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二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二乙二醇技术说明书

佛山市顺德区鸿枫化工有限公司

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地址: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新隆工业区鸿枫化工有限公司

公司传真:1

技术说明书编号:JMHS-607

第二章二甘醇

第一节化学品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二醇;二甘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diethylene glycol ;diglycol

分子式:C4H10O3

相对分子质量:

CAS号:111-46-6

第二节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开始味甜回味苦的粘稠液体, 具有吸湿性。

主要用途:用作人造丝的软化剂和烟草的湿润剂, 还是某些化工产品的中间体, 也用作汽车发动机防冻剂、刹车油等。

第三节健康危害

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第四节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节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第六节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节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第八节理化性质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2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143

引燃温度(℃):124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

第九节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第十节毒理学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属微毒类LD50:13000mg/kg(大鼠经口);6000mg/kg(小鼠经口)。

第十一节环境生态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二节废弃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第十三节运输信息

包装分类:II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

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

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

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

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四节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用品规定([1996]劳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五氧化二磷安全技术说明书

五氧化(二)磷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五氧化(二)磷 化学品英文名称:phosphorus pentoxide 中文名称2:磷酸酐 英文名称2:phosphoric anhyd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989 CAS No.:1314-56-3 分子式:P2O5 分子量:141.9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五氧化(二)磷 95.0~97.0% 1314-56-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遇水生成磷酸;有时含游离磷而引起磷中毒。急性中毒:短期大量吸入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咽喉炎、支气管炎。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致窒息,引起肺炎或肺水肿。口服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数日内出现黄疸及肝肿大,或出现急性肝坏死;严重病例,数小时内患者由兴奋转入抑制,发生昏迷、循环衰竭,以致死亡。可使组织脱水,对皮肤有刺激腐蚀作用。慢性中毒: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及磷毒性牙齿、牙龈和下颌骨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无腐蚀症状者洗胃。忌服油类。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 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碱类、过氧化物、醇类接触。搬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5.0%; 二级≥91.0%; 三级≥9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 -32.5 沸点(℃): 74.1

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蒽 化学品英文名称:anthracen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120-12-7 分子式:178.22 分子量:C 14H 1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无资料 含量:混合物 CAS No :无资料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易燃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纯品基本无毒。工业品因含有菲、咔唑等杂质,毒性明显增大。由于本品蒸气压很低,故经吸入中毒可能性很小。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易引起光感性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可引起沸溅。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臵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臵。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61874--嘧啶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嘧啶磷;乙基安定磷;乙基虫螨磷;O-(2-二乙氨基-6-甲基嘧啶-4-基) O,O-二乙基硫代磷酸酯 化学品英文名:pirimiphos-ethyl;primote;O-2-diethylamino-6-methylpyrimidin-4-yl O,O-diethyl phosphorothioate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嘧啶磷23505-4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等毒有机磷杀虫剂。能使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流涎、多汗、瞳孔缩小、肌束震颤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可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口服活性碳,导泻。 每5分钟给服一片阿托品,直到感觉口干为止。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氧化磷。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 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 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穿 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 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页 1 of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部分 1产品与公司资料 产品 产品名称: MOBIL SHC 639 产品简介: 合成基础油及添加剂 产品代码: 201560500590, 602904-60 推荐用途: 循环/齿轮油 公司资料 供应商: 埃克森美孚(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 美罗大厦17楼 天钥桥路30号 上海市 200030 中国 二十四小时应急电话 (+86) 053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 记中心) 供应商联系电话 (+86) 021-******** 部分 2危险性概述 根据法规指引(参阅第十五部分),本产品不属于危险品。 其它危险性信息: 物理/化学危害 无明显危害 健康危害 高压射向皮肤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伤过度接触会造成眼部、皮肤或呼吸刺激。 环境危害 无明显危害 注释: 在没有咨询专家的情况下,除第1部分规定的特定用途外,该产品不可用于其它任何目的。健康研究已经表明,化学

页 2 of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这一点因人而异。 部分 3组成与成分信息 该产品被定义为混合物。 无有害物质或复合物需要披露. 部分 4急救措施 吸入 避免进一步吸入接触。对于那些提供帮助的人员,应使您或者其他人避免吸入。进行充分的呼吸防护。如果出现呼吸刺激、头昏、恶心、或者神志不清,请立刻就医。如果呼吸停止,请使用机械设备帮助通风,或者进行嘴对嘴人工呼吸急救。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水清洗接触的部位。如果产品被注入皮下或者人体任何部位,无论伤口的外观或大小如何,被注射者必须立即由医生依照外科急救进行检查。即使高压注入后的最初症状轻微或者无症状,在事故最初几个小时内及早进行外科处理可以显著减少最终伤害的程度。 眼睛接触 用水彻底冲洗。若发生刺激,寻求医疗援助。 食入 通常不需急救。如果感觉不适请就医。 部分 5消防措施 灭火介质 适当的灭火介质: 使用消防水雾、泡沫、干化学制剂( 干粉 )或者二氧化碳(CO2)灭火。 不当的灭火介质: 直接使用水。 消防 消防说明: 疏散该地区。防止控制火灾或稀释的流出液流入河川、下水道或饮水源。消防员应使用标准防护设备,在密闭空间需使用自给式呼吸器(SCBA)。用喷水的方式使暴露于火灾的表面降温并保护工作人员。 危险的燃烧产物: 浓烟, 乙醛, 硫氧化物, 未完全燃烧产物, 碳的氧化物 可燃性 闪点 [测试方法]: >210C (410F) [ ASTM D-92]

正磷酸安全技术说明书(2016最新)

修订日期:2016年3月6日 SDS编号:LDAJ-2016-02 产品名称:正磷酸版本:第三版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正磷酸 化学品英文名:phosphoric acid/ortho phosphoric acid 企业名称:AAAAAAA 生产企业地址: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羊场镇 邮政编码:XXXXXX 公司电话:YYYYY-BBBBB89 传真号码:YYYYY-BBBBB94 企业应急电话:YYYYY-BBBBB84 电子邮件地址:QQQQQQ@https://www.360docs.net/doc/434357800.html, 技术说明书编码:LDAJ-2016-02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药、食品、肥料等工业,也可用作化学试剂。 限制用途:不宜作为品质改良剂的磷酸盐及磷酸盐食品添加剂如亚磷酸钠、次磷酸钠等食品工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固体。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编码:GHS05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作业后彻底清洗。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应急响应: ——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头发)沾染,立即去处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可方便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

最新版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6-2 SDS 编号:LBPC-M-001 产品名称:柴油版本:LBPC-M(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柴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kerosene ;diesel fuel 企业名称:日照岚桥港口石化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潘家村西首 邮编:276808 电子邮件地址:lbshihua@https://www.360docs.net/doc/434357800.html, 联系电话:0633-2660128 传真号码:0633-2660178 企业应急电话:0633-2660500 技术说明书编码:LBPC-M-001 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用于柴油机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等;油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可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3,皮肤腐蚀/刺激-2,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2B。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 可造成皮肤灼伤和眼睛刺激; 如果吞食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防范说明:工作场所严禁烟火,应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采取防静电措 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装臵,防止静电的积聚。使用防爆电机、通风、照 明等设备,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 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照要求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戴防护手套、防护面 罩。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操作后彻底清洗,操作现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禁 止排入环境。 预防措施:灌装时注意流速,防止静电积聚,且有接地装臵,配备相应的消防灭火 器材及应急处理设施。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如有可 能迅速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必须马上撤离; 用储罐储存,发生火灾应立即开启冷却喷淋装臵及消防泡沫系统灭火。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炎热季节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 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废弃处置:推荐使用焚烧法处臵。 第三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蜡油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蜡油 化学品俗名:蜡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Wax oil 企业名称:XXXXXXXXX化工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XXXXXXXXX经济开发区 邮编:XXX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 传真号码:XXXXXXXXX 电子邮件地址:XXXXXXXXX@https://www.360docs.net/doc/434357800.html, 应急服务电话:XXXXXXXXX 技术说明书编码:005 CAS NO:无资料 产品推荐用途:用作催化裂化装置原料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成分/组分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II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有一定的损害,可导致接触性皮炎、毛囊性损害等。接触后,尚可有咳嗽、胸闷、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和眼、鼻、咽部的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可燃。燃烧室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位置的黑色烟雾。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扩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电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露: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表填报说明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表》填报说明 填报的检测数据采用国家标准采样和分析方法。 备案号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填写。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1、【单位名称】和【单位注册地址】严格按工商局注册的名称填写。 2、【作业场所地址】按实际作业的地址填写。 3、【法定代表人】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填写单位负责人。 4、【注册类型】按工商局注册的类型,参照下表1给出的10种企业注册类型代码填写。 上必须填写。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即负责职业卫生管理的科室。 6、【行业分类】按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填报,注意与行业小类所填列的内容相对应。 7、【变更原因】进行变更申报时才需要填写,参照本手册附表3变更原因代码表。 例如:2007。 9、【在岗职工总人数】包括单位的所有人员 10、【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总人数】和【体检总人数】等项数值应与表四、五各对应项数值相一致。 11、统计范围为上一年度。 二、申报单位生产基本情况 1、主要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产品、副产品主要指属于化学性毒物的物质。副产品包含废气、废液、废渣等废品。

2、年用量、年产量应包含单位,如千克/年、吨/年、立方米/年等。 三、主要工艺流程简图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用方框表明工艺、装置和设施的名称;用线条表明生产工艺流程;文字注明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名称及产生或存在的环节,可加附页说明。 四、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按照表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代码索引》及附表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中相应代码填报,不包括在该表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直接写明名称,化学毒物同时注明化学式,如职业病危害因素超过12个可加续页填。如果一个岗位同时接触多种有害因素A、B、C,则按照“”格式填写。 称。 【设备状态,操作方式】设备状态指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的密闭情况;操作方式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设备或工序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等情况,按照表6《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接触状况代码表》中相应代码填写。 【作业场所浓(强)度】填写近1年内的最新检测结果,检测由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填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浓(强)度时,注明检测数据的类型:(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高温作业场所温度按照高温作业综合温度进行计算。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用于控制和消除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设备或装备的配备情况。防护设施应与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适应。 【个体防护用品】针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用人单位给劳动者配备的防护用品情况。 五、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管理情况汇总表

磷酸铝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磷酸铝 化学品英文名: aluminum,phosphate 企业名称: 此处填写贵公司名称 企业地址: 此处填写贵公司地址 传真: 此处填写贵公司传真 联系电话: 此处填写贵公司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此处填写贵公司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无资料 GHS危险性类别: 无资料 标签要素: 象形图: 无资料 警示词: 无资料 危险性说明: 无资料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无资料 ?事故响应: ?无资料 ?安全储存: ?无资料

?废弃处置: ?无资料 物理和化学危险: 无资料 健康危害: 无资料 环境危害: 无资料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无资料。 第5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 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消除所有点火源。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甲缩醛编制标准:GB/T 16483、GB/T 17519 修订日期:2015年7月25日SDS编号:PX-SDS-001 编制日期:2010年8月15日版本:A/3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甲氧基甲烷;甲缩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dimethoxymethane; Methylal 生产企业名称:XXX化工(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XXXXXXXXXXXXXXXXXXX 邮编:518122 联系电话:0传真:0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0755-XXXXXXXX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电话:0532- 产品推荐用途: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药品、家庭用品、工业汽车用品、皮革上光剂、清洁剂、橡胶工业、油漆、油墨等产品中,是降低对大气污染的环保产品。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高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爆炸。对粘膜有刺激性,有麻醉作用。 GHS危险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5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晴损伤/眼晴刺激性类别2A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说明: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 气。 H333吸入可能有害。

H315造成皮肤刺激。 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H402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 【一般防范】P101如需就医:请随身携带产品容器或标签。 P102放在儿童无法触及之处。 P103使用前请阅读标签。 【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如果静电敏感材料准备用于再填装。 ---如果产品极易挥发,可造成周围空气危险。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使用本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戴防毒面具。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 清洗皮肤/淋浴。 P304+P340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 姿势休息。 P305+P351+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睛,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32+ 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70+P378火灾时:使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安全贮存】P403+P233 存放于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P403+P235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2020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目录 表1-001 乙炔气 (1) 表1-002 氧气 (2) 表1-003 二氧化碳 (3) 表1-004 氢气 (4) 表1-005 氩气 (5) 表1-006 甲烷 (6) 表1-007 四氢噻吩 (7) 表1-008 活性炭 (8) 表1-009 三乙胺 (9) 表1-010 硫代磷酰氯 (10) 表1-011 硫黄 (11) 表1-012 甲胺磷 (12) 表1-013 多聚甲醛 (13) 表1-014(附表1-3)甲缩醛 (14) 表1-015 黄磷 (15) 表1-016 氯 (16) 表1-017 三氯化磷 (17) 表1-018 甲醇 (19) 表1-019 液碱 (20) 表1-020 氨水 (21) 表1-021 硫酸二甲酯 (22) 表1-022 甲胺磷 (23) 表1-023 液氨 (24) 表1-024 氯仿 (25) 表1-025 二氯乙烷 (26) 表1-026 二硫化碳 (27) 表1-027 甲苯 (28) 表1-028 盐酸 (29) 表1-029 氯甲烷 (30) 表1-030 硫酸 (31) 表1-031 二甲苯 (33) 表1-032 醋酸酐 (34) 表1-033 多聚甲醛 (35) 表1-034 草甘膦 (36) 表1-035 稻瘟灵 (37) 表1-036 异丙胺 (38) 表1-037 漂白粉 (39) 表1-038 氯化氢 (40) 表1-039 氰化氢 (41) 表1-040 氰化钠 (42) 表1-041 氯乙酸 (43)

表1-043 丙烯腈 (45) 表1-044 氧化亚铜 (46) 表1-045 四氯化锡 (47) 表1-046 四氧化三铅 (48) 表1-047 三氯化铝(无水) (49) 表1-048 松香水 (50) 表1-049红丹油性防锈漆 (51) 表1-050 酚醛树脂 (52) 表1-051 硫磺粉(补充) (53) 表1-052 一乙胺 (54) 表1-053三聚氯氰 (55) 表1-054 三氯乙烯 (57) 表1-055 磷酸 (58) 表1-056 四丁基锡 (59) 表1-057 柴油 (60) 表1-058 对氨基苯酚 (61) 表1-059 醋酸乙酯 (62) 表1-060 对氯硝基苯 (63) 表1-061 氮气 (64) 表1-062莠去津 (65) 表1-063 扑草净 (66) 表1-064 八氯二丙醚 (67) 表1-065 硫化钠 (68) 表1-066 异丙醇 (69) 表1-067 丙酮 (70) 表1-068 二氯丙烷 (71) 表1-069 环己酮 (72) 表1-070 乙酸异戊酯 (73) 表1-071 锌粉 (74) 表1-072 乙醇 (75) 表1-073 次氯酸钠溶液 (76) 表1-074 石脑油 (77) 表1-075 双环戊二烯 (78) 表1-076 乙酸丁酯 (79) 表1-077 双氧水 (80) 表1-078 丙烯酸丁酯 (81) 表1-079 丙烯酸 (82) 表1-080 苯乙烯 (83) 表1-081 过硫酸铵 (84) 表1-082 过硫酸钾 (85) 表1-083 丙烯酰胺 (86) 表1-084 甲醛 (87) 表1-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 (8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〇〇六年二月

目录 表1-001 乙炔气 (1) 表1-002 氧气 (2) 表1-003 二氧化碳 (3) 表1-004 氢气 (4) 表1-005 氩气 (5) 表1-006 甲烷 (6) 表1-007 四氢噻吩 (7) 表1-008 活性炭 (8) 表1-009 三乙胺 (9) 表1-010 硫代磷酰氯 (10) 表1-011 硫黄 (11) 表1-012 甲胺磷 (12) 表1-013 多聚甲醛 (13) 表1-014(附表1-3)甲缩醛 (14) 表1-015 黄磷 (15) 表1-016 氯 (16) 表1-017 三氯化磷 (17) 表1-018 甲醇 (19) 表1-019 液碱 (20) 表1-020 氨水 (21) 表1-021 硫酸二甲酯 (22) 表1-022 甲胺磷 (23) 表1-023 液氨 (24) 表1-024 氯仿 (25) 表1-025 二氯乙烷 (26) 表1-026 二硫化碳 (27) 表1-027 甲苯 (28) 表1-028 盐酸 (29) 表1-029 氯甲烷 (30) 表1-030 硫酸 (31) 表1-031 二甲苯 (33) 表1-032 醋酸酐 (34) 表1-033 多聚甲醛 (35) 表1-034 草甘膦 (36) 表1-035 稻瘟灵 (37) 表1-036 异丙胺 (38) 表1-037 漂白粉 (39) 表1-038 氯化氢 (40) 表1-039 氰化氢 (41) 表1-040 氰化钠 (42) 表1-041 氯乙酸 (43)

表1-043 丙烯腈 (45) 表1-044 氧化亚铜 (46) 表1-045 四氯化锡 (47) 表1-046 四氧化三铅 (48) 表1-047 三氯化铝(无水) (49) 表1-048 松香水 (50) 表1-049红丹油性防锈漆 (51) 表1-050 酚醛树脂 (52) 表1-051 硫磺粉(补充) (53) 表1-052 一乙胺 (54) 表1-053三聚氯氰 (55) 表1-054 三氯乙烯 (57) 表1-055 磷酸 (58) 表1-056 四丁基锡 (59) 表1-057 柴油 (60) 表1-058 对氨基苯酚 (61) 表1-059 醋酸乙酯 (62) 表1-060 对氯硝基苯 (63) 表1-061 氮气 (64) 表1-062莠去津 (65) 表1-063 扑草净 (66) 表1-064 八氯二丙醚 (67) 表1-065 硫化钠 (68) 表1-066 异丙醇 (69) 表1-067 丙酮 (70) 表1-068 二氯丙烷 (71) 表1-069 环己酮 (72) 表1-070 乙酸异戊酯 (73) 表1-071 锌粉 (74) 表1-072 乙醇 (75) 表1-073 次氯酸钠溶液 (76) 表1-074 石脑油 (77) 表1-075 双环戊二烯 (78) 表1-076 乙酸丁酯 (79) 表1-077 双氧水 (80) 表1-078 丙烯酸丁酯 (81) 表1-079 丙烯酸 (82) 表1-080 苯乙烯 (83) 表1-081 过硫酸铵 (84) 表1-082 过硫酸钾 (85) 表1-083 丙烯酰胺 (86) 表1-084 甲醛 (87) 表1-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 (88)

工程技术员岗位说明书(20200517140630)

工程技术员岗位说明书 篇一:施工技术员岗位职责 技术员岗位职责 一、熟悉施工图纸,掌握施工规范、标准、图集中的基本内容,严格执行公司、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工序文件。 二、参与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并监督执行情况。 三、负责对劳务分包单位进行分部分项技术交底,检查、督促施工班组按各级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施工。 四、参加图纸会审,做好图纸审查意见的收集、汇总及图纸会审记录的整理工作。 五、做好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等技术文件的收发、登记工作。 六、参与本项目测量、定位、放线、计量技术复核、隐蔽验收等工作,及时准确填写有关技术表格,做好有关记录工作。 七、处理施工中一般性的技术问题,对劳务公司提出的图纸及技术问题进行审核、处理并与上级技术主管部门沟通解决。负责制定质量问题整改措施。 八、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授权下,参与对设计院、工程部、监理的部分技术交涉、管理工作。起草须交请上述单位的技

术核定、设计变更、技术签证等。 九、负责施工现场(试)验的监督、管理工作。 十、参与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实施工作。 十一、做好工作日记,记录每日工作情况,定期组织统一 汇总汇报。十二、上级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篇二:项目技术员岗位职责 项目技术员岗位职责 1、熟悉设计图纸,参与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整理交底 及会审纪要,下达并实施对各作业班组的各类技术交底工 作; 2、参与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负责编写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 案,并组织实施; 3、负责实施本项目测量定位、放线、计量、技术复核工作,及时准确填写好有关技术表格,做好有关记录工作,做好施 工日志; 4、监督、指导各施工班组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 程、工程标准及施工 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施工,对违章作业提出整改,签发处罚 通知,直至纠正; 5、在公司有关职能部门的授权下,参与对设计院、业主、 监理公司、质检站的部分技术交涉、管理工作,起草须交请 上述单位的技术核定、设计变更、技术签证等资料;

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版本号:A2版 发布日期:2015年4月10日 产品名称:GL-5+长寿命超重负荷车辆齿轮油GL-5 85W-90/85W-140 产品分类:齿轮油 商品名称:昆仑GL-5+长寿命超重负荷车辆齿轮油GL-5 85W-90/85W-140 推荐用途:适用于车辆后驱动桥设备的润滑 服务电话:400-810-3000 800-810-3001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34357800.html, 制造企业名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润滑油分公司 企业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金星园8号楼A 座17层 传真号码:0086-10-63592290 企业应急电话:0086-10-62095168 本产品为精炼润滑油基础油与添加剂混合物,组成含量均为重量百分数。 成分 含量数(WT%) CAS 号 精炼基础油 ≥94 添加剂 <6 需要披露的有害物质: 硫磷化合物 <0.6 专有化合物 硫化烯烃 <3.0 68511-50-2 根据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本产品属于丙B 类可燃液体。昆仑GL-5+长寿命超重负荷车辆齿轮油

查询GB 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不属于危险品。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本产品不存在不可预计的危险。 物理/化学危险性类别:不归为危险物质 健康危险性类别:无明显危害 健康危害:本产品在某些应用场合可能会产生油雾,过度暴露于液体和油雾时可能会引起皮肤及眼睛刺激,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刺激与损伤,并加重原有的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不慎大量食入严重损害消化系统,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应防止对土壤、水体的污染。 吸入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出现头昏、恶心、或者神志不清,请立刻就医。 食入时:饮足量温水,催吐,大量吞服者,应立即送医院诊治,在医师的指导下采取催吐或其它的救护措施。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若发生持续刺激,则需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和大量流动清水洗净被污染的部分。如果产品被注入皮下或者人体任何部位,无论伤口的外观或大小,必须立即送医院进行外科检查治疗。 危险特性:本产品闪点大于165℃,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可能引起燃烧。有害燃烧产物:CO ,CO ,硫化物、固体悬浮颗粒与复杂燃烧混合物。 2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可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扑救。不可使用水作灭火剂。

炭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炭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炭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炭黑油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CB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carbon black oil 企业名称:辽宁东颢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本溪市平山区北台街道办事处中兴路 邮编:117017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号:ZXJL-49:№8 生效日期:2012年12月31日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该化学品是混合物。 有害成分:蒽油45%(其中:蒽25%;咔唑%;芴及同系物%;酚及同系物%;喹啉及同系物%;奈及同系物%;α甲基萘%;β甲基萘%,吲哚%;呃 %;嵌二萘%;硫化物%;其余高沸点物%),沥青55%。 CAS号:无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类其它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黏膜等组织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如吸入高浓度的蒸汽,会引起呼吸困难、恶心、头晕、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燃爆危险:遇高热、明火可引起燃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 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可用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灭火。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 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 磷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2019年7月15日最初编制日期: 2019年7月15日版本: 1.0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磷 化学品英文名:Phosphorus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易燃固体。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固体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28 易燃固体 H412 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 P240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 P370+P378 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安全储存: ——无 废弃处置: ——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易燃固体。 健康危害:无资料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 第5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 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