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毕业测试说明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毕业测试说明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为了更好地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业学习目标达成度和便于评价操作而制订本说明。

评价方式分为激励性评语评价、科学素养的形成性(学习过程)评价、实验操作测试及学业水平考试等形式。各种评价方式要以本说明为主要参考依据。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科学》学科的测试,既是对小学毕业生科学探究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和肯定,也是对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调研和考查。

二、命题依据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和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教科版(2册)教材》并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贯彻教育部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意见,落实有关学业考试命题的精神。命题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指导教学的作用,注意能力立意命题,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防止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付考试。

2、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考试内容选择上,应注意是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科学问题,及对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有用的知识。命题中,克服繁、难、偏、怪题,不出是似而非脱离实际的题目,淡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加强对科学探究的考查。

3、时代性:强化与社会、生产、生活、技术的联系,考查学生科学素养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放性: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做到试题形式、答案标准多样化,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考试内容及目标要求

1.目标要求

考试目标是指列入考试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这些内容要求在认知领域应达到水平。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我们确定了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要求,具体说明如下:知道(包括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对学习过的科学基础知识内容能记忆和再认。记住有关科学用语的意义;有关物质的性质、用途;图形符号的意义;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使用;变化的现象等。即知道“是什么”。

了解(包括认识、看懂、识别、能表示等):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即知道“为什么”。

理解(包括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领会所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生活现象和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类推、计算和论证一些具体的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即能够“运用”。

A: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即明确“是什么”)

B: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即懂得“为什么”)

C: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即能够“应用”)

上述三个层次的能力水平,是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较高层次包括前面较低层次的要求。

2.考试内容和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命世界

物质世界

宇宙

有关科学探究实验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1.难度结构: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为7︰1.5︰1.5 ,整卷难度值为0.80左右。

2.内容结构:全卷知识覆盖面达70%以上。其中:科学探究约40%(渗透到其他三个主题中进行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约10%(在其他三主题中进行考查)、生命世界约35%、物质世界45%、宇宙20%。

3.基本题型:判断题,填空题(含连线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在上述适当题型中设置一定分值的开放性试题。

4、水平测试为开卷笔试。

5.考试时量:用时约30分钟。

6.分值:100分。

7、评价形式:只定合格与待合格结论。得分在60分以上为合格,59分及其以下为待合格。

六、题型示例

201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开卷)题

等第评价说明:

得分在80分以上为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需努力

一、我会判断(20分)

()1、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只使用省力杠杆。

()2、滑轮组的组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在一起为一组)越多,就越省力。

()3、自行车只运用了一种机械的原理。

()4、当支点不在杠杆中心时,施力的大小不等于受力的大小,离支点远的一方省力。()5、用手弯曲尺子,平着易弯,立着不易弯。

()6、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抗弯曲能力强。

()7、做一个承载向下压力的正方体框架只需要16根木条。

()8、三只竖放的矿泉水瓶,盛水少的矿泉水瓶不易倒。

()9、有些物体工作时不需要能量。

()10、用硬纸板绑位鱼的背鳍,鱼体不能保持平衡。

二、我会汇报(80分)

11. 按要求分别在下图杠杆尺右侧A、B、C、F 处挂一串钩码,使杠杆保持平衡。

(A点处挂钩码)(B点处挂钩码)

(C点处挂钩码)(F点处挂钩码)

12.根据左下图磁针被电磁铁吸引的情况,填出图中两条电磁铁的南极与北极。

13. 用画线代替绳子,把右上图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成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的滑轮组。

14. 有表面同样平整光滑的4块杉木板,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0厘米、40厘米、60厘米和80厘米,小敏用它们分别搭在一个高为10厘米的木块上,形成A、B、C、D 4个不同坡度的斜面,如下图:

A B C D

再沿着这些斜面将250克的物体从斜面的底部匀速拉到顶部,用测力计测得所需的拉力分别如下表:

斜面的状况不使用斜面A斜面B斜面C斜面D斜面

拉力的大小(牛)() 1.7 1.35 1.25 1.15

(1)如果不使用斜面,直接把物体提到10厘米高的地方,需要多大的向上的拉力呢?把数据填写在表格中。(1000克=9.8牛)

(2)根据观测到的实验数据,可以推导出什么结论?把结论写在下面横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