~2月,尿蛋白指标明显降低。

抗衰老国医大师李济仁自拟气血双补养生茶:黄芪10~15克,制黄精10克,枸杞子10克,西洋参3~5克。

滚水泡制,盖上杯盖闷10分钟,可以喝一天。

其中黄精、西洋参、枸杞子可以吃掉。

特别提醒:建议选用道地药材,方起功效。

黄芪虽然功效多,但无论基于什么目的服用,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服用不当而适得其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