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合集下载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的地位日益增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之后从我国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贸易壁垒这四方面陈述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等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贸易壁垒目录1前言 1 2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 2.1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 1 2.2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12.3农产品出口贸易区域分布 23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3 3.1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制约农产品出口 3 3.2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 3 3.2.1出口农产品比较优势下滑3 3.2.2农产品出口加工程度低,缺乏品牌优势4 3.3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4 3.3.1农产品企业融资难4 3.3.2农产品企业规模小5 3.4贸易壁垒越来越高,农产品出口难度大5 3.4.1关税壁垒和农业补贴 5 3.4.2绿色壁垒6 3.4.3技术壁垒 6 3.4.4反倾销的滥用 6 4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7 4. 1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74. 2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7 4. 3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7 4. 4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85结论8参考文献10 致谢111前言中国加入WTO以来,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农业,当然我们不容置否,由于其他国家的地方保护政策,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技术壁垒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中国大豆产业对外贸易逆差原因及对策

中国大豆产业对外贸易逆差原因及对策

财经研究19中国大豆产业对外贸易逆差原因及对策刘 微 杨 柳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大豆产业的种植面积与生产总量不断减少,进口大豆产品的总量不断增加,使得大豆产业的对外贸易逆差现象日益严峻。

本文针对中国大豆产业对外贸易逆差的现状进行讨论,进而从国内外因素的角度来分析大豆产业对外贸易逆差的产生原因,从大豆不成熟的产业链结构、政府支持手段等方面,相应地提出了解决大豆产业对外贸易逆差的对策,希望能够改善大豆产业的对外贸易逆差现状,以促进我国大豆产业的良性发展关键词:大豆产业 对外贸易 逆差一、中国大豆产业对外贸易的现状 (一)对外贸易逆差的概念 对外贸易逆差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的出口贸易生产总值要小于进口贸易生产总值的情况,这段时间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半年或者是一个季度,只要是一段时间内出口贸易小于本国的进口贸易,就会形成对外贸易逆差。

对外贸易逆差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情况,同时也是衡量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1]。

而大豆产业对外贸易逆差,顾名思义就是说我国的大豆产业的出口产值是要小于我国大豆产业的进口总值的。

(二)中国大豆产业对外贸易逆差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大豆产业的生产总量不断下降,而进口大豆产业的总量却不断增加,大豆产业的对外贸易逆差情况非常严重。

2012年我国大豆的国内产量约为1440万吨左右,而进口总量达到了6265万吨;2013年国内产量约为1305万吨左右,进口总量为8338万吨;2014年国内产量约为1210万吨,进口总量约为6483万吨,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外贸易逆差。

由此可见,我国每年的大豆总产量大约是在1000万吨左右,而且还是在不断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我国每年需要的进口大豆产量却高达6000万吨以上,这样就有了超过6000万吨左右的对外贸易逆差,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也就是说,我国要想实现大豆产业的自产自销,就必须要在现有的大豆生产力水平上提升至少三倍以上,或者是投入三倍以上的大豆产业劳动成本,才能够减少这一贸易逆差,事实上,从当前我国落后的大豆产品生产水平来看,在几年内我国是无法做到减少贸易逆差的,不依赖进口大豆资源,将无法满足我国庞大的大豆产品需求。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困境与对策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困境与对策
逐 渐增 大 的趋 势 。 二 、 贸 易结 构 不 平 衡 隐 藏 着 更 大 的
口贸 易 的 针 对 性 而 缺 乏 必 要 的 竞 争 能 力 。 第 四 ,农 产 品 生产 的安 全 性 隐 患 给 他 国 禁止 我 国农 产 品 进 口创 造 了 口实 。 近 年 来 由于 我 国农 业 生 产 中还 存 在 着 诸 如 仍 有农 药超 标 等 问 题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第 三 ,农 业生 产 缺 乏 商 品 意 识 。广 大农
村 普 遍 把 农业 生产 作 为 了基 本 生 活 的保
本 来 在 国 内 已经 相 当丰 富或 者 已经 具 有 较 大 的生 产 能 力 ,产 品 亟待 出 口或பைடு நூலகம்者 能 够 形成 出 口能 力 ,但 是 ,由 于特 定 的 原 因 ,我 国 却不 得 不 高 价 进 口 ,严 重 影 响 经 济 利 益 。仅 以大 豆 而 言 。我 国显 然 具 有 较 大 的 生产 能力 ,但 是 ,由 于 历史 形 成 的 国 内 大 豆 价 格 较 低 的原 因 ,我 国
各 项 出 口基 本 是 农 业 以初 级 产 品 为 主 ,
导 致 了相 同 的价 值 对 应 的使 用 价值 相对
不 足 ,这 就 在 质 量 与价 格 两 个 方 面 严 重

出 口不 足 直 接 导 致 农 产 品 贸 易
地 影 响到 了农 产 品在 国 际市 场 的 竞 争 能
其 出 口产 品 附加 值 一 般 较 低 。 不仅 直接
导 致 了我 国农 产 品进 口价 格 远 远 高 于 出
同 时 导 致 了 科 学 技 术 的 开 发 与 应 用 的
不 足 ,我 国农 产 品 深 加 工技 术 和 设 备 较 发达 国 家相 比 尚有 较 大 差 距 。这 不 仅 使 得 我 国农 产 品对 外 贸 易 不 能 更好 地 满 足 国际 市场 的需 要 ,而 且 ,还往 往 因 为 国 内缺 乏 深 加 工产 品而 不 得 不依 赖进 口 。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及对策

内资源和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 ,同时也表 明在世 界 政 治经 济 形势 和 国际市 场 复 杂多 变 的情 况 下 ,
中 国未 来农 产 品贸 易 的格 局 ,既受 制 于 国 际 我们 应 对 国际局 势 并及 时地 进 行调 控 的难 度 越来
因素 ,也受 制 于 国内 因素 ,在很 大 程度 上 国内 因 越大 。 素更 为重 要 。 4农产 品国际市场价格迅速攀升 。农产品价 . 我 国 农 产 品 对 外 贸 易 规 模 快 速 增 长 ,竞 争 格 迅 速 上 涨是 国 内外 市 场 变 化 的一 个重 要 特征 。 00 1% 力 逐 年 提 高 ,但 在 国 际 市 场 竞 争 日趋 激 烈 ,在 2 1 年 国际市 场小麦 价格 涨 幅为 1 2 ,大豆 价格
3 降低 农 产 品生 产 成 本 ,提 高 产 品 附加 .
量 同 比增 长 了5 % ,但 是 出 口额 同 比反 而 下 降 了 值 。就 目前我 国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体制来看 , O 4 %。 大豆 由于没 有价 格 优势 ,已经 使 我 国 由世 界 我 国农 产 品 出 口面 临 着 挑 战 。 我 国农 产 品 出 口要 实 现 向出 口导 向型 转 变 ,首先 就要 从 产 品上 下 工 最 大 出 口国变成 最 大进 口国 。
缺 乏 规 模 化 经 营 、现 代 化 管 理 以 及 受 种 子 和其 他 后 有 效 全 程 控 制 ,全 面 禁 止 高 毒 高 残 留 农 药 、 因素 的制 约 ,我 国许 多 农 产 品 生 产成 本都 很 高 , 有 害 添加 剂 的使 用 。
价 格 上 缺 乏 比较优 势 。例 如 去 年 食 用 油 虽然 出 口
经济 分 析 E o o iA a s c n mc n l i y现 状及 对 策

全球及中国大豆产量、需求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大豆产量、需求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大豆产量、需求量及进出口现状分析一、大豆的分类大豆原产于中国,中华民族食用大豆的历史悠久,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大豆主要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饲料豆以及其它豆:二、全球大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从全球大豆市场来看,近年来,全球大豆产量整体呈上升态势,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大豆产量达到36205万吨,同比增长7.6%。

全球大豆主产国主要有巴西、美国、阿根廷、中国、印度、巴拉圭等国家,2020年全球大豆生产国中巴西产量最高,占比全球总产量比例为36.6%,产量排第二的是美国,大豆产量占比31.2%,其次是阿根廷,产量占比为13.7%,中国大豆产量占比5.4%。

三、中国大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从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来看,2016年开始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长,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为987万公顷,同比增长5.8%。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是在60年代中期,中国大豆生产开始出现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严重不足,使得中国只能用有限的土地生产水稻、小麦、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以满足基本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增长迅速,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960万吨,同比增长8.3%。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不断提升,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大豆单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从600公斤/公顷增长到1900公斤/公顷,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为1985.8公斤/公顷。

我国作为大豆原产国,1995年之前还是一个大豆净出口国,自1996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大豆世界第一大进口国,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突破1亿吨,同比增长13.4%,出口量为7.9万吨,同比下降30.7%。

进出口金额方面,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金额达到39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出口金额为0.7亿美元,同比下降22.2%。

大豆出口贸易现状分析论文

大豆出口贸易现状分析论文

大豆出口贸易现状分析论文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大豆的出口贸易一直是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现状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豆出口贸易发展迅速,2001年我国大豆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496.1万吨。

但是,随着我国对大豆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生物燃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豆的出口量逐年下降。

截至2019年,我国大豆出口量为62.32万吨,较2001年下降87.41%,大豆出口贸易已经大幅萎缩。

对大豆出口贸易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相关行业的高度关注。

二、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现状的原因分析1. 国内需求增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豆需求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们对高蛋白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大豆是人们蛋白质摄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向城市集中,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导致我国大豆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的增长,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我国大豆出口需求不断下降。

2. 生物燃料工业的发展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加剧,生物燃料工业变得越来越重要。

生物燃料是指利用生物质能源来生产燃料的工业。

与传统燃料相比,生物燃料具有可再生、低碳排放等环保优势。

目前,生物燃料工业是世界范围内发展最迅速的工业之一,而大豆是生物燃料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

我国生物燃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大豆需求不断增加,大豆出口贸易则逐年下降。

3. 世界大豆市场格局的变化随着我国大豆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大豆市场的主导地位。

与此同时,拉美、非洲等地的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世界大豆生产的主要区域之一,加之欧盟、日本等大豆进口国家的大力扶持,导致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市场份额大幅萎缩。

三、对我国大豆出口贸易的启示1. 我国应逐渐减少大豆的出口,增加大豆的内需随着我国大豆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应逐渐减少大豆的出口,增加大豆的内需。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美贸易战已经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我国大豆消费大国的影响更加明显。

本文将会对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对策进行详细的研究。

1. 大豆价格波动加剧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受到极大的干扰。

此外,由于美国是我国的主要大豆出口国之一,因此中美贸易战导致大豆市场价格波动加剧,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利润率和贸易量。

2. 进口成本上升中美贸易战导致美国对进口商品征收了关税,这也意味着我国进口美国大豆的成本上升。

从而使得我国大豆进口贸易受到了更多的限制。

3. 行业结构调整由于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国大豆进口商开始寻找新的贸易渠道,这也促进了行业结构的调整。

此外,在不断的调整行业结构过程中,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大豆供应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对策研究1. 拓宽贸易渠道,寻找新兴市场对于中美贸易战对大豆进口贸易造成的影响,需要进口商拓宽贸易渠道,以便寻找新的市场。

我国大豆出口商已经开始研究更多的新兴市场,并积极开拓实行多元化贸易。

2. 完善产业链环节,提高自产自销比例大豆产业链长,其中包括了种植、加工、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

因此,将大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自产自销的比例,可以更好地应对中美贸易战。

3. 发挥市场优势,鼓励牵线搭桥我国是大豆消费大国,拥有着广泛的大豆需求市场。

因此,在对抗中美贸易战时,我国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市场优势,推动大豆进口和出口贸易,同时鼓励牵线搭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合作。

综上所述,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进口贸易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战,我国需要积极寻求新兴市场、完善大豆产业链、发挥自身市场优势等多种策略。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产业进口形势十分严峻,进口需求呈现刚性,进口数量持续上升,进口价格受制于外商,对国内大豆产业造成极大冲击。

如何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大豆生产及进口概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豆产业进口存在的多方面问题,为振兴我国大豆产业、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大豆产业生产、进口及消费概况(一)生产概况目前世界大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四国的总种植面积占世界大豆种植面积的84.5%,总产量占世界的89.8%。

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悠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豆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总产和单产总体上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

但与其他重要生产国相比,我国的大豆产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 年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量分别达到8000 万t、5900 万t和5050万t,位居世界前3 位。

而一直号称“大豆故乡”、“种植大豆历史长达5000 年”的中国,当年的大豆总产量仅为1555万t,居世界第4 位。

受到种植效益下滑的影响,2009 年我国大豆产量为1498万t(见表1),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2010 年,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整体失衡,大豆播种面积继续下滑,但由于大豆作物生长期内长势良好,单产普遍提高,当年国内大豆产量达1520万t,同比增加22 万t,增幅达到1.47%。

此外,由于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的上涨,以及人工费用的增加,大豆的种植成本也随之进一步增加。

据调查,2010 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成本约410 元/ 亩,同比增加32 元/ 亩,增幅8.5%;安徽省大豆种植成本约390 元/ 亩,同比增25 元/ 亩,增幅6.7%。

虽然国家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支撑大豆市场价格、扶持大豆产业发展,但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玉米、粳稻作物价格不断上涨,必然挤占大豆的种植空间,国内主产区大豆播种面积减少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摘要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阐述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大豆产业的贸易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结合世界其他大豆生产国的生产贸易状况,找出了中国大豆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大豆对外依存度偏高;大豆进口来源国的结构相对比较单一;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缺乏定价权;我国本土大豆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相应的政策和体制不健全。

为了中国大豆贸易能够健康、持久的发展,这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采取多种手段,大力发展本国大豆生产;调整并优化大豆产品进口的国别结构;加快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建设;充分利用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提高我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采取相应的政策和加快体制建设。

[关键词] 大豆贸易非转基因大豆国际竞争力对外依存度ABSTRACTBy the latest statistical data, the paper analyses China's trade status at this stage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soybean trade. Combining with the production and trade of other soybean-producing countries, the paper finds problems of China's soybean trade: China's soybean has a higher degree of dependence on external; The country of origin of soybean's import is a single relative; In the international soybean trade, China's lack of pricing power; China's domestic soybean lack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China's soybean trade is short of corresponding policy and system is not perfect. In order to develop healthily and sustainable for China's soybean trade, a number of th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this paper are proposed: We shoul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domestic soybean production through various means; China needs to adjust and optimize country structure of soybean's import; Our country should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 Making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 of China's non-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we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soybean; Our country also need to take the appropriate policy and speed up the institution-building.[Key Words]Soybean trade Non-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xternal dependence目录一、我国大豆对外贸易的现状 (1)二、我国大豆贸易的发展趋势 (2)(一)从国内供给来看,增长的潜力有限 (2)(二)从国内需求来看,增长的空间巨大 (2)(三)从国内外贸政策环境来看,政策日益宽松 (3)(四)从国际市场上来看,需求不断增加 (3)三、我国大豆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3)(一)从大豆对外依存度方面来看,依存度逐渐加重 (3)(二)从进口来源国的结构来说,相对比较单一 (4)(三)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缺乏定价权 (5)(四)我国本土的大豆国际竞争力不强 (6)(五)缺乏相应的政策和体制不健全 (7)四、相应政策建议 (9)(一)采取多种手段,大力发展本国大豆生产 (9)(二)调整并优化大豆产品进口的国别结构 (10)(三)加快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建设 (10)(四)提高我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 (11)1、进一步加大对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保护 (11)2、以科技创新带动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发展 (11)3、创立我国非转基因大豆品牌,扩大国际市场影响力 (12)4、建立、健全大豆行业协会组织 (12)(五)采取相关政策和加快体制建设 (13)五、结论总结 (13)参考文献 (15)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一、我国大豆对外贸易的现状我国2008年的大豆产量接近1650万吨,播种面积860万公顷,和2007年相比总产量下降50万吨,降幅为3.23%,播种面积下降50公顷,降幅为5.46%,虽然略有下滑,但仍就是继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的第四大大豆生产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大豆产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13亿消费者对食用油的需求,因而在需求的强势拉动下,我国从1996年开始就成为大豆净进口国。

加入WTO后,面对国外优质大豆的冲击,以及大豆比较利益下降等问题,2008年我国进口大豆突破3500万吨,达到3744万吨,是国内产量的2倍多。

伴随着我国大豆进口的急剧增加,进口来源国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我国传统的打豆进口来源国主要是美国,巴西,阿根廷。

因而可以保证我国大豆的常年进口,1996-1998年,我国进口大豆的80%来自美国,但到了2006年下降到34%,取而代之的是巴西和阿根廷,特别是巴西在2006年一举超过美国,成为我国大豆的第一进口国,彻底结束了长期以来美国在国际大豆市场上独占鳌头的局面。

其原因一是与美国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有关,二是与美国政府近年来鼓励开发燃料乙醇等新型生物能源有关,导致玉米的种植利益高于大豆,从而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减少,从出口来看,我国大豆的出口主要面向日本,韩国和美国,供应具有特色的非转基因大豆,2007年的出口量为45.6%万吨,占当年植物油籽出口量的47.16%。

①①数据来自海关总署二、我国大豆贸易的发展趋势展望我国未来我国大豆贸易的发展趋势,可以得到如下基本结论:尽管近年来我国国内大豆生产有所恢复,但总的来说国内进口大豆的数量仍会持续增长,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从国内供给来看,增长的潜力有限首先,由于生产区宜垦荒地的枯竭,加上我国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政策措施,通过开垦荒地增加大豆播种面积的可能性很小。

其次,自2004年以来,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有效促进了粮食生产,玉米等竞争性粮食作物的种植效益已明显高于大豆,尽管2007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相关政策扩大了大豆良种补贴规模,但国家出于对粮食安全的考虑,因此通过减少其它作物种植面积大规模改种大豆的可能性也很小。

最后,在大豆的生产技术方面尽管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总的来看单产和品质提高较慢,稳定性较差,与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通过提高单产来增产的潜力不大。

(二)从国内需求来看,增长的空间巨大首先,我国人均食用油的消费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九五”期间,我国平均消费植物油为8.85千克/人年,同期世界人均植物有占有量为13.36千克/人年。

据世界银行预计,如果2020年我国人均消费量达到13.36千克/人年的水平,即使我国油料作物生产量比现在高1倍,进口油脂量仍将达到6000万吨,由此可见,我国植物油消费还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增长空间很大。

其次,从2007年已建、在建和计划建设的植物油生产企业来看,目前国外投资集团仍在加大对我国食用油市场的投资,随着国内产能的继续扩大,拥有雄厚技术、外资背景的油脂加工企业也将进一步增加对大豆等油籽原料的需求。

(三)从国内外贸政策环境来看,政策日益宽松。

贸易的自由化发展有利于大豆的进口,随着转基因政策管理的正式实施,国外转基因大豆进入国内市场受到制约减少,特别是美国、巴西、阿根廷与我国在进口质量及检验检疫方面已达到的基本共识,这将有利于国外大豆进入我国市场。

(四)从国际市场上来看,需求不断增加首先近年来不断上涨的原油价格促使各国加大对生物燃料的开发力度,这极大提高了全球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其中包括大豆等主要食用植物油脂。

这也直接导致2007年以来全球油脂价格大涨,其次,随着美国玉米乙醇产业的发展和巴西大豆生产成本的提高,导致目前全球的大豆供应偏紧。

因此国内大豆进口成本将一路看涨。

①此外,我国大豆进口的依存度过高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相信国家在大豆产业政策上有所行动。

综上所述,由于国内需求的强力拉动,进口进一步扩张不可避免,但其增幅可能有所放缓。

由我国大豆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在我国大豆贸易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大豆贸易的健康发展,下面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分析,以及针对每一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我国大豆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一)从大豆对外依存度方面来看,依存度逐渐加重①陈智文.美国大豆生产及贸易现状[J].国际贸易问题,2007(1):50–57近些年来,我国油料种植面积下滑以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持续减少,而国内食用植物油消费迅速增长,产销矛盾加剧。

因此需要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植物油籽,特别是大豆,相对于出口而言,我国大豆的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2008年达到120.5亿美元,对外依赖程度超过60%,这使我国大豆的对外依赖进一步增强。

表1 1996-2008年中国大豆进出口情况年份进口量(万吨)出口量(万吨)净进口额(万吨)1995 29 38 -91996 111 19 921997 279 19 2601998 320 17 3031999 432 20 4132000 1042 21 10212001 1394 24 10572002 1132 28 11042003 2074 27 20742004 2580 32 25482005 2605 39 26112006 2827 37 27902007 3000 40 29602008 3744 42 3158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总署从表1可以看出,自1995年开始,中国除1995年大豆有少量的净出口外,其他年份均为净进口,并有逐年增大的趋势,1997年突破了百万吨,达到260万吨,而2008年则突破了3000万吨,图表很清晰的说明了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成逐渐加重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